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闭症儿童的问题行为及其教育措施_第1页
浅谈自闭症儿童的问题行为及其教育措施_第2页
浅谈自闭症儿童的问题行为及其教育措施_第3页
浅谈自闭症儿童的问题行为及其教育措施_第4页
浅谈自闭症儿童的问题行为及其教育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摘要:儿童自闭症是一种终生的广泛性发育障 碍,是言语发展障碍、人际关系障碍、行为刻 板异常、感知觉反应异常的行为综合症。自闭 症患儿存在着社会交往障碍,语言表达、理解 和沟通障碍以及一些问题行为等。在实际生活 中对自闭症儿童的问题行为应采取一些教育和 训练相结合的措施,如:克服自闭症儿童的沟 通障碍,对其进行语言训练及控制他们的不良 行为等。关键词:自闭症儿童 问题行为教育措施一、引言:自闭症儿童也称为孤独症儿童,现今又统称孤独性障碍。它是 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以社会相互作用、语言动作和行为交往三方 面的异常及以三岁前发病为特征。通常发生于 3岁之前,从婴儿期 开始出现,一直延续到终身,是一种

2、严重情绪错乱的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学的进步,人们对自闭症儿童关注越来越 多,对自闭症发生的原因、诊断和治疗的研究也在不断发展,尤其 是在矫正与治疗方面。患自闭症的儿童需要同时发展的能力很多, 不同能力之间彼此影响,在不同阶段所采取的方法也应有所不同。 对自闭症儿童的训练应该是针对个体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差异,根据 患病儿童目前能力水平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本文总结了自闭症儿童的一般行为表现并提 出了关于自闭症儿童的问题行为应采取的一些教育措施,希望能为 家长和教师对此类患儿的干预训练提供一些帮助。二、自闭症儿童的行为表现自闭症儿童自从 1943 年公布世界

3、以来,它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人们也更加关注地去研究它,自闭症儿童的行为表现在孩子与孩子 之间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并且随着发育,不同年龄也有不同表现。 自闭症不同于儿童期精神疾病以及发育障碍。自闭症的主要表现有 以下几个方面:1. 社会交往障碍自闭症患儿缺乏与人交往的兴趣和技巧。他们不能与他人沟通 感情,不能理解及遵从一些社会习俗。他们多数不愿与别人进行眼 神之间的交流,不愿用眼睛与其他人凝视。自闭症儿童对别人甚至 包括自己的父母经常是不屑一顾。自闭症儿童对于外界的刺激表现 非常的麻木,严重者甚至是正常的身体和情感刺激,都无法影响自闭症儿童的喜怒哀乐。他们的行为往往是不被他人所理解。这样就 导致了自

4、闭症患者成为社会这个大舞台之上孤立的、无法沟通的角 色。2. 语言表达、理解和沟通障碍大约有 50%的自闭症儿童没有沟通性的语言,他们从小就一直 不会讲话,几乎所有的自闭症儿童的言语发育迟缓。他们不会表达 自己的意向,常用刻板的、重复的言语,像鹦鹉学舌一样模仿别人 的语言, 缺乏与人一来一往交往性的言语。他们常常表现为答非所问 或重复别人的部分问句,语句出现严重的错误,分不清人称代词 你、我、他。言语的声调、重音、速度、节奏等方面异常,如缺乏 抑、扬、顿、挫等,显得平淡和生硬。自闭症儿童往往不主动同别 人说话,其某些主动性的言语可能是重复性的、机械的,而不是建 立在理解基础上的。他们尤其对象征

5、性、概括性和抽象性语词的理解有更大的困 难。例如:不懂得好与坏、美与丑、朋友和敌人、爱与恨,不分 喜、怒、哀、乐等。他们也不会用手势、表情和姿势来表达那些想 说的词句,因为自闭症儿童没有正确的言语可用来表达自己的需 求,所以使其常常发脾气,表现出极不正常的行为。3. 行为障碍自闭症患儿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表现出一系列的问题行为。当 他们的要求被拒绝或被要求做某事时,他们会大哭大闹、乱扔东 西,甚至躺在地上,以示抗议,有时即使未遭遇挫折和不愉快事 件,如在街上行走,他们也会无端地辱骂身边的行人,冲他人扔杂 物或拧别人。他们的问题行为也经常会指向自身,表现为一些自伤 行为和自我刺激行为。自伤行为包括

6、拔头发、咬手、撞墙等,而自 我刺激行为则是在情境中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儿童频繁的出现 一些毫无意义的行为,如玩弄自己的舌头、模仿动作、边爬边叫。 他们的兴趣狭窄,如有的自闭症儿童对公交线路、火车时刻表、某 一颜色或号码发生特殊的兴趣。此外,有的患儿还可能有感知障碍,对环境中的物理刺激和事 件常常表现出过度敏感或反应迟钝。他们对于视觉和听觉刺激的缺 乏反应,常使人们误认为他们是瞎子或聋子,他们往往对疼痛、咸 味和苦味有很强的耐受力,而有时他们又表现的异常灵敏,他们能 听见很低的声音,在正常光线下可能会眯起眼睛或皱眉。有的还存 在认知障碍、智力低下,抽象思维能力很差,少数患儿可能伴有癫 痫发作。

7、三、对自闭症儿童问题行为采取的教育措施1. 克服自闭症儿童的沟通障碍要培养自闭症儿童与别人的交流意识,应当建立彼此信赖的关 系,克服目光障碍与身体接触障碍等。为了能够对自闭症儿童做到 “对症下药”,必须了解他最喜欢什么和最讨厌什么,以此来作为 培养自闭症儿童的互动行为的限制与诱导“工具”。家长及教师可 以与自闭症儿童进行一对一的教育训练。通过谈话、安抚,共同参 与其喜爱的有意活动来增加自闭症儿童的信赖感。同样也可以利用 自闭症儿童的有利喜好来引起他的注意力,训练其能有目的的转移 注意力。2. 进行语言训练自闭症儿童普遍存在语言障碍。有的无法分清“你、我、 他”。如将“我要吃饭了”说成“你要吃饭

8、了”。有的不能回答别 人的问题,只是重复别人的问话或是重复问题末尾的话。如问他 “今天是星期几?”他只会重复“今天是星期几。”等等对于自闭 症儿童的语言障碍,只能是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制定针对障碍特 点的指导计划,及时纠正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错误,并且要经常提 醒强调,才能让自闭症儿童有充分的说准确话的机会。虽然对自闭 症儿童的语言训练时间长,而且可能收获甚微,但是只要坚持下 去,会使自闭症儿童的语言障碍得到有效改善。3. 控制自闭症儿童的不良行为刻板行为是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表达与人际沟通的“绊脚石”。 所以克服、避免其发生刻板行为很重要,教育者要排除可引发刻板 行为的条件,让儿童对刻板行为逐渐地

9、淡忘。教育者还要预告可能 改变或影响情绪的事件,教导正确的情绪表达方式。有的自闭症儿 童在想要满足自己的某种需求或达成某种目的时,会有不正常的情 绪表现。如想要吃饭或是想要得到某种玩具时,他可能会大哭大 闹、发脾气。此时教育者不是满足他的要求,而是引导其正确地表 达自己的目的,否则会使自闭症儿童的无理情绪产生诱惑因素与恶 性升级。四、小结对自闭症儿童的训练首先要重沟通。教师或治疗师必须先与患 儿做好沟通,让他们注意我们。喜欢我们,才可以去影响他,而要 引起儿童对我们的注意,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投其所好。教师在指导 自闭症儿童时,可以利用儿童喜欢的刺激,设计成简单的活动,带 领患儿去参与活动或进行实

10、际操作,通过简单的活动,不仅可以与 患儿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也可由活动中帮助他们了解语言的概念, 一旦有了语言的概念,教学活动才可以进行。另外,对待自闭症儿童,老师和父母之间也应保持沟通,共同 建立孩子的教育模式。老师与家长们持续性的教育和训练以及对孩 子的期望,对他们是非常重要的。自闭症儿童的特点和程度不尽相同,激发自闭症儿童的学习兴 趣,培养他们的注意力,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特殊教育最大的特点 就是因人而异。只有抓住其特点,有顺序、有方法的进行训练和培 养,他们的能力才能有所提高。从事自闭症教育的教师只要用心地 观察学生,一定会找到适合孩子的最佳教育方法,使训练取得更好 的效果,尽快地使自闭症

11、儿童回归主流,适应普通学校的学习生参考文献:1. 方俊明.特殊教育学 .2005 年 6 月第 1 版 .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 潘一. 特殊教育学基础. 2006 年 7 月第 1 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3. 华国栋 .特殊需要儿童的心理与教育 . 2004 年8 月第 1 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4. 汤盛钦 .特殊教育概论. 1998 年 7 月第 1 版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5.朴永馨,顾定倩. 特殊教育 . 2006 年 8 月第 2 版. 华夏出版 社6.戴淑凤. 让孤独症儿童走出孤独 . 2005 年. 中国妇女出版社 自闭症儿童的父母怎么办? 捧着一纸孤独症诊断书,

12、曾经关于宝宝未来的诸多美好憧憬顷刻间 被晴天里的一声霹雳击得粉碎。然而,逃避现实、怨天尤人无济于 事,尽快采取积极的早期干预措施才是正道。透视孤独儿父母心路历程一旦发现宝宝患有孤独症,父母都会经历一个艰难的心路历 程。主要表现为: * 没有勇气接受宝宝患有孤独症的事实,错误地认为宝宝固执的行为仅仅是因为宝宝不听话,从而将责任归咎到宝宝身上,甚至经常 打骂训斥宝宝。* 害怕面对周围的社会环境,不敢带宝宝直面邻居、朋友、同事, 企图回避现实。* 不能正确理解早期干预的作用,一旦早期干预成效不大就丧失信 心,对宝宝没有耐心,甚至放弃疗育。 * 家 庭 成 员 之 间 互 相 埋 怨 , 互 相 推

13、卸 责 任 。* 总拿自己宝宝与别的宝宝比较,并因为这种比较而更加灰心丧 气。特别提示:父母的心态直接影响宝宝早期干预的效果,因此, 父母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坦然地接受宝宝患有孤独症的事实极其 重要。只有这样,父母才能以平和坚强的面貌面对宝宝,并给予宝 宝最贴心的照顾与积极有效的心智行为训练与指导,从而给宝宝一 个相对比较正常与快乐的未来。此外父亲的参与更是意义非凡,在 早期干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矫治孤独症的手段目前为止,在医学上我们还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治疗孤独症 的方法,中西医在治疗孤独症的问题上也存在不少分歧,因此,孤 独症的治疗基本还停留在心智行为训练是最好方法的认识上。目前 比

14、较常用的是洛瓦斯(Ivar lovaas )推广的应用行为分析法(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 简 称 ABA ) 。ABA教学特点:将每一项要教的技能分成很小的步骤,然后一步步练习;反复训练每个步骤,进行强化教学;通过提示帮助宝宝 做出正确的选择;使用强化物及强化手段巩固教学成果。行为训练准则1 、 从 理 解 宝 宝 入 手一般孤独儿父母可通过以下方式学习理解宝宝:寻找和利用各种学习资源与途径向专业机构和人员咨询、请教参加培训班查找和搜集有关参考资料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练习与同业人员/其他家长广泛交流2、给予宝宝正确的刺激基于孤独症宝宝的主要障碍是社会交往障碍,

15、因此,训练过程中,如何让宝宝听懂指令、理解发出指令者的意图,并做出正确的反应是训练的基础。在训练宝宝或与宝宝交往的过程中,父母可以站在宝宝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给宝宝一些正确的刺激。给宝宝正确的刺激可遵循以下步骤:明确要做什么?现在我应该做什么?我现在说的是什么(指令)?关于要做的事情我有什么感觉?(对宝宝来说是否难度太大?)我所做的事情宝宝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宝宝的反应如 何?)?如何做到?(辅助)确 定 完 成 某 一 任 务 的 方 法 / 步 骤 ?如何确认设想的方法/步骤?这种方法给我什么样的感觉?如果换一种方法,我有什么感觉?3、发出指令的正确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一次与宝宝的接触

16、都可以成为训练宝宝 的极好机会。通过随时随地向宝宝发出指令,可以有效地帮助宝宝 建立正确的社会交往意识及时、适时 因为孤独症宝宝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因此在训练时要及时抓住他们注意某一事物的瞬间发出指令,并帮助宝宝建立正确的反应,随后立即给予强化。比如宝宝正伸手够沙发上的玩具娃娃,在宝宝没有够到玩具娃娃前应及时发出“拿娃娃”的指 令,在宝宝对玩具娃娃毫无兴趣前或宝宝已经将娃娃拿到手之后发 出“拿娃娃”的指令就意义不大 准确、扼要 由于孤独症宝宝大都有语言障碍,因此,在给宝宝 发出指令时要考虑宝宝的语言理解能力,准确、扼要地向宝宝发出 指令。比如你想要宝宝将果盘里的苹果拿给你,如果说“把果盘里 的大

17、苹果拿给妈妈”,那就超出了宝宝的理解范围。此时只要说 “ 拿 苹 果 ” 就 OK 了 。必要性 因为孤独症宝宝在理解语言方面存在困难,因 此,给宝宝发出指令时,一些在正常宝宝看来很简单的事情描述给 孤独症宝宝就需要对某个简单的指令进行细分,以方便宝宝正确理 解。比如,给宝宝吃饭的指令就应该分解成“拿筷子”、“端 碗”、“吃饭”只有当宝宝确实理解了吃饭这一指令的含义才 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可实现性 给宝宝发出指令时要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确定 给宝宝发出一些他确实能够做到或通过努力可以做到的指令,否则 父母发出的指令就毫无意义。比如,宝宝连笔都不会拿,就不要给 他 发 出 “ 画 一 个 圆 圈

18、” 的 指 令 。4、提 高 指 令 有 效 性 的 技 巧* 设置单一的环境,训练目标明确,避免不必要的无效刺激;* 仔 细 观 察 宝 宝 的 反 应 , 及 时 给 予 必 要 的 提 示 ;* 根 据 宝 宝 的 情 况 , 恰 当 提 高 训 练 目 标 ;* 及时对宝宝正确的反应给予强化,对宝宝不正确的反应进行纠正,并反复加以练习。ABA实例目的让宝宝学习将玩具汽车给妈妈。指令a给我汽车。反应宝宝拿起玩具汽车,然后递给妈妈。训练方法向宝宝发出指令“给我汽车。”指导宝宝拿起玩具汽车并将手 里的玩具汽车递到妈咪手里。如此反复,直到宝宝明白该对这一指 令做出什么样的反应。一旦宝宝做出正确反应,通过奖励及时给予 宝宝强化。如果宝宝反应不正确,要及时纠正。通过反复练习可以 逐步减少对宝宝的提示,直到宝宝无需提示就可以对这一指令做出 正确的反应 训练注意事项1、细分训练步骤。细分训练步骤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