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孟子两章》练习题(20201201002235_第1页
部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孟子两章》练习题(20201201002235_第2页
部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孟子两章》练习题(20201201002235_第3页
部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孟子两章》练习题(20201201002235_第4页
部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孟子两章》练习题(20201201002235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孟子两章练习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 题。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恒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加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 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乙郑之鄙人学为盖。三年而大旱,无所用,弃而为秸槔。三年而大雨,又无所用,则还为盖焉。未几,盗起,民尽戎服,鲜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越有善农者,凿田种稻,三年皆涝。人谓宜泄水种黍,弗听,而仍其旧,乃大旱连岁。计其获,则偿歉而赢焉。故曰: “旱斯具舟,热斯具裘。天下名言也! ”(选自郁离子)5、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2 分)入则无法家拂士拂:_郑之鄙人学为盖鄙:_6、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

2、6 分) 人恒过,然后能改。译: _ 旱斯具舟,热斯具裘。译: _7、甲乙两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4 分)答:甲文的主要观点: _乙问的主要观点: _共同特点: _三、 2004 年贵阳实验区1解释语段中加点的词。(2 分)故_是_2翻译“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个句子。(2 分)_3语段主要论述了凡是能担天下大任的人才,都必须经受一定的磨炼,这样才能取得“曾益其所不能”的效果或成就。请紧扣这一论述,任意举一个恰当的事例作论据。(所举事例必须包括人名、所受的磨炼、取得的成就)(3 分)_4语段说:“人恒过,然后能改” ,有人对这句话持不同见解。请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后

3、,结合自己的思考谈一点你的看法。(3 分)(相关链接材料)有些错误没机会改正日前, 48 岁的喜剧演员牛振华因酒后驾车惨遭不幸。出事后牛振华的家属发表了情真意切的公开信: “一生谨慎的他犯了一次错误,而他惟一一次错误,却让他不再有改正的机会, 也给我们造成终生的遗憾! ”人们常说“不要怕犯错误”“不要怕“交学费”“吃一堑,长一智”“在哪里摔倒,就在哪里爬起来”等等,这些话不能说不对,但有些错误是致命的,瞬间发生,没有纠正的机会。_四、( 2006 年沈阳市课改区试题)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015 题。(15 分)11.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 2 分)(1)举:_ (2)任_12.下列句子划分节奏

4、有误的一项是()(2 分)A. 舜/ 发于 /畎亩之中B. 曾益 / 其所不能C. 征于色 / 发于声 / 而后喻D. 入/则无法家 / 拂士1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13 翻译句子( 4 分)(1)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_15.这篇选文对你今后的学习或生活有怎样的指导意义?(3 分)_16语段主要论述了凡是能担天下大任的人才,都必须经受一定的磨炼, 这样才能取得“曾益其所不能”的效果或成就。请紧扣这一论述,任意举一个恰当的事例作论据。(所举事例必须包括人名、所受的磨炼、取得的成就)(3 分)_五、 2006 年河南省(实验区二)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8-21 题。(共10 分)

5、(一)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然后知生于忧患, 而死于安乐也。(节选自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二)越王句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稽之耻邪?” (终灭吴)(节选自史记)注:句践:即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于公元前494 年被吴王夫差大败于会稽,被俘,释放回国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于公元前473 年灭掉吴国。焦思:焦虑思考。胆:即胆囊,胆汁极苦。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2 分)(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作: _( 2)人恒过然后能改 恒: _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词。(2 分)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_

6、20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2 分)_21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4 分)_七、 2007 年浙江丽水市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 分)(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2)故天将降大任于 是人也( 3)困于心 衡于虑而后作( 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 分)( 1)饿其体肤。 _( 2)人恒过然后能改。 _18、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是“_”。(用原文回答)(3 分)八、 2007 年襄樊

7、市(课改区 )阅读盂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做 13-17 题。 (每题 2 分,共 10 分)。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空乏: _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作: _1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必先苦其心志便扶向路,处处志之B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C舜发于畎亩之中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D人恒过然后能改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15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然后知生于怃患而死于安乐也。_富贵不能淫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 分 )妾妇之 道 () 是 焉得为大丈夫乎()居天下之广居 () 无违夫子 ()5.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2 分)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6. 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译_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_7. 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举例说明你对大丈夫的理解(2 分)文: _8.解释加点字( 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2)得志,与民由之( 3)往送之门, 戒之曰(4)必敬必 戒,无违夫子9“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和“此之谓大丈夫” 句中的“是”和“此”各指代什么?10:孟子说:“穷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