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都应该拥有一颗仁爱之心_第1页
教师都应该拥有一颗仁爱之心_第2页
教师都应该拥有一颗仁爱之心_第3页
教师都应该拥有一颗仁爱之心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教师都应该拥有一颗仁爱之心 走在校园里,一位正在值日的学生立刻向我行礼:“老师 好!”问候我听到了,行礼我也看到了,但由于正在接听一个重 要的电话,我没有回一声问候。后来在一次学校的问卷调查上, 我看到学生提了一条意见: 在学校里,无论是校长还是老师和学 生,都应是平等的关系。学生向老师的行礼问好,怎么会得不到 回礼呢?太伤自尊了!感受到问号和惊叹号后隐藏的情绪, 我有 些羞愧。 其实,和我一样不和学生打招呼的教师不在少数。我知道, 学生提的意见针对和批评的也不仅仅是我。在一次家长进课堂活 动中,一位家长也向我反映过这个问题, 他说他的孩子也向他提 过教师对学生的礼仪态度问题。有一天下午,孩

2、子放学回家,脸 上写满了不高兴。家长问他怎么一回事,孩子说他向老师问好, 老师没有理他,他猜想是不是哪儿得罪老师了。久而久之,他越 来越疏远这位老师,也越来越不喜欢这位老师的课。家长想,直 接和孩子的老师谈吧,不好意思;不谈吧,孩子心里的阴影就挥 之不去。所以,他很着急,也很无奈。 我意识到,这个问题需要尽快解决。于是,在学校教师大会 上,把这个问题抛了出来,教师们议论声此起彼伏。当我说出家 长的烦恼时,有些教师觉得是“小题大做”, 不外乎“老师就是 老师,这样做来,岂不惯坏了孩子,学生还怕老师吗”等言论。 一个“怕”字,让我心头一震:原来,我们的一些教师还在维护 教师威严的定势思维里打转,这

3、还了得? 教师礼仪并不是一件小事。而对教师的礼仪规范,学校却没 有相应的“条条框框”,更别说检查评价了。因此,我在对教师 行为礼仪总结梳理的基础上, 制订出了一本教职工礼仪行为规 范,其中就包括“见到学生问好要立即回礼”这一条。我把这 个规范张贴在了宣传橱窗里, 和学生礼仪规范并列在一起, 也好 让学生进行监督。结果令人很欣喜。一段时间过后,教师反映师 生关系有了很大改善。之前那位向我倾诉烦恼的家长也给我发来 了短信:“孩子现在情绪好多了,不再对老师的行为乱猜想了, 一心扑在了学习上,学习成绩提升很快。”可见,教师行为的一 次小小改变,就会换来另一个大大的改变。 在年终的学生评教活动中,我总结

4、出了一个“普遍真理”: 满意率高的教师往往是尊重学生的教师,满意率低的教师则往往 是“目中无生”的老师;满意率高的教师的学科教学成绩往往是 高的,满意率低的教师的学科教学成绩往往是低的。 “功夫在诗 外”,一点儿也不假。当教师一门心思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 成绩时,是否想到了课堂以外的东西, 是否想到了对待孩子的态 度。融洽关系的维护,就开始于师生日常生活的点滴细节,开始 于教师的一言一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简单,教师受学生尊重, 学生也渴望得到教师的尊重。我们不能因“教师”这个职业角 色,自觉高高在上,以至于在学生面前老是板着脸,让学生敬而 远之。 为了进一步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我还提出了

5、课堂教学“五 要”和“五问”一一不仅上课要鞠躬问好、下课要说同学们再 见、解答问题要俯下身子、提问学生要面带微笑、课堂语言要文 明,而且还要时刻问自己:我的课堂语言得体吗?我尊重学生了 吗?我为学生做了什么?我拖堂了吗?我还有要反思的地方 吗?等等。 教师的付出很快得到了回报。 一次感恩教育活动中,教师一 字排开,站在学生面前。当主持人深情地说“看看鬓角发白的老 师站在我们的面前,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爱我们的老师”的时 候,孩子们纷纷走上前,与熟悉的教师面对面交流,学生家长也 纷纷走过去与教师握手、拥抱、鞠躬真挚的情感让大家都止 不住流下感动的泪。看着一张张满是泪痕的面孔, 望着一双双哭 红的

6、眼睛,我觉得很欣慰:这样的师生关系才是理想的师生关系。 向学生回一声问候,这不仅仅是一件“礼尚往来”的事情, 它体现了教师与学生相处之道的育人大事。回顾学校生活,我记 忆最深的莫过于老师对我的态度。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件,我都仍铭记在心。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所谓教育,就是当 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我想,教育所 教给我们的不仅仅也不应该仅仅是知识,而应该是一种生活态 度。那些死记得来的知识,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难以记住,而 最终沉淀下来的品质才能决定一个人的未来。 “为人师表”不应该停在口头上, 回礼不回礼冋题,反映的 是对学生态度的问题,反映的是教师的素养问题。 行动是最好的 老师,榜样是最伟大的力量。如果教师连基本的礼节都不讲究, 那又如何教育我们的孩子讲文明讲礼仪?如果连自己的学生都 不理不睬,又该如何是实现师生之间真正意义上的沟通交流?春 风化雨,润物无声。学生品格是在潜移默化下形成的,而教师就 是催生学生品格形成的那一缕春风,就是滋润学生心灵的那一场 春雨。 好老师的“四有”标准中, 有一条是“仁爱之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