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字化时代与文学艺术论文_第1页
浅谈数字化时代与文学艺术论文_第2页
浅谈数字化时代与文学艺术论文_第3页
浅谈数字化时代与文学艺术论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数字化时代与文学艺术论文 浅谈数字化时代与文学艺术:数与美绘制的时代镜像全文如下: 【内容提要】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数字化时代为文学 艺术的繁荣和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艺术的审美思维、 文学创作、语言形象、文学批评等一系列文学课题在新的社会语境 中都发生相应的变化。本组笔谈从不同侧面为数字化时代文学艺术 的发展提供新的认识和理解,希望能引起读者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和 讨论。 【摘要题】数字化时代与文学 【关键词】数字化时代/文学/审美思维/仿真 我们正在走进一个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 数字化一方面使世界图像化了,另一方面,又使文学艺术这面时 代的镜子,呈现出了一些新的审美特征。

2、1. 各种艺术的交融性和审美的共通感。这是经过数字化处理的文 艺作品的一个鲜明特色。 2. 作家和读者互为主体,相互之间具有一种互动性。 作家是创造的主体,读者既是接受的主体,又是参予创造的主体, 他可以直接参加到文木的创造过程之中。读者与作家之间形成一种 全新的自由、平等、民主的对话、交流关系。多媒体互联网打破了 传统的独语局而,它给世界带来了一个真正称得起是复调的、多声 部的丰富多彩、万紫千红的局而。互动性是数字化时代在网上创作、 批评、交流、对话的根本特性。正如保罗莱文森所说,“网上的 文本使我们有能力进行迅疾的互动。” 4(pl66)互动既有同一时间 的互动交流,又有不同时间、地点的互

3、动。“非同步的互动在网上 的节奏是几分钟、几小时、几天,而不是几天几个月”,这种非同 步性的互动,可以在网络上强化混合媒介的冲击力4 (P167)o 3. 文学镜像呈现出多维性与立体化的特点。 4. 超越时空的开放性和自由性。 5. 数码图像的复制性与仿真性。 数字图像高速、清晰、直接、仿真是前所未有的。它的复制功能 与卬刷术、照相术相比,也进入了一个全息、多维、具有创造性的 新阶段。在发达国家正在建立的数字图书馆中,我们看到,它不仅 能复制、储存古今中外海量的文化珍品,而且可以制成光盘、VCD、 轻便地携带,长久地保存。在复制过程中,适应受众的需要,还可 以配上音、光、色、电、图画、语言,生

4、动地表达出艺术作品的高 远深邃的意境。如经数码图像复制显示出的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贝多芬的英雄、命运、田园 的交响乐章等世界文学艺术珍品,比我们仅仅从诗集、散文集和听 音乐会得到的审美感觉,丰富得多。数码图像的复制者的具有创新 性的制作,自然会在情感上引起受众对作品的共鸣。 数与美绘制的时代镜像是丰富多样而又迷人的。但是我们又不能 忘记,数字化本身是一柄双刃剑。如果我们仅仅看到它给世界带来 的福音的一而,而忽视它的负而效应,那就会陷入一种新的陷阱。 为此,技术帝国一书的作者特意发出了一个警告,他说:“我 们所而临的21世纪将越来越受制于世界的数字化。” 7(pl03)就 文学

5、艺术的发展来讲,有几个问题应特别引起我们的重视。 1. 复制性、标准化与独创性的矛盾。 文学艺术作品最重要的价值就是它的独创性。艺术最忌雷同化、 标准化、模式化、理性化。爱德华杨格在试论独创性作品中 指出:“独创性作品是最最美丽的花朵。模仿之作成长迅速而花色 暗淡。有些作品比别的更有独创性;而且,我认为,它们越有独 创性越好。独创性作家是、而且应当是人们极大的宠儿,因为他们 是极大的恩人,他们开拓了文学的疆土,为它的领域添上一个新省 区。” 8 (p82)杨格认为,模仿的、机械工艺复制的作品,永远无 法超越蓝本,因为原作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它们个个“都是独 特无二的:没有两张而孔、两个头脑是

6、一模一样的,一切都带有自 然的区分的鲜明标记。”模仿的、机械工艺复制的作品泛滥的结果, 使文学界不再是独立特行之士的结合,而是一大杂绘,乱七八糟一 大群,出了一百部书,骨子里只不过是一部书8 (p95-96) o复制性 和标准化是通过数码图像制作的作品的一个重要特征。瓦尔特木 雅明指出:“即使在最完美的艺术复制品中也会缺少一种成分:艺 术品的即时即地性,即它在问世地点的独一无二性。” 9(p84)他 还说,“原作的即时即地性组成了它的原真性(Echtheit) o完 全的原真性是技术一一当然不仅仅是技术一一复制所达不到的。” 在数字化虚拟世界中显示出的一幅幅法国卢浮宫保存的艺术珍品, 的确非常

7、逼真,然而人们总是还想去卢浮宫亲自欣赏一下大师的原 作。因为再好的复制品,也无法表现原作的神韵(木雅明称之为“光 韵”),无法表达岀原作的那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具有独一无二 的深邃的意蕴。数字化的世界是一个技术世界。“技术世界是能相 容的标准化的世界,如果没有标准,那么既不能发射也不能传 送。” 9(p85)对于网络世界来说,技术的标准化是必需的,对于 文艺创作来讲,标准化则是与艺术家追求的独创性相左的。 2. 数字世界的全球化与艺术的民族性、本土化的矛盾。 数字化世界,打破了地方的和民族的局限,使整个世界都进入了 因特网之中。从而,“将地球变成了一个互连或者内连的整体,并 不断提高其相互依

8、存性的必要过程。” 10 (p207)在这个过程中, 一方面使民族文学走向了世界文学,同时,又不可否认出现了一个 全球化与民族化、本土化的矛盾问题。数字化的进程,运用的是一 种二进制的0-1的世界性的语言。仅从使用的工具来说,数字世界 的全球化与民族性、本土化就产生了矛盾。关于这一点,技术帝 国的作者己经感触到了,他说:“技术标准的复杂化和提高必然 意味着:更好,更多!这是技术与文化的第一个矛盾,第二个矛盾是 文化总是保卫本土的:它总与界限、区域、归属相关联。只有带地 方色彩的文化,与地域相关的特性,用自然语言创作的文学作品, 根据定义,任何自然语言都不是宇宙的也不是世界的。某些技术语 言是世

9、界性的语言,比如二进制语言,0和1的语言。不过自然语 言不是由什么人发明的,因此不是技术语言。从这个意义上说,有 一种珍贵的无法磨灭的诗意的东西,即区域性的东西。技术相反, 一种语言相对于另一种语言来说,没有必要一定是可译的:它应该 保留某种只能被翻译但并不等同于翻译的东西,技术与文化的不一 致,造成了一种紧张状态,让我们感到难过和痛苦。” 10(P206- 207)在数字化世界上,各民族文学的自然语言所保留的诗意的无穷 的韵味显然是世界性的技术语言中难以表达的。 3. 技术理性与审美情感教育的矛盾。 【参考文献】 1 莎士比亚全集:第9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2 (德)马丁 海德格尔.林中路M.上海:上海译文岀版社, 1997. 3 (波)沃塔塔科维兹.古代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1990. 4 (美)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 版社,2001. 5 王逢振编译.网络幽灵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6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北京:商务卬书馆, 2001. 7 (法)R 舍普等.技术帝国M.北京:三联书店,1999. 8 (英)爱德华杨格.试论独创性作品M.北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