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诗歌教学究竟教什么浅谈初中诗歌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一当前诗歌教学者对课标的误读 在当前执行的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初中诗歌教学的目标有 这样一些表述:阅读要求, “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 式”,“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 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背诵优秀诗文 80篇”。于是,有的语文教师 甚至某些语文教学研究者把这个目标解读为“读读背背” 。然而,这种解读在教学实践中遇到了问题, 那就是对学生的评价。 “读读背背”该如何评价呢?如果按照课标上的说法,诗歌阅读 的评价应该是 “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 考察他们能否凭 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2、。记诵积累过程的评价可以解读为 “背 背”,而理解诗歌大意,仅凭“读读”就能行吗?事实证明,是不行 的。就以每年的中考来看, 很多地区都有诗歌赏析的考查题目,统计 发现,这类题目学生的得分率是非常低的。究其原因,就因为教师对 课标的解读是错误的, 教学的过程也是不完整的,诗歌教学的目 标没有完成。“读读”似乎有随意读一读的意思,目标不明确。那么,初中诗歌教学究竟应当教点什么呢?通过诗歌教学, 究竟 应该培养学生哪些素质?笔者认为,如果断章取义地解读课标 , 必然导致误读。如果结合整个课标来解读分析,不难发现,诗歌 教学的真正目标,旨在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二诗歌教学应该传承的传统文化 诗歌是中华
3、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读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诗歌教学中,应该 让学生在阅读品味中吸收传统文化丰富的营养, 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 界,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1读出文采中国传统文化重视诗文的文采,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诗歌语 言凝练,更能突出地体现语言的文采。 历代诗人在创作中无不反复锤 炼语言。阅读欣赏诗歌,典雅飘逸的语言,令人赏心悦目。诗歌教学 应该利用这些传统文化精华, 让学生感悟学习, 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水 平。炼字是诗歌文采的基础。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诗人在诗 歌中用词之精确,令人叹为观止。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
4、圆”中的 “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 的“悬”字,平中见奇,令人叹服。诗歌中锤炼字句,言简意赅,往 往一字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读来回味无穷。 炼字的功夫彰显诗人深厚 的修养,文采自然飘逸。修辞让语言更优美, 是文采的又一主要表现。 汉语修辞手法众多, 使汉语成为最优美的语言。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形象生动的 比喻,“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工整的对偶, “马作的卢飞快,弓 如霹雳弦惊”的夸张, “零丁洋里叹零丁”的双关。修辞在诗歌中的 广泛运用,使诗歌的语言精美、形象生动。各种表现手法灵活运用,使诗歌的文采发挥得淋漓尽致。 “燕然 未勒归无计”的直抒胸
5、臆,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情景交融,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巧用典故, “城春草木深”的渲染烘托。 除此之外,象征、白描、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联想和想象、以小见 大、抑扬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也非常 广泛。2读出美德中华礼仪之邦, 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崇尚礼仪、 重视道 德、注重修养。这些传统美德,在诗歌中有着鲜明的体现。 “诗言志, 歌永言”,诗歌重在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而诗人的思想感情,大多 是中华传统美德的表现。爱国主义是诗人表现得最多的情怀。 在古代, 爱国往往与建功立 业、戍边卫国、歌咏自然等情感融合,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
6、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陆游的十一月四日 风雨大作为其代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形成了很多有价值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 进取、乐观向上、充满豪情壮志是其中最有意义的内容。曹操的观 沧海、龟虽寿,杜甫的望岳,李白的行路难,让我们看到, 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诗人们总是乐观向上的。儒家主张“穷则独善 其身”,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王维的终南别业,“达则兼济天 下”,如李贺雁门太守行 。此外, 杜甫石壕吏 中忧国忧民的责任感, 王湾次北固山下 中的乡关之思,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爱情与亲情,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友情,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牺牲与奉献精神,都是传 统文化的精华。3读出美感 中国的传统文化注重美的追求,提倡真善美,贬斥假恶丑。诗歌 创作特别提倡追求美感, 诗歌教学中也应该注重感悟诗歌表现出来的 美,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诗歌注重锤炼词句, 注重修辞, 注重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的多样 化,形式多样,最能体现语言的优美;诗歌注意节奏和韵律,注重平 仄和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反映出诗歌的音乐美;诗歌中总是描绘 中林林总总的形象,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具有意象美;诗歌中表现 出诗人各自的理想、情操、抱负,具有独特的情感美。在阅读感悟诗歌的时候, 要让学生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宠物照料保姆雇佣合同协议书
- 商铺转让服务合同
- 2025年度抚养权变更与财产分割调解合同模板
- 2025年度个人挖机租赁与施工验收服务合同
- 2025年度房东转租合同-科技园区房产租赁
- 2025年度医院医护人员岗位调整与劳动合同
- 2025年度互联网企业期权投资合作协议
- 2025年度影视作品宣传策划代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数字经济领域聘用业务经理专属合同
- 2025年度原油出口退税及关税优惠合同
- 《影像增强检查外周静脉通路三级评价模式应用规范》编制说明
- 2025年社区计生工作计划(三篇)
- 2025年湖北中烟工业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江西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集团限公司招聘29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石油行业海洋石油勘探与开发方案
- 医嘱或处方的督导检查、总结、反馈及改进措施
- 劳动保护知识培训课件
-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家政职业经理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水果加工工厂规划
- 十八洞精准扶贫课件
- 2024年湖北省恩施利川市林业局直属事业单位招聘18人历年管理单位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