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大池外持续引流的护理-【word】可编辑_第1页
腰大池外持续引流的护理-【word】可编辑_第2页
腰大池外持续引流的护理-【word】可编辑_第3页
腰大池外持续引流的护理-【word】可编辑_第4页
腰大池外持续引流的护理-【word】可编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莂蚆羅羃芈蚅蚅膈膄蚅螇羁蒃蚄衿膇荿螃羂罿芅螂蚁膅膁莈螄羈肇莈羆膃蒆莇蚆肆莂莆螈节芈莅袀肄膄莄羃袇蒂莃蚂肃莈蒂螅袅芄蒂袇肁膀蒁蚇袄膆蒀蝿腿蒅葿袁羂莁蒈羃膇芇蒇蚃羀膃蒆螅膆聿薆袈罿莇薅薇膄芃薄螀羇艿薃袂节膅薂羄肅蒄薁蚄袈莀薀螆肃芆蚀衿袆膂虿薈肂肈蚈蚁袅莆蚇袃肀莂蚆羅羃芈蚅蚅膈膄蚅螇羁蒃蚄衿膇荿螃羂罿芅螂蚁膅膁莈螄羈肇莈羆膃蒆莇蚆肆莂莆螈节芈莅袀肄膄莄羃袇蒂莃蚂肃莈蒂螅袅芄蒂袇肁膀蒁蚇袄膆蒀蝿腿蒅葿袁羂莁蒈羃膇芇蒇蚃羀膃蒆螅膆聿薆袈罿莇薅薇膄芃薄螀羇艿薃袂节膅薂羄肅蒄薁蚄袈莀薀螆肃芆蚀衿袆膂虿薈肂肈蚈蚁袅莆蚇袃肀莂蚆羅羃芈蚅蚅膈膄蚅螇羁蒃蚄衿膇荿螃羂罿芅螂蚁膅膁莈螄羈肇莈羆膃蒆莇蚆肆莂莆螈节芈莅袀肄

2、膄莄羃袇蒂莃蚂肃莈蒂螅袅芄蒂袇肁膀蒁蚇袄膆蒀蝿腿蒅葿袁羂莁蒈羃膇芇蒇蚃羀膃蒆螅膆聿薆袈罿莇薅薇膄芃薄螀羇艿薃袂节膅薂羄肅蒄薁蚄袈莀薀螆肃芆蚀衿袆膂虿薈肂肈蚈蚁袅莆蚇袃肀莂蚆羅羃芈蚅蚅膈膄蚅螇羁蒃蚄衿膇荿螃羂罿芅螂蚁膅膁莈螄羈肇莈羆膃蒆莇蚆肆莂莆螈节芈莅袀肄膄莄羃袇蒂莃蚂肃莈蒂螅袅芄蒂袇肁膀蒁蚇袄膆蒀蝿腿蒅葿袁羂莁蒈羃膇芇蒇蚃羀膃蒆螅膆聿薆袈罿莇薅薇膄芃薄螀羇艿薃袂节膅薂羄肅蒄薁蚄袈莀薀螆肃芆蚀衿 腰大池外持续引流的护理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09-04-24 14:35:00 作者:王萍编辑:studa20 -【摘要】 腰大池外持续引流以损伤小、操作简便、利于病情观察、疗效明显、并发症小的一系

3、列优点,得到临床的推广,护理更是治疗的关键。通过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将颅内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减轻血性脑脊液对脑和脑膜的刺激,促进脑脊液的循环和吸收,缓解脑血管痉挛,改善脑缺血状态,减轻脑水肿和脑梗死的发生。 【关键词】 腰大池 持续引流 护理 腰大池外持续引流在神经外科应用日趋完善,它可在短时间内降低颅内压,改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本组对18例颅脑外伤患者行腰大池外引流,经过精心护理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8例,男10例,女8例,年龄2065岁,平均425岁。其中颅脑外伤术后12例,颅脑外

4、伤未手术6例。 1.2 操作方法 患者叵辔晕唬婢致榇萄蟪兀晒笾萌胙蟪爻中约挂阂髯米爸茫啻痰?2 cm处固定引流管,3m医用敷料贴外贴,于引流管末端连接防反流装置,再接一次性无菌引流袋。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及家属对此项治疗了解甚少,常有恐惧心理,护士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治疗的目的及重要性,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以及讲明在手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让患者家属做好思想准备,以便更好地配合医务人员保持患者的平和心态,消除恐惧心理,使患者情绪稳定放松,积极配合治疗。 2.1.2 材料准备 准备一次性硬膜外穿刺包1个,防反流装置1个,引流袋1个,2利多卡因,安尔碘,

5、3m贴膜等。 2.1.3 术前用药 烦躁患者应给予约束带保护,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静剂。 2.2 术中护理 2.2.1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认真观察和详细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及瞳孔变化。测量呼吸、血压是术中护理的重点,如患者出现双侧瞳孔不等大或同时缩小,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意识不清,呼吸不规则等症状时,提示脑疝形成,应立即停止操作,配合医生采取相应抢救措施。本组有1例发生。 2.2.2 术中注意事项 严格无菌操作,嘱患者勿乱动。对于意识障碍的患者,应固定其体位。腰大池引流时动作要轻柔、熟练,放脑脊液速度要慢,以免因颅内压骤降引起再出血和脑脊液压力波动过大诱发脑疝形成。本组无此类病例发生

6、。 2.3 术后护理 2.3.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术后应平卧或侧卧位,保持头高位(床头抬高15 30 ),便于脑脊液引流。正确区分颅内高压与颅内低压性头痛:颅内低压综合征头痛的特点是,在抬高床头或坐立时,头痛加重,给予放低床头及减慢引流速度处理后,头痛得到缓解;本组1例。颅内高压引起的头痛较剧烈,有喷射性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本组4例。对意识清楚的患者询问其头痛症状是否减轻。观察患者有无烦躁不安的症状,对意识障碍患者观察瞳孔变化及神态恢复情况,及早发现脑疝形成的先兆。严密观察意识和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头痛、呕吐情况,稳定血压,及时脱水、降低颅内压。预防肺部感染,防止剧烈咳嗽、烦躁不安者适当应

7、用止痛镇静药,避免用力排便和情绪波动,保持情绪稳定、大便通畅。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1 2 下一页 尾页2.3.2 引流液的观察 脑脊液由脑内脉络丛生成,每日量约500 ml,每日引流量以400500 ml为宜,引流袋应置于床边,低于脑脊液平面10 cm左右,根据患者颅内压高低调整引流袋高度,以防脑脊液引流过多或引流不畅,从而继发枕骨大孔疝、颅内出血、低颅压及气颅等。同时观察引流液的性状,蛛网膜下腔出血时引流液为浅红色,如出现大量鲜红色的引流液提示有再出血,应立即报告医生。 2.3.3 引流管的护理 引流导管要用3m医用敷料帖固定,患者宜取侧卧位,对躁动者予约束带约束,必要时给予镇静剂。因

8、引流管细长,在翻身、搬动患者时,由两人以上共同完成,防止牵拉及误拔引流管,操作完毕后,须检查引流管有无扭曲、受压、脱落,保持引流通畅。如引流不畅时,积极找出原因。如堵塞或血性引流液较浓的患者,可经引流管用少量生理盐水冲洗,必要时更换引流管或重新置管。本组共发生堵管7例,3例经生理盐水冲洗后引流通畅;4例经更换引流管后引流通畅。 2.3.4 预防感染 由于在持续引流时,颅腔在一定程度上与外界相通,增加感染的机会,因此在护理上应采取措施预防颅内感染。首先减少室内人员流动,限制探视,保持空气清新。其次保持伤口敷料干燥、清洁,搬动患者时可暂夹闭引流管,防止引流液逆流,在进行各项操作时严格遵照无菌操作原

9、则进行。同时,注意引流袋及引流管各个接头处引流袋悬挂高度应低于脑脊液平面10 cm左右,防止引流液逆流。倾倒引流液时避免抬高引流袋以免反流,要严格无菌操作。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定期留取脑脊液做脑脊液的常规及生化检查,查脑脊液糖、蛋白及细胞计数,必要时可做细菌培养,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颅内感染。本组颅内感染2例。 2.3.5 皮肤护理 为避免发生褥疮,皮肤护理至关重要。2帮助患者翻身并及时更换湿衣服,对身体骨隆突处垫气圈、局部按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无碎屑,防止褥疮发生。由于护理措施落实到位,本组患者无一例发生褥疮。 2.3.6 生活护理 鼓励患者做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多饮水,

10、以防尿路感染。对昏迷患者,每天口腔护理bid,防止口腔溃疡及口臭。因腰大池持续外引流,丢失了大量的蛋白质,要鼓励患者进食,昏迷患者给予鼻饲高蛋白、高纤维素、高热量的食物,补足所需的营养。对便秘者给予开塞露,或遵医嘱使用缓泻药,帮助排便,保持大便通畅,严禁患者用力,以防再出血。 2.3.7 及时拔管 一般置管时间为1周,最长不超过2周1,随着脑脊液颜色的澄清、各项指标的恢复(脑脊液中红细胞100106/l,蛋白0.8 g/l),颅内压降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时,一般情况良好,夹闭引流管24 h患者无高颅压症状,方可考虑拔管。拔管后应继续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生命体征。 3 体会腰大池脑

11、脊液外引流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是颅脑损伤后控制颅内压和清除血性脑脊液的措施,可减轻血性脑脊液对脑和脑膜的刺激,促进脑脊液的循环和吸收,缓解脑血管痉挛,改善脑缺血状态,减轻脑水肿和脑梗死的发生2。该方法操作简便,疗效确切,更有利于观察病情,减少并发症。作为神经外科护士,责任心要强,要能熟练掌握腰大池引流的护理要点,细心观察,仔细护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及时处理,以便更好地配合医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避免各种并发症及危险情况的发生。【参考文献】 1 彭永东,吴先平,梁鉴添.腰大池持续脑脊液引流的安全性探讨.海南医学院学报,2005,11:1.2 江基尧,朱诚.现代颅脑损伤学.上海:第二军医

12、大学出版社,1999,289-297.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首页 上一页 1 2重症颅内感染病人行持续腰大池引流的护理 - 期刊论文 - 道客巴巴颅脑外伤患者行持续腰大池引流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 豆丁网腰大池外持续引流的护理 相关文章 线粒体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 高血压患者注意健康教育方式引导 老年患者转子间骨折的围术期康复训练与护理 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分析 孤立性肺结节的msct诊断 微创神经外科术中观察技术及其简约化趋势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 果糖二磷酸镁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术后拔除动脉鞘致血管迷走

13、神经反射的护理体会 期刊征稿 【教育类】新课程中学版、小学版【学报类】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教育类】海外英语 【经济类】商场现代化【建筑类】建设者【教育类】新课程研究【科技类】科技信息【医学类】按摩与康复医学【财会类】新财经【文艺类】文学与艺术 【社科类】21世纪 【电脑类】电脑知识与技术【水利类】中国水运【农业类】农家之友【法律类】法制与社会【农业类】新农村【经济类】商业经济 【教育类】新课程学习【综合类】商情教育、经济管理 【医药类】中国民族明间医药【新闻类】新闻传播【学报类】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经济类】中国商界【医药类】健康天地【社科类】学理论【建筑类】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 【经管类】

14、现代商业【科教类】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装备类】湖南农机【教育类】文理导航【经济类】中国外资【教育类】南昌教育学院学报【教育类】小学时代教师【建筑类】山西建筑【科技类】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农科类】中国园艺文摘【会计类】财经界 【医学类】中国中医药咨讯 【物流类】物流工程与管理 【人力类】人力资源管理【医药类】中外医疗【文艺类】群文天地【统计类】决策与信息【传播类】魅力中国【学报类】湖北函授大学学报【教育类】中国校外教育【医学类】中医临床研究【科技类】黑龙江科技信息【养殖类】养殖技术顾问【社科类】改革与开放【计算机类】电脑与电信【教育类】都市家教【教育类】学生之友小学版、初中版【教育类】教师【经济

15、类】现代经济信息【医学类】医学信息【教育类】长春理工大学学报【文学类】东京文学【教育类】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建筑类】广东建材来源:网络文章作者: 王萍 2009-07-30 编辑: 【摘要】 腰大池外持续引流以损伤小、操作简便、利于病情观察、疗效明显、并发症小的一系列优点,得到临床的推广,护理更是治疗的关键。通过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将颅内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减轻血性脑脊液对脑和脑膜的刺激,促进脑脊液的循环和吸收,缓解脑血管痉挛,改善脑缺血状态,减轻脑水肿和脑梗死的发生。 【关键词】 腰大池 持续引流 护理 腰大池外持续引流在神经外科应用日趋完善,它可在短时间内降低颅内压,改善临床症状,减轻

16、患者痛苦,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本组对18例颅脑外伤患者行腰大池外引流,经过精心护理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8例,男10例,女8例,年龄2065岁,平均425岁。论文百事通其中颅脑外伤术后12例,颅脑外伤未手术6例。 1.2 操作方法 患者取胸膝侧卧位,常规局麻穿刺腰大池,成功后置入腰大池持续脑脊液引流专用装置,距穿刺点12 cm处固定引流管,3m医用敷料贴外贴,于引流管末端连接防反流装置,再接一次性无菌引流袋。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及家属对此项治疗了解甚少,常有恐惧心理,护士应向患

17、者及家属说明治疗的目的及重要性,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以及讲明在手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让患者家属做好思想准备,以便更好地配合医务人员保持患者的平和心态,消除恐惧心理,使患者情绪稳定放松,积极配合治疗。 2.1.2 材料准备 准备一次性硬膜外穿刺包1个,防反流装置1个,引流袋1个,2利多卡因,安尔碘,3m贴膜等。 2.1.3 术前用药 烦躁患者应给予约束带保护,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静剂。 2.2 术中护理 2.2.1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认真观察和详细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及瞳孔变化。测量呼吸、血压是术中护理的重点,如患者出现双侧瞳孔不等大或同时缩小,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意识不清,呼

18、吸不规则等症状时,提示脑疝形成,应立即停止操作,配合医生采取相应抢救措施。本组有1例发生。 2.2.2 术中注意事项 严格无菌操作,嘱患者勿乱动。对于意识障碍的患者,应固定其体位。腰大池引流时动作要轻柔、熟练,放脑脊液速度要慢,以免因颅内压骤降引起再出血和脑脊液压力波动过大诱发脑疝形成。本组无此类病例发生。 2.3 术后护理 2.3.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术后应平卧或侧卧位,保持头高位(床头抬高15 30 ),便于脑脊液引流。正确区分颅内高压与颅内低压性头痛:颅内低压综合征头痛的特点是,在抬高床头或坐立时,头痛加重,给予放低床头及减慢引流速度处理后,头痛得到缓解;本组1例。颅内高压引起的头痛较

19、剧烈,有喷射性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本组4例。对意识清楚的患者询问其头痛症状是否减轻。观察患者有无烦躁不安的症状,对意识障碍患者观察瞳孔变化及神态恢复情况,及早发现脑疝形成的先兆。严密观察意识和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头痛、呕吐情况,稳定血压,及时脱水、降低颅内压。预防肺部感染,防止剧烈咳嗽、烦躁不安者适当应用止痛镇静药,避免用力排便和情绪波动,保持情绪稳定、大便通畅。论文百事通 2.3.2 引流液的观察 脑脊液由脑内脉络丛生成,每日量约500 ml,每日引流量以400500 ml为宜,引流袋应置于床边,低于脑脊液平面10 cm左右,根据患者颅内压高低调整引流袋高度,以防脑脊液引流过多或引流不畅,

20、从而继发枕骨大孔疝、颅内出血、低颅压及气颅等。同时观察引流液的性状,蛛网膜下腔出血时引流液为浅红色,如出现大量鲜红色的引流液提示有再出血,应立即报告医生。 2.3.3 引流管的护理 引流导管要用3m医用敷料帖固定,患者宜取侧卧位,对躁动者予约束带约束,必要时给予镇静剂。因引流管细长,在翻身、搬动患者时,由两人以上共同完成,防止牵拉及误拔引流管,操作完毕后,须检查引流管有无扭曲、受压、脱落,保持引流通畅。如引流不畅时,积极找出原因。如堵塞或血性引流液较浓的患者,可经引流管用少量生理盐水冲洗,必要时更换引流管或重新置管。本组共发生堵管7例,3例经生理盐水冲洗后引流通畅;4例经更换引流管后引流通畅。

21、 2.3.4 预防感染 由于在持续引流时,颅腔在一定程度上与外界相通,增加感染的机会,因此在护理上应采取措施预防颅内感染。首先减少室内人员流动,限制探视,保持空气清新。其次保持伤口敷料干燥、清洁,搬动患者时可暂夹闭引流管,防止引流液逆流,在进行各项操作时严格遵照无菌操作原则进行。同时,注意引流袋及引流管各个接头处引流袋悬挂高度应低于脑脊液平面10 cm左右,防止引流液逆流。倾倒引流液时避免抬高引流袋以免反流,要严格无菌操作。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定期留取脑脊液做脑脊液的常规及生化检查,查脑脊液糖、蛋白及细胞计数,必要时可做细菌培养,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颅内感染。本组颅内感染2例。 2.3.5 皮

22、肤护理 为避免发生褥疮,皮肤护理至关重要。2帮助患者翻身并及时更换湿衣服,对身体骨隆突处垫气圈、局部按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无碎屑,防止褥疮发生。由于护理措施落实到位,本组患者无一例发生褥疮。 2.3.6 生活护理 鼓励患者做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多饮水,以防尿路感染。对昏迷患者,每天口腔护理bid,防止口腔溃疡及口臭。因腰大池持续外引流,丢失了大量的蛋白质,要鼓励患者进食,昏迷患者给予鼻饲高蛋白、高纤维素、高热量的食物,补足所需的营养。对便秘者给予开塞露,或遵医嘱使用缓泻药,帮助排便,保持大便通畅,严禁患者用力,以防再出血。 2.3.7 及时拔管 一般置管时间为1周,最长不超

23、过2周1,随着脑脊液颜色的澄清、各项指标的恢复(脑脊液中红细胞100106/l,蛋白0.8 g/l),颅内压降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时,一般情况良好,夹闭引流管24 h患者无高颅压症状,方可考虑拔管。拔管后应继续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生命体征。 3 体会腰大池脑脊液外引流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是颅脑损伤后控制颅内压和清除血性脑脊液的措施,可减轻血性脑脊液对脑和脑膜的刺激,促进脑脊液的循环和吸收,缓解脑血管痉挛,改善脑缺血状态,减轻脑水肿和脑梗死的发生2。该方法操作简便,疗效确切,更有利于观察病情,减少并发症。作为神经外科护士,责任心要强,要能熟练掌握腰大池引流的护理要点,细心观察,仔

24、细护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及时处理,以便更好地配合医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避免各种并发症及危险情况的发生。【参考文献】 1 彭永东,吴先平,梁鉴添.腰大池持续脑脊液引流的安全性探讨.海南医学院学报,2005,11:1.2 江基尧,朱诚.现代颅脑损伤学.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999,289-297.论文百事通37例脑室出血术后脑脊液漏行腰大池引流护理体会作者:作者:梁继英,吴环立作者单位:473012 河南南阳,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来源:医学期刊 / 护理学与医疗保健收藏本文章【摘要】 目的 总结持续腰大池引流在神经外科应用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37例患者采用持续腰大池引流。操

25、作前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治疗的必要性、方法、治疗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使患者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同时取得家属的配合与支持。置管后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教会患者床上翻身、卧床进食及大小便。置管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妥善固定引流管;准确记录24 h引流量;防止误拔及断管的发生。结果 37例神经外科患者经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后,除死亡1例外,其他患者症状逐步改善,治疗周期明显缩短,后遗症减少。结论 加强腰大池引流的围术期护理能保证在神经外科应用持续腰大池引流取得成功。 【关键词】 脑室出血;术后;腰大池引流;护理 颅脑术后使颅腔的封闭状态遭到破坏,有脑脊液自体表溢出时称脑脊液漏。由多种原因引发术口

26、愈合不良,形成脑脊液切口漏(皮漏),其危险在于易引起颅内感染和颅内低压。随腰大池引流在神经外科应用日趋完善,我院2001年6月2007年3月共对37例脑室出血术后合并脑脊液伤口漏患者行腰大池引流,护理站制定了相应护理措施。现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7例脑室出血患者,男21例,女16例;年龄3572岁,平均48.7岁。所统计病例均为脑室外引流术拔引流管后出现切口脑脊液漏者。 1.2 操作方法 患者取侧卧位,头和双下肢屈曲,在l34或l45椎体间,应用一次性硬膜外麻醉包内的硬膜外穿刺针行穿刺术,见脑脊液流出后,将硬膜外导管放入腰椎管蛛网膜下腔内5 cm左右,观察管内

27、脑脊液通畅后,将引流管予以固定,以防脱出,接引流调节装置和无菌引流袋。 1.3 护理方法 1.3.1 加强健康宣教,取得患者配合 由于腰大池引流为有创操作,患者往往有恐惧、焦虑心理,病房护士在巡视中注意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针对不同患者,耐心、细致地进行健康宣教,说明治疗目的,操作前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治疗的必要性、方法、治疗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使患者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同时取得家属的配合与支持。 1.3.2 基础护理 在腰大池引流过程中,要针对原发疾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和局部体征的变化,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如严格卧床,头高30 ;清洁漏口周围皮肤;避免剧烈咳嗽;适当给予减少脑脊液分泌的药

28、物;定期在无菌条件下更换敷料;调节腰大池引流量至伤口漏停止溢液;清除伤口漏周围炎性渗液及炎症组织;改善身体状态;增加富含蛋白质的高营养饮食;要注意病室每日用紫外线消毒,减少探视等,为漏口愈合创造条件,以期漏口自行愈合或条件具备时行二期清创缝合,封闭漏口。 1.3.3 观察 护理中注意导管走行,确认引流管有无扭曲、受压、闭塞、脱落,严格控制流速,防止牵拉及误拔引流管,搬动患者,变换体位等要更加注意。妥善固定引流管;准确记录 24 h引流量。经常更换引流袋,保持引流管及引流袋的清洁。 1.3.4 预防引流感染 由于腰大池引流在一定程度上使颅脑与外界相通,故增加了颅内感染的机会,置管部位的敷料保持清

29、洁干燥;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定期查脑脊液,糖、蛋白、细胞计数,或送细菌培养,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颅内感染。 1.3.5 拔管 脑脊液色泽清亮,蛋白含量、细胞计数正常,脑脊液伤口漏停止溢液,漏口周围炎症消除,创面新鲜,适合二期清创,应及时拔除引流管。拔管时应轻柔、缓慢、均匀、持续用力,防止断管的发生。拔管后置管部位若有脑脊液溢出,给予“x”缝合2针加压包扎,严格卧床。 2 结果 通过引流,33例脑脊液伤口漏逐步减少直至停止,漏口闭合,4例脑脊液鼻漏伤口者在局麻下行清创术。其中2例合并颅内感染者经抗感染处理得到控制。所有患者住院821天,平均13天,住院天数明显缩短。完全治愈33例,轻、中残但生活能自

30、理3例,死亡1例。 3 讨论 3.1 从脑脊液腰穿置换到腰大池引流的发展 临床上血性脑脊液引起脑血管痉挛导致患者出现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的现象已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过去通过腰穿来释放或置换血性脑脊液,逐渐发展到腰大池持续引流。当前越来越多的医师接受并采用这种方法来治疗此类患者,以避免患者因脑血管痉挛而遭受的永久损害。 3.2 腰大池持续引流的优点 (1)创伤小,成功率高;(2)流速缓慢且均匀,可控制流速;缓慢引流脑脊液能使颅内压缓慢均匀下降,不致形成明显压力差。(3)引流量比较大;每天引流量可以达到450 ml。(4)带管时间长,可留置1015天。(5)感染率低。脑室外引流长时间放置使颅内

31、感染的发生率相对提高。(6)经鞘内送检脑脊液和治疗更方便;鞘内注射可以使敏感抗生素不需通过血脑屏障而直接到达感染的部位,达到局部杀菌的目的。 3.3 腰大池引流的意义 大量的血性脑脊液导致血凝块堵塞脑室系统形成阻塞性脑积水,血液代谢产物刺激蛛网膜上皮细胞增生和炎性反应,导致蛛网膜绒毛纤维化、蛛网膜下腔粘连闭塞,引起交通性脑积水1。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通过血性脑脊液的外引流,可以加快脑脊液的生成,快速廓清血性脑脊液,减轻血性脑脊液对脑和脑膜的刺激,促进脑脊液的循环和吸收,缓解脑血管痉挛,改善脑缺血状态,对减轻脑水肿,减少脑积水、脑梗死发生率均有积极作用2。腰大池引流时,椎管内置管很细,滴速很慢

32、(控制在510 ml/h),也使枕骨大孔疝机会减少。根据帕斯卡定律,当脑室脑池系统与脊髓蛛网膜下腔尚相通时,腰大池压力与颅内压均衡增高,这种压力均衡的情况下不易形成脑疝3。 3.4 临床护理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为减少脑脊液伤口漏,除要求医生在术中严密缝合切口、加强初期处理外,也要求护士在脑脊液伤口漏发生后及时发现,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手段。腰大池引流因其简便、创伤小,在神经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在出现脑脊液伤口漏后因能有效控制脑脊液的释放,减轻了漏口炎症刺激,降低颅内压力,为医生最终实施清创创造条件和促进创口愈合,在实际应用中取得有效的临床疗效。在护理中,除对引流管严格的观察、创造无菌病房环

33、境、针对性控制引流量外,也要消除患者紧张心理,做好解释工作,争取患者的合作。由于引流管的走行特点,要求患者在体位变化时保持引流管的良好固定和畅通,也要求护士重视无菌操作,避免因有创的置管产生新的感染。结合最近几年内的脑脊液伤口漏病例,我科医生及护士不断总结教训,增强科学观察,规范操作,及时处理,近年来脑脊液伤口漏患者不断减少,促进了患者的顺利康复。总之,脑室出血术后脑脊液漏行腰大池引流的患者,在护理工作中,加强腰大池引流的围手术期护理,如加强健康宣教,取得患者配合,做好基础护理,注意引流管清洁保护,防止拔管并发症的发生等,能保证在神经外科应用持续腰大池引流取得成功。【参考文献】 1 massi

34、cnttc em,del mr.human arahnoid villi response to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possible relationship to chronic hydrocephalus.j neurosurg,1999,91: 80-84.2 江基尧,朱诚.现代颅脑损伤学.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999,289-297.3 卢天喜,陈永群,方机,等.蛛网膜下腔出血致呼吸骤停的治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2,28(4):283.持续腰大池引流脑脊液的临床应用及护理双击自动滚屏本刊: 2009年第151期类别:专科护理作者:杨庆兵

35、发布时间:2009-1-17 阅读:142次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麻醉科(264200)杨庆兵都淑萍周承孝摘要 持续腰大池引流脑脊液(continuous lumbar cerebrospinal fluid drainage,clcfd)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治疗中是一项常用的技术,具有创伤小,可调节流速,痛苦小,效果可靠等优点。本文就相关问题综述如下。关键词 持续腰大池引流脑脊液 神经系统疾病 临床应用护理abstractcontinuous lumbar cerebrospinal fluid drainage is a relatively ripe clinical technology i

36、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for nervous system diseases.compared with other methods,clcfd has several advantages: less injury,drainage rate adjustable,less pain,reliable effects,etc.this article reviews for relative problems of clcfd.key wordscontinuous lumbar cerebrospinal fluid drainagenervous s

37、ystem diseasesclinical applicationnursing clcfd是神经系统疾病诊治中的临床技术之一,且临床应用仍在不断发展和改进,现将有关问题进行综述。1clcfd的适应证及禁忌证1.1治疗和预防脑脊液漏早在1963年vourch等1对clcfd的应用首次报道以来,国内外一直对这一方法进行应用、研究。huang等2对48例颅脑手术后脑脊液伤口漏或鼻漏的病人采用clcfd,其有效率达98%,不仅增加硬膜的修复,预防脑脊液漏的发生,亦可减少抗生素的用量3,不失为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4。1.2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鉴于自发性和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影响脑脊液循环,引

38、发脑膜炎症反应、脑水肿,产生5-羟色胺、内皮素(et)等促血管痉挛物质释放,致使脑血管痉挛、缺血、缺氧,甚至发生脑梗死。paul等5就clcfd对脑血管痉挛的影响作了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可有效控制脑血管痉挛的发生,使发生率从45%降至17%。对于动脉瘤性的sah应尽早夹闭动脉瘤,及时清除蛛网膜下腔积血可明显降低血管痉挛的发生,减轻痉挛的程度,明显改善预后,其安全性是可靠的。peter等6报道clcfd能立即降低颅内压(icp)并提高脑灌注压(cpp)。另外,对创伤性sah尽早施行clcfd也具同样治疗效果,由于clcfd及时清除红细胞及其降解产物,使脑脊液蛋白含量降低,以免阻塞蛛网膜颗粒,减少

39、粘连,可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梗阻性交通性脑积水的发生7。1.3治疗严重的颅内感染对单纯通过应用抗生素治疗严重颅内感染难以奏效的病人,采用clcfd也取得了较好的结果。江玉泉等8采用clcfd治疗术后颅内感染,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及时排除颅内的细菌、毒素及坏死组织等,减少蛛网膜粘连,减轻脑膜刺激症状和癫痫的发作。同时又便于颅内压监测及脑脊液常规检查和细菌学检测,以便进行有效治疗。 有报道对隐球菌性脑膜炎的顽固性高颅压患者采用clcfd,已取得了良好的降压效果9,具有快速消除颅内高压危象,可动态观察脑脊液变化,避免了反复腰穿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以及长期大剂量使用甘露醇引起的肾功能损害和水电解质紊乱等优点。

40、1.4在颅脑外科术中的应用国外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在脑动脉瘤、垂体瘤、颅神经手术等颅底手术即开始应用clcfd,可降低颅内压,缩小脑容积,减少对脑组织的牵张,明显减少脑牵拉综合征,有利手术野的显露,便于术者操作,同时减少了因使用高渗脱水剂引起的不利因素,有利于病人术后脑功能的恢复。1.5clcfd的禁忌证局部皮肤感染;icp22.5mmhg;颅内压力不均衡;有梗阻性脑积水10。2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clcfd的常规操作方法:选择l3-4或l4-5间隙,选用18号硬膜外穿刺针进入蛛网膜下腔后,将一次性硬膜外麻醉导管头向留置56cm,反复抽吸为脑脊液后,外接各种引流瓶或袋。从目前clcfd的临床资料

41、来看,所选的工具不尽一致,有些使用16号的腰穿针,有些使用硬膜外麻醉针,导管常使用11.2mm直径的硬膜外麻醉导管。我们发现硬膜外导管太细,容易堵塞,而采用18号硬膜外穿刺针成功后,借助所置穿刺针勺状面的方向(头向或尾向)置入导丝及深静脉导管,且深静脉导管更便于缝合固定保留和流速控制、记录引流量、观察脑脊液的性质。近年来,国外学者为了防止并发症,对此技术做了改变。nathalie等11采用新型可调性脑脊液引流装置(a new device for regulation of lumbar cerebrospinal fluid drainage)成功用于1例csf瘘病人和1例降主动脉瘤心内膜狭

42、窄修复病人,具有引流定量控制、兼有压力测量传感系统和硬膜外滤过装置(the filter of the epidural set)。同时该系统可用于预防颅内或胸内大血管需行csf引流,并可预防csf过量引流,以免引发硬膜下血肿、脑内出血和脑松软综合征(floppy brain syndrome)。3穿刺引流后的护理clcfd后的护理对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首先应密切观察,包括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其次要严格控制流速,即通过调整引流瓶或袋位置高度确切控制引流速度及引流量,一般25滴/min,大约10ml/h,每日引流量在300ml左右12,以免引流过量造成低颅压或由于虹吸作用引起气颅,避免引流管道的

43、受压、扭曲、折叠、闭塞、脱落等13。同时注意室内空气消毒,每天用2%碘酊、75%酒精消毒穿刺部位并更换无菌敷贴包扎,保持置管处敷料干燥,并注意皮肤有无红肿;外接引流装置应严格无菌操作,引流瓶的固定应低于穿刺点1520cm,搬动病人时要关闭开关;凡发现引流液血性物较多的病人,可用少量生理盐水冲洗,如果出现管道被血块堵塞、引流不畅,可采用尿激酶12万u加生理盐水10ml经导管缓慢注入腰大池内,以达到溶凝的目的14;每日留样本进行化验检测,以便了解脑脊液的动态改变,必要时进行细菌培养15;如引流管脱位、局部渗液、穿刺点缝合无效,宜改用其它间隙穿刺置管。拔管指征:颅内压降低,脑脊液转变为无色、透明、清

44、亮,脑膜刺激征基本消失,实验室检查示红细胞数少于10106/ml,蛋白含量基本正常后方可拔管。4并发症及防治措施clcfd虽较为安全,但包括导管折断、感染、气颅、脑疝、出血、头痛、头晕、呕吐等并发症时有发生。大脑后动脉的闭塞和偏侧的声带麻痹应予以注意。roland等16报道发生过1例硬膜下血肿,因明显头痛复查ct时发现,经及时手术清除转危为安。jose等17报道1例因引流过量引起或促使同时性多发性脑内出血,影响小脑幕上和幕下区域的功能。个别病人出现假性脑膜炎,或根性疼痛,当移除置管后,症状即可缓解。munch等18认为,在腰穿引流过程中,脑疝的危险性极小,仅可能在颅底池发生阻塞。为安全计,进行

45、穿刺置管应规范操作,密切观察不同并发症的特征性变化,避免引流过快引发脑血管痉挛19,fishman等20认为流速控制在10ml/h左右较合适,shapiro等21认为最快不能够超过2025ml/h。5小结clcfd对治疗sah、脑脊液漏及顽固性颅内高压等不失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为降低合并症,仍需注意适应证的选择,规范的操作方法,系统的观察、处理,方可提高clcfd的疗效,降低可能伴发的风险。参考文献1.vourch g: continuous cerebrospinal fluid drainage by indwelling spinal catheterj.br j anaesth,1963

46、;35:1181202.huang ci,huang mc,chen ih,et al.diverse applications of continuous lumbar drainage of cerebrospinal fluid in neurosurgical patientsj.ann acad med singapore,1993;22(3):4564583.requet f,mann w j.continuous lumbar cerebrospinal fluid for prevention of cerebrospinal fluid fistulaej.hno,1993;

47、41(7):3353384.kitchel sh,eismont fj,green ba,et al.closed subarachnoid drainage for management of cerebrospinal fluid leakage after an operation on the spinej.bone joint surg am,1989;71(7): 9849875.paul klimo jr,jone rw,joel d,et al.marked reduction of cerebral vasospasm with lumbar drainage of cere

48、brospinal fluid after subarachnoid hemorrhagej.neurosurg,2004;100:2152246.peter schmiedek ,christian bauhuf,peter horn,et al.controlled drainage of lumbar cerebrospinal fluid for the management of increased intracranial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subarachnoid hemorrhagej.international congress series

49、,2002;1247:6056107.borgmann r.natural course of intracranial pressure and drainage of csf after recovery from subarachnoid hemorrhagej.acta neurol scand,1990;81(4):3003068.江玉泉,徐淑军,刘玉光,等.腰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治疗术后颅内感染的探讨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0;23(5):4254269.黄小红,高志强,孙康健.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1例报告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8;11(3):15110.付

50、俊明.腰大池引流血性脑脊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研究j.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5;8(3):959611.nathalie van cutsem,anne ducart,arlette vandesteene.a new device for regulation of lumbar cerebrospinal fluid drainagej.anesth analg,2007;104:1617161812.顾征,徐爱民,孙永权,等.持续腰大池引流脑脊液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的探讨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学杂志,2003;11(3):40813.黄旅黔,王忠安,孙业忠.持续腰大池引流脑脊液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探讨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6;31(2):15815914.刘文君,彭林,黄传平,等.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行腰大池持续外引流的疗效分析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