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时杨中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导名师公_第1页
江苏省盐城市时杨中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导名师公_第2页
江苏省盐城市时杨中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导名师公_第3页
江苏省盐城市时杨中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导名师公_第4页
江苏省盐城市时杨中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导名师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名校名 推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导学案【学习目标】备注邓小平的“南方谈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问题情境】1. 概述“南方谈话”的背景、内容及意义。2. 概述中国十四大的内容及意义。3概述中国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及意义。4. 概述 中国十五大的内容及意义。【自主探究】备注1. 世界历史上三大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模式西方模式 ( 英国 )斯大林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生产资料生产资料生产资料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私有制公有制经济所有制成分并存工业化先轻工业优先发展农、轻、重协调发展道路后重工业重工业农业经营资本主义集体化农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方式大农

2、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高度集中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2. 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放任”模式和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 计划经济”模式,都可能使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实现经济转型,但这两种模式走向极端和僵化后,也会造成严重弊病。请回答下列问 题: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3)为修正“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端,苏、中两国先后进行了改革。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以失败而告终,原因何在?20 世纪 90 年代初,中国 从思想和实践上全面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其表现是什么?(4 分)苏:缺乏正确 的理论指导、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实

3、验(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中: 1992 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美、中两国对各自经济发展模式成功突破的手段有何共同之处?纵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4 分)相同之处: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相结合(市场与计划相结合)。启示: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因时而变。【我的疑问】1名校名 推荐【课堂检测】备注【巩固练习】备注1.1992 年被人们称为中国 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 “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 1992 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原因 : 美国为首的资主要依据是()本主

4、义国家孤立和包a. 制订了改革开放的基本政策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围新中国 ,(2 分 ) “一c. 确定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边倒” , 学习苏联 ;(22. 英国金融时报; “自 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分) 底子薄,经 济基础1984 年、 1992年和 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薄弱。 (2 分 )a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影响 : 初期产生积极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理论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影响 , 初步形成了独c开放 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

5、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立的工业体系; (2 分 )d建立 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后期束缚生产力的发2. ( 2011 年浙江卷) 20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3. 美国时代周刊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新闻周刊,有世界“史库”之称。1986展。 (2 分 )年 1 月 6 日,邓小平作为有世界影响性的中国领导人登上首期封面人物。他当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可能是基于以下原因()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3) 20世纪 70 年代他推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在中

6、国深得人心他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以来,世界范围内兴他的“南方谈话”改变了中国他在改革的同时保持了政治上的稳定a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起了经济调整之风。b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a b.c.d.概括指出20 世纪 70c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4.20 世纪 20 年代,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30 年代罗斯福推行“新政”, 9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d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年代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反济政策进行了怎样的3. ( 2012 年全国新课标历史)据统计,1992 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 万人,未映出的共同问题是

7、()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 万人, 这种现象被称为 “下海潮” 。这反映a经济体制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调整;简述改革开放了()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c上述经济调整都依据了凯恩斯主义革不断深化的表现。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d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没有相通之处(8 分)4. ( 2013 年高考全国卷)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 世纪 80 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5. 材料题:西方 : 适当减少国家a处于相似的

8、国内外经济环境b 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许多人“对苏俄表示同情之美感,有的甚至替它大事鼓吹,以为苏俄成功之对经济的干预。 (2 分 )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秘诀,在于它的社会经济制度,因为这个制度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中国 : 农村首先进行5. ( 2013 年江苏高考)右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据东方杂志(1933 年)改革 , 实行家庭联产“甲线段”所示时期的经济高速“在内外层层叠叠的高压状态底下的中国”,最急需的是“整个地实行社会主承包责任制; (2 分 )增长,主要得益的经济理论是()a社会主义的高度计划经济义的统制经济(计划经济)和集

9、体生产”。据申报月报(1933 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b自负盈亏的分配管理制度“左倾的也好,右倾的也好,大家都承认放任经济的末日到了。”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据独立评论( 1934 年)力; (2 分 ) 党的十四d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形势观( 1)据材料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分析20 世纪 30 年代计划经济思潮在中国兴起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6. ( 2013 年天津高考)天津著名中药企的原因。( 6 分)市场经济体制的目业达仁堂如今已有百年历史。20 世纪 50 年代纳入国家集中统一管理后,原有分号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自由放任经济破产;(2分 )标。 (2 分 )与其全部脱钩, 达仁堂只管生产, 不管销售。 在 20世纪 90年代中期的发展中, 该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取得巨大成就;(2 分 ) 中国内忧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