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猪粪堆肥发酵菌的分离、鉴定及效能比对_第1页
纯猪粪堆肥发酵菌的分离、鉴定及效能比对_第2页
纯猪粪堆肥发酵菌的分离、鉴定及效能比对_第3页
纯猪粪堆肥发酵菌的分离、鉴定及效能比对_第4页
纯猪粪堆肥发酵菌的分离、鉴定及效能比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纯猪粪堆肥发酵菌的分离、鉴定及效能比对摘 要:为了筛选出能直接用于新鲜纯猪粪堆肥发酵的功能菌,从发酵猪粪中分离出8株可能对猪粪发酵有促进作用的菌株,对其进行16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及同源性分析,确定其为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肠杆菌属、包特氏菌属、拟诺卡氏菌属、微杆菌,分属于5个属、6个种。研究各菌应用于纯猪粪堆肥的催腐熟效果。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和肠杆菌属可提高堆体发酵温度,增加高温持续时间(50)、降低腐熟后堆体水分含量,降低堆体发酵初期的ph值,增加全氮相对含量,加快c/n比的下降速度,促进堆肥腐熟进程,可作为纯猪粪堆肥发酵的优良菌种;地衣芽孢杆菌提高堆体发酵温度,降低腐熟后

2、堆体水分含量,加快c/n比的下降速度,但需在堆肥初期适当降低堆体温度,以提高其堆肥功效;拟诺卡氏菌属提高了堆体发酵温度,降低了堆体的水分含量,可作为纯猪粪发酵菌的辅助菌种使用;包特氏菌属和微杆菌可以提高堆体发酵温度,但其余各指标未见有明显的优势,故不建议作为纯猪粪发酵菌使用。关键词:堆肥 16s rdna 鉴定 猪粪 细菌isolation,identification and effectiveness comparison of composting pure swinemanure fermentation microorganismabstract: in order to scree

3、n the strain that can be applied in pure swine manure composting,eight strains,which can grow in swine manure medium,have been separated from composting manure.those isolated strains were preliminary identified into 5genera,6 strains by applying the method of 16s rdna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s,those

4、 strains were bacillus subtilis,enterobacter sp.,bacillus licheniformis, bordetella petrii, nocardiopsis sp, microbacterium sp.the maturity indices of composting pure swine manure inoculating those strains were investigated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oculating strains bacillus subtilis an

5、d enterobacter sp. could enhance the fermentation temperature at the initial stage, enhance duration time of high temperature( 50 ) and content of total nitrogen(t-n),reduce moisture and c/n ratios ,also initial ph value, promote composting process, they are the good bacteria to fermented pure swine

6、 manure;inoculating strain bacillus licheniformis could enhance the fermentation temperature, reduce moisture and c/n ratios,but it must to be reduced the fermentation temperature appropriately during composting at the initial stage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composting.also inoculating strain

7、nocardiopsis sp. could enhance the fermentation temperature, reduce the moisture ratio, so it could be applied as an auxiliary fermenting bacteria.though inoculating strains nocardiopsis sp.and microbacterium sp. could enhance fermentation temperature, 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ith other maturi

8、ty indices, not recommended for using as fermenting bacteria.key words:composting; 16s rdna; identification;swine manure ;bacteria 基金项目:福建省科技厅星火计划“闽北山区沼气工程循环经济模式构建与示范”(2009s0048);福建省农科院创新团队基金项目“果菌茶加工废弃资源的品质分析研究”(stif-y05)。作者简介:林斌,男,1964年出生,福建南平人,研究员,在读博士,主要从事农村能源与农业环保方面的研究,通信地址:350003 福州市五四路247号福建省农

9、科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tele-mail:。随着养殖业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大量畜禽排泄物的处理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1,高温堆肥生产有机肥是禽畜粪便无害化和资源化的重要途径2。堆肥的实质是微生物在适宜条件下的代谢作用3,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在适宜条件下的猪粪发酵功能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在发酵原料上基本上都需要加入10%-25%的辅助原料如秸秆、糠壳等,用以调节猪粪等的含水率、c/n比,而后再筛选适合的发酵功能菌4-8,和大规模的禽畜粪便相比,寻找大量的堆肥发酵辅助原料无疑给企业增加了大量的成本。基于此,筛选出可以直接用于发酵处

10、理新鲜猪粪的优良菌种,将可以大大降低猪粪堆肥处理的成本,对猪粪堆肥处理生产有机肥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本研究从发酵中的猪粪中分离出8株对猪粪堆肥发酵可能有促进作用的菌株,采用16s rdna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分类及同源性分析,将不同种类的菌种直接接入新鲜的猪粪中进行堆肥发酵,通过分析堆体的温度、ph值、含水率、总碳(toc)、总氮(tn)、c/n比的变化情况,筛选出对猪粪堆肥发酵促进作用的功能菌,为猪粪直接进行堆肥发酵生产有机肥提供可用菌种。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发酵猪粪 采自猪场常年堆肥车间中正在发酵的猪粪;新鲜猪粪:来自福建闽侯荆溪种猪场,其基本理化性质为:含水率70

11、.20%,ph7.34,toc 22.21%,tn 0.92%,c/n比 24.11。1.1.2 仪器 sw-cj-1f超净工作台,苏州安泰空气技术有限公司制造;spx-150ds-智能型生化培养箱,上海新苗医疗器械制造;starter 3c ph计奥豪斯仪器有限公司生产;neofuge 15r 冷冻高速离心机,香港力康发展有限公司生产;mastercycler pro s 银制梯度pcr仪,德国eppendorf公司生产;dyy-8c型电泳仪,北京六一仪器厂生产;alphalmager ep凝胶成像系统,cell bioscicences公司生产;sartorius bsa124s精密电子天

12、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dhg-9143bs-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新苗医疗器械公司生产;kdn-102c定氮仪,上海纤维仪器有限公司生产。1.1.3 培养基na培养基:蛋白胨 10g,牛肉粉 2g,nacl 5g,琼脂 15 g,水1l,ph 7.0;高氏培养基:可溶性淀粉 20g、nacl 0.5g,kno3 1g,k2hpo43h2o 0.5g,mgso47h2o 0.5g,feso47h2o 0.01g,琼脂 15 g,水 1l,ph 7.5。1.2方法1.2.1 菌的分离取发酵中的猪粪2g,用无菌水稀释至10-5,取200l分别涂布于na、高氏培养基中,35恒温培养至36h、10

13、8h,挑选出菌落形态不同的单菌落,纯化培养,保存备用。1.2.2菌的16s rdna鉴定dna的制备:将以上筛选的菌种接入相应的液体培养基中,30恒温培养24h,取1.5ml的菌液,采用tiangen公司的细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dna。dna电泳检测:在加入荧光染料gelview的1.0%的琼脂糖中凝胶电泳分离,每孔点样6ul(5ul样品+1ul loading butter),电泳为120v/h。菌16s rdna的扩增:采用引物f968: 5-aac gcg aag ctt ac-3;l1401: 5-cgg tgt gta caa gac cc-3扩增菌16srdna基因v6-v

14、8可变区,扩增片段的长度约为434bp。pcr反应体系:10*buffer(mg2+):2.5ul,dntp:2ul,f968:1ul,l1401:1ul,dna:1ul,rtaq:0.2ul,水:17.3ul。pcr扩增程序:94预变性5min。然后94变性1min,55退火1min,72延伸1min,共35个循环,最后72充分延伸10min,4 保存。pcr产物检测同dna,将含有目标片段的产物送至上海生工公司单向测序。将测得的序列提交到ncbi网站,通过blast程序与genbank数据库中相似性较高的菌株的16s rdna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序列的比对及系统发育数构建分析采用meg

15、a4软件进行。1.2.3 猪粪的堆肥发酵试验 堆肥实验于福建省农科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室内进行,通风状况良好,实行人工翻堆通气。实验设置7个堆体,1个为对照,另外6个分别接入鉴定分类好的1-6号菌液,每个堆体高约0.9m,直径约为1.2m,呈锥形。按0.4%的量接入菌液,所接入的菌的活菌数均大于109个g-1,对照中加入相同含量的灭菌na培养基。实验分别在堆肥发酵的第0、3、7、10、13、20、27、34(d)取样,距离堆体顶端40cm左右处分5点采集取样,将样品混匀检测,每一处理两次重复,对照3次重复。1.2.4 测定指标及方法温度采用玻棒温度计检测,从发酵当天开始,每隔3天检测1次,直至

16、堆体接近室温为止;含水率通过测定105 24h烘干前后样品的重量变化来确定;ph值:取鲜猪粪10g,加25ml超纯水,磁力搅拌10min,放置半小时后用ph计测定;有机碳用重铬酸钾容量法-稀释热法测定9;总氮用凯氏定氮法测定9;c/n比为总有机碳与总氮的比值。2结果与分析2.1 菌的分离及鉴定结果2.1.1 菌的分离及16s rdna 的pcr扩增产物电泳检验从培养了36h的na培养基分离得到7株菌,计为n1-n7,从高氏培养基中分离到1株菌,计为g1,将8株菌进行了dna提取,同时进行了pcr扩增,扩增产物经电泳后利用凝胶成像系统成像,结果见图1。电泳道(从左到右)1道为dl2000make

17、r,从上到下的片段分别为2000、1000、750、500、250、100(bp),2道为空白对照,3-10道分别对应 n1-n7、g1号菌的16s rdna扩增产物,可以看出,除了对照没有片段外,3-10道每个扩增产物片段均在250-500bp之间,确定为该菌的16s rdna pcr扩增产物。 图1 菌的16s rdna扩增产物电泳分析图fig1.the electeophoresis analysis of amplification of strains 16s rdna by pcr2.1.2菌的鉴定根据与genebank中已有的核酸序列比较结果,除了g1菌株与数据库中的同一种菌的同

18、源性为97%外,其余7株菌均大于99%,见表1。一般认为,16srdna 序列同源性小于98% ,可以认为属于不同的种,同源性小于93-95% ,可以认为属于不同属10。因此确定8株功能菌分属于5个属,6个种,具体为菌n1、n2、n3可确定为枯草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将其记为1号菌;菌n4可确定为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sp.)记为2号菌;菌n5可确定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记为3号菌;n6、g1、n7确定为包特氏菌属(bordetella petrii)、拟诺卡氏菌属(放线菌目)(nocardiopsis sp.)、微

19、杆菌科(microbacterium sp.),分别记为4、5、6号菌。表1 发酵菌的鉴定结果table1 the identification results of fermenting bacteria序号菌号菌名(阿拉伯文)中文菌名max ident1n1 、n 2、 n3bacillus subtilis枯草芽孢杆菌100%2n4enterobacter sp.肠杆菌属100%3n5bacillus licheniformis地衣芽孢杆菌100%4n6bordetella petrii包特氏菌属100%5g1nocardiopsis sp.拟诺卡氏菌属(放线菌目)97%6n7micro

20、bacterium sp.微杆菌99%2.1.3 菌16s 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将各菌株和应用blast检索到的与之有较高同源性菌株的16s rdna 序列利用mega4软件做最大同源性比较分析,并以软件n-j法(neighbor-joining)构建系统发育数,确定菌株的分类地位。从图2可知,n1 n2 n3基本属于同一种的范围,并与n5属于同一属范围。其余菌各属一属,亲缘关系较远。图2 菌16s rdna的系统进化树fig2.phylogenetic tree of strains based on 16s rdna sequences homology2.2温度堆肥中微生物分解有机

21、物而释放能量,这些热量使堆肥温度上升,因此堆肥温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堆肥微生物活动,温度越高,反应速度越快,分解有机物的速度也就越快。一般认为堆肥中温度高于50以上的时间至少要持续5天以上,堆肥样品才能达到无害化要求。图3为各处理的温度变化情况,可以看出,各处理在发酵到第三天时,温度均达到最高值,且处理1到6号的温度均高于60,处理3在堆肥的第3d已升至66.50.71,为各处理堆肥的最高值,此后在50以上温度持续了7d左右,之后快速下降,到第10天已经下降到38,接近于室温值。处理1在堆肥发酵的第3d升至651.41,此后在50以上温度持续了10d左右,发酵到16d时温度还可以达到45.50

22、.71,到19天时温度为410,发酵效果良好。处理2在堆肥发酵的第3d升至641.41,此后在50以上温度持续了10d左右,发酵到16d时温度还可以达到44.50.71,到19天时温度为441.41,接近于45,是所有处理中发酵高温持续最好的处理。处理4、5、6在堆肥发酵的第3d分别升至620、62.50.71、641.41,此后在50以上温度都只持续了7d左右,发酵到19d时温度分别为401.41、36.50.71、40.51.41,特别是处理5在发酵到第13天时温度已经降到38.50.71。对照堆肥发酵的最高温度仅56.831.26,此后在50以上温度持续了7d左右,发酵到19d时温度为4

23、10.76。 图3 堆肥过程中的温度变化fig3.changes of temperature during composting2.3 含水率 图4为各处理在堆肥过程中的含水率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经过堆肥处理后,各处理的含水率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处理1、2、3含水率下降最为明显,在发酵到第34d时,分别从堆肥初始含水率70.20.6%下降到38.761.58%、40.220.76%、39.820.71%,其次处理5的含水率也下降较多,该菌在发酵20d后含水率下降较快,在发酵34d时降到了42.761.47%。而对照、处理4、处理6在发酵34d时的含水率分别为48.590.49%、51.221

24、.44%、47.11.04%,下降效果较差。图4 堆肥过程中的含水率(%)变化fig4.changes of moisture ratio during composting2.4 ph值堆肥过程中,ph值是影响微生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一般在3-12间都可以进行堆肥。图5为各处理在不同发酵时间的ph值变化情况,可知看出,猪粪初始发酵ph值为7.340.13,发酵到第3d时,对照及各处理的ph值迅速下降,其中处理1、处理2下降的最多,分别降到为5.770.04、5.7950.08,对照及处理3、4、5、6也分别下降到5.890.17、6.020、5.9450.04、5.990.06,5.840.0

25、3,除了处理2的最低值在发酵第7d外,其余处理的最低值均在发酵第3d。各处理经过最低值后,又开始逐步上升,到第20d时达到发酵后的最高值,此时,对照的ph值为6.350.04,处理1-6的ph值分别为6.350.57、6.340、6.340.04、6.370.01、6.300.05、6.350.01。在堆肥最初阶段,可利用的能源物质较多,微生物繁殖很快,其活动产生的有机酸使堆肥的ph值下降,小分子的有机酸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挥发,同时微生物分解含氮有机物所产生的氨使堆肥的ph值又开始上升。对各处理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处理1、2在高温期比其余处理下降的幅度大,说明这些处理在接入相应的菌种后对有机物的分

26、解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使得有机酸增多,ph值下降。而后各处理ph值开始上升,到第20d,各处理的ph值达到最大,这是因为小分子有机酸的挥发及含氮有机物产氨的结果,而后随着堆肥发酵时间的增加,微生物活动速度的下降,使得产生的氨慢慢挥发,ph值有所下降。在整个堆肥过程中,堆体的ph值在5.5-6.5之间,出现酸性现象,这可能是猪粪初始含水率过高,导致通气不足,形成厌氧条件,从而造成了有机酸的大量积累。图5 堆肥工程中ph值的变化fig5.changes of ph value during composting2.5 toc堆肥中的碳素物质主要用于微生物活动的能源和碳源,微生物分解和转化原料中的可

27、降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水和热能。图6为干基中的toc的含量,可以看出,各处理干基中的toc随着堆肥时间的增加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处理1、2、3在发酵到第10d时toc的含量分别为46.932.78、46.913.94%、45.741.74%,明显低于对照50.312.78%,同时也低于处理4、5、6,结合温度变化,可知处理1、2、3的前期发酵温度均高于对照及其余处理,说明加入1、2、3号菌后,可以明显加快有机物的分解速度,发酵到第34d时,对照的干基的toc含量为31.590.62,处理1至6的干基toc含量分别为30.420.33、29.370.33、26.281.00、32.240.12、

28、29.781.93、29.680.77(%),除了处理4外,其余处理的toc较对照相比有所的降低,其中处理3的下降幅度最大。图7为鲜样中的toc的含量变化情况,从图中可知鲜样中的toc的含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在发酵初期,toc的下降速度较快,到10d后,下降变缓,这主要是由于含水率下降幅度不同所导致,结合各处理的含水率变化情况可知,与初始含水率相比,在发酵到第10d后,各处理的含水率已经有较大的降幅,特别是降幅较大的处理1、2,使得其鲜样toc含量分别达到18.241.70%、17.560.03%,高于对照16.240.46%,只有处理3在含水率降幅较大情况下,鲜样中的toc依然降到了15.8

29、10.42%。图6堆肥过程干基toc(%)含量的变化fig6.changes of toc(%) in dry matter during composting 图7 堆肥过程中鲜样toc(%)含量的变化fig7.changes of toc(%) in fresh matter during composting 2.6 tn堆肥中氮有机物发生降解一部分产生氨气,一部分被微生物同化吸收,另一部分由固氮微生物氧化为亚硝酸盐或硝酸盐。图8为各处理中不同发酵时间干基中tn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随着发酵时间的增加,干基中的tn的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处理1、2下降的最少,分别为1.770.12、2.

30、080(%),结合ph值的变化情况,推测可能是由于处理1、2中的ph的相对较低影响了氨气的挥发所致,而发酵到第33d时处理3、4、5、6的tn量分别为1.210.05、1.650.08、1.350.06、1.380.08(%)均低于对照1.770.12%,这可能是在ph值变化相当的情况下,加入菌可以加大微生物活动强度,从而导致tn的绝对含量下降。图9为各处理鲜样的tn变化情况,从图中可知,发酵到第3d时,处理1、2由于ph值低的原因使得氨气挥发数量少,加之含水率下降等因素造成了tn相对含量高于初始含量,发酵到第10d时,由于这段时间微生物代谢旺盛,使得tn相对含量均有所下降,而后tn含量趋于平

31、稳,发酵到33d时tn有所上升,其中处理1、2的tn分别达到1.270.03、1.130.04(%),高于初始的0.920.02%,高于对照0.910.06、同时处理3、4、5、6的tn分别为0.910.02、0.80.06、0.770.02、0.730.05,与初始tn相比,变化幅度较小。 图8堆肥过程中干基tn(%)含量的变化fig8.changes of tn in dry matter during composting图9堆肥过程中鲜样tn(%)含量的变化fig9.changes of tn in fresh matter during composting2.7 c/n比c/n比是

32、检验有机废弃物好养堆肥的一个重要指标,碳源是微生物利用的能源物质,氮源是微生物利用的营养物质,garcia等研究认为腐熟的堆肥的c/n应该趋向于微生物菌体的c/n,即16左右:或者当堆肥的c/n从开始的30降低到20以下时,就可以认为腐熟了11。本研究中,不同处理堆肥的c/n比变化如图10,可以看出,7个处理的c/n比均呈下降趋势,但下降的幅度不同,在发酵到第10d时,处理1、2、3、4、6的c/n比均小于对照,其中处理1的c/n比已经小于20,发酵到第33d时,处理1、2、3的c/n比分别降到14.640.98、15.550.49、17.370.05,均小于对照17.961.53,说明加入发

33、酵菌有助于加快堆肥腐熟进程,特别是加入1、2、3号菌有助于猪粪堆肥c/n比的降低。图10 堆肥过程中c/n比的变化fig10.changes of c/n during composting3 讨论从正在发酵的猪粪中分离出8株菌,经过16s rdna初步鉴定,其分属于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肠杆菌属、包特氏菌属、拟诺卡氏菌属、微杆菌等5个属、6个种,其中包拟诺卡氏菌属为放线菌目,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各属间亲缘关系较远。在堆肥过程中,加入各菌的堆体发酵初期的最高温度和高温持续时间均高于对照组,说明加入各菌可加快微生物活动速度。特别是接入枯草芽孢杆菌的1处理、接入地衣芽孢杆菌的3处理和接入肠杆菌属

34、的处理2在发酵第3天时温度分别达到651.41、66.50.71、641.41,为各处理中的最高值,但处理3在50以上的高温只持续了7天,而处理1、2则持续了10天。这可能是处理3中堆体的最初发酵的温度超过65,使微生物进入孢子形成阶段,因为孢子呈不活动状态从使堆肥的温度迅速下降。实验采用纯猪粪进行堆肥发酵,因此堆体初始含水率高达70.20.6%,接入各菌堆肥发酵后,处理1、2、3堆体含水率降到39%左右,同时接入拟诺卡氏菌属的处理5也降到了42.761.47%,大大低于对照堆体的含水率48.590.49%。结合堆体温度变化情况,不难看出含水率的下降程度与堆体达到的最高温度及高温持续时间基本上

35、呈正相关。而拟诺卡氏菌属为放线菌,属于高温条件下的最主要菌群,在高温条件下以孢子形式存活,因此经过高温堆肥后,该菌仍然继续生长活动,因而使处理5的含水率在发酵后期继续下降。由于初始含水率过高导致堆体在发酵到第3天时ph值就从初始的7.340.13迅速下降到了6左右,其中处理1、2下降的最多,除了处理2的ph最低值在发酵到第7天外,其余处理在发酵第3天时已经达到最低值, ph值的下降主要是微生物活动产生的有机酸所致,因此ph值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微生物的活动情况,基于此,可推测处理1、2在发酵初期代谢旺盛,特别是处理2代谢时间持续最长,这与该堆体的高温持续时间最长相吻合,进一部说明该株肠杆菌

36、对纯猪粪的堆肥发酵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碳素是微生物活动的主要能源和碳源,因此有机质的下降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微生物代谢状况,处理1、2、3在发酵第3d时toc的绝对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在发酵到第34d时,除了加入包特氏菌属的处理4外,其余处理的toc结对含量均低于对照,这说明处理1、2、3、5、6,特别时处理1、2、3中堆体微生物活动均较对照旺盛。后期中由于堆体的含水率下降等原因,使得部分处理的相对toc含量上升。 处理1、2堆体中tn的绝对含量和相对含量均大于对照,特别是发酵到第34d时,鲜样中的tn大大高于初始和对照的tn含量,这主要是由于堆体含水率不断下降,同时有机质不断分解,导致堆垛体积减少,

37、堆体重量减轻,造成tn绝对含量下降,相对含量上升。从有机肥营养角度考虑,加入枯草芽孢杆菌和肠杆菌属的堆肥发酵后的猪粪有机肥可以提高总氮含量。 分析各处理的c/n比,显示发酵到第34d时,处理1、2、3的c/n比均小于对照,说明加入1、2、3号菌有助于猪粪堆肥c/n比的降低。4 结论 (1)1号菌(枯草芽孢杆菌)和2号菌(肠杆菌属)可提高堆体发酵温度,增加高温持续(50)的时间、降低腐熟后堆体水分含量,降低堆体发酵初期的ph值,增加全氮相对含量,加快c/n比的下降速度,促进堆肥腐熟进程。确定该两菌株为本研究中纯猪粪堆肥发酵的最优发酵菌株。 (2)3号菌(地衣芽孢杆菌)可提高堆体发酵温度,降低腐熟

38、后堆体水分含量,加快c/n比的下降速度,一定程度上促进堆肥腐熟进程。但由于加入该菌后堆体发酵初期温度上升过高,因此在使用该菌时应在发酵初期增加翻堆次数,适当降低堆体温度,以提高其对猪粪的堆肥功效 (3)5号菌(放线菌目拟诺卡氏菌属)在发酵后期降低了堆体的水分含量,考虑到放线菌多属于在高温条件下的主要菌群,因此在互不拮抗的情况下,可作为 1、2、3号菌的辅助菌种促进纯猪粪的后期二次堆肥发酵。 (4)4号菌(包特氏菌属)和6号菌(微杆菌)虽然可以提高堆体发酵温度,但堆体的各指标未有明显的优势,故不建议作为纯猪粪发酵菌使用。参考文献1 王卫平,朱凤香,陈晓吻,等.添加砻糠对猪粪堆肥发酵层温度及氮素变

39、化的影响j.浙江农业学报,2009,21(6):579-582.wang wei-ping,zhu feng-xiang, chen xiao-yang,et al. effect of rice chaff with different additional amount on the changes of nitrogen and temperature in pig manure compostingj.actaagriculturae zhejian gensis,2009,21(6):579-582.2 罗泉达.c/n比值对猪粪堆肥腐熟的影响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0(

40、1):113-115.luo quan.effect of initial c/n ratios on pig manure compost maturityj. journal of min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2008,10(1):113-115.3 朱能武.堆肥微生物学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5,27(4):36-40.zhu neng-wu.microbiology of composting:a review and prospectj.amino acids & biotic resources,2005,27(4):36-40.4 卢秉林,王文丽,李娟,等.添加小麦秸秆对猪粪高温堆肥腐熟进程的影响j.环境工程学报,2010,4:926-930.lu binglin,wang wenli,li juan,et al. effect of wheat straw on maturing of pig manure high-temperature compostingj.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2010,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