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For pers 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地球环境与人的关系人类,作为地球的主人,自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与周围的地理环境发生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人类的生活活动和生产活动需要不断地向周围环境获取物质和能量,以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又将废弃物排放于地理环境之中;另一方面,环境根据自身的规律在不停地形 成和转化着一定的物质和能量,不为人类的主观需求而改变其客观属性,也不为人类的有目的活动而改变自己发展的过程。因此,在环境有限地自循环过程中,人类无限制地资源开采和环境破坏无疑打破了这一平衡。不管是在现有环
2、境中谋求发展,还是抛弃旧的寻求新的环境,人类究竟能走多远?从生物性来看,在与地球各部分的相互作用中,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形成了如今这种形式。1人类与大气圈大气圈是地球外面由各种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流体系统,是在生命活动参与下长期发育而形成的。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地球各圈层,尤其是生物圈各组分,与大气圈保持着十分密切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使大气各组分之间保持着极其精细的平衡。30亿年前,大气圈中氧浓度只有现在的千分之一,原始的生命为了躲避紫外线致 命的伤害,只能存在于水下10m深处。到距今6亿年时,氧浓度达到现水平的百分之一,出现了臭氧的保护,生命开始出现在水面上,成为生命史的第一个关键浓度
3、。 到4亿多年前, 氧浓度达到现水平的十分之一,臭氧的浓度进一步增加,生命才能从海洋登上陆地,这是生命史上的第二个关键浓度。可以看见,氧浓度对生命的出现与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下层大气中氧气的浓度为21%,这是亿万年来生物圈进化与大气圈相互作用的结果。目前还没有观测到大气氧浓度变化。然而,作为大气微量组分的一些气体浓度已经发生实质性变化则是不争的事实。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 CO2和03等气体浓度的变化。2030亿年以前,大气圈中 CO2的浓度很高,约为今天 CO2浓度的10倍。到16亿年前,随着 含氧大气圈的形成,大气 CO2的浓度逐渐下降到今天的水平。一定浓度CO2的存在,对地表温度的调
4、节至为重要。因为CO2和某些气体具有能让太阳辐射中的短波辐射通过而吸收地表长波辐射、从而使地表增温的效应,即所谓“温室效应”,此类气体称为“温室气体”。若无这些温室气体的存在,有关计算推断地球的年平均温度应为-18C,而不是现在的1315C。就是说,天然的温室效应使全球温度上升了3133 C。综上所述,大气圈各组分之间保持着精细的平衡,这是地球环境亿万年来发育的结果。保持这种平衡乃是维护生物圈所必须,破坏这种平衡就是破坏生命的基础。然而,人类社会实现工业化以来,规模和强度日益加大的人类活动正在破坏这种平衡,这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2人类与水圈 海洋和陆地上的液态水和固态水构成一个大体连
5、续的圈层覆盖在地球表面,称为水圈。它包括江河湖海中一切淡水、咸水、土壤水、浅层和深层地下水以及南北两极冰帽和各大陆 高山冰川中的冰,还包括大气圈中的水蒸气和水滴。大气中的水是全球水循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地球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颗智慧星球,水是一个关键因素。各种生命起源的假说都少不了水这一要素。如今地球表面的70%以上覆盖着水,大多数生物体内水的含量也达2/3以上。研究还发现,人体血液的矿化度为9g/L,与30亿年前的海水是相同的。静脉点滴用的生理盐水为浓度为 0.9%的NaCI溶液,与原始海水一致。这似乎在告诉我们,现代人的身 体内仍然流动着几十亿年前的海洋水。在自然界的植物体内, 水分含量更高,
6、有些甚至高达95%。这一切都充分表明地球上生命的产生和进化都离不开水。人们的日常生活更是时时处处与水紧密联系,从生活、娱乐到工业生产和农业灌溉,无一不体现出水的重要性。3人类与土壤圈 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供植物生长与繁殖的疏松表层。除了江河湖海等水体和两极冰盖与高山冰川覆盖的地区以外,几乎都有土壤存在。即使在岩石出露或流沙覆盖的地方, 也可能有原始土壤和风沙土的发育。 因此, 各种土壤在地球表面 形成一个断续分布的圈层, 覆盖于岩石圈之上, 其厚度由几厘米至几米不等。 在炎热湿润的 热带、 亚热带地区, 有些土壤的厚度可能达几十米。 土壤圈是与大气圈、 水圈同样重要的 第三大环境要素。 土壤和岩
7、石共同构成了大地, 但土壤和岩石是有区别的。 土壤由岩石演化 而来,并覆盖在岩石的表面, 土壤与岩石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具有肥力, 即提供和调节水、 气、 热和营养元素的能力,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地球半径约为 6400km 而地表土壤 的厚度仅为几十厘米, 相比之下微乎其微, 但却正是这薄薄的一层土壤, 才使得地球上有了 广阔的森林、农田和草场,人类得以从中获得宝贵的生产和生活资源。 在此基础上,农耕文 明建立起来,人类社会得到长足发展。4.人类与岩石圈 岩石圈是人类所需要的矿物原料和化石燃料的储藏所, 其储量是巨大的。 当今世界所依赖的主要能源石油和煤炭均来自 于此。 但是,由于人口
8、的持续增长和技术的迅速进步,对矿产与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传统原料与燃料行将耗竭。 如何迅速实现向新材料与新能源的转变, 已经成为关系到人类未来生 存与发展的要务。 另一方面,岩石圈又是其上面各圈层的基础,并且与各圈层相互作用, 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流。对岩石圈的任何干预,也必将对其他圈层发生影响。众多地震、 海啸起因于此。 5.人类与生物圈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有生命的部分, 即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包括人类及其生存环境的总体。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包括从海平面以下 10km 到海平面以上 9km 的范围。在这个范围内有正常的生命存在,生态系统内部不断进行着物 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与循环
9、。 人类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后, 掌握了可以同大自然相抗 衡的力量。 尤其是最近半个世纪以来,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终于使人类从大自然的奴隶变成 了主人, 但人类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处处以胜利者和占领者的姿态出现, 破坏了人类同大自 然的平衡与和谐。 6.人类与近地太空 一直以来就有陨石、陨铁等天外来客影响着地球表 面圈层,包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在近地外太空的活动越来越多,开 发新领域的需求越来越大, 同时也对太空和自己造成了相当棘手的麻烦太空垃圾。 太空 垃圾之多, 以至于火箭、 飞船升天还得小心翼翼地避开它们。 至于落入大气层,虽被燃烧殆 尽,但也有少部分残留回归地球表
10、面,若是其中有放射性物质,恐怕人们无法视之不见。由 着人的自然属性, 人的社会属性开始逐渐显露出来, 并在对于人自然关系的认识上逐步转 变、提升。人类活动给环境带来的不少污染, 特别是温室效应, 一直是人们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 汽 车的大量使用、 工业的发展, 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及其它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而导致全球变暖。 日常生活中, 人们大量的使用化妆品、 空调制冷剂等里面含有大量有害的化学物质, 如氟里 昂,从而破坏地球表层的臭氧分子。 臭氧层的空洞,更是给全球气候变化、 生物的多样性带 来威胁。工业、生活排放的废水,污染了水体环境;化肥的使用,破坏了徒弟的盐碱性;绿 色植物的两砍伐, 破坏生
11、态环境等等。 这一系列的活动都说明了, 人类的活动的确与环境污 染存在密切的关系。人类生活在地球表层环境当中,是地球表层环境发展、演化、分异的产物。早期的人类最 大自然存在着很大的依赖性, 都是被动的去适应周边的环境。 随着社会的发展, 地球表层环 境的演化和发展,加上生态环境中“适者生存”这一不变的法则,这就促使了人类的发展。 随之人类也试图去改变地球的表层环境, 对地球表层环境的作用和影响也越来越大。 人与 地球表层环境的关系, 从人类诞生早期的环境对人类单向的影响为主, 变为现在人类与地球 表层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格局。由此可见,人与环境的关系具有对立统一性。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
12、不得用于商业用途。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 u r den pers?nlichen f u 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e 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a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a des fins commerciales.t o ji e k ogfljirogeifcc, TOpBicnob
13、3 groimio 麻yqeHuicic 码 egoBua Hudo 员冶hbiucno 员 B30BaTbCEb KoMMepqeckux qeiix.以下无正文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 u r den pers?nlichen fu 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e 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a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a d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委托收款协议书合同书范例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版酒店经营管理委托协议范例
- 区块链在数字内容版权保护中的应用分析
- 企业合作在提升医疗信息安全中的应用
- 2025年安全员工作总结(16篇)
- 企业个人年终工作总结报告(6篇)
- 2025医生年终个人述职报告(9篇)
- 行政部春节前工作计划(6篇)
- 监理的工作总结(3篇)
- 采购跟单月度工作总结(5篇)
- 培训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 肝癌肝移植中国指南解读
- 2024版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 后厨岗位招聘笔试题及解答(某大型央企)2025年
- 2024人教版初中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二章二次函数大单元整体课时教学设计
- 高血钙症的遗传易感性研究
- 2023年版成人机械通气患者俯卧位护理解读
- GB 44495-2024汽车整车信息安全技术要求
- 猩红热知识科普
- 《中国服饰史》-沈从文等
- 【市质检】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 英语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