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出和输入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主备人:王倩新授课2013年 月 日(一)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2、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异同点。3、阐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生活的意义。4、正确解读数据图表。教学目标 与知识点(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类比与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严谨的生物科学素养。2、通过分组探究,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精神。教学重点:1. 小分子和离子跨膜运输的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教学重点、 难点分析、 教法设计2.大分子跨膜运输的方式:胞吞和胞吐教学难点:
2、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概念及区别。次备课一次备课问题探讨给学生呈现P70图,提出下列讨论题:1、什么样的分子能够通过脂双层?什么样的分子不能通过?2、 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但是小肠上皮细胞能大量吸收葡萄 糖,对此该如何解释?学生讨论后回答。讲述(一)小分子或离子的跨膜运输1. 物质顺浓度梯度的扩散进出细胞,这种扩散统称为被动运输。类型:自由扩散,协助扩散(1)自由扩散往清水中滴一滴蓝墨水,清水很快变为蓝色,这就是扩散。物质通过简单 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也不需要消耗能 量,只能顺浓度梯度运输,如 O2、CO2、甘油、乙醇等。特点:(1)物质转移方向是高浓度到
3、低浓度(2 )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3 )不需要消耗能量曲线图:例子:O2,CO2,水,甘油,乙醇等脂溶性 的小分子物质。(2)协助扩散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却能通过细胞膜,是因为镶嵌在膜上 的一些特有的蛋白质,能协助葡萄糖等物质顺梯度跨膜运输,进出细胞的 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自由扩散和 协助扩散统称为被动运输。特点:(1)物质转移方向是高浓度到低浓度(2)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3 )不需要消耗能量曲线图:例子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总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的异同。2.主动运输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 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如Ca2 +的吸收。特点:(1)物质转移方向是低浓度到高浓度(2) 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3) 需要消耗能量曲线图:例子:各种无机盐离子,葡萄糖、氨基酸等小分子 物质(二) 胞吞和胞吐 结合P72图讲解。1、胞吞:当细胞摄取大分子时,首先是大分子附着在细胞膜表面,这部分Na +、 K +、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泡进入细胞内部,这种现象叫胞吞。2、胞吐:细胞需要外排的大分子,先在细胞内形成囊泡,囊泡移动到细胞膜处,与细胞膜融合,将大分子排出细胞,这种现象叫胞吐。(三)板书设计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黄金销售管理办法
- 煤矿职业病防治法课件教学
- 省工伤康复管理办法
- 电能量采集管理办法
- 班班通使用管理办法
- 乘车生安全管理办法
- 油田基层队管理办法
- 电大资源与管理办法
- 石子厂生活管理办法
- 上虞区代建管理办法
- 印章交接表(可编辑)
- 全屋智能合同范例
- 光伏发电+储能项目三期项目建筑安装工程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共27张课件)
- GB/T 44457-2024加氢站用储氢压力容器
- 留置胃管课件
- DL∕T 5776-2018 水平定向钻敷设电力管线技术规定
- 大学英语1(工科版)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湖南工学院
-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概论》课件
- 2024年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黄梅镇招聘社区工作人员12人历年高频难、易点(公共基础测验共200题含答案解析)模拟试卷附答案
- 旅店会客登记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