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某多层厂房的楼盖平面如图1-31所示,楼面做法见图1-32 ,楼盖采用现浇的钢筋混凝土单 向板肋梁楼盖,试设计之。 设计要求: 1 板、次梁内力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2 主梁内力按弹性理论计算; 3 绘出结构平面布置图、板、次梁和主梁的模板及配筋图。 进行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主要解决的问题有:(1 )计算简图;(2)内力分析; (3 )截面配筋计算;(4 )构造要求;(5 )施工图绘制 图1-32楼盖做法详图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步骤: 1 设计资料 (1 )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qk=10kN/m 2 (2 )楼面做法:楼面面层用 y (=17kN/m
2、3)。 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 =20kN/m 3),板底及梁用15mm厚石灰砂浆抹底 (3 )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 C30 ,主梁和次梁的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或HRB335 ,吊筋采用HRB335 , 其余均采用HPB235 2、楼盖梁格布置及截面尺寸确定 确定主梁的跨度为 6.9m,次梁的跨度为6.6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3m。楼盖结构的平 面布置图如图1-33所示。 按高跨比条件要求板的厚度 h 一 1/40 一 2300/40 = 57.5mm,对工业建筑的楼板,要求h 一 80mm,所 以板厚取h二80mm。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 =丨/18 丨/1
3、2二367 550mm,取h = 550mm ,截面宽b =(1/2 1/3)h, 取 b = 250mm。 主梁截面高度应满足 h =丨/15 丨/10 =460 690mm ,取h= 650mm,截面宽度取为 b = 3 00 m m 柱的截面尺寸 b x h=400 x 400 mm 小计 活荷载标准值: 因为是工业建筑楼盖且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4.0kN/m ,所以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3, 。 图1-33 楼盖结构平面布置 3、板的设计 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 (1 )、荷载计算 恒荷载标准值 0.0220 = 0.4kN/m2 0.08 25 = 2kN/m2 2 0.015 17
4、 二 0.255kN /m 2.655kN/m2 10kN/m2 20mm水泥砂浆面层: 80 m m钢筋混凝土板: 15m m板底石灰砂浆: 恒荷载设计值: 活荷载设计值: 荷载总设计值: g =2.655 1.2 =3.186kN/m2 q =10 1.3=13kN/m2 q g =16.186kN/m2,近似取 16.2kN /m2 (2)、计算简图 取1m板宽作为计算单元,板的实际结构如图1-34 (a)所示,由图可知:次梁截面为b= 250mm,现浇板 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a= 120mm,则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跨度为: 边跨按以下二项较小值 确定: 1 01 =ln h/2
5、 = (2300 -120 a250 (2300 -120) 2 2 所以边跨板的计算取101二2095 mm 中跨 l01 = |n =2300 - 250 = 2050mm In 25080 )+= 2095 mm 2 2 120 2115mm 2 板的计算简图1-34( b、所示。 图1-34( a、板的实际结构 图1-34(b) 板的计算简图 (3)弯矩设计值 空41% 因边跨与中跨的计算跨度相差 2050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 由表12-2可查得板的弯矩系数 a m,板的弯矩设计值计算过程见表1-8 表1-8板的弯矩设计值的计算 截面位置 1 边跨跨中 B 离端第二支座 2
6、中间跨跨中 C 中间支座 弯矩系数E M 1/11 -1/11 1/16 -1/14 2 计算跨度I o (m) M = : M (g q)l。 (kN.m) l oi =2.095 2 16.2 2.095 /11 = 6.46 l 01=2.095 2 -16.22.095 /11 6.46 l 02=2.05 16.2x2.052 /16 = 426 l 02 =2.05 -16.2 2.052 /14 =- 4.86 (4)配筋计算一一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板厚80mm, h0 =80 -20 =60mm,b =1000mm,C30混凝土,a1 = 1.0, fc = 14.3N/mm
7、2; HPB235钢筋,fy =210N/mm2. 对轴 线间的板带,考虑起拱作用,其跨内2截面和支座C截面的弯矩设计值可折减 20%,为了方便,近似对钢筋面 积折减20%。板配筋计算过程见表 1-9 截面位置 弯矩设计值(kN m) a s=M/ a 1f cbh 02 1-J1 -2比 轴线 计算配筋(mm2) As= E bh 0 a 1f c/f y 实际配筋(mn2) 轴线 计算配筋(mm2) AS= E bh0 a 1f c/f y 实际配筋(mmo 配筋率验算 % =0.45 ft / fy =0.45x1.43/210 = 0.31% 1 B 2 C 6.46 -6.46 4.
8、26 -4.86 0.125 0.125 0.083 0.094 0.134 0.10.1340. 0.087 0.1 板的配筋计算 表1-9 35 0.09914.3x:2200 x5152 =0.01 1 X14.3X250X5152 =0.16 2 1 X14.3 X2200X5152 =0 01 1X14.3x:250 x:5152 9 4 22 =0.123 E =1 -2叫 0.019 0.10.180.35 0.0123 0.10.132515x1x:143 0.164x250515x:1x:143 0.0123C2200C515X1X14.3 0.132x250 x:515x:
9、1x:143 配 AS= E bh 0 a 1f c/f y 300 =1026 300 = 1104.7 300=664 300 =810.1 钢 筋 实际配筋(mm) 2 20+1 22 322 1 22 + 2 14 2 22+1 14 As=1008.1 1 As=1140 1 As=688.1 1 As=913.9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包括复核截面尺寸、腹筋计算和最小配箍率验算)。 复核截面尺寸: hw 二 h0 -hf = 515 -80 = 435 且 hw/b = 435 /250 =1.74: 4,截面尺寸按下式验算 0.25 -c fcbh0.25 1 .0 14.325
10、0515 =46 0kN Vmax =156.1kN 故截面尺寸满足要求 0.7ftbh0 =0.7 1.43 250 515 =12887.9N =129kN VA =117.1kN Vb 和 Vc 所以B和C支座均需要按计算配置箍筋, A支座均只需要按构造配置箍筋 计算所需箍筋 采用6双肢箍筋,计算B支座左侧截面。 A Vs 二 0.7ftbh T.25 fy-vhg,可得箍筋间距 V s 1.25 fyvAsvh。1.25 汉 210 汉 56.6 汉 515 syv sv 03281 mm VB - 0.7 ftbho156 .1 10 - 0.7 1.43 250515 BL 调幅后
11、受剪承载力应加强,梁局部范围将计算的箍筋面积增加 20%,现调整箍筋间距,S=0.8281=224.8mm 为满足最小配筋率的要求,最后箍筋间距S=100mm。 配箍筋率验算: 弯矩调幅时要求配筋率下限为0.3 丄=0.3 143 =2.04实际(配箍率 fyV210 .=A 5662.264 10 . 2.04 10二满足要求 bs 250 100 因各个支座处的剪力相差不大,为方便施工,沿梁长不变,取双肢I 6100。 (5)施工图的绘制 次梁配筋图如1-35(c)图所示,其中次梁纵筋锚固长度确定: 伸入墙支座时,梁顶面纵筋的锚固长度按下式确定: I =la =abd =0.14 汇=64
12、6mm, f t1.43取 650mm. 伸入墙支座时,梁底面纵筋的锚固长度按确定:l=12d=1220=240mm 梁底面纵筋伸入中间支座的长度应满足l12d=1222=264mm,取300mm. 纵筋的截断点距支座的距离:l =ln/520d =6330/5 20 22=1706mm,取=1750mm 图1-35( c)次梁的配筋图 5、主梁设计一一 主梁内力按弹性理论设计: (1 )荷载设计值。(为简化计算,将主梁的自重等效为集中荷载) 次梁传来的恒载:11.1404 6.6 =73.5266kN 主梁自重(含粉刷): (0.65 -0.08) 0.3 2.3 25 2 (0.65 -0
13、.08) 0.015 17 2.3 1.2 = 12.6013kN 恒荷载:G =73.5266 12.6013 = 86.1279kN,取 G =86.2kN 活荷载:Q =29.9 6.6 =197.34kN,取Q=197.4kN (2 )计算简图 主梁的实际结构如图1 -36(a)所示,由图可知,主梁端部支承在墙上的 支承长度a二为370mm, 中间支承在400mm 400mm的混凝土柱上,其计算 跨度按以下方法确定: 边跨l n1 = 6900 -200 -120 = 6580mm, 因为O.025% =164.5mm ::a/185mm, 所以边跨取l01 九02叫1 b/2 =1.
14、025 6580200 = 6944.5mm,近似取 l 二 6945mm, 中跨丨=6900mm.。 计算简图如图1-36( b)所示。 图1-36 (a)主梁的实际结构 (3 )、内力设计值计算及包络图绘制 因跨度相差不超过10%,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 表 1-14主梁的剪力计算(kN ) 弯矩值计算: 弯矩:M nkiGI - k2Ql,式中ki和k2由附表1查得 表 1-13 主梁的弯矩设计值计算 (kN m) 荷载简图 k k k k 项次 IM; 叭 矶 1 0.244 J3.2674 0.067 -0.2674 恒载 146 .1 _J60.1 39.9 160.1 2 0.28
15、9 -0.133 0.133 -0.133 活载 396.2 182.3 -181 .2 -182.3 3 -0.044+ 0.133 0.200 -0.133 活载 -61.7 -182.3 272.4 -182.3 4 0.229 0.311 0.096* 一 0.089 活载 313.9 -426.4 130.8 -122 .0 5 0.089 /3 *一0.089 0.17 0.311 活载 40 .7 -122.0 231.6 -426 .4 组合项次 + + + + -141. -586. Mmin (kN m) 84.4 -586.5 3 5 组合项次 + + + + Mmax(
16、kN m) 542.3 -282.1 312.3 -282.1 1 弯矩图示意图 *注:此处的弯矩可通过取脱离体,由力的平衡条件确定。根据支座弯矩,按下面简图确定 图1-37主梁取脱离体时弯矩图 、剪力设计值: 剪力:V =k3G - K4Q,式中系数k3,k4,由附录1中查到, 不同截面的剪力值经过计算如表1-14所示 项次 荷载简图 k VA k VBl k VBr 0.733 -1.267 1.00 恒载 63.2 -109.2 86.2 0.866 -1.134 0 活载 17Q9 -223.9 0 0.689 -1.311 1.222 活载 136.0 -258.8 241.2 -0
17、.089 -0.089 0.778 活载 -17.6 -17.6 153.6 组合项次 + + + Vmax(kN) 234.1 -126.8 327.4 组合项次 + + + Vmin (kN) 45.6 -368 86.2 弯矩、剪力包络图绘制 荷载组合+时,岀现第一跨跨内最大弯 跨跨内最小弯矩,此时, 弯矩和第二 Ma =0, M b = -160.1 -182.3 = -342.4kN m ,以这两个支座的弯矩值的连线为基线,叠加边跨载集中荷 载G Q二86.2 - 197.4二283.6kN作用下的简支梁弯矩图: (G Q)l01 _1 M b = 542.4kN m : M 则第一
18、个集中荷载下的弯矩值为 33 12 (G Q)l 01M b =4283kN m 第二集中荷载作用下弯矩值为33。 中间跨跨中弯矩最小时,两个支座弯矩值均为342.4KN m,以此支座弯矩连线叠加集中荷载。则集中荷载 1 Gl02 - Mb 一 -144.14kN m 处的弯矩值为3。 荷载组合+时支座最大负弯矩mb = 586.5kN m,其它两个支座的弯矩为 M a =0, Me =282.1kN m,在这三个支座弯矩间连线,以此连线为基线,于第一跨、第二跨分别叠加集中荷 在G+Q时的简支梁弯矩图: 则集中荷载处的弯矩值依次为461kN m, 265.5kN m, 167.3KN m, 2
19、68.7KN m。同理,当_Me最 大时,集中荷载下的弯矩倒位排列 荷载组合+时,出现边跨跨内弯矩最小与中间跨跨中弯矩最大。此时,M B二Me n-342.4kN m 第一跨在集中荷载G作用下的弯矩值分别为 85.4KN m, -28.7kN m,第二跨在集中荷载G + Q作用下的弯矩值为312.3kN m +5情况的弯矩按此方法计算。 所计算的跨内最大弯矩与表中有少量的差异,是因为计算跨度并非严格等跨所致。主梁的弯矩包络图见下图。 荷载组合+时,VAmax = 234.1kN,至第二跨荷载处剪力降为234.1-283.6=-49.5kN ;至第二集中 荷载处剪力降为 一49.5 283.6=
20、 -333.1kN ,荷载组合+时,Vb最大,其Vbi = 368kN,则第一跨中 集中荷载处剪力顺次为(从左到右)199.2KN, - 84.4KN,其余剪力值可按此计算。主梁的剪力包络图见1-38图 5 -3V 4 网J j上梁疗矩包绡图单-位:心 I1 -珈1 匚酉 TP E -84 阴 OQ :退 2 : I | 工-艸3. 8 严 丄 I 即力包络图书位: 图1 38主梁弯矩包络图和剪力包络图 (4)配筋计算承载力计算 C30混凝土,a1 =1.0, fc =14.3N/mm2, ft =1.43N/mm2;纵向钢筋 HRB400,其中 2 2 fy =360N/mm ,箍筋采用 H
21、RB235, fy, =2 1N0/ mm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及纵筋的计算 跨中正弯矩按T形截面计算,因 hf /h。=80/615 = 0.1300.10 翼缘计算宽度按Io/3 =6.9/3 =2.3m和b 6 =6.6m,中较小值确定,取b f = 2300 mm o b支 座处的弯矩设计值: Mb =Mmax -Vo b =巧86.5 283.6 土 = -529.9kN m 2 2 判别跨中截面属于哪一类 T形截面 fcbf hf (h0 -hf/2) =1.0 14.3 2300 80 (615 - 40) =1512.9kN m M1 M2 均属于第一类T截面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22、的计算过程如下 表1-15主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及配筋计算 截面 1 B 2 1 . . 弯矩设计值(kN.m) 542 . 3 -529.9 312.3 -141.3 6 542.3 X10 529.9X106 6 312.3X10 141.3 X106 a s=M/ a 1f cbh 02 1.0X14.3X2300X5902 1.0X14.3X300X5802 1.0X14.3X2300X6152 1.0X14.3X300X6002 =0.047 =0.367 =0.025 =0.091 =1 - J-2o(s 0.048 0.518 0.4840.518 0.025 0.518 0.09
23、6(V a=234. 1kN 和 Vb=327.4 kN) 100 (754mm 和500mm),现在取距离柱边 1960mm处截断5号钢筋。 其它钢筋的截断如图所示。 主梁纵筋的伸入墙中的锚固长度的确定: 梁顶面纵筋的锚固长度: fy360 I =lad = 0.14, 25 = 880mm, ft1.43取 880mm. 梁底面纵筋的锚固长度:12d=1225=300mm,取300mm 检查正截面抗弯承载力图是否包住弯矩包络图和是否满足构造要求。 主梁的材料图和实际配筋图如图1-39所示 5-00 於1 r”*李訐初- 3 LI (主梁)材料图及配筋图 图1-39主梁材料图与配筋图 A - = = * IL. AindMUEHriHM j m-HMM 1 课程设计 题曰 = 二 M 匸F = = W 亠- J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82474-1:2025 EN Material declaration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 抖音账号IP人设深度定制与内容制作合作协议
- 春季传染病的预防
- 酒店管理实习协议书
- 食品经营诚信协议书
- 鱼池定制订购协议书
- 装修公共损坏协议书
- 认缴公司设立协议书
- 银行取消代扣协议书
- 购销合同三方协议书
- 上海中学2025届高考英语二模试卷含解析
- 公务出国在职证明-英文版(因公签证)
- 故都的秋课文原文
- 【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审计失败原因及应对措施探究:以立信所审计风华高科公司为例(论文)10000字】
- 《长征胜利万岁》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2024年上海高考数学真题试题(原卷版+含解析)
- 2024年个人劳务承包合同书
- 人工智能原理及MATLAB实现 课件 第2章 机器学习
- 宣传费用结算合同
- 苹果行业竞争对手分析分析
- 公安局指挥中心工作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