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感统失调症状及家庭训练方法九十二种_第1页
儿童感统失调症状及家庭训练方法九十二种_第2页
儿童感统失调症状及家庭训练方法九十二种_第3页
儿童感统失调症状及家庭训练方法九十二种_第4页
儿童感统失调症状及家庭训练方法九十二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儿童感统失调症状及家庭训练方法九十二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及家庭感统训练九十二种方法什么是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感觉统合失调分为:触觉敏感、前庭失调、本体感失调、左右脑平衡失调、 视觉统合失调、听觉统合失调。(1)一前庭平衡失 週”表现为多动不安,走路易跌倒,原地打圈易眩晕,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 心,爱做小动作,调皮任性,兴奋好动,容易违反课堂纪律,容易与人冲突,爱 挑剔,很难与其他人同乐,也很难与别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虑别人的需要。 思考或做事情缺乏灵活性,不会举一反三,有些孩子还可能出现语言发展迟缓, 说话词不达意,语言表达困难等。(2)视觉感丕良一表现是尽管能长时间地看动画片,玩电动玩具,

2、却无法流利地阅读,经常出 现跳读或漏读或多字少字,容易串行;写字易颠倒,学了就忘,计算困难,易抄 错题抄漏题等。(3)亠听觉感丕良表现为对别人的话听而不闻,丢三拉四,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等。 .L4L 一触觉过分敏感或过分迟钝_表现为害怕陌生的环境、吮手、咬指甲、爱哭、爱玩弄生殖器等,过分依恋 父母、容易产生分离焦虑,过分紧张、爱挑剔、惹别人,偏食或暴饮暴食、脾气 暴躁。(5)质觉过分敏感或 过分迟钝一一冒险行为,自伤自残,不懂总结经验教训。或少动,孤僻,不合群,做事缩 手缩脚、缺乏好奇心,缺少探索性行为。.(6!本体感失调一会让儿童在体育活动中动作不协调(不会跳绳、拍球等);音乐活动

3、中发音 不准(走调、五音不全等);甚至与人交谈、上课发言时会口吃等。方向感差, 容易迷路,不能玩捉迷藏,闭上眼睛容易摔倒,站无站姿、坐无坐相,容易驼背、 近视,过分怕黑。i儿童感统失调症状及家庭训练方法九十二种(7) 动作协调不良表现为动作协调能力差,走路容易摔倒,不能像其孩子那样会滚翻、骑车、 跳绳和拍球,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观测距离不准、协调能力差。观测距离不准, 会使孩子无法正确掌握方向;协调能力差,会让孩子手脚笨拙(常撞倒东西或跌倒)。感觉统合失调的危害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智力正常,但由于其统合能力不足导致其智力水平没有 得到充分发展,尤其是到了学龄期,在学习能力和性格上出现这样那样的障碍

4、, 学习能力下降,语言表达不畅,心理成熟晚,情感脆弱,自控能力差,缺乏自信, 不会和别人交往,人际关系差等等。感觉统合训练的功能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前,首先由专家测查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和智力发展 水平,然后制订一对一的训练方案,通过一些特殊研制的教具,以游戏的形式对 孩子进行一系列的行为和脑力强化训练。使儿童能充分感知各种刺激,在大脑中 进行感觉的统合,促进全方面的发展,提高注意力、记忆力、自我控制能力、概 括推理能力等。通过感觉统合的训练,孩子会有以下方面的进步:1、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改善了不良的行为习惯。2、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3、身体协调性得到了提高。4、帮助孩子树立了自

5、信心,塑造了健全的人格。5、帮助孩子抑制和调节感觉信息,促进身体各个感觉区域的成熟,从而提 高各方面能力。感觉统合能力的提升能综合培养孩子各方面技能,锻炼孩子逻辑思维能力, 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塑造优秀品质,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孩子是个有机体,只有大脑及身体感官的组合互动,才能形成学习能力。 感觉统合的功能(二)前庭感觉是人类学习的枢纽.前庭感觉系统和大脑之间.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前庭系统机能正常时,人的 一生中.对重力(地心引力)会有持续性的信息输入.这些感觉信息会与其它感觉 信息以不断重叠的方式输入大脑,所以这些重力感的讯息.由于相当持久和稳定, 在它输入神经系统后,便会

6、成为眼睛及其它身体感觉在判断讯息时的重要参考资 料。头部转动或弯曲时前庭感觉接受器的碳酸钙晶体,会离开原来位置,改变 前庭经系统的传达流程。这种现象在跳跃、跑步、摇晃时更为严重,会使中耳半 规管中的惯性液体流动,感觉接受器立刻受到很大的影响。 其他像走路、乘船或 头部有轻微振动时,前庭感觉也会立即有反应。在我们所有感觉器官中,前庭接受器最为敏感,其讯息能否对环境产生顾应, 也最为重要。前庭随时在告诉我们头和身体的方向.我们的视觉讯息也才有意义, 所以前庭讯息处理不良的孩子,视觉便很难跟着移动的目标,也很难将双眼由一 点移到另外的一点。眼肌和颈肌上的讯息反应处理也会发生问题,促使眼球的移 动不平

7、稳,常会以跳动方式去抓住新目标,造成孩子在阅读、玩球和划线上的困 难。此外,前庭神经会将讯息由脊髓锥体神经体系,传达到身体各部分通知 肌肉的收缩和运动。同时也会将这种肌肉和关节的信息传到前庭神经以及小脑。 如果这方面功能不佳,便无法达成感觉的统合,小孩子会常常跌倒或撞墙.动作 上也显得举手笨脚.甚至害怕行动。更造成感觉信息的严重不足,影响身体的协 调能力。前庭体系中的网状组织.作用在帮助大脑保持清醒和警觉状态。 所以当身体 快速转动时,前庭系统必须迅速调节.才能让我们保持适度的清醒。如果前庭系 统活动量低,调整的作用便会呈现不良,孩子出现多动及注意力散漫的现象。前庭感觉不良,也会产生无法判断视

8、觉空间的现象。 空间感来自于身体和重 力感的联系.缺乏重力感的孩子.很难有空间透视感,因此常无法判断距离和方 向写字时常把数字、字体或偏旁部首写反,甚至前后反读。在人多的地方容易 迷失方向。也会因太靠近人或碰擅他人,而造成人际关系的严重不良。前庭感觉不良,会使儿童经常遭遇挫折,丧失信心,更容易养成恐惧、伤心、 生气、过度兴奋等感觉,无法有效压抑及协调,使人格和情绪的健全发展受到严 重的阻碍。前庭网膜成熟失常,最常见的五种毛病,包括视觉不平顺,听觉识别不足、 前庭平衡失常、本体感不足、触觉敏感过度。(二)触觉是大脑对外界反应的基础人类皮薄毛少,对触觉刺激的分辨能力最为多元化, 这也是人类大脑特有

9、的 分辨、分析及组织能力的基础。人类有别于其它动物,而拥有广泛细腻的学习能 力,和人类触觉学习的多元化及复杂化有密切的关系。 触觉的复杂性,也使大脑 神经中感应触觉的部分最多,因此触觉神经和外界环境协调不足.会影响大脑对 外界的认知和应变导致触觉敏感(防御过强)或触觉迟钝(防御太弱)。触觉敏感的儿童,对外界的新刺激适应性较弱,所以会固执于熟悉的经验上, 表现为粘人、怕陌生人、不喜欢拥挤、缺乏自信,常固执于熟悉的环境和动作中, 对任何新的学习都会加以排斥,不喜欢他人触摸,在团体中容易和别人争吵朋友 少,常陷于孤独中。他们经常会喜欢某种特殊熟悉的感觉,所以容易有偏食、吸 吮手指和触摸生殖器的习惯;

10、不喜欢被人拥抱,却喜欢拥抱别人,经常出现很多 令人无法理解的行为。触觉反应迟钝的儿童表现为:反应慢,动作不灵活,大脑的分辨能力差,所 以发音或小肌肉运动都显得笨拙. 缺乏自我意识.无法保护自己,学习能力也很 难发展。目前触觉敏感的儿童日益增多,这和生产环境和婴幼儿生长的环境有关。剖 腹产或产钳的生产方式使胎儿出生时没有经过产道或产道挤压力量较弱, 都会使 儿童的触觉学习比正常生产的儿童少触觉敏感的机会自然也较高。家庭生活环境的改变.不但使儿童活动的空间减少,身体接触的地方也少了。 户外玩沙土、玩水及草地上打滚的游戏也不多了, 甚至晒太阳、吹风的机会也都 很少了,儿童在触觉学习上的严重不足,是触

11、觉敏感最主要的原因。在所有感觉信息中,触觉刺激的频率最高,从肌肉关节到全身皮肤,每天都 有无数不断的触觉;触觉输入大脑。脑干将这些信息加以过滤.一些对大脑思考 及反应不重要的信息被压抑下来。因此通常我们对衣服、微风、一些不重要的碰 撞都不产生反应,也使大脑不至于太紧张和忙碌。这种过滤、整理到选择反应的过程就是感觉统合的能力。感觉防御太强的儿 童,这方面能力明显不足因此对任何信息都会急着去做反应大脑动荡不安, 自然注意力就不可能集中,对衣服或周围一切接触都会去做不舒服的处理. 重要 的学习信息,自然也就很难专心的传人大脑皮层了。(三)本体感就是学习能力我们不用看阶梯也能轻易上下楼梯,不用照镜子,

12、也能用手摸到眉毛或鼻子, 开车时不用低下头,踩油门的脚随时可以换踩刹车.蚊子叮身上任何位置.不用 眼睛看便可用手打蚊子,这就是本体感觉的作用。本体感觉医学上又称人体的深感觉,是全身肌肉关节的感觉输入。正常的骨、 关节及肌肉张力的感觉输入使人能够保持正常的站姿、坐姿及全身的灵活运动。本体感觉在英文称为Bodymap身体地图,有人称为身体形象.好像我们大脑中有 一张自己身体的地图所以不用重新看,大脑可以随时掌握身体的任何部位。本体感是一种高度复杂化的神经应变能力, 也是大脑可充分掌握自己身体的 能力。本体感的成熟最慢,除非前庭平衡及触觉发展正常,本体感才可能正常。 从简单的吃饭脱衣服、 写字、骑车

13、到高难度的体操盈体能动作都需要本体感的功 能。本体感不成熟的儿童常常表现为站无站像、 坐无坐像、 缺乏自信、 挫折感很 多、没有创造力等等。家庭感统训练九十二种方法 :1.与别人玩接球游戏; (1-2 )训练目的:社交能力 / 手臂的运动能力训练要求: 家长与孩子对面而坐, 家长把球递给儿童, 鼓励儿童把球同样递给家 长。难度设置: a 开始时家长可把球直接放入孩子手中; b 家长把球伸向孩子,鼓励 他/她伸手来接球。 c 当孩子主动把球给家长时,家长应该说“谢谢” 。 帮助给予:如果孩子没有接球、给球的主动性,请另外一位成人给予身体指导, 直到孩子开始有主动接、给球的意识,逐渐地撤销给予的帮

14、助。2 能抓着滚动的球,并把它推回去; (1-2 )训练目的:手臂的运动能力 / 手眼协调训练要求: 家长与孩子面对面坐在桌子两端, 家长把球推给孩子, 鼓励他伸手把 球接住并推回给家长。难度设置:a开始时需要在一手臂的距离内进行推、接球,鼓励孩子双手接球。推球则用右手从右往左推。 b 逐渐地把距离拉大,并鼓励孩子用双手往外推球, 用单手接球。帮助给予: 开始时需要另外一位成人的身体协助, 注意培养孩子在每一难度的独 立操作技能,然后逐渐撤销帮助的程度。 33 能 2 步 1 级上楼梯;(1-2 ) 训练目的:训练平衡力、协调及独立行走能力。 训练要求:孩子能踏出右脚上一级楼梯,然后把左脚踏在

15、同一梯级。难度设置:a扶着扶手或家长的手踏楼梯;b独自踏楼梯;帮助给予: 开始时, 家长可站在上一级楼梯上, 伸出双手协助孩子并同时给予口 头指令“上!”;如果孩子不合作, 可把干果放在楼梯上, 等孩子踏上后给予奖励。 注意开始时可在每一梯级放干果, 逐渐地,只在几级楼梯或最后一级楼梯上才放。 不论孩子如何哭闹,要坚持让孩子配合才能给予奖励物。4 能弯腰并用手触摸脚指头 5-10 次;(1-2 ) 训练目的:增进身体的柔软度及体能。训练要求:在孩子的脚趾头上分别贴一贴纸,让儿童弯腰揭下。难度设置: a 开始时先让孩子把脚放在矮凳或最后一级楼梯上尝试并且只揭 1-2 张贴纸便可; b 孩子掌握技

16、巧后可要求一次性揭掉 5 或 10张贴纸。帮助给予: 家长需要在孩子旁边或身后协助, 用双手轻压孩子的双膝, 如孩子无 法同时弯腰及伸直膝盖,可让他扶着桌子的边缘进行尝试。5 会走上、下倾斜约 15 度的小斜坡;(1-2) 训练目的:重心、平衡、膝盖及小腿肌肉的控制能力。 训练要求及帮助给予: 上斜坡: 开始时家长先站在斜坡上孩子跟前, 拉着孩子的 双手协助; 孩子的技巧纯熟后可站在其身后, 只在他有需要的时候推或扶持孩子 前进。下斜坡:开始时家长站在孩子身后, 双手从孩子双肩上往下放在孩子胸前, 鼓励他扶着你的手下斜坡; 孩子的技巧纯熟后尝试在他双手放置两件小玩具, 让 他在不用搀扶的情况下

17、下斜坡。难度设置: a 走上斜坡; b 双手拿物走上斜坡; c 搀扶下下斜坡; d 独自下斜坡。 6 能倒走 3-5 步;(1-2 )训练目的:空间概念,协调身体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孩子能沿着一条直线倒退着走路。难度设置:a开始时只要求孩子随意在地板上倒走,B孩子熟悉初步的要求后要 求他在扶持下沿直线倒着走; c 要求孩子独立地沿直线倒着走。 帮助给予: 1 如果孩子开始时不领会,需要给予身体指导,如:一人在前面扶着 他的双手, 另外一人在他身后轮流抬起他的左右脚往后移。 2 偶尔地给予身体协 助。7 擦背游戏;(1-2 ) 训练目的:加强肌肤的接触刺激。训练要求:给孩子洗澡时, 用海绵或毛

18、巾轻擦孩子的背部, 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按顺序擦,也可打圈式地擦。8 呵痒痒;(1-2 ) 训练目的:加强肌肤的接触刺激。训练要求:家长用手挠孩子的头颈、胳肢窝、脚底等皮肤触觉敏感处,手的力度 一阵轻一阵重,如果孩子害怕,或抗拒,先对其全身肌肤轻轻地抚摩,等孩子习 惯以后再逐渐地把时间延长。9 刷子脱敏;(1-2 ) 训练目的:加强肌肤的接触刺激,减少触觉防御。训练要求: 家长用刷子先刷孩子的手背、 手指等触觉防御性较少的部位, 然后渐 渐过渡到刷孩子的手心。再刷脚的部位,先刷脚趾、脚跟、然后渐渐过渡到刷脚 地中心部位。如果孩子抗拒,可每次只擦一下,反复地尝试,直至孩子习惯这种 触觉刺激。1

19、0 阳光隧道;(1-2 ) 训练目的:调节前庭感觉系统,加强肌肤的接触刺激。 训练要求:让孩子俯卧着身体,从隧道中爬行通过。 难度设置: a 如果孩子害怕,先让其在隧道四周玩耍并观察其他孩子如何做,让 孩子触摸和摇晃隧道, 培养其兴趣和消除恐惧感; b 如果孩子不合作, 可以给予 食物强化,爸孩子喜欢吃的零食或水果放在隧道里,鼓励孩子爬进去拿取食物; c 让孩子边爬边推一个中型球前进。帮助给予: 全程由家长身体指导完成。 如果孩子出现紧张或抗拒的情况, 请以鼓 励、引导方式取得其配合为主,不要强迫配合,以免造成孩子肌肉过度紧张,效 果适得其反。使用食物强化事要注意逐渐撤消。11 能推“趣怪球”

20、至 1 米外的指定地方; ( 2-3 )训练目的: 发展社交能力及手眼协调能力 (目测物体的速度的能力、 反应能力), 发展大运动手部肘关节和手臂的活动能力。训练要求:孩子和家长分别站在 1 米的距离内,相互推、接“趣怪球” 。必要时 要有另一成人协助孩子的动作。难度设置: a 在一定范围内接球; b 听从口头指令去把球捡回指定地点。 帮助给予:尽量让孩子在一定范围内自己接球, 必要时给予口头提示或身体指导。 如果孩子对指令没有反应,需要加以身体指导及口语提、手势提示。12 能在协助下对墙推球和接球; (2-3 ) 训练目的:手臂的运动能力 / 手眼协调 训练要求:让孩子双手抱着中型球,顿在地

21、上用双手把球往墙角推。 难度设置: a 开始时离墙的距离要在一步以内; b 逐渐拉大离墙的距离,并要求 孩子借助墙壁的反弹力接住弹回来的球。帮助给予:手把手的身体协助;逐步撤销。 13 能推着物体向前走 2-3 米;(2-3 ) 训练目的:发展大运动手臂推的能力;因果关系的概念;手、眼和腿的动作 协调能力。训练要求: 把会发声的“鸭子杆”或类似的玩具放在孩子的手里, 让他向前推行。 难度设置:a绕大圆桌子;B绕2张距离1米左右的凳子;C绕3-5张不同距 离的凳子(注意凳子摆放的距离要足够孩子和“鸭子杆”通过) 。帮助给予: 身体指导 (即手把手地教) 并不断地用口头提示和身体接触来提示孩 子看

22、前面的玩具的运动轨迹, 给孩子模仿玩具发出的声音; 转弯时告诉孩子正在 转弯并用手纠正、帮助他转弯的方向。14 拉物走 2-3 米;(2-3 )项目要求:在一会发声玩具车上系一条约 50 公分长的绳子,在绳子上缠一个圈 套在孩子的手腕上,让孩子拉着往前走。难度设置: a 绕大圆桌子; B 绕 2张距离 1 米左右的凳子; C 绕 3-5 张不同距 离的凳子(注意凳子摆放的距离要足够孩子和车子通过) 。帮助的给予: 手把手,并不断用语言提示看身后的车子的运动轨迹及前方要走 的方向;15 单手投中型球;(2-3 ) 训练目的:手眼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站在一定的距离外把球单手投入球篮中难度设

23、置: a 只在半步的距离外尝试; b 在 1 米左右的距离外把球投入球篮; c 投 5 次有 3 次中为通过。帮助给予: 1 开始时给予足够的身体协助并鼓励孩子独立尝试; 2 只在孩子犯规 时给予口头提示。16 能把静止的球踢向前方 1 米远的距离;(2-3 ) 训练目的:发展大运动腿的伸展能力,发展眼、腿的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把一直径 10 公分左右的软球放置在孩子跟前,让孩子踢球。 难度设置: a 踢向前方 1 米远的距离; b 踢向前方 1 米远距离的物体。 帮助给予: a 口头提示+身体指导+语言提示; b 身体指导; c 偶尔的身体指导 + 语言提示。17 单手扶栏上、下楼梯,两步

24、一级; (2-3 )18 能弯腰左右腿交替钻过呼啦圈; (2-3 ) 训练目的:肢体运动及平衡能力的控制。 训练要求:给孩子一个大号的呼啦圈,示范给他 / 她看如何双手分别握着呼啦圈 两边并把它放在正前方的位置。 弯下腰, 然后把一只脚跨入呼啦圈, 接着跨入另 外一只脚。难度设置: a 开始时把呼啦圈放低一点, 并且帮助孩子握着呼啦圈; b 高度稍微 调高,要求孩子自己拿呼啦圈, 必要时给予帮助; c 要求孩子双脚跨入后转动双 手把呼啦圈由后往前翻转到跨入前的位置(在身体的正前方) 。帮助给予: 1 如果孩子拒绝游戏, 可以多做几次练习, 并且邀请孩子一同参与游 戏;2 注意确保孩子的安全,

25、在每一需要的环节给予适当的身体和口头帮助。 3 及时鼓励和表扬孩子。19 坐在童车上被推, 能保持双脚在脚塔上( 2-3 );训练目的: 发展大运动腿的控制能力、 双腿运动时的协调能力、 双腿肌肉的 控制能力。训练要求:把孩子放置在童车上(童车的选择要以孩子坐下后,臀部、膝盖及脚 踏三点的角度约为 45 度的车子为宜),家长在后面推动车子。 辅助用品: 改良的 魔术带。帮助给予: 1 身体指导并控制好车头转弯的位置; 2 尽量让孩子自己尝试。20 会走 s 型的线段;( 2-3 ) 训练目的:空间概念,肢体的平衡能力。训练要求:在地上用不粘胶粘出一条 s 型线段,让孩子从一端走到另外一端。 帮

26、助给予: 1 开始时可站在孩子的前面拉着他 /她的双手引导他 / 她往前走;2 也 可以站在孩子的后边,让他 / 她推着一个手推玩具沿着线段向前走; 3 鼓励孩子 自己往前走, 并在另外一端放一个玩具或小食品来奖励孩子的成功尝试。 如果孩 子因为见到奖励物而不配合训练, 则可以等孩子完成了路线后拿出神秘奖励物奖 励给他 / 她。21、坐上大龙球训练目的: 改善身体协调不良, 增强重力感的控制能力, 建立和刺激前庭机能对 多动和身体协调不佳的孩子有较大的帮助。训练要求: 协助孩子坐在大龙球上, 指导者可以放手, 只要协助保持大龙球的稳 定即可,鼓励孩子用屁股力量作上下跃动。孩子要作前后、左右摇晃

27、时,指导者 可以用手握住孩子双手,以协助孩子保持身体的平衡。22治疗球坐姿动作; (2-3 ) 训练目的:平衡调整力、保护反应、肌力、协调、速度等。训练要求: 让孩子坐于治疗球上双脚分开自然垂下, 双手扶于球上或腿上, (1) 保持放松做动作(绝不可在肌肉僵直状态下操作)。(2)控制一力量、速度、角 度、和扶持的大小。难度设置: (1) 移动治疗球; (2) 弹动身体并移动治疗球; (3) 主动移动或弹动; (4) 平衡及保护反应之诱发; (5) 用两手交互拍球; (6) 用两脚的脚跟交互踢球。 帮助给予: 全程由家长身体指导完成。 如果孩子出现紧张或抗拒的情况, 请以鼓 励、引导方式取得其配

28、合为主,不要强迫配合,以免造成孩子肌肉过度紧张,效 果适得其反。23 跳起并接触悬挂着的物件 10 次;( 2-3 ) 训练目的:腿部、膝盖运动能力及身体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 在空中孩子跳跃时可及的地方悬挂一个玩具(气球或会弹跳的玩具) ,鼓励孩子跳跃并伸手触摸该玩具。难度设置: a 悬挂物开始时挂得稍低一点, 让孩子容易触到; b 孩子掌握了这一 技能后,把悬挂物稍微挂高,鼓励孩子利用自身的力量弹跳起来。帮助给予: 1 如果孩子不懂得掌握身体的力量,可先用双手扶着他 / 她的腋下, 帮助他/她练习弹跳; 2 通过跳弹床和在床垫上跳跃来掌握弹跳; 3 给予鼓励和 奖励来促进孩子练习的兴趣。2

29、4 扔球 3 米远;(3-4 ) 训练目的:手臂运动能力 / 手眼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把一个小型球或豆球扔到 3 米远的地方。帮助给予: 1 开始时如果孩子不领会扔球的动作, 可手把手地教; 2 给孩子在前 方画一条线来提示他 / 她要扔的距离; 3 为鼓励孩子尝试,可在线的旁边放一玩 具或小食品来作为奖励物。25 把豆袋或类似的玩具扔进 1米距离左右远的大盒子中; (2-3) 训练目的:手臂运动能力 / 手眼协调能力,学习向着目标抛掷物件。 训练要求:能连续 5 此把豆袋或类似的玩具扔进 1 米距离外的大盒子中。难度设置:a开始时把距离设短一点,如只要求儿童站在距离大盒子一步或两步 的距离

30、;b逐渐地把距离拉大;c逐渐地把大盒子换成小一点的盒子。帮助给予: a 手把手地帮助孩子投掷; b 只是在孩子姿势错误时才给予帮助。 26 互动式投篮: (3-4 )训练目的:手臂运动能力 / 手眼协调能力,增进与人互动的能力。 训练要求:家长及孩子轮流投篮;家长投完后把球捡起来给孩子投。27 一步 1 级上、下楼梯; ( 3-4 ) 训练目的:增进孩子的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孩子能一步跨上一个阶梯,连续上或下楼梯。难度设置: a 成人站在孩子前面或后面, 伸出双臂或双手的拇指, 让孩子抓住拉 孩子上楼梯; b 成人将左手手臂或拇指抬高, 右手手臂或拇指则在孩子右侧腰间 的位置,让孩子在搀扶下

31、自己平衡用力上下楼梯; c 成人伸出左手手臂或拇指搀 扶孩子上、下楼梯; d 让孩子独自上、下楼梯。帮助给予: a 双手(或拇指)抬高给予协助; b 一手(拇指)高,一手(拇指) 低给予协助; c 单手(拇指)给予协助; d 撤消所有协助。28 双脚轮流跨过 15厘米高的绳; (3-4 ) 训练目的:身体平衡能力。训练要求:绳子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柱子或椅子上离地15c m高,让孩子双脚轮流抬高跨过绳子。帮助给予: 1 用姿势示意孩子如何抬腿跨过绳子, 必要时给予身体协助, 伸手把 他/ 她的腿抬高跨绳; 2 要时时口头提醒孩子注意脚下的绳子,避免绊倒; 3 建 议用有弹性的圆形橡皮绳。29 自己

32、上、下小三轮车; (3-4 )30 双脚原地跳;(3-4 )31 双脚一齐从最后一级楼梯跳下; (3-4 )32 扶物能单脚站立 5 秒;( 3-4 )训练目的: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孩子能扶着椅子或家长手握的棒子单脚站立约 5 秒。 难度设置及帮助给予: a 手把手地教孩子用双手扶着椅子的靠背, 提起孩子的一 条腿悬空约 5 秒,然后放下。过程中用简单的语言告诉孩子怎么做,如:“抬 腿!”、“放下!” b 让孩子自己尝试 5 秒内(可用数数提醒他 / 她)不要把脚 放下; c 孩子掌握了技能后,改用棒子。家长双手握住棒的两端,孩子则抓住中 间重复以上步骤。33 踏小三轮车转弯避开障碍物; (

33、3-4 )34 能跳过 5 厘米高的绳;( 3-4 )35 在 10 厘米宽 2 米长的地面线条上走保持身体平衡; (3-4) 训练目的:平衡能力的控制。训练要求:在地板上用不粘胶粘一条 2米长 10厘米宽的线条让孩子在线条上走。 难度设置:a开始时只走一半的距离,允许偶尔走出界外;b要求孩子走完全程, 尽量不要走出界外。帮助给予: 1 训练者可站在孩子前方, 拉着孩子的手向前走; 2 要提醒孩子既注 意脚下的线条, 又要注意前方的路; 3 训练者在孩子的前方引导孩子走, 但不给 予身体协助; 3 让孩子自己尝试独自走。36 单脚原地跳; (3-4 )37 能学青蛙跳 20厘米的距离 10次;

34、(3-4) 训练目的:腿部运动能力 / 重心及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用不粘胶在地板贴两条平衡线,成人给孩子示范如何做青蛙跳几次, 然后指导孩子模仿。难度设置: a 开始时,线段间的距离应该短一点,让孩子容易达标; b 如果孩子 不愿意合作, 可引入食物奖励的办法, 把奖励物放在落地的一端之线条上, 孩子 跳到线上就奖励; c 逐渐地把线段间的距离增大。帮助给予: 1 身体协助; 2 每一难度中如果孩子遇到问题, 都要及时给予身体或 口头上的指导,重复示范并注意提起孩子参与的兴趣。38 做一连串手部和腿部动作时能保持平衡; (3-4 ) 训练目的:身体的控制和协调能力。训练要求:让孩子模仿一系列

35、的手部和腿部动作,如:跳舞、打功夫等。 难度设置: a 选择简单一点的动作; b 选择较为复杂的动作,包括弹跳、跳跃等 动作。帮助给予: 1 另外一成人站在孩子旁边,如果孩子失去平衡,只在他 / 她可能要 跌倒时才给予扶持; 2 在孩子前后方均铺上垫子,孩子跌倒后鼓励他 / 她自己起 来继续练习。39 能左右腿交替倒着钻过呼啦圈; (3-4 ) 训练目的:双脚的协调能力及身体平衡能力。训练要求: 训练者拿着呼啦圈站在孩子的身后, 鼓励孩子左右腿交替着向后移入 呼啦圈内。难度设置:a由另外一成人扶持着孩子完成动作,并且呼啦圈的高度要调低一点; b 逐渐地呼啦圈的高度提高; c 由孩子自己尝试着完

36、成动作, 只在有必要时给予 帮助。帮助给予: 1 足够的身体协助; 2 必要的身体协助; 3 偶尔的身体协助。 40 能来回滚动身体; (4-5 ) 训练目的:迷路反射控制,身体的控制能力及协调能力。训练要求:让孩子在垫子上或在床垫上从一端翻滚到另外一端。难度设置: a 在训练者的身体协助下进行翻滚; b 自己控制身体进行翻滚。 帮助给予: 1 给予大量的身体协助和口头提示, 让孩子从训练中懂得如何控制自 己的身体及翻动的速度和力量; 2 只在有需要时给予身体协助; 3 确保孩子的安 全,避免碰伤。41 转椅游戏; (3-4 ) 训练目的:调节中心与平衡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坐在转椅内,家长在

37、一旁旋转椅子,速度逐渐加快。 难度设置: a 开始时为避免孩子紧张,可让其双手抓住椅子的扶手; b 孩子习惯 后要求其两手自然放在腿上靠身体控制重心, 并闭上眼睛。 如果孩子不配合, 可 用布带将其双眼蒙住。帮助给予:42 做 5 次前滚翻; (4-5 ) 训练目的:增进协调、平衡能力,刺激本体感觉。 训练要求:让孩子模仿成人连续做 5 次前滚翻的动作。难度设置:a开始时只要求做2-3次;b要求孩子连续做5次,并要求孩子在动 作过程中身体尽量保持直线。帮助给予: 1 开始时要全程给予身体协助, 并用语言鼓励孩子尝试; 2 尽量让孩 子自己完成,必要时给予口头提示,要随时注意孩子的安全问题。43

38、 能用勺子把乒乓球送至约 2 米外的目的地而乒乓球不掉下来; (4-5) 训练目的:增进平衡能力和手部控制能力,加强动作企画能力。训练要求:用勺子把乒乓球送到 2 米外的地方。难度设置: a 开始时尝试先给孩子一个立方体的积木在距离极短的两张桌子间传 送,让孩子便于操作; b 用不粘胶在地上贴两条平衡线; c 改用乒乓球尝试; d 按 照预设距离训练。帮助给予: 1 为提高孩子的兴趣, 建议开始时成人和孩子一起参与游戏; 2 孩子 的技巧熟练后,鼓励孩子和其他孩子进行竞赛。44 能走完 1个有 5项步骤的障碍路径; (4-5) 训练目的:加强身体控制及平衡能力,增进动作企画能力。 训练要求:孩

39、子能独自走完一个有 5 项步骤的障碍路径。难度设置: a 开始时只设置 2-3 个障碍物(跨过玩具、 绕过椅子、爬过桌子)。 B 设置 5 个障碍物,引入奖励物。帮助给予: 1 开始时成人先做示范,然后陪同孩子一起进行训练,要有及时、足 够的身体和口头提示; 2 鼓励孩子自己做, 并给予适当的提示; 3 鼓励孩子与其 他孩子以竞赛的形式进行训练。45 能用脚尖站立 10次,每次站立 3秒钟;(4-5) 训练目的:腿部运动能力、重心及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双脚脚跟着地,脚尖掂起地站立,每次站立 3 秒钟时间。 难度设置: a 开始时让孩子扶着墙壁或椅背站立; b 让孩子尝试徒手站立。 帮助

40、给予: 1 可以在墙壁上孩子掂脚可触及的地方挂一奖励物, 鼓励孩子掂起脚 去拿取; 2 给孩子数数,让他 / 她知道要站多长时间。46 能在 20厘米宽, 10 厘米高的平衡木上行走而保持平衡; (3-4) 训练目的:增进孩子的平衡能力。训练要求:让孩子在不扶持, 保持身体平衡的情况下走, 走过规定尺寸的平衡木。 难度设置: a 只走一半的距离; b 走完全程; c 单手持物走; d 双手持物走。 帮助给予: 1 开始时成人需要反复做示范,并跟在孩子后边走,给予身体协助, 如拉着孩子双手或扶其双肩; 2 成人站在平衡木一旁,孩子行走时拉着他 / 她的 一只手给予扶持; 3 只在需要时给予扶持。

41、46 滚筒游戏( 3-4 )训练目的:调节中心与平衡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俯卧在豆球上,前方放置一玩具,让孩子双手前后划动,双大 腿贴住豆球,探身取玩具。难度设置: a 开始时只要求孩子俯卧在球上; b 鼓励孩子双手前后划动,家长应 用手扶着豆球,帮助孩子均匀用力,避免球滑离孩子的身体。 c 鼓励孩子边划动 双手,边向前移动,注意提醒孩子不要让球滑走。 帮助给予:完全身体指导;必要时给予身体指导;47. 挥动球拍打悬挂在儿童肩膀水平位置的悬挂物(玩具或挂球) ;(4-5 ) 训练目的:手眼协调能力,动作企画能力,空间概念。训练要求:让孩子用儿童羽毛球拍或者吹涨气的棒球棍,挥拍(棒)打前方孩子

42、肩膀高的悬挂物。难度设置:a先让孩子练习挥拍(棒)的姿势;b手把手地教孩子击中悬挂物体; c让孩子独立练习;d让孩子连续练习。48 双脚被提起时,可用双手向前走路;( 4-5 )训练目的:增强手臂力量和协调能力。训练要求: 让儿童趴在地上, 双手和双膝接触地面, 成人则在儿童身后握其双足 足踝,示意儿童用双手交替运动往前爬。难度设置: a 先让儿童习惯被提起双脚的姿势; b 鼓励儿童向前走 1-2 步; c 训 练至儿童能自如地向前走。帮助给予: 1 以游戏的形式帮助孩子习惯被短暂提起双脚的姿势和感觉; 2 延长 提起孩子双脚的时间; 3 鼓励孩子尝试向前走, 用食物或其他孩子喜欢的方法来 强

43、化。49 跑向滚动着的球,把球向前踢; ( 4-5) 训练目的:动作企画能力、方向感。训练要求:让孩子边跑边踢滚到他 / 她脚下的中型或小型球。难度设置: a 先用中型球练习,孩子的技巧熟练后再用小型球练习; b 开始时训 练人员以极慢的速度把球滚到孩子脚下并示意孩子踢球。 c 必要时可给予适当的 身体帮助及提示, 如另一成人站在孩子身后一手扶着他 / 她的身体, 一手(或脚) 推动他/ 她的右脚。50 双手接住从 1米远弹来的中型球; (4-5) 训练目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运动企画能力。训练要求:孩子能接住训练者从约 1 米远的地方扔到地上弹起来的中型球 (篮球 大小的球)。难度设置: 1 距

44、离设短一点, 并且让另外一位成人在孩子身后手把手地教, 边教 边把要点告诉孩子; 2 帮助者站在孩子身后, 只在有需要时才给予身体协助; 3 距离逐渐增大, 尽量让孩子自己尝试接球; 4 如果孩子接中型球有困难, 可换成 大型球,等孩子的技能熟练后再换成中型球。61能连续拍球 3 次而球不弹走;( 4-5 ) 训练目的:加强手臂的控制能力,发展手眼协调能力。训练要求:孩子能连续拍 3次中型球(篮球大小的球) 。难度设置:a只拍1次;b拍2-3次;帮助给予: 1 训练者拍一下,等球弹起后把着孩子的手拍一下; 2 把着孩子的手 教孩子拍 2-3 下,球要尽量弹高,便于孩子的手有足够的时间调节 62

45、 双脚跳过一条慢慢地摆动着的绳子 5 次;(5-6) 训练目的:提供前庭刺激,训练计画动作能力。训练要求:将一条约两米长的粗绳子固定在离地面 1 0厘米处,上下或左右摇动 绳索,使其象蛇一样扭动,让孩子双脚离地地从上面跳过。难度设置: a 开始时可慢慢地摆动, 动作幅度要小允许孩子偶尔碰到绳子; b 快 速地摆动,动作幅度大,让孩子尽量不要碰到绳子。63 跳脚印;训练目的:训练两侧性、空间距离、平衡、协调、柔软、眼一手协调、注意力、抑制异常 肌张力、矫正姿势(内外旋、内外反) 、步态训练。 训练要求:按照图形所示,双脚立定跳向下一目标脚印。难度设置:a可先用双脚交替走几回,让孩子熟悉大致的距离

46、。 b双脚立定跳, 按图形要求跳; c 听着家长的口令(指令)跳;帮助给予: 开始时家可站在孩子身后, 双手扶着孩子的腋下帮助其完成凌空双 脚跳起和落下的姿势, 指导孩子跳向下一目标, 等孩子的判断和目测水平提高后 让其自行练习,家长只给予口头提示即可。64 能在双脚离地时,双手同时拍一下; (5-6 ) 训练目的:加强手臂和腿的协调能力。训练要求:孩子能在双脚跳离地面的同时双手举过头顶拍一下。 难度设置: a 先熟练双脚跳; b 再在跳的同时鼓励孩子拍手。帮助给予: 1 手把手地跟孩子一起做; 2 给孩子做示范,边做边讲解; 3 鼓励 孩子独立完成,只在需要时给予适当的提示。65 拿着不同的

47、物件走过 20 厘米宽的平衡木;(5-6 ) 训练目的:改善孩子的身体控制及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拿着不同的物件走过平衡木。难度设置: a 开始时拿小件的物品; b 逐渐地拿大件的物品; 帮助给予:注意随时提醒孩子走路的姿势和前面的方向, 站在离孩子不远的地方, 随时注意防止孩子摔倒等情况发生。66 手抱大型物挡住视线还能走至少 3 米远;( 5-6 ) 训练目的:改善孩子的身体控制及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拿着或双手抱着大型的物件向前走。 难度设置:选择重量适中的物品做训练。帮助给予:注意随时提醒孩子走路的姿势和前面的方向, 站在离孩子不远的地方, 随时注意防止孩子摔倒等情况发生。

48、67 能两眼睁开双臂伸直(或交叉胸前)单脚站立 5 秒;(5-6 ) 训练目的:身体的协调和平衡能力。训练要求:孩子睁开眼睛(或者双手交叉在胸前) ,单脚站立 5 秒钟。 难度设置: a 开始时先练习双手伸展或垂直地站立; b 然后练习双手交叉在胸 前站立。帮助给予: 1 如果孩子开始时不能很好地掌握平衡, 可以让他 / 她先尝试扶着 椅背或握着训练者的手站立 5 秒;2 一旦孩子的平衡能力有所长进, 则要求他 / 她只在需要时才扶持; 3 在孩子前方视平线的位置给予玩具或其他吸引他 / 她看 的东西来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 4 任何时候都要准备好给予适当的身体协 助。68 能两眼闭合双臂伸直(

49、或交叉胸前)单脚站立 5 秒;(5-6 ) 训练目的:身体的协调和平衡能力。训练要求:孩子闭着眼睛(或者双手交叉在胸前) ,单脚站立 5 秒钟。 难度设置: a 开始时先练习双手伸展或垂直地站立; b 然后练习双手交叉在胸 前站立。帮助给予: 1 如果孩子无法自觉地闭上眼睛,可尝试用布蒙上他 / 她的眼睛。如 果孩子不愿意, 先让他/ 她尝试习惯不练习的时候蒙上眼睛的感觉; 2 充分运用 奖励的原则来激发孩子的合作性; 3 任何时候都要准备好给予适当的身体协 助。69用力拉动绳子;( 5-6 ) 训练目的:增进手部肌肉的力量以及促进全身肌肉的发展。 训练要求:成人用力拉绳子的一端,孩子在另外一

50、端能拉动绳子。 难度设置: a 成人开始时只稍微用力拉着绳子, 让孩子容易拉动绳子; b 成人 用力地拉着绳子,鼓励孩子用力拉动绳子。帮助给予:1 可在地板上两人之间画一横线, 孩子把成人拉过横线就得奖; 2 及 时鼓励和表扬孩子的尝试和成功; 训练时, 成人要配合孩子的力度, 避免孩子因 不当用力而受伤。70 袋鼠跳;(5-6 ) 训练目的:强化前庭刺激,控制过敏信息。 训练要求:孩子站在袋中,双手提起袋边,双脚同时向前跳。难度设置:a只要求分段跳,每次跳2-3步的距离;b撤销身体指导,要求一次 性跳 1-2 米的距离;帮助给予:在 a 阶段要求给予全程身体指导,直至孩子技巧纯熟。 71平衡

51、与协调; (5-6 )训练目的:平衡、协调、肌力等。 训练要求:仰卧俯卧。难度设置: (1) 仰卧双脚着地,双腿屈伸; (2) 俯卧双脚着地,双腿屈伸; (3) 俯 卧双手着地,双腿屈伸; (4) 仰卧双手着地,双腿屈伸; (5) 仰卧俯卧双手做模 仿或规定动作; (6) 仰卧俯卧双脚做模仿或规定动作; (7) 俯靠治疗球, 双手 抱起治疗球并推出; (8) 仰卧垫上,双脚屈腿或直腿将球夹起。帮助给予: (1) 每一动作次数或时间不能太久(视其肌张力而定) ; (2) 动作由易 而难、次数时间由少到多;(3)注意协助(他动一协动一主动)。全程由家长身体 指导完成。 如果孩子出现紧张或抗拒的情况

52、, 请以鼓励、 引导方式取得其配合为 主,不要强迫配合,以免造成孩子肌肉过度紧张,效果适得其反。72抓痒;( 1-2 ) 训练目的:触觉刺激,减轻触觉过敏, 促使大脑细胞活跃, 改善脑细胞之间联系, 促进全身趋于平衡。训练要求:抓挠孩子的脚心,重点是脚心不着地的那部分。每次做 12 分钟,每 天 45次,如果孩子抗拒, 开始时可每次只挠一下, 逐渐地让孩子习惯这样的触 觉刺激。难度设置: 帮助给予:73按摩穴位( 0-1 ); 训练目的:促进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保护儿童健康 训练要求:主要按摩的两组穴位: 1 健脾和胃的穴位,如足三里(位于膝眼下三 寸,筋骨外大筋内)和中院(位于脐上四寸)

53、 。按摩足三里可使小儿消化系统旺 盛,促进消化吸收;按摩中院则能行气和血,清热化滞,健脾和胃,对治疗食 滞瘀积,腹胀腹痛,便秘腹泻等常见病有良效。2 是能补肾的穴位, 如三阴交(位于内踝高点上三寸, 胫骨内侧后缘)、二马(位 于手背无名指与小指掌骨小头之间的凹陷中) 及涌泉(位于脚心前凹陷中) 。74跳数字训练目的:增强身体平衡能力及重力感。训练要求:用不粘胶剪出大的数目字 1-10 或 1-20 贴到圆形的不粘胶上再地板上, 让孩子从一个数字跨到另外一个数字上,以跨到圆形内为胜。难度设置: a 如果孩子还不懂得数字,可贴不同颜色的数字,然后让孩子按颜 色跳; b 让孩子按指定的数字跳或者按单

54、、双数跳; c 可玩双人游戏,创造出 各种玩法,以最终达到终点为胜。帮助给予: 1 如果孩子跳跃技巧不成熟,可在开始时握他(她)的双手或夹着 孩子的腋下帮助他(她)跳跃; 2 如果孩子不懂得或不遵守游戏规则,要随时 给予身体或口头的提示。75 打保龄球( 3-5 )训练目的:发展手眼协调能力训练要求: 把儿童保龄球放在 1米左右的距离, 让儿童用黑色的大球击球。难度设置: a 开始时距离可以很近,以便让儿童容易击中,有成就感; b 要求 儿童按训练要求的距离击球; C 逐个地把球摆在地上让儿童击,开始时距离 要近一些, 5 次击球中有 3 次通过。帮助给予:(1)开始时给予孩子大量的身体协助,

55、直至孩子掌握要领; (2)每一 次增加难度时都需要随时提醒、纠正并示范给孩子看如何做。76 运小球( 4-5 )训练目的:训练手眼协调能力。训练要求: 让孩子用塑料球拍运送乒乓球, 一次放一个乒乓球在球拍上, 运到距 离 2 米的大容器中。不可以用另外一只手扶乒乓球。难度设置: a 开始时可选用其他非圆形的小物品让孩子训练并且把距离设短一点;b孩子的技巧纯熟以后可尝试用大的塑料或布球;c使用乒乓球,5次运球中有 3 次球没有掉地通过。帮助给予: 无论孩子处于哪一阶段的开始阶段, 都要给予手把手的帮助, 要确保 孩子掌握了基本的游戏规则以后才增加难度。77 滑雪( 4-6)训练目的:促进身体两侧

56、协调与计画动作的能力。训练要求: 让孩子两脚分别踩着一张纸, 当做是雪橇, 可前进或后退地踩着纸行 走。难度设置:a只用一只脚踩纸前进;b双脚踩纸前进;c赤脚踩纸前进;d赤 脚踩纸前进或后退。帮助给予: 给予适当的搀扶; 提醒孩子如何保持身体的平衡和适当的运动。78 鞋子走路( 4-6 ) 训练目的:促进身体两侧协调及计画动作的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将两手穿在鞋子里,沿着一定的路线或脚印前进或向侧边行 走。79 跳跃(3-5)训练目的:促进两侧协调及前庭刺激。训练要求: 在地面上摆放数个小号的呼啦圈, 要孩子以双脚跳或单脚跳的方式跳 过所有的圈圈。难度设置: a 双脚跳, 并把呼啦圈之间的距

57、离放近一点; b 把呼啦圈之间的距 离放远一点; c 单脚跳; d 单脚跳并连续跳完所有圈圈。帮助给予: 开始时可站在孩子前方, 等孩子双脚落地时稍微扶他一下, 帮助孩子 保持身体平衡。80 拍气球( 4-6 ) 训练目的:手眼协调能力,动作的计画能力。 训练要求: 把气球往上抛, 然后双手轮流向上拍打气球, 尽量不要让气球落到地 上。难度设置: a 双手轮流拍打; b 在地上设置简单的“路障” (如玩具或凳子), 让孩子绕过路障拍气球。帮助给予:(1)开始时教孩子把气球拍高一点,延迟下落的时间,让孩子有足够 的时间计划自己的动作和步子; (2)必要时给予身体协助;( 3)提醒孩子看脚下 的“路障”。81 软骨功( 5-6 ) 训练目的:改善身体概念及计画动作的能力,并提供触觉刺激。 训练要求:用一条粗棉绳,两端结在一起成一个圈,让孩子将绳由头套下去,由 脚下拿出来;或者由脚套进去,从头部拿出来。难度设置: a 刚开始训练时,绳圈可以相对做大一点,容易取出; b 先训练从 头套到脚,再训练从脚套到头。帮助给予:提醒孩子不要用蛮劲儿,要学习技巧。82 摇摇船( 5-6 ) 训练目的:控制迷路张力反射 ,提供前庭及本体刺激 , 并改善身体概念及两侧协 调。训练要求:孩子躺在地上,两手抱膝身体屈起成球状,前后摇动二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