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内需中国债政策的有效性_第1页
扩大内需中国债政策的有效性_第2页
扩大内需中国债政策的有效性_第3页
扩大内需中国债政策的有效性_第4页
扩大内需中国债政策的有效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扩大内需中国债政策的有效性1 我国积极财政政策中的国债政策从 1998 年提出积极财政政策开始 , 我国每年都会发行大量 的国债 , 以推进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1.1 1998 年的国债政策 1998 年 8月,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 四次常务委员会通过财政预算调整方案。增发1000亿元长期国债 ,用于国家预算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专项投资 ; 将年初预算 中原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 180亿元调整为经常性项目支出 ,用于 增加科技教育投入、 过于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保障、 离退休 人员养老金的足额发放和增加抢险救灾支出。1.2 1999 年的国债政策 1999 年初,我国发行 500亿元长期 国债,用

2、于基础设施建设 ,年中,针对当时的经济形势 , 又增发了 600 亿元长期国债。新增国债主要用于在建的基础设施、一些重 点行业的技术改造、 重大项目装备国产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 环 保与生态建设以及科教基础设施等方面。1.3 2000 年的国债政策 2000 年年初发行了 1000 亿元长期 建设国债 ,下半年又实行预算调整方案 ,又增发 500亿元长期国 债。这共计 1 500亿元国债资金主要用于加快在建国债项目建设 , 增加基础设施投入 , 支持国有企业技术改造 ,加大西部开发和生 态环境建设 , 发展科技教育。 主要投向 : 基础设施项目。 包括公 路干线、中西部地区旅游设施。水里和生态

3、项目。包括水利基 础设施建设、 移民建镇、 退耕还林还草 , 天然林和草场保护工程、 京津周围沙源治理启动工程。 产业结构调整。 包括企业技术改 造、高新技术产业化 , 超市道路交通、 环保等设施国产化 , 国防军 工企业技术改造 , 以及生物、 芯片等重大科技项目。 教育设施。 包括因高等学校扩招增加学生校舍等基础设施建设、 中西部高校 建设补助。城市环保项目。2000年,中央明确提出国债建设基 金原则上不上新项目 , 集中力量完成在建项目。1.4 2001年的国债政策 2001 年, 全年发行 1500亿元长期建 设国债。其中 ,1000 亿元建设国债 , 用于弥补前期基础建设在建 项目后

4、续资金和工程收尾。 500亿元特征国债 ,支持西部开发 ,主 要用于青藏铁路、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生态建设等 一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1.5 2002年的国债政策 2002 年继续发行长期建设国债 1500 亿元。主要用于在建国债项目、西部开发项目、重点企业改造 , 以及南水北调、京津水资源保护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和教育、公 检法等方面设施的建设。从古典经济学派的公债有害论的时代背景可以看出 , 当时大 部分国家处于君主专制时期 , 国家的收入就是统治者的收入 , 他 们可以随意的奢侈浪费 , 在通过税收取得收入的情况下 , 他们的 支出还是受到收入的制约 , 然而 , 如果可以发行公债

5、的话 , 就更刺 激统治者的消费。 并且 , 当时资本主义正处于自由竞争时期 , 投资 旺盛 , 社会上基本上不存在闲置资本 , 政府发行公债 , 必然会是资 本从生产领域抽出 , 然后 , 统治者们将其消费掉。 资本从生产领域 转移到了消费领域 ,无法在创造利润了 ,在这种背景下 , 公债是有 百害而无一利的。2 我国国债资金的支出方向及所起的作用 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 发行国债的政府是社会主义制度下 的政府 , 是负责任的政府 , 并且国债的发行、 政府的支出都是有章 可循的 , 根本不存在政府主观上把国债资金奢侈消费掉的问题。 从我国国债资金的支出情况可以看出 , 我国发行的国债筹集的

6、资 金主要投入在了三个方面。 基础设施建设、 高新技术的改造升级、 教育和科研投入。2.1 基础设施建设支出 国债资金在提供“公共物品”的支 出时,首选是基础设施及一部分基础工业 , 也就是用于基础产业 投资。基础产业在再生产过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 它为整 个再生产过程提供“共同生产条件”。马克思认为 , 作为共同生 产条件的固定资产如交通运输系统、 邮政通信系统、 排水系统等 固定资产 , 具有公用性、 非独占性和不可分割性 , 即具有“准公共 物品”的一般特性。并且 , 基础产业部门是各生产和流通部门所 必需的投入品 ,因此,基础产业部门和所有部门的关联较大 , 感应 系数较高 ,

7、 基础产业发展滞后就会构成全面制约经济增长的“瓶 颈”。我国在基础设施上的投资大大降低了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 中基础产业的瓶颈效应 ,给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 带动了 民间投资 , 推动了经济发展。2.2 高新技术革新支出 1998 年以来 ,从国债资金中拿出 355.4 亿元支持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技术改造 , 而 且带动了社会增加的投入。 企业技术改造有力地推动了结构调整 和产业升级 , 产业结构的升级使得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开始发生质 的变化 , 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向集约式的转变。如高 新技术在造船业的应用、 在钢铁行业的应用、 石油化工行业的应 用、家电行业的应用等

8、 , 大大地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品种。2.3 教育及科研的支出 教育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根本 , 我国 国债资金也用在了教育设施的建设上 ,包括校舍的扩建 , 教育设 施的更新。及西部高校的补助等。这一方面扩大了国内需求 , 同 时也为培养更多人才提供了保障。从我国国债资金的用途上可以看出 , 这些资金主要用在了关 乎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的投资上。虽然留下了不少的债务 , 但同 时也留下了优质的资产 ,是具有生产性的。因此说 ,我国的国债 , 单从支出这一方面就不符合古典公债有害论的条件 , 相反, 从凯 恩斯学派的角度 ,恰恰说明了国债是可以扩大有效需求 , 带动民 间投资 , 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的。

9、3 我国国债资金的来源 通过我国国债的认购主体可以得知国债资金的主要来源。 我 国国债的认购主体主要分为民间组织和公共机构 , 民间组织又可 以分为企业和居民个人。 企业有银行企业和非银行企业。 公共机 构则有中央银行和政府部门。 以上的组织和机构都可以作为国债的购买者 ,3.1 民间组织购买国债 民间组织如居民和企业购买国债出 于一种储蓄保值的目的 , 投资的目的不大。因为国债是以国家信 用为保证的 ,风险较低 ,并且国债利率一般高于银行利率 ,所以购 买国债可以起到一种储蓄保值的作用 , 但是它的收益率相对于投 资在其他领域肯定是比较低的。因此说 , 民间组织用于购买国债 的资金一般都是闲

10、置资金和用于消费支出的资金。另外 , 银行机 构的资金大部分也是来自居民储蓄 , 这部分资金虽然是居民的闲 置资金,但是银行机构通过融资 , 可以将这部分资金贷出 ,用于投 资。因此说 , 银行购买国债会减少向外贷款 ,从而减少了一些企业 的投资。3.2 公共部门购买国债 政府和中央银行购买国债 , 政府购 买国债的目的和民间组织购买国债的目的一样 , 其资金的来源也 主要是本部门的闲置资金。中央银行购买国债的目的是调节经 济。中央银行购买国债有直接购买和在公开市场购入。 两种方式 都是通过中央银行的信用直接增加基础货币的供应 , 这部分资金 不是来自一国经济部门现有的资金 , 而是通过信用创

11、造出来的。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 , 第一种国债资金来源可能会对消费 支出有一定的影响 , 但是国债的资产效应的会大大减小这种影响 另外这种资金来源也不会对生产领域的投资造成影响。 第二种国 债资金来源可能会减少一部分用于生产领域的投资资金。 第三种 国债资金来源显然不是现有的资金 , 因此也不会对生产造成影4 公债的资产效应对总需求的影响 最早提出公债的资产效应的是著名经济学家勒纳。 公债的资 产效应是说发行公债会增加民众持有的资产 , 和公债幻觉相联系 民众觉得认购公债是自己的财富增加了 , 从而导致民间公债持有 的消费支出的增加。 事实上 , 自凯恩斯革命以来 ,宏观经济学界的 注意力很大程度上转向了公债资产效应。 发行公债能增加居民的 金融资产 , 一方面是收入效应使居民觉得比以前富裕了从而增加 消费支出 ;另一方面是替代效应使民众减少劳动 ,增加闲暇 ,从而 增加了消费。也就是说 , 公债的发行具有刺激消费增加需求的作 用。通过对我国国债的支出及来源的分析 ,可以看出 ,我国的国 债资金主要用在了一些具有生产性的基础设施和技术更新上面 , 是有生产能力 ,可以带来收入的 , 并且,这些投入增加了私人投资 的信心,为整个经济的运行提供了基本的条件 , 从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