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执法装备改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智能执法装备改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智能执法装备改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智能执法装备改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智能执法装备改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泓域咨询 /智能执法装备改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智能执法装备改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泓域咨询机构报告说明2015年5月,公安部在江苏省徐州市召开全国单警执法视音频记录系统建设现场推进会,就加快推进单警执法视音频记录系统建设与应用等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会议提出抓紧落实配备要求,实现一线执勤执法民警人手一台,确保执法记录仪配备到位。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75846.62万元,其中:建设投资64598.1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5.17%;建设期利息1161.2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53%;流动资金10087.2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3.30

2、%。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1847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151558.80万元,净利润19601.30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4.07%,财务净现值4784.59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77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本期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投资方向正确,资本结构合理,技术方案设计优良。本期项目的投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是积极可行的。实现“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必须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转型、率先、特色”的发展理念。机遇千载难逢,任务依然艰巨。只要全市上下精诚团结、拼搏实干、开

3、拓创新、奋力进取,就一定能够把握住机遇乘势而上,就一定能够加快实现全面提档进位、率先绿色崛起。报告对项目实施的可行性、有效性、技术方案和技术政策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全面、系统的分析为主要方法,经济效益为核心,围绕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运用大量的数据资料论证拟建项目是否可行。对整个可行性研究提出综合分析评价,指出优缺点和建议。本期项目是基于公开的产业信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等信息,并依托行业分析模型而进行的模板化设计,其数据参数符合行业基本情况。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学习参考模板用途。目录第一章 项目总论说明第二章 背景、必要性分析第三章 市场前景分析第四章 产品规划与

4、建设内容第五章 选址分析第六章 建筑工程说明第七章 原材料及成品管理第八章 工艺技术方案分析第九章 环境影响分析第十章 劳动安全生产第十一章 节能分析第十二章 人力资源配置第十三章 进度实施计划第十四章 项目投资计划第十五章 项目经济效益评价第十六章 招标方案第十七章 风险评估第十八章 项目综合评价说明第十九章 附表第一章 项目总论说明一、项目名称及投资人(一)项目名称智能执法装备改建项目(二)项目投资人xxx投资管理公司(三)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二、编制原则本项目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遵循创新、先进、可靠、实用、效益的指导方针。保证本项目技术先进、质

5、量优良、保证进度、节省投资、提高效益,充分利用成熟、先进经验,实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1、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做好节能减排,在采用先进适用技术的同时,做好投资费用的控制。2、根据市场和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产品方案及工艺路线,设计上充分体现设备的技术先进,操作安全稳妥,投资经济适度的原则。3、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企业节能设计规范,努力做到合理利用能源和节约能源。采用先进工艺和高效设备,加强计量管理,提高装置自动化控制水平。4、根据拟建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象、交通运输等条件及安全,保护环境、节约

6、用地原则进行布置;同时遵循国家安全、消防等有关规范。5、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及消防等方面,本着“三同时”原则,设计上充分考虑装置在上述各方面投资,使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及消防贯穿工程的全过程。做到以新代劳,统一治理,安全生产,文明管理。三、编制依据1、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规划,部门与地区规划,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任务、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和技术经济政策以及国家和地方法规等;2、经过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和在项目建议书批准后签订的意向性协议等;3、当地的拟建厂址的自然、经济、社会等基础资料;4、有关国家、地区和行业的工程技术、经济方面的法令、法规、标准定额资料等;5、由国家颁布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及

7、经济评价的有关规定;6、相关市场调研报告等。四、编制范围及内容按照项目建设公司的发展规划,依据有关规定,就本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市场供需状况与销售方案、建设方案、环境影响、项目组织与管理、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财务分析、社会效益等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研究结论。五、项目建设背景以较为成熟的执法记录仪产品为例,在前端,执法记录仪产品为适应执法环境和场景的多样性,产品的用途从最简单的执法现场影音记录,即通过执法记录仪进行拍照、录音、录像的基础功能,延伸出了更多、更高、更细分的功能指标要求。同时,伴随着执法应用需求日益多样、功能技术日益融合,也为了减轻执法人员身上诸多装备的配备负

8、担,“执法记录仪+”成为未来产品发展的新趋势。2017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在32个政府单位开展试点,重点规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收费、行政检查等执法行为,推行执法公示制度,推行对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推行执法决定法治审核制度。该通知为在全国范围各级政府部门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全面应用执法记录仪等产品创造了有利条件。实现“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必须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转型、率先、特色”的发展理念。机遇千载难逢,任务依然艰巨。只要全市上下精诚团结、拼搏实干、开

9、拓创新、奋力进取,就一定能够把握住机遇乘势而上,就一定能够加快实现全面提档进位、率先绿色崛起。六、结论分析(一)项目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占地面积约138.8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二)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智能执法装备340000台的生产能力。(三)项目实施进度本期项目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有关法规和实施指南要求进行建设,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24个月。(四)投资估算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75846.62万元,

10、其中:建设投资64598.1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5.17%;建设期利息1161.2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53%;流动资金10087.2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3.30%。(五)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75846.62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x投资管理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52146.62万元。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23700.00万元。(六)经济评价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184700.00万元(含税)。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151558.80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19601.30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14.0

11、7%。5、全部投资回收期(Pt):5.77年(含建设期24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30439.74万元(产值)。(七)社会效益本项目实施后,可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增加国家及地方财政收入,带动产业升级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另外,由于本项目环保治理手段完善,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本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八)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92533.24约138.80亩1.1总建筑面积116591.88容积率1.261.2基底面积53669.28建筑系数58.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448.931.4基底面积53669

12、.282总投资万元75846.622.1建设投资万元64598.112.1.1工程费用万元56304.68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6182.332.1.3预备费万元2111.102.2建设期利息万元1161.292.3流动资金10087.223资金筹措万元75846.623.1自筹资金万元52146.623.2银行贷款万元23700.004营业收入万元1847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151558.806利润总额万元26135.077净利润万元19601.308所得税万元6533.779增值税万元6080.0510税金及附加万元7006.1311纳税总额万元19619.951

13、2工业增加值万元47227.8713盈亏平衡点万元30439.74产值14回收期年5.77含建设期24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14.07%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4784.59所得税后第二章 背景、必要性分析一、行业背景分析1、有利因素(1)国家依法治国方略的指引2017年10月,党十九大决议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进一步提高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权威性和实效性。随着国家依法治国方略的推进,要求“依法治国、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以及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深入,人们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对执法机关的执法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执法环境趋于复杂化的大背景下,无论对执法人员本身,还是

14、被执法人员,双方的合法权益都需要保障。智能执法装备及执法信息化产品能够有效地保护执法人员和当事人合法权益,专业提升执法效率,保障执法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为执法水平提高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保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行业规范与产业政策的大力推动为积极适应执法规范化建设要求,近年来,公安部在全国政法机关率先部署开展了执法记录仪等产品的配备使用工作。2016年7月,公安部发布的公安机关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工作规定开始实施。规定中明确要求,各级公安机关要充分认识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工作对于规范公安机关现场执法活动、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意义,切实落实有关工作要求,充分配备相关仪器设备,加强对现场执法视音频

15、资料的使用管理,进一步提高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和执法安全水平。2017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在32个政府单位开展试点,重点规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收费、行政检查等执法行为,推行执法公示制度,推行对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推行执法决定法治审核制度。该通知为在全国范围各级政府部门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全面应用执法记录仪等产品创造了有利条件。以上政策的出台有效引导并刺激了市场需求,为行业健康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3)公共安全预算增长当前中国正处于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转型

16、期,为推动职能转变、加速廉政建设,政府在信息化建设领域的投入持续增长,不断强化对企事业单位及公众的服务。公安领域是政府信息化的重点发展领域之一,随着刑事案件、治安案件数量呈现上升态势,社会公共安全面临挑战逐渐加大,公安系统亟需建立可整合公安各部门、多警种的信息共享平台。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执法全过程记录相关通知的发布,行业的业务市场将快速从公安领域拓展至全国各级政府部门,新兴领域市场被激发。2017年全国用于公共安全的财政支出12,461.27亿元,近十年内复合增长率为13.27%。根据公安部数据,公安部公共安全预算支出2013年至2017年复合增长率为31.27%,实现了较高增长,其中201

17、6年和2017年较上年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4.88%和60.01%,实现了较高比例增长。其他部门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空间。2、不利因素(1)行业内专业人才匮乏行业为新兴行业,普遍受到国家及各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但目前行业内人才匮乏,人才培养机制不够完善,人才缺乏将制约行业的发展。(2)行业尚处于发展阶段目前执法记录仪行业尚处于规范发展期,仍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由于产品下游的应用领域从以公安为主向各类执法执勤领域扩展,未来市场需求将会对行业参与者提出更高的要求,而行业内领先企业从业务规模、财务实力以及技术水平等各个方面均需要突破,产业发展尚有提升空间。二、产业发展分析(1)实现从“产品”到“整体解决

18、方案”的执法装备产业升级在行业发展初期,执法记录仪是作为单一产品面市的,然而单一产品无法解决用户的多种需求。近年来,伴随行业不断发展,各市场主体对执法记录仪的理解持续深化、应用日趋成熟。同时由于各执法领域业务流程和需求的专业性,网络环境和存储方式的多样性,与用户现有业务平台的兼容性,以及用户管理、应用诉求的差异性,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行业发展趋势,只有快速响应并提供丰富多样的解决方案方能在行业更好立足。(2)智能物联、互联互通推动执法装备的深度融合在智能化的时代浪潮下,通过实时传输、实时通信、实时监控等技术,执法记录仪与其他智能执法装备将打破产品品类之间的局限。智能物联、互联

19、互通已成为各种执法装备进行深度融合,实现新型应用、大幅度提升效率的重要技术路径,也将是未来减轻执法人员佩戴负担、减少设备重复采购、降低整体采购成本的有效措施。随着行业产品从单一的执法记录仪应用,发展为以执法记录仪与移动智能执法终端、穿戴式智能执法设备互联互通、共同应用的产品结构,智能物联执法装备产品群已初现端倪。(3)用户对全方位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服务是用户体验中不可或缺、越来越重要的一环。作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各个应用领域的特定需求对业内企业的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市场集中度的不断提高,部分企业不重视自主研发、采取贴牌生产、忽视用户对产品特性的诉求、盲目堆高技术指标、服务缺失等的

20、经营方针,将逐渐被市场淘汰。产品功能的多元化、解决方案化以及应用领域的多样化都对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兼容性和定制化是服务能力提升的两大核心。行业朝着研发、制造、销售与服务为一体的方向发展,售前、售中、售后一体化的服务体系逐渐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 “十三五”时期,我区发展面临诸多机遇和有利条件。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没有改变,但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发生深刻变化,正在由原来加快发展速度的机遇转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正在由原来规模快速扩张的机遇转变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机遇,我区推动转型发展契合发展大势。“十三五”时期,我区发展也

21、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从宏观形势看,世界经济仍然处于复苏期,发展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传统产业面临重大变革,区域竞争更加激烈,要素成本不断提高,我区发展将不断面临新形势、新情况和新挑战。从自身来看,我区仍处于产业培育的“关键期”、社会稳定的“敏感期”和转型发展的“攻坚期”,有很多经济社会发展问题需要解决,特别是经济总量不够大、产业结构不够优、重构支柱产业体系任重道远,资源瓶颈制约依然突出、创新要素基础薄弱、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亟需突破,维护安全稳定压力较大,保障和改革民生任务较重。第三章 市场前景分析一、行业基本情况1、信息采集多元化伴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深入,智能执法装备对执法现场

22、的信息采集,从起初最基础的视频、音频、时间信息,延伸扩展至设备身份信息、操作日志、重要标记、位置坐标、车牌数据、人脸数据,乃至位移距离、生理体征(计步、心率)等信息。智能执法装备所收集的丰富多样且维度众多的信息为用户展现了全方位、立体的第一现场讯息,使得在事后最大程度的还原现场成为可能。与此同时,丰富多维的信息也为深入的数据分析和研判提供坚实数据基础。2、数据传输方式多样化智能执法装备的数据随着无线传输技术的突飞猛进,传输方式得以实现多样化。根据不同的用户使用场景和功能需求,可以选择和应用不同的数据传输方式。例如,通过移动运营商的4G网络,实现现场视音频的实时回传和指挥中心的远程指控;通过Wi

23、Fi技术,实现不同智能终端之间的图像实时传输和遥控操作;通过蓝牙等通讯协议,实现智能终端之间的位置坐标、操作日志、标记信息的物联互通、实时共享;通过GPS等方式,实现执法记录仪、采集工作站的时间校正等。数据传输技术的丰富多样和持续发展,将为执法记录仪等智能终端的不同使用场景提供越来越多的技术路径和应用空间。3、性能持续优化随着产品应用的不断发展,不同的使用场景、多样的环境对产品提出了更高要求。与功能多样化相对应的,是执法记录仪等智能终端在关键指标上的设计和挖掘也在持续优化。聚焦核心功能,持续优化产品性能成为另一个主要趋势。公安部发布的单警执法视音频记录系统(GA/T947-2015)标准立足于

24、实战,更加明确的指向于如何让设备更加轻量化、让佩戴更加舒适、让拍摄效果更加清晰、让夜间红外拍摄效果更好、让画面的视场角与畸变达到最佳平衡、让设备对恶劣环境的适应性更好。通过高精结构设计、优质选材做到产品轻薄小巧,减轻用户佩戴负担。根据人体工学原理,实现肩上、胸前、腰间、头侧、头上多样的佩戴方式,实现易戴易用。通过低功耗电路设计,自适应性智能电源管理达到长时间续航,满足用户工作时间要求。各厂商对关键指标的不断挑战和持续提升,使得执法记录仪产品的体积更小重量更轻,超高分辨率、大广角与畸变修复、超强红外夜摄、超强防护等功能和性能指标的产品不断涌现。4、智能终端之间互联共享不同智能终端之间的互联可以产

25、生新功能、新应用、新价值,数据共享也能够提升协同效率、改善使用体验。执法记录仪、移动智能执法终端等装备已逐渐成为执法执勤领域不可或缺的配备。执法记录仪通过设备间的智能物联,可以共享移动智能执法终端的执法数据和信息;移动智能执法终端也可以共享执法记录仪的现场图像,两者之间进行紧密数据交互和协同配合,极大促进了不同产品模块之间的融合。在未来,除了执法记录仪和移动智能执法终端之外,对讲机、警用智能手表、车载记录仪等其他智能执法装备也将朝着物联互通、融合共享的方向进一步迈进。5、数据管理智能化智能化的发展,使视频的应用从事后追查为主转为以事前预警和事中分析为主,有效地提高视频应用的功能和效率。数据管理

26、的智能化可以运用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视频分析技术对拍摄场景的视频图像内容进行分析,提取场景中的关键信息,并形成相应事件和预警机制,从而提高执法信息系统的功能和效率。未来智能视频信息系统将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适应更为复杂多变的场景,二是能识别和分析更多的行为和异常事件。其中行为模式识别、生物识别、目标检测与分析、自动跟踪识别、运动理解等技术将是智能化技术发展的主要内容。通过现场实时高清画面、执法人员位置的精准定位、实时语音通话,对执法现场情况进行智能研判,智能化远程精准指挥已经成为现实且日趋成熟。目前,执法记录仪行业技术发展正面临以下转变:执法记录仪将从传统的单一视音频记录,转型升级为多功能集成

27、;数据采集将从相对滞后的本地导入模式转变为实时传输与本地导入相结合的模式;后台管理平台将从传统的视音频数据管理以及执法人员监督管理,转型升级到实时指控以及大数据分析比对;信息化产品将从传统的计算机终端安全防护,延伸到智能终端的安全防护,从计算机内网信息安全延伸到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大数据安全等。二、市场分析1、海事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管理办法各级海事管理机构应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全过程进行文字、视音频记录,提高执法效率和规范化水平;应当按照规定配备执法记录仪等现场执法记录设备和视音频资料自动传输、存储、管理等设备2、“十三五”市场监管规划研究制定基层执法装备配备标准,合理保障基

28、层装备投入,配备执法记录仪、检验检测设备等先进设备,提高现代科技手段在执法办案中的应用水平3、公安机关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工作规定各级公安机关要充分认识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工作对于规范公安机关现场执法活动、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意义,切实落实有关工作要求,充分配备相关仪器设备,加强对现场执法视音频资料的使用管理,进一步提高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和执法安全水平4、关于深化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意见深化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要着眼于完善公安执法权力运行机制,构建完备的执法制度体系、规范的执法办案体系、系统的执法管理体系、实战的执法培训体系、有力的执法保障体系,实现执法队伍专业化、执法行为标准化、执法管理系

29、统化、执法流程信息化,保障执法质量和执法公信力不断提高。要增强执法主体依法履职能力,树立执法为民理念,严格执法监督,解决执法突出问题5、智能执法装备及执法信息化行业概述智能执法装备及执法信息化行业,是为公安、交通、司法及其他执法执勤机构提供执法记录仪、采集工作站、电子证据管理平台软件、移动智能执法终端等产品与服务的高新科技行业。该行业融合智能硬件技术与新一代信息通信等技术,集信息采集、移动执法、通信指挥、传输、存储与管理、智能研判等功能,为各层级、各类型、各区域执法部门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执法记录仪行业是智能执法装备及执法信息化行业的重要子行业,为执法部门提供视音频信息采集、传输、存储与管理的整

30、体解决方案。6、执法记录仪行业发展历程执法记录仪行业的发展历程,基本代表了智能执法装备及执法信息化行业的发展轨迹。第四章 产品规划与建设内容一、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一)项目场地规模该项目总占地面积92533.24(折合约138.80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116591.88。(二)产能规模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和xxx投资管理公司建设能力分析,建设规模确定达产年产智能执法装备340000台,预计年营业收入184700.00万元。二、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本期项目产品主要从国家及地方产业发展政策、市场需求状况、资源供应情况、企业资金筹措能力、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的先进程度、项目经济效益及投资风险

31、性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具体品种将根据市场需求状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各年生产纲领是根据人员及装备生产能力水平,并参考市场需求预测情况确定,同时,把产量和销量视为一致,本报告将按照初步产品方案进行测算。第五章 选址分析一、项目选址原则项目选址应符合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对市政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要求;依托选址的地理条件,交通状况,进行建址分析;避免不良地质地段(如溶洞、断层、软土、湿陷土等);公用工程如城市电力、供排水管网等市政设施配套完善;场址要求交通方便,环境安静,地形比较平整,能够充分利.用城市基础设施,远离污染源和易燃易爆的生产、储存场所,便于生活和服务设施合理布局;场址上空无高压输电线路等障碍物

32、通过,与其他公共建筑不造成相互干扰。二、建设区基本情况项目建设选址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是区域核心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体系开放便捷,周边10分钟车程范围内,有高速公路4条、高速公路出入口6个,多条国道在区内通过,立体化交通网络通达。项目建设地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园区绿化率达50%以上,空气和水质优于国家标准;项目建设地配套功能设施完备,基础功能设施达到“十通一平”,建有大型商务写字楼、会议中心、星级酒店等,能够提供会议、住宿、餐饮、医疗、休闲等服务。“十三五”时期,我区发展面临诸多机遇和有利条件。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没有改变,但战略机遇期的内涵

33、发生深刻变化,正在由原来加快发展速度的机遇转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正在由原来规模快速扩张的机遇转变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机遇,我区推动转型发展契合发展大势。“十三五”时期,我区发展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从宏观形势看,世界经济仍然处于复苏期,发展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传统产业面临重大变革,区域竞争更加激烈,要素成本不断提高,我区发展将不断面临新形势、新情况和新挑战。从自身来看,我区仍处于产业培育的“关键期”、社会稳定的“敏感期”和转型发展的“攻坚期”,有很多经济社会发展问题需要解决,特别是经济总量不够大、产业结构不够优、重构支柱产业体系任重道远,资源瓶颈制约依然突出、创新

34、要素基础薄弱、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亟需突破,维护安全稳定压力较大,保障和改革民生任务较重。2019年,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全力建设“高质量产业之区、高品质宜居之城”,经济高质量发展动能持续增强,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复杂多变,但中国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对标对表抓落实,沉心静气谋发展,努力推动经济社

35、会各项事业再上台阶。三、创新驱动发展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创新资源,激活创新主体,改善创新环境,让一切创新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新价值充分展现,让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创新资源,激活创新主体,改善创新环境,让一切创新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新价值充分展现,让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一)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大力实施协同创新战略,积极鼓励企业与京津科研机构、院校开展对接活动,组建技术创新联盟,增强自主创新和持续创新能力。瞄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计划,积极争取和培育实施新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大力提升重点骨干企业的高新技术含量,使之成为技术优

36、势明显,经济效益显著的区域经济龙头企业;抓住有潜力的高新技术项目和高新技术产品,精心培育,大力扶持。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构建一批“众创空间”,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或管理运营创业载体,为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环境。着力实施“互联网+”战略,逐步推进互联网科技大市场发展,建立集技术交易、技术经纪、科技金融、科技咨询、知识产权于一体的线上线下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成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农村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科技合作交流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企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体系和技术信息网络成果推广服务体系。(二)加快人才创新步伐制定出台人才引进优惠政策。积极实施人才培养扶持工程,吸引各类人才到青县兴业创业,为高

37、端优质人才的聚集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推进技能型人才和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加强职业技能教育,不断提升技能型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加快人才引进平台体系建设。大力支持技术研究中心、企业研发中心、实验室与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与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组建产业针对性强、促进发展升级的技术联盟。(三)加大机制创新力度创新市场运作机制。建立健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制度体系,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创新股权激励机制,鼓励企业采取股权奖励、股权出售、股票期权等方式,对企业重要管理、科技人员实施股权激励。鼓励企业以科技成果作价方式入股其他企业。创新

38、园区建设机制。推广“政府推动、企业经营、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园区开发模式,建立市场化建设、专业化招商管理服务机制。创新选人用人机制。树立注重品行、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四、“十三五”发展目标建设高质高效、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强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体经济不断壮大,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创新驱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区域协同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产业强市成效显著,项目建设鳞次栉比,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新兴产业蓬勃兴起,现代农业和服务业迅猛发展、蒸蒸日上,市域综合经济实力和影响力迈上新台阶。建设生态良好、环

39、境优美的秀美生态城市。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中心城区综合服务功能大幅提升,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格局基本形成,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具备条件的农村基本建成美丽乡村。节约型社会、循环经济深入发展,主要污染物减排如期实现省下达目标任务,森林覆盖率大幅提升,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经济、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五、产业发展方向(一)增强经济动力和活力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消费的基础作用和出口的促进作用,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增强经济增长的均衡性、协同性和可持续性。(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把握产业发展新方向,落实中国制造2025,以集群化、信息化

40、、智能化发展为路径,加快发展以节能环保产业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以信息服务业为重点的新兴生产性服务业,以文化休闲旅游业为重点的新兴生活性服务业。(三)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区内具有优势的装备制造、材料工业、食品工业以及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围绕生产技术、商业模式、供求趋势的变化,满足新需求,采用新技术、新模式,实现优化升级。(四)提升创新驱动能力加快推进创新发展,以企业为创新主体,逐步完善政策、人才和市场环境,形成创新支撑经济发展的格局。三、项目选址综合评价项目选址所处位置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地理位置优越,有利于项目生产所需原料、辅助材料和成品的运输。通讯便捷,水资源丰富,能源供应充裕。项

41、目选址周围没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等环境敏感目标,自然环境条件良好。拟建工程地势开阔,有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良好。项目选址具备良好的原料供应、供水、供电条件,生产、生活用水全部由项目建设地提供,完全可以保障供应。第六章 建筑工程说明一、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一)建筑工程采用的设计标准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4、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5、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6、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7、建筑地面设计规范8、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9、钢结构设计规范(二)建筑防火防爆规范本项目在建筑防火设计中从防止火灾发生和安全疏散两

42、方面考虑。一是防火。所有建筑均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室内装修均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使火灾不易发生,即使发生也不易迅速蔓延,同时建筑内均设置了消火栓。防火分区面积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二是疏散。建筑的平面布局、建筑物间距、道路宽度等均应满足防火疏散的要求,便于人员疏散。建筑物的平面布置、空间尺寸、结构选型及构造处理根据工艺生产特征、操作条件、设备安装、维修、安全等要求,进行防火、防爆、抗震、防噪声、防尘、保温节能、隔热等的设计。满足当地规划部门的要求,并执行工程所在地区的建筑标准。(三)主要车间建筑设计在满足生产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本着“实用、经济”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原则,确定合理的建筑结构方案

43、,立面造型简洁大方、统一协调。认真贯彻执行“适用、安全、经济”方针。因地制宜,精心设计,力求作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约建设资金和劳动力,同时,采用节能环保的新结构、新材料和新技术。(四)本项目采用的结构设计标准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5、钢结构设计规范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8、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多层砖房抗震技术规程9、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五)结构选型1、该项目拟选项目选址所在地区基本地震烈度为7度。根据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本项目按当地基本地震烈度执行9度抗震设防。2、根据项

44、目建设的自身特点及项目建设地规划建设管理部门对该区域建筑结构的要求,确定本项目生产车间采用钢结构,采用柱下独立基础。3、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安全等级为二级。二、建设方案(一)结构方案1、设计采用的规范(1)由有关主导专业所提供的资料及要求;(2)国家及地方现行的有关建筑结构设计规范、规程及规定;(3)当地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2、主要建筑物结构设计(1)车间与仓库: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砖砌外墙作围护结构,基础采用浅基础及地梁拉接,并在适当位置设置伸缩缝。(2)综合楼、办公楼:采用现浇钢筋砼框架结构,(二)建筑立面设计为使建筑物整体风格具有时代特征,更加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更加耐

45、人寻味、引人入胜。建筑外形设计时尽可能简洁明了,重点把握个体与部分之间的比例美与逻辑美,并注意各线、面、形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利用方向、形体、质感、虚实等多方位的建筑处理手法。三、建筑工程建设指标本期项目建筑面积116591.88,其中:生产工程70304.90,仓储工程12358.74,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6179.37,公共工程27748.87。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单位:、万元序号工程类别占地面积建筑面积投资金额备注1生产工程32362.5870304.9010112.591.11#生产车间9708.7721091.473033.781.22#生产车间8090.6517576.222528

46、.151.33#生产车间7767.0216873.182427.021.44#生产车间6796.1414764.032123.642仓储工程5688.9412358.741174.292.11#仓库1706.683707.62352.292.22#仓库1422.233089.68293.572.33#仓库1365.352966.10281.832.44#仓库1194.682595.34246.603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4904.266179.37651.103.1行政办公楼3187.774016.59423.223.2宿舍及食堂1716.492162.78227.884公共工程10713.5

47、027748.873326.59辅助用房等5绿化工程6662.3951.306其他工程32201.574295.46场地、道路、景观亮化等7合计92533.24116591.8819611.33第七章 原材料及成品管理一、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本期项目在施工期间所需的原辅材料主要是:混凝土、水泥、砂石等建筑材料,x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及周边市场均有供货厂家(商户),完全能够满足项目建设的需求。二、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一)主要原材料供应本期工程项目将以智能执法装备量生产为流程,原材料及辅助材料均在国内市场采购,主要原材料及辅助材料是:主板、CPU、泡棉、螺丝、USB线等若干

48、,xxx投资管理公司拥有稳定的供应渠道并且和这些供应商建立了比较密切的上下游客户关系。(二)主要原材料及辅助材料管理1、项目建成投产后,物资采购部门根据生产实际需要制定原材料采购计划,掌握原材料的性能、特点,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对项目所需原辅材料合理地选择品种、规格、质量,为企业节约使用原材料降低采购成本。2、本期工程项目所需要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实行统一采购集中供应,并根据所需原材料的质量、价格、运输条件做到货比三家。3、验收材料应根据领料单或原始凭证进行清点实测验收,发现规格、质量、数量不符等问题应及时与有关人员联系处理;做好原辅材料原始记录和资料积累,及时准确地做好月报、季报和年度各

49、种统计报表工作。第八章 工艺技术方案分析一、企业技术研发分析新品的开发要坚持树立市场占有率最大化、加速核心业务跨越式发展的企业发展战略,重点抓好产品发展的技术创新战略、市场营销战略、人才战略、品牌战略的管理和实践。而持续的科技创新源于现代国际化的管理方法,要建立从规划、开发、技术、工艺、试制到办公一体化的科研管理体系,保证新产品研发过程中的市场调研、产品规划、产品开发、新产品试制、性能验证、产品完善、批量生产等工作顺利开展,在组织结构上保证科研工作的闭环管理。二、项目技术工艺分析(一)工艺技术方案的选用原则1、对于生产技术方案的选用,遵循“技术上先进可行,经济上合理有利,综合利用资源”的进步原

50、则,采用先进的集散型控制系统,由计算机统一控制整个生产线的各工艺参数,使产品质量稳定在高水平上,同时可降低物料的消耗。严格按行业规范要求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有效控制产品质量,为广大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服务。2、在工艺设备的配置上,依据节能的原则,选用新型节能型设备,根据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原则,优先选用环境保护型设备,满足本项目所制订的产品方案的要求。3、根据本项目的产品方案,所选用的工艺流程能够满足本项目产品的要求,同时,加强员工技术培训,严格质量管理,严格按照工艺流程技术要求进行操作,提高产品合格率。4、遵循“高起点、优质量、专业化、经济规模”的建设原则。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高效率专用

51、设备,使用高质量的原辅材料,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制造高附加值的产品,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5、项目建设贯彻“三同时”的原则,注重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卫生、消防及节能等各项措施的落实。(二)工艺技术来源及特点本项目生产工艺技术拟采用国内成熟的生产工艺,生产技术通过生产技术人员和研发技术人员制定。拟采用的技术具有能耗低、高质量、高环保性的特点,项目所生产的产品已经得到国内外市场很好认可。(三)技术保障措施本项目从设计、施工、试运行到投产、销售等各个环节,都聘请专家进行专门指导,使该项目无论在技术开发还是生产技术应用上,都达到现代化生产水平。三、项目技术流程物料采购SMT贴片AOI外检PCBA测试

52、镜头调焦机芯组装外壳加工外观检查集成总装包装入库四、设备选型方案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力求经济合理。充分考虑设备的正常运转费用,以保证在生产本行业相同产品时,能够保持最低的生产成本。本期工程项目拟选购国内先进的关键工艺设备和国内外先进的检测设备,预计购置安装主要设备共计197台(套),设备购置费35624.61万元。主要设备包括:万用表、风枪、风筒、恒温烙铁、温度计、小螺丝刀、大螺丝刀、剪钳5寸、尖咀钳、电批平衡器、电脑、引风机第九章 环境影响分析一、环境保护综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为贯彻落实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方针和政策,该项目在设计与施工

53、中,认真贯彻落实“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方针,在项目建设和正常运营的各个阶段,严格执行“三同时”的原则,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遵循有关环境保护的技术规范和设计标准,认真执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在项目建设和经营过程中对污染物进行控制与治理,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理措施,保证项目建成后,各种污染物的排放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本项目设计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的政策要求,同时,在项目设计过程中特别关注以下标准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染防治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5、环境空气

54、质量标准6、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7、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9、工业企业环境噪声排放标准10、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11、土壤环境质量标准1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13、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指标14、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15、地下水质量标准16、项目卫生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标准规定。17、项目正常运营过程废弃物严格按照工业企业固态废弃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二、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一)大气环境影响分析项目施工期间对环境空气的污染主要来自施工扬尘和施工机械废气。1、施工扬尘影响分析施工期间,土石方开挖过程会破坏地表结构,施工阶段地基开挖、回填土方会形成大面积裸露地

55、面,使各种沉降在地表上的气溶胶粒子等成为扬尘的天然来源,在施工过程中极易形成扬尘,施工场地建筑、堆料及运输抛洒等建筑扬尘在施工高峰期会不断增多,也是造成扬尘污染主要原因之一。施工过程如果环境管理、监理措施不够完善,进行粗放式施工,现场建筑垃圾、渣土不及时清理、覆盖、不洒水降尘,出入场地运输车辆不及时冲洗、无篷布遮盖等,均易产生建筑扬尘,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造成影响。(1)建设项目在施工期间,应设置施工标志牌和安全生产、消防保卫、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制度板及扬尘投诉举报电话,明确环保责任单位和负责人,接受社会监督。(2)施工现场出入口及场内主要道路必须硬化,对工地内部道路、场地要进行硬化或半硬化,其余场地必须绿化或固化,严禁使用其他软质材料铺设。(3)施工现场出口设置洗车平台,同时四周应设置防溢座或其它防治设施,防止洗车废水溢出工地。车辆驶离工地前,应在洗车平台冲洗轮胎及车身,其表面不得附着污泥。防止驶出工地车辆轮胎带泥上路。(4)施工现场集中堆放的土方必须覆盖,对易引起扬尘的物料采用绿色遮阳网、密目网进行全部覆盖,严禁裸露。(5)施工现场对运输土方、渣士等散装货物的车辆,装载的物料、渣土高度不得超过车辆槽帮上沿,车斗用苫布遮盖或者采用密闭车斗,严禁沿路遗漏或抛撒。(6)要对施工现场的水泥及其它粉尘类建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