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案例展示_第1页
《水调歌头》案例展示_第2页
《水调歌头》案例展示_第3页
《水调歌头》案例展示_第4页
《水调歌头》案例展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案例展示案例一: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案例信息】案例名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授课教师:汪烨(北京市酒仙桥一中,一级教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多次诵读中,理解词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赏析词句,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情怀。3学习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在多次诵读中,理解词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赏析词句,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态度。教学过程一、导入说起月亮,几乎没有人不喜欢。中国古代文人更是喜欢。中国诗人眼中的月亮是一片冰心,在月亮身上集中了人类许多美好的理想和憧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看看作者在中秋之夜,大醉之中会由皎洁的月亮想到什么呢?他又

2、想向我们诉说什么?二、诵读感知 自由朗读,解决生字,读得流畅,读准字音,把握朗读节奏。 学生范读,学生听读,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预习作业展示,找到与月亮有关的素材。三、赏析诗词1.作者借月亮想诉说什么?从小序入手,感受作者“怀子由”的思念之情。2.词中哪些地方表明作者对子由的思念,找出相应的句子,诵读、感悟。抓关键词句,体会作者情感。补充介绍苏轼与弟弟手足情深的背景资料。3.下片表现了作者和弟弟的手足情深。板书:问月思人盼团圆。4.词中是否只怀念自由?体会“兼”字的涵义。“兼”字告诉我们作者举杯望月,还另有一番深意在其中。探究上篇的写作内涵。5.赏析上阙问天,内容是:

3、“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愿望是:“我欲乘风归去,”担心:“又恐琼楼玉宇”原因:“高处不胜寒”抓住“不知”“归去”读懂词人借月怀人的内心祈愿,从“欲”“恐”的矛盾中,理解作者的抱负及遭遇,从而体会“寒”字背后的愁苦与幽愤。板书:望月问天想宫阙。6.作者是否陷入这样的伤感之中?有何为证?重点解读“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深刻理解词人的思想和旷达情怀。7.小结看来,作此篇大醉释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对于忠君,手足分离是私情,比起内忧外患的国势来说,是次要的。通篇咏月,却处处关合人事。我们可以看到作者虽处江湖之远,但仍心系朝廷,忧君忧国。这正体现了诗人宽大的胸襟、乐

4、观的精神。“人生失意仍需欢,莫使年华付水流”。8带着这节课的赏析而获得的情感体验,全班再次诵读本首词。四、主题升华为本文的板书,拟写横批上联:望月问天想宫阙下联:问月思人盼团圆横批:五、板书【课堂实录】师: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今天我们学习25课的最后一首诗,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说起月亮没有人不喜欢,尤其我们古代的诗人更喜欢月亮,通过月亮表达自己对人类美好的理想和憧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看一看作者想通过月亮告诉我们什么,又想诉说什么。师:大家自由朗读这首词。(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全班齐读。)师:大家读得非常好,下面依据你对这首词的理解,诵读这首词

5、,其它同学通过同学的范读,想象词中的画面,用自己的话述说出来。(学生朗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师:赵正源同学读出了苏轼的潇洒,思绪的悠远,谁再为大家朗诵这首词,把苏轼的豪放展现出来。(学生诵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师:韦绪辰在最后一句添加了自己的情感,读得非常好。师:刚才在听范读时,我们提出了要求,在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生:读到“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时,想象到作者一个人在月下起舞的样子。生:读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时,想象到作者端着酒杯对青天提出问题。师:是否有同学找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出自哪首诗呢?生:这首词是从李白的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一句中来。师:

6、李白是一个怎样的诗人?生:浪漫,洒脱。师:很显然正因为苏轼也是豪放、洒脱之人,所以他很喜欢李白的诗,从李白的诗词中选用诗句,借鉴。生:在读到“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时,我想象作者坐在窗前非常惆怅的样子。生:在读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时,想象到作者一边喝酒,一边想到他一生的际遇,但他还是能发出美好的祝愿。师:老师知道你的预习作业做得很到位,了解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大家说说你还想象到了哪些画面。生: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一句,我的理解不同,他本来心情不好,但在此时他豁然开朗,心情也好了起来。师:她用了“豁然开朗”一词,用词很准确。师:同学们有谁能向大家展示你昨天预习时找到了

7、哪些与月有关的资料?生:我找到的资料是有关月亮的别称:有玉兔、冰壶、冰轮、婵娟、广寒宫、桂宫。生:初升的月亮给人的感觉就是新生事物,满月给人很美好,圆满的感觉。生:我找到人们愿意借助月亮表达情感大致有三点:一是月亮离人们比较近,晚上都能看见。二是它有很多变化规律,有圆月,弯月。三是它的气质与人们想表达的情调相符。师:这三点告诉我们写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而有时又高于生活,我们借月亮表达美好的愿望。生:我查到有关月的成语。月满西楼、风花雪月、花好月圆、披星戴月师:与月有关的成语更多的是褒义词语,表达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这首词中的月亮是否也有这样的感觉。师:我们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作者借月想诉说什

8、么呢?”我们说月亮可以代表诗人的心理,情感。生:我觉得作者看到中秋的满月时会想念他的弟弟。师:你从词中哪些地方看到的?生:小序中的“兼怀子由”。师:在小序中我们首先找到作者借月亮是来表达自己对弟弟的怀念之情。生:我找到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通过资料我知道,他与弟弟分别已七年之久,所以我认为在写他与弟弟的分别。生:我找到了“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我根据“无眠”来判断他思念弟弟,苏轼因为月光无法入睡,想起了他的弟弟。师:你能否找到一首诗句也是借月光表达作者思念之情的呢?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生:我找到“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通过书下注释可以了解到月亮不应对人们有什么

9、遗恨,今天是八月十五,应该是亲人团聚的日子,但他却与弟弟分离了,所以他才有这样的感慨。生:我找到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千里共婵娟”的意思是虽然相隔千里也要共享这美好的月光,他和他弟弟相隔千里,希望他和他弟弟也共享这美好的月光,同时对天下百姓发起祝愿。师:他想到了苏轼借怀念弟弟在对全天下人进行祝愿。师:下片作者是对谁发问?生:月亮。师:提出什么问题?生:“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师:作者在下片中通过问月来表达什么情感?生:思念子由。师:苏轼通过思念子由想表达什么情感?生:盼团圆。师:我们可以概括下片内容为“问月思人盼团圆”。师:这首词是否全是在写怀念子由呢?生:不是。师:你

10、在哪里找到了依据?生:小序中说“兼”怀子由,“兼”是同时的意思,说明除了思念弟弟还有另一件事也使他很忧伤的。师:作者借这首词还有另一番感慨,到底是什么在小序中是否说清楚了?生:没有。师:我们说小序中提到了“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我们可以看到小序中的关键词“欢饮达旦”为什么会“欢饮”?生:醉了。师:词的下片在讲怀念子由,另一个原因应该在上片,让我们来看一看上片是怎样的原因让苏轼写下了这首千古奇绝的词。师:我们齐读上片,下片是在问月,你思考上片又是在向谁发问?(学生齐读上片)师:老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师:上片在问谁?生:问天。师:问天什么问题?生:明月几时有?师:结果呢?生:天

11、不可能回答师:他为什么会问天?这句话实际是苏轼借鉴谁的诗?生:李白的。师:“把酒问青天”这时我们能对天去发问,可以感触到作者的胸怀。师:他问的问题是“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大家看一看宫阙的解释宫殿。天上到底有没有宫殿,我们小时候读了很多故事,月亮里有什么?生:嫦娥,玉兔师:我们读过许多与月亮有关的童话故事,“不知”是一种迷惑状态,作者在关心天上是什么。师:他的愿望是什么?生:“我欲乘风归去”。师:老师关注到了一个词“归”,我们在学习岳阳楼记中也有一个“归”字,“微斯人,吾谁与归”,书中是怎样翻译的?生: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归,归依。师:这个“归”字告诉我们苏轼难道来自天上?“又恐琼

12、楼玉宇”,“恐”写出了什么?生:担心,害怕。师:他“担心、害怕”什么?看“琼楼玉宇”书下指的什么?生:美玉砌成的楼宇,想象中的仙宫。师:这个仙宫与宫殿有何关联?师:他担心的是什么?生:“高处不胜寒”。师:书下是怎样解释的?生:经受不住寒冷。师:这一系列的问题是否在告诉我们作者要回到天上?生:不是。师:词中写道“何似在人间”,就像是在人间,还是觉得人间好。师:但是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两分钟进行讨论。(学生讨论)生:宫殿和琼楼玉宇指的是当时的朝廷。师:什么原因让你们有这样的结论呢?生:查找了当时的背景资料,当时苏轼与朝廷内的人政见不合。生:就像岳阳楼记那句话,“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

13、忧其君”。他想回去,但又害怕回到朝廷,他与王安石政见不合,才离开朝廷,但他又很关心朝廷的事,所以用作“归去”。生:“又恐琼楼玉宇”,当时他与王安石政见不同,离开朝廷但又想为朝廷做些事情,可他又不能回去,经受不住那里的“寒冷”。师:我们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苏轼当时的心理。生:踌躇,矛盾,犹豫不决。师:上片哪两个词可以体现这种心理?生:“欲”和“恐”,“欲”是想要,“恐”是担心。师:刚才同学们提到了岳阳楼记和本词的写作背景,确实这两篇作品,有某些相似之处。请思考“高处”的含义。生:地位高、高高在上的朝廷。师:经受不住那里的寒冷,这里的“寒”字也有特殊的含义。这个“寒”的感受绝对不是苏轼想要的,而是

14、他的担心。师:经这三个同学的发言,上片写词的另一个原因渐露端倪,请一个同学做总结性的发言,苏轼写这首词除了思念弟弟还有另外一个什么原因。师:作者问天,问月到底想说什么?上片到底想说的内容是什么?此时作者的心情怎样?生:我觉得他离开官场,无法实现他的抱负,在醉酒后发出这样的感慨,他关心朝廷的事情,但他又不能回去,虽然苦闷,但他还是想祝愿人间生活美好。师:他回朝庭的目的是做官吗?生:不是。师:他想为天下人做事,但不能回去,可他又放不下忧国忧君忧民的那份心思。上片通过望月问天想宫阙,而宫阙又是指朝庭,我们把上片中“宫阙”“琼楼玉宇”替换成“朝廷”,就能大致理解作者上片写作的目的了。(学生进行替换练习

15、)师:思考作者写这首词的原因是什么?生:想天下,想天下的人们都能过上好日子。师:对,因为这个,他踌躇、矛盾、郁闷、想念、思念。词中的哪句话把作者的心情完全释放出来?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师:是什么原因使他豁然开朗?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是自然规律,这样的事情自古以来就很难完美。那么,对于忠君,对于与弟弟的手足情,这是一个自然规律。只希望天下所有人都能美满。“长久”是从时间上来说,“千里共婵娟”显示苏轼怎样的胸怀?师:“千里”指的是空间,一个“共”字体现苏轼的美好愿望天下人都要享受月亮的美好。古代诗人更愿意借助月

16、亮表达美好愿望。能够享受月亮的美好,是因为天下人都能快乐的生活,这才是苏轼的政治观点:不是为做官,而是希望全天下的人民都能快乐的生活,即使他一个人去经受挫折,一个人思念弟弟,在这种情况下还能思念国君。师:有一个资料介绍给大家,宋神宗曾经看到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时,因为一句话而发出慨叹“苏轼是忠君,终是爱君”,大家觉得是哪句话呢?生:“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师:对!“忠君、爱君”是宋神宗对苏轼的评价,很好的印证了苏轼的为人。这几句话表明宋神宗理解了苏轼的内心,虽处江湖之远,但仍心系朝廷,心系国君,难道这不是爱君吗?他想念弟弟是手足私情,对于忠君来说想念国家,为国家的

17、内忧外患而思考,这是最重要的。师:怀念子由是辅,什么是主要的?生:对于国君,忠心是主要的,怀念子由是次要的。师:作者把怀念子由放在下片里,忠于君主、忠于国家放在上片首要位置,可见作者的精心构思。师:带着我们对本词的感受来再此诵读本词。(学生齐诵本词)师:老师想送给大家两句话,“人生失意仍需欢,莫使年华付水流”。这两句话告诉我们生活中即使遇到了挫折,也要乐观向上。“人生失意仍需欢”中的“欢”字是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小序中的为何作者会“欢饮达旦”。生:可以。师:能否把上下片的内容看成一副对联,请同学们为它撰写一个横批?学生说横批:把酒问天、爱君思弟、中秋赏月师:我说的横批是:月圆人圆。我们今天的作业完成横批的撰写,看谁的最精彩,内涵最丰富。我们既要学习苏轼的心态,又要学习苏轼做这首词的方法。师:今天的课就上到这,下课!【教学反思】本节课,我的教学流程就是“读”“赏”“悟”。让学生在读懂诗词的基础上,借助一定手法进行诗词赏析,最后,体悟作者的情感。并通过为对联(板书)拟横批的方式进行主题升华。读懂古诗词需要以读为基本抓手,营造一种氛围,让学生能很快的进入文本状态,需要与课文、与作者同喜同悲的激情。所以,开课伊始,我就让学生自由朗读,不带着我的引导,不作过多地点评和干扰,让学生读出自己预习时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并决定让学生自己范读。这样既激励着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