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复习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5/18/e8c02e02-4896-434a-a1a8-2036c24d1628/e8c02e02-4896-434a-a1a8-2036c24d16281.gif)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复习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5/18/e8c02e02-4896-434a-a1a8-2036c24d1628/e8c02e02-4896-434a-a1a8-2036c24d16282.gif)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复习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5/18/e8c02e02-4896-434a-a1a8-2036c24d1628/e8c02e02-4896-434a-a1a8-2036c24d16283.gif)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复习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5/18/e8c02e02-4896-434a-a1a8-2036c24d1628/e8c02e02-4896-434a-a1a8-2036c24d16284.gif)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复习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5/18/e8c02e02-4896-434a-a1a8-2036c24d1628/e8c02e02-4896-434a-a1a8-2036c24d1628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复习 第一章 绪论 1. 控制理论在工程技术领域中体现为工程控制论,在机械工程领域则体现为机械工程控制 论。 2. 工程控制论实质上是研究工程技术中广义系统的动力学问题。具体地说,它研究的是工程 技术中的广义系统在一定的外界条件(即输入或激励,包括外加控制与外加干扰)作用下, 从系统的一定的初始状态出发, 所经历的由其内部的固有特性 (即由系统的结构与参数所决 定的特性)所决定的整个.动态历程;研.究这一系统及其输入、输出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 3.my( t ) + cy.( t ) + ky( t ) = f( t ) y( 0 ) = y0y.( 0 ) = y.0 y(t
2、)称为系统的输出,显然,y(t)(它就是微分方程的解)是由系统的初始状态、系统的固有 特性、系统与输入之间的关系以及输入所决定的。 4. 工程控制论(包括机械工程控制论)的内容大致可归纳为如下五个方面: 当系统已定、输入(或激励)已知时,求出系统的输出(或响应),并通过输出来研究系 统本身的有关问题,此即系统分析问题; 当系统已定, 确定输入, 且所确定的输入应使得输出尽可能符合给定的最佳要求,此即最 优控制问题; 当输入已知时, 确定系统, 且所确定的系统应使得输出尽可能符合给定的最佳要求,此即 最优设计问题; 当输出已知时,确定系统,以识别输入或输入中的有关信息,此即滤波与预测问题; 当输
3、入与输出均已知时, 求出系统的结构与参数, 即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 此即系统识别 或系统辨识问题。 5. 反馈:系统的输出不断地、直接或间接地、全部或部分地返回,并作用于系统。负反馈: 输出 (被控量 )偏离设定值 (目标值 )时,反馈作用使输出偏离程度减小,并力图达到设定值。 反馈的作用:消除偏离 正反馈: 输出偏离初始值(或稳定值)时,反馈作用使输出偏离程度加剧。反馈的作用: 加剧偏离。 6. 开环控制:只有输入量对输出量产生控制作用,输出量不参与对系统的控制。特点是 结构简单、维护容易、成本低、不存在稳定性问题;输入控制输出;输出不参与控制; 系统没有抗干扰能力。适用范围:输入量已知、控
4、制精度要求不高、扰动作用不大。 开环系统比闭环系统稳定性好!控制论的中心思想(或曰方法论)就是“反馈控制”。 7. 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 8. 控制理论发展的简单回顾经典控制理论肇源于 1788 年 J.Watt 的蒸汽机离心调速器 (一个自动调节系统)所带来的离心调速问题。1948年,N.Wiener出版了著名的控制 论,形成了完整的经典控制理论。钱学森创立了“工程控制论”这门学科,并于1954 年出版了工程控制论这一名著。 第二章 系统的数学模型 1. 微分方程是在时域中描述系统(或元件)动态特性的数学模型。线性系统可以运用叠加原 理,当有几个输入量同时作用于系统
5、时,可以逐个输入,求出对应的输出,然后把各个输 出进行叠加,即为系统的总输出。非线性系统不能应用叠加原理。建立系统数学模型有两 种方法:分析法和实验法。 2. 列写微分方程的一般方法:输出量放在方程左侧,输入量放在方程右侧。(列写微分方程 不考) 3. Laplace变换(简称拉氏变换):若一个时间函数 f (t),称为原函数,经过下式计算转换 为象函数 F (s): 称F(s)为f(t)的Laplace变换(简称拉氏变换)。其中算子s=厅+ j 3为复数。 几个常用函数的拉氏变换: ( 1)阶跃函数: 指数函数: 正弦函数: 余弦函数: t的幕函数: 单位脉冲函数: 拉氏变换的主要运算定理
6、微分定理: 积分定理: 延迟定理: 初值定理: 终值定理: 留数定理: 4. 系统的传递函数:线性定常系统在零初始条件下,输出量的Laplace 变换与输入量的 Laplace 变换之比。 P36 5. 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 比例环节 惯性环节 微分环节 导前环节(一阶微分环节) 积分环节 振荡环节 延迟环节 5. 系统传递函数方框图及其化简 串联环节的等效变换规则 并联环节的等效变换规则 方框图的反馈连接及其等效规则 分支点移动规则:前移,串入G (s);后移,串入1/G (s)。 相加点移动规则:后移,串入G(s);前移,串入1/G(s)。 分支点之间、 相加点之间相互移动规则: 同类之间可
7、以相互移动, 不改变原有的数学关系。 不同类之间不能相互移动。 6. 对一个闭环系统,当输入的取法不同时,前向通道的传递函数不同,反馈回路的传递函数 不同,系统的传递函数也不同, 但系统传递函数的分母不变,因为这一分母反映了系统本身 的固有特性,这特性与外界无关。 7相似原理 一般称能用形式相同的数学模型来描述的物理系统(环节)为相似系统(环节), 称在微分方程或传递函数中占相同位置的物理量为相似量。 第三章 系统的时间响应分析 1时间响应及其组成 y(t) 四sin nt n y(0)COS nt 2 cos nt 丄 cos t 1 2 自由响应 强迫响应 y (t) A1iesit i
8、1 零输入响应 7 零状态响应 n与si同系统的初态和输入无关,而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和参数的固有特性。 按振动来源分为零输入响应与零状 2系统的时间响应按振动性质分为自由响应与强迫响应; 态响应;按稳定性质分为瞬态响应与稳态响应。 3在此还要强调:特征根实部Resi的正负决定自由响应的收敛性 Re s i是大于还是小于零, 决定系统稳定还是不稳定;Re s i绝对值大小,决定系统的快速性;Resi0,自由响应发散,绝对值越大发散越快。 特征根实部lmsi的大小决定自由响应的振荡频率,影响系统响应的准确性。 4一阶系统 单位脉冲响应和单位阶跃函数的关系? 对比一阶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和单位阶跃响应可
9、知,二者存在导数关系,即单位脉冲函数 是单位阶跃函数(在t=0处)的导数,单位脉冲响应也是单位阶跃响应的导数。这一关系可以 推广,即若输入是某函数的积分,则响应也为某函数的响应的积分。但若为不定积分,则 需确定积分常数。 5.二阶系统 6. 二阶系统响应的性能指标 上升时间 峰值时间 最大超调量 调整时间 振荡次数 7. 若高阶系统中离虚轴最近的极点 , 其实部小于其它极点实部的 1/5, 并且附近不存在零 点 ,可以认为系统的响应主要由这一极点决定,称为主导极点。系统的响应特性主要由主导极 点决定 8. 系统误差分析与计算 提高系统的准确度,增加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必须增大干扰作用点前的回路放
10、大倍数K1, 以及增加这一段回路中积分环节的数目。 第四章 系统的频率特性分析 1. 频率特性概述 频率响应:线性定常系统对谐波输入的稳态响应。 频率特性 频率特性的求法 2, 。频率特性的极坐标图 Nyquist 图 频率特性的极坐标图又称 Nyquist 图,也称幅相频率特性图。 常见的 Nyquist 图 频率特性的对数坐标图 3. 绘制系统 Bode 图的步骤 将 G(s) 转化为若干个标准形式的环节的传递函数的乘积形式; 求G(j 3 ); 确定各环节转角频率; 作出各环节的对数幅频特性的渐近线; 根据误差曲线进行修整; 各环节的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叠加(不包括系统总的增益K); 将叠加
11、后的曲线整体垂直移动 20lgK ; 作出各环节的对数相频特性曲线,然后叠加; 如有延时环节,对数幅频特性不变,对数相频特性则加上-T3。 绘制系统 Bode 图的顺序频率法 将G(s)转化为若干个标准形式的环节的传递函数的乘积形式。 求 G(j 3 ) 。 确定各环节转角频率,并将转角频率由低到高依次标注在横轴上。 绘制的对数幅频特性的低频渐近线,若系统为0型系统,低频段为一水平线,高度为 20lgK ;若是I型或n型以上系统, 低频段在3 = 1处的幅值为20lgK ,斜率为20vdB/dec。 按转角频率由低到高的顺序,在低频渐近线的基础上,每遇到一个转角频率,根据环节 的性质改变渐近线
12、斜率,绘制渐近线。斜率改变的原则是:遇到惯性环节的转角频率,斜 率改变 20dB/dec ,一阶微分环节 20dB/dec ,振荡环节 40dB/dec ,二阶微分环节 +40dB/dec ,如此,最后一段的渐近线斜率应为20(n m)dB/dec 。 如有必要对曲线进行适当修正 4. 最小相位传递函数: 在右半 s 平面内既无极点也无零点的传递函数。 非最小相位传递函数: 在右半 s 平面内有极点也或有零点的传递函数。 在具有相同幅值特性的系统中, 最小相位传 递函数(系统)的相角范围,在所有这类系统中是最小的。任何非最小相位传递函数的相 角范围,都大于最小相位传递函数的相角范围。 第五章
13、系统的稳定性 1.系统能在实际中应用的必要条件是系统要稳定。(稳定性是系统能正常工作的首要条件) 系统稳定与否取决于系统内部条件,而与输入无关;系统发生不稳定必有适当的反馈作用; 控制理论中讨论的稳定性是输入为零而初始状态不为零的稳定性。稳定性是指自由响应的 收敛性。 2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为:当系统所有的特征根si (i=1 , 2,,n)均具有负实部(位于s 平面的左半平面),自由响应收敛,系统稳定;若有任一sk具有正实部(位于s平面的右 半平面),自由响应发散,系统不稳定。 3.Routh稳定判据 4.Nyquist稳定判据 1、某系统传递函数为 上2,在输入r(t) 2sin3t作用下,
14、输出稳态分量的幅 值为。 2、谐波输入下,系统的 响应称为频率响应 3、已知某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的零点都在左半S平面,其开环频率特性曲线如图1.5 所示,则该系统位于右半S平面的极点数有 个。 4、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主要有: , 5、Nyquist图上以原点为圆心的单位圆对应于 Bode图上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关于反馈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反馈实质上就是信号的并联 C正反馈就是输入信号与反馈相加 用于系统 2、关于系统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个系统只有一种数据模型 ) B.反馈都是人为加入的 D .反馈就是输出以不同方式作 ) B .动态模型在一定条件下可简化 为静态模
15、型 C .动态模型比静态模型好 D.静态模型比动态模型好 3、某环节的传递函数为yS,则该环节为( A. 惯性环节B. C .微分环节D 4、 系统的传递函数() A .与外界无关B 之间的关系 C .完全反映了系统的动态特性D. 5、二阶欠阻尼系统的上升时间为( ) 积分环节 .比例环节 .反映了系统、输出、输入三者 与系统的初始状态有关 ) A .阶跃响应曲线第一次达到稳定值的98%勺时间B 阶跃响应曲线达到稳定 值的时间 C .阶跃响应曲线第一次达到稳定值的时间 D.阶跃响应曲线达到稳定 值的98%勺时间 6关于线性系统时间响应,说法正确的是( A .时间响应就是系统输出的稳态值B 冲响
16、应组成 C .由强迫响应和自由响应组成D ) .由单位阶跃响应和单位脉 .与系统初始状态无关 7、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函数为 W(t) 3e 0.2t,则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G(s) 3 S 0.2 B. G(s) 0.2 S 3 -G(s) 0.6 S 0.2 G(s) 0.6 S 3 8、 以下系统中,属于最小相位系统的是( G(s) 1 - 10.01s G(s) 1 10.01s G(s)1 0.01s 1 G(s) 1 s(10.1s) 9、一个线性系统稳定与否取决于( A 系统的结构和参数 系统的输入 C 系统的干扰 系统的初始状态 10、一个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 A 系统的全部极
17、点都在S平面的右半平面内 系统的全部极点都在S 平面的上半平面内 C 系统的全部极点都在S平面的左半平面内 系统的全部极点都在S 平面的下半平面内 D 、系统结构图如下图所示,求 器(15分) 四、系统在静止平衡状态下,加入输入信号r(t) 1 t ,测得响应为 C(t) t 0.9e 10t0.9 试求系统的传递函数。(15分) 五、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Gk(s) K s(s 1)(s 5) 确定使系统稳 定时参数K的取值范围。(20分)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C卷答案 一、填空(每小题4分,共20分) 1、某系统传递函数为 乂2,在输入r(t) 2sin3t作用下,输出稳态分量的幅
18、 值为_ 2/9_。 2、谐波输入下,系统的_稳态响应称为频率响应。 3、已知某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的零点都在左半 S平面,其开环频率特性曲线如图1.5 所示,则该系统位于右半S平面的极点数有 4、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主要有:稳定性 快速性,准确性 5、Nyquist图上以原点为圆心的单位圆对应于 的0dB线。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O GH1 O ) D 0 个 1、关于反馈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反馈实质上就是信号的并联 .反馈都是人为加入的 C.正反馈就是输入信号与反馈相加 .反馈就是输出以不同方式作 用于系统 2、关于系统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个系统只有一种数据模型 动态模
19、型在一定条件下可简化 为静态模型 C .动态模型比静态模型好 .静态模型比动态模型好 3、某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乂,则该环节为( A.惯性环节 B. 积分环节 .比例环节 C .微分环节 4、系统的传递函数( A .与外界无关 .反映了系统、输出、输入三者 之间的关系 C 完全反映了系统的动态特性D.与系统的初始状态有关 5、二阶欠阻尼系统的上升时间为( A .阶跃响应曲线第一次达到稳定值的 98%勺时间 .阶跃响应曲线达到稳定 值的时间 C .阶跃响应曲线第一次达到稳定值的时间 .阶跃响应曲线达到稳定 值的98%勺时间 6关于线性系统时间响应,说法正确的是( A.时间响应就是系统输出的稳态值
20、.由单位阶跃响应和单位脉 冲响应组成 C .由强迫响应和自由响应组成 .与系统初始状态无关 7、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函数为 W(t) 3e 0.2t ,则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G(s) 3 S 0.2 B. G(s) 0.2 S 3 .G(s) 0.6 S 0.2 .G(s) 0.6 S 3 8、 以下系统中,属于最小相位系统的是 1 .G(s) 1 0.01s .G(s) 1 1 0.01s 1 .G(S) 0.01s 1 .G(s) 1 s(10.1s) 9、一个线性系统稳定与否取决于( A .系统的结构和参数 .系统的输入 C .系统的干扰 .系统的初始状态 10、一个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
21、 A .系统的全部极点都在S平面的右半平面内 .系统的全部极点都在S 平面的上半平面内 C .系统的全部极点都在S平面的左半平面内 .系统的全部极点都在S 平面的下半平面内 、系统结构图如下图所示,求鵲(15分) G(s) B(s)C(s) 1 A(s)B(s)C(s)D(s) A(s)B(s) B(s)C(s) C(s)D(s) 系统在静止平衡状态下,加入输入信号r(t) 1 t ,测得响应为 10t C(t) t 0.9e0.9 试求系统的传递函数。(15分) C(S) G(S) S S2 S2 10.90.9 S1 S 10 S 10(S 1) S2(S 10) 10 S 10 五、已知
22、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Gk(s) ,确定使系统稳 s(s 1)(s 5) 定时参数K的取值范围。(20分) 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 Gb(s) K S3 4S2 5S K ROUTH判据 Kv-20 一.填空题(每小题2.5分,共25分) 1. 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一般可以归纳为稳定性、 和。 2. 按系统有无反馈,通常可将控制系统分为 和。 3. 在控制工程基础课程中描述系统的数学模型有 、等。 4. 反映岀稳态响应偏离系统希望值的程度,它用来衡量系统 的程度 5. 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的表达是。 Ts 1 6. 有系统的性能指标按照其类型分为时域性能指标和 。 7. 频率响应是线性
23、定常系统对 输入的稳态响应。 8. 稳态误差不仅取决于系统自身的结构参数,而且与 的类型有关。 9. 脉冲信号可以用来反映系统的 。 10. 阶跃信号的拉氏变换是。 图1为利用加热器控制炉温的反馈系炉温控制系统分) 图1炉温控制结构图 试求系统的输出量、输入量、被控对象和系统各部分的组成,且画出原理方框图,说明 其工作原理。 三、如图2为电路。求输入电压 Ui与输出电压Uo之间的微分方程, 并求该电路的传递函数 (10 分) uiR uo ui C R Uo (a) 四、求拉氏变换与反变换(10分) ui 1.九10.匕 tel Uo分) (C) 3s (s 1)(s 2) (5 分) 五、化
24、简图3所示的框图,并求出闭环传递函数(10分) H2(S) Xi(S) G1(S)G2(S) G3(S) Xo(S) Hi(S) 六、图4示机械系统由质量 m、阻尼系数C、弹簧刚度K和外力f(t)组成的机械动力系统。 图4(a)中xo(t)是输出位移。当外力 f(t)施加3牛顿阶跃力后(恒速信号),记录仪上记录质 量m物体的时间响应曲线如图4 ( b)所示。试求: 1) 该系统的微分方程数学模型和传递函数;(5分) 2) 该系统的自由频率n、阻尼比 ;(2分) 3) 该系统的弹簧刚度质量m、阻尼系数C、弹簧刚度k ;( 3分) 4) 时间响应性能指标:上升时间ts、调整时间tr、稳态误差ess
25、( 5分)。 xo(t) X 图4(a)机械系统 七、已知某系统是单位负反馈系统,其开环传递函数 10 Gk ,则该系统在单位脉冲、 5s 1 单位阶跃和单位恒速信号(斜坡信号)作用下的稳态误差ess分别是多少?( 10分) 八、设有如图5所示的反馈控制系统, 试求根据劳斯判据确定传递函数k值的取值范围(10 分)。 Xj(s) X (s) Ts 1 .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0. 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一般可以归纳为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 11. 按系统有无反馈,通常可将控制系统分为开环控制系统 和闭环控制系统 12. 在控制工程基础课程中描述系统的数学模型有微分方程、传递函数等。
26、 13. 稳态误差反映岀稳态响应偏离系统希望值的程度,它用来衡量系统控制精度的程度。 14. 阶系统 的单位阶跃响应的表达是 Ts 1 t/T e 15. 有系统的性能指标按照其类型分为时域性能指标和频域性能指标。 16. 频率响应是线性定常系统对正弦输入的稳态响应。 17. 稳态误差不仅取决于系统自身的结构参数,而且与输入信号的类型有关。 18. 脉冲信号可以用来反映系统的抗冲击能力。 10.阶跃信号的拉氏变换是1s_ 图1为利用加热器控制炉温的反馈系温控制系统 电炉 热电偶 加热器 毫号 定信 ug给伏 U 图1炉温控制结构图 试求系统的输出量、输入量、被控对象和系统各部分的组成,且画出原
27、理方框图,说明 其工作原理。 解答:输出量:炉温。输入量:给定电压信号。被控对象:电炉。 系统包括:电位器、放大器、电机、减速器以及自藕调压器、热电偶。 原理方框图: 乍启理T为电炉温慣低尸设定闫时*報电谓II岀电,压山贰丁僖宅信轻儿 电压放大、功事啟大后鉴动电机正向转动,经以速if Ms nwt压ii的功点悅量富伽觀 的供电电压j电炉温升品,予炉au达列设宦偵时 见亠机停止转m*躍持沪.为 三如图2为电路。求输入电压 進值.反之亦热 Ui与输出电压U0之间的微分方程,并求出该电路的传递函 数。(10分) ui Ruo (a) 解答:跟据电压定律得 ui C R ui 1 LdtC 而 udt
28、 u。 d u01 du0 dt2 RC dt u0 u d2q dt2 G(s) RCs RCs 1 四、求拉氏变换与反变换 3.求丨0.5 tet 11 解答:- 2s (s 1) 4 求l1(d(冷 解答: t2t 3et 6te2 六、化简框图,并求出闭环传递函数 Xo(S) 图4 解: Xi(s) GGG3 Xo(s) 1 G2G3 H 2 Hi/G3 9 Xi(s) G1G2G3 Xo(s) 1 G2G3 H 2 G1G2G3 G1G2 h 1 七、图示机械系统由质量 m、阻尼系数C、弹簧刚度K和外力f(t)组成的机械动力系统。 图(a)中xo(t)是输出位移。当外力 f(t)施加
29、3牛顿阶跃力后,记录仪上记录质量m物体的 时间响应曲线如(b)图所示。试求: 1) 该系统的微分方程数学模型和传递函数;(4分) 2) 该系统的弹簧刚度质量m、阻尼系数C、弹簧刚度k ;( 3分) 3) 时间响应性能指标:上升时间ts、调整时间tr、振荡频数N、稳态误差ess( 5分)。 解答: f(t) k c 图(a)机械系统 解: 1)对于该系统有: Xo(t) mx0 t cx0 t kx0 t 1 ms2 cs k 2)求k由Laplace变换的终值定理可知: x0lim x0 t lim s X 0 s ts 0 13 lim s2_ s 0 ms cs k s 3 而 x=1.0
30、,因此 k=3. 求m, X0 tpX0 100% 得: Xo 又由式M 将tp 2, Mp 叱 100%9.5% 1.0 100%求得 =0.6 0.6代入tp 2中,得 n =1.96 o 再由% 2 n 求得 m=0.78 o 求得 c=1.83. 3)求 ts ts 2.55(取 =0.05 时) ts 3.40(取 =0.02 时) 求tr arcta n 0.91 tr d 2.323 求N 1.5 1 2 取 =0.05 时, N =0.64 取 =0.02 时, N 厂 21 2 =0.85 求ess 当输入为阶跃信号时,系统的稳态误差为: 对于0型系统 Kp K 1,代入式中
31、求得: ess=0.5 八、已知某系统是单位负反馈系统,其开环传递函数 Gk ,则该系统在单位脉冲、 5s 1 单位阶跃和单位恒速信号作用下的 ess分别是多少? ( 8分) 解答:该系统为单位负反馈且为 0型系统, 1 用下的ess分别是、。 11 在单位脉冲信号作用下的稳态误差为 k=11,所以该系统在单位阶跃和单位恒速信号作 ess lim s s 0 1 H(s)1 G(s)H(s) Xi(s) lim s1 s 0 10 1 5s 1 九、设有如图所示的反馈控制系统,试求根据劳斯判据确定传递函数 k值的取值范围 Xi(s) X Ts 1 解答:G(s) s(s 1)(s 5) k 系
32、统的特征方程:s(s 1)(s 5) k 0 可展开为:s3 s2 5s k 0 列出劳斯数列: s315 s26k 130-k s 0I s k k0,30-k0 6 0k30 1、 机械工程控制论是研究机械工程技术中广义系统的 问题 2、已知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s) K e s,则其幅频特性G(j ) s(Ts 1) 3、 某系统传递函数为1$2,在输入r(t) 值为。 4、线性系统的频率响应是指系统在 2 si n t作用下,输出稳态分量的幅 作用下,系统的稳态输出。 5、已知某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的零点都在左半S平面,其开环频率特性曲线如图1.5 所示,则该系统位于右半S平面的极点数有 个
33、。 6 阶系统传递函数GK(s) K e s,该系统可以看成 2s 1 由和两环节串联而成。 7、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主要有: , 8、系统输出能够以不同方式作用于系统,就称为 、系统结构图如下图所示,求 :他(15分) R(s) 三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K(s) 冷,确定使系统稳 定时参数K的取值范围。(15分) 四、设某一系统在零初始条件下的单位阶跃响应为 y(t) 10.2e 60t1.2e 10t,求该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阻尼比、以及自然 振荡频率。(本题满分15分) 10 五、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G(s)2 ,求系统的幅值穿 s(0.2s 1) 越频率、相位
34、穿越频率、幅值裕度、相位裕度、 分) 并判断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15 一、填空(每小题5分,共40分) 1、机械工程控制论是研究机械工程技术中广义系统的 已知系统的传递函数 为 G(s) 动力学 K e s 仃s 1) 问题。 s ,则其幅频特性 G(j ) 3、某系统传递函数为 上2,在输入 r(t)2sin t作用下,输出稳态分量的幅值为 2/ 32 。 4、线性系统的频率响应是指系统在 谐波信号作用下,系统的稳态输出。 5、已知某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的零点都在左半S平面,其开环频率特性曲线如图1.5所示,则 该系统位于右半S平面的极点数有 个。 6、 阶系统传递函数 GK(s) e s,该
35、系统可以看成 2s 1 由 惯性 和 延时 两环节串联而成。 7、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主要有: 稳定性 , .快速性, 准确性 。 8、系统输出能够以不同方式作用于系统,就称为 反馈。 第二题:(15分) A Im GHl (-1. no) C(s) R(s) 第三题: Gi(s)G2(s)G3(s)G4(s) 1 Gi(S)G2(S) G2(S)G3 (s) G3(S)G4 (s) Gi(S)G2(S)G3(S)G4 (s) (15 分) 闭环传递函数为: Gb(s) s3 0.2K(s 1) 6s2(0.2K7)s 0.2K 42闭环系统稳疋。 第四题:(15分) g(s)XS 0.2 1.2 s 60 s 10 0.2s 1 - s 60 1 S 1.2s s 10 600 S270s 600 12 S 10 12 S 60 单位脉冲响应为: y(t) 12e 10t 60t 12e 阻尼比: 70 2 n 70 206 26 频率:n 600 10、6 第五题:(15分) G(j g) 2arctan(0.2 g) 则: G(j c) 10 21 则: c(0.2 c)21人 2 2 2arctan(0.2 c)0 Kg 1/G(j c) 10 g(0.2 g)21 1最小相位系统是 指 2、已知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s) 丁上 e s ,则其幅频特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股权转让合同样本及法律效力
- 14《刷子李》(说课稿)-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 租赁合同定金标准协议
- 房地产开发权转让合同
- 建筑工程项目合作合同协议书范本
- 办公楼装修工程合同范文
- 度战略合作合同
- 中日能源领域合同(二)
- 北京市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合同
- 第5课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
- 2024年浙江首考英语听力原文解惑课件
- 无人机法律法规与安全飞行 第2版 课件 第五章 无人机空域管理
- 扁平足护理查房
- 构建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体系
- 项目八 中式点心的成本核算
- 冻结执行异议申请书范文
- 护士长管理知识考核试题
- 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2022)更新要点解读-1074177503
-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 农村宅基地和建房(规划许可)申请表
- (完整版)袱子的书写格式和称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