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学_第1页
湖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学_第2页
湖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学_第3页
湖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学_第4页
湖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湖南省中小学教师资格-教育学(缩印万能版)一、 教育的发展 1、 教育的概念 :我国最早将教育一词连用的是战国的孟子。分析教育哲学的代表人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中把教育的定义区分为三种:规定性、描述性、纲领性定义。活动是界定教育的起点。教育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社会性是人的教育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教育的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利托尔诺、沛西能。教育的定义: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教育是由专业人员承担,在专门的机构,进行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

2、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教育的特征:可控性(目的性、组织性、系统性)、专门性、相对稳定性。 终身教育思潮: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中提出终身教育的思想;1972年,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对“终身教育”加以确定,提出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 6) 终身教育概念以“生活、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带来了一个学习化社会,带来了教育观念的变革。终身教育要求保证每个人“从摇篮到坟墓”的一生连续的教育过程。 2、 教育的形态 1) 划分依据 (1)教育正规化程度:非形式化教育、形式化教育、制度化教育 (2)实施教育的机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3)教育在不同历史

3、阶段的存在方式:原始社会教育,古代社会教育,现代社会教育。 2) 不同教育形态的特点 (1)非形式化教育: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教育 (2)形式化教育:定型的实体化教育 (3)制度化教育:正规教育。典型表征是学制的建立。 (4)非制度化教育:库姆斯陈述了非正规教育的概念;伊里奇主张非学校化观念重要体现是提出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教育不应局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非制度化教育思想 3) 学校教育特点: 可控性(目的性;组织性;计划性); 专门性(教师受过专门训练;有专门场所和设备;学生以专门学习为己任); 相对稳定性( 师资、场所、对象、内容、方式方法等;校园文化) 4)家庭教育特点: 启蒙

4、性;随机性、经验性;个别性。 5)社会教育特点: 对象的全民性; 地点的广泛性; 内容的适用性; 时间的终身性; 形式的开放性。 6)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一种主要形式,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是对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完善。 3、 教育的历史形态1)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教育和生产、社会生活具有融合性、原始性、同一性。2)(简答)学校产生的条件: 生产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准备; 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为学校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 文字的产生与文化的发展为学校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3)从奴隶社会开始,教育就出现了两种形式:学校教育和非学校教育。4)(简答)古代社会教育的特点:独立性(

5、与生产劳动相脱离);阶级性与等级性(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所垄断);保守性(内容主要为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我国古代奴隶制时期“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西欧封建时期教会学校“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宗教思想渗透在每门学科之中,神学处于全部学科的“王冠”地位.斯巴达重视军事体育,雅典是“文雅教育”的发源地);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与灌输死记,同时也注重在实践中学;教育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专科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萌芽(我国最早:东汉末年“鸿都门学”;西欧最早:雅典弦琴学校)5)(简答)现代教育特点:鲜明的生产性;逐步走上大众化道路(教育得到普及与发展);内容日

6、益科学化;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基本组织形式;形成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 6) 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终身化;社会化;生产化;民主化;国际化;现代化;多元化。 二、教育学的发展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1)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研究对象),揭示教育规律(研究任务)的科学。(1) 教育现象是教育的外部表现形式; 教育问题是人们对某些具体教育现象所进行的思索; (2) 教育规律是指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以及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2)教育学按实施层次的划分:幼儿教育学、初等教育学、中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继续教育学。3)中学教师学习的是普通教育学

7、,研究对象是教育学的一般现象和一般问题。4)普通教育学的任务:理论建设和实践应用。2、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 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萌芽): (1)孔子:论语;注重后天教育(“有教无类”)、重视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强调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墨子:以“兼爱”和“非攻”为教,注重实用技术的传习。 (3)道家:主张“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4)学记: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2)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首推古希腊(1)苏格拉底:问答法启迪他人思想。分三步: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引导学生思索,自己得出结论。(2)柏拉图:理想国;所设

8、计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和教条性,教育追求与苏格拉底相差甚远。(3)亚里斯多德:政治学;在教育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教育具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功能:服务社会与服务于个人闲暇生活;认为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4)古罗马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西方历史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3)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1)“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捷克):1657年大教学论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专著。主张“泛智教育”,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2)卢梭(法):爱弥尔;关注个体身心发展与教育的关系。 (3)康德(德):第一次将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 (4)裴斯特洛齐(瑞士): 第一个建立分科教学法并开师范教育先河。 (5)洛克(英

9、):人类理智论“白板说”强调教育的重要;绅士教育。 4)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1)赫尔巴特(德):1806年普通教育学第一步规范形态的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提出传统教育“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规定了教学过程“四步骤”:明了、联想、系统、方法。(2)福禄培尔(德):人的教育,对学前教育内容方法的研究影响极大。 (3)斯宾塞(英):教育论;认为教育是为美好生活做准备,强调使用学科的重要性。 (4)杜威(美):民本主义与教育;其理论以实用主义为指导,以儿童为中心,以经验为基础,以活动为主要手段。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

10、会”、强调“从做中学”。 5)教育学的多元发展与理论深化: (1) 凯洛夫(苏联):1939年教育学第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主要吸收赫尔巴特 的思想。 (2)杨贤江:1930年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 (3)布卢姆(美):提出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和“掌握学习”理论。 (4) 布鲁纳(美):教育过程;提出“学科基本结构”的观点和“发现学习”法。 (5) 赞科夫(苏联):教学与发展,提出教学“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 (6) 巴班斯基(苏联):“教学过程最优化”思想。 (7

11、) 保尔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8) 埃德加富尔:学会生存建议“将终身教育作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今后若干内制定教育政策的主导思想”。 3、 教育学研究在当代的发展趋势 :学科发展的分化与综合;理论导向的冲突与融合;研究方法的多元与互补 4、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常用的有:观察法、文献法、调查法(全面、重点、抽样、个案调查)、实验法(单组、等组、循环实验法)、比较法、个案研究法。 第2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1、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政治制约教育的领导权和享受权。 政治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制度(现状

12、、改革) 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2、 (简答)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培养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 ;宣传思想,形成舆论 ;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2、 教育与生产力 (简答)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基础性条件(人力、时间、财力、物力)、 规模和速度、人才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手段组织形式变革的决定作用。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人力资本理论: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创立,证明了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 1960年,舒尔茨在美国经济学第73届年会所作的

13、“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被称为人力资本理论创立的“宪章”。三、教育与科学技术 1、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首先,对教育的动力作用。其次,科学的发展不但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动力,而且还能为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预示结果,引导教育遵循科学的轨迹前进 2、 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3、 信息技术与教育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教育内容 2)信息技术改变着教学和教育的观念 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网络教育) 四、 教育与文化 1、 文化的五

14、种表现形态:物质形态;制度形态;观念形态;活动形态;心理、行为形态。2、 文化对教育的作用: 1)社会文化发展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完善。 2)社会文化发展促使学校与社会联系加强 3)社会文化发展促进教学内容的质量和结构的变化 4)文化发展影响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的变革 3、 (简答、填空)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1)教育是社会文化得以保存和传递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促进社会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手段 3)教育是社会文化创造和更新的重要手段 4、 学校文化 1)界说: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2) 特征: (1) 组织文化; (2

15、) 整合性较强的文化(3) 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4) 以校园文化为缩影。5、 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学校精神或观念文化:校园文化的核心。6、 (简答)学生文化 1)成因:(个人;学校;家庭;社区) (1) 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2) 同伴群体的影响 (3) 师生的交互作用 (4)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5) 社区的影响 2) 特征 (1) 过渡性 (2) 非正式性 (3) 多样性 (4) 互补性 (5) 生成性 五、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 含义: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具有能动作用。2、 表现: 1)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具体表现在: (1)教育内容的继承

16、(2)教育制度、组织形式的继承 (3)教育理论与经验的继承 2)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1)滞后性 (2)超前性 从总体上看,教育与社会发展永远处于不平衡的矛盾之中,改革是取得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对平衡的基本途径。 第三章 教育与个体身心发展 一、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身心两方面的积极的变化过程。包括两个方面:身体发展、心理发展。身体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心理发展也影响着身体的发展。身体发展是指个体有机体各个组织系统的健康发育和体质的增强。心理发展包括认知因素(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非认知因素(情感、

17、意志、兴趣、求药、个性) 1、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1)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代表人物有: (1)孟子:中国古代内发论的典型代表 (2)柏拉图(希腊):西方古代内发论的典型代表 (3)弗洛伊德(奥地利):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 (4)威尔逊(美):基因复制是决定人行为的本质力量 (5)格塞尔(美):强调成熟机制对人发展的决定作用 2)外铄论:强调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代表人物有: (1)荀子:性恶论。强调人只有通过学,才能发展善。 (2)洛克(英):白板说:认为外部力量决定人的发展状况 (3)华生(美):“给

18、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加以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盗贼。” 环境决定论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2、 (简答或论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不均衡性教育活动要善于了解成熟期,捕捉发展关键期(最佳期)2)顺序性教育活动要循序渐进 3)阶段性教育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受教育者区别对待。 4)个别差异性教育活动要因材施教 5)互补性培养受教育者自信与努力品质、取长补短的重要 6)稳定性和可变性-要求从实际出发。3、 发展关键期:个体在发展过程中,形成某方面的能力达到某种

19、水平可能性最大的时期。2、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素质、成熟机制、环境和个体实践活动) 遗传是指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1、 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地位: (1)遗传素质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3)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影响不能夸大 2、 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成熟的概念: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即已由儿童发育为成人。其主要标志生理方面具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 2)成熟对个体身心发展的意义: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

20、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与限制。 格塞尔(美):双生子爬楼梯的实验一种技能的发展由成熟支配时,没有必要超前加以训练成熟决定论 3、 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环境的概念: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 (简答)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对个体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被动的。 4、 个体主观能动性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实践活动对个体的发展有着决定性作用。 3、 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 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1)教育对人价值的发现 2)教育对人潜力的发掘 3)教育对人力量

21、的发挥 4)教育对人个性的发展 2、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教育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3、 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特殊功能 1)按社会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和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2)加速个体发展: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儿童发展已经达到的水平和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 3)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 4)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 4、 普通教育促进学生发展的特殊任务1、 少年期的年龄特征:

22、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 2、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帮助少年起飞”:给少年独立的要求以尊重、支持和引导,丰富少年的内心世界,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理想自我。3、 青年期的年龄特征: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人生定向时期,个性定型时期4、 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帮助青年正确处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提高青年自我调节生活和心理状态的能力。 第4章 教育目的1、 教育目的概述 广义:主体对受教育者的期望或理想设计。狭义:国家对教育要培养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常用义)。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1、 作用 1)导向作用2)

23、协调作用3)激励作用4)评价作用2、 组成1)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 2)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 3、 层次 1)国家的教育目的2)学校的培养目标3)教师的教学目标: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2、 (简答)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1、 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客观) 1)教育目的是社会的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动态结合 2)教育目的受制于生产力和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 3)教育目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演进 2、 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主观) 1)社会本位论

24、:以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勒等为代表,基本观点是:教育目的应完全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掌握社会的知识和规范。 2)个人本位论:以卢梭、福禄培尔、马斯洛、罗杰斯等为代表,基本观点:教育目的应该根据人的本性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的、最完善的发展。 3)文化本位论:以狄尔泰、斯普朗格为代表,基本观点:强调用文化来统筹教育、社会、人三者之间的关系,认为教育活动就是一种文化活动,教育目的的制定应围绕文化这一范畴来进行。 3、 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客观) 4、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建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马克

25、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本质内涵:人的身心自由充分和谐发展 1)人的全面发展的全面性反映人对生产力总和的全面占有; 2)人的发展指人的体力与智力、能力与志趣、道德精神与审美精神等多方面的发展; 3)人的全面发展是自由、和谐的发展; 4)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指全社会人的全面发展,而且个人的全面发展是全社会人全面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3、 我国的教育目的 1、 我国社会主义时期教育目的的演化 1)1957年: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2)1982年:宪法: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制等方面全面

26、发展。 3)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4)1995年: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2、 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 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造就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2)其中体现的基本精神: (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3)培养现代人的品质 3、 素质教育的基本观念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27、 第5章 教师与学生一、 学生 1、 学生的本质属性 1) 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 (1)具有人的主观能动性 (2)具有思想感情 (3)具有个性特征 2) 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 (1)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和可塑性 (2)学生身心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转化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3)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1)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 (2)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 (3)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 2、 学生的社会地位 :独立的社会个体,是权利的主体,有独立的法律地位。法律地位是由不同的法律主体在法律关系中所享

28、有的权力和义务决定的。 1989年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 核心精神:维护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 基本原则: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 3、 (简答或填空)学生的合法权利: 1)人身权(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等); 2)受教育权。 受教育权是学生应有的最主要权利。 4、 学生的义务: 1)接受教育 2)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3)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4)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5)遵守所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2、 教师 1、 性质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性职业

29、,教师是专业人员。 教师法: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正式将教师列在“专业技术人员”大类中。 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3)教师的神圣使命是教书育人 2、特点 1)人类文化的传递者(授业、解惑者):传授文化知识 2)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传道者):塑造人们的心灵 3)示范者:教师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 4)管理者: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管理者 5)父母与朋友的角色 6)研究者 3、 教师劳动的特点(略) 1)特殊的复杂性 2)独特的创造性 3)鲜明的

30、示范性 4)显效的长期性 4、 (简答)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 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3)教师的人格特征 4)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5、 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与技能 2)了解所教学科相关的知识 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 4)了解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6、 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观、学生观、教育活动观) 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学科研究、教育研究)。教育观强调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学生观关注的是学生的主动性、潜在性和差异性。 7、 (简

31、答)教师的教育能力(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构成 1)加工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 2)语言表达能力 3)组织管理能力 4)交往能力8、 (简答)教师的人格特征 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教师的人格特征对学生发展起着推动作用,是素质教育的基础。 1)积极乐观的情绪; 2)豁达开朗的心胸; 3)坚忍不拔的毅力; 4)广泛的兴趣 9、 (简答)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 1)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对事业) 2)热爱学生(对学生) 3)团结协作精神(对同事) 4)良好的道德修养(对自己) 3、 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1、 师生关系

32、: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师生关系的内涵有二:一是角色关系,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的地位;二是心理关系,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交往。2、 师生关系的发展:教师中心说(赫尔巴特)学生中心说(杜威)主导主体说 3、 三种典型的师生关系模式: 1)放任型:无序、随意和放纵 2)专制型:命令、权威和疏远 3)民主型;开放、平等与互助 4、 (填空)师生关系的表现形式: 1)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授受关系 2)在人格上民主平等关系3)在社会道德上相互促进关系 (1)师生关系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人人”关系。5、 师生关系的特点(略): 1)民主

33、平等 2)尊师爱生 3)教学相长 6.(简答)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师生关系包括师生伦理关系和师生情感关系 建立新型师生伦理关系,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1)树立教育民主思想 2)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合法权利 3)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创造新型师生情感关系,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 2)展现教学过程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 3)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 第6章 课 程(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 第1节 课程概述 :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业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赛,他把课程理解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成。 我国的课程概念有广

34、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三种形式。狭义的课程仅指某一门学科。 1、 课程的种类 制定与管理:国家课程(一级课程)、地方课程(二级课程)、学校课程 任务: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组织核心:学科课程(以学科逻辑为中心编排的课程;赫尔巴特,斯宾塞;学校课程的基本形式:六艺;七艺);活动课程(以儿童活动为中心,杜威);总和课程(广域课程)表现形式:显性课程(正式课程、公开课程);隐性课程(潜在课程、非正式课程)(贾克森1968教室的生活首次提出,是指那些难以预期的、对学生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影响的教育因素,存

35、在于物质、人际、文化情境中;特征:潜在性、整体性、持久性、非预期性)。 3、 课程的制约因素 社会、知识(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儿童(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第2节 课程目的和课程设计 (1) 课程目标和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教育目标可分为: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 1、 教育目的:国家对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它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2、 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3、 课程目标:一定教育阶段的学校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课程目标的特点: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操作性。

36、 4、 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评价教学效果的基本依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效果、标准。 (二)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对学生的研究 对社会的研究 对学科的研究 (3)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立的课程目标:知识技能目标(重在基础) 过程方法目标(重在能力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重在体验与感受) (一)课程设计的概念:指课程结构的编制。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合目的性(社会要求)合科学性(学科要求)合发展性(对象要求)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程序:(泰勒原理的影响) 1确定教育目标、2选择经验 3组织经验 4评价结果 (四)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37、1、教学计划。(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其核心是课程设置,中心问题是开设哪些科目。2、课程标准。也称教学大纲,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3、教科书。即课本,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 第三节 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 一、课程实施 1、概念:是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2、过程结构:安排课程表(原则:整体性、迁移性、生理适宜)、分析教学任务、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正确的教学模式、规划教学单元和课时、组织教学活动、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3、影响因素: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教师的特征;学校的特点;校外环境二、课程评价 1、课程评

38、价的概念: 2、课程评价的目的:改进课程、改进教学。 3、功能:诊断功能、修正功能、决策功能 4、课程评价的方法:观察法、调查与访谈、纸笔测试、表现评估5、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价改革的要点: 1)建立旨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2)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3)建立旨在促进课程发展的评价体系 4)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 第四节国内外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 一、简答国外课程改革趋势(一)课程结构日趋合理化 (二)课程内容日趋综合化 (三)课程形势日趋多样化 二、我国中小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一)我国原有中小学课程的弊端:课程管理僵化;课程结构不合理(科目设置太多;重学科课程,轻活动

39、课程;重必修课,轻选修课;课时比例分配不合理);课程内容陈旧落后。 (二)简答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转变课程功能;调整课程结构;改革课程内容;改善学习方式;改革评价体系;改进课程管理。 (三)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趋势 1、课程体系三级管理的趋势 2、课程综合化的趋势 3、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的趋势 4、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 5、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趋势 第七章教学(上) 第一节 教学工作的意义与任务 一、 定义:教学是指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获得全面发展的过程。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和实

40、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特点: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教学在学校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意义 :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产生的一种主要手段 2教学为个体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3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 3、 (简答)教学的任务 就普通中学而言,教学的基本任务是: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智能、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4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智力属于一般能力。第2节 教学过程 (1) 概念 :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

41、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良好品德、发展个性的过程。赫尔巴特四段教学法;杜威五步教学法 1、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表现在: (1)间接性;(2)引导性;(3)简捷性;(4)交往性 (2) (简答)教学过程的特点: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相统一 4(简答)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主导者的作用。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表现在:学生对外部信息具有选择的能动性、自觉性;学

42、生对外部信息进行内部加工时体现出独立性、创造性;教学过程中,3)应建立合作、友爱、民主 、平等的师生关系。 (3) 教学过程的结构: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中心环节:感知和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2、 教学原则: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中学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实物直观和声像直观) :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方法;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运用语言直观。 2、 启发性原则 :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自觉地掌握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启发”源于

43、古代教育家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记提出:“道而夫牵,强而弗仰,开而弗达”。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也是强调启发教学。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3)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形式良好的师生关系。 3、巩固性原则 基本要求: 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2)通过组织复习巩固。3)在扩充、改组、运用中巩固知识。 4、循序渐进原则(依据:科学知识本身的特点和学生认识的基本规律) 5、因材施教原则 6、(简答)理论联系实际原则1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44、;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能力;4开发必要的校本教材。 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改革 (一)教学方法:指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采用的手段及教与学互相活动方式的总称。教学方法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教学方法的命名依据教学活动的外部形态 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教学的目的和任务;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学生特点;教学 时间、设备和条件等;教师业务水平、教学经验及个性特点。 (3) 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 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 1) 讲授法 2) 谈话法 3) 讨论法 2、 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1)演示法 2)参观法 3)实

45、验法 3、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1)练习法 2)读书指导法 3、 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 发现法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 一般步骤:(1)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提出要解决的课题;(2)学生利用提供的结构性材料,对课题进行思考加工,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3)学生验证假设,相互交流初探成果;(4)得出原理或概念,并检验核实。 发现法的特点:1、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探究获得经验和知识,提高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2、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和解决问题,在教学中处于主要地位;3、教学方法以学生独立探究和作业为主,教师的讲授、指导,学生的阅读、练习仅为学生的独立探索服务。 发现法的优点:1、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46、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2、能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习惯和能力;3、教学中多采取个人和小组形式进行,有利于因材施教;4、获得的经验和知识都是通过自己探索得来的,故容易理解、便于记忆。 缺陷:1、因强调学生的独立作业和探索而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对教师的要求高,教师除了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外,还要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研能力。 范例教学法 德国的瓦根舍因首创。特点:体现基本性(重视基本知识)、体现基础性(重视学生实际、难易适度)、体现范例性(精选的知识能起示范作用,便于学生迁移)、体现四个统一:知识与德育统一、解决问题学习与系统学习统一、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统一、主体与客体统一。一般沿着“个

47、”“类”“规律和范例”“获得经验实施教学”的途径进行。 程序教学法: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一种以个体自学方式进行的教学。分类:依据载体:机器教学、课本式程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 依据结构:直线式(斯金纳)、分支式程序(克洛德);暗示教学法:保加利亚医学和心理学博士卢扎诺夫创立,是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对学生施加影响,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的一种方法。教学(下)1、教学工作基本程序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备课 1、钻研教材:分为弄懂、吃透、内化教材三个阶段。2、了解学生3、制定教学方案。包括学期(学年)教学方案;课题(单元)教学方案;课时教学方

48、案(格式可分文字式、表格式、卡片式)。 上课 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对其他各环节起支配和决定作用。课的结构:课的基本环节和各环节展开的程序、时限及相互关系。课的基本组成部分: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简答)上好课的基本要求1、目的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得当 4、表达清晰 5、气氛热烈 6、组织严密 试题类型一般分为供答和选答型。测验工具能否科学、客观、准确、真实地考查与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取决于测验的效度、信度、难度和区分度。第2节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它是教学活动各要素展开运行的外部形式。

49、 主要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1、演变: 个别教学、班级教学(班级授课制):基本组织形式。 最早萌芽于16世纪的西欧,兴起于乌克兰的兄弟会学校。1657年,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总结后迅速推广。在我国,1862年京师同文馆率先采用,1903年葵卯学制确立。(简答)主要优缺点: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4)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5)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发展个性;6)容易肢解知识的整体性,导致理论脱离实践。 2、分组教学制 分组教学是根据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进行

50、教学。一般有两大类: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外部分组是重新编班,内部分组是班内分组。 3、道尔顿制 美国教育家帕克赫斯特1920年于马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创设。目的在于废除传统的由教师系统讲授的班级授课制,而代之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 4、设计教学法 杜威首创,后来由他的学生克伯屈改进并推广。 5、教学策略是指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方案。确定教学策略的关键是优化教学活动的程序。 基本特征 1、 指向性; 2综合性; 3、可操作性; 4、灵活性 6、教学策略主要类型可分为内容型、形式型、方法型和综合型四种。 内容型策略 是指教师围绕学习内容这个中心

51、而形成的教学策略。它包括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两种。问题化策略强调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形式型策略(肯普提出) 形式策略是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主要有集体教学形式、个别学习形式、小组教学形式。 第九章 德育1、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运用德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等方面施加积极影响的教育活动。从形式上说,德育通常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和社会德育等。从内容上说,一般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心健教育。2、德育是培养学生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3、德育的意义1德育是社会主要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德育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德育是

52、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4德育的目标的概念:通过德育活动是受教育者在品德形成发展上达到总体规格的要求。5、(简答或填空)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受教育者思想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3、我国德育的目标:初中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1.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2.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3.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6、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体设计,是形成受教育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是德育日标在德育活动中的具体化他其有规定者学生发展的政治方向和应掌握的思想观点与道德规范。7、确定德育内容的

53、依据1、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2、学生的年龄特征3、时代特征和学生品德实际8中学德育的内容:1、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国家的政策法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时事政治教育等。)2、思想教育(人生观、世界观以及相应思想观念方面的教育。内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的教育,革命传统和革命理想教育,劳动教育,自觉纪律教育等。)3、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主要注重受教育者的良好个性培养及社会公德的教育。)4、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产生,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9、心理健康教育概念: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和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54、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10、心理辅导的方式:个别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11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对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12、对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排除心理障碍,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13、针对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心理辅导的内容:1、学习心理辅导:一是听课方法的辅导;二是学习方法的辅导。2、生活心理辅导:一是生活习惯的辅导;二是娱乐方式的辅导;三是消费方式的辅导;四是自我意识的培养;五是人际交往的辅导。3、择业心理辅导。14、德育过程的概念:即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双方借助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的一种活动过程。德育过程

55、的结构是指德育过程中不同质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15、德育过程的结果和矛盾:1、德育过程的结构:由受教育者,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因素构成。2、德育过程中的矛盾: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这是德育过程中最一般、最普通的矛盾。也是决定德育过程本质的矛盾。16、(简答)德育过程的规律:(一)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二)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三)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四)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17、知(道德认识),情(道德情感),意(道德意志),行(道德行为)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

56、因素。他们之间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道德行为受道德认识,情感和意知的支配,调节,同时影响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18、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道德认识是基础,道德行为是关键。19、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1、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发展的。2、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特点:引导性、目的性、组织性;内容、形式多样性、对象的局限性;科学性和有效性。20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也是个体思想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21要实现矛盾想教育者所期望的方向转化,最根本的就是受教育者思想内部矛盾的转化。22自我教育是受教育者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为

57、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而向自己提出教育任务,自行实现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活动。23德育原则的概念: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是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他概括了德育实践,的宝贵经验,反映德育过程的规律。24、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1、导向性原则2、正面教育原则3、知行统一原则(基本要求:一是联系实际,讲清理论。二是组织实践活动,隐去分析到学生、评价、解决实践中的德育问题。三是教育学生要言行一致、知行统一。)4、(论述)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含义:在进行德育时,把尊重、信任、爱护学生与合理严格地要求相结合的德育原则。基本要求:一是要尊重、信赖、爱护学生。二是要根据学校德育任务和学生现有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出合理的、明确具体的、序列化的德育要求。三是把尊重爱护学生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5、因材施教原则6、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基本要求:一是校内各方面的教育影响要协调一致。二是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三是要加强德育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