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自然的语言练习大自然的语言二、精段阅读理解(一)(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 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2)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
2、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3)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4)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
3、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1在第(1)段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给加点字“载”注音,解释加点字 “是”和结合第段内容,说说加点词语“次第”的作用。2在第(1)段中的划线句去掉“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几个词语行不行,为什么?3.第(1)段的中心句是哪句?你说说第一段的结构是怎样的?4第(1)段的语言不同于一般说明文的朴实严谨,作者采用生动典雅的语言描述有什么好处?5第(2)段中划横线的句子说明了什么道理?6第(2)段中是否能将“赶快种谷子”后边的句号改为分号?7第(2)段中为什么说“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这一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8、 “阿公阿婆,割麦插
4、禾”是一则农谚,请你再例举一则农谚,并说说它所包含的物候知识。9解释第(2)段中“据以安排农事”这句话的意思。 10在第(2)段中找出两组反义词语写在下边。11将第(2)段文字分层。本段文字的结构方式为哪种?12将第(2)段中表示拟人的三个词语写在下面。13第(2)段的说明顺序是 : 14第(2)段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15下面对第(1)(2)段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这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四季景色变化,采用的说明顺序是时间顺序。B这两段文字主要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理。C作者在写四季时,既抓住了各季节不同的特征,又力求写法上有变化,词语丰富,句式多
5、样,并恰当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和一些成语。D“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16选出下列对第(1)(2)段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文中加点的“是”是对前文内容的高度概括,指自然现象随季节的更替而变化。B文章认为,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是物候学,这是一种下定义的说明方法。C选文用词特别准确,如加点的“次第”一词,强调各种花依次开放,“渐渐”一词强调了植物叶子变黄的过程,去掉了这些词,就会不合常理,D选文介绍了许多物候知识,但重点说明的是研究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意义。17第(1)(2)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6、主要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18请根据第(3)段文字概括一下什么是物候学。(根据所供材料,请你给物候学下个定义。)19第(4)段画浪线句运用了 、 的说明方法。(二) (1)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2)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3)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
7、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4)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
8、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5)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1选文节选自大自然的语言。请问,以“大自然的语言”为标题,有什么好处?2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说明的?3唐朝诗人白居易有一首诗歌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结合选文内容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自然现象?如果让你
9、作为例子引入上面的文字,你认为放在什么地方最恰当?4选文第(5)段中加点的“前者”、“后者”各指文中的什么内容?5选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但在第(3)段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为什么要举两个例子?6请你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第(4)段中的加点词“一定”的表达作用。7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决定物供现象来的四个因素,作者为什么要先说纬度,再说经度、高下的差异,最后说古今的差异?请从说明顺序的角度作简要分析。8选文最后一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94月18日家住济南的小李拍下苹果花开的美景发到朋友圈,他的烟台朋友也拍下刚起骨朵的苹果花来回应,他感到疑惑,赶忙询问朋友,你能就文中的信息替
10、他的朋友解答吗?10分别找出(2)(5)段文字的中心句。11给“逆温层”下个定义。它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它出现的时间及气候条件有哪些?12第(4)段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13对第(4)(5)段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4)段文字,句与句之间是由特殊到一般的顺序。 B逆温层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高处的冷空气便向低处流,低处的暖空气则上升到高处。C逆温层出现的时间及气候条件有:秋冬之交,尤其是早晨,天气晴朗,没有风。D第(5)段中加点词“后者”指的是:1921到1930年10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14.第(4)段中加点的“常”字,
11、是否可以去掉?为什么?试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的特点入手,谈谈自己的看法。15.第(3)段“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一句中加点的“凡是”有什么表达作用?二、精段阅读理解(一)1孕育,销声匿迹 zi 这样 “次第”是依次,一个接一个地意思,修饰限制“开放”,突出强调了各种花是有序的、一个接一个开放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不行。因为上文列举的情况只限于“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如果去掉这些限制性词语,则可能与实际情况不符,保留它们正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3.最后一句 分总结构4生动的描写,既引人人胜又使人联想,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了文章的
12、文采。又给人以强烈的悬念,从而为下文说明大自然的语言做了充分的渲染和有力的铺垫。(或: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可读性)5说明了劳动人民根据物候来安排农事的道理。(自然现象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说明一些普通的自然现象,在农业生产那里,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6.不能。因为杏花、桃花是植物,而布谷鸟是动物,两种不同类型的物候现象不宜合在一个句子里说。 又因为前者说的是春天的物候现象,后者说的是夏季的物候现象。这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7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自然现象和气候有密切关系,它们好像在用语言提醒农民据以适时安排农事,所以作者说它们是大自然的语言。 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花香鸟语,草长莺飞比作大自然
13、的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地说明了物候现象是大自然的语言,有吸引力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可读性。8. 例如:枣芽发,种棉花。小暑种芝麻,头顶一盆花。9根据这些来安排农事。10荣枯 去来11 事。杏这样 总分总12 传语 暗示 唱歌13逻辑顺序14举例子 具体地说明了自然现象与气候的关系。很有说服力15、A16.D17、物候(现象)(答“大自然的语言”不给分); 时间顺序18物候学是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一门科学。19作比较 打比方(二)1“大自然的语言”是物候现象形象化的说法,以此为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或答: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物候现象比喻为“大自然的语言”
14、,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2说明对象: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说明顺序:逻辑顺序。3因为高下的差异会影响到物候的变化。(或答“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也对)。第四自然段“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后面。4 “前者”指“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后者”指“1921到193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 5. 举例多少应按需要而定。近海地区的气温,一般人笼统地以为比内地暖和,事实上近海地区春天比内陆反而寒冷,这是读者比较陌生的现象,如果只举一个例子,读者会以为有偶然性,举两个例
15、子,更具说服力,读者就确信无疑了。6“定”在这里是“特定”的意思,起限制性作用,说明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 只有在特定的高度上气温才比低处高,并不是所有高度都如此,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7选文在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时,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或由主到次), 依次排列,纬度影响最大,所以先说;经度次之,放到第二位;高下差异又次之,放到第三位;古今差异影响最小,所以最后说。另外前三者都是空间因素,古今差异是时间因素,这都是按照逻辑顺序安排的,条理淸晰。(意思对即可)8作比较。这段文字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曰期与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作对比,突出强调地说明了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差异这个因素。(意思对即可)9 因为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暖和,春天反而寒冷;烟台属于沿海地区,它的春天来临要比内陆迟若干天,所以济南的苹果花会在谷雨前后开而烟台要到立夏,比济南迟若干天。10.各段的第一句。11.逆温层就是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比低处高的气层。冷空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1届备考】2021届全国名校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12月第三期):L单元-算法初步与复数
- 【名师一号】2020-2021学年高中英语选修六-双基限时练14
- 【名师一号】2020-2021学年高中英语北师大版必修4-双基限时练9
- 教师学习师德师风工作总结4篇
- 【名师伴你行】2021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突破高考真题1-11-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 《灰色预测法》课件
- 2021高考英语单项选择定时训练题(13)及答案
- 二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1000题汇编集锦
- 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计算题专项练习与答案汇编
- 【师说】2022高考语文大一轮全程复习构想:课时训练22-第七章-语言文字运用
- 本田凌派说明书
- 原有建筑保护施工方案范本
- 土地整治投标方案(完整技术标)
- 销售订单评审表
- 某煤矿溃仓事故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示例
- 《光是如何传播的》说课稿
- 【幼儿园班本课程研究文献综述4100字(论文)】
- 上颌窦瘘修补术课件
- 支部书记辞职申请书
- 碾压砼坝异种混凝土同步浇筑上升施工工法
- 屋面及防水工程施工(第二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