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千古事得失寸心知_第1页
译文千古事得失寸心知_第2页
译文千古事得失寸心知_第3页
译文千古事得失寸心知_第4页
译文千古事得失寸心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译文千古事 得失寸心知一、引言译文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Good translations may last a thousand years , only the translator knows hissmiles and tears) 。翻译的难处只有译者自己最清楚, 其难就难在译者需要 克服语言与文化的双重障碍, “戴着脚镣跳舞”。 但翻译中“最 大的障碍莫过于原语中某些独特的语言形式文字游戏、歇后语、 双关、回文、仿拟等等”。 ( 杨全红, 2001: 71)因为独特,这些 语言形式极不容易既“信”又“顺”地译成他国文字, 使得译者 在翻译时很难找到原语文本在译语文本中的对应体。 这

2、便是我们 所说的不可译。 但是从语际交流的需要看, 我们既要承认有“不 可译”现象, 又要千方百计变“不可译”为“可译”。 众多实践 可以证明“不可译”并不是绝对的, 此时不可译者, 彼时未必也 不可译;你不可译者,我未必也不可译。事实上,“不可译的东 西才真正值得一译 (It is the un translatability thatmakesit necessary to translate a text)。” (Allen , Sture ,1999:110)本文结合笔者自己的译文对从不可译到可译的创造问 题进行讨论。二、译可译,非常译 可译与不可译的问题向来也是译界关注的焦点。 其实

3、,产生这两个概念的根源并不难理解。在人类历史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个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人们通过劳动创造了自己的语言,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由于长期生活环境与文化熏陶的不同,造成各自语言的极大差异或文字、 文化的错位。由于这些客观存在的因 素,使得译者在翻译时很难找到原语文本在译语文本中的对应 物。这便是我们所说的不可译。 但若就因为这些原因而过分强调 不可译性,未免显得过于悲观。因为尽管不同民族的人们使用的 语言不同,但他们都居住在同一个地球上, 他们的生理结构是一 样的,他们认识世界的过程大致是一致的,他们的思维总体上是共通的,他们都离不开“衣、食、住、行”的几大要素。因此, 语言信息的交流与文

4、化的传递在客观上是可能的,存在的。奈达也曾强调语言具有普通的表达力, 凡是用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东 西,都可以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要译出这些“不可译”的东西, 就需要译者采用各种有效的 方法,提高作品的可译度,保证文本信息得到有效传递。使用各 种可能的翻译方法,就要将翻译置于再创造的高度, 译者就要按 照作者的要求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为译文读者展现一个生动的客观现实,而不能“拜倒在这种不可译的原作面 前,无所作为”。上文提及,要提高翻译的可译度,转不可译为可译,就势必 要从两种语言、文化的共性人手来创造译作。文字、文化存在共 性,但更多存在它们各具民族特色的个性。也就是两种文字、文

5、化的差异性。美国语言学家 William Moulton 曾给语言下定义时说道: “A language is a set 0f habits; A language iswhat its nativespeakers say , not what someone thinksthey ought to say. ”(Riehards , Rodgers, 1534:49) 由此可见,每一种语 言都是一个体系,有其自身的结构、特点及规律。正因为其语言 结构、特点及规律的存在,才给翻译带来了困难和障碍。这就势 必需要译者对文本进行再创造翻译。语言的转换是一种跨文化活动, 除涉及两种语言外, 理所

6、当 然还涉及两种文化。 在不同的历史长河中, 各民族都形成了自己 特有的民族文化, 而这两种文化势必反映在语言当中, 从而形成 了文化的“空白”对等, 给翻译带来一定困难与障碍。 要解决上 述两大障碍,译者的工作不是跳过或删减,也不是硬译或死译, 而是要充分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与想像力对译文进行调整。 正 如奈达所言, “Thegreater the differences in the souffle and the targetlanguages(cultures), the greater the needf10radjustments. ”(Nida , 2001: 129) 这种调整

7、的过程实际上 就是再创造过程。只有这样,方可再现原作艺术形象,传达原作 思想感情,克服文字、文化障碍,架起沟通的桥梁。三、从不可译到可译 “不可译性和可译性是同时存在的一对矛盾, 是语言之间共 性和各自的特征的体现。 不可译性和可译性是相对的, 而不是断 然不清,绝对不变的。” (陈伟莲: 2005) 由于可译性本质渐变体的特征决定了它随着文化交流的深入, 不可译性向可译性转变的可能和必然。不可译性向可译性的转化即是对译者提出的要求。下面从几个实例谈谈从不可译到可译的创造策略。(1)下面这篇英文短文幽默而风趣,小品词UP巧妙的贯穿于全文之中,和谐而优美。下面先看原文与译文( 一) :UpThe

8、re is a two - letter word that perhaps hasmoremeanings than any other two letter word, and thatisUP. Its easy to understand UP, meaning toward thesky or at the top of the list, but when we awaken in themorning, why do we wake UP? At a meeting, why doesa topic come UP? Why do we speak UP and why are

9、theofficers UP for election and why is it UP to the secretaryto write UP a report? We call UP our friends and we useit to brighten UP a room, polish UP the silver, we warmUPthe leftovers and clean UP the kitchen. We lock UP the house and some guys fix UP the old car. At othertimes the little word ha

10、s real special meaning. People stirUP trouble, line UP for tickets, work UP an appetite,and think UP excuses. To be dressed is one thing but tobe dressed UP is special. And this UP is confusing: Adrain must be opened UP because it is stopped UP. Weopen UP a store in the morning but we dose it UPatni

11、ght. We seem to be pretty mixed UP about UP! To beknowledgeable about the proper uses of UP, look theword UP in the dictionary. In a desk- sized dictionary,it takes UP almost 1/4th of the page and can add UP toabout thirty definitions If you are UP to it, you might trybuilding UP a list of the many

12、ways UP is used. It willtake UP a lot of your time, but if you dont give UP, youmay wind UPwith a hundred or more. When it threatensto rain, we say it is clouding UP. When the sun comesout we say it is clearing UP. Whenit rains, it wets UPthe earth. Whenit doesnt rain for a while, things dryUP. One

13、could go on and on, but Ill wrap it UP, fornow my time is UP, so. Time to shut UP.!Oh. one more thing: What is the first thing you do inthe morning & the last thing you do at night? UP!译文(一):UPUP也许是双字母单词中意思蕴涵最丰富的一个。它很简单, 指朝向天空或一溜排列中最上面的。但早上醒来的醒为什么用 UP?开会提出议题为什么也 UP?为什么说得大声用UP官员需要 选举用UP得由秘书写报告还用 UP,给

14、朋友打电话有UP,使房 间亮洁 让银器生辉 使残羹剩饭菜温热 令厨房干净都有UP。我们锁好房子,有人装配旧车,照样用UR在其他场合,这个 小词还有特殊含义。挑起事端,排队购票,激发食欲,编出借口都UP穿衣是寻常事,用上 UP的穿衣就不寻常了。这个 UP让 人好困惑:排水沟堵住、疏通都 UP店铺早上开门,晚上打烊 照例UP。我们似乎被UP糊涂了 !要弄懂UP的用法,查字典还得 UP 一本桌子般大小的辞典, UP占了一大页的四分之一,加起 来约有三十个释义。如果你要弄清它们,可以试着列出UP的种种用法。这可要花你大量时间,但只要坚持下去,最终总会收集 到上百个UP用法,甚至更多:天要下雨,说是起云

15、了;太阳出 来,说是天晴了;下雨地湿,经常弄得东西一团糟;要是一段时 间不下雨,又干燥得很。UP的例子还可举出很多很多,但我必 须打住,因为时间到了。那么到此为止 !哦还有一点: 你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和晚上睡前最后一件事干什么 ?一一小便 (You pee) 。(张传彪译, 英语世界 2005 年第 10期) 包惠南将语言的可译性限度分为语音现象的可译性限度、 字 (词) 形结构的可译性限度、 语法现象的可译性限度和修辞现象的 可译性限度。进而他们又将修辞现象的可译性限度分为古词语、 外来语、双关语、回文、镶字和析字现象 ( 包惠南,包昂, 2000: 354366) 本文的语言不可译性主要指语

16、言文字本身差异,即语 言文字的本质特征和物理形式所造成的不可译性。 “汉英两种语 言里有不少修辞利用了各自语言的特点, 要把它们译成另一种语 言就相当困难。”(田庆芳,2007: 48)这篇的小品语UP正是如此,原文非常幽默风趣, 译来却实为不易。 正如张传彪自己所说, “若要译意,则失去 UP若保留UP则失去意义。”特别是文 章最后的双关语 UP既表示小便(You Pee)又再现UP贯穿全文。 但是上面张传彪先生的译文却是不敢恭维, 如此翻译, 是否有点 “译犹未译” ?因为不懂英文的人根本无法看懂译文,懂英文的 人又何必放着绝妙的原文不看而来看似懂非懂的译文呢?前文提及,将不可译性向可译性

17、的转化是对译者提出的要求。 要达到这 一要求, 就势必要求译者进行创造性翻译。 创造的目的不是背离 原文,不是随心所欲,添枝加叶。创造翻译是为了更好地忠实于 原文,再现原文的风格。笔者从这方面进行了尝试。译文(二) :上有一个三笔画的字, 它所蕴涵的意思可能比其他字所蕴涵的 意思都要丰富,那就是上字。上字很简单,指朝向天空或排列中 的顶端。但我们为什么睡觉醒来是在早上 ?开会提议为什么要上 报?说话要大声,得把声音提上来;官员需要选举方可上岗;要 上书一篇报告得由秘书上阵。 我们打电话上访朋友, 使房间堂上 生辉,给银器上光,热上剩饭菜,打扫上饭上菜的房间。我们给 房子上锁,有人将旧车重新装上

18、。在其他场合,这个字更有特殊 意义。想占上风而挑起事端,为买上票而排队,因好吃某物而最 终上瘾,为解脱而编上个借口。穿衣是寻常事,只穿土衣就 不一定常见了。这个上让人不解:排水沟堵土了,得马上疏通。我们去店铺上班在早上, 关上店铺在晚上。 看来我们被上迷糊上 了! 要弄懂上的确切用法,你得翻上字典来查清楚。一本桌子般 大小的字典, 上字占上了一页纸的四分之一, 加起来共有上三十 条释义。如果你很上进,你可在单子上列出上的种种用法。这可 要用上你大量的时间, 但若你越发上进而不放弃的话, 便可收集 到上百条,甚至更多条上的用法。起云下雨时,我们说上天皱上 了眉头,云散天睛时,我们说上天露上了笑脸

19、。因为下雨,地上 湿得一团糟。不下雨时,又干燥得上火。 上的例子可举很多很多, 但在此我却得总结上述打住了,因为花上了你不少 的时间。 所以 我真得堵上嘴了。 哦 还得补充一句:你起床后的第 件事和睡觉前的最后一件事是干什么? 上厕所。(笔者译, 2006)(2) 翻译是艺术也是技术,艺术和技术就更离不开创造性。 东莞资深翻译王永泰看了央视大家节目对许渊冲的访谈后, 写了两首以许渊冲赞为题的藏头诗。藏头诗的翻译是难中之 难,但笔者见到“西江译者论坛”的网友“易卜文”却以许渊冲 公开发表过的笔名 XYZ来翻译,“创造”出了绝妙的译文。许渊冲赞两首许是天公赐译才, 渊深海阔踏歌来。冲霄信步诗词苑,

20、 赞我中华大擂台。许诺何难实干难,渊源远愿译为餐。 冲茶款客诗词宴, 赞美人生不赋闲。( 王永泰作 )XYZ SONG(I)Xu, Respected Translator gifted by Lord of Sky,You walk poetic oeeans , sing in spirit high,Zeal for poems court, your melodies skyward ny ,Songs 0f Chinas huge arenas for poets t0 vie , XYZ SONG(II)Xu, believing promise much easier than

21、practice,You take translation as meals, the daily business,Zesting poets salons , your life composes a master Song to a studious and ever tireless translator,( “易卜文”译 ) 挺胸抬头做女人 ! 这是一句丰乳广告语,原文一语双关,既 指女人做人要自信,又从生理角度指出女人胸部丰满的必要性。 特别其“挺”字是点睛之笔所在。故在CNKI所收华中师范大学张昆群的硕士论文从功能派翻译理论的角度看广告翻译 (2003 ,6) 中,将此广告语划为

22、不可译的例子。译此广告语,不 单要译出其意,译出其味才是最重要的。金岳霖曾说,“得一语 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是比较容易的事, 得一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味 道是比较困难的事。” (陈福康, 1996:354) 故译者必须发挥自 己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 才能让其原味再现于译文之中。 笔者 曾译为:BeBald,BosomyBeautiful!译文从其修辞手法来说是押头韵的。 因为“头韵能激起读者 的好奇心,诵读之后余味无穷, 耐呷耐品”; 从其隐含意义来说, 只有 Be Bold( 自信)的女人才是漂亮的。也只有 Be Bold( 大胆) 的女人才会来买此丰乳药品,买了此丰乳药品便会BeBosomy丰

23、满) ,然后理所当然地 Be Beautiful( 漂亮) 。同时,其译文中字 母 B 也非常引人注目,让人联想到当今流行的 B 罩杯 (B CUP), big , bra故与“挺”字照应, 也算是对翻译过程美的流失的 有效补偿。怪你眼睛瞎,姑娘喊姑妈。若还嫁给你,羞死我一家。妈也就是娘,娘也就是妈。 姑娘没有错,姑妈哪会差 ? 以上这两首打油诗出自毛荣贵与廖晟合著的译谐译趣。该“诗”描写一男子给一女子写信求婚, 因不小心将称呼“亲爱 的姑娘”写成“亲爱的姑妈”, 女子收到信后作了一首打油诗回 复男子, 随后男子也作了一首打油诗回复女子。 原“诗”幽默而 风趣,特别是男子对女子巧妙的回复让其哑口无言。 只可惜毛荣 贵先生在他的 译谐译趣 中没有提供英文译文, 不免遗憾。“妈 也就是娘, 娘也就是妈”这是毋庸置疑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