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区XX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_第1页
北京西城区XX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_第2页
北京西城区XX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_第3页
北京西城区XX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_第4页
北京西城区XX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京西城区XX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普通中学XXXX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模拟测试高一历史试卷(人教版必修二经济史)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A卷满分100分第一部分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50分。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以下农作物最早由中国培植的是A.玉米和番薯B.小麦和棉花c.水稻和粟D.土豆和西红柿2右图所示的曲辕犁出现于A.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D.明清时期3.礼记记载:“天子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这段材料能够说明A.西

2、周时期我国已有官营手工业B.西周天子善于手工制作c.西周手工业者职业世袭D.西周手工业水平领先世界4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古代著名的瓷都是A.景德镇B.佛山镇c.唐山D.苏州5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我国的A.商朝B.唐朝c.宋朝D.明朝6.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突出表现是A.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B.出现柜坊和飞钱c.政府推行开放的外贸政策D.出现徽商、晋商等地域性的商人群体7西周时期的土地所有制是A.井田制B.均田制c.屯田制D.公有制8清朝皇帝雍正在上谕中说:“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根据这种思想所制定的政策是A.海禁B.重农

3、抑商c.闭关锁国D.抑制兼并9鸦片战争后,大量外国商品涌入中国,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是A.土地国有代替私有B.自然经济逐步解体c.民族工业开始萎缩D.开始对外经济交往01868年我国烟叶出口量为737担,1894年增至担。这表明A.我国烟叶生产技术大大提高B.我国商品出口总值增加很快c.我国烟叶商品化速度加快D.我国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1曾国藩在总结湘军与太平军作战取胜的原因时说:“湘潭岳州,两次大胜,实赖洋炮之利。”基于这种经验,后来他创办了A.安庆内军械所B.福州船政局c.天津机器制造总局D.江南制造总局2李鸿章认为:“然欲自强必先理财,而议者辄指为言利;欲自强必图振作,而议者辄斥以喜事。

4、”李鸿章不畏成见,敢于“言利”的表现是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B.创办汉阳铁厂c.创办轮船招商局D.创办京师同文馆3.1885年,广东一些手工丝织业者捣毁新式机器缫丝厂,杀死丝厂工人。事件发生后,地方官员派兵查封各处丝厂,理由是“平民不得私擅购置机器。”这说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官府的歧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守旧势力的阻碍清政府重视社会稳定,平衡各方利益A.B.c.D.4民国初年,民族工业中发展最快的是A.面粉业和纺织业B.交通运输业c.冶金业D.机器制造业5右图所示是1920年的一则报纸广告,文中有“敬告全国同胞乐用人人必需之国货”等字样。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A.洋务运动兴起B.实业

5、救国思潮c.工人阶级诞生D.民族资本主义产生6费正清教授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没有前途”主要是因为A.工业结构不合理B.地区分布不平衡c.军阀割据混战D.社会性质未根本改变71953-1956年,我国三大改造的对象不包括A.农业B.手工业c.资本主义工商业D.官僚资本8中共八大提出,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A.迅速恢复国民经济B.实行社会主义改造c.变落后的农业国为先进的工业国D.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9.“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首民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是A.延安大生产运动B.农业合作化高潮c.“大跃进”运

6、动D.土地改革2020世纪的中国先后出现了三位巨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邓小平的主要历史贡献在于A.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B.实现了民族独立c.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D.主持了改革开放21.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调整,经历的三个步骤依次是A.农业合作化、家庭承包责任制、人民公社B.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家庭承包责任制c.人民公社、农业合作化、家庭承包责任制D.家庭承包责任制、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22.张之洞在奏折中写道:“有事之际,军情瞬息变更,倘如西国办法有通报,径达各处海边,可以一刻千里。”横线中的词语应该是A.火车B.电报c.汽车D.飞机23下列有关建国后发行物资票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7、A.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B.反映了勤俭节约的社会风气c.说明当时社会的物资比较匮乏D.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退出历史舞台24中国第一架飞机的制造者是A.冯如B.詹天佑c.茅以升D.范旭东25.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词语。下列流行词语与时间对应不正确的是A.大跃进20世纪50年代B.市场经济20世纪60年代c.个体户20世纪80年代D.网民21世纪初26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最早率船队达到非洲最南端好望角的是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27一部关于哥伦布1492年首航美洲的电影有以下几个镜头,其中绝对不可能在历史上发生的是A.出发前吸食烟草提神B.驾驶多桅帆船c.携带马可波罗行记D.劝说

8、水手克服困难28马克思认为,新航路的开辟“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这主要是指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A.商品种类的增加B.资本主义的发展c.贸易中心的转移D.贸易范围的扩大2917世纪掌握着世界商业霸权,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是A.葡萄牙人B.西班牙人c.英国人D.荷兰人30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31下图是18世纪晚期生产的“汽车”,它采用的动力应是A.蒸汽B.电力c.煤气D.汽油32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其基本媒介是A.具有威慑力的炮舰B.物美价廉的商品c.先进的通讯手段D.资本主义政治制度33泰晤士河曾经是一条清澈

9、、美丽的河。然而进入19世纪之后,泰晤士河却风光不再。1858年英国笨拙周刊刊登了一幅反映泰晤士河的漫画,题为“沉默的强盗”,画面为象征死亡的骷髅在泰晤士河上游荡,下面有一行文字是:“yoURmoNEyoRyoURLIFE!”该图的意图是A.揭露泰晤士河的航运存在重大安全隐患B.揭露英国社会秩序混乱,强盗频繁出没c.提醒人们重视工业革命中的环境问题D.揭露英国疯狂对外扩张,成为海上强盗34.1931年10月18日夜,美国人纷纷将明亮的电灯关闭,用这种方式来哀悼一位为人类带来光明的发明家的逝世。这位发明家是A.马可尼B.贝尔c.本茨D.爱迪生35第二次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科学研究成果

10、迅速在生产领域应用B.生产和资本日益分散c.战争需求的刺激D.生产技术知识的不断积累36美国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导火线是A.股市崩溃B.石油涨价c.农业衰退D.种族矛盾37胡佛总统未能解决美国经济大危机的主要原因是A.缺乏爱国热忱B.固守自由放任政策c.反对美国个人奋斗传统D.对美国前途丧失信心38.与罗斯福新政的思路相吻合的经济学思想是A.“发展经济的最佳方法就是自由放任、听之任之、不加干涉”B.“政府直接插手干预私营企业的自由经营是最可怕的事情”c.“要达到充分就业,其唯一办法,乃是把投资这件事情由国家来综揽”D.“政府颁布济贫法只会使穷人的境况更趋恶化”39.20世纪60年代

11、,英国制定了旅游发展法,规定对开办旅馆者给与20%的补助。以下有关这一做法的表述,正确的是增加了就业渠道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推动了科技的发展体现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A.B.c.D.40.二战后许多西方国家实施福利制度,其作用不包括A.缓和了社会矛盾B.缩小了贫富差距c.提高了劳动者生产积极性D.稳定了社会秩序41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新经济”。其特点不包括A.以知识经济为基础B.以信息技术为主导c.以重工业为核心D.以全球化为背景42苏俄农民说:“土地属于我们,但面包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但木材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但鱼却属于你们。”这体现了农民对下列哪一政策的不满A.战时共产

12、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D.土地私有化43.通过新经济政策,苏俄农民得到的实惠是A.得到了土地的所有权B.对农产品有一定的支配权c.无需承担粮食税D.在集体农庄中生活有保障44.下列有关苏联改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赫鲁晓夫经济改革的重点在农业B.勃列日涅夫注重发展重工业c.戈尔巴乔夫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45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作为国际支付手段的主要货币是A.卢布B.英镑c.欧元D.美元46关贸总协定的宗旨是A.致力于战后欧洲的复兴B.致力于全球性的发展援助c.致力于国际贸易自由化D.致力于稳定国际汇率47二战后,欧洲的联合开始于A.经济

13、领域B.政治领域c.文化领域D.军事领域48亚太经合组织涉及的区域有亚洲大洋洲美洲非洲A.B.c.D.49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有各地区经济联系紧密国际经济组织纷纷建立各国发展机会均等跨国公司数量增加A.B.c.D.50规范化、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起来的标志是A.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c.世界银行的建立D.欧洲联盟的形成第二部分非选择题:51题18分、52题14分、53题18分,共计50分。51材料解读和观点辨别是常用的学习历史的方法。回答以下问题。(18分)(1)在学习我国古代农业经济时,某同学搜集到一段资料:“孔子有个学生名冉耕,字伯牛;另一个学生名司马耕,

14、字子牛。冉耕是鲁人,司马耕是宋人。”历史人物的名字中常常隐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你能从中发现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哪些信息?请写出你的推论过程。(6分)(2)在学习我国古代商业经济时,某同学找到了两张地图。请仔细观察,说明唐朝长安和北宋东京的商业区分布的各自特点。(6分)(图中画有斜线的区域为商业区)(3)关于“重农抑商”政策的历史作用,甲、乙两位同学发生了争论。甲:“重农抑商”政策在秦汉时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农业的发展,到明清时期其消极作用才占据主导地位。乙:“重农抑商”政策把农业和商业对立起来,人为地打击、压制商业发展,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你的观点如何?请简要论证。(6分)52阅读材料,回答问

15、题:(14分)您使自己成了世界各国致力于在现存社会制度中用合理的实验手段除弊兴利之士的受托人。如果您不幸而受挫,则合乎理性的变革将在全世界受到严重的损害,那么只得听任传统教义和革命去一决雌雄了。但是如果您大功告成,那么新的更大胆的方法将会在世界各地被试用,历史将记载,新经济时代的第一个篇章是由您入主白宫开创的。凯恩斯(1933年12月31日)(1)材料中“合乎理性的变革”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新的更大胆的方法”是什么?(4分)(2)结合所学,谈谈你如何理解“在现存社会制度中用合理的实验手段除弊兴利”?(6分)(3)你对这场变革的哪条措施的印象最为深刻?请说明你的理由。(4分)53人类在发展经济

16、的历程中,曾经面临过很多问题。回答以下问题:(18分)(1)19世纪英国作家司各特说:在蒸汽机出现之前,纺织厂建筑在水边,建在偏僻的乡村里。那时,雇主和工人之间还保持着私人的联系,雇主必须关注工人的生活,包括吃什么,住在哪里,等等。在蒸汽机出现以后,工厂搬到了城市,这时的工人在雇主的眼睛里就只是工具了,雇主在这个星期找500个人干活,付给他们一个星期的工资,下个星期又找500个人,把前面这500个人就丢掉了,好像是丢掉500个旧梭子一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在蒸汽机使用后,英国的经济和工人生活状况所发生的变化。(6分)(2)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经济被形容为“跛脚巨人”。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说说

17、“巨人”是指什么意思?“跛脚”是指苏联经济中存在什么弊端?(6分)(3)19世纪的英国面临的劳资关系问题,在其他西方国家也遭遇过。20世纪的苏联面临的经济体制问题,在中国也遭遇过。简要说说其他西方国家和中国是怎样解决的。(6分)B卷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世界经济由分散逐渐加强联系,日益形成一个紧密的整体。回答下列问题:(20分)在古代,中国产品远销亚洲、欧洲和非洲。请列举古代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商路,并说出两类广受赞誉的中国手工业品。(4分)216世纪以来,世界市场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结合所学完成下表。(4分)时间事件影响6世纪前后新航路开辟6-18世纪世界市场得到拓展8世纪中-19世纪中工业革命9

18、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3结合下图,说明近代中国是如何进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4分)4关于二战后的世界经济全球化,众说纷纭。阿尔及利亚总统布特弗利卡说:“经济全球化的列车已经开动,不管你是否坐在车上。”巴西人认为:“全球化从来不是为了弱者的发展。”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认为,我们的父辈和祖父辈所经历的那个世界上的壁垒、障碍和边界正在被打破。哪一个国家不向美国和西方开放市场,同时接纳美国的信息、思想、文化、观念、生活方式,哪一个国家就会被时代所抛弃。结合所学,说说中国是如何回应经济全球化的?(4分)你认为中国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4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A卷一、选择题23456

19、7890ccAAcDABBc12345678920AcAABDDccD21222324252627282930BBBABAABDA31323334353637383940ABcDAABccc41424344454647484950cABDDcAABA二、非选择题51(18分)(1)答案1:信息:耕作的动力是畜力。推论:在人物名字中,“牛”与“耕”联系在一起。(4分,信息和推论各2分。)答案2:信息:春秋时期已经出现牛耕。推论: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思想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5分,信息2分,推论3分。)答案3:信息:春秋时期牛耕开始推广。推论: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思想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鲁、宋

20、两国人的名字中都有牛耕。(6分,信息2分,推论4分)(2)唐朝长安在特定的位置设市,与坊分开。(3分)宋朝东京打破了坊和市的界限,商业区分布较为广泛。(3分)(3)评分标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共6分。52(14分)(1)罗斯福新政。(2分)国家干预经济。(2分)(2)评分标准:“在现存社会制度中用合理的实验手段除弊兴利”这句话有三个关键点:“现存社会制度”(前提)、“合理的实验手段”(手段)、“除弊兴利”(结果)。学生关注点不一样,答案就不一样。如果只关注到一点,且言之有理,给4分。如果能关注到二点或三点,且言之有理,给6分。其他酌情给分。示例:前提: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进行改革。手段:调和劳资矛盾,恢复社会信用,以工代赈一举多得。结果:逐渐恢复社会经济,缓解了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