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要着力破解五大难题_第1页
科技创新要着力破解五大难题_第2页
科技创新要着力破解五大难题_第3页
科技创新要着力破解五大难题_第4页
科技创新要着力破解五大难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科技创新要着力破解五大难题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没有强大的 科技支撑,就难以真正迈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轨道。十八大报 告指出,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必 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提出要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 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创新资源 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 来。我们必须把科技创新作为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进一步健全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激励机制、 动力激发机制、 协同创 新机制、转化促成机制,着力营造求真求新、奋力探索的创新氛 围,激发方方面面的创新力量和热情, 为加快转变经济发

2、展方式 提供不竭动力。着力破解高校院所 “发表论文就是硬道理、立项就是生产 力” 的科技评价机制扭曲难题。 发表论文和科研立项是高校院所 普遍关心的问题。 为了提升学科竞争力和学术影响力, 大多数高 校院所将科研力量和工作重心放在重点学科、 研究基地、 博硕士 点建设上,把研究人员的职称职务与发表论文数、出版专著数、 课题立项数挂起钩来, 按成果级别量化累计并作为职称评聘、 职 务晋升、科研奖励的依据。在 “ 重发表、轻运用,重立项、轻转 化”的评价机制导向下,高校院所更关心科技创新成果的 “ 产 量”,研究人员更在意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对这些成果是否为 企业和社会所需重视不够。 高校院所自身

3、形成了相对封闭僵化的 体内小循环,脱离了经济社会发展大循环。企业界人士、科技部 门工作人员则反映,科研院所、高校自主申报课题进行研究,很 少考虑其现实应用价值和由此转化所能产生的效益, 这种模式导 致科技决策不科学、 科技资源分散、 产学研不互通等问题。 因此, 尽管高校院所科技成果数量与日俱增, 但并非基于市场需求驱动 下的增长,况且不少成果在职称评审、 课题验收结项后束之高阁, 最终导致科技成果雷同重复多,原始创新少;成果数量多,实际 转化少,高校院所创新成果与企业和市场的需要脱节。评价机制扭曲是科技投入产出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必须 着力破解。要尽快调整将论文发表数、 课题经费数、 项

4、目专利数、 获奖成果数与职称职务晋升挂钩的机制, 不再以论文和项目论英 雄,要将技术创新成果和转化应用实绩纳入考核体系, 尤其是在 专业技术职称评聘中, 要确保有一定比例的指标用于技术转移和 成果转化人员。 研发项目特别是大型科研项目短期难以见效, 要 改变按年度定期考评科技创新成效的做法, 适当延长评价周期或 实施周期性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动态调整科技资源投向和力度, 确保有限的科技资源用在刀刃上。要尽快改革科技资源配置方 式,科技投入不能过于集中在研发阶段, 要建立覆盖研发、 中试、 转化等全过程的科技资源支持体系, 特别要加大对中间试验、 转 化运用等环节的投入; 要改变单一按科研论文和项

5、目配置科技资 源的机制, 哪怕没有论文或专著公开发表, 只要创造出有市场价 值的专利、发明、技术或产品,都要给予支持。科研链要紧贴产 业链深化研究,高校院所要主动面向市场、面向企业,研究方向 和项目遴选要遵循市场规律、 瞄准企业需求, 突出企业在科研立 项方面的话语权,特别是应用型科技研究,必须紧扣市场需求, 以服务企业和创造价值为宗旨, 以创新成果产业化为导向, 促使 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要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处置 权改革, 高校院所利用财政性资金资助形成的科技成果, 转化收 益中至少 50%归成果完成人或研发团队所有,让科技工作者更多 地享有科技创新带来的收益,有更充足的创造动

6、力和创新激情。 要建立重大科研创新转化成果利益均沾机制, 对于产生重大影响 的科研成果, 不仅要重奖完成者, 还要给予其培养单位 (培养人) 荣誉,激励高校院所和博士(后)导师在培养和传承后人上多下 功夫,在科研领域真正形成 “一代更比一代强 ”的后继有人的局 面。着力破解企业科技投入 “不敢投不愿投,内生创新动力不 足”的难题。企业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最贴近市场,对市场 感知和产品需求最敏锐, 所谓 “春江水暖鸭先知 ”,理应成为创 新主体。但长期以来, 我们走的是一条高校、 科研院所主导创新, 企业偏重生产运用的路子, 这样的路子无法动态把握市场走向和 产业发展趋势, 难以有效将创新成果

7、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企业技 术创新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 企业科研投入动力和热情明显 不足。再加上创新环境不佳,不少企业对创新忧心忡忡,担心投 入产出周期长, 沉淀成本高, 创新风险大, 特别是仿冒盗版成风。 如果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假冒伪劣盛行,违法成本又低,必然导 致科技领域 “ 劣币驱逐良币 ”式的逆向选择, 伤害企业创新积极 性。具体而言, 企业创新投入不足的原因各异。 国企有创新实力, 不缺研发资金, 但由于市场占有率本身比较高, 科技创新绩效考 核又不受硬约束, 创新动力不足。 一些国企负责人对创新 “不冷 不热”,认为“创新时间较长、 风险很大,不成功要自己兜着走, 成功了也是前

8、人栽树后人乘凉 ” 。民企富有创新活力, 但往往缺 乏研发实力, 资源和能力有限, 创新实力不足。 外企研发能力强, 但严格控制技术转让, 特别是对关键核心技术严格保密, 技术外 溢不足。因此,当务之急要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 资源投入优先 向企业集中, 创新平台优先向企业集成, 科技项目优先向企业集 结,高端要素优先向企业集聚,保护企业创新热情,激活企业创 新活力,让企业在科技创新上愿意投入、舍得投入。要进一步加 大对企业研发支持力度, 着力发挥好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研 发设备加速折旧等政策效用, 支持设立各类科创基金, 加大风险 投资、天使投资等金融支持,推动产业资本、智力资本和金融

9、资 本更紧密地结合, 使企业有动力、 有条件在科技创新上加大投入。 鼓励有实力的企业特别是领军型骨干龙头企业建立研究院、 中试 基地、转化基地、实验室等研发机构,鼓励由企业牵头联合高校 院所进行科技项目攻关, 引导企业参与产业发展规划、 科技专项 规划等政策制定, 对于重大科技项目申报, 高校院所必须联手企 业才能申报。 要尽快完善国企创新考核评价制度, 将对主要负责 人的科技创新考核作为硬性要求并加大考核力度, 促使国企进一 步加大从收益中提取研发投入的比例。 中小企业、 民营企业是富 有创新精神、 极具创新活力的企业方阵, 要千方百计帮助它们破 除制约创新的一切瓶颈障碍, 大力推进共性技术

10、向中小企业、 民 营企业辐射和扩散,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新型融资方 式,切实把对中小企业、 民营企业的财税金融等相关扶持政策用 足用到位,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承担或参与重大科技项目研发, 让它们感到科技投入 “ 投有所值 ”,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生力 军。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切实保护好创新主体的合法利益, 让真正的创新行为得到应有回报, 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 尊重 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 着力破解各类创新主体 “ 画 地为牢各自为战、协同创新不力 ”的难题。科技创新力量多元, 除了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研发机构等三大主力军之外,还有中 介服务机构、科技社团、投资机构、法律机构等大量

11、辅助力量。 长期以来,各类科创主体协作意识淡薄, “小作坊 ”观念较强, 协作机制匮乏, 甚至抱着 “ 别人有不如自己有 ”、“自己有不如 独自有 ”的心态,彼此条块分割,独立运行,各自为战,资源不 能共享,信息不能互通,优势不能互补,即使同一研究方向的科 研团队也是 “各自保密, 分别使劲 ”,攻克一项科技难题的实际 耗费数倍于协作研究。而且科技资源分散在科技、发改、经信、 教育等多个部门,科技项目申报、中试、转化等不同环节的科技 经费来源均不同, 导致一些科技项目多头重复申报, 科技成果重 复利用,科技资源重复获取,科技力量耗散流失,制约了有限科 技投入效用的最大发挥。如果仍延续分散、 封

12、闭、 孤立的科研工作方式和资源配置模 式,单打独斗、各行其是、闭门造车,很难出什么有影响力的创 新成果。 要尽快建立产学研结合工作领导小组, 设立产学研结合 创新专项基金, 统筹方方面面的科技资源和力量, 协作实施一批 有影响力的重大科技专项。要大力破除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 科创主体之间的藩篱障碍, 加快构建科技协同创新机制, 形成以 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基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的战 略合作联盟。鼓励高校院所与开发区、工业区、产业集聚区、高 新技术园区开展科技结对,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工程技术中心、 博士后流动站, 把经济社会发展急要的科技需求转化为重大科技 任务,把与产业转型升级息息

13、相关的关键共性技术转化为重大攻 关课题, 组织跨领域跨部门跨行业技术力量进行协同攻关。 特别 是对于一些应用广、投入大、转化周期长的关键共性技术,要由 龙头骨干企业牵头,以股份制、理事会等方式联合高校、科研院 所、行业协会等建立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或产业技术战略联盟, 整 合行业相关资源进行联合承接和研发。 对于面向中小企业、 市场 集中度低的行业技术研发, 要围绕产业集群和块状经济建立研发 机构,强化技术成果共享,发挥共性技术创新平台的辐射功能, 服务块状经济和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要打破科技人才流动的条块 分割,打通企业和高校院所的科技人才流动障碍, 鼓励高校院所 的科技人员、 专家学者到企业兼

14、职兼薪从事研究或自主创业, 鼓 励企业选派科技人才到高校院所参加技术培训或研发, 允许高校 院所和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留岗创业, 并在一定时期内保留其岗位 职级和工资待遇,支持在校大学生、研究生休学创业,创业实践 可抵扣学分,并允许其无限制接续学业。着力破解科技中介机构 “服务不专、 孵化不够,科技成果转 化效率不高 ” 的难题。创新的本质是将创造的知识和技术转变为 经济效益的过程。 只有研发成果转化市场成功, 创新价值才得以 实现。然而,目前我们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大约只有25%左右,最终实现产业化的不足 5%。科技转化效率不高,并不完全在于技 术不成熟、企业不接受、扶持力度不够, 也不一定是企业不

15、愿投、 不敢投, 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科技中介服务不够。 科技中介服务 是孵化科技种子的 “阳光”和“雨露 ”,没有良好的科技服务, 科技“种子发芽 ”、“破土而出 ”就会很难。目前,各种冠名生 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孵化中心等名头的科技中介机构琳琅满目, 但这些机构不少是从计划经济体制下转化过来的, 服务理念、 市 场化意识、 专业化程度等都与现代科技服务需求有不少差异, 难 以为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全方位、 一条龙式的良好服务。 更有 甚者,一些科技中介机构服务宗旨和目标有一定异化, 不是以帮 助企业转化科技成果为导向, 而是以帮助企业或科研院所争取科 技立项为任务。 据熟悉科技中介服务的人士反

16、映, 这个行业的不 少机构主要精力不在于为企业转化科技成果排忧解难, 而是帮助 企业“包装材料 ”向有关部门公关,争取科研项目经费。科技中介服务质量和效率高不高, 关系到科技成果能否尽快 转化真正落到地上。 在目前科技与经济 “两张皮 ” 问题突出的情 况下,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 要进一步完善 技术交易服务标准, 规范科技服务市场, 搭建科技信息服务平台, 加强对各类技术创新服务机构、 技术评估机构等的管理, 促进科 技中介服务机构专业化、标准化、科学化建设,提高科技中介机 构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 要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 大学科技 园、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创业创新孵化体系建设

17、, 扶持优质孵化器 做大做强做实, 加强孵化器规范运营管理和考核, 进一步提高孵 化器孵化服务能力和水平。要大力推进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集聚, 鼓励会计事务所、 律师事务所、 专利商标事务所等科技中介机构 向科技开发区集聚,促进知识、技术、专利、资本等高端创新要 素高效耦合,加快科技信息交流、技术交易和科技成果转化。如 可探索建立 “ 科技中介服务超市 ”,促使优质科技服务资源集聚 起来,特别是把有质量、有信誉的中介服务机构串联起来,为科 技企业和高校院所等创新主体提供 “ 量体裁衣 ”式的科技服务, 降低科技成果转化成本,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着力破解科技创新领域 “冷板凳不甘坐坐不住, 急于求

18、成急 功近利”的不良风气难题。 科技创新的 “天敌”是心浮气躁, 急 功近利。没有甘坐冷板凳的执着精神,是难以出大成果的。必须 正视的是,在现有评价考核机制下,加上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一 些科研人员不敢冒险、害怕失败,被功利观念束缚住了手脚,没 有踏踏实实地搞研究, 甚至向歪风邪气低了头, 将严肃神圣的科 研工作变成了 “圈钱”的捷径。 个别学术大腕、 学界明星无心潜 心学术,像明星一样频繁走穴, 利用自己的人脉拉项目、 跑项目, 被称为科研界的 “包工头 ” ,这些人拉来项目之后又分包、 转包 给助手或研究生,搞出来的往往也是短、平、快的东西,最后再 冠名发表或结项。 在现行科研体制下, 一般

19、科研人员特别是青年 科创人员囿于资历浅, 不得不依附于名家大腕, 在科研子项目承 包中“分一杯羹 ”,从而形成一条分工严密、职责明确的科研 “ 生产线 ”。这样的科研体制, 压制了广大科研人员的创新激情, 致使他们无法将全部心思精力放在科研上, 难以产生真正高水平 的科研成果。这种浮躁功利的不良风气, 侵蚀了孕育科技创新的土壤, 必 须坚决破除。 要反对任何道德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 建立公开透 明的学术诚信监督机制,严肃处理和坚决打击科研项目重复申 报、虚假包装、重复发表、剽窃抄袭等不良行为,不让科研领域 成为追名逐利的 “功利场 ” ,永葆科研一方净土。 要大力倡导甘 坐冷板凳、十年磨一剑的科研风气, 科学认识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