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泉历史文化精粹节选连载_第1页
福泉历史文化精粹节选连载_第2页
福泉历史文化精粹节选连载_第3页
福泉历史文化精粹节选连载_第4页
福泉历史文化精粹节选连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福泉历史文化精粹节选 (连载 9)中国十大道教文即将出版的 福泉历史文化精粹 一书将福摘要 贵州省福泉市历史悠久,地灵人杰,文 化发达,是贵州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福泉是国务院 命名的“全国文物先进县” ,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福 泉山被中国传统文化专委会命名为“ 化圣地”。 泉市从周朝末年且兰国邑至民国时期的平越县近三千 年历史上有影响的重要人物、发生的重大事件及民族 风情、人文和自然景观等汇集成册,现将其中重要篇 章节录,以飨读者。关键词 福泉市 历史 文化 精粹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18.050精一道人,蟾阳子,年 ( 1422),殁于弘治1

2、7、“有明贵州名臣之冠”黄绂 黄绂(音胡),字用章,晚号 越城东街人。 生于明永乐 六年( 1493),终年 71 岁。黄绂曾祖父黄思豫原为封 邱人,随高祖朱元璋起事,大明定鼎官掌太常寺,获 罪充军平越卫,遂世为平越人。黄绂之祖父、父亲均 弃政从商,往来于南京重庆。黄绂年少好学,为人憨 直,幼年从舅父麻城学博、平越张宗琦学习,因家道年( 1447),25云南乡试第中落,缀学持家,笔耕不已。正统 岁的黄绂第一次参加乡试,以春秋中 五(时贵州元乡试,贵州人要赴云南昆明参加乡试) 次年又高中进士,他是平越第一位举人, 第一位进士, 也是当时贵州为数不多的进士之一。黄绂历官户部郎中, 四川左参议, 右

3、参政,四川、 湖广左右布政使,右副都御史巡抚延绥,拜南京户部 尚书兼左都御史。历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弘治 五朝为官四年,是贵州第一个位至尚书的人。黄 绂清正廉明, 被誉为“有明贵州名臣之冠” ,成为贵州 后来为官者的楷模。黄绂生性廉峻直执,处事果断,不恂私枉法,出 言正色山立,不怕得罪权贵,敢于碰硬,朝野有“硬 黄”之誉。为官四川,不怕蜀王威胁,将其亲戚李节 阳以贪污罪正法。在湖北时,以地方不负担藩王迁移 坟墓为由,据理上疏不拨经费而不怕得罪荆王。黄绂 忤阁臣万安、计捕皇上宠僧继晓等案, 成为天下美谈。 黄绂所到之处, 以拔人才、 察幽情、问疾苦、饬废兴、 申号令、劾贪官、杀豪奸为已任。一

4、些贪官污吏闻风 弃官解印而逃,百姓称快,地方得安宁。黄绂掌宪院, 官六曹,益无所顾避,威棱截然,憨直岸异,天下方 仰望其风采。黄绂以忤人获名,深知世间伏祸难测,为官者盛 满宜戒,见好宜收。他多次请求去官为民, 皇帝不允, 尚书仍兼左都御史。到皇帝同意告退未下诏书时,黄 绂竟无疾而终,皇帝惊悼不已,遣使大祭,敕有司营 葬。明户部尚书兼左都御史黄绂,是福泉六百年间中 的第一位朝庭大臣,他以文学起家,走上官宦道路。 其文学自然有极高的造诣。虽然他历五朝为官 46 年, 仍不忘吟诗作赋,而且其诗文歌赋不以位高压人,品 德高尚。与其部属明“前七子”的李梦阳、何景明等 有较深的交往和较深的感情,颇受文人名

5、士的称赞。 黄绂晚年慕道,淡泊人生,深研参同契 ,自号精一 道人,蟾阳子,著有参同契注一书,开平越人研 究易经的先河。黄绂一生诗文著作颇丰,晚年连乞归里,皇帝不 允,临终之前,将平生所为的奏议及政绩、并所著诗 文尽行焚毁,悉去不留。黄绂此举自有他的想法,可 是却给福泉历史文化的研究造成无法挽救的损失。黄 绂在平越仅存旧儒学碑记一篇, 和周草亭(瑛) 题飞泉诗四首,月山寺诗一首,均转辗录于旧平 越卫志。其月山寺诗:月山高忱梵王官,慨古徘徊思未穷。诗文本不松顶久留无语鹤,竹间时有故人风。 禅关常倩闲云锁,石鼎从教瑞气笼。 试问老僧当讲席,天花几度昼飘红。 月山古刹在平越城南月山麓,为平越佛教胜地,

6、 前明为远公禅师主持,常有书生借读于此,亦是城中 人游览胜地。黄绂中举前常至月山寺游玩, 借景生情, 留下了不朽之作。他一生劲节清风,沾闾里。清乾隆 间贵州著名诗人、 瓮安举人傅玉书评其诗: 足言,然零篇小咏,亦当自行,片羽吉光,弥增擎室, 高古浑健,足追汉魏” 。“南州出硬黄”,黄绂是贵州人的骄傲, 也是福泉 人的骄傲。仙人炼丹台”题刻18、凝真观玉笏峰“棋,日子建于元代的凝真观在福泉城西十里杨义长官司, 观后有一峰如玉笏,高十数丈,名“玉笏朝天” ,峰后 有平地十数尺。明洪武间,张三丰来平越在福泉山修 真,同时也走遍了平越卫的山山水水,曾在凝真观玉 笏峰后筑丹室炼丹,往往一炼就是几天几夜或

7、几十个 日日夜夜,空闲时常与人在室前大圆石上 过得清贫自在。张三丰仙成离平越 70 余年后,成化间“藜峨三隐” 之一的苏州才子、太史金声,因罪谪平越卫,除著书仙人炼、题诗外,喜欢研究张三丰在福泉山修真成仙的仙踪道 迹,曾邀请旧友张永来平越寻访三丰仙踪。张永,又 名永义,字采禺,广州人,成化时进士,有文名,善 书。金声陪同张永游玩于福泉山、月山寺、太极水、 洒金桥、回头阁、叠翠山等仙迹,又至杨义司凝真观 玉笏峰丹室。张永在玉笏峰后壁上题刻“ 丹台”,楷书竖排,每字一尺见方,旁刻“采禺张永“张永义书”两行小字落款,题刻至今清晰。张永还 留有炼丹台诗:邀访仙迹苦步愁。 台浅峰高尚难游。 世事茫茫遗玉

8、笏。 鸾飞鹤去残梦忧。藜峨凝真景迷离,7林深磴窄逢绝路, 星河渺渺空丹灶, 欲待张仙长生药, 金声有送番禺张处士永诗(两诗均见明崇祯洞余吟草抄本):我随邋遢为学仙,罗浮别话几经年。 黔山礼斗鹤归晚,藜峨灵迹多洞天。“北斗大法传习之所,是张三杨义司副长官金氏世袭五百余年,在司治建有土 衙和禄衙,修建了文昌宫等寺庙道观十余座,凝岩观 是张三 发源之地,至少传到雍正时道长刘源辞世为止。万历 时凝真观改为和尚住持,因其一峰鼎立,万马来朝,三泉争迸,风景幽静,更有年( 1660)丹室吸引城内官员、 贤寓、士绅及百姓常去游玩。清顺治 清庭平定西南,任命了平越道府州县卫所的官员,平 越新镇道守徐宏业经常率官

9、绅游览, 留下了不少题咏。 时著名的文史学家、大错和尚钱邦芑隐居府属余庆县 他山,徐宏业爱才,延请钱邦芑协修平越府志 ,康 熙二年( 1663)成书,钱邦芑为我们留下了凝真观 记:出平越西门,渡石桥而北,循岭而行十里,为 杨义司治。治之左,山隆越,高数百丈,上有三泉同 发齐泻,清冷可漱濯。山之麓为镇宁寺,寺之后为凝 真观。观门外多老树,西北有古柏一株,直上拂云不 可丈。门有古梅,大十余围,荫覆门径,盖数百年树 也。崇祯末年,武林陈瓠庵为郡太守,酷爱此梅,恒 携酒其下,赋词流连。乃寺僧恶其碍日光也,斧而薪 之。一日瓠庵计梅将放, 复招友人来游, 见梅椿秃然, 余根盘石隙,骇甚。讯得其情,笞此僧数

10、十,然已无 及矣!今梅根复生孙,枝才大如瓯口,见者无不婉惜 之。右有桂生岩上,根株古坳,今赖有此耳!观中殿 阁猥琐,皆俗工制造, 与佳山胜景不相宜, 甚败人意。 独殿后夹道两柏, 亭亭并峙,高可八九丈,阻日搴霞, 真足怡神。纵目观后,一峰直耸高数丈,截然端正如笏。名玉笏峰。峰之左右,皆悬岩山肖壁,藤萝蔓缀, 细叶疏花,摇杂蒙翳。四周怪树丛篁,高下掩映,清 泉旋激,异石陈错,游者恒苦,目不给赏,情乏图状。 藜峨虽多名山古洞,然选其幽胜奇丽,此盖一二数矣!上址纪五十年代末,凝真观大错和尚钱邦苜笔下的凝真观风光是十分吸引人 的,三百多年后,今天的杨山难见几根古木大树,那 二眼泉水早已不见踪影。被拆除去建两所小学,遗址已成耕地,当地人挖洞采 煤,造成凝真观山体下陷,乱砍乱伐,破坏植被,水 重流失。岩间多处万历题刻又被人乱划,可惜的 是凝真观风光不再也。参考文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