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北京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套_第1页
2021北京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套_第2页
2021北京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套_第3页
2021北京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套_第4页
2021北京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北京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套2021北京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一1、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1)在现代社会中,科技是生产力。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 (2)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途径。现代社会质量的重要指标是人口质量,改善人口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教育。 (3)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 (4)教育又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2、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质(或专业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教师是为社会服务的,是培养人的事业。 第二,教师的形成要经过比较长时间的专业训练。 第三,教师对自

2、己专业范围内的事情有比较大的自主权,能够负责处理。即教师有自己的专业权力。 第四,教师有自己的专业团体。 第五,教师在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上综合起来看比较高。 3、什么是教师的专业化?如何理解? 【参考答案】 教师的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和结果,以及社会为实现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努力的过程。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教师个体的专业化,一是教师职业的专业化。 在理解上,要把握以下几点: ,教师专业是复合性的专业,包括学科的专业性,也包括教育的专业性。而教育的专业性,是一种技艺性的专业,具有科学性、艺术性、技能性和复杂性等特点。第二,教师专业化的实现是一个多方面多主体努力的过程,既需要教师自

3、身的巨大努力,也需要国家、政府、大学的努力。第三,教师专业化有多方面的内涵,即服务宗旨或专门功能、专业训练、专业权限、专业团体、专业地位。第四,教师专业化是一个持续的努力过程。4、教师的劳动有何特点? 【参考答案】 (1)复杂性 首先,教师的劳动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他们的发展具有不同的水平和特点,而且又都处在不同的发展变化之中,是具有主观能动性,能自我教育的主体。决定了教师的劳动不是一个单向灌输的过程,而是一个双向运动的过程。其次,教师的劳动过程是一种以知识信息的传递和转化为主要形式的过程,是一种综合运用、消化、传递、发现知识和技能的复杂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再次,教师的劳动任务是多方面的。教师

4、要完成艰巨复杂的劳动任务,必须配合家庭、社会来进行,把工作深入到家庭和社会。 (2)创造性 一般说来,任何一种劳动都需要有一定的创造性,但教师的劳动则要求有更灵活的创造性。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它需要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但它决不能单纯模仿或机械重复,教师要根据自己对教育方针、培养目标以及教材的理解,针对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和普遍规律,选择能奏效的方法与途径来实现教育目的。 (3)示范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一本质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须要带有强烈的示范性。教师劳动与其他劳动的一个不同点,就在于教师主要是用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响劳动对象。教师的素质直接

5、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教育的效果。教师的劳动之所以具有示范性,还在于模仿是青少年学生的一个重要学习方式。 (4)长期性 教师的劳动不是一种短期见效的行为,而是一种具有长期性特点的特殊劳动过程。 首先,人才培养的周期长、见效慢。其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会随着学生学业的结束而消失,而是会在学生长期的实践中更趋于完善和成熟。教师为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打下的基础,往往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成为他们终身发展的宝贵财富。 (5)群体和个体的统一性 教师的劳动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上,在一定的目标上,都具有很强的个体性特点。教师的劳动从劳动手段角度讲主要是以个体劳动的形式进行的。同时,教师的劳动成果又是集体劳动和多

6、方面影响的结果。教师的个体劳动终都要融汇于教师的集体劳动之中,教育工作需要教师的群体劳动。 教师劳动的群体和个体统一性,要求教师要协调好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综合环境,特别是处理好自身与教师群体的关系,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业务水平。 5、教师的职业素养包括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 (1)教育思想素养。良好的教育思想素养,是教师职业素养的核心内容。 (2)职业道德素养。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是教师道德结构中的主体部分,它在调节教师全部道德品质中起重要作用。 (3)知识素养。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因此,具有比较渊博

7、合理的知识是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 (4)能力素养。一定的能力素养是进行和完成某种工作所需具备的,教师的能力素养是进行教育活动,完成教育任务的重要保证。 (5)身心素养。教师劳动是一种充满高度创造性的繁重的脑力劳动,又是一种兼有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所以教师必须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做保证。健康良好的身心素质是教师职业素养建立的基础,其在教师的职业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高昂振奋的精神和轻松愉快的心境,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教育质量。 6、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知识结构? 【参考答案】 (1)精深的专业知识。这是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也是教师用以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必备

8、基础。教师为了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新研究方向。 (2)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教师既应学有专攻,又应广泛涉猎;既要精通一门学科,又要研究相邻学科。这既是由于各门学科之间的密切相关,又是由于当今的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他们迫切地希望教师能在多方面知识上满足他们的要求。教师的知识越广博,越能做到知识讲解的透彻生动,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而且还可以密切与学生的关系,成为向学生施加全面影响的手段和才能。 (3)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这里包括教师应当系统地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等知识,了解教

9、育工作的原理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只有具备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才能树立正确的教育指导思想,克服教育工作的盲目性,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否懂得并掌握了教育的规律和理论,直接决定着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成败和效率。2021北京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二1、如何认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参考答案】 一方面我们要肯定学生是教育的对象,要接受教育,一切的教育活动都要围绕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来进行,学校和教师要充分发挥其育人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强调学生同时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具有主观能动性。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具有主体和客体的双重特性。学生的客

10、体地位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学生接受教育的。 2、教师的能力素养包括内容? 【参考答案】 (1)组织教学的能力 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必须具有一定的组织教学的能力,它是教师能否出色完成教学工作的关键。教师高超的组织教学的能力,能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和发挥出来,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教师组织教学的能力包括: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的编制教学进展计划和教案的能力;分析和重组教材体系的能力;运用教学参考书及编写补充教材的能力;恰当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制作教具的能力;收集、整理、归纳教学反馈信息的

11、能力等。 (2)对教育影响的传导能力 教师要善于掌握并运用教育影响去作用于学生,要使教师的知识、技能、思想和感情等变为影响学生的教育力量,必须借助于一定的传导工具。其中,语言是传导的重要工具。因此,教师要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使教师的语言表达体现教育、教学工作的特殊要求,具有科学性、准确性、形象性和启发性等特点,做到通俗易懂、条理清晰。同时,教师在进行语言表达时要快慢适中、抑扬顿锉、富含感情,并及时根据学生的不同反应,恰当地调整自己的语气语调,以增强语言表达的感染力,充分发挥语言在传导信息中的重要作用。此外,教师的文字表达能力和人体表达能力也是传导教育影响的重要工具。 (3)组织管理能力 教

12、师面对班集体进行教育工作,其组织管理能力必然会影响到教育教学工作的进行。这种组织管理能力包括两方面:一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管理,教师面对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群体,既要把课堂组织得有条不紊,使学生有秩序地学习,又要创造出思维活跃和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二是学生集体的组织管理,这主要是针对班主任而言,作为一名班主任,必须具有培养一个良好班集体的能力。 (4)科研能力 教师的科研能力是指各级各类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从事与教育教学相关课题的总结、实验及创造发明的能力。它不仅是高校教师必备的能力,同时也是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能力,他们基本的要求是教师应具有对他人成果进行分析、鉴别并提出个人见解的能力。

13、因为教育工作和教育教学改革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才能把教育实践、教学改革与课题研究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促进教学质量和自身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 3、如何认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特点? 【参考答案】 (1)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把学生仅仅作为受教育的对象或学习者来对待,忽视学生身心的整体性。事实上,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他既是自然实体,又是社会实体,教育所要实现的是人的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从教育学意义上看,学生必须是一个完整的人、全面的人,而不是被割裂开的、片面的人。在教育活动中,作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学生,不仅

14、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也就是说,学习过程并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或技能训练,而是伴随着交往、创造、追求、选择、意志努力、喜怒哀乐等的综合过程,是学生整个内心世界的全面参与。如果不从人的整体性上来理解和对待学生,那么,教育措施就容易脱离学生的实际,教育活动就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要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对待,就必须反对那种割裂人的完整性的作法,还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 (2)学生是一个发展中的人 青少年学生不是成人的雏形,而是具有身心不稳定特点的可塑性极强的个体和群体。他们在生理上和心理上所展现出来的各种特征并不是

15、已经达到发展的顶峰和,而是还都处在不断变化和趋向于成熟的过程中。这就意味着,学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能和很强的可塑性。也正是由于青少年学生各方面发展都不够成熟,因此获得成人的教育和关怀就成为他们发展中的必然需要。对于发展中的学生,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要允许学生犯错,而不应求全责备,要求他们做到十完十美。而且,更重要的是,教师要辩证地看待学生身上的缺点和错误,既不能全盘否定,更不能消极对待,而要从中发现积极的进步的东西,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3)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是在以学习为主的各种活动中去认识世

16、界、改造世界,并从中得到发展的。而且这种学习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学习不同,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规范化学习。教师的指导对学生学习的质和量都发生着重要影响。2021北京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三一、单项选择题1. 我国新义务教育法是()年颁布的。A.1986B.1987C.2006D.20072.“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 )。A.创造性B.学习迁移C.发现教学法D.学会学习3. 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就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A.练习B.学习C.强化D.巩固4. 应该让一切人掌握一切科学知识,成为百科

17、全书式的学者。这是谁的主张?( )A.洛克B.夸美纽斯C.康德D.斯宾塞5. 斯金纳认为,( )会导致反应的减少,但它只是间接地起作用,只是抑制而不是消除这种行为。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塑造6.当问及“假如你是校长,你如何对待逃学的学生时”,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想象列出很多种做法。根据皮亚杰的思维发展阶段理论,这是因为中学生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B.具体运算阶段C.形式运算阶段D.前运算阶段7. 在自然情境下进行的,比较灵活且适用范围较广的一种观察方法是( )。A.教育实验观察B.严格控制的观察C.全结构式观察D.教育现场观察8.利用各种图片、模型、幻灯片及教学电影电视等进行的直

18、观教学形式称为( )。A.形象直观B.实物直观C.模象直观D.言语直观9. 被教育学者公认为是标志着教育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的部教育学专著是( )。A.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C.凯洛夫的教育学D.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0.“于、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参考答案1.C【解析】我国旧义务教育法为1986年颁布实施的,时隔20年之后,新的义务教育法出台了。2.B【解析】“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都舍有获得一种知识技能就可以促进其他知识技能的掌握的意思,可见所说的就是学习

19、迁移现象。3.C【解析】强化是联结学习理论的核心。4.B【解析】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强调教育的自然性,提出“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口号,主张应该让一切人掌握一切科学知识,成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5.C【解析】惩罚减少反应的发生,而正强化、负强化和塑造均导致行为的加强。6.C【解析】题干中所体现出的是中学生具有了假设演绎推理的能力。这种推理能力的特点是,不仅从逻辑考虑现实的情境,而且还考虑可能情境。这是形式运算阶段的思维特征,形式运算阶段是指11岁以后青少年的认知发展阶段,中学生正处于这个阶段。7.D【解析】略8.C【解析】模象直观是指在对事物的模象的直接感知基础上进行的一种直觉的能动反应,各种图

20、片、幻灯片及教学电影电视即为模象。9.D【解析】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被教育学者公认为是标志教育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的部教育学专著。10.C【解析】“教”使“生而同声”的人“长而异俗”,这里的“教”即为对人的发展产生影响的教育。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 )。A. 能力B. 气质C. 性格D. 感知2.人际关系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A.幸福感B.归属感C.心理健康D.身体健康3.教育心理学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有( )。A.客观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系统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4.学生智力差异主要表现在( )。A.智力定义的差异B.智力类型的差异C.智力发展水平的

21、差异D.智力表现早晚的差异5.下列属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的有( )。A.桑代克B.华生C.斯金纳D.布鲁纳6.20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包括( )。A.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B.教育的民主化C.教育的多元化和教育技术的现代化D.教育的法制化7.我国心理学家主张把学生的学习分为( )几类。A.道德规范的学习B.知识的学习C.技能的学习D.行为规范的学习8.脑由( )等部分组成。A.脑干B.间脑C.大脑D.小脑参考答案1.ABC【解析】个性心理特征指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的特征和差异。2.ACD【解析】协调人际关系有利于生活幸福,有利于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3.ACD【解析】直观性原则为教学原则。4.BC

22、D【解析】对智力的定义是不会有差异的,首先排除A选项。学生智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表现早晚的差异和结构上的差异(即为智力类型的差异)。5.ABC【解析】布鲁纳是认知主义心理学家。6. ABC【解析】20世纪以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现代化的特点。法制化并非教育的特点,故不选D项。7.BCD【解析】我国心理学家根据学习活动的内容和结果,将学习分为三类:技能的学习、知识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8.ABCD【解析】脑位于颅腔内,由大脑、小脑、脑干、间脑和边缘系统组成,大脑也称为端脑。三、填空题 1.先提出“近发展区”理论的是_。 2._被誉为

23、美国教育心理学之父。 3.影响课堂管理的班级状况主要包括_和_。 4.讲授法主要是以_的形式向学生传授_。 5.人格的稳定性表现为两个方面:_和_。 6._就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改变知觉、判断、信仰或行为,使之与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一致的一种_。 7.个体在知觉、记忆、思维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_、_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称为认知方式。 8.人际吸引是指交往双方出现相互亲近的现象,它以_、情感和谐及_为特征。 9.托尔曼认为,学习的是能达到目的的符号及其符号所代表的意义,是形成一定的“_ ,这才是学习的实质。 10.同化是人的一种_机能,当外部信息作用于人时,大脑通过各种水平的作用与

24、转化,将新信息纳入已有_中,构成自身的新的知识系统。 参考答案 1.维果斯基 2.桑代克 3.班级规模的大小 班级的性质 4.语言 间接经验 5.跨时间的持续性 跨情境的一致性 6.从众 倾向 7.加工 组织 8.认知协调 行动一致 9.认知地图 10.适应 认知结构四、简答题1.简述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答案要点】 知 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反映了教学过程中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的辩证关系。首先,教学具有教育性。教学过程不仅要传授科学知识,同时还要形成学生良好 的道德品质。因而,知识教学和思想教育是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地处在统一的过程之中的。教学的教育性不仅体现于教学内容之中,

25、还体现于教学工作的所有环节和 所有方面。教学的教育性寓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2.简述男孩和女孩表现在心理方面的性别差异。 【答案要点】 .女孩的言语能力比男孩更强。 第二.10岁以后,男孩比女孩数学能力更强。 第三.10岁以后,男孩逐渐显示出更高的空间视觉和能力。 第四.男孩比女孩的攻击性更强。 3.简述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答案要点】 能力(智力)和知识、技能是密切联系的。 一方面,能力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例如,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就掌握了思维操作,从而发展了智力;学生在掌握绘画技能的同时,也就形成了绘画能力。离开了学习和训练,任何能力都不可能形成,更不可能

26、得到发展。 另一方面,掌握知识、技能又是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的。能力制约着掌握知识、技能的难易、速度和巩固程度。知识、技能的掌握又会导致能力的提高或新能力的产生。 4.请列举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 【答案要点】 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具体表现在: (1)大规模地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提高了效率。 (2)能保证学习活动循序渐进,并使学生扎扎实实、有条不紊地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3)能保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4)把教学内容及活动加以有计划地安排,特别通过课的体系、分工合作,从而实现教学的高速度。 (5)学生之间互相观摩、启发、切磋、砥砺。 (6)它在实现教学任务上比较全面,从而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27、 5. 简述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的主要特征。 【答案要点】 这一阶段儿童遇到问题时能运用思维,但常常是不合逻辑的。其主要特点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知觉集中倾向。这是指儿童面对问题情境时,只凭感觉认识事物,注意往往集中于事物的某一方面,不能全面地观察问题,顾此失彼,容易出现问题。 (2)不可逆性。这是指这个时期的儿童思考问题时不能既从正面想,又从反面去想,既从原因看结果,又从结果分析原因,进行顺向与逆向兼顾的思维。 (3)自我中心主义。这是指儿童面对问题情境时,只会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不会从别人的角度去考虑。五、论述题1.试述教育目的与教学目标的关系。 【答案要点】 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对培

28、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是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遵循的总要求。教育制度的制定、教育内容的确定、教育与教学方法的运用,无一不受教育目的的制约。 教学目标是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是对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教学目标的制定是以教育目的为基础的,而教育目的又是通过具体的教学目标来实现的。由此可见,对教学目标的把握是建立在对教育目的的把握基础之上的。只有把握了教育目的,才能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 2.试述学生认识的基本阶段。 【答案要点】 按照教师组织教学活动中所要求实现的不同认识任务,可以划分出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不同阶段

29、。 (1)引起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学习动机往往与兴趣、求知欲和责任感联系在一起。教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启发学生的责任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领会知识 这 是教学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感知形成清晰的表象和鲜明的观点,为理解抽象概念提供演示、参观或实验, 教师形象而生动的语言描述和学生的再造想象以及社会生活实践。其次,理解教材,形成科学概念。引导学生在感知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以及归纳演绎 等思维方法的加工,形成概念、原理,真正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理解教材可以有两种思维途径:一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

30、逻辑思维过渡;二是从已知到未知, 不必都从感知具体事物开始。 (3)巩固知识 通过各种各样的复习,对学习过的教材进行再记忆,并在头脑中形成巩固的联系。巩固知识往往渗透在教学全过程中,不一定是一个独立的环节。 (4)运用知识 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教师要组织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和动手,以形成技能技巧,并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5)检查知识 检查学习效果的目的在于,使教师及时获得关于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以调整教学进程与要求;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发现学习上的问题,及时调节自己的学习方式,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以上几个阶段既有各自独特的功能,又紧密联系、互

31、相渗透。 3.教师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应做好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工作,必须有意识地改变与学生沟通的方式方法。论述在沟通方式上教师应注意什么。 【答案要点】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产生教育效能的首要条件。只有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师生情感才能和谐融洽。才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在沟通方式上,教师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 (1)学会了解。了解学生是师生沟通的首要条件,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性格、学习威绩、兴趣爱好等。 (2)面对现实。要接受学生进入青春期的现实。青春期是一个风暴期,某些过激行为是正常的表现。作为教师,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帮助其解决成长中的困惑。 (3)爱心感化。与学生沟通的内容方面,爱心比讲道理

32、更为重要。师爱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巨大的内动力,以自觉地主动地沿着教师指导的方向迈进。 (4)平等对待。教师应热爱每一位学生,不能因为他们的学习成绩好坏、行为端正与否而区别对待,而是应当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5)倾听。倾听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同时学生在倾诉后也可以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学生觉得自己得到了教师的重视和理解,精神上就会得到支持和鼓励。 (6)态度和蔼。教师的态度投射在学生心灵上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和善的态度会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而更加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引导。 4.试述教育目的的主要功能。 【答案要点】 (1)导向功能 教 育目的为教育对象指明了发展方向,预定了发展结果,也

33、为教育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教育目的无论是对受教育者,还是对教育者都具有目标导向功能。诸 如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教育过程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都必须按照教育目的去进行。如果教育工作偏离了教育目的,就达不到预定的教育结果。 (2)选择功能 人 类社会发展至今,可供学生学习的知识经验繁多复杂,需要培养的技能技巧多种多样,需要发展的智力能力方方面面。有了教育目的,就为教育内容的选择确定了基 本范围,保证了教育能够科学地对人类丰富的文化作出有价值的取舍。同时,教育目的也为选择相应的教育途径、方法和形式提供了依据。 (3)激励功能 教 育目的是对受教育者未来发展结果的一种设想,具有理

34、想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它具有激励教育行为的作用。它不仅激励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方式,把教育目的和培养 目标转化为受教育者的学习目的,也激励受教育者自觉地、积极地参与教育活动。在教育活动中,只有当受教育者意识到教育目的对自身未来成长的必要或意义时, 才能把它作为努力方向,不断地按照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和提高自己。 (4)评价功能 教育目的既为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又为检查和评价教育活动的质量提供了衡量尺度和根本标准。无论是过程性评价还是终结性评价,都必须以教育目的为根本依据。同时,教育目的只有具体体现在学校教育的各个评价体系之中,才能切实发挥其导向和调控功能。六、案例分析题 1. 小张老师是初一(1)班的新任英语老师,次登上初一(1)班的讲台。学生在台下的反应很活跃,让小张很受鼓舞。她决定按原备课计划进行互动,就请了十 位同学上讲台抢答表演会话。可是由于不了解学生的情况,被请上讲台的同学参差不齐,一些同学反应快,另外一些由于听不懂开始做小动作、扮鬼脸。台上台下一 片混乱。 请试用备课的有关知识分析张老师的失误。 【答案要点】 备 课是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为完成教学任务、形成教学能力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备课是教学工作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备好课是上好课的重要保证。教师备课 的内容有:备教材;备学生;备自己。张老师在备教材上没有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