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南岸区珊瑚浦辉实验小学思维训练活动设计 班级: 三年级 教师: 刘影 第 ( 1 ) 讲 活动内容年月日思维训练课(一)活动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了解它们之间的进率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2、了解每个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初步会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和推理的能力。活动过程内容:A、某个月里有3个星期日的日期为偶数(双数),请你推算出这个月的15日是星期几? B、某年的9月份有4个星期四、5个星期三,这年的9月1目是星期几?根据题意,画出月历表。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2、222324252627282930过程:(分析与解): A: 因为1日到28日这28天中共有4个星期日,其中只有2个星期日的日期是偶数。现在知道这个月里有3个星期日的日期是偶数,可见另一个偶数日期的星期日只能是30日,所以,这个月的三个偶数日期的星期日一定是2日、16日、30日。由此可知,15日是星期六。B:从表中可以看出,第一个星期三到第五个星期三共有29天,9月份有30天,还剩1天。如果把这一天放在第五个星期三之后,就有5个星期四了,与题意不符。所以,这一天只能放在第一个星期三之前,这样,这年的9月1日就是星期二。第 ( 2 ) 讲 活动内容年月日思维训练课(二)活动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
3、,了解它们之间的进率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2、了解每个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初步会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和推理的能力活动过程内容:例:A、(1)2,006年1月1日是星期日,2006年共有几个星期日? (2)2007年1月1日是星期一,2008年1月1日是星期几? B、小东一连撕掉几张日历纸,这几张日历纸上的日期数加起来恰好是60,你能知道小东撕掉几张日历纸吗?这几张日历纸上的日期数各是什么?过程:(分析与解): A: (1)2006年1月1日是第一个星期日,2006年是平年,有365天。3657=52l商52表示52个星期,余1表示12月31日是
4、星期日。52再加最后一个星期日,共有53个星期日。 (2)2007年的第一个星期日是1月7日。2007年是平年,有365天。 (365-7)7=511 51+1=52 共有52个星期日,这一年的12月31日是星期一,所以。2008年1月1日是星期二。B:我们分几种情况来讨论: (1)都是一个月的。撕3张,日期数分别为19、20、21; 撕5张日期数分别为10、11、12、13、14; 撕8张,日期数分别为4、5、6、7、8、9、10、11。 (2)分属两个月的。 撕3张,日期数分别为29、30、1; 撕4张日期数分别为28、29、l、2第 ( 3 ) 讲 活动内容乘法思维训练课(三)活动目标1
5、、培养分析、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多策略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活动过程内容:A、637=22、2737=99与337=111有什么联系?根据337=111,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937= 1 237= 1 537= 1837= 2137= 2437= B、对于242424,四个同学算出的答案都不一样,分别是13806、13428、13824、13902。李老师看了以后,说只有一个人做对了。你能不能不计算,很快说出哪几个答案是错误的吗?过程:(分析与解):A:把637=222、2737=999与337=111比较,因为337=111,637是33
6、7的2倍,所以积是222。2737是337的9倍,所以积是1119=999,由此得出: 937=333 1237=444 1537=555 1837=666 2 137=777 2437=888 B: 可用尾数检验法。 24的尾数是4(即个位上的数),242424三个因数的尾数(个位上的数)444相乘的积的个位是4,那么,242424这三个数积的个位上的数也是4,而13806、13428、13902这三个答案的个位上的数都不是4,都错了。只有13824是正确的。第 ( 4 ) 讲 活动内容乘法思维训练课(四)活动目标1、培养分析、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多策略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让学生在学习
7、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活动过程内容:A:先计算一下1242和2421的积,看看它们相等不相等。原来,1242可以改写成122 2l=242l。所以1242=2421。这样的算式还有1263=3621等。你能再写出一个来吗?B:一个两位数,用它与12的和去除它与12的积,正好能除尽。这个两位数可能有哪些?过程:(分析与解): A;上面现象可表示为:ABCD=DCBA 当AC=BD时、A与B、C与D不同时有以下14种(即如5533=3355除外): 1242=2421 1263=3621 1362=2631 1284=4821 1482=2841 1393=3931 2364=4632
8、 2463=3642 2693=3962 3486=6843 2484=4842 23 96=69 32 3684=4863 4696=6964B:一个两位数乘12的积一定是12的倍数,用这个积除以它与12的和,正好除尽,没有余数,说明这个两位数与12的和也是12的倍数。因此,要使这个两位数与12的和是12的倍数,只能从12的倍数中去找。 12的几倍数中,是两位数的有:12、24、36、48、60、72、84、96。 用这些数逐一试算,可得: 1212(12+12)=6 2412(24+12)=8 3612(36+12)=9 , 6012(60+12)=10 因此这个两位数可以是:12、24、
9、36、60。第 ( 5 ) 讲 活动内容面积思维训练课(五):活动目标1、经历探索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大小等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面积的含义。2、在观察、比较、拼摆、测量等建立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活动中,理解面积的含义。活动过程内容:A:将下图切成大小相等、形状相同的四个小方格相连的4块,并拼成一个正方形。 A BB: 下图是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起来的,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剪一刀,拼成一个正方形。过程:(分析与解): A:从图上看,它是一个由16个小方格组成的,即面积为16个平方单位,要把它们切成大小相等的4块,每小块的面积应该是4个平方单位,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应该是4个单位。怎么切呢?可以反过
10、来想,由16个小方格组成的正方形,可以切成哪几种大小相等、形状相同的四个小方格相连的4块?只能有五种(请同学们自己动手画)。经过尝试,只有形如“L”的符合题意。B;这个图形第一排有1平方厘米,第二排有3平方厘米,第三排有5平方厘米,第四排有7平方厘米。共有:1+3+5+7=16(平方厘米)。 照下图剪一刀,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第 ( 6 ) 讲 活动内容面积思维训练课(六):活动目标1、经历探索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大小等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面积的含义。2、在观察、比较、拼摆、测量等建立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活动中,理解面积的含义。活动过程内容:A:下图中每一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算一算,阴影部分的面积
11、是多少平方厘米?B:在下图里有几个正方形?并计算出阴影部分的面积。过程:(分析与解): A: 由于阴影部分的面积不能直接计算,可以先计算出空白部分的面积,然后用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空白部分的面积。大正方形的面积是44=16(平方厘米),数一数,空白部分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68=8(平方厘米) 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 B: 阴影部分的面积由三部分组成:左上部分,一个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一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中间部分,一个小正方形;右下部分,一个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一个小正方形的面积。 左上部分的面积:4x42x2=12(平方厘米) 中间小正方形的面积:2x2=4(平方
12、厘米) 右下部分的面积:4x42x2=12(平方厘米) 阴影部分的面积:12+4+12=28(平方厘米) 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28平方厘米。第 ( 7 ) 讲 活动内容找规律(一)活动目标1、根据每组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找出规律,推断出所要填的数;2、根据相隔的每两个数的关系,找出规律,推断出所要填的数;3、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数据之间的联系,从而很快找出规律;活动过程例1:先找出下列数排列的规律,并根据规律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1,4,7,10,( ),16,19分析:在这列数中,相邻的两个数的差都是3,即每一个数加上3都等于后面的数。根据这一规律,括号里应填的数为:10+3=13或163=
13、13像上面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串数叫做数列。练习一先找出下列各列数的排列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1)2,6,10,14,( ),22,26(2)3,6,9,12,( ),18,21(3)33,28,23,( ),13,( ),3(4)55,49,43,( ),31,( ),19(5)3,6,12,( ),48,( ),192(6)2,6,18,( ),162,( )(7)128,64,32,( ),8,( ),2(8)19,3,17,3,15,3,( ),( ),11第 ( 8 ) 讲 活动内容找规律(二)活动目标1、对于几列数组成的一组数变化规律的分析,需要我们灵活地思考,没有一
14、成不变的方法,有时需要综合运用其他知识,一种方法不行,就要及时调整思路,换一种方法再分析; 2、对于那些分布在某些图中的数,它们之间的变化规律往往与这些数在图形中的特殊位置有关,这是我们解这类题的突破口。 3、对于找到的规律,应该适合这组数中的所有数或这组算式中的所有算式。活动过程 4 8例1:根据下表中的排列规律,在空格里填上适当的数。分析:经仔细观察、分析表格中的数可以发现:12+6=18,8+7=15,即每一横行中间的数等于两边的两个数的和。依此规律,空格中应填的数为:4+8=12。练习一:找规律,在空格里填上适当的数。 916 7 817 5 41291621 51011 9 624
15、4 91216 73530第 ( 9 ) 讲 活动内容简单推理活动目标解答推理问题,要从许多条件中找出关键条件作为推理的突破口。推理要有条理地进行,要充分利用已经得出的结论,作为进一步推理的依据。活动过程例1:一包巧克力的重量等于两袋饼干的重量,4袋牛肉干的重等于一包巧克力的重量,一袋饼干等于几袋牛肉干的重量?分析:根据“一包巧克力的重量=两袋饼干的重量”与“4袋牛肉干的重量=一包巧克力的重量”可推出:两袋饼干的重量=4袋牛肉干的重量。因此,一袋饼干的重量=两袋牛肉干的重量。练 习 一(1)一只菠萝的重量等于4根香蕉的重量,两只梨子的重量等于一只菠萝的重量,一只梨子的重量等于几根香蕉的重量?(
16、2)3包巧克力的重量等于两袋糖的的重量,12袋牛肉干的重量等于3包巧克力的重量,一袋糖的重量等于几袋牛肉干的重量?(3)一只小猪的重量等于6只鸡的重量,3只鸡的重量等于4只鸭的重量。一只小猪的重量等于几只鸭的重量?第 ( 10 ) 讲 活动内容算式谜(一)活动目标解答算式谜问题时,要先仔细审题,分析数据之间的关系,找到突破口,逐步试验,分析求解,通常要运用倒推法、凑整法、估值法等。活动过程例1:在下面算式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7 6 ( ) 5 + ( ) 4 7 ( )2 1 ( )分析:根据题目特点,先看个位:75=12,在和的个位( )中填2,并向十位进一;再看十位,( )+4+1的和个
17、位是1,因此,第一个加数的( )中只能填6,并向百位进1;最后来看百位、千位,6+( )+1的和的个位是2,第二个加数的( )中只能填5,并向千位进1;因此,和的千位( )中应填8。练习一(1)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2)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 6 ( )( ) 0 +2( ) 1 5 3( )1 7 ( )0 9 1 2 8 5 6(3) 下面的竖式里,有4个数字被遮住了,求竖式中被盖住的4个数字的和。 + 1 6 9例2:下面各式中“巨”、“龙”、“腾”、“飞”分别代表不同的数字,相同的汉字代表相同的数字。当它们各代表什么数字时,下列的算式成立。 腾 飞龙 腾 飞 +巨 龙 腾 飞 2
18、 0 0 1分析:先看个位,3个“飞”相加的和的个位数字是1,可推知“飞”代表7;再看十位,3个“腾”相加,再加上个位进来的2,所得的和的个位是0,可推知“腾”代表6;再看百位,两个“龙”相加,加上十位进上来的2,所得和的个位是0,“龙”可能是4或9,考虑到千位上的“巨”不可能为0,所以“龙”只能代表4,“巨”只能代表1。第 ( 11 ) 讲 活动内容最优化问题活动目标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下面的问题:完成一件事情,怎样合理安排才能做到用的时间最少,效果最佳。这类问题在数学中称为统筹问题。我们还会遇到“费用最省”、“面积最大”、“损耗最小”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可以从极端情况去探讨它的最大(小)值,这类问题在数学中称为极值问题。活动过程例1:用一只平底锅煎饼,每次只能放两个,剪一个饼需要2分钟(规定正反面各需要1分钟)。问煎3个饼至少需要多少分钟?分析与解答:先将两个饼同时放入锅中一起煎,一分钟后两个饼都熟了一面,这时可将一个取出,另一个翻过去,再放入第三个。又煎了一分钟,将两面都熟的那个取出,把第三个翻过去,再将第一个放入煎,再煎一分钟就会全部煎好。所以,煎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网合同范本
- 储藏室买卖转让合同范例
- 借贷正规合同范本
- 做民宿合同范本
- 养鸡场安全管理合同范例
- 会员合作合同范本
- pe管采购合同范本
- 书面财产赠与合同范例
- 关于企业借款合同范例
- 农家老宅出租合同范本
- 2021年陕西西安亮丽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试题
- 高中英语-Studying abroad教学课件设计
- 原材料取样检测安全操作规程
- 创新思维与方法(第2版)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5.3.2)-2.2杂草的分类农田杂草及防除学
- 人教部编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单元计划
- 天津武清区事业单位考试真题2022
- 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培训课件
- 旅行社运营实务电子课件 1.2 了解旅行社核心业务部门
-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认知
- GM/T 0115-2021信息系统密码应用测评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