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系统解剖教程-感受器_第1页
人体系统解剖教程-感受器_第2页
人体系统解剖教程-感受器_第3页
人体系统解剖教程-感受器_第4页
人体系统解剖教程-感受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感 觉 器 2 感觉器由感受器及其附属器构成。 感受器是机体接受内、外环境各种刺激的结构。 感受器的功能:接受刺激,并将刺激转为神经冲 动,该冲动经过感觉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的传导通 路,传导至大脑皮质,从而产生相应的感觉。 第十三章 概述(一般了解) 3 1 1. 外感受器 分布在皮肤、粘膜、视器和听器等处,感受痛、温度、 触、压、光波和声波等物理刺激和化学刺激。 2 2. 内感受器 分布于内脏器官和心血管等处,接受物理刺激和化学 刺激。分布于嗅粘膜的嗅觉感受器及舌的味蕾。 3 3. 本体感受器 分布在肌、肌腱、关节和内耳的位觉器等处,接受机 体运动和平衡变化时所产生的刺激。 根据感受器的部

2、位和接受刺激的来源,把感受器分为三类(自 学,一般了解): 4 感 觉 器 第十四章 视器 第一节 眼球 第二节 眼副器 第三节 眼的血管和神经 5 作用:感受光波的刺激,通过视神经等的传导将光刺激转 化的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质的视觉中枢而产生视觉。 视器由眼球及眼副器两部分组成。 眼球 眼球为视器的主要部分,后端由视神经连于脑。 眼球由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组成。 眼球壁 眼球内容物 眼副器 眼副器包括:眼睑、结膜、泪器和眼球外肌等。 眼睑 结膜 泪器 眼球外肌 视器 6 眼球壁 (掌握) 由外向内可依次为眼球纤维膜、眼球血管膜和 视网膜三层。 第一节 眼球 一、 眼球壁 7 眼球纤维膜(掌握组成

3、) 为眼球壁的外层,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有保护和维 持眼球形状的作用。可分为角膜和巩膜两部分。 (1) (1) 角膜 占眼球纤维膜的前1/61/6,无色透明,曲 度较大,有折光作用。角膜无血管,但有大量的神经 末梢,感觉极为敏锐。 (2) (2) 巩膜 占眼球血管膜的后5/65/6,为白色不透明 的纤维膜,厚而坚韧,有保护眼球内容物的作用。 巩膜与角膜相接处的深面有一环形的巩膜静脉窦, 是房水循环的通道。 巩膜的后方有视神经穿出,并与视神经的鞘膜相 延续。 8 (一)眼球纤维膜 1.1.角膜 占前1/61/6, 无色透明,无血管, 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 2 2巩膜 占后5/65/6, 乳白色

4、, 不透明 巩膜静脉窦 角膜 巩膜静脉窦 巩膜 视神经 9 眼球血管膜 (掌握组成) 在眼球纤维膜的 内面,含有大量 的血管和色素细 胞。从前向后可 分为虹膜、睫状 体和脉络膜三部 分。 角膜 睫状体 巩膜 脉络膜 视神经 虹膜 瞳孔 10 (1) (1) 虹膜 位于眼球血管膜的最前部,呈圆盘 状,中央有一孔,为瞳孔。 a: a: 虹膜的颜色,与虹膜所含色素细胞的多少有关, 有明显的种族差异。 b: b: 瞳孔可根据光线的强弱缩小和开大 它们受虹膜内两种平滑肌控制: 瞳孔括约肌(收缩时瞳孔缩小,减少强光的刺激) 瞳孔开大肌(收缩时使瞳孔开大,让更多的光线通 过) 11 眼球血管膜 在眼球纤维

5、膜的内面, 含有大量的 血管和色素 细胞。从前 向后可分为 虹膜、睫状 体和脉络膜 三部分。 角膜 前房 巩膜静脉窦 睫状体 巩膜 脉络膜 视网膜 中央凹 视神经 视神经盘 玻璃体 虹膜 睫状小带后房 晶状体 瞳孔 眼轴 视轴 12 1. 1.虹膜 瞳孔 瞳孔括约肌 瞳孔开大肌 虹膜 瞳孔 瞳孔括约肌 瞳孔开大肌 13 (2) (2) 睫状体 a: a: 位置:位于巩膜 和角膜移行部的内 面,虹膜后外方的 环形增厚部分。 b: b: 睫状肌:为睫状 体内的平滑肌, 作用:调节晶状体 的厚度;产生房水。 睫状肌 14 脉络膜 (3) (3) 脉络膜 占眼球血管膜的 后2/32/3。含丰富的 色素

6、细胞和血管 作用:具有营养 视网膜;吸收眼内 分散光线避免扰 乱视觉的功能。 15 中央凹 黄斑 视神经盘 ( (三) )视网膜:在眼球血管膜的内面 眼底:位于视网膜的后部,眼科称眼底。 a: a: 视神经盘:眼底的圆形隆起,是视神经的起始部, 并有视网膜中央血管出入。此处无感光能力,故称生 理盲点。 b: b: 黄斑和中央凹:在视神经盘的外侧约3.5mm3.5mm处,有 一黄色小区,称为黄斑,黄斑的中央凹陷称中央凹, 是感光最敏锐的地方。 16 眼球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它们 的共同特点是透明、无血管。它们和角膜共同 构成眼的屈光系统。 掌握眼的屈光系统的组成 二、眼球的内容物 1

7、7 房水 (1) (1) 特点:无色、透明的液体。 (2) (2) 产生和位置:由睫状体产生,充满眼房内。 ( (眼房:是眼球内角膜和晶状体之间的空隙, 被虹膜分为前后两部,位于虹膜前的为眼球前 房,位于虹膜后的称眼球后房,二者通过瞳孔 相通) )。 (3) (3) 作用:屈光、营养角膜和晶状体、维持眼 内压。 (4) (4) 房水循环途经(掌握): (5) (5) 临床意义:房水循环障碍,眼内压升高, 可发生青光眼。 18 巩膜静脉窦 虹膜角膜角 后房 睫状肌 巩膜 脉络膜 视网膜 角膜 前房 虹膜 瞳孔 晶状体 房水循环(掌握) 睫状体生成房水眼后房 瞳孔 眼前房虹膜角膜 角巩膜静脉窦眼静

8、脉 19 晶状体 (1) (1) 位置和特点:位于虹膜和玻璃体之间,双凸、 后面较前面凸,透明而富有弹性,无血管和神经。 (2) (2) 作用:屈光作用。 (3) (3) 临床意义: a a 近视眼:视近物较清楚,睫状肌总处于收缩状 态,视远物时,也不放松。 b b 老花眼:晶状体老化,弹性差,睫状肌也萎缩, 调节功能减低,看近物模糊,看远物清楚。 c c 白内障:晶状体混浊,影响视力。 晶状体后面 晶状体前面 20 玻璃体 为无色透明的胶状体,充满晶状体和视网膜之 间,除屈光作用外,还有支撑视网膜的作用。 玻璃体 21 光线由外界到达视网膜的途经(掌握) 角膜 前房房水 瞳孔 后房房 水 晶

9、状体 玻璃体 视网膜。 22 第二节 眼副器 (一般了解) 包括眼睑、结膜、泪器、眼球外肌等结构, 有保护、运动和支持眼球的作用。 23 睑结膜 球结膜 二、 结膜 1 1位置:是一层薄而 透明的粘膜,覆盖在 眼睑的后面与眼球的 前面。 2 2分部:睑结膜、球 结膜 一、眼睑(俗称眼皮)(一般了解,自学) 24 泪腺 分泌泪液 结膜囊 上、下泪小管 鼻泪管 下鼻道 泪囊 上、下泪点 泪腺 睑结膜 眶下神经 上泪小管 泪囊 下泪小管 泪点 鼻泪管 下鼻甲 下鼻道 三、泪器 (由泪腺和泪道构成)(一般了解) 25 上直肌 瞳孔转向上内侧 下直肌 瞳孔转向下内侧 内直肌 瞳孔转向内侧 外直肌 瞳孔转

10、向外侧 上斜肌 瞳孔转向下外侧 下斜肌 瞳孔转向上外侧 上睑提肌 提上眼睑 上斜肌 上直肌 提上睑肌 内直肌 外直肌 视神经 下直肌下斜肌 外直肌 上斜肌腱 额窦 四、眼球外肌 (一般了解) 26 第十五章 前庭蜗器 第一节 外 耳 (一般了解) 第二节 中 耳(一般了解) 第三节 内 耳(一般了解) 附:其它感受器 感 觉 器 27 前庭蜗器 分为:外耳、中耳、内耳 包括:听感受器感受声音 位觉感受器感受头部位置变动和运动速度等 耳垂 乳突 外耳门 外耳道 鼓膜 鼓室 内耳 鼓膜张肌 咽鼓管 颈内动脉 28 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和鼓膜三部分。 ( (一) ) 耳廓 1 1结构:大部以弹性软骨

11、为支架 2 2作用:收集声波。 第一节 外耳 29 乳突 外耳门 外耳道 鼓膜 鼓室 内耳 咽鼓管 位置:由外耳门至鼓膜之间的弯曲管道。 弯曲:由外向内:先向前上,继而稍向后,然后弯向前下。做 检查时可将耳廓向后上方牵拉,即可拉直外耳道观察鼓膜。 外耳道皮下组织少,故皮肤与软骨膜及鼓膜相贴甚紧,外耳道 炎症肿胀时疼痛剧烈。 二、外耳道 30 耳垂 乳突 外耳门 外耳道 鼓膜 鼓室 内耳 咽鼓管 椭圆形半透明的薄膜, 形似漏斗 位于外耳道与中耳之间 与外耳道底约成4545o o-50-50o o 倾斜角 三、鼓膜 31 组成:鼓室、咽鼓管、乳突窦、乳突小房 第二节 中耳 (一般了解) 鼓室 咽鼓

12、管 乳突窦 乳突小房 鼓膜 32 ( (一) ) 鼓室 位置:是颞骨内含气的不规则小腔,位于鼓膜 与内耳外侧壁之间。 毗邻和交通:借鼓膜与外耳道分隔;通过卵圆 窗和蜗窗与内耳相连。经咽鼓管通鼻咽部。 鼓室的内容物:主要有3 3块听小骨,由外至内 为锤骨、砧骨和镫骨。 33 鼓室内的结构: 听小骨 即锤骨、砧骨和镫骨 锤骨 砧骨 镫骨 锤骨 砧骨 镫骨 34 ( (二) ) 咽鼓管 连于鼓室和鼻咽部的管道,使鼓室和外界的 大气压相等。 幼儿的咽鼓管较成人短而平,管径也相对较 大,故咽部感染易沿咽鼓管侵入鼓室,引起中 耳炎。 咽鼓管 35 位于颞骨岩部骨质内,在鼓室与内耳道底之 间。又称迷路。 迷路分骨迷路和膜迷路两部分。骨迷路为 颞骨岩部内的骨性隧道,膜迷路是套在骨迷路 内的膜性管道。 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