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语文1-9教案_第1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语文1-9教案_第2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语文1-9教案_第3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语文1-9教案_第4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语文1-9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长城和运河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4、观察课文中长城的图片,写一段话。教学内容分 析这首诗写作者驾驶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所看到的景象。诗歌有两节,第一节写的是看到万里长城,像巨龙蜿蜒在群山之中,从山海关到嘉峪关;第二节写的是京杭大运河,从北京到杭州,开通了运河,方便了水上航运,这些都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杰作,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重点难点1、了解长城和运河的的特点。2、抓重点词句反复品读,图文结合并借助相关的补充资料深入感受“奇异景象”。教学准备挂

2、图,多媒体教学时间 ( 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师 生 活 动修议一、导入新课二、初读指导三、理清脉络四、课堂总结1、我们中国的“人间奇迹”,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大家知道吗?2、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运用课件)(1)认识长城,介绍长城从古到今所有的人类建筑中最著名的应该就中国的万里长城了,长城距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东起河北省的山海关(出示词卡:山海关;引读)西到甘肃省的嘉峪关(出示词卡:嘉峪关,引读)全长1万3千多公里,所以被称为“万里长。城”。随机板书:万里长城(西)嘉峪关 山海关(东)(2)认识运河,介绍运河,随机教学生字“首、京、堂”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公里

3、,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它北起首都北京(出示词卡:首都北京;指导读音“京”后鼻音;首:第一:首都:指一个国家最高领导机关所在的地方,我国的首都在引说;首,还可以做量词,我们可以说一首什么个别学生交流)它南至天堂杭州(出示词卡:天堂杭州;指导书写“堂”)天堂是指神仙住的地方,可见,杭州是个多么美妙的地方。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经过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我国重要的一条南北水上干线。随机板书:(北)首都北京(中)京杭大运河(南)天堂杭州听了老师的介绍,看了媒体图片,你能不能说一说,长城和运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随机教学:壮丽

4、)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板:1 长城和运河1、自学课文:(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字词,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2)运用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 不朽 创造 奇迹 天堂2、教师检查学习效果(1)出示词语:驾驶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 不朽 创造 奇迹 天堂杭州 嘉峪关(2)指名读,注意纠正字音(3)指名理解词语(4)齐读出示的词语(5)指导书写生字默读课文,想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写了哪三个方面?学生读后讨论(名称、特点、抒发情感、点明创造者)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师 生 活 动修议一、导入二、整体感知,读通课文三. 深入学习,激发情感四.

5、课外拓展,升华情感五、布置作业 课文是如何描绘长城和运河的呢?1. 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师:读了课文大家一定很想去那里看看吧?好吧,我们的旅行就要开始了,可是谁来驾驶飞机呢?(出示:驾驶;个别读)倘若谁能发现这两个字的共同点,飞机就有谁来驾驶。2. 教学“驾驶”;都有“马”,古代的交通工具多为马力;都是形声字3. 请找到相同点的两个学生分别读课文的两小节,其余同学边听边找,长城和运河在作者眼里分别像什么。4. 出示句子: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像丝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个别读,引读过度:长城怎么就像巨龙穿行了呢?1. 出示第一小节,学生自读师:请我们的游客

6、乘坐飞机从高口俯视长城,看看长城为什么像巨龙2. 出示:长城图和巨龙图学生比较后说说像在哪里。师小结:(可以引学生一起来说:长城翻山越岭,时高时低,弯弯曲曲,接连不断,穿过山脉,越过河流,这真是一幅壮丽的景象;随机再出示:壮丽)3. 引读:万里长城真像巨龙穿行在大地,东起,西到,万里长城谱写了。师:万里长城真实万里长。有人计算,如果把长城所用的砖、石筑成一道2米厚,4米高的围墙,则可以绕地球一周啊!这是一项十分庞大的工程啊。可在古代,交通运输工具都十分落后的情况下,要完成如此巨大的工程,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呀!4. 引学生说: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指名说,齐说)师:游览长城的游客无不为先辈伟

7、大气魄和坚毅的精神所感动,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一段。5. 齐读第一小节过度: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而运河却谱写了动人的诗篇,为什么动人呢?6. 出示第二段,边读边思考:你觉得哪里动人了?(学生说说,老师指导读读句子)师:运河就像我们的母亲,我们是在运河的哺育下过上幸福安康的日子,每天,有成千上万的船在运河上航行,它不仅便利了南北大量物资的运输交换,更有助于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7. 引学生说: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指名说、齐说)8. 齐读第二小节师:长城和运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它们一个像巨龙,一个像丝带,一刚一柔,为中华炎黄子孙的安康幸福献出了全部,我感到很骄傲,你呢?9. 学生

8、也说说自己的感受。师: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引读课题)10. 配乐读课文师:其实,我们中华的儿女还创造了很多的人间奇迹,你还知道哪些?1. 小组交流,出示句式: 谱写了 的诗篇。2. 出示图片,了解更多中国著名的建筑。3. 出示仿写的诗句,学生朗读 仿写课文板书设计长城和运河万里长城(西)嘉峪关 山海关(东)京杭大运河 (北)首都北京(中)京杭大运河(南)天堂杭州反思重建2、 美丽的南沙群岛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三自然段。2 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国爱岛的情感。初步理解“总分”的构段方式,学习这一写作

9、方式。教学内容分 析这是一篇描写景色的优美文章。作者以生动、细腻的笔触向我们展现了南沙群岛的美丽风光与丰富的物产。全文共有3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介绍了南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历史。第二自然段采用先总后分的方式着重介绍了南沙群岛的物产丰富。第三自然段作者也采用先总后分的方式描写了南沙群岛的优美景色。细细读来,仿佛在观赏南沙群岛的优美风光,了解南沙群岛的愿望,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由然而生。重点难点语言优美,如“星罗棋布”“碧波浩渺”等,注重对学生语言的积累。初步理解课文“总分”的构段方式,学习这一写作方式。教学准备教学时间 ( 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师 生 活 动修议一直接导入,出示

10、课题二质疑课题,初步整体感知课文三感知全文内容四指导写字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中国的两大奇迹雄伟的长城和运河,今天我们一起再去祖国的最南端欣赏那些美丽的岛屿。(出示课题)齐读课题:美丽的南沙群岛。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些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从“美丽”知道了南沙群岛一定很迷人,从“群”知道南沙群岛有很多岛屿)那你能把南沙群岛之美,岛屿之多读出来吗?(指名读好课题)1对于这么美丽的南沙群岛,你们想知道什么?提出问题:南沙群岛究竟有多少岛屿?南沙群岛究竟有多美丽?南沙群岛有哪些特色令人留连忘返?等等。2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以上问题。3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词语:辽阔

11、 岛屿 星罗棋布 矿产 仅 曾母暗礁 蓝玉 合壁 海龟(2)开火车读词语,纠正读音,指导学生读好多音字“曾”,并组词。(3)联系课文和日常积累,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4)齐读词语,读好词语。4指名分段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问题。5交流答案。1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边看图边思考:“南沙群岛是祖国的 ,也是 。”2在课文中划出句子,齐读这几句话。1出示生字,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的。2全班交流3指导书写,重点指导几个难写的字:“阔”字是半包围,门字框里面是个“活”;“屿”的第五笔是竖折弯钩,“龟”的最后一笔是竖弯钩,写在田字格的竖中线上。4生描红生字,师巡回指导,纠正姿势。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学

12、环节师 生 活 动修议一复习二精读感悟三、发展练习四、布置作业1听写词语(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美丽的南沙群岛,先请同学们听写几个词语。(2)全对的学生表扬自己“我真棒”。2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些什么?(指名回答,相机板书)(一)引入情景,感知课文第一自然段1感知课文出示挂图,师范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学生边看图边思考:(1)传说中的南沙群岛是什么样的?(2)交流出示:“一串串晶莹的珍珠”体会出南沙群岛美,像晶莹透亮的珍珠,从“一串串”三个字体会出岛屿之多。(3)你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岛屿之多?边读边想象,并找出重点的词语。二百多座、星罗棋布。相机理解“星罗棋布”。(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

13、朗读第一、二句。(5)这段话还告诉我们什么?交流,理解词语“生息繁衍”。朗读第三句话。生交流第二自然段出示:(1)“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2)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南沙群岛是“巨大的蓝色宝库”?指名回答,理解词语“蕴藏”“用之不竭”。(3)师讲述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练习用总分方式来说话:她拥有难以计数的海洋生物,有章鱼,海星,乌贼、美丽的珊瑚等等。她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有石油、锌、天然气等。她贮藏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 ,有风力、潮汐等。(4)你能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南沙群岛是巨大的蓝色宝库”吗?生自由试读,赛读,齐读。生交流第三自然段出示(挂图):(1)“南沙也是个迷人的世界”。(2)

14、作者是怎么描写迷人的南沙的呢?指名读。其他学生边听边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词语和句子进行交流。(3)看图交流:一些表示颜色的词语写出了南沙的五彩缤纷。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写法写出浪花的洁白喜人。(4)谁想把这么美的景色读给大家听?(试读,赛读)(5)南沙景美,写南沙的文字也美。请同学们看着图,把优美的景色与文字记在脑海里。(学生尝试背诵、指名背、齐背)(6)看到这么优美的景色,我们由衷地说生接说最后一句。有利了南沙群岛,我们对它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下面老师请位同学做小记者,现场采访你们一下你们这些游客?(教师随机请一位同学当小记者进行采访)师总结。课后第四题,第五题(把介绍的内容写在作文本上)通过扮

15、演小记者采访,加深学生对南沙群岛的了解。板书设计2美丽的南沙群岛地理位置物产丰富景色优美反思重建3、庐山的云雾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 初步认识总分段式,重点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教学内容分 析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课文通过对登山路上,山岭、大天池等处的云雾的形态、颜色的描写,赞美了庐山云雾的美丽神奇,抒发了热爱自然风光的思想感情。纵观全文的内容,可按“古人的赞美特点的描述原因的探索”分为六大段。其中写第二大段是重点,不仅占的篇幅最多,而

16、且写作上也很富有特色,充分体现了本单元教材的教学重点:过渡句或段在文章中的作用。因此,第二大段应当作为本课文的教学重点。仔细品读全文,我们还能领会到课文具有以下的三个写作特点:一、言简意赅地引用古代名人言行稍加议论的办法,增强了赞美的感染力;二、段与段之间巧用过渡句,段意衔接自然,使文章具有一气呵成之感;三、语言形象、生动、有气势,采用比喻、对比、拟人等多种写法写出了庐山云雾之美。因此,本文是一篇极好的写景范文,宜采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对文章中语言文字的读、思、议、品等,使学生领会文章的语言美、感受庐山云雾的景色美,从而使他们的心中升腾起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重点难点感情朗读第一小节,背诵第一

17、小节,学会课文后的生字词,理解部分的词语。体会遗词造句的优美,体会庐山云雾的奇幻,神秘。教学准备录音、词卡教学时间 ( 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师 生 活 动修议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第一课时)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第一课时)三、齐读课文四、教学生字词1、 出示幻灯片,简介庐山的云雾。2、 揭题。(板书:庐山的云雾)生齐读课题3、谈话导入:庐山的云雾这一神奇的现象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令每一位到过那里的人都流连忘返、回味无穷。庐山的云雾到底奇妙在何处呢,通过学习我们就知道了。今天我们就上新课。4、范读课文。1、提出自学要求:读准生字字音,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思考:课文有几个自

18、然段?每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2、学生自读课文,同座位互相讨论第二个问题:每段写了什么?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出示词语卡片,检查字音是否读准。开火车读、齐读。4、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每读完一段及时正音,并说说这段主要讲了什么。(这篇课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写了庐山的云雾多和美,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分别写了庐山云雾的特点,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人们对庐山的云雾流连忘返。)说说课文描写了庐山云雾的哪些特点(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庐山云雾的两方面的特点,一是千姿百态,二是瞬息万变)突出下列字形的书写指导:幻、添重点理解的词语:秀丽、尤其、缠绕、弥漫、变幻、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师 生

19、 活 动修议一、检查复习二、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三、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四、运用学法,自学第三自然段五、学习第四自然段六、总结全文1、 听写生字词。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1、 读、思考:第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2、 指名回答,互相交流,教师点拨,指导朗读引背。第一句:“秀丽”是什么意思?(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用“秀丽”说一句话。齐读这句,突出“十分秀丽”。第二句:“尤其”是什么意思?(“特别”。用换词的方法理解)庐山的云雾特别在哪里?(引导读书。)(生找出“变幻无穷”,用自己的话说说这词的意思。)指第三、四句:在山上游览、漫步,会有什么感觉?(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引读:在山上游览

20、漫步山道上指导朗读,体会这种情境。)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云多)启发想象:在山上游览、漫步,眼前漂浮的是云雾,迎面拂过的是云雾,身边流动的是云雾,脚下踩着的是云雾,此时此刻你仿佛升上了云端,驾起云雾,在天空中行走,进入了仙境。导有感情地朗读一、二两句。3、 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并引导背诵。4、 小结:围绕云雾多,写出了游人漫步山道的感觉。总写了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的景色增添了神秘色彩。5、 自读、背诵。、1、 自读课文,找出中心句,在下面画横线。2、 齐读中心句,说说这一段是围绕庐山的云雾哪个特点来写的。(板书:千姿百态)3、 轻声读文,联系情境,说说“千姿百态”是什么意思。哪些语句写出了云

21、雾的千姿百态?4、 再读课文,想想作者用什么方法具体地写出了云雾的千姿百态的。5、 齐读第一句,引读分述部分: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云雾弥漫山谷云雾遮挡山峰讨论学法:画出中心句认识云雾特点理请总分关系感受云雾现象练习背诵课文(以读贯穿学习的全过程)。1、 运用学法,自学第三自然段读、议、背。重点是通过读议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云雾的特点写具体的。2、检查自学情况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正因为庐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所以令游客们舍不得回来了。(板书:流连忘返)我们的祖国风景如画,你能说一个令你流连忘返的地方吗?板书设计3、庐山的云雾 千姿百态:像绒帽,像玉带是大海.是天幕神秘的云雾 瞬息

22、万变: 眼前的刚刚是转眼流连忘返 明明是还没等又变成反思重建4、微笑着承受一切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询问”、“意外”造句。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感悟桑兰面对天大的不幸仍坚强不屈的精神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教学内容分 析这篇课文记叙了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桑兰不幸摔伤后的感人表现,赞扬了她坚强不屈的乐观主义精神。课文中心突出,以倒叙的写法引人入胜,语言生动,表达出了真挚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抓住桑兰的语言、动作等细节的生动描写,训练学生的朗读水平。理解体会第三至六自然段的内容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投影、生字卡片教

23、学时间 ( 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师 生 活 动修议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二、初读指导。三、小结 四、指导书写1、师板书课题,生读题。 2、问: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本文的题目极富内涵,引导学生从质疑题目入手,产生求知欲望,为学生走进文本奠定情感基础。这一篇文章,学生读起来是比较轻松的,在老师引导学生几遍阅读中,学生也很容易理解课文。学生学会了后面的生字,并不能说明孩子已经拥有了这种“微笑”,因为这篇文章没有完,因为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面对无数关心她的人,桑兰带着动人的微笑说:我决不向伤痛屈服,我相信早晚有一天能站起来!”1、自由轻读课文,要求: (1)一边读,一边画出

24、生字词。 (2)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同桌通过猜字,记忆生字。 3、检查 (1)出示卡片,“开火车”读、齐读。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了解生字的掌握情况。 (3)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的意思。 4、生再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说了些什么。 5、谁微笑着承受一切?她所承受的“一切”指什么?用笔画出有关句子。并指名回答。 6、默读课文,画出表现桑兰坚强的语句,再读一读。 桑兰的故事是非常感人的,孩子读了会感动,老师读了也感动。所以,17岁的桑兰才有着这种“微笑”。所以,引导学生学习这课,千万不可丢失掉那美丽的“感动”。桑兰面对如此沉重的打击,“天大的不幸”,为什么还能微笑呢?她具有哪些值得我

25、们学习的品质呢?我们下节课学习。1、出示字,并齐读。 2、指导,注意: 选:注意笔顺。 摔:注意右上的左右两边。 套:注意中间有三横。 疗:最后一笔为“竖钩”。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师 生 活 动修议一、复习二、精读课文23自然段三、精读47段四、小结五、布置作业上节课,我们通过 学习知道桑兰在比赛中不幸摔下,导致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桑兰并不气馁,而是用微笑承受着这一切,17岁的桑兰为什么能微笑着承受?她有什么样的精神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回答这些疑问。1、朗读课文2、思考问题桑兰的的美好人生刚刚开始,可她的后半生也许永远要在轮椅上度过。 (1)齐读。 (2)桑兰的美好人生是什么?自由读第

26、2、3自然节,画出有关的句子。 (3)画出最能体现桑兰人生很美好 的词,有感情地读。 优秀 跨入 入选 多次参加 赢得荣誉 1、可当桑兰摔下后,她的后半生“也许永远要在轮椅上度过”你知道这句话的含义吗?这对于桑兰来说意味着什么? 1、桑兰是怎样面对这天大的不幸的呢? 自由读第4-7自然节,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2、再读第4-7小节,画出具体描写“她用无比的勇气承受着一切,她以一贯的微笑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敬佩“的句子。 讨论交流 3、你认为这样的句子应该怎样 读呢?指导朗读品味 通过朗读,我们体会到,桑兰真是个坚强的小姑娘。1、桑兰是怎样面对这天大的不幸的呢?2、再读4-7自然段,画出具体描

27、写桑兰这个坚强的小姑娘,她用无比的勇气承受着一切,她以一贯的微笑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敬佩。的句子。3、讨论交流。(1)出示:队员们看到桑兰的伤势后都忍不住失声痛哭,而桑兰却表现的怎样?(2)每天上午和下午,医生都要给桑兰进行康复治疗。康复是什么意思?用康复造句。当医生给桑兰进行康复治疗的时候,桑兰总是怎样做?(3)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桑兰可以自己刷牙,自己穿衣,自己吃饭了。但有谁知道,在这些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动作背后,桑兰是怎样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的!你觉得怎样读才感人呢?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具有坚强不屈的意志品格的桑兰大姐姐,她为所有的瘫痪者做出了榜样,也为我们这些四肢健全的人做出了表率。仿

28、照第4自然段,想象作文。1、出示第4自然段,分析2、默读,看看每一句话分别讲了什么?3、出示第5自然段,想象仿写。4、请你在桑兰的刷牙、穿衣、吃饭中任选一个,发挥想象,仿照第4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板书设计4、微笑着承受一切美好人生天大不幸坚强 微笑着承受反思重建5雪儿教学目标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会本课10个生字。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我和爸爸对雪儿的关爱以及描写雪儿给我带来欢乐的词、句。3通过朗读、感悟,理解“我”和雪儿之间的深厚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内容分 析课文记叙了“我”照料一只受伤的白鸽,又送白鸽重新飞上蓝天的事。包含了我对白鸽的下、热

29、爱自由而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告诉我们要正确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自觉锻炼坚强的意志。 本文以作者与白鸽先是相伴后来相离为线索,情感的变化随着故事的发展层层递进,以情动人,寓理其中,使文章引人入胜,中心突出。重点难点通过对课文重点词句的理解和对课文空白处的想象,理解“我”和雪儿之间的深厚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教学准备两幅鸽子图(第一幅画有一只受伤的鸽子,第二幅画有一只展翅飞翔的鸽子)、轻音乐录音带、小黑板教学时间 ( 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师 生 活 动修议一、谈话引入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四、指导书写1同学们,还记得一年级下册学过的课文生日礼物吗?文中的小朋友过生日,

30、妈妈送给他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那是一份怎样的生日礼物?结果怎样?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与小鸟有关的课文雪儿,看看文中的小男孩与小鸟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3板书课题,齐读。1、自学课文,要求:(1)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遇到不懂的字词可借助工具书解决;(2)不理解句子可联系上下文理解;(3)想想每一段写的是什么,初步了解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2、教师检查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帮助自学。3、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说说大意,结合课文理解词语明媚:(春光)鲜明可爱。信使:奉派传达消息或担任使命的人。快慰:痛快而心里感到安慰。施展:发挥,显示。艰难险阻:巨大的困

31、难和危险的阻挡。(3)理清脉络默读课文,按“向往盼望欢乐”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并想想每部分讲了什么。讨论,交流大意:1、我腿伤在家,向往外面的世界。2、我精心照料受伤的信鸽雪儿盼望它快点康复。3、雪儿展翅飞上蓝天,我心中十分快慰。剩”左宽右窄,“鸽”的第二笔是点,“阻”的最后一笔要拉长,“哀”的下部不能太散也不能太拘谨。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师 生 活 动修议一、复习二、再读课文,体会人物感情三、讨论交流,畅谈体会四、作业设计1、用生字卡片复习生字词2、默写文后词语,选词说话3、今天我们继续学习5、雪儿(板书课题)1自由朗读第1段,思考:从这一段中,你读懂了什么? 引导:当你生病了,爸爸

32、、妈妈都上班去了,你会有什么感受?指导朗读:我多么向往外面那明媚的春光啊!过渡:这里,爸爸给我带回了一只白鸽。爸爸带回的是一只什么样的白鸽呢?2带着问题默读第2段,一边读一边勾画相关语句。全班交流。这是一只受伤的白鸽。它的翅膀受了伤,它的身子很脏,眼睛里充满哀伤。相机理解词语“哀伤”。课件展示:受伤的白鸽。面对这只受伤的白鸽,你有什么感受?“我”和爸爸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呢?(用“”画出有关词语:洗澡、敷药、取名)爸爸和“我”的精心呵护,让“雪儿”发生了什么变化?(课件展示:浑身雪白的“雪儿”)从此以后,“我”和雪儿朝夕相处,我们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看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他们还会看到些什么

33、?会想些什么呢?指导朗读第2段,读出对“雪儿”的怜爱,对外面世界的向往。3指导朗读、感悟36段。(1)一天一天地,“我”和“雪儿”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爸爸对信鸽的介绍,更加深了“我”对“雪儿”的了解。“我”从爸爸的口中了解到些什么呢?全班交流。(相机指导理解词语:“艰难险阻”“蓝天信使”)指导朗读第3段。读出对“雪儿”的赞美。(2)终于有一天,“我”的愿望实现了,我们的“蓝天信使”雪儿飞起来了。“我”是多么高兴、多么激动啊!引读:啊,我为雪儿欢呼!师读:你看,它那双翅膀被春风高高地托起,在蓝天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课件展示:雪儿高飞的美丽姿态)指导朗读第4段。(3)“雪儿”能展翅高飞了,就要

34、离开精心照顾它的小男孩了。美美地读读第56段,用“”勾画出最使你感动的句子。交流勾画的句子,指导体会句子表达的情感。指导学生通过重点词语体会下面三个句子。你从加点的词中体会到了什么?雪儿养好伤即将离开精心照顾它的小主人,它有好多好多的话想说,你能代雪儿说说心里话吗?指导朗读:读出“我”和雪儿的不舍。(课件展示:雪儿越飞越远,最后在屏幕上消失)1学了课文,你想对文中的小男孩说什么吗?小组交流自己的体会。2指名结合课文,说说自己学了课文后的感受。1、写一段话描述“我”和雪儿告别时的情景。2、背诵四、五自然段。3、搜集人与动物友好相处的感人故事,利用晨会课进行交流板书设计5 雪儿精心照料:洗澡敷药取

35、名放飞蓝天我:轻轻捧起望快慰雪儿:望感激祝福人鸟情深反思重建6、花瓣飘香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2、结合课文理解“不知所措”“惶恐”“红艳艳”等词语。3、抓住关键词通过充分地朗读,体会小女孩真挚、纯朴的亲情。教学内容分 析花瓣飘香整篇课文洋溢着浓浓的亲情。情节简单,但是写得情真意切。课文通过写一个小女孩给生病的妈妈送花瓣的事,表现出她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全文以对话为主体,寓深刻的道理于平凡细小的事情之中,具有较强的感染力。重点难点让学生充分地读懂课文,通过朗读体验语义语境。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经验,入境入情,充分体会小女孩话语中蕴含的真挚、纯朴的亲情。教学准备一

36、束月季花、文字片、录音带教学时间 ( 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师 生 活 动修议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二、看图学习第二小节三、学习第三小节四、学习49小节五、练习分角色朗读六、总结课文,延伸1、(出示课件)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位小女孩吗?2、都认识呀,能告诉老师你们是怎样认识的呢?3、哦,我明白了。你们喜欢这个小女孩吗?为什么呢?(相机板书:懂事)4、小女孩如此乖巧懂事,你们毫不吝啬的给了她这么多赞美,想不想和她成为好朋友呢?(齐声回答)大声一点好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过渡:先来看看你们心目中的好朋友在干什么,好吗?1、指名回答。(相机板书:摘花瓣)2、课文哪个自然段写的就是图

37、上的内容呢?请小朋友们快速轻声读课文并找一找。3、指名回答。(出示课件)4、请喜欢这段话的小朋友举起小手,好吗?(吃惊的样子)不就是摘花瓣嘛,居然有那么多小朋友喜欢,老师很想知道原因。指名回答。(我喜欢的原因是因为小女孩的动作描写非常准确生动。)那就请小朋友们细细地读一读这一自然段,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语。从这些词语你能看出什么呢?(小女孩摘花瓣的时候很小心。)谁能读好这段话?指名读,评议。刚才这位小朋友的表现太棒了,我们来学着他的样子,看着大屏幕读一读,好吗?齐读。过渡:(思索的样子)等一等,谁能告诉老师,小女孩摘的是哪里的花瓣呢?指名回答。2、人家门前的月季花怎么可以不止一次的随便摘呢?你瞧,

38、当小女孩又一次摘人家门前的花瓣时,被月季花的主人碰到了。(出示课件)3、小女孩这时会有什么反应呢?课文中有两个词语用得特别好。你们读一读,找一找。4、指名回答。点击词语“不知所措、惶恐”、领读、理解。5、设想:在什么情况下你会不知所措、惶恐?小女孩为什么会惶恐不安呢?体会小女孩当时的心情。结成学习小组自学,教师巡视指导。小组汇报过渡:老师看到有几个小组的小朋友讨论得热火朝天,有些小组是跃跃欲试。谁第一个来证明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孩子指名回答。A小女孩说:“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给她。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指名回答。(相机板书:让妈妈高兴)请找出这段的小朋友站起

39、来。剩下的小朋友为什么没选这段呢?学生之间互相质疑,自主解决问题。小朋友们的学习劲头一个比一个足,老师也有一个问题需要寻求你们的帮助。月季花的花瓣究竟是什么样的呢?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小朋友们想不想亲身感受一下?(让学生摸一摸花瓣,闻一闻花香。)说说你的感觉如何?能看着大屏幕来说说吗?“花瓣摸上去,闻起来有。”连同学们都陶醉在这淡淡的花香中,难怪生病的妈妈看到花瓣会高兴呀!让我们读一读小女孩的话,感受她对妈妈的关心。引读“摘花瓣做什么呀?”B“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指名回答。(相机板书:让爸爸放心)你们知道南沙在什么地方吗?(演

40、示课件)小女孩有一个远在南沙当解放军的爸爸,身穿军装,手握钢枪,保卫着祖国的南大门,这是一件多么让人自豪的事呀!可小女孩眼眶里为什么闪动着泪花?同桌讨论,指名回答。小女孩连连推辞,并说明原因。1、这样善解人意的小女孩摘了你家门前的花瓣你忍心责怪吗?课文中月季花的主人有没有责怪她呢?你是怎么知道的?愿意读读他们俩的对话吗?2、同桌练读。请两组同桌对话。3、全班分角色对话练习。4、小女孩的乖巧懂事不仅感动了我们,也打动了课文中的“我”,引读“第二天清晨”。小朋友们知道“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吗?1、老师写了一首来赞美这个懂事的小女孩。你们愿意听听吗?2、有一位小朋友向老师提一个问题:为什么课文用花瓣飘

41、香做课题呢?我觉得这位小朋友很会动脑,你能从小诗中找找答案,帮她解决这个问题吗?3、小女孩摘下带露水的花瓣是为了让生病的妈妈高兴,小女孩藏起对爸爸的思念听妈妈的话、细心的照顾妈妈是为了让远方的爸爸放心,小女孩只摘花瓣是为了不应向别人赏花,这一切都说明小女孩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她就像着花瓣一样散发出淡淡地清香,深深的打动了每个人。你们想不想写几句话来夸一夸这个小女孩吗?把这些赞美的话寄托在你手边的花瓣上,贴到黑板上,让它们散发出淡淡的清香。4、学完课文后,你想为爸爸妈妈做些什么呢?和几个小朋友一起讨论,课后把你的设想些在花瓣上,也贴成一朵花形,让这花瓣继续飘香。板书设计小女孩摘花花瓣飘香(孝心)送

42、妈妈“我”买花反思重建7、菩萨兵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课文.2、学会9/11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用“热火朝天”、“干干净净”等词语描写同学们大扫除的情景。4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胞的优秀品质,体会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教学内容分 析这篇课文记叙了红军长征途中军受民的一个感人故事。朱德总司令带领的红军以菩萨一样的心肠为藏民着想。替藏春耕,以实际的爱民行动赢得了藏胞的信赖与欢迎。重点难点理解朱总司令的话,体会其中包含的意思。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教学时间 ( 2 )课时第(一)

43、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师 生 活 动修议一、导入新课1、简述红军长征背景。2、板书课题,提问:什么是“菩萨兵”?藏族同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你们想了解这个故事吗?请大家先读课文,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课文中的生字不多,你掌握了吗?有没有不理解的?自学生字词(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及不认识、不理解的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出示:菩萨糟蹋藏族一段同胞反动朱德翻译糊涂不饶人哪怨不得春耕挨饿播种干干净净检查词语及课文朗读情况。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读讲第1自然段1、自由读。2、指名说说对“长征”、“藏族”的理解。3、这一自然段讲了什

44、么?4、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注意读出感情。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师 生 活 动修议一、谈话导入1. 同学们,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菩萨兵。我们知道,菩萨是传说中善良、慈悲、救苦救难而又无所不能的神。那么,请同学们猜猜看,“菩萨兵”是什么意思?2.“菩萨兵”是一个了不起的美称。让我们带着称赞、崇敬之情一起来读课题。3.那么,什么样的兵能称之为“菩萨兵”呢?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二、复习1.检查字词读音。出示:藏民 春耕 糊涂 怨不得 糟蹋 挨饿 露面 不饶人热火朝天 尽心尽力 干干净净 平平展展2.指导写“藏”。3.检查长句子朗读。出示:(1)藏族同胞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一听

45、说又有军队开过来,早就躲进了深山,谁也不敢露面。(2)几天以后,藏族同胞得知这一消息,一个个悄悄地返回了家园。4.两句话都是讲谁的?是啊,都是讲藏胞的,但一句是说他们“躲进”深山,一句是说他们“返回”家园。(点击鼠标,“躲进”、“返回”两个词红色显示)同学们,看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吗?5.根据预设,将学生的提问提炼为以下两个:(1)藏胞们躲进了深山,朱德总司令的心情是怎么样的?(2)为什么开始时藏胞要躲进深山,后来又悄悄地返回家园呢?三、学文感悟过渡:同学们,有没有兴趣跟老师先来研究一下第一个问题呢? (一)探讨:藏胞们躲进了深山,朱德总司令的心情是怎么样的?相机出示:(

46、1)出示:“这么多天了,藏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得想办法动员他们回来呀!”“怎么受得了呢?”是什么意思?换个说法怎么说?藏胞在山里为什么会受不了?从朱德总司令的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我们读的时候也要带着这样的感情,你能试着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标点符号所表达的意思吗?(2)出示:“现在已经是春耕的时候了,节气不饶人哪,得赶紧帮助藏胞把地抢种上。”了解“节气”。 理解朱德总司令“急”是因为担心藏胞耽误春耕,急藏胞所急。(二)探讨:为什么开始时藏胞要躲进深山,后来又悄悄地返回家园呢?1.为什么开始时藏胞要躲进深山?出示:藏族同胞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一听说又有军队开过来,早就躲进了深山,谁

47、也不敢露面。想象说话:藏族同胞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同学们,我们来回忆一下,从你看过的电视电影作品中,想想藏胞可能吃过反动军队的哪些苦头?2.后来为什么又悄悄地返回家园呢?引出:开完会,朱总司令就带领大家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在这么多耕种者中,你仿佛看到了谁?他们在干什么?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名红军战士,此时此刻,你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学生想象说话。引出“不能让藏胞来年挨饿,我们要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地把藏胞的地种好。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想象说话:如果你是一位藏民,当你看到这样的场景,你会想些什么,怎么做呢?是啊,所以藏族同胞们一个个悄悄地返回了家园。当他们回到自己的

48、家园时,还看到了什么呢?引出“院子干干净净、土地平平展展。”他们看到这一切,会怎么感激朱德和红军战士呢?是啊,千言万语,在此时都汇聚成了一句话,出示:“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 引导学生读好句子“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三)探讨:为什么称朱德和红军为“菩萨兵”?引导学生分两层体会:1.从朱德和红军战士帮藏胞春耕及打扫院子、整治土地体会。2.出示“长征途中,红军来到藏民居住地区,准备休整一段时间。”通过此句体会。抓住“休整”一词,引导学生想象说话:朱德和红军战士本该做些什么?现在却在做些什么?朱德和他带领的红军战士为什么能做到这一切呢?同学们,我们先来听一首

49、歌,课件播放,歌词如下:歌词中,把共产党人比作什么?把人民比作什么?由此理解深层次的“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 四、拓展写话同学们,一晃到了秋天,收割时,藏族同胞想表达对红军的感激之情,请你们代藏胞们给朱德和那些红军战士写封信。板书设计7、菩萨兵藏民吃尽苦,见兵面不露。藏胞见真心,都夸菩萨兵。反思重建8、李广射虎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2、学会9/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3、知道塞下曲是赞美西汉飞将军李广神勇无比的,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爱之情。教学内容分 析课文采用“以文包诗”的形式,介绍唐代诗人卢纶所写的著名诗篇塞下曲,大意是:将军夜晚外出巡逻,见树林深处风吹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