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8中级财务管理考试必记公式大全一、复利现值和终值复利终值复利终值公式:F = px(1 + i)n 即 F=P(F/P,i,n)其中,(1 + i ) n称为复利终值系数,用符号(F/P,i,n)表示复利现值复利现值公式:p= FX 1/ (1 + i) n即 P=F(P/F,i,n) 其中1/ (1 + i) n称为复利现值系数,用符号(P/F,i,n)表示结论(1) 复利终值和复利现值互为逆运算;(2) 复利终值系数(1 + i ) n和复利现值系数1/ (1+ i ) n互为倒数。二、年金有关的公式:1.普通年金(自第一期期末开始)项目公式系数符号最终公式普通年金终值F A(1 i
2、)n 1 i(1 i)n 1 (F/A,i,n) iF=A(F/A,i,n)年偿债基金A F (1 i) 1in与(1 i)n 1互为倒数 (1 i)n 1iA=F/(F/A,i,n)与普通 年金终值互为逆运算普通年金现值PA1 (1 i) ni1(1i) n(P / A,i,n )iP=A(P/A,i,n)年资本回收额A Pi1 (1 i) nin与1 (1 i)n互为倒数1 (1 i) niA=P/(P/A,i,n)普通年金现值互为逆运算2.预付年金(自第一期期初开始)(1) 预付年金终值具体有两种方法:方法一:预付年金终值=普通年金终值x(1 + i )即F=A(F/A,i,n)x( 1
3、 + i )方法二:F= A ( F/A, i , n+ 1) 1(期数 +1,系数-1 )(2) 预付年金现值两种方法方法一:预付年金现值=普通年金现值X(1 + i )即P=A(P/A,i,n) X( 1 + i )方法二:P= A ( P/A, i , n 1)+ 1(期数-1,系数 +1)3.递延年金(间隔若干期,假设题目说从第三年年初开始连续发生5年,由于可以从第二年年末开始发生,那么递延期=2)(1) 递延年金终值递延年金的终值计算与普通年金的终值计算一样,计算公式如下:Fa= a ( F/A,i,n)注意式中“ n”表示的是A的个数,与递延期无关。(2) 递延年金现值(m=M延期
4、,n=连续收支期数,即年金期)【方法1】两次折现计算公式如下:P= A (p/A, i , n )X( P/F , i ,【方法2】P = A (P/A, i , m+ n) ( P/A ,【方法3】先求终值再折现PA= AX( F/A , i , n )X( P/F ,4.永续年金现值P=A/i永续年金无终值m)i , m) i , m+n【总结】系数之间的关系1. 互为倒数关系复利终值系数X复利现值系数= 1 年金终值系数X偿债基金系数=r 年金现值系数X资本回收系数=1三利率:1. 插值法B -Bp2.永续年金利率:i=A/P3. 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i ): 1年计息1次时的“年利息/本
5、金” r): 1年计息多次的“年利息/本金”(1) 一年多次计息时的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m-1i= (1+r/m)(2)通货膨胀下的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1+名义利率)=(1+实际利率)x( 1+通货膨胀率)=(1+r)=(1+i)x( 1+通货膨胀率)四. 风险与收益的计算公式1. 资产收益的含义与计算单期资产的收益率=资产价值(价格)的增值/期初资产价值(价格)=利息(股息)收益+资本利得 /期初资产价值(价格)=利息(股息)收益率+资本利得收益率2. 预期收益率预期收益率E( R)用宀尺0E ( R)为预期收益率;R表示情况i可能出现的概率;R表示情况i出现时的收益率
6、。3.必要收益率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率4.风险的衡量=(纯粹利率+通货膨胀补贴)+风险收益率方差1=L方差和标准离差作为绝对数,只适用于期望 值相同的决策方案风险程度的比较。方差和 标准差越大,风险越大标准差V i=l标准离差率心E对于期望值不同的决策方案,评价和比较其 各自的风险程度只能借助于标准离差率这 一相对数值X=随机事件的第i种结果,E=预期收益率,5. 资产组合的风险与收益1)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率(Rp)WiE(Ri)2)投资组合的风险包含(投资比重=w个别资产标准差=o相关系数=P3)投资组合的方差2 2 2pW11w; ;2W1W2 1,2 1 2原理: (a+b
7、)2二a2+b2+2abiia 2+b2+2abP=(I冲1巧)2+ (呼巧)2+2叫巧|呼6 P6. B系数 定义公式COVR, Rm)证券资产组合的系统风险系数SjF工(郦邛0f-1xb=Xy n xy2n x7.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R = R f + 3X( R R)R表示某资产的必要收益率;3表示该资产的系统风险系数;R表示无风险收益率,通常以短期国债的利率来近似替代;Rn表示市场组合收益率四、总成本模型总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变动成本X业务量)1).高低点法最高点业务量成本最低点业务量成本b=最高点业务量-最低点业务量a=最高点业务量成本-b X最高点业
8、务量 或:=最低点业务量成本-b X最低点业务量 2).回归分析法2x y x xya= nX2( X)2第三章预算管理一.现金预算可供使用现金=期初现金余额+现金收入可供使用现金-现金支出=现金余缺现金余缺+现金筹措-现金运用=期末现金余额 二.生产预算生产量跟销售量有关)预计生产量=预计销售量+预计期末存货-预计期初存货(备注: 三直接材料预算1. 某种直接材料预计生产需要量 =某产品耗用该材料的消耗定额X该产品预计产量(生产需 要量跟材料消耗定额和产量有关)2. 某种直接材料预计采购量 =某种直接材料预计生产需要量+该材料预计的期末库存量-该材料预计的期初库存量(采购量跟生产量有关)3.
9、 购买材料支付的现金=本期含税采购金额X本期付现率+前期含税采购金额X本期付现率4. 期末应付账款余额=期初应付账款余额+本期预计含税采购金额-本期全部采购现金支出(包括支付前期的采购支出) 四.直接人工预算1. 某种产品直接人工总工时=单位产品定额工时X该产品预计生产量2. 某种产品直接人工总成本=单位工时工资率X该种产品直接人工总工时五. 制造费用预算1. 变动制造费用预算=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X业务量预算总数2. 制造费用预计现金支出=制造费用预算总额一折旧费用 六、单位生产成本预算1 .单位产品预计生产成本=单位产品预计直接材料成本+单位产品预计直接人工成本+单 位产品预计制造费用2 .
10、期末结存产品成本=期初结存产品成本+本期生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七.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销售及管理费用预计现金支出=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总额一折旧及摊销费用第四章融资租赁租金的计算:(按等额年金法)(1 )、租金在期末支付租金=【设备原价-残值* (P/F,i,n)】(2 )、租金在期初支付租金=【设备原价-残值* (P/F,i,n)】筹资管理(上)/(P/A,i, n)/【(P/A,i,n-1)+11【提示】这两个公式都是在假定预计残值归出租人所有的情况下得出的。 如果预计残值归承租人所有,则不需要减去残值租金=【租赁设备 * (P/F,i,n )1 /(P/A,i,n)第五章 筹资管理(下).可
11、转换公司债券的转换比率的计算转换比率转券面值二.因素分析法的计算资金需要量=(基期资金平均占用额-不合理资金占用额)X( (1 预测期资金周转速度变动率)【提示】如果预测期销售增加,如果预测期资金周转速度加快,1预测期销售增减率)X则用( 则应用(1 +预测期销售增加率);反之用“减”。1-预测期资金周转速度加速率);反之用“加”。-增加的经营负债-增加的留存收益+非敏感资产的调整数三销售百分比法外部融资需求量=增加的资产增加的资产=增量收入*基期敏感资产占基期销售额的百分比或=基期敏感资产*预计销售收入增长率+非敏感资产的调整数增加的负债=增量收入*基期敏感负债占基期销售额的百分比 或=基期
12、敏感负债*预计销售收入增长率增加的留存收益=预计销售收入(总收入)*销售净利率*利润留存率(备注:预计销售收入(总收入)*销售净利率=净利润 利润留存率=留存/利润) 四.资金习性预测法/(最高销售收入-最低销售收入) 销售收入1高低点法:b=(最高收入期的资金占用量 -最低收入期的资金占用量) a=最高(低)收入期的资金占用量-b*最高(低) 2、回归直线法:Y=a+bX方程两边同时乘以2,得2 y=n a+b 2 x方程两边同时乘以2 X,得 2 xy= 2 xa+b2 x2解联立方程即可2兀为-二兀工儿五、资本成本计算年资金占用蔭年资金占用蒂总公式:贵*曲本丰筹资慧歸-筹贵费屈筹贵締X
13、(1 -筹贵|用事1银行借款资本成本 一般模式扁觸科成拜=豎注竺迎叱借熬额乂(1 手续费率) 年利卒X (1-所傳税稅牵)折现模式根据“现金流入现值-现金流出现值=0”求解折现率2. 公司债券资本成本般模式隼利息次(1-所得税税)蛙司a S资本粛亦S儔彝驚資恿额用(1-手续S車)折现模式根据“现金流入现值-现金流出现值=0”求解折现率3.融资租赁资本成本融资租赁资本成本的计算(不考虑所得税)(1) 残值归出租人设备价值=年租金X年金现值系数(2) 残值归承租人设备价值=年租金X年金现值系数+残值现值4.普通股资本成本股利增长模型法假设:某股票本期支付股利为P0,则普通股资本成本为:DO,未来各
14、期股利按 g速度增长,股票目前市场价格为氐X (1梶)Ks=Pc (1-f)D1+s PoX (l-f)【提示】普通股资本成本计算采用的是折现模式。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Ks= Rf+ 3( Rm- Rf)5.留存收益资本成本参照普通股成本公式,但不考虑筹资费用。6.平均资本成本n1六、杠杆效应1、经营杠杆系数(1) DOL的定义公式: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动率 /产销变动率AEBIT/EEITD0L 二Q/Q(2)简化公式:报告期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DOL M/EBIT = M/ ( M- F)=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提示】经营杠杆系数简化公式推导假设基期的息
15、税前利润 EBIT = PQ- VcQ- F,产销量变动 Q,导致息税前利润变动,EBIT =( P Vc)XA Q,代入经营杠杆系数公式:籍杠杆詡(WL =上旦q 虫 QfQEBITM SM边际贡H-Fs期息税前利俱2. 财务杠杆系数(1)定义公式:D站迪竺 匪 BIT/EBITEBIT(2)简化公式:DFT _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朗利息遐页厂-13. 总杠杆系数(1)定义公式e【提示】总杠杆系数与经营杠杆系数和财务杠杆系数的关系DTL= DOL DFL(2)简化公式DTL M0M 0 F 010七. 资本结构优化1. 每股收益分析法Ni(EBIT Ii) (1 T) (EBIT I2) (1
16、 T)N2结论:如果预期的息税前利润大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则运用负债筹资方式; 如果预期的息税前利润小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则运用权益筹资方式。2. 公司价值分析法(1)企业价值计算(2)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计算第六章投资管理税后付现成本税后付现成本=付现成本X( 1-税率)税后收入税后收入=收入金额x( 1-税率)非付现成本抵税非付现成本可以起到减少税负的作用,其公式为: 税负减少额=非付现成本X税率估算方法直接法:(NCF =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间接法:营业现金净流量=税后营业利润+非付现成本分算法:营业现金净流量=收入x( 1所得税率)付现成本X( 1所得税率) +
17、非付现成本X所得税率(三)终结期特点一.项目现金流量(一)投资期在长期资产上的投资垫支的营运资金(二)营业期主要是现金流入量 固定资产变价净收入:固定资产出售或报废时的出售价款或残值收入扣除清理费用后的净额。 垫支营运资金的收回:项目开始垫支的营运资金在项目结束时得到回收。内容二.净现值(NPV净现值(NPV =未来现金净流量现值-原始投资额现值三. 年金净流量(ANCF年金净流量=现金净流量总现值 /年金现值系数=现金净流量总终值/年金终值系数四.现值指数(PVI)PVI =未来现金净流量现值/原始投资现值 五.内含报酬率(IRR)1. 未来每年现金净流量相等时(年金法) 未来每年现金净流量
18、X年金现值系数-原始投资额现值=2. 未来每年现金净流量不相等时如果投资方案的每年现金流量不相等,各年现金流量的分布就不是年金形式,不能采用直接查年金现值系数表的方法来计算内含报酬率,而需采用逐次测试法。六. 回收期(PP(一)静态回收期1. 未来每年现金净流量相等时静态回收期=原始投资额/每年现金净流量2. 未来每年现金净流量不相等时的计算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应把每年的现金净流量逐年加总,根据累计现金流量来确定回收期。(二)动态回收期1. 未来每年现金净流量相等时P/A,在这种年金形式下,假定经历几年所取得的未来现金净流量的年金现值系数为(i,n ),则:., 原始投资额现值(P /川.h n
19、=每年现全净流量计算出年金现值系数后,通过查年金现值系数表,利用插值法,即可推算出回收期 2.未来每年现金净流量不相等时在这种情况下,应把每年的现金净流量逐一贴现并加总,根据累计现金流量现值来确定回收期。计算其动态回收期。七.固定资产更新决策 营业现金净流量计算的三种方法。1. 直接法营业现金净流量=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2. 间接法营业现金净流量=税后营业利润+非付现成本3. 分算法营业现金 斤h 所得税、付现所得税、m时现 所得税 =IK7A X 1- X 1-应本龙税率4.寿命期不同的设备重置决策年金成本二V(各项目现金净流出现值)年金现值系数八.债券价值的计算债券价值=未来利息的现值+
20、归还本金的现值=PV I X(P/A, i , n)+ MX( P/F , i , n)债券的内含报酬率 逐次测试法,与求内含报酬率的方法相同 简便算法丹(S-mNR=二丄一X 100*0九.股票投资股票价值=未来各年股利的现值之和优先股价值=股利/折现率固定增长模式Rs2)零增长模式D兀3)阶段性增长模式许多公司的股利在某一期间有一个超常的增长率, 后阶段公司的股利固定不变或正常增长。这段期间的增长率 g可能大于RS,而对于阶段性增长的股票,需要分段计算,才能确定股票的价值。(二)股票投资的收益率模式计算公式零增长股票内部收益率R=D/R固定增长股票内部收益率R=D/ P 0+g=股利收益率
21、+股利增长率阶段性增长股票内部收益率利用逐步测试法,结合内插法来求 净现值为0的贴现率。第七章营运资金管理一、营运资金的计算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二、现金管理的有关公式存货模式1. 机会成本r机会成本=平均现金持有争机曲率p. K2. 交易成本交易心=交易次数:毎0易時壬F3. 最佳持有量及其相关公式LxK = XxF随机模型(米勒一奥尔模型)R=式中:b证券转换为现金或现金转换为证券的成本;5 delta,企业每日现金流变动的标准差; i 以日为基础计算的现金机会成本。【注】最高控制线的确定 H= 3R- 2LH- R= 2 ( R L)现金收支日常管理现金周转期R的影响因素:同向:L
22、, b,5;反向:i360周转朋(忌50=諾h销害齢平均存贵每日销售齢平均存货应收账款周转期=警器譽每日销B额应付账款周转每日购I货成本现金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 其中:存货周转期=平均存货/每天的销货成本应收账款周转期=平均应收账款/每天的销货收入 应付账款周转期=平均应付账款/每天的购货成本三. 应收账款的相关公式1. 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1)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日销售额X平均收现期(2)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应收账款平均余额X变动成本率(3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即机会成本)=应收账款占用资金X资本成本 =日销售额X平均收现期X变动成本率X资本成本 应收
23、账款周转期=平均应收账款/每天的销货收入2. 应收账款的坏账成本应收账款的坏账成本=赊销额X预计坏账损失率3. 信用条件【信用条件决策】增加的税前损益 0,可行。计算步骤:1. 计算增加的收益增加的收益=增加的销售收入一增加的变动成本=增加的边际贡献=增加的销售量X单位边际贡献=增加的销售额X( 1 变动成本率)2. 计算实施新信用政策后成本费用的增加:第一:计算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增加(1)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增加应收账款应计利息=日销售额X平均收现期X变动成本率X 资本成本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增加=新信用政策占有资金的应计利息一原信用政策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2) 存货占用资金应
24、计利息增加存货占用资金应计利息增加=存货增加量X单位变动成本X资本成本(3) 应付账款增加导致的应计利息减少(增加成本的抵减项)应付账款增加导致的应计利息减少=应付账款平均余额增加X资本成本第二:计算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的增加收账费用一般会直接给出,只需计算增加额即可;坏账损失一般可以根据坏账损失率计算,然后计算增加额。第三:计算现金折扣的增加(若涉及现金折扣政策的改变)现金折扣成本=赊销额X折扣率X享受折扣的客户比率现金折扣成本增加=新的销售水平X享受现金折扣的顾客比例X新的现金折扣率一旧 的销售水平X享受现金折扣的顾客比例X旧的现金折扣率3. 计算改变信用政策增加的税前损益增加的税前损益=增
25、加的收益一增加的成本费用【决策原则】如果改变信用期增加的税前损益大于0,则可以改变。【提示】信用政策决策中,依据的是税前损益增加,因此,这种方法不考虑所得税。4.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宀,Grilld m匕出上 期末应收账款应收恥款周转天数=平均矗平均逾期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平均信用期天数四. 存货管理的相关公式1. 成本相关的公式D/Q)X KQ/2 )X Kc变动订货成本=年订货次数X每次订货成本=( 变动储存成本=年平均库存X单位储存成本=(2. 经济订货批量的计算公式及其变形。经济订货量(Q )基本公式皿严2KD每期存货的相关总成本3. 基本模型的扩展再订货点=平均交货时间X平均每日需
26、要量4. 存货陆续供应和使用设每批订货数为 Q每日送货量为 P,则该批货全部送达所需日数即送货期为: 送货期=Q/ P假设每日耗用量为d,则送货期内的全部耗用量为:送货期耗用量=Q/PX d由于零件边送边用,所以每批送完时,则送货期内平均库存量为:送货期内平均库存量2p2p变动储存成本=(1-2变动订赏成本=-2_kQ相关总成本最小,此时的订货量即为经济订货当变动储存成本和变动订货成本相等时,量。尸X ) =(2心冬壬【公式掌握技巧】5. 保险储备(1) 考虑保险储备的再订货点R=预计交货期内的需求+保险储备=交货时间X平均日需求量+保险储备(2) 保险储备确定的方法最佳的保险储备应该是使缺货
27、损失和保险储备的储存成本之和达到最低。保险储备的储存成本=保险储备X单位储存成本缺货成本=一次订货期望缺货量X年订货次数X单位缺货损失相关总成本=保险储备的储存成本+缺货损失比较不同保险储备方案下的相关总成本,选择最低者为最优保险储备。五. 商业信用360旅弃折扣的 信用成本率放弃现金折扣的信用成本折扌口率 X 1 -折扣率信用期-折扣期第八章成本管理、量本利分析与应用(一)量本利分析的基本原理1. 量本利分析的基本关系式息税前利润=销售收入一总成本=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量X单价-销售量X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量X(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2. 边际贡献単ea际贵献=单
28、价一单位变动關本也责献息颔=销售收入一变动戚本边际贡献我_单位边际贡献边际贡献总颔J单价 销售收入卜关系?wy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1息税前利润=销售量X(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边际贡献总额-固定成本(二)单一产品量本利分析保本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单位边际贡献 保本销售额=保本销售量X单价=固定成本 /边际贡献率(三)安全边际分析1.安全边际安全边际量实际或预计销售量-保本点销售量安全边际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额-保本点销售额=安全边际量X单价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实际或预计销售量 =安全边际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额2. 保本作业率与安全边际率的关系保本销售
29、量+安全边际量=正常销售量 上述公式两端同时除以正常销售额,便得到: 保本作业率+安全边际率=1【扩展】息税前利润=安全边际量X单位边际贡献=安全边际额X边际贡献率销售息税前利润率=安全边际率X边际贡献率(四)多种产品量本利分析1. 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刀各产品边际贡献/刀各产品销售收入)X 100%=E(各产品边际贡献率X各产品占总销售比重)综合保本点销售额=固定成本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某产品保本额=综合保本额X该产品的销售比重某产品保本量=该产品保本额 /单价加权平均十二:*边际贡献率=斗 h览 亠2.联合单位法固定底本总额联削呆本量二唏单价-联合单位商成某产品保本量=联合保
30、本量X该产品的销售比重3. 分算法(1)固定成本分配率=固定成本总额/各产品的分配标准合计(2 )某产品应分配的固定成本数额=分配率X某产品的分配标准(3)某产品的保本销量=该产品应分配的固定成本数额/(单价-单位变动成本)(五)目标利润分析 计算公式如下: 目标利润=(单价单位变动成本)X销售量固定成本 目痂利fm睢量M固豐润甲位边际贡献税前利润+利息=税后利润/(1税率)+利息边际贡献率S标利润=固定舷本* a标利润=目标利润 葩彳存 销售额 边际贡献率 销售量E卑盯晴心曲木丄税后目标利润丄别自 实现目棕利润固定成本匸两勰税落利息 的销售畐单位边际贡献周电曲水税后目标利润制自 实现酣诩M固
31、定成本十十利息边际贡献率的销售额(六)利润敏感性分析敏感寿数=蕩矍蠶壽岸利润=销售量X(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边际贡献-固定成本二、标准成本的制定fxrts亘曲人丄te; MS#成本项目用量价格直接材料单位产品材料用量原材料单价直接人工单位产品工时用量小时工资率制造费用单位产品工时用量小时制造费用分配率三、成本差异的计算及分析【变动成本差异计算】用量差异=(实际用量实际产量下的标准用量)X标准价格 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X实际用量(混合差异通常归入价格差异)价格差异数量差异直接材料介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X实际 用量数量差异=(实际用量一实际产量下
32、标准用量)X标准价格直接人工匸资率差异=(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X实际工时效率差异=(实际工时一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X标准工资率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分配率标准分配率)X 实际工时效率差异=(实际工时一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X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 首先要明确两个指标:夹际分配率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固罡制造费用预算数预暮产量的标谁工时其中: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预算产量X工时标准X标准分配率两垂异法示意图耗费差异=1)住)能量差异=-(心预算夬里X工时标准X标准另闻率(3)卖际工时耗费差异=(1)-三差异袪示意图四、作业成本与责任成本/当期实际作业产出1. 实际作业成本分配率 当
33、期实际发生的作业成本2. 预算作业成本分配率预计作业成本/预计作业产出3. 计算作业成本和产品成本首先计算耗用的作业成本,计算公式为:某产品耗用的作业成本=E(该产品耗用的作业量X实际作业成本分配率)然后计算当期发生成本,即产品成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各项作业成本共 同构成某产品当期发生的总成本,计算公式为:某产品当期发生成本=当期投入该产品的直接成本+当期耗用的各项作业成本 其中:直接成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五、责任成本管理公式1.成本中心预算成本节约额=预算责任成本-实际责任成本预算成本节约率=预算成本节约额 /预算成本X 100%2.利润中心考核指标边际贡献销售收入总额
34、一变动成本总额【提示】该指标反映了利润中心的盈利能力,但对业绩评价没有太大的作用。可控边际贡献边际贡献一该中心负责人可控固定成本【提示】也称部门经理边际贡献,是评价利润中心管理者的理想指标。部门边际贡献可控边际贡献一该中心负责人不可控固定成本【提示】又称部门毛利。反映了部门为企业利润和弥补与生产能力有关的成本所作的贡献, 它更多的用于评价部门业绩而不是利润中心管理者的业绩。3. 投资中心1)投资报酬率计算公式投资报酬率=营业利润/平均营业资产【提示】营业利润,是指息税前利润。平均营业资产=(期初营业资产+期末营业资产)/2(2 )剩余收益计算公式剩余收益=经营利润-(经营资产X最低投资报酬率)
35、第九章收入与分配管理一.趋势预测分析法1)算术平均法公式式中:Y预测值;X 第i期的实际销售量;n期数。2)加权平均法计算公式式中:Y预测值;W第i期的权数X 第i期的实际销售量;n期数。【权数的确定】按照“近大远小”原则确定。3)移动平均法耳兀 Cm 3) + -r-1.+ Xz计算公式修正移动平均法的计算公式为:匚厂陰+必十1-卩4 )指数平滑法%+ i=a Xi+( 1-a)%Yn+ 1 -%式中:未来第n+ 1期的预测值;-第n期预测值,即预测前期的预测值;第n期的实际销售量,即预测前期的实际销售量;a 平滑指数;n期数。一般地,平滑指数的取值通常在0.30.7之间。二.因果预测分析法
36、预测公式:丫 = a+bx其常数项a、b的计算公式为:n xy x yb n x2(XF a三.销售定价公式(1)全部成本费用加成定价法计算公式: 成本利润率定价单位利润=单位成本X成本利润率单位产品价格X( 1-适用税率)=单位成本+单位成本X成本利润率 =单位成本X( 1 +成本利润率) 单位产品价格= 单位成本X( 1 +成本利润率)/ (1适用税率) 销售利润率定价单位利润=单位价格X销售利润率单位产品价格X( 1-适用税率)=单位成本+价格X销售利润率单位产品价格= 单位成本/(1销售利润率适用税率)(2)保本点定价法公式利润一0价格X( 1税率)单位成本单位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单
37、位产品价格-单位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 (1-适用税率)单位完全成本/ (1适用税率)(3)目标利润定价法利润为已知的目标利润。价格X( 1适用税率)单位成本+单位目标利润价格单位成本+单位目标利润 / (1适用税率)(4)变动成本定价法(特殊情况下的定价方法)公式价格X( 1税率)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利润-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变动成本X成本利润率单位变动成本X( 1+成本利润率)单位产品价格单位变动成本X(1+成本利润率)/ (1适用税率)5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的定价方法(1)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定价法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含义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某种产品的需求量随其价格的升降而变动 的程度,就是需求
38、价格弹性系数。rW系数计 算公式 4吊式中:E某种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P价格变动量; Q 需求变动量:P 0基期单位产品价格;Q基期需求量。【提示】一般情况下,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因 此,弹性系数一般为负数。式中:P)基期单位产品价格;计算公式Q基期销售数量;E需求价格弹性系数P单位产品价格Q预计销售数量【提示】这种方法确定的价格,是使产品能够销售出去的价格。如果 咼出该价格,产品就不能完全销售出去。(2)边际分析定价法利润=收入成本边际利润=边际收入一边际成本=O边际收入=边际成本【结论】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时,利润最大,此时的价格为最优价格。【定价方法小结】价格X( 1税率)=
39、单位成本+单位利润第十章财务分析与评价一.财务分析的方法1. 比较分析法/固定基期数额一一反映长期趋势/前期数额一一反映短期趋势重要财务指标的比较 定基动态比率=分析期数额 环比动态比率=分析期数额2. 比率分析法比率类型构成比率效率比率相关比率也称为“结构比率”。构成比率=某个组成部分数额 /总体数值 效率比率,是某项财务活动中所费与所得的比率,反映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如 利润率类指标。相关比率,是以某个项目和与其有关但又不同的项目加以对比所得的比率,反 映有关经济活动的相互关系。如周转率类指标。3. 因素分析法1)连环替代法:【操作要点】 严格按照影响因素的预定顺序进行替代(顺序性); 每一
40、次替代都保留上一次替代的结果(连环性); 从基期(计划)指标开始,有几个因素就进行几次替代,最后一次替代完成的结果应 当等于报告期(实际)指标。指标: M0= A0X BOX CO ( 0)式A1 X BOX CO ( 1) 式A1 X B1X CO ( 2)式A1 X B1X C1= M1 (3)式基期(计划)第次替代:第次替代:第次替代:A因素变动对 B因素变动对C因素变动对 合计影响值=M的影响=(1)-( 0)M的影响=(2)-( 1)M的影响=(3)-( 2)2)差额分析法:连环替代法的简化形式 A因素变动对M的影响=(1) =(A1-A0)X B0X C0 B因素变动对M的影响=(
41、2)=A1X( B1-B0)X C0C因素变动对M的影响=(3)=A1X B1X( C1- C0)0)1)2)二.偿债能力分析(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1. 营运资金2. 流动比率3. 速动比率4. 现金比率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十流动负债速动比率=速动资产十流动负债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十流动负债(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1. 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十资产总额)X 100%2. 产权比率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十所有者权益X3. 权益乘数 权益乘数=总资产十股东权益来梨手斤有者权益总额100%公债总额+所有者釈益总颍=1+产权比率权益乘数二总资豊爺总额愿
42、資产-闵債愿额(3) -( 0 )= M1- M0=A M总资产=1-资产员债率4. 利息保障倍数/全部利息费用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 /全部利息费用=(净利润+利润表中的利息费用+所得税费用)三.营运能力分析(一)流动资产营运能力分析1.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净额十应收账款平均余额=销售收入净额十(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十 2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十应收账款周转次数2. 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次数= 销售成本十存货平均余额。存货平均余额=(期初存货+期末存货)十2 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十存货周转次数3. 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净额十流动资产
43、平均余额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十流动资产周转次数=计算期天数X流动资产平均余额十销售收入净额式中:流动资产平均余额=(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十2(二)固定资产营运能力分析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十固定资产平均净值 式中:固定资产平均净值=(期初固定资产净值+期末固定资产净值)十【提示】 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周转率高,说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得当,结构合理,利用效率高(三)总资产运营能力分析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十资产平均总额如果企业各期资产总额比较稳定,波动不大,则:资产平均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十2占用额计算。月平均资产总额=季平均占
44、用额=(年平均占用额=(如按照各月份的资金-31/2年末)十4如果资金占用的波动性较大,企业应采用更详细的资料进行计算,(月初资产总额+月末资产总额)十 21/2季初+第一月末+第二月末+1/2季末)1/2年初+第一季末+第二季末+第三季末+【提示】计算总资产周转率时分子分母在时间上应保持一致。四.盈利能力分析1销售毛利率销售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收入 其中:销售毛利=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净利率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总资产净利率总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总资产)X100%【提示】总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X总资产周转次数净资产收益率争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所有者权益)X100%【提示】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X总资产周转次数*权益乘数五.发展能力分析销售收入增长率销售收入增长率=本年销售收入增长额/上年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商业贷款抵押合同(1997年)版
- 个人债务履行担保合同示例
- 个人定向捐赠合同模板修订版
- 与道具研发企业之间的订制合同范本
- 家装样板房装修合同范本
- 个人股权转让合同协议书
- 餐厅保洁服务合同
- 个人承包餐饮店的合同范本
- 临时仓储设施租赁合同范本
- 二手房交易补充合同
- FTTR-H 全光组网解决方案装维理论考试复习试题
- 2024年安全生产月主题2024年学校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
- 2024年广东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招聘61人历年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测绘保密协议书保密协议(2024版)
- 中级半导体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装调工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HG20202-2014 脱脂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固定资产培训课件共-51张
- 2024年高考语文思辨类作文预测+考前模拟题+高分范文
- 2024年演出经纪人考试必背1000题一套
- 课题达成型品管圈
- 刑事判决书标准格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