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外科综合楼-初步设计说明知识交流_第1页
医院外科综合楼-初步设计说明知识交流_第2页
医院外科综合楼-初步设计说明知识交流_第3页
医院外科综合楼-初步设计说明知识交流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医院外科综合楼初步设计说明1 总说明1.1 设计依据1.1.1国家有关规范、标准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JGJ49-88综合医疗建设标准建标 110-2008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GB50333-2002其它相关国家、地方法规规范。1.1.2关于 * 医院外科综合大楼建设项目立项的批复( * 发改投资 201226 号)1.1.3关于 * 市* 医院外科综合大楼立项的批复( * 发改社会 2012126 号)1.1.4*医院外科综合大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1.5关于 * 医院外科综合大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发改社会 2012795号)1.1.6* 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委

2、员会对总 * 规划方案批复1.1.7*医院基建办编制的外科综合大楼设计任务书1.1.8*医院提供的院区地形图1.1.9*医院外科大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1.10*医院和 * 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签订的设计委托书1.1.11环境影响报告书1.1.12关于 * 医院外科综合大楼及辅助用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环审 20131号)1.1.13* 地震局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 震许决字 2013第 3 号)1.1.14* 政府常务会议纪要(十五届第4 期)(详见附件,所缺部分由建设单位补缺齐)1.2院区概况1.2.1* 医院外科综合大楼位置该项目为 * 医院外科综合楼, 位于 *

3、城瑞雁大道和瑞雁大道交叉处, * 医院大院(新院址)内。1.2.2院区建设场地地质、气候条件* 位于广西东南部,黄金水道西江上游,居北纬23219 24219,东经110354 1103942,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温和,年* 均气温 21.5 C,年降雨量 1630 毫米,年 * 均日照 1712 小时,主导风向为东南方。* 内河流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西江横贯县之中部* 原,境内全长 44 公里,多年 * 均径流量为 1828 亿立方米,主要河流有15 条,集雨面积2987.73* 方公里,多年 * 均径流量 25.4 亿立方米,全县雨量充沛,水能蕴量8.41 万 KW。全县建设有大、

4、中、小型水库55 座,其中大型1 座,中型 3 座,水库储水量达5 亿多立方米。1.2.3 市政条件生活用水由市政给水直接供给。污水经医院的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检查井。雨水经室外雨水沟收集后排至市政雨水检查井。本工程电源电压等级为 220380V, 由本院内的配电室引来。有线电视、电话及网络系统的进线均由相关的城市网络引接,系统由甲方委托专业公司设计,本设计仅为系统的管路敷设。1.3医院建设规模与任务1.3.1拟建的外科综合楼属于 * 医院的医疗设施。 * 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国家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及国家级爱婴医院,是 *120 急救中心和孕产妇急救中心,是

5、 * 第一附属医院技术协作医院,是 * 辖区内医疗业务技术最全面、医疗设备最完善、医疗服务能力最强的公益性综合医院。现有 20 个临床科室、12 个医技科室。现有在职职工 910 多人,中级以上职称技术人员 325 多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24 人,研究生学历医务人员 9 人。现有开放病床近 900 张,年门急诊量近36.2 万人次,住院病人4.2 万人次。1.3.2根据工程规划设计任务书要求,外科综合楼建设规模:项目基底面积1543.30*方米,使用内容包括:地下车库、供应中心、产科、产房、新生儿科、手术部、ICU 、住院部,总建筑面积 33901.68*方米,总病床数 588 床。1.

6、3.3设计范围本次设计包括外科综合楼的单体设计。外科综合楼二次装修由业主另行委托装修公司进行。1.4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1.4.1 外科综合楼用地位于 * 医院大院(新院址)内中心位置,南偏东面是急救中心及办公综合楼(在建),南偏西面是业务综合楼(已建成) ,西面是康复治疗用房(规划中) ,北面是教学科研楼(规划中)。总体布局要求功能分区明确,与周边新旧建筑衔接合理,使用流线通畅。1.4.2病房楼流程设计、医疗手段和设备选用方面尽量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体现现代化医疗设施的特点。1.4.3病房楼建筑 * 面布局考虑洁污分区、洁污分流的卫生要求,注意运行路线短捷,管线经济合理的工程技术要求。1

7、.4.4在建筑内外环境设施上努力为病人创造优美舒适的就医条件,同时又为医务工作者提供安全方便的工作环境。1.4.5按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广西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DBJ45/003-2012 要求,外科综合楼按公共建筑热工要求和地方节能标准做节能设计。各专业机房布置尽量缩短管线,减少能耗,设备选型、系统设计、计量方式尽量考虑节约能源;并建设自动化管理系统和加强管理以满足节能要求。1.5总指标1.5.1医院大院指标医院总用地面积40229.69 公顷1.5.2外科综合楼指标基底面积: 1543.30*方米总建筑面积: 33901.68*方米(其中:地下 3464.66*

8、方米,地上 30437.02*方米 )病床数: 588 床用电设备安装总容量:5708.92 KW日用水量:443.30 立方 /天空调计算冷负荷:3400KW总用钢量: 2850 吨项目总投资:14500 万元(资金来源全部由建设单位自筹解决)1.6存在问题及建议1.6.1在施工图设计之前,应和医疗设备公司进行沟通,以确认* 面布置是否满足安装要求。1.6.2在施工图设计之前,应和太阳能或空气能厂家进行沟通,以解决屋顶机房布置。2 总*面2.1设计依据2.1.1* 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委员会对总* 规划方案批复2.1.2* 医院提供的院区地形图2.2院区概况2.2.1院区位置* 医院位于 *

9、城瑞雁大道和瑞雁大道交叉处, * 医院大院(新院址) 内。东北面临近 * 公安局,东南面为已建成商住区。2.2.2工程用地现状外科综合楼用地位于 * 医院大院(新院址)内,南偏东面是急救中心及办公综合楼 (在建),南偏西面是业务综合楼(已建成) ,西面是康复治疗用房(规划中) ,北面是教学科研楼(规划中)。2.2.3外科综合楼采用的坐标系统及高程系统与地形图中所采取的一致。2.3总* 面图2.3.1总* 面布置外科综合楼用地位于 *医院大院(新院址)内,急救中心及办公综合楼、 业务综合楼、康复治疗用房及教学科研楼围合之处;根据周边环境及院方要求,主要人流出入口设在建筑的西南角;地下车库的主要出

10、入口设在建筑的东南角,为及时疏散车辆,在地下室的北侧加设机动车出入口。外科综合楼污物出口设在建筑的东北角,较为隐蔽,避免与人流交叉。建筑与南偏西面的业务综合楼(已建成) ,西面的康复治疗用房(规划中)连接。2.3.2竖向布置与道路根据周围环境确定建筑物一层标高;外科综合楼一至三层与康复治疗用房(规划中)通过连廊连接,与南偏西面的业务综合楼(已建成)通过斜坡连接。在外科综合楼三面布置环行车道,与消防车通道结合。场地雨水采用有组织排水;地下室顶板(室外部分)做出1%坡度,往南北两侧排水。2.3.3绿化、美化布置在有限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增加绿化,提供急救中心一个舒适的环境。建筑西北处的广场经过绿化设计

11、,可以放大绿化空间,弱化建筑物对环境的压迫;通过绿化空间的收放,勾画出视线的多层次感,丰富了休息场所的环境感觉。屋顶绿化是另一个有效措施,提供了可以远眺的休息场所。地下室顶板(室外部分)布置树池、花坛、草坪、及雕塑小品,可供病人活动。3. 建筑3.1设计依据及设计要求3.1.1 根据 * 医院的设计任务书,外科综合楼的建筑设计要求先进、合理、经济、实用,体现现代化医疗建筑的水 * ,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价廉、诚信、方便的服务。3.1.2国家相关规范与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 95(2005 版 )汽车库、修车库

12、、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2001 年修订版)无障碍设计规范 GB 50763-2012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5-2012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综合医疗建设标准建标110-2008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JGJ100-98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广西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DBJ45/003-20123.1.3* 医院为国家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外科综合楼为现代化医疗设施。外科综合楼地下一层,地上二十层;建筑主体高度 78.95 米;防火类别:一类,耐火等级

13、:一级;主要结构形式: 钢筋混凝土框架 -剪力墙;抗震设防烈度: 6 度(按 7 度设防);防水等级:屋面防水为级,地下室防水为二级。3.2总体布局本工程位于 * 医院大院(新院址)内中心位置,急救中心及办公综合楼、 业务综合楼、康复治疗用房及教学科研楼围合之处;根据周边环境及院方要求,主要人流出入口设在建筑的西南角;地下车库的主要出入口设在建筑的东南角,为及时疏散车辆,在地下室的北侧加设机动车出入口。外科综合楼一至三层与康复治疗用房(规划中)通过连廊连接,与南偏西面的业务综合楼(已建成)通过斜坡连接。在外科综合楼三面布置环行车道,与消防车通道结合。3.3建筑设计3.3.1地下室一层停车场,共

14、停车位72 个。3.3.2外科大楼科室安排一层:供应中心二层:产科三层:产房四层:妇科五层:新生儿科六、七层:手术部八层:设备层九层: ICU 重症监护十十九层:标准病房二十层:中央空调机房、蓄热水池屋顶:太阳能或空气能标准病房为普通病房,每层设一个护理单元,一个护理单元床位为 50 床,设三床间和四床间。护理单元采用中间走廊式布置* 面,护士站设于单元中心。病房卫生间靠外墙布置,不影响护士在走廊观察病人情况,卫生间可直接通风采光,对其清洁卫生也起到良好作用。阳台的设置既可提供病人休闲观景 * 台,又能起到遮阳作用,避免南方灼热阳光直射室内。所有病房设综合医疗槽,内含医疗气体管道接口、电气插座

15、、传呼讯号按钮、床头灯等。3.3.3屋顶以上为各机房及太阳能集热板或空气能机组。3.4无障碍设计建筑物人流出入口处均设1/12 坡度的无障碍坡道。其中的一台电梯轿厢和电梯厅的无障碍设施和设计要求符合规范要求。主要通道设双层扶手,扶手中心距地0.9m 高。3.5灯光标志工程以及色彩分区外科综合楼按医院的统一图案文字加色彩诱导标志。电梯候梯厅、各科室入口及各交通枢纽布置导向标志。各科室、病房各护理单元以不同颜色的扶手色带区分不同部门,各科室入口处及护士站以灯光色彩标志区分不同部门。各种无障碍设施,包括停车位、电梯、卫生间等设国际通用无障碍标志。各类工程处管网均按国家有关标准涂刷不同颜色油漆便于维修

16、管理。3.6剖面设计及竖向交通设计3.6.1外科综合楼为地下一层,地上二十层。各层层高:地下一层 5.0 米(主体部分)和4.2 米(非主体部分),一层 5.0 米,二五层 3.9 米,六、七层 4.5 米,八层 3.3 米,十二十层3.8 米,室内外高差 0.45 米,建筑总高78.95 米(主体部分)。3.6.2 交通的设计原则是做到医患分流、洁污分流。本工程设七部病床梯(其中一部为消防电梯兼污物梯,一部为无障碍设施轿厢) 。主要的电梯群是五部病床电梯,负一层至二十层均设站;一部病床梯(洁梯)主要为医护人员和特殊患者使用,以保证高效性,负一层至二十层均设站;一部医用电梯作为污物电梯使用,负

17、一层至二十层均设站。编号名称载重量速度停层站数提升高台备注kgm/s度 m数电梯病床梯18001.75-1202179.701电梯病床梯18001.75-1202179.701电梯病床梯18001.75-1202179.701无障碍设施轿厢电梯病床梯18001.75-1202179.701电梯病床梯18001.75-1202179.701洁梯18001.75-1202179.701污物梯18002.0-1202179.701消防电梯3.6.3本工程主楼设置两部防烟楼梯,保证使用和疏散要求。3.7立面设计外科综合楼四周均包围使用功能不同的建筑物,虽然建造时间不同,均为现代简洁的建筑风格,较为统一

18、。本工程建筑形象应以融合到现状的建筑风格为主,更好的协调环境。内部功能决定建筑外形是本工程的主要手法,采用玻璃和铝板、涂料等建筑材料,颜色为冷调子,能更好地体现现代综合医疗建筑的性格。3.8建筑消防设计3.8.1本工程属医疗类建筑,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 版)要求,为一类防火建筑,耐火等级:一级,设自动灭火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走廊、地下室设机械排烟系统。消防控制室设于业务综合楼一层,有直接对外开门。3.8.2 在外科综合楼三面布置车道,与消防车通道结合。建筑物的四面直接落地,可作为消防车的扑救面。3.8.3 地下一层,设 2 个防火分区, 防火分区面积分别为

19、 433.80*方米(设备用房)、3030.86*方米(地下车库),每个防火分区设一个安全出口(相邻防火分区的防火墙设防火门) 。地上二十层,每层为一个防火分区,面积均在2000* 方米以下。3.8.4本工程主楼设置两部防烟楼梯,保证使用和疏散要求。3.8.5本工程设 1 部消防电梯。3.8.6安全疏散及疏散距离本工程为公建,主楼的两部防烟楼梯宽度共 3.15 米宽,每层可疏散 315 人,满足疏散要求。首层疏散楼梯直接通向室外,符合规范要求。病房部分:两部楼梯之间房间至楼梯间最大距离不大于24 m。其它部分:两部楼梯之间房间至楼梯间最大距离不大于30 m。房间最远点至门距离不大于 15m。电

20、梯间设前室,在走道通向前室地方设甲级防火卷帘,卷帘具有停滞功能。3.8.7建筑配件及构造本工程防火隔墙采用 200 厚页岩烧结多孔砖,耐火极限大于 3 小时,相邻的防火分区在防火隔墙上采用甲级防火门或防火卷帘门。消防水泵房、空调机房、消防控制室、发电机房及配电间房间设甲级防火门。所有管道井的隔墙采用 200 厚页岩烧结多孔砖,耐火等级大于 3 小时,管道井门为丙级防火门。窗间墙、窗槛墙的填充材料采用不燃烧材料。无窗间墙和窗槛墙的玻璃幕墙,在每层楼板外沿设置耐 800 高 200 厚砌体墙。玻璃幕墙与每层楼板、隔墙处的缝隙,采用不燃烧材料严密填实。3.8.8室内装修材料耐火等级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

21、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3.9节能设计本地区属夏热冬暖气候地带,根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要求和地区节能标准,进行节能设计。墙体选用 200 厚页岩烧结多孔砖,屋面采用 30 厚绝热挤塑聚苯乙烯板,外窗选用铝合金窗中空 Low-e 玻璃。3.10建筑装修3.10.1外装修:外墙选用氟碳漆外墙涂料,断热铝合金低辐射中空玻璃窗6+12A+6。3.10.2墙体材料外墙: 200 厚页岩烧结多孔砖。内墙: 200 或 100 厚页岩烧结多孔砖。3.10.3地下室侧墙做法(从内到外):1. 20 厚 1:2 水泥砂浆粉内墙面;2. 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抗渗等级 0.6Mpa;3. 20 厚 1

22、:2 水泥砂浆找 *;4. 刷基层处理剂一遍;5. 1.5 厚聚氨酯防水涂料;6. 1.5 厚氯化聚乙烯橡胶共混防水卷材;7 .30 厚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用聚醋酸乙稀胶粘剂点粘保护层;8. 三七灰土,分层夯实底板做法(从上到下):1. 20 厚 1: 2 水泥砂浆粉地面;2. 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抗渗等级 0.6Mpa;3. 50 厚 C20 细石混凝土保护层;4. 点粘 350 号石油沥青油毡一层保护;5. 1.5 厚氯化聚乙烯橡胶共混防水卷材;6. 1.5 厚聚氨酯防水涂料;7. 刷基层处理剂一遍;8. 20 厚 1:2 水泥砂浆找 * ;9. 100 厚 C15 混凝土垫层(在软弱土

23、层中 150 厚);10. 素土夯实道路顶板做法(从上到下) :1. 饰面层;2. 25 厚 1:4 干硬性水泥砂浆;3. 50 厚 C30 UEA 补偿收缩细石混凝土防水层, 表面压光,混凝土内配直径 4 钢筋双向中距 150;4. 满铺 0.5 厚聚乙烯薄膜一层;5. 4 厚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6. 刷基层处理剂一遍;7. 20 厚 1:2.5 水泥砂浆找 * 层;8. 1:8 水泥陶粒找坡层;9. 现浇钢筋混凝土地下室顶板结构自防水,抗渗等级 0.6Mpa,表面清扫干净。种植顶板做法(从上到下) :1. 田园土;2. 无纺布过滤层;3. 150 厚陶粒排(蓄)水层;4.70 厚细石混

24、凝土保护层(设分格缝,间距为6 米);5. 石油沥青油毡隔离层;6. 0.5 厚铅锡合金防水卷材;7. 20 厚乳化沥青膨胀珍珠岩局部找坡 ( 1:3 水泥砂浆抹面);8. 1.5 厚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9. 2 厚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10. 20 厚 1:3 水泥砂浆找 * 层;11. 现浇自防水钢筋混凝土地下室顶板(结构找坡 2%)3.10.4屋面* 屋面做法:1. 8-10 厚陶瓷地砖, 1:1 水泥砂浆填缝(掺建筑胶) ;2. 25 厚 1:4 干硬性水泥砂浆;3. 40 厚 C20细石混凝土内配直径 4 钢筋双向中距 150;4. 干铺聚酯纤维无妨布一层;5. 30 厚绝热挤塑聚苯乙

25、烯板6. 两层 1.5 厚合成高分子卷材、一层 1.5 厚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刷基层处理剂一遍7. 20 厚 1:2.5 水泥砂浆;8. 20 厚(最薄处)炉渣混凝土找 * 层找 2%坡;(用于建筑找坡)9. 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 表面清扫干净3.11附表外科综合楼室内装修表房间名称楼地面内墙面墙裙或踢脚天棚吊顶楼梯前室、合用防滑地砖混合砂浆打底150 高地砖踢脚轻钢龙骨石膏板前室刮腻子,乳胶各混合砂浆打底刮腻楼梯间防滑地砖漆面层150 高地砖踢脚层子,乳胶漆面层侯梯厅花岗岩干挂花岗岩铝合金吊顶新风机房水泥砂浆地面吸音墙涂料踢脚矿棉吸音地下室车库、车30 厚 C30细石混合砂浆(砌150

26、高 1:2 水泥地大白浆道混凝土体墙面)、大白下浆(砼墙面)砂浆一制冷机房、生活混合砂浆打底层水泵房、排烟机水泥砂浆地面刮腻子,乳胶乳胶漆踢脚混合砂浆打底刮腻子房漆面层一、三、供应中心、产房、五七、新生儿科、手术由二次装修定九层部、 ICU八层设备层水泥砂浆地面吸音墙涂料踢脚矿棉吸音主任办、护长办、更衣室、值班室、玻化砖150 高地砖踢脚轻钢龙骨石膏板示教室病房、抢救室、护士站、走廊、橡胶地板混合砂浆打底150 高橡胶踢脚轻钢龙骨石膏板二、四、医生办刮腻子,乳胶十十九治疗室PVC塑胶地板漆面层150 高 PVC塑胶轻钢龙骨石膏板层混合砂浆打底刮腻库房玻化砖150 高地砖踢脚子,乳胶漆面层阳台防

27、滑地砖混合砂浆打底刮腻子,乳胶漆面层处置室、卫生间、防滑地砖磁砖至吊顶底防火防潮塑料板污洗间、开水间管理用房玻化砖混合砂浆打底150 高地砖踢脚轻钢龙骨石膏板二十层阳台、工具间、防滑地砖刮腻子,乳胶混合砂浆打底刮腻机组区域漆面层子,乳胶漆面层卫生间防滑地砖磁砖至吊顶底防火防潮塑料板混合砂浆打底混合砂浆打底刮腻屋顶电梯机房水泥砂浆地面刮腻子,乳胶子,乳胶漆面层漆面层3.13 经济技术指标3.13.1 院区总指标(包括外科综合楼)总用地面积40229.69* 方米总建筑面积127429.50* 方米建筑密度27.2%容积率2.69绿地率31.28%地面停车位105个地下停车位324个总病床数152

28、0床3.13.2 外科综合楼指标外科综合楼基底面积1543.30* 方米外科综合楼总建筑面积33901.68* 方米其中地下室面积3464.66* 方米地上面积30437.02* 方米地下停车位72个总病床数588床建筑层数地下 1层地上 20层4. 结构4.1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医院大院(新院址)内中心位置。外科综合楼地下一层,地上二十层;本工程建筑长 72.000m,宽 23.000m,呈凸形布置, * 面局部突出 2.100m,突出部分宽20.300m,地下室长 85.200m,宽 43.900m;地面以上 20 层,首层层高 5.0m,二层、三层、四层、五层层高 3.

29、9m,六层、七层层高 4.5m,八层层高 3.3m,其余各层层高 3.8m, 0.000 以上 78.950m(主体部分),室内外高差 0.45m,室外地面以上总高 79.400m,地下一层,地下一层 5.0 米(主体部分) 和 4.2 米(非主体部分),结构层高 4.1 米(主体部分)和 3.2 米(非主体部分)。为满足建筑功能及造型要求,本工程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4.2设计依据4.2.1 本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 50 年;4.2.2基本风压: 0.3kN/m2,抗震设防烈度: 7 度;4.2.3由核工业 * 工程勘察院二 0 一二年五月五日编制提供的 * 医院外科大楼楼岩土工程详勘察

30、报告(工程编号: GK201229);4.2.4报批通过的建筑方案图纸;4.2.5结构设计所执行的主要法规和所采用的主要标准:4.2.5.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4.2.5.2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4.2.5.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2012 年版 )4.2.5.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 年版 )4.2.5.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4.2.5.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4.2.5.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

31、2)4.2.5.8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02)4.2.5.9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4.2.5.10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8)4.2.5.11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 (JGJ138-2001)4.2.5.1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4.2.5.13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JGJ106-2003)4.2.5.14 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 ( JGJ6-99)4.2.5.1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4.2.5.16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 GB50045-95)(

32、 2005 年版)4.2.5.17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GB50046-2008)。4.3建筑分类等级4.3.1 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 GB50068-2001)第 1.0.8 条表 1.0.8,本工程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4.3.2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 GB50007-2002)第 3.0.1 条表 3.0.1,本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4.3.3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208)第 4.0.3 条第 2 款,本工程为三级医院住院用房,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4.3.4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 JGJ3-2002)

33、第 4.8.1 条、第 4.8.2 条表 4.8.2,本工程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二级;4.3.5根据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8)第 3.2.1 条表 3.2.1 ,本工程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二级;4.3.6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 年版 ) 第 3.0.1 条表 3.0.1 、第 3.0.4 条,本工程建筑防火分类为一类,本工程建筑的耐火等级为一级,地下室的耐火等级为一级。4 .4主要荷载取值4.4.1 楼(屋)面活荷载、特殊设备荷载:类别标准值类别标准值(kN/m 2)(kN/m 2)病房2.0会议室2.0门诊室2.0

34、去污、清洁区5一般资料档案室2.5书库5.0档案库5.0储藏室5.0新风机房7.0电梯机房7.0库房3.5厕所、卫生间2.5走廊3.5门厅3.5楼梯3.5病房阳台2.5公共阳台3.5不上人屋面0.5上人屋面2.0家属等候室3.5器械库2.5手术室3.0污物走道2.5冷风机组、热水机组、冷却塔3.5发电机房10.0汽车通道单向板楼盖4.0单向板楼盖35.0消防车通道24.0停车库双向板楼盖2.5双向板楼盖4.4.2风荷载:4.4.2.1 5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值为0.30 kN/m 2;4.4.2.2 10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值为0.35 kN/m 2;4.4.2.3地面粗糙度类别为 B 类;4.4

35、.3地震作用: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设计地震分组场地类别0.05g第一组II类场地特征周期结构阻尼比地震影响系数多遇地震罕遇地震0.35s0.050.040.284.4.4抗浮设防水位 -3.0m (相对 0.000 )。4.5上部及地下室结构设计4.5.1根据建筑功能及造型需要, 本工程采用无缝设计, 主楼长 72.000m,地下室长 82.500m,宽 43.900m,超过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对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的要求,设计采用设置后浇带(后浇带位置详结构 * 面布置图)的方式,以减少施工阶段混凝土收缩对结构的不利影响,主楼部分与超出主楼地下室部分荷

36、载差异较大,设计采用设置沉降后浇带,待主楼主体施工完成后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将结构连为整体的方式,以减少沉降差异对结构的不利影响;4.5.2主楼部分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为满足建筑功能及造型需要,部分框架柱外凸或内收,各层楼屋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地下室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外墙,超出主楼地下室部分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负一层楼面及地下室顶板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4.6地基基础设计4.6.1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概况4.6.1.1 各岩土层主要参数:指标承载力特征值压缩模量天然重度粘聚力标准值内摩擦角标准值土层Fak(kPa)ES(MPa) (kN/m 3)ck(kPa)

37、k( )名称素填土1003.016.0-耕土802.016.0-粘土2109.017.938.4310.64粉质粘土21010.017.030.698.15泥质粉砂岩40015-4.6.1.2桩基设计岩土参数:静压桩冲(钻)孔桩长螺旋钻孔桩土层名称及桩的极限桩的极限桩的极限桩的极限桩的极限桩的极限侧阻力标端阻力标侧阻力标端阻力标侧阻力标端阻力标编号准值 qsik准值 qpk准值 qsik准值 qpk准值 qsik准值 qpk(kPa)(kPa)(kPa)(kPa)(kPa)(kPa)耕土18-16-15-粘土75-70-70-粉质粘土90250080-80800泥质粉砂/p>

38、5001201204.6.1.3场地土腐蚀性情况评价:水土对混凝土结对钢结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对混凝土结对钢结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构构筋构构筋无弱无无弱无4.6.1.4本工程抗浮设防水位 -3.0m (相对 0.000 )。4.6.2基础选型说明:4.6.2.1 主楼部分竖向荷载较大, 设计采用局部 * 板式桩筏基及局部承台桩基,桩基为混凝土预制管桩(D=500),以泥质粉砂岩作为桩端持力层, 桩端进入持力层 12m,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1550kN;4.6.2.2 超出主楼地下室部分,设计采用混凝土预制管桩,以质粉粘土 4 泥质粉砂岩作为桩端持力层,桩端进入持力层 23m,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39、 1000kN;4.6.2.3本工程抗浮设防水位较高,采用桩基础,利用桩基的抗拔承载力,以抵抗水浮力向上的作用效应。4.6.3基坑支护措施由于本工程基坑周边建筑物较多,开挖深度较大,为确保周边建筑物安全,基坑支护方案采用桩 +锚索支护体系。4.7结构分析4.7.1计算软件4.7.1.1 本工程结构整体计算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工程软件研究所编制的 PKPM系列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设计软件( 2010 年 7 月版),SATWE(2010年 7 月版 ) ;7.2 结构分析输入的主要参数:是否考虑 P-Delt效应不考虑结构材料信息钢筋混凝土结构柱配筋计算原则单偏压计算,双偏压复核混凝土容重

40、(kN/m 3)26钢构件截面净毛面积比0.853784.7.3主要控制性计算结果:钢材容重 (kN/m )地下室层数1(地下室顶板作为整体计算嵌固部位)4.7.3.1结构质量竖向荷载计算信息按模拟施工 3 加载计算活载产生的总质量(t )恒载产生的总质量(t )结构的总质量( t )风荷载计算信息计算 X、 Y 两个方向的风荷载6081.75252903.94558985.695地震力计算信息计算 X、 Y 两个方向的地震力4.7.3.2相邻层侧移刚度比:结构类别框架剪力墙结构楼层号RatxRatyRatx1Raty1采用的楼层刚度算法层间剪力比层间位移算法11.00001.000015.9

41、4704.6114修正后的基本风压 (kN/m 2)0.3520.23330.70681.64561.5825地面粗糙度B31.26781.25751.69301.7918是否考虑风振是41.00000.99601.64731.7074振型组合方法CQC50.93920.97061.57241.6532计算振型数1560.99841.00081.46821.6733地震烈度6( 7 度设防)70.81780.81781.13641.3030场地类别II81.00001.00001.04201.1337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91.36141.36881.60301.6980特征周期( s)0.351

42、00.71400.74341.33601.4232多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0.04111.00521.00461.33551.3943罕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0.28121.00001.00001.33701.3713框架的抗震等级二130.97010.97011.33051.3547剪力墙的抗震等级二141.00001.00001.32721.3534活荷重力荷载代表值组合系数0.50151.00001.00001.33071.3683周期折减系数0.90161.00001.00001.35101.4114结构的阻尼比( %)5170.92310.92311.39991.5116是否考虑偶然偏心

43、是181.00001.00001.51471.5833柱、墙活荷载是否折减折减折减系数按 GB50009-2001(2006 年版 ) 表191.00001.00001.60951.7488传到基础的荷载是否折减折减4.1.2201.00000.98991.89972.0735中梁刚度增大系数2.0210.91540.99891.93862.1478梁端弯矩调幅系数0.8522-连梁刚度折减系数0.70说明:结构重要性系数1.0Ratx 、 Raty X、Y 方向本层侧移刚度与下一层侧移刚度的比值;柱计算长度计算原则有侧移Ratx1 、 Raty1 X、 Y 方向本层侧移刚度与上一层侧移刚度7

44、0%的比值或上三层 * 均侧移刚度 80%的比梁柱重叠部分简化刚域值;各层侧向刚度与上一层侧移刚度70%的比值或上三层* 均侧移刚度80%的比值均大于1,满足高层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 JGJ3-2002 ) 4.4.2条的要求。4.7.3.3结构整体抗倾覆验算结果:抗倾覆力矩 Mr倾覆力矩 Mov比值 Mr/Mov零应力区( %)X 风荷载30249786.0106544.6283.920.00Y 风荷载13465966.0316217.342.580.00X 地震荷载29051636.0492179.059.030.00Y 地震荷载12932598.0619896.120.860.00说明:1. X 向刚重比 EJd/GH2=3.58 , Y 方向刚重比 EJd/GH2=6.89 ;结构刚重比大于1.4 ,能通过高层混凝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