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族民间舞蹈安徽花鼓灯的风格特征_第1页
论汉族民间舞蹈安徽花鼓灯的风格特征_第2页
论汉族民间舞蹈安徽花鼓灯的风格特征_第3页
论汉族民间舞蹈安徽花鼓灯的风格特征_第4页
论汉族民间舞蹈安徽花鼓灯的风格特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纸质本”样例学校代码:11524二级学科代码:0504二级学科名称:艺术本科生毕业论文题 目:论汉族民间舞蹈安徽花鼓灯的风格特征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所在院系:毕业时间:学 号:姓 名:指导教师:武汉音乐学院教务处印制摘要安徽花鼓灯是艺术上比较丰富完整的一种民间歌舞艺术。它不但在淮河流域令人迷恋,在江淮大地为人熟知;在神州中华,倍受推崇;在异国他乡,也享有盛誉。早在宋代,花鼓灯就在淮河流域的怀远,凤台,颍上一带流传。明代淮河两岸又盛行“花鼓灯”(即玩红灯)。历史上也有着“千班锣鼓百班灯”的传说。如今在安徽,“村村有锣鼓,乡乡有灯班”。这种传流像滚滚东去的淮河水,哺育了一带又一代的玩灯人。安徽花

2、鼓灯的风格特征有它独特的审美意韵.它的动作.动态和逗趣,嬉戏等内容,都表现了它的风格特征。关键词:安徽花鼓灯,风格特征,花鼓灯音乐abstract anhui flower-drum lanterns is artist, art more rich and complete a kind of folk song and dance art. it not only in the huaihe river basin fetish, known in jianghuai earth; in shenzhou, china highly regarded; in exotic locales,

3、 also enjoys a high reputation. as early as the song dynasty, flower-drum lanterns in huaihe river basin of huai far, phoenix, stands on the area. on both sides of the huaihe river in ming dynasty and prevailed flower-drum lanterns (that is, to play red light). history also has the legend of lights

4、class gongs hundred thousand class. now in anhui, coverage have drums, cultural station have light class. this spread like rolling east to the huaihe river water, feeding the area of another generation of play of lights. anhui flower-drum lanterns style has its unique aesthetic brush. its actions. t

5、he dynamic and playful, fun, etc, all its style characteristics.key words:anhui flower-drum lanterns,style characteristic,flower-drum lanterns music目录引言1一、花鼓灯的起源和文化1(一)花鼓灯的起源1(二)花鼓灯的文化1二、花鼓灯形态动作以及风格特征1(一)花鼓灯的体态特征1(二)花鼓灯律动的基本特征2(三)花鼓灯独特的舞蹈2三、花鼓灯的音乐特征2结语:3参考文献3引言花鼓灯是中国汉族舞蹈代表性的舞种之一,历史渊远。它有歌有舞有戏剧,具有独特的艺

6、术风格,有一套比较完整的系统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它来自社会阶级的底层,所以它的舞蹈动作刚健朴实,表演风格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它的音乐源自民歌,题材广泛,是汉民族最具代表性和震撼力的民间舞蹈。通过本文对花鼓灯的风格和特征得分析及研究,使得花鼓灯这种艺术形式可以被被观众接受,传承这种特殊的民俗文化,推广到全国乃至世界,让中国民族文化能够更好的得到发扬。一、花鼓灯的起源和文化(一)花鼓灯的起源花鼓灯是中国汉族舞蹈代表性的舞种之一,历史渊远。据说,花鼓灯还有个美丽的传说。在远古时期,在淮河岸边有个涂山氏国。在那里,禹的后人在涂山上盖起了禹王庙来纪念逝去的大禹和女娇。于是,在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便会打起

7、锣鼓,跳起舞蹈,来赶禹王庙会,据说从此就有了花鼓灯。花鼓灯真正有史可考应源于宋代。花鼓灯在宋代时就流传于淮河流域的怀远、凤台一带。”当时汉族民间歌舞发展的主要趋势已经是用音乐、舞蹈、诗歌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并通过情节和人物来表现简单的生活事件和群体情绪。 经过明清时期的发展,花鼓灯的表演艺术有了很大发展,舞蹈动作更丰富,花鼓灯流行区域逐步扩展。(二)花鼓灯的文化花鼓灯来自社会阶级的底层,扎根于民间。人民用它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对美好的憧憬以及对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勇敢的讴歌。花鼓灯有400多个语汇,50多种步伐,生动地记录了汉族人体文化发展轨迹和肢体语言符号。花鼓灯歌舞艺术包括舞蹈、歌唱和小戏

8、。歌时不舞,舞时不歌。花鼓灯表演角色繁多,分工细致,其中女子叫兰花,男子叫鼓架子。表演道具是手绢和扇子。花鼓舞具有纯朴、优美和富有表现力的特点,它以其秀丽、欢快、热烈的风格受到广大观众和专家的喜爱和的青睐。它既有南方的灵活秀丽,又有北方的刚劲古朴,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艺术资源,被誉为“东方芭蕾”。二、花鼓灯形态动作以及风格特征(一)花鼓灯的体态特征花鼓灯体态的基本特征:多具拧倾的特点。安徽花鼓灯舞蹈的主要体态“三道弯”表现为多具有“拧”“倾”的特点。“三道弯”是一种特定舞姿,指在舞蹈动作中头、胸和腰与臀、胯和腿以逆反方向呈s形的体态。它的主要特征是以腰部为中心轴,上半身与下半身相互形成力的相反作用

9、,胯部停留在横移的位置,呈现“扭”的体态;重心的着力点在与前半脚掌,前脚掌半点地,呈现前倾的体态。兰花以“拧”“倾”中的“三道弯”为特色;鼓架子在架式中“拧”“倾”是整体的暂时性的偏离重心或略微前倾,不构成“s”型。安徽花鼓灯的“三道弯”,又称“三掉腰”。例如搭凉棚、单背巾、单展翅、凤凰三点头、端针匾等造型都是在“三道弯”体态上完成的。徽花鼓灯舞蹈中以扭、倾、拧的体态贯穿整个舞蹈之间,在休止拍的瞬间以“三道弯”的体态出现,是安徽花鼓灯成为“这一个”的重要特征。兰花的舞姿丰富而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在“s”形的体态中,展示了女性婀娜多姿、妩媚动人的形体身段,是汉族民间舞蹈中的一朵奇葩。(二)花鼓灯律

10、动的基本特征花鼓灯律动有梗,摆,旋,弯这四个基本特征。梗,主要讲的就是脚步要梗着走。既膝部不能松,要控制住脚板,重心略偏后,走起来不飘,讲究“梗”劲儿;摆,上身风摆柳。舞蹈动作表现为梗的步法引起上身的摆动,同时带动两臂在体旁划圈似地前后摆动,这在舞蹈动作“风摆柳”、“上山步”和“平定步”中表现得较为充分;旋,拐弯靠着旋。也就是说在兰花表演的连接动作中,各种拐弯要做到脚下溜得起,刹得住;弯,亮相三道弯。它主要体现在兰花亮相姿态:右脚前交叉点地,身体靠向右斜后方,腰部放松一边顺时单出胯,形成“三道弯”动态。(三)花鼓灯独特的舞蹈花鼓灯来自社会阶级的底层,它的舞蹈是艺人们长期深入观察生活,运用比、兴

11、的手法,最终在生活中不断改进而形成的。它的舞蹈动作刚健朴实,表演风格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充分表现自身思想感情的舞蹈语言。例如凤凰三点头就是从鸟儿在枝头喃喃细语的形象中创作出来的。花鼓灯舞蹈也有其独特的技术。例如踩在腿上表演的“中盘鼓”和肩上表演的“上盘鼓”,它对脚,肩和腿上的功夫都有严格的要求。因此才造就了花鼓灯表演时节目的气势,这也正是其吸引观众的一大特色。三、花鼓灯的音乐特征安徽的花鼓灯音乐在我们众多的音乐中是比较突出的一种。它的音乐直接取材于自然界和劳动生活,地域特色强,艺术整体表现力强。花鼓灯的音乐呈现出一个很鲜明的特征,即紧拉慢唱。这主要表现在花鼓灯的主要音乐伴奏主要是打击乐,曲调形

12、式多为抒情明快的民族徵调式与宫调式。花鼓灯的伴奏是在背鼓的指挥下,配以各种合适的锣鼓点,形成了锣鼓点的连续组合。音乐铿锵有力,热烈奔放,节奏明快紧凑,感染力强。在安徽花鼓灯表演中,花鼓灯音乐通常包括花鼓灯锣鼓、花鼓歌和后场小调。花鼓灯在民间广场演出的开场前,为招徕观众,一般都要先演奏像蛤蟆跳井、小五番等打击乐,用于舞蹈伴奏的花鼓灯常用鼓点共有凤凰穿天、大掖步、手搭凉棚、 抹扇等20余个。另外,花鼓灯表演中演唱的“花鼓歌”的间奏也是用锣鼓伴奏的。在花鼓灯艺术表演中,舞蹈动作与音乐的完美配合,增强了花鼓灯的艺术表现力,这是花鼓灯艺术感人最深的一个重要特征。结语花鼓灯是中国汉族舞蹈代表性的舞种之一,

13、历史渊远,有一套比较完整的系统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它的舞蹈动作刚健朴实,表演风格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它的音乐源自民歌,题材广泛,是汉民族最具代表性和震撼力的民间舞蹈。安徽花鼓灯的风格特征有它独特的审美意韵.它的动作,动态和逗趣,嬉戏等内容,都表现了它的独特风格特征.这也正是花鼓灯这种艺术形式可以被被观众接受的原因。它哺育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玩灯人。我们要将它继续的发展下去,传承这种特殊的民俗文化,把他推广到全国乃至世界,让中国民族文化能够更好的得到发扬。参考文献 张志萍,汉族舞蹈教程,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 张赞,李宁等,论中国民间舞艺术,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

14、社,2001年。 中国舞蹈网,汉族民间舞,2001年。 王峰,中国民族风情游丛书汉族,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年。 张劲萌,论中国民族民间舞艺术谈安徽花鼓灯,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0年。武汉音乐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学 号200908085姓 名许竞赛指导教师李大系院(班级)09级专业及方向舞蹈表演与教育论文题目论汉族民间舞蹈安徽花鼓灯的风格特征选题的依据和意义,研究的主要问题,拟达到的目的:选题依据及意义: 安徽花鼓灯是艺术上比较丰富完整的一种民间歌舞艺术。它不但在淮河流域令人迷恋,在江淮大地为人熟知;在神州中华,倍受推崇;在异国他乡,也享有盛誉。早在宋代,花鼓灯就在淮

15、河流域的怀远,凤台,颍上一带流传。明代淮河两岸又盛行“花鼓灯”(即玩红灯)。历史上也有着“千班锣鼓百班灯”的传说。如今在安徽,“村村有锣鼓,乡乡有灯班”。这种传流像滚滚东去的淮河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玩灯人。安徽花鼓灯的风格特征有它独特的审美意韵.它的动作.动态和逗趣,嬉戏等内容,都表现了它的风格特征。 研究的主要问题:一 花鼓灯的地域文化和起源二 花鼓灯的音乐特征(以鼓点为主) 三 花鼓灯的风格特点 拟达到的目的:通过本文对花鼓灯的风格和特征得分析及研究,使得花鼓灯这种艺术形式可以被被观众接受,传承这种特殊的民俗文化,推广到全国乃至世界,让中国民族文化能够更好的得到发扬。初拟论文框架:绪论1、 安徽花鼓灯文化的解析和说明2、 以作品为例,研究花鼓灯形态动作以及风格特征3、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达到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步骤:研究方法:调查法、实践观察法、举例分析法第一阶段(准备阶段):与导师讨论并了解相关信息,制定研究方向,确定研究题目,准备实施方案和计划。第二阶段(实施阶段):收集、整理、归纳研究调查中所获得的资料,实施论文方案。第三阶段(总结阶段):归纳总结研究内容。 研究工作进展计划 2012年12月搜集有关资料,为论文选题准备,完成开题报告 2013年1月至4月完成初稿,老师提出意见,对论文作出修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