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红岗互通立交至新兴镇连接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红岗互通立交至新兴镇连接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1.1 项目背景11.2 项目概况21.3 问题及建议5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152.1 项目建设的背景15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6第三章 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163.1 建设地址183.2 建设条件18第四章 建设规模214.1 线路长度214.2 公路等级234.3 公路红线宽度234.4 线路交通分析23第五章 工程方案245.1 设计依据245.2 设计原则245.3 设计技术标准255.4 线形方案265.5 公路工程285.6 桥涵工程345.7 排水工程
2、395.8 挡土墙工程405.9 交通安全及管理设施工程405.10 公路景观绿化工程415.11 主要工程数量表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 节能节水措施426.1 节能措施42红岗互通立交至新兴镇连接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6.2 节水措施与水环境系统的建设目标42第七章 环境影响评价447.1 项目环境现状447.2 项目建设和运营对环境的影响447.3 施工期主要环境问题457.4 营运期的主要环境问题477.5 社会经济影响评价487.6 环境保护治理措施507.7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507.8 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措施527.9 建议53第八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548.1组织机构548
3、.2 人力资源配置55第九章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和建设管理569.1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569.2 项目管理要求56第十章 工程招标5910.1 招标原则5910.2 招标方式5910.3 招标程序5910.4 招标组织形式6010.5 招标内容和范围61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6211.1 投资估算6211.2 资金筹措72第十二章 社会评价7312.1 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7312.2 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7412.3 社会评价结论74红岗互通立交至新兴镇连接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十三章 结论与建议7513.1 结论7513.2 建议75附件: 附图:1、公路标准横断面图;2、项目所
4、在区域。附表:1、分项工程估算表;2、人工、主要材料数量汇总表;3、人工、主要材料单价汇总表。红岗互通立交至新兴镇连接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背景1.1.1 项目名称红岗互通立交至新兴镇连接线工程项目1.1.2 承办单位*县交通运输局1.1.3 编制依据(1)*县交通运输局与海南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签订的签定的建设工程咨询合同;(2)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管理办法(发改交运20051829 号) ;(3)国家计委计办投资200215 号审定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4)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建设部联合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5)国家有关公路设计的
5、标准、规范;(6)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1.1.4 项目提出理由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充分表明,包括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管道在内的交通设施,既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设施,又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性产业。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和振兴,都是以加强交通建设为先导,从而带动整个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9 年 12 月 31 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一批城市道路和立交、轻红岗互通立交至新兴镇连接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轨铁路相继在海南建成或开工建设,海南省交通基础设施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差距逐步缩小,全省人民群众对交通建设取得的成绩是充分认可的
6、。但同时也看到,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对海南省交通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从总体上看,*县交通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需要相比,目前的交通设施状况还很不适应。在此国际社会经济环境下,随着*县加乐谭旅游度假开发区框架协议的签署,未来 35 年,将投入 30 亿元,在加乐谭旅游度假区建设一个多样化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基地,加乐谭旅游度假区位于* 县北部,处于在建海南中线高速公路红岗互通立交与*县新兴镇之间,总规划面 10 平面公里。由此可见,尽快进行红岗互通立交至新兴镇连接线的建设,对*县旅游建设、招商引资具有促进作用,对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符合我国现
7、阶段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1.2 项目概况1.2.1 线路起讫点经由目前拟建项目红岗互通立交至新兴镇连接线工程推荐路线起点位于在建海口至* 的海南中线高速公路红岗互通立交被交道LK1+330.834 处,路线起点桩号 CK0+000,走向由西向东,经新村西北侧、大多岭南侧、加乐谭水库溢洪道北侧、南绞村北侧、老古村南侧、终点接国道海榆中线于黄土岭村西侧,终点桩号CK7+592.6,路线全长 7592.6m,从加乐谭旅游度假区里面经过,终点离新兴镇约0.8km。1.2.2 建设规模及预期目标红岗互通立交至新兴镇连接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红岗互通立交至新兴镇连接线工程项目路线全长约 7.5 公里,按
8、公路等级二级建设,设计速度为 60 公里/小时,路基宽度 12 米,沥青混凝土路面。全线共占用土地310 亩,新建中桥5 座,涵洞52 道, 平面交叉 17 处。建成后运输能力为年平均日交通量折合城小客车500015000 辆。1.2.3 主要建设条件(1)筑路材料供应条件道路沿线都产有河砂,储量丰富,有多家砂场,砂质纯净,质地优良,含泥量低,交通方便,可大量开采。*县内石料丰富,开采便利;石料材质优良,可生产料石、片石、碎石。有多家采石场,可就地取材,但石料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需注意选择;同时项目石料用量大,各石料场需扩大产生规模,或工程建设期间提前备料,尤其是沥青混凝土路面需使用反击式碎石,质
9、量较高,需严格选择供料商。钢筋、沥青主要从海口或外省等地采购;水泥可从省内省外各水泥厂购进;岛上木材丰富,可就近采购。保证建筑材料的品质,需选择信誉好质量可靠的生产厂家或厂商,为防止施工高峰期材料涨价, 应采取定购或招标的方式购买。红岗互通立交至新兴镇连接线工程沿线路基填土材料较为丰富, 可满足工程需要。本项目工程用水和生活用水可就地去用,供应充分。项目所在地区电力供应充足。(2)社会环境社会经济状况红岗互通立交至新兴镇连接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直接影响区位*县加乐谭旅游度假开发区。总规划面积10 平方公里,计划投入 30 亿元,建设一个多样化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基地。文物保护状况路线用地范
10、围内未发现文物古迹。1.2.4 项目投入总资金情况红岗互通立交至新兴镇连接线公路推荐方案总投资估算1.2.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1-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红岗互通立交至新兴镇连接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3 问题及建议(1)海南省是雨水和台风多发的地区,台风、雨季影响及其他不可抗拒的因素可能会导致工程工期延长,成本提高。(2)考虑到本项目建筑材料中的水泥、砂石等用量比较大,使用时间集中,价格易上涨等因素。只要资金到位,建设单位应尽早储备这些材料,以避免材料价格上涨造成工程造价提高。(3)项目建设和运营会期不可避免地对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特别是对大气、生态、声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为避免对环境造成
11、影响, 水土流失,发生地质灾害等情况,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与当地政府协调一致,加强环境管理,加强环境监控,达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争取把本项目建设成为生态路、致富路和文明路。(4)路线方案在本报告所确定走向的前提下,对于具体线位,建议初步设计阶段应进一步优化落实,对于比较线,必要时进行同等精度的实测必选。路线与加乐潭旅游度假区路网的连接,在下一阶段应详细考虑。(5)关于征地拆迁问题。本工可推荐的路线暂用的经济地、拆迁等问题需要建设单位与地方政府及早着手准备解决。(6)关于桥位问题。建议在初步设计阶段根据水文计算和桥位地质勘探结果对沿线桥型方案进行进一步优化。(7)本项目建设中修
12、筑路基需要大量符合路基用土要求的工程用土,大量工程用土需外运,应解决取土难问题与考虑运土会大大增加工程造价的问题。红岗互通立交至新兴镇连接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二章 交通量预测2.1 预测的依据与范围预测的依据以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2010 年 4 月,交通部)为依据,参照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根据业主提供的中线高速红岗互通立交预测发生的交通量、项目所在地区近年来的社会经济及交通运输发展情况、相关地区干线公路网变化情况、未来社会经济及交通运输发展趋势和未来可能的干线公路网形态,预测未来一定时期内本项目可能承担的交通量,为选定项目技术标准、工程方案比选。本项目为
13、新建项目,远景交通量由三部分组成,即正常交通量和诱增交通量和转移交通量。正常交通量是公路网中自然增长的趋势型交通量在本项目上的分配量;诱增交通量是指本项目实施后,由于改善了行车条件,提高了行车速度、缩短了在途时间,从而使交通状况发生变化、经济布局与产业结构的改变等,由此诱发产生新的交通量; 转移交通量是指由于项目的实施,改善路网的行车条件,提高了行车速度,缩短了在途时间,而从路网中其他道路转移产生的交通量。传统的交通量预测多采用四阶段预测模型,但红岗互通立交至新兴镇连接线工程由于缺乏历史调查基础资料, OD 调查资料,不能满足应用传统的四阶段模式的条件,及根据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14、报告编制办法(2010 年 4 月,交通部),二级公路及以下等级道路交通量预测,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适当简化。本次预测采用中线高速红岗立交的交通发生量作为基数,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参考海南省其他类似公路的交通量预测,做出交通量预测。红岗互通立交至新兴镇连接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本项目建设期为 20112012 年,预测基年为 2010 年,预测年限为项目建成后 20 年,则预测特征年为 2013 年(项目建成年限)、2018 年、2025 年、2033 年。2.2 项目影响区内经济发展状况2009 年 8 月 18 日,海南中线高速公路海口至*高速公路开工建设。海口至*高速公路是海南省“田
15、字型”主骨架高速公路网中线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的建设,将会构筑海南中部地区与外部联系的重要通道,必将极大地促进海南中部地区经济的发展。2009 年 12 月 31 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计划到 2020 年初步将海南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意见出台,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是继 1988 年建省办经济特区之后, 海南发展史上又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在此国际社会经济环境下,随着*县加乐潭旅游度假开发区框架协议的签署,未来 35 年,将投入 30 亿元,在加乐谭旅游度假区建设一个多样化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基地,
16、加乐谭旅游度假区位于* 县北部,处于在建海南中线高速公路红岗互通立交与*县新兴镇之间,总规划面 10 平面公里。新兴镇地处*县北部,海榆中线贯穿南北,号称*的“北大门”,距离县城 19 公里,土地总面积 123 平方公里,下辖 12 个村委、1 个居委会、自然村 120 个,经济社 184 个,总人口 25421 人,耕地面积 3.84 万亩,其中水旱田 20943 亩,坡园地 26815 亩;林地 6.6万亩,其中橡胶 30000 亩,槟榔 4304 亩,糖蔗 9800 亩,冬季瓜菜12931 亩,常年瓜菜 2500 亩,浆纸林 10000 亩,淡水养殖 4284 亩。红岗互通立交至新兴镇连
17、接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县农业对外经济的重要窗口之一,也是全省百镇建设项目之一,还是*县“一城四镇”的重点镇。拟建本项目是连接新建中线高速与新兴镇的快速通道,项目的建设将为该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周边城镇居民生产生活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进而推动海南省中部地区的全面发展。*县经济发展基础资料:指标名称单位人2005 年2006 年2007 年2008 年2009 年总人口270056272148271375274927277623*县总产值万元132005147251170150199431221198第一产业万元682717912089354104859109882第二产业万元159811
18、5026195162243424096第三产业万元4775353105612807213887220(资料来源:中国统计网)2.3 项目影响区内交通运输状况本项目是连接新建的中线高速红岗立交至新兴镇的连接线,影响区域内主要是乡村道路,交通方式以摩托车、三轮车、及少量的农用拖拉机和货车为主,交通量较小。交通建设本身就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先导带动作用。把交通产业做大做强,不仅有利于各种经济要素顺畅流转,推动经济增长,而且可以有效地带动建材、汽车、房地产、贸易、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拉动消费,繁荣经济。交通建设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县今后一个时期可能还是要靠投
19、资和消费的拉动,特别是投资的强力拉动。红岗互通立交至新兴镇连接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党的十六大向全党全国人民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任 务,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努力改善城乡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大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人们常说: 要想富,先修路,这既体现了交通建设与经济发展、人民增收致富的辩证关系, 也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改善交通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的迫切愿望。红岗互通立交至新兴镇连接线工程项目是 *县人民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进入 21 世纪,全国人民已经进入建设小康社会的全新时期,这是新的历史时期赋予全党,全国人民的神圣职责。*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要想富
20、,先修路”这是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总结,也是*人民致富奔小康的共同心声。本项目的建设是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兴县、重大战略决策的需要,是提高城镇化水平的需要,是交通量增长的需要,是改变* 县交通运输方式发展旅游经济,增强人民族群众收入,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维护地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红岗互通立交至新兴镇连接线工程项目建设将大大加快加乐潭旅游度假区和新兴镇的发展规划,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是符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要求的,也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附:*县交通统计信息指标名称单位人2005 年2006 年2007 年2008 年2
21、009 年总人口270056272148271375274927277623民用货汽车拥有量辆275红岗互通立交至新兴镇连接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民用汽车拥有量辆153货物周转量万吨公里88919683104181113711928旅客运输周转量万人公里4568649569534355706961604旅游接待人次人次5898460756(资料来源:中国统计网)2.4 交通量预测(1)预测年限及特征年限预测年限为项目建成后 20 年,预测基年为 2010 年,预测特征年取 2013 年(项目建成后通车),2018 年,2025 年及 2033 年。(2)远景交通量的组成趋势型交通量:指现有交
22、通量按其固有的发展规律,自然增长的交通量。诱增交通量:由于本工程约建设改善了区域内的运输条件和投资环境,刺激经济加速发展的而诱发的交通量。转移交通量:区域外未来路网完善后,将产生部分转移交通量根据项目所在地区的经济特点来看,及根据*县(2008 年)汽车保有量,及经济发展趋势,趋势型交通量基数是非常少的,可以根据地区的总产值与汽车保有量来估算,诱增交通量将主要产生于由该地区自然资源开发而产生的新型产业。而本项目诱增交通量主要是旅游区的开发,而产生的诱增交通量。本项目转移交通量将由新建的中线高速红岗互通立交及海榆中线的交通量作为基数计算。由于本项目缺乏基础交通量统计数据,本项目是中线高速红岗互通
23、立交与新兴镇的连接线,而当地经济发展及汽车保有量是较小的, 所以红岗互通立交转移的交通量可以当作本项目的基础交通量,再加红岗互通立交至新兴镇连接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上*县汽车保有量及以后加乐潭旅游度假区产业开发后汽车的出行强度,参考经济发展增长率,得出交通量。根据*县经济发展情况,经济增长率在 8%10%之间,本项目交通量拟定增长率 20102015 年为 8%,2015 年-2025 年为 7.5%,2025 年2033 年为 4.5%。指标名称单位20102013201520182020202520292033红岗立交交通量小客车/日17252143247630683538493159
24、827216本地出行量小客车/日5256527549341077153918352188合计小客车/日225027953230400246156470781794042.5 通行能力分析与车道数计算公路通行能力是指公路设施在正常的公路条件、交通条件和驾驶行为等条件下,在一定的时段内(通常取1 小时)可能通过设施的最大车辆数。公路通行能力反映了公路设施所能疏导交通流的能力,作为公路规划、设计和运营管理的重要参数。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关系密切,通行能力分析的目的是为了确定交通运行质量,因此通行能力分析、评价必须与服务水平分析、评价同时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发布的我国交通专家研究成果公路路线设
25、计规范(JTG D20-2006),服务水平可分为一、二、三、四级。2.5.1 设计速度 60 公里/小时通行能力分析(1)每车道通行能力的确定a.基本公式红岗互通立交至新兴镇连接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理想条件下,当设计速度为 60 公里/小时,二级公路采用三级服务水平,四车道公路提供最大的通行能力为 4600 辆小客车/小时,双向。在实际情况下,由于受交通条件、管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车道单 向通行能力按下式计算:C =C f f frdhvnp式中:C 公路路段的实际通行能力veh/(hln)rC 与实际行驶速度相对应的公路路段设计通行能力dpcu/(hln)f 交通组成修整系数hvf 车
26、道修正系数nf 驾驶者总体特征修正系数pb.分析参数的确定本项目Cd为 1150 辆小客车/小时。交通组成修正系数fhw计算。按照公路线路设计规范式(3.2.2-2)f =1/1+P (E -1)hwii式中:P 中型车、大型车、拖挂车(i)交通量占总交通量的百分比;iE 中型车、大型车、拖挂车(i)车辆折算系数:中型车取 2、i大型车取 2、拖挂车取 3;因为没有 OD 调查基础数据,且参考其他项目,及车型的组成, 本项目取中型车占 0.15,大型车占 0.35,拖挂车占 0.05。则f =1/1+0.152-1)+0.35(2-1)+0.05(3-1)=0.662hv红岗互通立交至新兴镇连
27、接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车道修正系数fn取 1.0。驾驶者总体特征修正系数f 按照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取0.98。p(2)设计小时交通量的确定DDHV=AADTDK式中:DDHV单向设计小时交通量(veh/h); AADT预测年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veh/d; D 方向不均衡系数(%),取 D=60%K 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取 K=14%(3)延误分析延误率(%)按下式来确定。DB=Q0.814/ Q0.814+332.864Q单向设计小时交通量。根据交通量的预测结果得到分析结果见下表:服务水平分析结果表2.5.2 通行能力分析结论本项目 2033 年红岗互通立交至新兴镇连接线交通量为小客
28、车红岗互通立交至新兴镇连接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9404 辆/日,满足设计速度 60 公里/小时交通流保持的稳定运行状态, 满足三级服务水平的要求。推荐本项目采用双向四车道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为 60 公里/小时标准实施。红岗互通立交至新兴镇连接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3.1 项目建设的背景2009 年 8 月 18 日,海南中线高速公路海口至*高速公路开工建设。海口至*高速公路是海南省“田字型”主骨架高速公路网中线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的建设,将会构筑海南中部地区与外部联系的重要通道,必将极大地促进海南中部地区经济的发展。2009 年 12 月 31 日,
29、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计划到 2020 年初步将海南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意见出台,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是继 1988 年建省办经济特区之后, 海南发展史上又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在此国际社会经济环境下,随着*县加乐谭旅游度假开发区框架协议的签署,未来 35 年,将投入 30 亿元,在加乐谭旅游度假区建设一个多样化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基地,加乐谭旅游度假区位于* 县北部,处于在建海南中线高速公路红岗互通立交与*县新兴镇之间,总规划面 10 平面公里。新兴镇地处*县北部,海榆中线贯穿南北,号称*的“北大门”,距离县
30、城 19 公里,土地总面积 123 平方公里,下辖 12 个村委、1 个居委会、自然村 120 个,经济社 184 个,总人口 25421 人,耕地面积 3.84 万亩,其中水旱田 20943 亩,坡园地 26815 亩;林地 6.6万亩,其中橡胶 30000 亩,槟榔 4304 亩,糖蔗 9800 亩,冬季瓜菜12931 亩,常年瓜菜 2500 亩,浆纸林 10000 亩,淡水养殖 4284 亩。是*县农业对外经济的重要窗口之一,也是全省百镇建设项目之红岗互通立交至新兴镇连接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还是*县“一城四镇”的重点镇。由此,尽快进行红岗互通立交至新兴镇连接线的建设,把 * 县新
31、兴镇及周边地区、加乐谭旅游度假区通过红岗互通立交连接入海南中线高速公路,将显得极为必要。该项目的提出符合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要求,是科学合理的,对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将起到促进作用。3.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交通建设本身就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先导带动作用。把交通产业做大做强,不仅有利于各种经济要素顺畅流转,推动经济增长,而且可以有效地带动建材、汽车、房地产、贸易、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拉动消费,繁荣经济。交通建设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县今后一个时期可能还是要靠投资和消费的拉动,特别是投资的强力拉动。党的十六大向全党全国人民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任
32、务,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努力改善城乡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大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人们常说: 要想富,先修路,这既体现了交通建设与经济发展、人民增收致富的辩证关系, 也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改善交通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的迫切愿望。红岗互通立交至新兴镇连接线工程项目是 *县人民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进入 21 世纪,全国人民已经进入建设小康社会的全新时期,这是新的历史时期赋予全党,全国人民的神圣职责。*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要想富,先修路”这是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总结,也是*人民致富奔小康的共同心声。本项目的建设是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兴县、重大战略决策的红岗互通立交至新兴
33、镇连接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需要,是提高城镇化水平的需要,是交通量增长的需要,是改变* 县交通运输方式发展旅游经济,增强人民族群众收入,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维护地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红岗互通立交至新兴镇连接线工程项目建设将大大加快加乐潭旅游度假区和新兴镇的发展规划,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是符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要求的,也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红岗互通立交至新兴镇连接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四章 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4.1 建设地址*县位于海南岛中部偏北,地处五指山北麓,南渡江南岸,属海口经济圈。县城屯城镇距海口市区仅
34、 85 公里,是我省中部最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城镇。全县辖8 个镇、119 个村委会,境内有 6 个国营农场,总人口 27.8 万人。目前拟建红岗互通立交至新兴镇连接线工程起点接在建海南中线高速公路红岗互通立交被交道LK1+330.834,路线走向由西向东, 终点接国道海榆中线。4.2 建设条件4.2.1 气象*县为低山丘陵地带,属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变化不大,长夏无冬,高温多雨,干湿季分明。日照时间长,全年日照时数 19002100 小时;雨水充分,年降水量 19602400 毫米;气温分布:年平均气温 23.123.6,最热 7 月份平均气温 27.029.0,最冷 1 月份平均气温
35、16.018.0。一年四季光照充足,热量丰富,自然灾害少,台风主要集中在 7-9 月份,但对该县影响不大。4.2.2 水文状况*县境内河流分属南渡江、万泉河水系发源端,以境内 南吕镇纬度线来划分,北部均属南渡江水系(龙州河),龙州河是南渡江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与*境内,向北经定安西部境内汇入南渡江; 自南吕镇以南,境内大部分降水汇入*境内青梯河(万泉河支河),至南方农场处汇入万泉河。红岗互通立交至新兴镇连接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县城西、南为高山,东山为丘陵的小盆地地形,县城所在区域属南渡江水系。县城最高点位于昌盛路一带,四周低洼,水系丰富, 县城东边地表水主要排向文赞水库,西边地表水集中吉安
36、河排向南部南渡江支流龙州河。4.2.3 地震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1/400 万)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1/400 万)划定,本场地地震设防烈度为 7 度, 场地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4.2.4 大气环境质量本项目所在地区*县大气环境质量全年大部分时间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级标准;水环境质量: 良陂水库、南淀河饮用水源特殊保护区执行(GHZB1-1999)级标准;吉安河、赞布水库、 *沟等人体接触水域及景观水域执行(GHZB1-1
37、999)级标准;深田水库、良陂水库的灌溉渠道执行(GHZB1-1999)GHZB1-1999 级标准。根据市区不同的区域位置,声学环境区划表:功能分区昼间执行标准(分贝)夜间执行标准风景区45(分贝) 35居住区及文教区5545一类混合区5545二类混合区(商业中心6050区)工业区6555道路交通干道两侧70604.2.5 交通海南岛的公路从早期的国道海榆东、中、西三线发展到现在的环红岗互通立交至新兴镇连接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岛东、西线两条高速公路将全岛的各个县市紧密的联系了起来,全岛交通便利、快捷。正在建设中的海南中线高速公路海口至*高速公路,项目建成后,*县的交通状况将进入新的里程碑
38、。拟建项目为新建工程,施工所需水泥、黄砂、碎石等主要建筑材料的可以部分就近取材,运输比较方便,施工交通条件比较好。4.2.6 通讯*县目前的通讯设施建有先进的程控交换系统,市话、移动电话,互联网、数据通讯等业务得到很好发展,为岛内外商业情况和物流信息通讯创造了良好条件,完全可保证本项目的通讯需求。4.2.7 供电由*县电网供电,电力充足,本项目用电由附近供电所接入, 用电有保证。4.2.8 供水本项目位于*县,水资源丰富,供水能够满足本项目施工用水需要,水量水质均有保证。4.2.9 社会配套条件*县位于海南岛中部偏北,经济较发达,交通便利,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齐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和商贸等发
39、展都很快,各项配套设施齐全,为本项目的建设提供了较齐全的配套设施条件。综上所述,项目建设条件良好,可以满足施工需要。红岗互通立交至新兴镇连接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五章 建设规模5.1 线路长度5.1.1 线路(正线)起讫点、经由地段红岗互通立交至新兴镇连接线工程推荐路线起点位于在建海口至*的海南中线高速公路红岗互通立交被交道LK1+330.834 处,路线起点桩号CK0+000,走向由西向东,经新村西北侧、大多岭南侧、加乐谭水库溢洪道北侧、南绞村北侧、老古村南侧、终点接国道海榆中线于黄土岭村西侧,终点桩号 CK7+592.6,路线全长 7592.6m,从加乐谭旅游度假区里面经过,终点离新兴
40、镇约 0.8km。5.1.2 路线方案比选(1)路线方案一:起点接在建海南中线高速公路红岗互通立交被交道LK1+330.834,路线起点桩号AK0+000 路线走向由西向东,经新村西北侧、牛牯岭北侧、后坡村南侧、广青一队北侧,终点接国道海榆中线于南海村西北侧,终点桩号 AK7+403.3(桩号K1+572、K4+345、K5+280、K6+545 各设中桥一座,桩号 K2+230 设大桥一座),路线全长 7403.3m。优点:路线全长 7403.3m。路线从加乐谭旅游度假区外围经过, 终点离新兴镇较远,约 2.8km,路线里程最短,局部路段可利用现有农村通畅工程道路路基,公路占地最小,工程造价
41、最低。缺点:该方案离加乐谭较远,终点离新兴镇有 2.8km,对新兴镇规划发展不利,建成后其社会经济效益最低。(2)路线方案二:起点接在建海南中线高速公路红岗互通立交被交道LK1+330.834,路线起点桩号BK0+000 路线走向由西向东,经新红岗互通立交至新兴镇连接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村西北侧、牛牯岭北侧、牛牯岭东侧、南绞村北侧、老古村南侧、终点接国道海榆中线于黄土岭村西侧,终点桩号BK8+103.9,路线全长8103.9m。优点:路线全长 8103.9m。路线从加乐谭旅游度假区外围经过, 终点离新兴镇较近,约 0.8km,终点离新兴镇较近,对新兴镇的规划发展较有利。缺点:该方案全路段基
42、本为新建路基,占地最多,工程造价最高。(3)路线方案三:起点接在建海南中线高速公路红岗互通立交被交道LK1+330.834,路线起点桩号CK0+000 路线走向由西向东,经新村西北侧、大多岭南侧、加乐谭水库溢洪道北侧、南绞村北侧、老古村南侧、 终点接国道海榆中线于黄土岭村西侧, 终点桩号CK7+592.6(桩号K1+450、K1+650、K3+090、K3+315、K3+550、K4+938、K5+800、K6+905 各设中桥一座),路线全长 7592.6m。优点:该路线CK1+650CK3+550 从加乐谭旅游度假区里面经过, 终点离新兴镇亦较近,约 0.8km,在允许道路从加乐谭旅游度假
43、区里面经过的前提下,有利于加乐谭旅游度假区、新兴镇的发展规划,建成后社会经济效益较其他方案好。缺点:全路段基本为新建路基,工程造价较方案一高。表 5-1路线方案主要工程数量及造价项目单位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备注路线长度公路公里7.4038.1047.593土方m3435583429530362020石方m3110965170080143500排水及防护工程公路公里7.4038.1047.593特殊路基处理km0.8500.9100.880软土处理km0.8500.9100.880路面m277731.58509279727红岗互通立交至新兴镇连接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涵洞道525754预应力混凝
44、土空心板桥m/座410 / 5540 / 8520 / 8交叉工程及沿线设施公路公里7.4038.1047.593平面交叉处151615安全设施公路公里7.4038.1047.593征地拆迁费亩312337312投资估算总金额万元14908.216603.4115466.1备选路线方案主要工程量及造价比较见表 5-1。5.1.3路线推荐方案综合考虑路网布局规划,加乐谭旅游度假区、新兴镇的发展规划, 同时满足远期交通发展需求,对备选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必选后,在允许道路从加乐谭旅游度假区里面经过的前提下,工可阶段拟采用方路线案三为推荐路线方案。5.2 公路等级本项目根据地区公路功能定位,路网规划,
45、并充分考虑项目所在地区的远期发展,公路等级确定为公路二级。5.3 公路红线宽度公路路基标准宽度均为 12m,路面宽度均为 7.5(3.75*2)m。5.4 线路交通分析在提升交通功能和满足技术要求的同时,尽可能利用老路路基、减少工程废弃。本工程建成后将大大加快加乐潭旅游度假区和新兴镇的发展,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红岗互通立交至新兴镇连接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六章 工程方案6.1 设计依据(1)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JD40-2
46、002);(5)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6)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G034-2000);(7)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 77-98);(8)城市桥梁设计准则(CJJ 11-93);(9)公路桥梁设计通用规范(JJG D60-2004);(10)道路交通标志与标线(GB5768-1999);(11)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C30-2002);(12)公路勘测规范(JTJ061-99);(13)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003-86);(14)防洪标准(GB50201-94);(15)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6);6.2 设计原则(1
47、)服从*县总体发展规划,妥善处理好拟建公路与外界主要区域间的联系。(2)适应地区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要求。(3)项目建设要严格依据规划,掌握标准,严格执行国家规范, 公路设计应与周边公路规划相协调,与周边公路有机结合,要充分体红岗互通立交至新兴镇连接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现项目的适用功能。(4)方案设计必须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一致的原则。(5)根据本项目的具体条件,处理好项目与已建成项目的相互关系。根据自然条件,尽量减少工程量,尽可能采用能就地取材的原材料。(6)注重公路绿化建设水平,从而全面提升公路总体形象。(7)积极稳妥地采用新技术、新材料。(8)采用先进施工工艺,注意施工中
48、尽量不造成和减少造成施工对环境的污染,提供好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措施。6.3 设计技术标准表 6-1 路线线形技术标准序号指标 名称单 位规 范 值1公路等级二级2设计速度km/h603平面线形一般值200红岗互通立交至新兴镇连接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表 6-2 纵断面线形技术标准序号指标 名称单 位规 范 值1公路等级二级2设计速度km/h603纵断面线形1)最大纵坡%62)最小纵坡推荐值%0.33)最小坡长m1505%8004)纵坡长度限制m6%6005)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极限值m200014006)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极限值m150010007)竖曲线一般最小长度m1206.4
49、线形方案根据地形、地物条件,并在对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山地自然灾害、筑路材料、生态环境、自然景观等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沿线小区域气候特征进行方案研究,并综合项目建设技术经济比较, 以选定路线线位、主要平纵断面技术指标。6.4.1 线形方案设置本项目为红岗互通立交至新兴镇连接线工程项目,拟定 3 个备选路线方案。路线平面方案一:起点接在建海南中线高速公路红岗互通立交被交道LK1+330.834,路线起点桩号AK0+000 路线走向由西向东,经新红岗互通立交至新兴镇连接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村西北侧、牛牯岭北侧、后坡村南侧、广青一队北侧,终点接国道海榆中线于南海村西北侧,终点桩号 AK7+
50、403.3(桩号K1+572、K4+345、K5+280、K6+545 各设中桥 1 座,桩号 K2+230 设大桥 1 座),路线全长 7403.3m。路线平面方案二:起点接在建海南中线高速公路红岗互通立交被交道LK1+330.834,路线起点桩号BK0+000 路线走向由西向东,经新村西北侧、牛牯岭北侧、牛牯岭东侧、南绞村北侧、老古村南侧、终点接国道海榆中线于黄土岭村西侧,终点桩号BK8+103.9( 桩号K1+572、K2+230、K4+215、K4+355、K4+730、K4+938、K5+800、K6+905各设中桥 1 座),路线全长 8103.9m。路线平面方案三(推荐):起点接
51、在建海南中线高速公路红岗互通立交被交道LK1+330.834,路线起点桩号CK0+000 路线走向由西向东,经新村西北侧、大多岭南侧、加乐谭水库溢洪道北侧、南绞村北侧、老古村南侧、终点接国道海榆中线于黄土岭村西侧,终点桩号CK7+592.6(桩号K1+450、K1+650、K3+090、K3+315、K3+550、K4+938、K5+800、K6+905 各设中桥 1 座),路线全长 7592.6m。6.4.2 线形方案综合比较方案一:路线从加乐谭旅游度假区外围经过,终点离新兴镇较远, 约 2.8km,对新兴镇规划发展不利,但路线里程最短,局部路段可利用现有农村通畅工程道路路基,公路占地最小,工程造价最低。方案二:路线从加乐谭旅游度假区外围经过,终点离新兴镇较近, 约 0.8km,对新兴镇的规划发展较有利,方案二路线里程最长,全路段基本为新建路基,公路占地最多,工程造价最高。方案三(推荐):路线 CK1+650CK3+550 从加乐谭旅游度假区里红岗互通立交至新兴镇连接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面经过,终点离新兴镇亦较近,约 0.8km,全路段基本为新建路基, 路线里程长度、工程造价介于方案一、二之间。结论:综合考虑加乐谭旅游度假区、新兴镇的发展规划及沿线各种因素,在允许道路从加乐谭旅游度假区里面经过的前提下,推荐优先采用路线方案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体检企业合同范本
- 精神科出科个人小结(6篇)
- 代运营服务合同范本
- 停车买卖合同范本
- 养生店合伙合同范本
- 农户购买农资合同范本
- 科技助力环保创新技术推广与应用
- 供货合同范本参考
- 羽毛球比赛活动方案
- 农林行业合同范本
- 氩气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汽车运行材料ppt课件(完整版)
-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练习一-北师大版
- GB∕T 1732-2020 漆膜耐冲击测定法
- 2022《化工装置安全试车工作规范》精选ppt课件
- Q∕GDW 12067-2020 高压电缆及通道防火技术规范
- 汽车系统动力学-轮胎动力学
- 《经济研究方法论》课程教学大纲
- 10T每天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
- 中国民航国内航空汇编航路314系列航线
- 山西特色文化简介(课堂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