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招聘考试综合知识讲义_第1页
银行招聘考试综合知识讲义_第2页
银行招聘考试综合知识讲义_第3页
银行招聘考试综合知识讲义_第4页
银行招聘考试综合知识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银行招聘考试综合部分专业知识讲义第一章 货币 2.1.1 货币的定义 2.1.2 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3.1.3 货币制度 3.第 2 章 信用 4.2.1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4.2.2 信用形式 5.2.3 信用工具 6.2.4 信用与现代经济 7.第 3 章 利息和利息率 7.3.1 利息及其计算 7.3.2 利率及其种类 8.3.3 利率的决定理论 9.3.4 利率的作用 1.1.3.5 利率管理与利率自由化 1.2第 4 章 金融市场 1.3.4.1 金融市场概述 1.3.4.2 货币市场 1.3.4.3 资本市场 1.4.4.4 基金市场 1.6.4.5 外汇与黄金市场 1.74.

2、6 金融市场创新 1.8.4.7 金融市场全球化 1.9第 5 章 金融机构体系 2.0.5.1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金融机构体系 2.05.2 国际金融机构体系 2.2第 6 章 商业银行 2.5.6.1 商业银行概述 2.5.6.2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2.66.3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 2.76.4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2.76.5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 2.86.6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2.8第 7 章中央银行 3.0.7.1 中央银行概述 3.0.7.2 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和作用 3.27.3 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 3.27.4 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 3.3第 8 章货币政策 3.4.8.1

3、 货币政策的目标 3.48.2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中介目标 3.58.3 货币政策工具 3.6.8.4 货币政策的运用 3.7第 9 章货币供求均衡 3.9.9.1 货币供给 3.9.9.2 货币需求 4.1.9.3 货币均衡及其实现 4.3第 10 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4.510.1 通货膨胀概述 4.5.10.2 通货膨胀成因 4.6.10.3 通货膨胀的效应与调控 4.710.4 通货紧缩 5.0.第 11 章 金融危机 5.2.11.1 金融危机概述 5.2.11.2 金融危机生成原因 5.411.3 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染 5.511.4 金融危机的预警与防范 5.611.5 金融危

4、机治理 5.7.第一章 货币1.1 货币的定义1.1.1 货币形态的起源1 中国古代关于货币的起源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是先王制币说, 二是自然产生 说。2西方关于货币起源的学说有三种:一是创造发明说,二是便于交换说,三是 保存财富说。3马克思用劳动价值论阐明了货币产生的客观必然性。马克思认为货币是与商 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直接联系在一起的,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产物。1.1.2 货币形态的演变 货币产生的几千年中, 随着商品交换和信用制度的发展, 货币的形态也是 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历经了以下几种形态:1 实物货币2 金属货币3 纸币4 存款货币5 电子货币1.1

5、.3 货币数字化与虚拟化 在网络时代中, 网络货币使货币变为一串只处于电磁信号形态的数字, 货币 变得越来越 轻 ,越来越虚拟化了。网络货币这种虚拟货币对传统货币理论的挑战表现在:(1)使传统的货币理论体系受到冲击。(2)网络货币使货币发行权分散。(3)网络货币对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产生重大影响。(4)网络货币使中央银行的金融调控能力下降。1.2 货币的本质与职能1.2.1 货币的本质 历史上形成了不同的学说:1 货币金属说2 货币名目说3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说: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4 社会计算的工具。列宁把货币看作是社会计算的表现形式。1.2.2 货币的职能1 西方学者的观点:(

6、1)交易媒介(2)计算单位(3)价值贮藏2. 马克思的货币职能理论:(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贮藏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1.2.3 货币国际化在金属货币流通时期,贵金属黄金、白银可以自然的在国际交往中进行支付。 黄金退出历史舞台后, 国际交往中使用的货币只能是在世界范围内流通的、 能被 其他国家接受的少数几种货币。 这几种货币是那些在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交易中 占有较大份额,经济实力较强的国家的货币。1.3 货币制度1.3.1 货币制度的形成及其构成要素 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 反映了国家 在不同程度,从不同角度对货币所进行的控制。 货币制度主

7、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构成要素: 货币材料的确定; 货币单位的确 定;流通中货币种类的确定; 不同种类货币的铸造和发行的管理; 不同种类货币 的支付能力的规定等。1.3.2 货币制度的演变 各个国家都有不同的货币制度,同一个国家在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货币制 度。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后主要经历了:1. 银本位制2. 金银复本位制(1)平行本位制(2)双本位制(3)跛行本位制3. 金本位制(1)金币本位制(2)金块本位制(3)金汇兑本位制4.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1.3.3 国际货币制度 为适应国际贸易与国际支付的需要, 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 货币职能所确定的原则, 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组织形式

8、, 称为国际货币制度。 国 际货币制度一般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 汇率制度的确定; 国 际收支的调节方式。国际货币制度大体可分:1 金本位制下的国际货币制度2 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 - 布雷顿森林体系3 当前的国际货币制度 - 牙买加体系4 欧洲货币体系第 2 章 信用2.1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2.1.1 信用的定义信用的定义: 所谓信用就是以偿还和付息为特征的借贷行为。 分析和理解信 用的概念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 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2 信用关系是债权债务关系。3 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2.1.2 信用的产生 一般认为, 当商品交换出现延期支付、

9、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 信用就产 生了。信用的产生必须具备两方面的条件:首先,信用是在商品货币经济有了一定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 其次,信用只有在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发生。2.1.3 信用形态的发展 历史上,信用基本上表现为两种典型的形态:1 高利贷信用2 借贷资本信用2.2 信用形式2.2.1 商业信用1 商业信用的产生和发展。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在进行商品买卖时,以延 期付款或预付货款的形式所提供的信用,它是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2 商业信用的特点 商业信用的主体是商品的经营者; 商业信用的客体是商品资本;商业信用和产业资本的动态一致。3 商业信用的局限性(1)商业信用的规模受到

10、企业资本数量的限制;(2)商业信用受到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3)商业信用在管理调节上有一定局限性。2.2.2 银行信用1. 银行信用是由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的形式,通过存款、贷款等业 务活动提供的信用。2. 银行信用的特点(1)银行信用的主体与商业信用不同;(2)银行信用的客体是单一形态的货币资本;(3)银行信用是一种中介信用。3. 银行信用扩大了信用的界限。2.2.3 国家信用1. 国家信用是以国家和地方政府为债务人的一种信用形式,它的主要方式 是通过金融机构等承销商发行公债, 在借贷资本市场上借入资金; 公债的发行单 位则要按照规定的期限向公债持有人支付利息。2. 国家信用的作用:(1

11、)调节财政收支的短期不平衡;(2)弥补财政赤字;(3)调节经济与货币供给。2.2.4 消费信用1. 消费信用是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消费者个人所提供的,用于生活消费目的的信用。2 消费信用主要有两种方式:(1)赊销(2)消费贷款3. 消费信用的作用: 发展消费信用一方面可扩大商品销售, 减少商品积压, 促进社会再生产; 另 一方面,也可为大量银行资本找到出路, 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 改善社会消费结 构。2.2.5 上述信用形式的国际化 - 国际信用 国际信用是国际间一个国家官方(主要指政府)和非官方(如商业银行、进 出口银行、其他经济主体)向另外一个国家的政府、银行、企业或其他经济主体 提

12、供的信用,属国际间的借贷行为。1. 国际商业信用是由出口商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有来料加工和补偿贸 易等形式。2 国际银行信用是进出口双方银行所提供的信用,可分为出口信贷和进口 信贷。3 政府间信用通常是指由财政部出面向外国政府借款的行为。2.3 信用工具2.3.1 信用工具的含义及其特征 具有一定格式, 并可载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 叫做信用工具, 也称作 金融工具。信用工具一般有以下共同的特征:1 偿还性,这是指信用工具的发行者或债务人按期归还全部本金和利息的 特性;2 流动性,这是指信用工具可以迅速变现而不致遭受损失的能力;3 收益性,这是指信用工具能定期或不定期地为其持有人带来一定

13、的收入;4 风险性,这是指购买金融工具的本金有否遭受损失的风险,本金受损的 风险有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两种。2.3.2 信用工具的种类1 信用工具的种类(1)从发行者的地位来划分,可分为直接信用工具和间接信用工具;(2)按融资的时间划分,可分为长期信用工具和短期信用工具;(3)按发行的地理范围划分, 信用工具又有地方性、 全国性和世界性之分。2. 传统的信用工具(1)商业票据。商业票据是商业信用工具,是以信用方式出售商品的债权 人用以保护自己权益的一种债务凭证。商业票据包括本票和汇票。(2)支票。支票是存款户签发,要求银行从其活期存款账户上支付一定金 额给指定人或持票人的凭证。支票按支付方式可分

14、为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3)银行票据。是在银行信用基础上产生的,由银行承担付款义务的信用流通工具,银行票据包括银行本票和银行汇票。(4)债券和股票。债券是用来表明债权债务关系,证明债权人有按约定的 条件取得利息和收回本金的债权凭证。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其投资者, 证明其所 投入的股份资本的所有权证书。3 金融衍生工具。2.4 信用与现代经济2.4.1 信用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信用在现代经济运行中发挥着以下几方面的作用:1 促进社会资金再分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 加速资金周转,节约流通费用。3 通过各种信用活动,提供和创造信用流通工具,为商品流通服务。4 政府部门利用信用活动可以调节经

15、济结构,保证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5 信用促进了股份经济的发展。2.4.2 信用风险及其防范1. 信用风险的含义: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受信人不能履行还本付 息的责任使授信人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2. 信用风险的原因:由于授信主体与受信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会引发 信用过程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等等。3 信用风险的特征:(1)客观性(2)传染性(3)可控性(4)周期性4 遵循信贷资金运动规律,防范信用风险。第 3 章 利息和利息率3.1 利息及其计算3.1.1 利息的本质1 西方经济学家们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为 节欲论 ;第二种观点为 时差利 息论 。第三种观点为 流动性

16、偏好论 。总之,在西方经济学家们看来,利息是 对放弃货币的机会成本的补偿。2 马克思的观点:利息是使用借贷资金的报酬,是货币资金所有者凭借对 货币资金的所有权向这部分资金使用者索取的报酬。 马克思的利息理论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资本所有权与资本使用权的分离是利息产生的经济基础。(2)利息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3)利息是借贷资本的 价格 。3.1.2 利息的计算1 单利和复利 (1)单利就是不管贷款期限的长短,仅按本金计算利息,当期本金所产生 的利息不计入下期本金计息的计算方法。(2)复利是一种将上期利息转为本期本金一并计息的计算方法。(3)复利反映利息的本质特征。(4)我国的利息计算

17、。(5)制定利率应遵循的原则。2 现值与终值 经济学上,将现在的货币资金价值称为现值, 将现在的货币资金在未来的价 值称为终值。 现值与终值是相对而言的, 而且二者可以相互换算, 但换算是通过 复利方法来完成的。3.2 利率及其种类3.2.1 利率的含义 利息率,简称利率,是借贷期内利息额对本金的比率。 利息率的计算公式为: 利息率3.2.2 利率的种类 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利率有多种划分方法。1 市场利率、 官方利率与公定利率。 它是按利率的决定主体不同来划分的。 市场利率是指由资金供求关系和风险收益等因素决定的利率。 官方利率是指由货币管理当局确定的利率。公定利率是指由金融机构或行业公会、

18、 协会(如银行公会等) 按协商的办法 所确定的利率。2 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它是按资金借贷关系存续期内利率水平是否变动 来划分的。固定利率是指在整个借贷期限内,利率水平保持不变的利率。 浮动利率是指在借贷关系存续期内, 利率水平可随市场变化而定期变动的利 率。3 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它是按利率水平是否剔除通货膨胀因素来划分的。 名义利率,是指没有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 即包括补偿通货膨胀风险的 利率。实际利率,是指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 即物价不变, 从而货币购买力不 变条件下的利息率。4 一般利率与优惠利率。它是按金融机构对同类存贷款利率制定不同的标 准来划分的。 后者的贷款利率往往低

19、于前者, 后者的存款利率往往高于前者。 贷 款优惠利率的授予对象大多为国家政策扶持的项目, 存款优惠利率大多用于争取 目标资金来源。5 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 它是按借贷期限长短来划分的, 通常以 1 年为标准。 凡是借贷期限满 1年的利率为长期利率,不满 1年的则为短期利率。3.2.3 决定和影响利率因素的一般分析 决定和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 平均利润率。2 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3 预期通货膨胀率。4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4 国际收支状况。 除了以上几种因素外, 决定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利率水平的因素还有: 借贷期 限长短、借贷风险大小、国际利率水平高低、一国经济开放程

20、度、银行成本、银行经 营管理水平、经济周期等,都会对一国国内利率产生重要影响。3.3 利率的决定理论3.3.1 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 马克思指出,利息是贷出资本家从借入资本的资本家那里分割来的一部分剩 余价值。剩余价值表现为利润, 因此, 利息率的变化范围是在零与平均利润率之 间。利润率决定利息率,从而使利息率具有以下特点:1 随着技术发展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平均利润率有下降趋势,因而也 影响平均利息率有同方向变化的趋势。2 平均利润率虽有下降趋势,但这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平均利息率也 具有相对的稳定性。3 由于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两类资本家对利润分割的结果,因而使利息率 的决定具有很大的偶

21、然性。同时,传统习惯、法律规定、竞争等因素在利率的确定上都可直接起作用。3.3.2 古典的利率理论 古典的利率理论认为, 利率决定于投资与储蓄的均衡点。 投资是利率的递减 函数;储蓄是利率的递增函数。 投资函数与储蓄函数共同决定了一个均衡的利率 水平。当储蓄大于投资时,促使利率下降;当储蓄小于投资时,促使利率上升。 只有储蓄者愿意提供的资金与投资者愿意借入的资金相等时, 利率才会达到均衡 水平。3.3.3 凯恩斯流动偏好利率理论凯恩斯认为, 利率是由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的数量决定的。 货币需求又基本 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他认为人们流动性偏好的动机有三个,即交易动机、 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人

22、们持有现金从而满足其交易和预防货币需求的量与利率 无关,与收入正相关; 而满足投机需要的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递减函数, 与 收入无关。货币的供应是外生变量,由中央银行控制。利率决定于货币的供求关系, 是人们保持货币的欲望 (货币需求) 与现有货 币数量间(货币供给)的均衡价格。3.3.4 可贷资金利率理论罗伯逊认为, 利率是由可贷资金的需求与决定供给的。 可贷资金的需求包括 两个部分,一是投资需求(I ),二是货币贮藏的需求( H )。这里影响市场 利率的货币贮藏需求是当年货币贮藏的增加额。可贷资金的供给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储蓄( S ),二是货币当局新增发的货币数量和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M )。可贷资金理论认为, H与I 一样也是利率的递减函数; M却不同于M 是货币当局调节货币流通的工具,是利率的外生变量,与利率无关。可贷资金理论认为投资与储蓄决定自然利率; 而市场利率则由可贷资金的供 求关系来决定。均衡利率由I = S和厶H = M同时成立来决定,此时自然利率与 市场利率相等。3.3.5 IS-LM 模型的利率决定 由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首先提出、美国经济学家汉森加以发展而形成的IS-LM模型,IS-L M分析模型,是从整个市场全面均衡来讨论利率的决定机制的。 该模型的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