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东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 施 方 案(征求意见稿)山东省水利厅2016年4月目 录第一章 总体要求2一、指导思想2二、改革理念2三、改革原则4四、改革目标6第二章 改革任务8一、改革任务8二、实施进度安排11第三章 改革内容15一、完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15二、明晰农田水利工程产权19三、确定农业初始水权20四、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22五、建立农业用水精准补贴与节水奖励机制24六、健全农业用水综合管理体制27第四章 保障措施31一、强化组织领导31二、明确责任分工31三、加大资金投入32四、严格监督考核32五、加强立法执法33六、做好舆论引导33第一章 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
2、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紧紧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水安全的总体要求,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用水需求管理,以促进农业节水和保障农田水利工程良性运行为目标,深入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创新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完善农业节水激励机制,健全农业用水综合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政府指导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协同作用,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实现节水、减排、增产、增效,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贡献。二、改革理念
3、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以问题为导向,以系统视角集成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自觉贯穿于整个水价改革的全过程和每一个环节,为改革筑牢思想之基,布局发展之蓝图。(一)以创新理念注入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持续动力。积极培育农业水价的内生动力,优化工程、技术、资金、管理等要素配置,释放新需求,激发创新活力。拓展农田水利事业发展空间,加快完善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及计量设施建设。深入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发挥先进节水技术和手段的牵引作用。构建以水价为核心的农业用水综合管理体系,加快形成与水价改革密切相关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水权制度,深化基层用水组织改革。完善水价宏观调控方式,减少
4、政府对农业水价的干预,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二)以协调理念构建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坚持协调发展理念,统筹东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农业水价政策,统筹工业用水占用农灌水源及设施的补偿政策,统筹不同水源、不同作物的分类水价政策,统筹成本水价和执行水价政策,统筹考虑农民承受能力和提高节水积极性的精准奖补政策,形成科学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现代化。(三)以绿色理念促进农业用水方式的转变。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实行农业用水总量和用水强度双控制,严格用水总量、 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纳污控制三条红线管理,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
5、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水资源。推进农业灌溉全过程绿色化,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加强水生态保护和修复,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四)以开放理念提高农业水价改革的社会参与度。以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观,构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开放战略,培育法制化、制度化、便利化的竞争环境和政策环境,建立健全明晰、重点突出、体制高效、监管有力的长效投入机制,引导和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农业水价改革领域,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动力和支撑。(五)以共享理念增加改革对“三农”的正能量。农业水价改革必须坚持为了群众、依靠群众、成果由群众共享,维护社会公平均等,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要逐步完善农田灌排工程体系,逐步扩大
6、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改善农业灌溉服务条件,更多惠及广大农户。水价制定要充分考虑农民承受能力,构建起托底的民生水价保障体系。制定农业用水精准补贴、高效节水推广补助、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育、新型基层用水服务组织能力建设支持等制度,增强农业增产增收能力,使群众享受技术进步、水价奖补、社会化服务带来的红利。三、改革原则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合力。要坚持“节水优先,综合施策;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筹兼顾,稳妥推进;公平公正,注重效率”,先易后难,全面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一)节水优先,综合施策通过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运用价格
7、杠杆促进农业节水。完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健全水价体系,建立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创新农田水利工程管护和长效投融资机制,多措并举,综合施策。(二)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强宏观指导、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健全政策规定,创新体制机制。同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促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顺利推进。(三)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农业生产种植结构和灌溉条件,结合土地流转、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尊重农民意愿,探索符合区域特点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模式,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及时总结基层实践中的经验做法,有计划、分步骤推进。 (四)统筹兼顾,稳妥推进立足当前,着眼长
8、远,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统筹各方资源,兼顾多方利益。既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又要分清层次,先易后难,稳妥推进。(五)公平公正,注重效率综合考虑当前农业生产成本收益和农民收入情况,准确估计农民的可承受能力,科学合理制定农业水价政策,确保“公开、公平、公正”,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总体上不增加农民负担。采取简便易行、群众乐于接受的办法,加大力度,提高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四、改革目标通过全面推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创新农田水利体制机制,优化农业种植结构,使农业用水方式从粗放式向节约集约化转变,实现农业用水精细化管理,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促进节水的激励约束作用,建立起合理反映供水成本、有效促
9、进农业节水、维护农田水利设施持续良性运行、与投融资体制相适应的农业水价综合制度体系。确保农民群众在高效用水的前提下用得起水,保护农民群众种粮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用10年左右时间,在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范围内实施农业水价改革,达到如下目标: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农业用水价格总体达到水利工程运行维护成本水平,水费计收基本到位。水资源紧缺、用水户承受能力强的地区农业水价还可达到全成本水平;构建起农田水利工程良性运行长效机制,农村基层用水组织较为完善且发挥实效作用; 基本实现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先进适用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措施普遍应用,农业种植结构实现优化调整;建立起可持续的农业用
10、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 总之,以水价形成机制为核心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涉及资源、价格、政策,工程、技术、管理,政府、社会、农民等多个层次和环节,将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管理、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资源有序开发和高效利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和保障民生等诸多领域和方面带来实质性地突破,并产生广泛持久地影响。第二章 改革任务一、改革任务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工程及计量设施建设,明晰工程产权。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完善骨干水利工程和灌排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农田水利工程配套,推进节水工程体系建设,加快供水计量体
11、系建设,为农业水价改革提供硬件支持。新建、改扩建工程要同步建设计量设施,尚未配备计量设施的已建工程要抓紧改造。严重缺水地区和地下水超采地区要限期配套完善。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全部实现斗口及以下计量供水,小型灌区和末级渠系根据管理需要细化计量单元,使用地下水灌溉的要计量到井,有条件的地方要计量到户。积极推进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明晰农田水利设施产权,颁发产权证,按照产权和使用权合理分离的原则,将使用权移交给不同的经营主体。创新农田水利工程管护机制,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专业化服务队伍等参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田水利工程建
12、设和管护。(二)实行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建立农业水权制度。根据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区域用水总量控制要求,科学核定农业用水总量,按照不同水源细化分解到农村经济组织、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农户等不同类型的终端用水主体,实行用水总量“封顶”。根据不同作物灌溉用水和养殖用水的定额,核定用水户或用水单元的合理用水量,实现用水定额管理。在用水总量和用水强度双控制的约束下,综合考虑历史和现状用水,明确农业初始水权,建立农业水权制度。鼓励用户转让节水量,政府或其授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灌区管理单位可予以回购;在满足区域内农业用水的前提下,推行节水量跨区域、跨行业转让。(三)强化供水管理和用水需求管理,提高供
13、用水效率和效益。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完善大中小微并举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做好工程维修养护,保障工程良性运行。强化供水计划管理和调度,提高管理单位运行效率,强化监督检查,加强成本控制,建立管理科学、精简高效、服务到位的运行机制,保障合理的灌溉用水需求,有效降低供水成本。加强水费征收与使用管理。在稳定粮食产量和产能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调整优化种植结构。适度调减存在地表水过度利用、地下水严重超采等问题的水资源短缺地区高耗水作物面积。选育推广需水少的耐旱节水作物,建立作物生育阶段与天然降水相匹配的农业种植结构与种植制度。大力推广管灌、滴灌等节水技术,集成发展水肥一体化、水肥药一体化技术,积极推广农
14、机农艺相结合的深松整地、覆盖保墒等措施,提升天然降水利用效率。开展节水农业试验示范和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用水技术水平。(四)科学测算农业供水成本,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综合考虑水资源稀缺程度和农民承受能力,科学合理确定农业用水价格。农业水价按照价格管理权限实行分级管理。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农业水价原则上实行政府定价,具备条件的可协商定价;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和小型灌区农业水价,可实行政府定价,也可实行协商定价,具体方式由各地自行确定。实行政府定价的,要加强供水成本监审,合理制定水利工程各环节供水的分级水价并适时调整;由供需双方协商定价的,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按照有利于促进节水、保障工程良性运
15、行、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因地制宜的原则确定。可区分地表水、地下水、客水和再生水等不同水源类型及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养殖业等不同作物种植结构,在终端用水环节探索实行分类水价。统筹考虑用水量、生产效益、区域农业发展政策等,合理确定各类用水价格,用水量大或附加值高的经济作物和养殖业用水价格可高于其他用水类型。地下水超采区要采取有效措施,使地下水用水成本高于当地地表水,促进地下水采补平衡和生态改善。合理制定地下水资源费(税)征收标准,严格控制地下水超采。在农业用水实行定额管理的基础上,逐步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合理确定阶梯和加价幅度。因地制宜探索两部制水价和季节水价制度。(五)建立农业用水精准补贴与节
16、水奖励机制。在适当调整农业水价促进节水的同时,实施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是破解农业水价改革“两难”的有效手段(即提价农民难以接受,不提价不利于节约用水和工程良性运行)。在合理制定农业用水价格、完善水价形成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与节水成效、调价幅度、财力状况相匹配的农业用水精准补贴机制以及易于操作、用户普遍接受的农业农水节水奖励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采取多种途径和形式对参与主体进行精准奖补。建立适合地方特点的财政资金投入激励机制,重点向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积极性高、工作有成效的地区倾斜。(六)建立健全农业用水综合管理体制。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管理,以农村基层组织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依托,成立农民容易接受、能真
17、正发挥作用的农村基层用水组织,依法在工商或民政部门登记注册,充分发挥农村用水组织在工程使用、管理维护、用水计量、协商定价、水费计收、水权转让等方面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鼓励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实行资本化运作,支持新型农村基层用水组织实行市场化运作、物业化经营。建立健全水价管理制度,构建价格权益保障平台,畅通价格维权渠道,健全价格诚信体系,完善价格纠纷调处机制,促进公平正义。二、实施进度安排我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按照国家总体要求,在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范围内推行,用10年时间(2016-2025年)完成改革任务。按照先易后难原则,各市可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先行开展,积累改革经验后再适时推广,确保10
18、年完成总目标。20162017年,各市选择领导重视、农田灌溉条件好、计量设施完备、有水价改革基础、群众改革意愿高的县(市、区),率先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2018年完成有效灌溉面积20%的改革目标;2020年完成有效灌溉面积60%的改革目标;2024年基本完成全部有效灌溉面积的改革任务;2025年在前期开展改革的区域内进一步巩固、提升,形成全覆盖、制度化的长效机制。各市年度目标细化及量化考核,详见各市年度实施计划表(表1)和改革考核表(表2)。省级实施方案发布3个月内,各市根据分解的任务,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本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并报省政府备案。序号市改革面积(万亩)2016年201
19、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全省合计525.05703.79411930.15423273.80244828.13865601.87676367.06486945.21297969.4838227.2531济南市41187.8164.6241.4279.8318.2356.63953952青岛市05971452903183423914794933淄博市8.216.784138.278271.1764114.2246140.4387169.2028192.4169218.351222.4714枣庄市1.032.2661.27111.4141
20、61.696184.467207.488230.669254.252259.3025东营市25571141712002292572852856烟台市3733773813853893913933953973997潍坊市13.2545.45164.9323.1494.3572.2646.1715.88008008济宁市1501452654375105806306907309泰安市51091.766183.532275.298321.181367.064412.947458.83458.8310威海市210307014016018020022024011日照市2.578428412614616618
21、620621012莱芜市2.24.512.620.537.845.152.665.778.980.513临沂市21.821.8689513218224933343355014德州市5418231444552961169276976915聊城市4815030045053061069074874816滨州市307012022032037041026051056017菏泽市15201.54407.48603.42722.69836.41937.081027.151027.15表1: (本表为累计数) 年 度 实 施 计 划表2: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考核表 考核内容具体指标考核评价标准得分机制建设(75分
22、)农业水权分配(9分)明确农业用水总量和定额(3分)批复了农业用水总量、明确了用水定额的得3分未明确的得0分明晰农业水权(6分)以文件或水权证方式明晰至用水合作组织或用水户的得5分实施过农业水权回购或转让的得1分用水合作组织建设(10分)已登记注册的得2分已启动运行的得2分参与工程需求调查、申报、设计的得1分参与水价方案制定(包括水费支付意愿调查等)的得1分参与工程建设(包括作为项目法人、对建设监管等)的得1分水费计收管理规范(如有水费计收票据或台账等)的得1分参与用水管理的得1分参与工程管护(如签订管护责任书明确管护责任)的得1分水价形成机制(30分)粮食作物水价(12分)批复水价达到或精准
23、补贴后达到运行维护成本水价的得4分批复水价达到全成本水平的得6分执行或能按文件明确的时间执行批复水价的得3分按照批复水价计收水费且收取率好的得3分无粮食作物的,此项得12分经济作物水价(12分)批复水价达到运行维护成本水平的得2分批复水价达到全成本水平的得4分批复水价达到微利水平的得6分执行或能按批复文件明确的时间执行批复水价的得3分按照批复水价计收水费且收取率好的得3分无经济作物的,此项得12分分类水价制度(3分)批复或执行分类水价的得3分因单一作物未实行分类水价的得3分累进加价制度(3分)批复或执行超定额累进加价的得3分精准补贴与节水奖励机制(20分)精准补贴机制(10分)出台补贴政策的得
24、4分已明确资金渠道的得4分精准补贴已发放至用水户或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得2分水价达到运行维护水平以上且用户可承受,无需建立的得10分节水奖励机制(10分)出台奖励政策的得4分已落实资金的得4分奖励资金发放至用水户或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得2分工程产权改革(6分)启动发放产权证的得3分;完成产权证发放的得6分工程建设(10分)经监理确认的工程完成进度:小于50%的得2分;大于等于50%、小于80%的得5分;大于等于80%、小于100%的得8分;达到100%的得10分完成面积(5分)全部完成年度面积指标得5分资金管理(10分)资金落实(6分)按照精准补贴与节水奖励机制要求,落实精准补贴与节水奖励资金的得
25、6分,否则酌情扣分。管理制度(2分)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健全的得2分;不健全的酌情给分资金安全(2分)资金使用范围符合政策要求的得2分;不符合政策要求的得0分总分第三章 改革内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工程技术、用水管理、政策规章、社会治理等诸多因素和环节,需要各个击破,形成合力。其核心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关键是建立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基础是完善的农田水利工程及计量设施,而健全农业用水综合管理机制则是实施水价改革的有效保障,农田水利工程产权界定和农业水权分配是水价改革的前提条件。一、完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一)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完善农田水利工程设施
26、是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重要基础条件。各地要依据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标准,因地制宜确定工程建设数量、范围和规模,加快完善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突出抓好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和节水灌溉配套工程,解决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夯实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工程基础。1、井灌区:要优化机井布局和机井配套建设。大田作物区,推广应用无井房射频卡控制管道输水灌溉;经济作物区,积极引进先进节水设备,发展喷灌、微灌等现代高效精准灌溉。2、引黄灌区:要重点完善灌排工程体系建设。在引黄干渠上游段的自流灌区,重点推进干、支渠高标准防渗工程建设,配套完善斗、农级渠系;在引黄干渠中游段,重点优化布局提水泵站及输水管道设施,完善
27、农田排水系统;在引黄干渠下游段,要推进建设井渠结合的灌溉工程,实现“以河补源、以井保丰”。3、水库灌区:要重点配套建设输水渠系及节水灌溉工程。在地势高差较小的水库灌区,重点做好灌区渠系及建筑物的配套,完成骨干渠系的高标准衬砌;在水头差较大的水库灌区,大力建设输水干、支管道体系,推广自流管道灌溉,田间增配软管或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在水库灌区下游,推广井渠双灌,科学布局渠系和机井,实现灌区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联合调度。有条件的灌区,可以把渠道输水改为管道灌溉,提高农灌水利用效率。4、引河(湖)灌区:要重点提升拦蓄和引水能力建设。优化拦河闸坝、提水泵站等布局,配套建设输水渠系,合理建设以橡胶坝
28、为主的拦河蓄水工程,实现河道梯级开发,积极拦蓄利用雨洪资源。对于灌排结合泵站,要兼顾灌、排需求,尽可能地降低运行成本。5、小水源灌区:要大力开发小水源并配套灌溉设施。对于分散的小水源工程,推广多水源联合调度的管道化灌溉,提高灌溉水源保证率;在山地丘陵区,选择适宜区域建设高位蓄水池或雨水集蓄工程,推广提水管道输水灌溉和自流管道输水灌溉。探索“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有效途径和方法,引导社会资本和农民自筹资金参与建设包括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渠道、小泵站,以及小型引水堰和机电井等各类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由农民、村级集体、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担自建自管任务。(二)配套供水计
29、量设施供水计量是水价制定、水费计收、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的依据,公共财政投资新建、改建、扩建的农田水利工程,均应配套建设必要的供水计量设施。1、完善供水计量设施加快供水计量体系建设,新建、改扩建工程要同步建设计量设施;改造尚未配备计量设施的已建工程。严重缺水地区和地下水超采地区要限期配套完善。2、合理确定计量层级综合考虑灌溉计量、水价测算、建设成本和管理要求,合理确定供水计量的控制层级,工程计量最好结合行政单元划分。引黄灌区、水库灌区、引河(湖)灌区应分段分级设置计量设施,骨干工程与末级渠系的分界点必须设置供水计量设施,末端计量到斗渠口;小型水源工程应因地制宜设置固定、半固定或移动式量水设施;井
30、灌区要实现机井智能控制,计量到井口。3、准确计量用水大中型灌区和骨干工程一般由灌区管理部门和水管单位负责供水计量,末级渠系控制范围可由基层水管单位或农村基层用水组织计量。对于田间用水计量,各地可结合水费计收的要求,因地制宜灵活采用当地群众乐于接受的测水量水方式和方法。引黄灌区、水库灌区斗渠以下供水计量,可平摊至每个田块;井灌区可实行“以水定电、以电控水”、“水位水量双控”等计量方式;小水源灌区可采用“以时折水”、“以亩折水”等计量方式。(三)加强农业用水需求管理结合农业水价改革,大力推广综合节水措施。各地要加强工程、设备、农艺、生物、化学和管理等措施在田间的集成应用,建立“蓄-集-保-节-用”
31、综合节水技术体系,充分利用天然降水,减少灌溉用水量,降低灌溉成本。1、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根据耕地土壤类型、气候特点、作物需水规律以及水资源条件等,因水布局,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农作物种植结构以及农、林、牧、渔业用水结构。适度调减存在地表水过度利用、地下水严重超采等问题的水资源短缺地区高耗水作物面积。改进耕作栽培制度,因地制宜发展抗旱、高产、适应性强的优势作物,增加作物生育阶段需水与降水季节分配相吻合的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2、集成各项节水技术大力推广管灌、喷灌、滴灌、渗灌等高效节水措施,集成发展水肥、水药、水肥药一体化技术。积极发展农机农艺相结合的保护性耕作,合理施用绿色抗
32、旱保水剂等,提升旱作区天然降水利用效率。积极开展各项节水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用水的技术水平。二、明晰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农田水利工程设施产权界定,特别是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产权划分是推进农业水价改革的有利条件,各地要按照有关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及开展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和创新运行管护工作的要求,建立“产权明晰、责任明确、管理民主”的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一)界定工程产权积极推进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落实农田水利工程特别是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产权主体。各级政府财政投资兴建的工程,产权归各级政府或其授权的部门所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的工程,产
33、权归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社会资本和个人投资、资助捐赠兴建的工程,产权归投资者或被捐赠者所有;多种投资形式联合兴建的工程,产权归投资者共同所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其授权部门对辖区内的农田水利工程设施进行登记造册,健全档案,全面核定工程产权并颁发产权证书,载明工程性质、范围、产权所有者及其权利与义务、有效期等基本信息。对于产权明确的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可以通过抵押贷款,扩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大节水工程的建设投资。(二)明确工程使用权按照有关政策规定,结合当地实际,以保证工程安全运行为前提,可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使用权(经营权)移交给村集体、农村基层用水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其他用水户等。经审核
34、符合条件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其授权部门颁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使用权证书,证书格式统一监制,内容主要包括工程名称、产权人、使用权人、工程位置、工程状况(类型、数量、功能、建设年代、完好程度等)以及使用情况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其授权部门与工程设施使用权所有者签订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护协议书,建立农田水利设施及管护工作台账,明确管护责任。协议书格式统一监制,内容主要包括水利设施名称、所有权人、使用人、管护范围、责任义务等。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已约定流转给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地域内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由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使用管理,按相同程序办理使用权证书。三、确定农业初始水权农业初始水权,是指依附于特
35、定土地且从事农业生产而形成的在一定时段内取用一定量水资源的用水权。要建立健全农业初始水权分配制度,根据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在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基础上,结合各地农田灌溉现状,本着“公平、公正、公开、节约”的原则逐步推进。(一)农业用水总量确定和分解首先,以县域为单元确定农业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及其组成。县域农业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可采用估算法和扣除法从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中分配,农业用水组成包括农田灌溉用水和林牧渔业用水两部分,其中农田灌溉用水又包括水田、水浇地、菜田用水;林牧渔业用水包括林果地灌溉、牲畜用水和鱼塘用水。然后,根据需要进一步将农业用水总量指标逐级分解。可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结
36、合的方法逐步分解到灌区、泵站、机井等工程单元,落实到乡镇、村集体、农村基层用水组织,具备条件的可分解到具体用水户。一般而言,引黄灌区分解到斗渠,水库灌区分解到斗渠或农渠,引河灌区分解到泵站,井灌区分解到机井,小水源灌区分解到地块。(二)农业初始水权分配在用水总量控制和用水定额约束条件下,综合考虑历史和现状用水,进行农业初始水权分配。按照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以及农业灌溉取水许可改革的要求,开展农业灌溉取水许可和初始水权划分工作。对于许可给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末级渠系、小水源工程等农业供水工程管理单位或终端用水户的农业用水量,即为该工程管理单位或用水户获得的初始水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向
37、用水单位或个人颁发取水许可或水权证书,明确用水权利和义务。证书上应注明水源类型、水量、用途、期限、可转让水量、转让条件等,其中水权转让不得侵占粮食基本生产用水。取水许可或水权证书采取动态管理,定期核定,期间因许可水量发生变化、因土地流转或土地用途发生变化而导致农业水权转移变化的,需经发证部门批准并重新核发。对于未纳入用水总量控制的再生水、微咸水等非常规水源用于农业灌溉的,也要按照相同办法从供水水源总量开始进行水权分配。(三)建立健全水权交易规则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各市农业取水许可管理工作予以指导监督,严格农业用水年度计划管理。设区市、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是辖区内农业用水日常监督管理的责任
38、主体,负责建立健全水权交易规则,鼓励用水户加强节水,节余水量可以转让交易。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农业水权交易办法。四、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综合考虑水资源稀缺程度和农民用水户承受能力,加快建立健全合理反映供水成本、有利于节水、与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相匹配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一)分级制定农业水价1、测算农业供水成本农业供水成本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折旧、工程运行维护费、人员经费、动力费、水源费等。其中,包括固定资产折旧在内所有构成要素统称为农业供水全成本,而固定资产折旧之外的构成要素统称为农业供水运行维护成本。实行政府定价的,由价格主管部门按国有水利工程和末级渠系工程分别测算供水成本,灌区管理单
39、位配合进行骨干工程农业供水成本测算,基层水管单位、村委会或农村基层用水组织配合末级渠系工程供水成本测算。2、合理确定农业供水价格农业用水终端水价由国有水利工程水价和末级渠系水价两部分构成,是以国有供水单位供水价格为基础,加末级渠系维护费核定的价格。国有水利工程向农业供水价格按补偿供水成本、费用的原则核定,原则上实行政府定价,具备条件的可由供需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按照有利于促进节水、保障工程良性运行和农业生产发展的原则协商定价;末级渠系维护费按照补偿乡镇及以下供水渠系合理维护管理费用的原则核定,其价格可实行政府定价,也可由供需双方协商定价。民办、民营中小型水利工程向农业供水价格按照补偿供水成
40、本、费用和合理利润的原则核定,推行市场定价机制。由供需双方协商定价的农业用水价格,要按照自愿平等、有利于促进节水、保障工程良性运行、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原则确定。到 2025 年底,农业水价原则上要达到运行维护成本水平,确有困难的地区要尽量提高并采取综合措施保障工程良性运行。水资源紧缺、用水户承受能力强的地区农业水价还可达到全成本水平。(二)探索实行分类水价统筹考虑用水量、生产效益、区域农业发展政策等,探索实行分类水价。区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养殖业等不同农业生产结构和用水定额,规模化经营或其他有条件的地区要制定不同形式农业生产用水的分类水价。一般而言,粮食作物用水价格要达到补偿运行维护费用水平
41、,一般经济作物用水价格要达到补偿成本水平,高附加值经济作物、林果业、水产养殖和设施农业等的用水价格要达到一定盈利水平。(三)逐步推行分档水价各地要根据地表水、地下水、客水以及再生水、微咸水等非常规水源,因地制宜,科学制定不同水价。对供水量受季节变化影响显著的地区,实行丰枯水价或季节水价。按照“多用水多付费”的原则,合理制定阶梯和加价幅度,促进农业节水。将定额内的用水量作为第一量级,制定基本水价,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节水灌溉、普通灌溉和大水漫灌等不同用水情况,各地可根据管理需求和可操作性,合理调整用水定额内外不同水价,制定累进加价制度。(四)完善地下水价格政策综合考虑井灌区规模化灌溉和农民自主灌溉
42、,合理制定农业取用地下水水价。在地下水严重缺乏地区,要规范地下水取水许可,适当提高地下水农业灌溉水价,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对地下水超采区,严格落实地下水压采措施,多措并举提高地下水用水成本,以有效控制地下水超采,促进地下水采补平衡。五、建立农业用水精准补贴与节水奖励机制实现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是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形成科学合理农业水价制度体系的关键。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具体的农业用水精准补贴与节水奖励办法。(一)实现农业用水精准补贴1、明确补贴对象精准补贴对象主要为在定额内用水的种植粮食作物的用水主体,包括农民用水户、小型灌排设施及配套计量设施管护主体、社会
43、资本投资主体及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农民合作社、供销社托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必须在民政或工商部门登记注册且管理制度健全,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必须依法设立。 2、制定补贴标准根据定额内用水成本与运行维护成本的差额,统筹考虑农业水价调整与农户承受能力,制定不同的补贴标准。可以直接对工程运行维护费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也可按照运行成本与水价改革前终端水价的差价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3、确定补贴方式与程序各地可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选择合理补贴方式。对工程维修养护主体的补贴,可采取按项补贴、据实报销等方式给予补贴;对新型农业经营组织、用水户的补贴,可按照扩大或改善灌溉面积或用水
44、量,在灌溉周期结束后或年终统一发放。 农业用水精准补贴一般要按照申请、审核、批准、兑付等程序来实施。4、落实补贴资金来源各地要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法落实农业用水精准补贴资金。要优化现有涉农资金和农田水利工程资金支出结构,提高精准补贴资金比重,并通过财政补助、超定额累进加价水费分成、社会捐赠等多种方式,筹集精准补贴资金,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水价改革投资。(二)实现农业节水奖励在保障农田水利工程正常运行的基础上,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节水奖励基金,对采取节水措施、调整生产方式促进农业节水的基层用水合作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节水主体给予奖励。1、明确奖励对象和标准对积极推广应用工程
45、节水、农艺节水、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等实现农业节水的用水主体给予奖励,重点奖励对象为工程管理单位、农村基层用水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种粮大户。奖励标准应依据定额用水量与实际用水量之间的节约水量计算确定,奖励金额要综合考虑水权交易、回购等因素。对于未发生实际灌溉,因种植面积缩减或者转产等非节水因素引起的用水量下降,不予奖补。2、确定奖励方式与程序各地要结合当地农业用水情况选择适宜的奖励方式,可以根据节水工程建设、节约水量等给予资金和物质奖励;也可以采取节水回购方式给予奖励。节水奖励一般要按照申请、审核、批准、兑付的程序来实施。3、落实奖励资金来源节水奖励资金来源为各级财政资金以及超定额累进加价水费
46、分成收入、地下水提价分成收入、高附加值作物或非农业供水分成利润、水权转让分成收入以及社会捐赠等。各地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落实资金,明确使用范围和程序,定期公开公布,接受监督。六、健全农业用水综合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农业用水综合管理体制是水价改革的有效保障,同时也是水价改革的抓手。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适应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的转变,建立高效的农村基层用水合作组织,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护,同步建立常态化的水价监管机制,强化水价监审,确保公平、公正、公开。(一)建立高效的农村基层用水组织以农村基层组织、水管单位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基础,成立易于农民接受、真正发挥作用
47、的农民用水协会、灌溉专业合作社等农村基层用水合作组织,依法在工商或民政部门登记注册,作为工程使用、用水计量、协商定价、水费计收、水权转让和管理维护的实施主体,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实现农业用水的精细化管理。有条件的地区,可结合农村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县、镇、村联合的三级用水管理组织,提高供水、用水、管水的社会化服务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形成长效运行机制。农民用水户协会可由县水行政主管部门或灌区管理单位与乡镇政府有关部门、村委会、农民用水户代表等协商筹建,到民政部门注册登记,推选用水户代表候选人,拟定协会章程和管理制度,召开用水户代表大会,行使管水、用水、收费等职能。农民灌溉专业合作社可由用水
48、户选举法定代表人(理事长),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形成法人主体。制定章程,确定出资额、明确业务范围,开展供水、用水等经营服务。鼓励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用水服务公司,组织创办水利经济合作体或农业用水服务公司。要确定名称、场所、出资总额、业务范围等,制定章程、出资清单、成员名册、场所使用证明等材料,其与用水户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经用水户一致签名、盖章后,依照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和公司法等法规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形成法人主体。(二)创新农田水利工程投资与管护机制各级政府要加快构建并形成多渠道投融资机制,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带动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
49、农田水利工程及节水灌溉配套工程建设和运营,通过拍卖、租赁、委托运营等方式,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逐步实现农田水利工程投资主体多元化。各地要大胆探索,积极创新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护机制。在农田水利工程竣工验收后,要及时办理相关手续,界定工程产权,明确经营使用权和管理权,完善各项管理措施。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管理可推行财政资金购买公共服务,鼓励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竞争参与公益性工程运行管护,也可采取农户自管、村委会管理、农村基层用水合作组织管理、水管单位管理等多种方式,鼓励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实行资本化运作、新型农村基层用水组织实行市场化和物业化经营管护。(三)提高农业供水效率和效益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完
50、善大中小微并举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做好工程维修养护,保障工程良性运行。强化供水计划管理和调度,提高管理单位运行效率,强化监督检查,加强成本控制,建立管理科学、精简高效、服务到位的运行机制,保障合理的灌溉用水需求,有效降低供水成本。加强水费征收与使用管理。建立各级财政农田水利资金投入激励机制,重点向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积极性高、工作有成效的地区倾斜。(四)健全水价监管机制发挥政府和市场协同作用,建立常态化水价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做到水价制定合理、精准补贴到位、节水奖励到位。构建价格权益保障平台,畅通价格维权渠道,健全价格诚信体系,完善价格纠纷调处机制,保障公平、公正、公开。各地有关部门结
51、合实际制定水费计收及管理办法,实行终端水价和计量水价,建立农民用水和水费台账,做到计收到位、使用到位、管理到位。建立市场价格违法案件公开通报机制,完善价格执法程序,规范价格行政执法。第四章 保障措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社会关注度高,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加强组织领导,科学制定方案,完善配套措施,做好舆论引导,为推进改革提供有力保障。一、强化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严格按照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切实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要建立健全各级政府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落实责任制度。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把握好方向和路径,加强对农业水价综
52、合改革工作的指导和协调。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细化年度改革目标和改革任务,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二、明确责任分工省政府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负总责,成立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水利厅)及专门工作机构,负责制定全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总方案,对各市水价改革工作进行监督考核;各市政府是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的责任主体,负责制定市级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县政府是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实施主体,负责落实市政府确定的改革任务、制定县级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各级政府要建立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协调工作机制,明确相关部门责任分工。物价部门负责农业供水成本核算、农业用水
53、价格核定、超定额累进加价和分类水价的制定,同时履行水价执行的监督责任;财政部门负责指导建立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落实补助资金,监督资金使用和绩效评价;水利部门负责确定农业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抓好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工程产权界定、农业水权分配;农业部门负责种植结构调整、农艺节水措施推广、加大农业补贴支持力度;工商、民政部门负责农村基层用水组织的登记注册。三、加大资金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引导和杠杆作用,统筹公共财政一般预算、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国有土地出让收益计提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等,调整财政支农资金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投入力度。各级财政投入到小型农田水利的资金要重点用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主要补助农田水利工程与计量设施建设、工程维修养护、农村基层用水组织能力建设、农业用水精准补贴以及节水奖励等方面。以工程产权界定为基础、水权有偿交易为纽带,合理投资回报为吸引,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四、严格监督考核要加强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的督查和问责,建立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报告、约谈、通报和整改等制度。省政府对各市方案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与省以上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资金投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