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介绍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基本概念及制度 二、政策框架及实务 三、主要问题及面临形势 四、目标任务及政策措施 (一)基本概念 1 1、定义 养老保险是指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 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能 够依法获得经济收入、物质帮助和生活服务的社会保险 制度 。 一、基本概念及制度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社会福利住房保障慈善商业保险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个人储蓄养老保险 强制性 普遍性 2 2、主要特征 保障 基本 生活 原则 保障水 平与生
2、产力水 平相适 应原则 公平 与效 率相 结合 原则 权利 与义 务相 对应 原则 互济性 互济性 3 3、基本原则 (1)是保持社会经济稳定的必要手段; (2)是国家发挥社会公平职能的基本措施; (3)是影响人们消费、就业行为的政策工具; (4)是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主要标志。 4 4、地位作用 (二)制度类型 1、国外主要制度类型 从全球养老保险制度类型看,有传统型、 福利型、混合型及储蓄积累型养老保险制 度类型。这些制度类型分别和各个国家的 政治、经济、文化等相适应,有各自的优 缺点,但从发展方向看,各国的制度类型 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相互借鉴、取长补 短,在发展中不断得到完善。 (二)制
3、度类型 1、国外主要制度类型 从全球养老保险制度类型看,有传统型、 福利型、混合型及储蓄积累型养老保险制 度类型。这些制度类型分别和各个国家的 政治、经济、文化等相适应,有各自的优 缺点,但从发展方向看,各国的制度类型 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相互借鉴、取长补 短,在发展中不断得到完善。 序 号 类型代表国家特点 1 1传统型养老保险 美国、德国、法国等发达市 场经济国家。 贯彻“选择性”原则,强调待遇与工资收 入及缴费(税)相关联,养老保险费由雇 主与雇员共同负担,对象一般以工薪劳动 者为主。 2 2福利型养老保险 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 日本等发达市场经济国家。 贯彻“普惠制”原则,强调基本
4、养老保险 全履盖,国民皆有年金,所需资金完全来 源于政府税收。 3 3混合型养老保险 原来实行福利型养老保险向 混合型制度转轨的国家,如 日本、英国、加拿大等。 在国民皆有年金的基础上,建立与收入关 联的养老待遇,资金主要来源于雇主和雇 员的缴费及基金投资收益。 4 4储蓄积累型养老保险 新加坡、智利等新兴市场经 济国家。 强调自我保障的原则,实行完全积累的基 金模式,建立个人养老保险账户,养老保 险费由雇主与雇员共同分担。 2、我国制度类 型 制度类型 我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行 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 基本特点 优 化 组 合 实 践 结 晶 中 国 特 色 我国“统账结合”的养老
5、保险制度 ,不仅可以发挥社会互济的作用,又 能体现自我保障的责任,是将公平和 效率、抗风险能力与激励机制相结合 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混合型制度。 (三)基本模式 从基金的筹集方式看,世界各国养老保险的基本模式有 完全积累模式、现收现付模式和部分积累模式三种。 养老保险三种模式 完全积累制智利、阿根挺、巴西等一些拉美国家和新加坡 现收现付制 在167167个建立了养老保险制度国家中,有134134个国家实行现收 现付制模式,占总量的82%82%以上 部分积累制 瑞典、意大利、波兰、拉脱维亚、蒙古和吉尔吉斯坦、俄罗 斯、捷克等国 我国养老保险的目标模式是部分积累制,目前实行的是现收现 付制,改革的任
6、务是由现收现付逐步向部分积累模式过渡。 ( (四) )我省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 -1984-1984年,我省试点起步建立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1992-1992年,开始探索建立省级统筹制度。 -1998-1998年,统一了全省养老保险政策、建立了统账结合的养老金 计发办法,颁布实施了陕西省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 老保险条例。 -1999-1999年,成立省社会保障局。 -2000-2000年,省委省政府决定由原省劳动保障厅对各市、县(区) 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实行垂直管理。 -2001-2001年1 1月,我省建立起了省级统筹、垂直管理的“陕西模式”。 概括为“六个统一”,即全省统一政策、统
7、一费率、 统一项目、统一缴拨方式、统一调剂使用基金、统一 对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实行垂直管理。 -2009-2009年,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地方政府责任分担机制。 企业职工 养老保险 (四)我省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 -1984-1984年,我省试点起步建立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 险制度。 -1992-1992年,开始探索建立省级统筹制度。 -1998-1998年,统一了全省养老保险政策、建立了统账结 合的养老金计发办法,颁布实施了陕西 省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 -1999-1999年,成立省社会保障局。 -2000-2000年,省委省政府决定由原省劳动保障厅对各市、 县(区)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实行
8、垂直管理。 -2001-2001年1 1月,我省建立起了省级统筹、垂直管理的 “陕西模式”。 -2009-2009年,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地方政府责任分担机制。 企业职工 养老保险 1995 1995年以来,我省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改革试点 工作相继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 由各级政府负责,全省无统一政策规定,各市、 县参照省直单位试点政策制定本地政策,政策差 异性很大。目前,省直和1010个省辖市(区)、4646 个县(区)开展了试点工作。 机关事业 养老保险 二、政策框架及实务 (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1 1、参保范围 宗教团 体及教 职人员 、律师 事务所 及律师 机关事 业单位
9、编外人 员 民办非 企业单 位及职 工 城镇灵 活就业 人员、 个体工 商户 城镇各 类企业 及职工 v 按参保人员区分:一是除机关事业单位 编制内人员之外的各类用人单位及职工;二是个体 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可以选择参保;三是外国人 应按照法律规定参加养老保险。 v 按参保内容区分:既包括参保人员养老 待遇,也包括遗属待遇和病残津贴待遇。 v 按参保要求区分:既包括强制性的,也 包括了非强制性的。 2、参保登记 登记,就是管理相对人到管理机关注册有关信息,以便于管理 和备查。 用人单位应当自成立之日起三十日内,凭营业执照、登记证书 或者单位印章,按属地管理原则,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 办理
10、社会保险登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收到申请之日起十五 日内予以审核,发给社会保险登记证件。 以个人身份参保,可以就近到所在区、县人社部门所属的公共 就业服务机构提出书面申请,并办理档案托管手续,由公共就业 服务机构为其代理养老保险。 (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3、缴费方式 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由企业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 险费;以个人身份参保的,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具体标准如下: (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3、缴费方式 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由企业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 险费;以个人身份参保的,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具体标准如下: (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缴费标
11、准 单位 缴费基数本单位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总额 比例20%20% 职工 缴费基数 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收入,最高为全省上 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300%,最低为60%60% 。 比例8% 8% 灵活就业人员 、个体工商户 缴费基数 以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40%、5050 % %、60%60%、70%70%、80%80%、90%90%、100%100%作为缴费基数 ,自主选择。 比例20%20% 缴费举例: 单位职工2014年缴费 : 如我省2013年在岗 职工平均工资为 48853元,则最低缴 费基数为2443元,最 高缴费基数为12213 元,年缴费额分别为 2345
12、元、11724元。 以个人身份参保人 员2014年缴费: 按100%作基数,全年 缴费为9771元,按 40%作基数,全年缴 费3908元。 以个人身份参保人 员2014年缴费: 按100%作基数,全年 缴费为9771元,按 40%作基数,全年缴 费3908元。 4 4、待遇计发 (1 1)领取条件: 一是缴费和视同缴费年限达到1515年; 二是年龄达到国家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见下表: 正常退休年龄 男年满6060周岁,女干部(管理岗位)年满5555周岁,女工人 (非管理岗位)年满5050周岁; 特殊工种退休年龄从事特殊工种达到规定年限的,可以提前5 5年退休; 因病或非因工 退休年龄 因病完
13、全丧失劳动能力男年满5050周岁、女年满4545周岁可以 退休,不满病退年龄的,办理退职。 (2 2)计发办法 按照 “新人”新办法,“中人”中办法, “老人”老 办法来计发基本养老金。 “中人”基本养老金见下图: 基本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 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职工本人指数化平均工资 )2 2缴费年限1 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 储蓄额计发月数 (注:4040岁:233233; 60 60岁:139139;7070岁:5656) 过渡性养老金全省上年 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职工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视同缴费年限1 1 调节金:20062006年按130130元发 给,从20072007
14、年起每年减少 1313元,20162016年1 1月1 1日后不 再发给 (3)统计分析 各年度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构成示意图 各年度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构成示意图 v(4)延长缴费 v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 ,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延长缴费至满十五 年。社会保险法实施前即2011年7月1日前参保、延 长缴费五年后仍不足十五年的,可以一次性缴费至 满十五年 。 (5)倾斜照顾 陕政发199819982828号规定,对省级及以上劳动模范 及有重大贡献的高级专家,计发基本养老金时,基础 养老金提高5 5个百分点。 (6)最低保障 我省规定最低养老金是按照最低工资标准的90%9
15、0%确 定的。20132013年对最低养老金标准作了调整:一类工资 区为10351035元,二类工资区为945945元,三类工资区为855855 元,四类工资区为783783元。 5 5、待遇调整 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由国家统一部署,各 省制定方案,报人社部、财政部同意并经省政府批准后实 施。20052005年以来,我省已连续1010年对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 老金进行了调整,每次调整都对年龄大的、缴费年限长的 及参加工作早的适当多调,重点对19531953年底前参加工作的 退休人员、高级职称退休科技人员及原工商业者进行了政 策倾斜。“十连调”后,我省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 老金水平由2
16、0052005年的648648元,增长到20142014年调整后的21162116元, 增长了226.54%226.54%。 全省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情况 6 6、遗属待遇 参保个人死亡后,由养老保险基金一次性 发给其遗属丧葬补助金、抚恤金,由死者 原单位按月发给其符合条件的遗属生活困 难补助费,见下表: 6 6、遗属待遇 参保个人死亡后,由养老保险基金一次性 发给其遗属丧葬补助金、抚恤金,由死者 原单位按月发给其符合条件的遗属生活困 难补助费,见下表: 发放项目享受人群享受标准 丧葬补助 金 厅级及以上人员 (含经批准享受厅级待遇的 离休人员) 4000元 其他人员3500元 一次性 抚恤金
17、退休人员 按照本人死亡前月基本 养老金的20个月发放 在职职工 以死亡前最后一个月缴费工资为基数,按缴费年限分档发 给 企业离休人员 (含建国前老工人) 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加本人生前 40个月基本养老金(不含各项补贴) 生活困难 补助费 企业在职职工 和退休人员 农业户口每人每月300元,其中,2013.9.30日前:每人每月330元 非农业户口每人每月350元,其中,2013.9.30日前:每人每月385元 企业离休人员(含建国前老 工人) 1937年7月6日以前,每月发给700元 1937年7月7日-1945年9月2日,每月发给600元 1945年9月3日-1949年
18、9月30日,每月发给500元 7 7、其他待遇 (1 1)取暖费 在职人员和退休(职)人员每人每个取暖期一次性发 放900900元,在职职工由单位发放,退休人员由养老保险基金 发放。 (2 2)基本生活费用补贴 连续三个月单月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collcoll)同 比涨幅均超过5%5%,启动联动补贴,城镇每人每月补贴3030元。 截至2013年底,全省 参保单位5.44万户、 623.51万人,其中,在 职职工448.79万人,离 退休人员174.72万人, 企业离休人员月平均基 本养老金为5643元,企 业退休人员月平均基本 养老金为1966元。 2013年全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
19、入527.61亿元,其中,基金 征收405.69亿元,中央财政转移资金92.91亿元,省、市、县财政 补贴6.96亿元,利息收入5.39亿元,转移收入7.61亿元,其他收入 9.05亿元;基金支出440.48亿元,当年结余87.13亿元,历年累计结 余410.13亿元。 (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 v 1、试点情况 v 按照统账结合的制度进行试点,计发办法沿用国发19781 04号文件的退休费计发办法。 v 国家在山西、上海、广东、浙江、重庆进行了事业单位养老保 险改革试点。目前,养老保险顶层设计正在抓紧研究机关事业单 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问题。 v 2、参保范围 v 机关及全额、差额、自收自支
20、拨款事业单位及职工。 v 3、缴费方式 v 我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未实行省级统筹,省、市、县(区 )缴费政策不统一。以省级为例,具体标准如下: (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 v 1、试点情况 v 按照统账结合的制度进行试点,计发办法沿用国发19781 04号文件的退休费计发办法。 v 国家在山西、上海、广东、浙江、重庆进行了事业单位养老 保险改革试点。目前,养老保险顶层设计正在抓紧研究机关事业 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问题。 v 2、参保范围 v 机关及全额、差额、自收自支拨款事业单位及职工。 v 3、缴费方式 v 我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未实行省级统筹,省、市、县(区 )缴费政策不统一。以省级为
21、例,具体标准如下: 缴 费 标 准 单 位 职 工 比 例 比 例 缴费基数 缴费基数 每个参保职工缴费基数之和 28% 8% 暂按新工资制度套改后的 基 本工资等项目确定(绩效 工 资不作为缴费基数) (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 v 4、待遇计发 v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职务工资和 级别工资(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工作 年限满35年的按90%,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满20年不满 30年的按80%。 v 机关退休人员生活补贴按在职人员规范后津贴补贴标准的 70%执行。事业单位参照同级机关退休人员生活补贴水平执行。 v 5、待遇调整 v 机关事业单
22、位退休人员退休费与在职人员基本工资同步调整 。2006年工资改革后,退休费一直未调整。 截至2013 年底,全省参 保60万人,其 中,在职职工4 4万人,离退休 人员16万人; 全省月平均退 休费(含生活 补贴)为3214 元。 2013年,全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收入33.34 亿元,其中,基金征收30.41亿元(较上年增长6.7%) ,利息收入0.33亿元,财政补助2.16亿元;基金支出 32.03亿元,历年累计结余15.91亿元。 (三)补充养老保险 v 补充养老保险分为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等,属第二层次的养 老保障制度。 v 1 、概念 v 企业年金:是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指导
23、下,在企业和 职工已经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前提下,由企业或单位与职工 视企业经营情况,通过民主协商,自主确定是否参保及保险 水平,自行选择经办机构,并对基金进行市场化运营的保险 制度。 (三)补充养老保险 v 补充养老保险分为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等,属第二层次的养 老保障制度。 v 1 、概念 v 企业年金:是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指导下,在企业和 职工已经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前提下,由企业或单位与职工 视企业经营情况,通过民主协商,自主确定是否参保及保险 水平,自行选择经办机构,并对基金进行市场化运营的保险 制度。 2 、制度模式 企业年金实行个人账户完 全积累的模式,企业年金 基金由国家认定的
24、专业经 办机构,按信托模式实行 市场化运营。企业与经办 机构建立委托关系后,签 订委托合同,由经办机构 对基金负责运营,运营收 入记入个人账户。 (三)补充养老保险 v 3、参保范围 v 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本省各类企业(含企 业化管理事业单位)及试用期已满的职工。 v 4、缴费方式 v 企业和职工共同缴费,企业缴费不超过上年度职工 工资总额的1/12,其中,5%在税前列支。 v 5、待遇领取 v 职工到达退休年龄后,可一次性或按月领取。 (三)补充养老保险 到2013年底,全国建立企业年金66120户 ,参加职工2056.92万人,积累基金6034.71亿 元。全省建立企业年金共计13
25、1户,参加职工人 数为32.5万人(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的7% );基金规模为70亿元。 (四)转移接续 v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 老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之间可以办理 转移接续。 v 1、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转续 v 2、企业、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转续 v 3、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转续 1 1、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转续 省内只转关系不转基金。 跨省流动转移养老保险关系的同时,转移个人账户储存额和部分统 筹基金。 个人账户储存额为其个人账户的全部储存额,包括历年个人缴费、 企业划转部分及利息。 统筹基金(单位缴费)最早从19981998年1 1月1 1日起,按本人各年
26、度实 际缴费工资12%12%的总和转移。不足一年的,按实际缴费月数计算转 移。 已经按规定领取待遇的退休人员,不再办理转移养老保险关系。 20132013年,全省转入2939929399人,转入基金5.385.38亿元;转出81168116人,转 出基金1.61.6亿元。 2 2、企业、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转续 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从今年7 7月1 1日起实施。 实施范围是参加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 老保险的劳动者。已按规定领取待遇的人员,不再办理转移 衔接。 制度衔接的时点是最后领取待遇的时点,只转移个人账 户资金,不转移统筹基金。缴费年限互不折算,参保人员从 职工养老
27、保险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可合并计算; 参保人员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转入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 不能计算或折算。 3 3、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转续 职工由机关事业单位进入企业之月起,参加企业职工养 老保险,原有的工作年限视同为缴费年限,其中公务员和 参公管理事业单位人员参加企业养老保险,由同级财政对 个人账户给予一次性补贴。 企业职工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原在企业的连续 工龄与进入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按机关事 业单位办法办理退休并计发退休金。已建立的个人账户由 企业经办机构管理,退休后按月计发个人账户养老金,同 时抵减按机关事业单位办法计发的养老金。 三、主要问题及面
28、临形势 (一)主要问题 v1、尚未实现人群全覆盖 v全省参加养老保险人员分布图如下(2012年): 总人数:37533753万 (一)主要问题 v 2、“双轨制”运行饱受诟病 v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全社会关注的 热点问题,其核心问题是企业退休人员与机关事业 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差距太大。 v 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高低用替代率表示。养老保 险替代率是指退休养老金占在职时工资收入的比例 ,替代率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养老保险的功能定位 。 (一)主要问题 v 2、“双轨制”运行饱受诟病 v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全社会关注 的热点问题,其核心问题是企业退休人员与机关事 业单位退休人
29、员的养老待遇差距太大。 v 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高低用替代率表示。养老保 险替代率是指退休养老金占在职时工资收入的比例 ,替代率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养老保险的功能定位 。 (一)主要问题 v 3、制度衔接不够顺畅 v 企业职养老保险跨省转移存在省与省衔接方面的问题,需 要花费大量人力解决; v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转移办法 从今年7月1日起实施,不少农民进城务工人员既参加了农 保,又参加了城保,造成多重养老保险关系,一些退休人 员重复享受养老待遇,需要妥善处理; v 职工在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之间流动,一直存在社保关系 衔接方面的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逐步推进,跨国之间流 动就业
30、人员逐渐增多,也需要解决养老保险衔接问题。 (一)主要问题 v 4、基金保值增值问题十分突出 v 到去年底,全国职工养老保险累计结余近2.8万亿元,加上 新农保、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资金结余3000亿元,养老保 险的资金结余达3.1万亿元。 v 国家规定社保基金只能存银行和购买国债,投资渠道窄, 投资收益率低,不利于基金保值增值。 v 目前,我省养老保险基金以3个月定期存款方式运营,201 3年养老保险基金定期利息收入6.5亿元,活期利息收入0.2 7亿元,年收益率为2.18%,低于我省同期CPI上涨幅度3 %。 (二)面临形势 v 1、遗留问题多,养老诉求不断升级,制度完善任 务艰巨 主要表现
31、: 一是要城保不要农保; 二是待遇攀比突出; 三是上访多维稳难。 (二)面临形势 v 2、经济增速放缓,对基金产生不利影响 v 2013年,我国经济增长率为7.7%,较2012年7.8%的增 长速度略有回落。受国内外经济增速普遍下行的影响,我 省经济增速也呈回落态势,2012年增速12.9%,2013年 增速11%,今年一季度增速9.2%。 v 不利影响:一是基金征缴难度增大。二是就业不足影响缴 费。三是财政收入增速下降影响投入。四是刚性支出不断 增加影响收支平衡。 (二)面临形势 v 2、经济增速放缓,对基金产生不利影响 v 2013年,我国经济增长率为7.7%,较2012年7.8%的增 长
32、速度略有回落。受国内外经济增速普遍下行的影响,我 省经济增速也呈回落态势,2012年增速12.9%,2013年 增速11%,今年一季度增速9.2%。 v 不利影响:一是基金征缴难度增大。二是就业不足影响缴 费。三是财政收入增速下降影响投入。四是刚性支出不断 增加影响收支平衡。 (二)面临形势 v 3、城镇化进程加快,对养老保险带来压力 v 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将 接近55%,预计2020年达到60%,2030年达到70%,城 镇人口规模将达到约10亿人,城镇化水平达到发达国家总 体水平。 v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我省城镇化建设的要求,到 2015年,我省转移
33、600万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城镇化水平 达到55%以上;到2020年,累计转移1000万人,城镇化水 平达到62%。 v 不利影响:一是保障超龄老年群体基本生活是一个难题。 二是解决待遇差距将加大支出。三是对经办带来压力。 (二)面临形势 v 4、初次分配差距悬殊,再分配调节难度很大 v 按有关统计,目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超过3:1, 全国收入最高的10%群体和收入最低的10%群体收 入差距达23倍。 v 我省2103年城乡收入差距为3.51:1;收入最高的 榆林市职工平均工资全省最高为51607元,商洛市 为33088元,最高与最低的差距为1.56:1;最高 行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34、的平均收入 为最低行业住宿和餐饮业平均收入的差距为2.4:1 。 (二)面临形势 v 4、初次分配差距悬殊,再分配调节难度很大 v 按有关统计,目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超过3:1, 全国收入最高的10%群体和收入最低的10%群体收 入差距达23倍。 v 我省2103年城乡收入差距为3.51:1;收入最高的 榆林市职工平均工资全省最高为51607元,商洛市 为33088元,最高与最低的差距为1.56:1;最高 行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的平均收入 为最低行业住宿和餐饮业平均收入的差距为2.4:1 。 v 不利影响:一是收入差距造成养老金计发差异很大。201 3年我省参保人员最高缴费标准与最
35、低缴费标准差距为7.5 倍,最高月养老金水平为8087.97元,最低月养老金水平 为784元,最高养老金为最低养老金的10.3倍。二是调整 倾斜远不能弥补差异。三是提高最低养老金与缴费、计发 产生矛盾。 v 养老保险既要不断缩小不同群体的待遇差距,又要兼顾各 方面的利益关系,是伴随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全过程的一项 长期任务。 (二)面临形势 v 5、人口老龄化加速,未富先老带来挑战 v 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 ,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 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v 我国自2000年起已经进入了人口老龄化阶段,据国 家统计局发布的2010年第
36、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我省的老龄化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见下表: (二)面临形势 v 5、人口老龄化加速,未富先老带来挑战 v 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 ,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 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v 我国自2000年起已经进入了人口老龄化阶段,据国 家统计局发布的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我省的老龄化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见下表: 全国及陕西人口老龄化数据表 60岁以上 人口比例 比2000年 增长 65岁以上 人口比例 比2000年 增长 全国13.26%2.938.87%1.91 陕西13.64%3.538.53
37、2.63 (二)面临形势 v 5、人口老龄化加速,未富先老带来挑战 全国及陕西人口老龄化数据表 60岁以上 人口比例 比2000年 增长 65岁以上 人口比例 比2000年 增长 全国13.26%2.938.87%1.91 陕西13.64%3.538.532.63 v 不利影响: v 一是导致养老金支出不断攀升。 v 二是导致在职人员的负担加重。从全国劳动力资源与老年人口的比值 看,2007年为6.85:1,2012年急剧降到4.83:1。目前,全国企业职 工养老保险缴费人数与领取待遇人数之间的比例为3.03:1,我省是2. 57:1,据预测,2030年前后,这一比例将降低到2:1以下。我国的
38、 养老基金由单位、个人、国家三方负担,老龄化使养老金领取人数占 缴费人员的比例不断提高,要保证基金的平衡,则要较长时期保持较 高的费率,单位、个人缴费负担难以减轻。 v 三是导致基金筹集模式发生转换。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报告预测,如 不改变现收现付模式,中国的养老金支出与工资总额的比例到2030年 时,将上升到48%,远远超过国际公认的20-25%的警戒线,届时将出 现养老金支付危机。 四、目标任务及政策措施 (一)目标任务 v1、健全制度和项目,实现保障制度从无到有 v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加快推进机关事业 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将机关事业单位纳入统一的城 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v
39、实施全国统筹:实施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合理划分 中央和地方的责任。 v建立完善病残津贴和遗属抚恤制度:形成老遗残一体 化的养老保障体系。 (一)目标任务 v 2、完善参保缴费政策和机制,实现保障范围从 少到多 v努力实现养老保险人群全覆盖:以农民工、被征地农 民、城市无业人员和残疾人等群体为重点,把更多的人 纳入养老制度安排。 v做好制度衔接和关系转续:做好各类制度的衔接和养 老保险关系的转移工作,实现制度衔接转移无障碍。 (一)目标任务 v 3、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实现待遇水 平的从低到高 v建立职工养老金调整机制: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 正常调整机制,机关事业单位、企业退休人员的养
40、老金 同步调整,逐步化解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待遇差”矛 盾。 v建立协同调整机制:统筹考虑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基础养老金的调整,缩小不同群体的保障水平差距。 (一)目标任务 v 4、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实现养老保险可持续发 展 v加强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通过运营保值增值,增强基 金抗风险能力。 v逐步延长退休年龄:通过提高退休年龄,改善养老保险抚 养比。 v发展补充养老保险:大力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建立 起多支柱保障体系。 v加大财政投入:拓宽多种筹资渠道,形成国家、单位、个 人、社会多方共担的机制。 (一)目标任务 v5、结合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完善制度 与强化管理同步推进
41、v搞好基础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服务网络。 v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大政府投入,加快信息化建设, 改进服务手段。 v建全社保服务体系:建立统一的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 和规范的管理服务流程,加强标准化建设,提升服务质 量,为广大群众提供均等化的社保公共服务。 (二)改革措施 v1、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思路 v有关专家认为应做到:“一个相同,五个同步”。 v 一个相同: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实行相同的统账结合 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v 五个同步:机关与事业单位同步改革;养老保险制度 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计发办法和待遇调整机制 同步改革;基本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同步建立;改革在全 国同步实
42、施。 v目前,我省按国家统一要求,已经开展了基础数据摸底工 作,为下一步的改革方案的测算做好准备。 (二)改革措施 v2、适时提高退休年龄 v世界各国退休年龄情况: v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对退休年龄做了明确的规定,有关 资料显示,在规定退休年龄的170个国家中,其中退休年龄 最高的国家是丹麦和爱尔兰,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7岁,最 低的是科威特和基里巴斯,男女均为50岁。这170个国家中 平均退休年龄为男性60岁,女性58.8岁。 (二)改革措施 v2、适时提高退休年龄 v世界各国退休年龄情况: v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对退休年龄做了明确的规定,有关 资料显示,在规定退休年龄的170个国家中,其中退
43、休年龄 最高的国家是丹麦和爱尔兰,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7岁,最 低的是科威特和基里巴斯,男女均为50岁。这170个国家中 平均退休年龄为男性60岁,女性58.8岁。 部分国家退休年龄及调整退休年龄情况表 国家现行标准第一步调整第二步调整国家现行标准第一步调整第二步调整 美国66666767(20272027)7070(提案)澳大利亚男6565;女60606565(20142014) 英国男6565;女60606565(20112011) 6868(2024-2024- 20462046) 土耳其男6060;女58586565(20482048) 意大利男6565;女60606565(201820
44、18)6868(20502050)奥地利男6565;女6060 6565(2024-2024- 20332033) 荷兰65656666(20202020)6767(20252025)希腊58-6158-616363(20152015) 匈牙利男6262;女61-6261-62 男6565;女6060 (20202020) 男6969;女6868 (20502050) 法国60606262(20182018) 捷克男6262;女5959 男6363;女59-6359-63 (20132013) 6565(20302030)印度58-6058-606060 韩国60606161(20132013)6565(20332033)巴西男6060;女5555 丹麦65656767(2024-20272024-2027)俄罗斯男6060;女5555 德国65656767(2012-20292012-2029)比利时6565(20092009) 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养宠物租房合同范例
- 包装物购销合同范例
- 中介合同范本样本
- 农副产品马蹄收购合同范本
- 别墅土建付款合同范本
- 凉山校园保洁合同范本
- 人资服务合同范本
- 全款车抵押合同范本
- 公里桩合同范本
- 劳务派遣未签合同范例
- 合同签订培训课件
- 《灾害的概述》课件
- 国产氟塑料流体控制件生产企业
- 1投影的形成和分类投影的形成投影的分类工程中常用的投影图28课件讲解
- 货物学 课件2.1货物的分类
-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解读2
- 2025届广东省佛山一中石门中学高考临考冲刺数学试卷含解析
- 2025年奇瑞汽车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XX县人民医院信息化建设方案数字化整体规划方案
- 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七年级英语上学期期末复习 专题04 阅读理解CD篇20篇 【考题猜想】
- 年产50000吨再生铝精深加工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