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八组语文园地八趣味语文》研讨课教案_17_第1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八组语文园地八趣味语文》研讨课教案_17_第2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八组语文园地八趣味语文》研讨课教案_17_第3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八组语文园地八趣味语文》研讨课教案_17_第4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八组语文园地八趣味语文》研讨课教案_17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园地八趣味语文趣联巧对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以“走进故事长廊”为主题,编排了寓言两则、文成公主进藏、普罗米修斯、渔夫的故事4篇课文。趣联巧对是安排在园地八趣味语文的两则对联故事。这两则故事讲了唐伯虎和祝枝山对出有趣的顶针联,乾隆皇帝与纪晓岚对出有趣的数字联的故事。这两则故事展现了古代文人才思敏捷,展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奇妙,能让学生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美好。【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喜欢中国传统文化故事,对对联有一定的了解,能够自学字词、读通课文并借助字典等学习工具了解一些对联的含义。但毕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掌握的文化知识比较有限,特别

2、是对对联的平仄、押韵、古代年岁称谓等知识比较陌生。因此,教学中主要采用拓展有趣的对联故事、师生共同讨论、闯关等方式,让学生学习对联特点,在品读有趣的对联同时,感受到了古代灿烂的文化,进而激发孩子们继续学习古代灿烂文化的兴趣。【设计理念】这是两篇小故事,教学中,我针对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一些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发展了学生的语言,激发了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从而落实了新课程中提出的加强语文实践、促进学生的发展的要求。另外,给学生营造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并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获得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教学策略】 这两个小故事的内容很简单,而且配

3、有形象的插图,所以学生理解并不困难。关键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感受语言文字的奇妙。教学中我配合使用多媒体利用PPT展示。提高学生的兴趣是第一,在兴趣之上,进行充分的朗读,导学生在多读读好上下功夫,进而体会文章表达的精妙和其中蕴含的知识,加深理解。【教学目标】 1读懂趣联故事,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奇妙,感受人物才思敏捷。2在阅读中初步感受对联的特点,激发积累对联的兴趣。3感受祖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喜爱对联的感情,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美好。【教学重点】 读懂趣联故事,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奇妙,感受人物才思敏捷。【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初步感受对联的特点,激发积累对联的兴趣。【教学准备】 课件、闯关

4、题目、老师课前写好的一副对联【教学课时】 1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课前三分钟分享 学生分享课前搜集到的古代文人有趣的故事【设计意图:第八单元的主题是“走进故事长廊”。这个单元的学习过程,我们班孩子课前三分钟的分享都是紧扣单元主题,分享古今中外的故事。这个环节可以培养孩子搜集资料的能力,交流中思维碰撞,有利于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同时培养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请同学们看一则漫画,抛出上联“坐请坐请上坐”,根据漫画请同学们对出下联“茶敬茶敬香茶”。2同学们积累过哪些对联?引导学生背诵。今天我们就共同学习第八单元的趣味语文“趣联巧对”。【设计意图:孩子们都比较喜欢看漫画,

5、所以课堂一开始,我就把一个有趣的对联故事以漫画的形式出示,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了,兴致勃勃地猜出了下联。紧接着请孩子们背诵知道的对联,由于孩子们课前搜集了不少对联,所以表现的欲望很强烈,气氛十分活跃,很自然引入到课文的学习。】二、自主学习,初步学习对联特点 1下面请同学们把书打开162页,阅读趣联巧对两篇短文,看看你读懂了什么?2学生自读短文,找出短文中的两副对联,看看有趣在什么地方。 3请同学们说说巧妙在什么地方?A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1)指导朗读,注意断句和扇的多音字运用。(2)上句尾字和下句的首字是一样的,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这副对联就是顶

6、真联。(3)补充一副顶真联,朗读判断 白山羊上山,山碰山羊一只角 黑水牛下水,水没水牛半边腰 4观察这一副对联,发现对联特点。 B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这是一幅数字联,将古代年岁称谓巧妙运用,我们通过计算可以得出所蕴含的年龄,是不是很有趣?) (1)11岁幼学之年,增加总角岁月。看看老师猜中了谁的年龄?如果老师猜中了你的年龄,请起立(全班大部分孩子站起) (2)老师今年37岁,你会也这样来介绍一下吗? 【设计意图:课文中的一个对联是顶真联,让孩子们观察对联特点,孩子就会自己发现顶真联的特点是收尾相连的字是一样的,然后再出示一个经典的顶真联,再让孩子通过读和讨论

7、,总结出对联的特点,为下面的对联学习做好铺垫。学习课文的第二副对联时,主要让孩子们根据课文提示的古代年岁的称谓进行自学,然后老师再拓展几个古代年岁称谓,先由老师运用年岁称谓猜孩子们的年龄,然后请孩子们自己仿照对联特点,给老师作一副对联,孩子们兴趣会十分浓厚,活学活用,知识得到了巩固。】三、“趣联巧对”拓展1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么巧妙,我们再来读两篇这样的短文。 A 解缙自幼好学,出口成章。这年春节,他在后门贴了一副春联:门对千竿竹 家藏万卷书 对门的员外看了不悦,几本破书有什么可炫耀的,还拿我家的竹子作陪衬,就命人将竹子砍短,有意使他无法成联。解缙见此,提笔在联末加了一个字: 门对千竿竹短 家

8、藏万卷书长 员外一看,哟呵,较劲儿是吧,一怒之下将竹子全部砍倒,解缙不慌不忙,提笔再加一字:门对千竿竹短无 家藏万卷书长有 B从前,有一个贪得无厌的县官,横行乡里,百姓苦不堪言。皇帝听到这个消息,就派钦差大臣去查个究竟。狡猾的县官知道了,事先派人去威胁老百姓,不准说出真相。有一位秀才决心要让钦差知道真实情况,他灵机一动,想出来一个主意:在家门口写了一副对联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1)这两个故事巧妙在什么地方?(2)读了这两个故事,谈谈你的收获。教师小结:从古至今,佳联妙对层出不穷,今天我们读了古代四大对子手的故事,明朝的唐伯虎唐奄,清朝的纪晓岚纪昀,明代的解缙,宋朝的苏轼,

9、他们才华横溢,才思敏捷,趣联巧对,妙笔生辉,被称为对子界的四大高手。2. 根据对联的应用,可以将对联分成春联、寿联、挽联、名胜联、商业联等多种类型。3.出示要求,练习判读,找到最佳对联。 4.通过学习,你发现对联的哪些特点。集体反馈,学生板书。【设计意图:我国有不少流传千古的对联故事,老师选取了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故事,让学生赏析,谈一谈妙在哪里,趣在哪里,进一步了解了古人的智慧和中华灿烂的文化,并学会了鉴赏优秀的对联。接下来给对联分类并请学生运用到不同的场合中,经过实践练习,同学们进一步知道了优秀的对联,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然后师生一起探讨,水到渠成地总结出对联的特点,并由学生自己板书,体现了以

10、生为本的特点。】四、闯“对子江湖”1.对联这么有趣,我们也来闯闯“对子江湖”,看看谁是对子界的高手第一关:初入江湖:看图对对子(出示图片)天( )蓝天( )蓝天苍苍( )六畜( )六畜兴旺 ( )第二关:大显身手:词语对对子(出示词语) 辞旧岁( )蚕吐丝( )画饼充饥( )行千里路( )第三关:英雄联盟,小组合作,完成挑战。(派发信封装着的通关文书给各个小组)2.集体反馈结果,挑战成功,赢得老师赠送的对联。老师课前写好的一幅对联:书海扬帆破千浪 心镜明察悟万理,赠送给同学们,课后张贴到课室墙上,鼓励同学们读更多的书,懂更多的道理。【设计意图:通过几个环节的学习,同学们都基本掌握了对联的特点,

11、但是怎样进一步检验同学们有没有掌握知识,如何巩固教学内容呢,让孩子们合作闯关是十分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教学活动,所以我设计了三个闯关环节,层层深入,由浅入深地让孩子们经过层层考验,最后经过了自己的思考与小组之间的讨论交流,最后获得了老师赠送的对联,也是学习的“真经”,学生们十分有成就感,学习的劲头更足了。】五、全课总结,推荐书目 对联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今天的学习,我们只是初步认识了对联知道了它的有关特点。(读板书中的内容)课后也欢迎你们继续和老师交流对联,老师推荐几本有趣的关于对联、对子的希望你们继续打开对联的大门里面有无数的珍宝,等待着我们去发现。愿同学们在对联的世界尽情徜徉。希望我们将对联的喜爱之情落实行动,将我国独有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六、课后作业自己创作一副对联,送给亲人或朋友。【板书设计】字数相等趣联巧对 词性相对断句一致【附件1】趣联巧对先学小研究 班别_ 姓名_一、 我会读下面的字扇 乾 宴 岚 诵 寅 纪二、我会完成下面的对韵歌天对( )雨对( )大陆对( )山花对( )赤日对( )三、 我会搜集身边的对联我在_(地方)搜集了一副对联_我还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