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 环境海洋学(Environmental Oceanography) 课程代码 074502101203 课程属性 学科基础 课时/学分 48/3 课程性质 必修 实践学时 0 责任教师 高会旺、史洁、石金辉、陈洪举 课外学时 0 课程属性:学科基础,课程性质:必修 _、课程介绍 1. 课程描述: 环境海洋学为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和认识海洋环境的入门 课程。课程内容涵盖海洋环境地学、海洋环境动力学、海洋环境化学、海洋环境生态 学、海洋管理等知识领域,具有系统性和学科交义性。本课程是突出我校环境类专业 海洋特色的“导航性”和“标识性”课程。 Th
2、is course is designed to be a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scientific concepts and methods, focusing on the marine environment. We discuss basic scientific ideas and the scale of the ocean, including processes that occur in the ocean regrading hydrodynamic, chemical and ecological aspects You will learn
3、how the marine environment changes influenced by our activities, and how people utilize and manage the ocean to fulfill a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relationship with the ocean. 2. 设计思路: 课程在绪论章节首先讲授环境科学、海洋科学以及环境海洋学的基本概念,理清 学科之间的关系,介绍当前面临的主要海洋环境问题。然后通过五个章节的内容讲授 环境海洋学所涉及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知识。海洋环境地学从宏观上讲授全 球海洋分
4、布、自然特征等,让学生了解我国区域海洋的地理、地质特征,认识深海大 洋的结构特点,了解海洋资源、海洋灾害的概念及分布特征等;海洋环境动力学重点 讲授海水温度、盐度的分布规律与海水的主要运动形式,以及它们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海洋环境化学主要讲授海水化学组成和性质,海水中营养盐、微量元素、有机物质、 活性气体等的来源、分布和迁移转化规律,各界面过程及环境化学效应,海洋环境污 染的成因、危害及防治对策;海洋环境生态学主要讲授海洋生物的主要类型,海洋生 态系统的初级和次级生产及能量流动过程,海洋生态保护及修复的相关理论和技术; 海洋环境管理主要讲授我国海洋环境管理面临的挑战、基本任务和现行海洋管理的主
5、 要制度等。 课程将釆用混合式教学、课堂讨论等方式,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训练。 3.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环境与人文 后续课程:物理海洋学、生物海洋学、海水分析、环境管理学等 二、课程目标 通过讲授环境海洋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主要方法,使学生对环境海洋学的 知识体系有深入了解,认识海洋中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初步掌握分析海洋环境问题的 基本思路与方法。同时,建立海洋国土意识、海洋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意识,树立“绿 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今后环境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学习和应用打下基础。 课程标1:掌握全球海洋分布和地质特征、海水的物理性质和海水运动的主要形 式、规律和机制。
6、 课程LI标2:掌握海水主要化学要素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海洋中的分布和迁移规律; 认识海洋界面的主要化学特征和过程;了解各种海洋污染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方法。 课程LI标3:掌握海洋生物的主要类群及其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了解海洋生态 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熟悉海洋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过程。 课程U标4: 了解当今海洋环境的主要问题以及相关的知识体系,认识海洋管理的 挑战和相关措施。 课程I标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见下表: 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 目标 1 韻2 目标 3 课程 目标 4 支撑 权重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3能够针对环境工程,尤其是海洋、地质环境 工程问题,提出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解决方案
7、。 J 0.4 5.使用现代工具 5.2针对复杂环境工程问题,尤其是海洋、地质 环境工程问题,能够选择与使用恰当的现代分 析仪器、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并能够进 行相关的分析、计算和设计。 0.2 三.学习要求 为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学生需完成所有的课程任务: 1. 课前,按教学计划要求完成相应章节的预习。 2. 课上,认真听课,积极回答问题并参与课堂讨论,力争即时理解重点和难 点内容。 3. 课下,按时完成作业。通过作业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促进相互交流; 利用互联网和馆藏图书资料查询有关知识,开展研究型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进度 序 号 专题 主题 计 划 课 时 主要内容
8、概述 思想政治教育元素 与融入点 1 绪论 环境海 洋学介 绍 2 环境科学与海洋科学的交义以及环境海 洋学基本概念;海洋环境主耍问题及相关 的知识体系。 分析典型环境问 题,认识人海和谐 发展的必要性 2 海洋环 境地学 地球系 统 1 了解:地球系统的构成、全球海洋的分布 和口然特征、深海大洋的地质结构特点以 及我国区域海洋的地理地质特征。 理解:全球海洋系统的复杂性及其在地球 系统中的作用。 掌握:海和洋的定义和基本水文特征:我 国近海和重要海湾的基本水文特征:深海 大洋的地质结构特征。 运用:区分海和洋,区分四大洋和渤海、 黄海、东海、南海的水文待征。 树立海洋国土观 念,提高国防安全
9、 和环境保护意识。 全球海 洋 2 近海与 海湾 3 海底地 形 4 3 海洋环 境动力 学 海水的 物理性 质和大 洋的层 化结构 4 了解:海水的温盐性质、世界大洋的热1: 和水量平衡、世界大洋温度、盐度和密度 的分布特征。 理解:海洋的层化和水团分布特征。 掌握:海水的温盐性质和分布特征;影响 世界大洋热量和水量守恒的因素;海水的 层化特点、水团的定义和划分。 运用:描述世界大洋中温盐的水平和垂向 分布特征。 融入中国海洋学研 究的发展史,通过 介绍中国海洋科学 家(赫崇本等)的 事迹,激发同学们 的爱国热情。此外, 通过对经典海洋理 论逐步发展完善过 程的讲解,培养学 生勤于思考、勇于
10、 海洋中 6 了解:海水运动现象的划分;海水运动所 的流动 受到的力;描述海水动力过程的方程。 理解:描述海水运动过程时所采用的尺度 概念。 掌握:海水运动方程;描述海水运动的尺 度概念。 运用:针对看到的海水运动现象,进行时 间和空间的尺度描述,并判断在其运动过 程中可能受到的主要作用力。 创新的科学精神。 海洋中 的波动 4 了解:海洋中的波动现象是海水的基本运 动形式之一;海浪耍素和分类;海浪的波 动特征和叠加效果;海浪的观测方法和研 究手段。 理解:海浪对海水混合的影响;长周期的 海洋波动现象。 掌握:风浪和涌浪的概念以及传播特性; 风浪成长状态;:每浪导致的沿岸流和离岸 流以及环境效
11、应。 运用:根据海域特征和风向,判断该海域 海浪的分布特征 潮汐及 风暴潮 6 了解:潮汐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耍素:潮汐 的观测手段:潮汐平衡潮理论的基本内容 和评价;潮汐对丁海洋环境和海洋工程的 研究意义:潮汐动力理论的基本内容;风 暴潮的基本概念;潮汐和风暴潮的预报方 法。 理解:引潮力产生的原因和分潮概念的提 出;潮汐和风暴潮的非线性相互作用。 掌握:平衡潮理论的基本思想、内容和评 价。 运用:根据月相判断大小潮;大洋潮汐产 生的原因;风暴潮的分类;初步评估潮汐 和风暴潮对某一区域海洋环境的影响。 4 海洋环 境化学 海洋环 境化学 要素 6 了解:海水的基本化学组成,海洋环境的 主要化学参
12、数,海水中营养盐、微量元素、 有机物.溶解气体和放射性元素等的种 类.含量及分布特征。 理解:海水中二氧化碳一碳酸盐体系的复 杂性及其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掌握:海水化学组成的特点、海水中生源 要素的分布特征和迁移转化规律、海水中 辐射活性气体浓度分布特征、生成和去除 途径。 运用:海洋低氧现象及海洋低氧区的演化 过程与维持机制;中国近海海域营养盐结 构的演替。 针对在全球变化背 景下,人类活动带 來的海洋低氧、海 洋酸化等海洋环境 问题的不断加剧, 以及海上突发事故 (如溢油、核泄 漏)、人类活动带來 的海洋新兴污染物 (如微塑料)等海 洋环境污染问题, 通过分析这些海洋 环境问题的
13、成因, 引导学生思考应对 策略,激励学生投 海洋界 4 了解:海洋中的主要界面及其特点,海洋 环境各界面中发生的各种化学变化。 1 面过程 及其环 境化学 效应 理解:海洋界面过程在全球物质循环和环 境变化中的重要作用。 掌握:物质通过不同界面的交换过程及交 换通量的估算方法,海洋中二氧化碳和其 他微量辐射活性气体的源.汇格局及环境 效应。 运用:通过海洋调查获得的物理、化学参 数,估算不同界面的物质交换通量。 身海洋环境保护事 业,提高学生的海 洋环保意识,认识 人-海和谐发展的 必要性。 海洋生 态环境 与污染 控制技 术 2 了解:人类活动所引起的海洋环境问题以 及我国近海海洋环境污染现
14、状。 理解:海水富营养化的正、负环境效应; 全球性新兴的海洋环境问题。 掌握:近海富营养化的环境效应及其评价 方法,海洋中有机污染物、重金属污染及 放射性污染的來源、危害及防治方法。 运用:通过海洋调查获得的物理、化学参 数,评价调査海域的富营养化程度。 5 海洋环 境生态 学 海洋生 态环境 要索 4 了解:海洋生态环境耍素及海洋生态环境 的特点.海洋生命的起源和演化、海洋生 态环境的分区以及海洋生物的主要类群。 理解:海洋中的非生物环境的特点:海洋 生命起源的环境耍素;不同生物类群对环 境的适应。 掌握:海洋环境的特点以及生态环境分 区;海洋生物的主要类群。 运用:能分析不同海洋环境的典型
15、海洋生 物类群。 在讲授相关的知 识时,将对海洋科 技活动可能引发后 果的思考引入到课 堂中,引导学生进 行“人文关怀”和 “生命关怀”的思 考。 如:远洋捕捞技 术的进步能够促进 我国远洋渔业产业 结构调整.拓展渔 业发展空间、维护 国家海洋权益等战 略意义。但如不注 意做好渔业资源的 评估与保护,就有 可能使得渔业资源 枯竭; 再如,潮汐能是清 洁的可再生能源。 但是,潮汐发电大 坝的建设,阻拦了 涸游性生物的活动 路线,可能会导致 涸游生物灭绝,造 成生态损失。 海洋生 态系统 类型 2 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 理解:不同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的关系。 尤其是人类活动对河口生态系统的
16、影响。 掌握:不同海洋生态系统的特点、功能。 运用:判断人类活动对河口生态系统的潜 在影响。 海洋物 质生产 与能量 流动 2 了解:海洋中的初级生产、次级生产,海 洋生态系统中的物质生产和能量流动;人 类活动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破坏。 理解: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海洋环境中口然变化过程与人类影响的 关系,海洋环境问题的多样性及时空尺度 的跨越性。 掌握:海洋中的生产:人类活动对海洋生 态的干扰: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 运用:分析具体区域的海洋生态问题。 6 海洋环 境管理 2 理解:环境管理的相关理论和基本要素, 海洋管理的特殊性,人为活动和涉海匸程 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认识行政
17、管理的局 限性,强化环境保 护的法律意识。 1 掌握:海洋环境管理的相关法律、经济、 行政和科技手段,海洋环境管理的典型案 例。 五. 参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 参考教材: 李凤岐、高会旺主编,环境海洋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 2. 主要参考书: Environmental Oceanography, Daniel C Abel and Robert L McConnell Jones & Bartlett Publishers, 2009. 冯士徉、李凤岐、李少筲主编,海洋科学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年6月第1版. BeerT.著,陈廷剑、郑全安、刘占英译,环境
18、海洋学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 年. 六、成绩评定 (一)考核方式 A : A闭卷考试B开卷考试C论文D.考查E其他 (二)成绩综合评分体系: 成绩综合评分体系 比例 对课程目标的支據 1 2 3 4 1.随堂测试 20 2.课后作业 20 3.期末考试成绩 60 J 总计 100 (三)课程成绩综合评分方式: K随堂测试 以知识类为主,不定期在课上对所学内容进行考核,闭卷考试。以对错为判分标 准。 2、课后作业 作业的评分标准 得分 1严格按照作业要求并及时完成,基本概念清晰,解决问题的方案正确、合 理,能提出不同的解决问题方案。 90-100 分 2基本按照作业要求并及时完成,基本概念基本清晰,解决问题的方案基本 正确、基本合理。 70-80 分 3不能按照作业要求,未及时完成,基本概念不清晰,解决问题的方案基本 不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20840.10-2025互感器第10部分:低功率无源电流互感器的补充技术要求
- 度配件采购与供应合同
- 团购住宅合同转让权名额协议样本
- 股权转让合同(四):不动产相关
- 婚姻终止财产分配合同
- 4 繁星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详尽版住宅租赁合同
- 药店收购合同范本
- 3宿建德江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药品供应链合作合同
- 2024年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标准卷
- (正式版)HGT 6313-2024 化工园区智慧化评价导则
- 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三级手术目录(2020版)
- DB4451-T 1-2021《地理标志产品+凤凰单丛(枞)茶》-(高清现行)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6张课件
- 硫酸铵废水MVR蒸发结晶
-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相关报表上报流程及要求
- DB33- 1015-2021《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开学第一课(七下数学)
- 完整word版,“吕氏八字命理学”高级理论
- 飞达及其辅助机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