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8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分点突破 岳麓版2018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分点突破 岳麓版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分点突破 岳麓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业绩进步,以下
2、为2018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分点突破 岳麓版的全部内容。79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时事要清线索要明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主要经历了两大阶段:夏商周时期早期政治制度的形成阶段和秦汉至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阶段。阶段一:夏商周时期是中华民族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阶段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受宗族血缘关系的影响明显,尤其是西周时期,周王利用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的手段确定了一套严密的控制体系;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割据混战,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阶段二:秦汉至明清时期是中华民族政治文明的发展阶段线索1:君主专制:秦始皇创立中央集权制度,摆脱了血缘政治模式
3、,走向官僚政治集权统治。秦汉至明清,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并重,直至明初废除丞相,后来明清设立内阁、军机处,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的趋势。线索2:中央集权: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发展,促使秦汉至明清统治者采取措施调整地方机构。从郡县制、郡国并行制、权分三司再到行省制,体现了地方日益听命于中央,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趋势。线索3:选官制度:从汉代察举制到魏晋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科举制,中国选官制度日趋完善,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但它本质上仍是巩固专制统治的一种手段.第1讲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实行,适应了西周时期统治的需
4、要,维护了西周政治的稳定,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2)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宗法制,构成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4)秦朝中央官制和地方郡县制的实行,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便于皇帝对中央和地方、中央对地方进行有效控制。(5)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一统”政体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奠定了基本格局. 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准备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一、夏商的政治制度1.
5、夏朝(1)国家政权:出现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2)政治制度:出现了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2商朝(1)政治制度:实行内服与外服制度,商王具有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2)神权色彩: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王朝具有很浓厚的神权色彩。二、周朝的政治制度(一)历史沿革1建立:前1046年,武王伐纣建立周朝。2发展:分为“西周”(前1046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前256年),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 (二)三大基本政治制度1分封制权力分配制度(1)概念:分封制即古汉语“封建(封邦建国)的原始含义。商朝已有分封。在周朝时期,周王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情况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口划分给诸侯的
6、社会制度。(2)目的:面对商人遗族威胁,藩屏周室所需(即“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使权力分配由商向周转移,即天下归周.(3)内容对象:主体是同姓王族,其次是功臣和先代贵族。纽带:王畿以外的土地及其人民。关系(4)特点: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5)作用稳定了统治秩序,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逐渐凝聚成华夏的国家意识)。打破了夏商的部落国家和方国联盟状态,国家政权由松散走向紧密,是一种制度创新。(6)局限(瓦解的原因):封国诸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周王无法对诸侯势力进行直接干涉和控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诸侯国势力增强,诸侯争霸战争不断,周
7、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被“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取代.(7)瓦解表现周王与诸侯国之间:诸侯国挑战周王室的权威,如楚庄王问鼎等。诸侯国之间:为争夺霸权,相互兼并、相互战争,“春秋无义战是其最突出的表现。诸侯国内部:卿大夫夺位,如三家分晋、田氏代齐.2宗法制-权力继承制度(1)概念:宗法制即宗族法规,是中国古代按照父系血统远近,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区别亲疏,分配政治权利,规定等级秩序,维护族长的统治地位和世袭特权的制度。(2)目的:协调家庭内部关系,加强统治秩序,解决周人贵族内部权力继承问题,即天下归宗.(3)内容和特点: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度。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小宗必
8、须服从大宗,大宗小宗具有相对性。家族等级关系与政治隶属关系相结合。(4)作用:把“国”和“家”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使君统与宗统结合起来),王权较前代有所强化。稳定等级结构,保持贵族的政治特权、爵位和财产权不致分散或受到削弱.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影响深远,直到今天其内涵仍然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中。(5)宗法制度的瓦解小宗上升发展,大宗沉沦下降:一是王室继承之争,天子地位低落。二是诸侯国内部,大夫专政,互相兼并;贵族没落,平民崛起。人才的流动方式:春秋战国时期,为图强争霸的需要,各诸侯国尚贤思想流行,出现许多布衣卿相,如管仲、苏秦、吕不韦等。打破了宗法血缘限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流行,有计划
9、打压奴隶贵族、以定额的俸禄代替土地分封,分封阶层向编户齐民转变等,都在客观上起到了瓦解宗法制的作用。3礼乐制度权力认同制度概念“礼”是维护贵族等级秩序的曲章制度和礼仪规定。“乐是配合“礼”进行维护等级差别的乐舞内容礼乐制度要求不同等级都安于名分,遵守礼制,不得僭越目的巩固贵族的身份地位,协调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解决权力认同问题,即天下归心实质维护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工具影响维护了西周政治稳定,保证了西周社会的和谐,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瓦解春秋后期,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春秋时期的鲁国季孙氏“八佾舞于庭”,孔子斥责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三)两大基本政治理念1贵族政治政治权力都掌握在世袭
10、贵族手里,实行“世卿世禄制,所有的官员都是贵族,有封地而无薪俸,将政权固定在贵族的家族范围内,用族权维护王权。2“家国同构“家国同构”即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家长制。“家国同构”是古代宗法社会的显著特征。家族是家庭的扩大,国家则是家族的扩大和延伸。在家国同构的格局下,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在家庭、家族内,父家长地位至尊,权力至大;在国内,君王地位至尊,权力至大。父家长因其血统上的宗主地位,理所当然地统率其族众家人,而且这一宗主地位并不因其生命的中止而停止,而是通过血脉遗传,代代相继.简言之,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家国同构,宗法
11、制度因而渗透于社会整体,甚至掩盖了阶级和等级关系。在农业社会衍生出的这种“家国同构的政治文化、管理文化,在当代仍然“余音不绝”,在现实中这种文化传统仍然根深蒂固。探究主题(一)分封制的特点和历史遗存史料一西周以同姓兄弟或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是“掺沙子”分封出去的邦国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西周政治体制明显是二元,而不是一元的。-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教你读史史料一中第一句话体现了分封制下的诸侯国与原有邦国的不同;第二、三句话说明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拥有较大的权力,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思考根据史料一,分析周王室
12、在原有邦国内“掺沙子”的意图。这一举措对西周政治体制产生了什么影响?提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形成了二元体制.史料二教你读史根据史料二图片中康叔、召公奭、姜尚、微子启身份,总结分封的对象;根据图片中封国、主要同姓诸侯的地域分布,可得出诸侯分布特点。思考指出史料二图示中同姓与异姓封国在数量与地域分布上呈现出什么明显特点,分析这些特点体现出西周统治者怎样的统治策略。提示特点:同姓亲族是分封主体;同姓亲族的封地或居于富庶之地,或居于战略要地。统治策略:以亲制疏,将血缘内聚力转化为政治向心力.分封制的特点和历史遗存1特点(1)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2)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
13、游地区,同姓亲族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3)纵向联系:明确周王权利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4)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2历史遗存(1)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中皇族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2)中国姓氏的起源中,有很多是源于西周的封国,如宋、鲁、郑、陈等。(3)中国的地名简称很多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如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等。探究主题(二)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史料一教你读史史料一中图片及“宗庙”“祖庙”等信息说明宗法制是以宗族为中心,按血缘关系远近区别亲疏的制度。思考“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
14、中,宗字作“”,“”像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什么?提示祖先牌位。史料二国语鲁语上曰:“先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规定每五年要派使臣觐见天子四次,诸侯亲自朝见天子一次)。终则讲于会,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其间无由荒怠.”思考史料二“先王制诸侯体现了先秦政治制度有何特点?提示具有森严的等级性。史料三(武则天)欲以武三思为太子二人(狄仁杰与王方庆)同辞对曰:“姑侄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庐陵王(武则天儿子李显),则千秋万岁后常享宗庙;三思立,庙不祔(新死者附祭于先祖)姑.”后感悟,即日遣徐彦伯迎庐陵王于房州.王至,后匿王帐中,召见仁杰语庐陵事。仁杰敷请切至,涕下不能止
15、。后乃使王出,曰:“还尔太子!”-新唐书狄仁杰传教你读史史料三为历史文献史料,反映了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其内容依据省略号分三层,从“欲以武三思为太子”到“同辞”再到“还尔太子”还原了整个历史事件.思考史料三涉及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三思立,庙不祔姑”的现象?依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史料中使武则天“感悟”的历史因素。提示问题:最高统治权的继承问题。原因:中国古代宗法观念浓厚,武则天与武三思是姑侄关系,并非母子关系,因而按宗法制度,武三思即便成为皇帝也是“庙不祔姑”。因素:父系血缘关系或“家天下”政治等;礼乐制度等。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权力和家族关系
16、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局面。(2)等级森严: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不同等级的权利和义务固定,很难逾越.(3)地方权力较大:分封制给予诸侯国较大的统治权力,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4)神权色彩浓厚:王权和神权紧密结合.(5)稳定延续:夏商周政治制度前后沿袭,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1(2016邯郸模拟)先秦时期的社会管理者通过对节庆时间、场合、仪式的安排等有意或无意地对治下百姓进行管理和教化。夏商周三代的岁时节庆一脉相承,在人们参与节庆活动的过程中,不同地区的人产生了共同的时间观念和时间体验.由此可见,先秦节庆()a束缚了百姓的思想及其
17、生活b提升了人们的族群认同c宣示了夏商周政权的合法性d娱乐性取代了教化功能解析:选b商周时期,由于实行了宗法制,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加强民族的凝聚力,故b项正确。2(2017晋冀豫高三联考)有观点指出,西周的分封制实质上是一种比较原始的部落殖民政策,即用本部落联盟的贵族去统治被征服的其他部落。这一观点可表明分封制( )a有利于扩大西周的统治范围b推动了行政管理模式的进步c形成了强大的家族凝聚力d淡化了世袭血缘贵族的统治解析:选a材料“即用本部落联盟的贵族去统治被征服的其他部落”表明扩大了统治范围,故a项正确.3(2016茂名模拟)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
18、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族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a“天下为家”开始取代“天下为公”b宗族组织与政治系统截然分开c建立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央集权d形成了家国一体的社会架构解析:选d根据材料,从横和纵这两个角度来看,形成了家国一体的社会架构,故d项正确。4(2017全国名校联盟高三联考)“周代分封制的实质则是周天子作为国家元首委派诸侯去各地建立地方政府,推行天下一统的政治制度。”这说明分封制( )a加强了皇权专制统治b开创了地方分权体制c有利于边疆地区开发 d强化了国家整体观念解析:选d夏商周三代时期,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19、,而皇权专制始于秦始皇时,故a项错误;地方分权体制不是周朝开创的,周朝借鉴和发展了前代体制,故b项错误;据材料“周代分封制的实质则是天下一统的政治制度可知,分封制是周王朝为加强对地方控制服务,与边疆地区开发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天下一统的政治制度”说明分封制强化了国家整体观念,故d项正确。5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a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c宗
20、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d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解析:选d根据材料“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可知,分封制在其设立之初就蕴含了“国”与“家”的对立因素,隐含着国家的分裂割据,故d项正确。6(2017昆明摸底)据左传记载,春秋后期鲁国大夫季孙氏的家臣阳虎独掌权柄后,标榜要替鲁国国君整肃跋扈的大夫,此举不仅得不到知礼之士的赞成,反而受到批评。因为此举( )a挑战了宗法制度 b损害了大夫利益c冲击了天子权威 d不符合周礼规定解析:选d材料中大夫替国君整肃大夫,实际是僭越了大夫的职责和地位,不符合西周的礼乐制度的规定,故d项正确。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21、的确立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专制主义与民主政体相对立,是一种决策方式,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控于中央.简单地说,该制度就是: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所有权力集中到皇帝手中(其核心是集一切权力于皇帝).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背景(一)前提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分封制瓦解。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拥有了辽阔的疆域和众多的人口。(二)原因经济根源小农经济的分散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来维护社会安定,保障生产。新兴的地
22、主阶级需要建立中央集权来巩固其统治地位社会根源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始皇吸取诸侯割据的教训,以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秦统一后,六国残余势力还很大,只有加强中央权力,才能维护统治思想根源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秦自商鞅变法后,一直以法家思想为统治思想。韩非子创立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理论,为秦始皇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一)国家最高权力中心皇帝制度1创立: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自称“始皇帝”。“皇帝”的称谓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2权力: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大权。3特点:皇帝至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二)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1内容:在中央设丞
23、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之下设立“九卿”,分掌国家和皇家各项行政事务。三公九卿均由皇帝任免,概不世袭。2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1)以皇权为中心。三公九卿各司其职,互相牵制,任何人都无法独揽大权,最高权力完全操纵在皇帝手中.(2)国与家同治,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3参政方式:三公九卿以“朝议”的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供皇帝裁决。“朝议可以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但最终决定权仍掌握在皇帝手中。(三)地方政治制度郡县制1渊源:战国时期出现以郡县制替代分封制的现象。2内容(1)郡守: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2)县令或县长:县的长官,主要任务是治理
24、民众。郡守和县令均由皇帝直接任命。3特点(与分封制相比):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且不能世袭。选官不问身份,实行俸禄制度,没有封地。4意义(1)在国家制度中由地域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使早期的部族国家转化为疆域国家。(2)国家管理人员由职业官僚取代了世袭领主,使贵族政治转化为官僚政治。四、三大配套保障措施这种中央集权体制,必须有高度统一的保障措施与之配套。首先,全国必须在文化上高度统一。这就是所谓“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使中央政令可以畅通于各地,地方与中央保持一致。其次,全国必须在交通上高度统一。修造驰道和直道,通向四面八方,同时加强开边与移民,加强对边远地区统治。再次,
25、控制意识形态,实现在舆论上的高度统一。秦始皇把法家思想作为官方意识形态,强调“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五、深远影响:百代都行秦政法1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的制度基础。2中央和地方官制的基本原则为历代王朝所继承,对此后2 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探究主题(一)-秦朝中央官制的基本特征史料一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史记秦始皇本纪(皇帝)总揽威权,柄不借下。-太平御览史料二九卿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掌宫门警卫;太仆,掌御用车马;廷尉,掌刑法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大事总汇于丞相,或最后请
26、皇帝裁决。史料三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百官之长”,“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秦朝设左、右丞相,以右为尊;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掌副丞相”,主管监察。教你读史史料一中“传之无穷”体现了皇位世袭,“柄不借下彰显了皇权独尊、皇权至上。皇帝制度是秦朝中央集权制的核心,也是维护“家天下”的重要保证。史料二中诸卿中奉常、宗正等官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体现了“国与“家”同治。史料三中丞相“助理万机、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主管监察,可以得知秦朝中央官制的设置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中央主要官职分工严密,各司其职,但都要围绕着皇权这一中心来设置和运转.思考(1)依据史料一、二,
27、归纳秦朝政权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三公九卿制在处理国家政务上的特点.(2)据史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秦朝三公九卿制的特点。提示(1)“家天下”,家国同治。分工严密,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分别向皇帝负责。(2)官员由皇帝任免,职责明确,组织完备,是一种典型的官僚政治体制。秦朝中央官制的基本特征(1)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中央主要官职分工严密,各司其职,但都围绕着皇权这一中心来设置和运转。各个官职相互牵制,任何人都无法独揽大权,最终军政大权完全操纵于皇帝一人手中,保证专制君权不致旁落.(2)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诸卿中奉常、郎中令、宗正、少府等官职就是为皇帝专设的,是为皇帝私
28、家服务的。国与家同治,这是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探究主题(二)-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史料一(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浓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教你读史史料一说明分封制和郡县制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思考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提示政治制度: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差别: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
29、力的高度集中;秦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君主集权的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史料二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有司之官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弱?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教你读史根据史料二,顾炎武认为分封制下地方权力太大,而郡县制会导致君主权力过于强大,故其主张“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思考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史料二中“其专在下”“其专在上”各指什么.史料中顾炎武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提示地方权力过大;君主专制。提出“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
30、于郡县之中的分权思想,主张限制君主权力。史料三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始皇教你读史史料三反映王夫之强调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在阅读时以第二个省略号分两层,第一层是原因的阐释,第二层是观点的陈述。分层找到观点,抓住原因,史料信息便一目了然。思考根据史料三,概括王夫之对郡县制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郡县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提示看法:从国家考虑,郡县制不如封建制害处多。作用:郡县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有利于国家统
31、一及稳定,其制为历朝所沿用。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类别分封制郡县制建立基础血缘关系按地域划分传承制度诸侯王位世袭官吏由皇帝任免调动,官位概不世袭官吏权力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与中央关系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官员职责范围封地内有行政权,拥有土地管理权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无管理权历史作用巩固了统治,但易导致分裂割据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1(2017全国名校联盟联考)据秦律置吏率记载,秦朝时国家任免官吏虽有统一的固定时间,但也可随时调换或补缺。这反映了( )a官僚政治具有一定灵活性b当时政治体制还不够完善c皇权专制统治具有随意性d
32、国家官吏的腐败现象严重解析:选a据材料“虽有统一的固定时间,但也可随时调换或补缺可知秦朝官僚政治具有一定灵活性,故a项正确。2(2017河南中原名校质检)随着秦王朝的统一,过去由宗室姻亲组成的国家机构,为大批官僚和军功显贵所取代一种新型的国家管理体制由此建立起来。材料中的“新型的国家管理体制( )a是秦朝实现统一的根本保障b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c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d强化了官僚阶层的政治特权解析:选c秦朝能够实现统一的根本保障是经济实力的增强,故a项错误;以民为本是儒家的治国理念,秦朝是以法家思想治国,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出秦朝建立了官僚政治,取代过去的贵族政治,官员由中央任命,有很强
33、的流动性,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官僚政治下官员不能世袭,没有封地,相对贵族政治特权并没有强化,故d项错误。3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解析:选d秦以前的分封制属于贵族政治,秦以后之郡县政治属于官僚政治,故d项正确。4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其中
34、,“中国之政”主要指的是()a皇帝制b三公九卿制度c郡县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解析:选d根据所学可知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a、b、c三项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重要部分,故排除,d项正确.5有学者认为,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既是对前代政治制度的否定,又是对前代政治制度的继承和发展.这里的“继承和发展”主要体现在()a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b皇帝制度与公卿制度相互制约c郡县制与封国制的有机统一d皇位继承与家天下的政治原则解析:选d秦朝在地方行政管理上全面推行郡县制,着力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使得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故b项错误
35、;秦朝在地方行政管理上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故c项错误;“启继禹位”使“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宗法政治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法则,皇位继承原则是对其完善和发展,故d项正确。6西周时,公、卿大夫、士等爵号,是贵族权势的等级符号,拥有爵级者,构成了一个高贵的阶层。秦汉时期,平民能够以军功得爵,军功爵在秦与汉初造就了一个军功地主阶层。这一变化说明()a秦汉爵秩等级的开放性 b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变弱c血缘世袭制走向终结 d秦汉官僚的等级性解析:选a西周时,爵秩等级的标准是血缘关系,秦汉时期,爵秩等级的标准出现动摇,平民可以军功得爵,打破了之前的血缘标准,体现了爵秩等级的开放性,故a项正确;平民可以通过
36、军功得爵体现了社会阶层流动性变强,故b项错误;军功地主阶层与血缘贵族并存,故c项错误;官僚的等级性体现在官阶的高低,不体现在军功地主阶层的崛起,故d项错误。本讲命题点研究20102016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考纲卷别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全国卷2013西周、战国墓葬等级规定全国卷2014分封制、礼乐制;2016宗法制的影响全国卷2016西周政治制度全国卷2010西周分封制;2011西周政治对秦汉统一的影响2010秦朝选官制度;201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发展趋势考情分析新课标全国卷试题,核心素养立意的态势日趋明显,如分封制与时空观念的养成、墓葬考古与史料实证的方法、对历史概念的解
37、释以及对历史作用的理解、青铜器铭文与历史价值的养成等等,均在本讲考题中体现。试题强调能力立意,呼应现实热点问题,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选择题考查趋向研究洞悉命题人的命题意图,解题最快捷(一)主干知识迁移考1(2014全国卷)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河南b河北c陕西d山东解析:选c题目以商周时代的政治制度为考查范围,以周代分封制及分封制的文化影响为立足点,设置问题情境,以周代“雅言最早起源地作为考查内容。命题者假定考生并不知道这一问题的准确答案,但通过“周代分封制”“周礼”,提示周代“雅言”出现的时
38、代与背景。西周政治中心区域在今陕西,河北、山东、河南均是周代封国所在地,这是考生应有的知识,因而可以判定正确答案为c项.2(2010全国卷)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解析:选c此题考查西周分封制的主要诸侯国:鲁、齐、燕、卫、宋、晋。答案为c.新课标全国卷的命题注重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但试题杜绝了机械地考查“死的知识点和低水平的“点对点的试题,对知识的考查更多地体现出综合性、灵活性的特点。试题注重通过知识的整合和迁移考查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如上述第1题,实际是迁移考查了西周的政治制度,第2题迁
39、移考查了分封制的影响.(二)能力方法灵活考3(2012全国卷)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c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解析:选c题干关键信息“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说明专制权力的不断加强是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变化的.4(2010全国卷)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
40、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制度法令的统一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解析:选d此题考查学生解读文字信息的能力。以材料提供的新角度解读秦始皇时期的郡县制,也体现研究性学习的考查。材料主要意思为柳宗元肯定郡县制“公天下,郡县制官吏由皇帝任免比分封制下分封贵族爵位更利于国家政局的安定,故选d项。在素养立意的新课标全国卷历史命题中,试题坚持能力考查的目标,选用新材料,设置新情境,采用概括、比较、说明、简评、简析等史学方法,考查考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作用及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试题更注重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新问题的能力,
41、如上述第3题考查了考生概括归纳能力,第4题考查了考生的比较分析能力.(三)历史价值观引领考5(2016全国卷)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解析:选b根据“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可知祖先的功绩被记录和传承,有利于形成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故b项正确.6(2011全国卷)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
42、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解析:选c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把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从而把国与家结合起来,形成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对后世影响深远。历史学科作为一门社会学科,其价值引领的作用毋庸置疑,有价值引领就必然有价值取向。在素养立意的新课标全国卷历史命题中,充分挖掘本讲分封宗法制度、中央集权制度所蕴含的历史价值,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内涵,是高考的趋势所在,上述两题最具代表性。(四)学
43、术成果创新考7(2013全国卷)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解析:选c解读材料信息可知,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墓葬仍然存在明显的等级差别,而秦国仅君主墓葬明显高于其余墓葬,这充分表明战国时期秦国率先由等级序列明显的分封制走向了中央集权统治,选择c项。目前全国新课标卷高考历史试题的学术性趋向明显,本讲内容距今年代久远
44、,历史研究、史料挖掘和考古新发现的成果会不断地充实、印证甚至要修改历史。新的史学研究新成果不断引入高考,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考查学生对待史实的态度与方法,凸显了对考生基础知识理解和运用的能力。如上述第7题就以西周、战国时期的墓葬等级为切入点考查当时的政治制度。(五)社会热点隐性考8(2016全国卷)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b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解析:选b族谱是同宗共族的血缘家族,用来记载本族世系事迹的历史典籍,按照中国
45、人认祖归宗的传统,清代乾隆年间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现象增多,恰恰说明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故b项正确.海峡两岸同属一个文化圈,两岸人民同宗同族,血脉相连.聚焦海峡两岸之间的现实关系,透过历史的视角以文化的角度来明确两岸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用宗法的情结来架设两岸之间关系的桥梁,以对现实产生积极影响.热点演练1礼记云:“婚姻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可见,古时婚姻()a强调夫妻同心的物质追求b带有浓厚的宗法色彩c强调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d明确男女的家庭分工解析:选b根据“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可知古时候的婚姻是以为宗族的延续和祖先的祭祀为目的的结合,以家族为中心,带有浓
46、厚的宗法色彩,故b项正确。2明朝虎墩崔氏族谱“族约”载:“立族长,立族正、族副,劾查良莠,宣圣谕,敦族义,创祠宇,置祭田,守坟墓,重谱牒,立宗会,叙伦理,正闺门,端蒙养。这说明“族约”的主要功能是()a注重血缘纽带,捍卫贵族政治b约束家族成员,追求政治平等c维护宗族特权,强化专制统治d凝聚宗族力量,稳定社会秩序解析:选d材料中“立宗会,叙伦理,正闺门,端蒙养”等内容有利于凝聚宗族,从而稳定社会秩序,故d项正确。31978年,湖北随县一座战国时期大型贵族墓葬,出土了大量文物,特别是有象征天子权威的全套青铜编钟和九鼎八簋(gui),经考证,墓主是曾国国君乙,故称“曾侯乙墓。战国时期的其他诸侯墓葬中
47、,也发现过编钟或九鼎。这些考古发现突出说明当时()a经济大发展使贵族陪葬品更加丰富b物质的富足刺激了精神生活的需求c青铜是当时财富和权势的主要象征d森严的等级秩序遭到破坏解析:选d贵族墓葬出土了象征天子权威的全套青铜编钟和九鼎八簋,说明天子权威受到挑战,森严的等级秩序遭到破坏,故d项正确。4秦始皇曾采用战国时期阴阳家的终始五德说。该学说认为,各个相袭的朝代以土、木、金、火、水等五德的顺序进行统治,周而复始。秦得水德,水德尚黑,所以秦的礼服旌旗等都用黑色。这实际上反映出,秦代采用终始五德说旨在()a宣扬以德治国b辩护政治法统c推动经济交流 d加强民族融合解析:选b根据材料“该学说认为,各个相袭的
48、朝代以土、木、金、火、水等五德的顺序进行统治,周而复始”可知其采用终始五德说是为了辩护政治法统,故b项正确。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惠州一模)商代的统治者在封赏贵族时,往往会冠以相应名号。例如,血缘相近而辈分低者称为“子”;辈分高或年长者称为“公”、“伯”;负责边境地区警戒安全任务者称为“侯”、“卫”;在畿内主要负责垦殖者称为“男、“甸(田)”.这说明商代( )a宗法分封制形成中b贵族爵位等级萌芽c统治秩序尚未稳固 d神权色彩比较浓厚解析:选b材料中涉及的“子“公”“伯”“侯”“男”等都是后来的贵族爵位
49、等级名称,所以材料说明在商代出现贵族爵位等级萌芽,故b项正确。2(2017山西名校高三联考)商汤以夏桀“弃捐在帝之恩刑,推蹶它王之法籍,方以“有夏多罪,天命殛(杀死)之”为词进行征伐;周武王伐纣也以纣“自弃其先祖肆祀不答”作为兴兵的理由之一.这些做法反映了当时( )a以不行宗法作为开战说辞b王朝更替须得到先祖支持c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形成d统治者利用尊祖崇礼观念解析:选d“弃捐在帝之恩刑,推蹶它王之法籍”意思是说,抛弃了五帝恩威并用的施政措施,又推翻了三王治政的正确法规;“自弃其先祖肆祀不答”意思是说,自弃其先祖的祭祀不予回报,这两句都与尊祖崇礼有关,故d项正确。3下面两幅图主要反映了()a宗法
50、制度遭到了很大破坏b由分裂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c分封制度产生了双重影响d分封制的崩溃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解析:选c西周分封制设置的目的是达到拱卫王室,以藩屏周的作用,但是后期反而导致地方权力过大,尾大不掉,割据一方,故c项正确.4(2017河南中原名校联考)学者冯天瑜说:“西周的封邦建国实现了以姬姓为主的贵族阶层、被征服的臣仆、封地土著三种人的结合,突破了(以前)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分封制强化了血缘宗法关系b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疆域领土c分封制保证了周灭商的成功d分封制奠定了地缘政治基础解析:选d材料中“突破了(以前)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说明分封制在一定程度上也体
51、现出地缘政治,这就为以后的地缘政治出现奠定了基础,故d项正确.5(2016淄博模拟)“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即周的宗盟,除了同姓外还有异姓,异姓列在同姓之后。异姓纳入周的宗盟()a破坏了宗法制的原则b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力量c丰富和发展了分封制d有利于周王的集权统治解析:选b周的宗盟是周天子与诸侯的盟会,与会者有同姓与异姓,这扩大了统治者的力量以维护统治,故b项正确。6商周时期的“王”是各部落拥戴的“共主,形成的是家(卿)国(诸侯)天下的政治体系.战国时期的统治者们纷纷推行郡县制,并以君主直接任免官吏的方式来管理行政与地方事务。这反映了()a等级制度更加森严b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转变c部落联盟
52、向国家权威转变d血缘组织向领土国家转变解析:选d分封制下地方通过血缘组织管理,郡县制下地方通过官僚管理,中央集权加强,向领土国家转变,故d项正确。7(2016黄冈模拟)史记载,秦始皇每天“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而清雍正帝也曾说:“各省文武官员之奏折,一日之间,尝至二三十件,多或至五六十件不等,皆朕亲自览阅批发,从无留滞,无一人赞襄于左右。”对这种状况的描述比较准确的是()a“皇帝之功,勤劳本事”b古代帝王“以文书御天下”c“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从制”d“宫中府中,俱为一体”解析:选c材料表面反映古代帝王繁重的批阅奏章的工作,实际上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下皇帝集
53、权于一身,“皇帝之功,勤劳本事”意为皇帝功劳在于本分做事,故a项错误;“以文书御天下”反映皇帝治国的一种形式,故b项错误;“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从制”强调四海之内都受到中央和皇帝的节制,故c项正确;“宫中府中,俱为一体”意为太子僚属与官署官员要一视同仁,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8从“政自天子出”到“政自诸侯出,再到“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一系列的变化反映了()a从分封制到集权独断的变化b封国制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c中央集权制诞生是历史的必然d战国时期中国政治的剧烈变化解析:选a材料中“政自天子出到“政自诸侯出”反映的是分封制走向瓦解,材料中“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说明确
54、立了君主专制体制,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分封制走向衰落,但是并未消亡,后来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故b项错误;材料仅仅叙述了君主专制制度,并未指出中央集权制诞生的必然性,故c项错误;“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反映的是秦朝皇权至高无上的特权,并非战国时期政治的变化,故d项错误。9秦朝的郡县制管理链不长,即便是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上级对下级也可以进行有效管理,不会出现顾此失彼之弊,郡县政府成为中央政府的执行机构,郡县政府就具有中央性,是中央机构的延长之手,中央指挥郡县如“身之使臂”,“治天下如运诸掌然”。这表明()a各郡县机构仿中央而设置b郡县制可有效治理国家c各郡县由下到上层层负责d郡县制消除了割据隐患解析:选b根据“秦朝的郡县制管理链不长”、“上级对下级也可以进行有效管理”、“郡县政府成为中央政府的执行机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郡县制下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在郡县制下可以有效地治理国家,故b项正确。10“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医针灸教学课程设计
- php课程设计网站
- cfd软件课程设计个人总结
- 2023年北京积水潭医院聊城医院招聘备案制工作人员考试真题
- 20钢热处理课程设计
- cad课程设计好难学啊
- mfc课程设计查找演示过程
- android开发课程设计报告
- 中介会议课程设计
- 2016年广东茂名中考满分作文《遇见顽强的生命》
- 国开(浙江)2024年秋《中国建筑史(本)》形考作业1-4答案
- 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程序文件SOP
- 第9课-隋唐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中职专用】《中国历史》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个人嘉奖登记(报告)表(无水印)
- 大队委竞选课件
- 基于PLC的燃油锅炉控制系统设计毕设设计说明书论文
- 小学生垃圾分类(全)(课堂PPT)
- 保险公司绩效考核办法
- 电度表检验报告格式(共4页)
-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煤矿信息表
- 智慧城市-西安市城市运行大数据平台可研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