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室检查笔记重点_第1页
化验室检查笔记重点_第2页
化验室检查笔记重点_第3页
化验室检查笔记重点_第4页
化验室检查笔记重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c-反应蛋白目前已被证实在鉴别细菌和病毒感染方面非常有用,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在细菌感染时增咼,而病毒感 染 时不增高。升高的幅度与细菌感染的程度正相关;而病毒感染时,C反应蛋白正常或呈现低值。但腺病毒以及某些疱疹病毒可 造成较大的细胞损伤而使得C反应蛋白轻度升高,应该引起注意! 正常参考区间:婴儿Wl. 6mg/L孕妇W47mg/L成人和儿童wiOmg/L CR田OOmg/为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则W50mg/L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可高达500 mg/L. C -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1)鉴别细菌或病毒感染; 2)监测病情(动态监测C-反应蛋白)CRP-50mg/l表示轻度炎症(如膀胱炎、支气

2、管炎、脓肿)、手术、仓U 伤、心肌梗死、深静脉血栓、非活动性风湿病、恶性肿瘤病毒感染;CR田OOmg/提示为较严重的细菌感染,治疗 需静脉注射抗生素;治疗过程中CR仍持续高水平提示治疗无效; 3)监控术后感染; 4)抗生素疗效观察; 5)预测心血管病危险; 心 器质性疾病筛查:细菌感染的急、慢性炎症;自身疾病或免疫复合物病;组织坏死和恶性肿瘤 器官移植Hh异反 6)c %应的监测:Sh异反应时血清CR水平持续升高。 相关疾病及其浓度变化 1)严重细菌感染如败血症、心内膜炎、骨髓炎,C反应蛋白显著升高OlOOmg) 2)脑膜炎v20mg/提示病毒性脑膜炎,100mg/则细菌性脑膜炎可能性大。 3

3、)肺炎:CR60mg/提示为细菌性肺炎。 4)尿路感染CR在区分一般的下尿道感染(膀胱炎)及较为严重的上尿道感染(肾盂肾炎)时,是一个可靠的实验 室指标。CRI大于10 (-140mg/提示肾盂肾炎。 5)盆腔炎症:CR80mg/L并可根据其CRI浓度的变化判定炎症的轻重程度。 6)心肌梗死:急性心更时CRF升高,在无溶栓治疗时与梗死范围呈正相关。在与梗塞有关的冠状动脉完全阻塞 时CRI咼。 2. 糖化血红蛋白(HbAlc) 糖化血红蛋白实际上指的是被葡萄糖糖化了的血红蛋白(即血色素),通过测定血液屮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含量,可以 反映一名糖尿病患者在以往几个月的时间内糖尿病控制状况的好

4、坏。人体血液屮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容易与血糖结 合,结合的 产物就是糖化血红蛋白。这种结合基本上是一个丕可逆的过程,一旦吉合就住以解离红细胞的生命周期为120天,只有等到 红细胞衰亡,这种结合才会终止。当然,红细胞不断生存,也不断死亡。所以,临床上检测到的糖化血红蛋白值反映了患者最 近23个月的血糖平均水平,并不受时-刻血糖波动的影响,更客观更具有较长的时间性,也更少受到饮食、运动等因素 的干扰。 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值还可以帮我们鉴别高血糖属壬二过性(应激性高血糖)还是长期的(糖尿病)。 人在应激状态,如发生心肌梗死、脑卒中或严重感染时,血糖会升咼。这种咼血糖不一定意味着患者有糖尿病, 而是体内一

5、些激素升高、胃能量应激动员的表现。这种高血糖会随着应激因素的消除而恢复正常。临床上,我们一般 不急于诊断这种高血糖为糖尿病,但是会按照高血糖来紧急处理。待病情稳定后,再复查血糖或做葡萄糖耐量试 验,同时检查糖化血红蛋白,来确定患者高血糖的性质。倘若发现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都高,则考虑患者有隐匿的 糖尿病的可能。 糖化血红蛋白(HbAIC检测的参考值 参考值:健康成年人HbAia% 4. 0-6. 5%均值6. 0% 糖化血红蛋白(HbAIC检测的临床价值 判定有无隐匿性糖尿病 判定糖尿病人区间内的治疗控制效果观察。此试验不能用于诊断或判断糖尿病人天-天间的葡萄糖控制,亦不 能替代 常规的血糖和尿

6、糖检测! 判定糖尿病人并发症的发生机率。 任何使红细胞寿命降低的因素(溶血性贫血、镰状红细胞血症、奸娠、失血、溶血)均可以使糖化血红蛋白 (HbAlc结果降氐,应该弓起注意。 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标准:V6%控制偏氐,患者容易出现低血糖;6. 5%r7%控制理想;7%r8%可以接受;8 沧9%控制不好;9%控制很差,是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3.心肌损伤标志物 (1)肌红蛋白 心肌肌钙蛋白I ( cTn I )或肌钙蛋白T (cTnT) (3)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从临床角度岀发,检测心肌损伤理想的生化标志物应具有一定的性质。此标志物应该具有: a)在心肌细胞中的浓度很高;而

7、在其它组织中的浓度很低,这样则特异性较高: b)在心肌损伤后能很快释放入血,这样在损伤早期就能有较高的敏感性: c)在多日内保持异常(持续性); d)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进行检测(应激性。 目前还没有单一的标志物能多满足上述所有条件。 肌红蛋白、肌钙蛋白、CK-M正常值 肌红蛋白:男 16-76ng/nil,女 764ng/nil 肌钙蛋白:0. 1 ng/ml CKM: BD -24U/L 心肌肌钙蛋白临界值 健康微小心肌损伤AMI CTnT 0. 10 0.20 CTnl 1.50 (WHO世界卫生组织:AMI二急性心肌梗塞:cTn 丁二心肌肌钙蛋白T ; cTnl三心肌肌钙蛋白I)该图仅

8、适 用于本院检测结果的解释。 4尿微量蛋白(MA 尿微量蛋白的检测是一项筛选肾病的高危人群的诊断工具,糖尿病(I型和n型)与高血压病是两个主要被检 人群。 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有微量白蛋白尿症的病人,其心血管意外的发生率和早死率则大大增 加。微量白蛋白尿症是预报肾病和心血管疾病危险的指标,测定尿微量蛋白可以观察疗效。 所以说,微量白蛋白尿症的出现是糖尿病肾病和终末期肾病的早期预测指标。 白蛋白尿症又是型和n型糖尿病人并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极人增高的预j兆指标。因此,通过检测尿微量 蛋白 筛选出心血管病患者并给予积极的治疗,降低所有心血管因子,包括降低血液胆固醇。 正常

9、参考值:V20ug/min临床分期 正常健康人MA30mg/L实验室指标 微量蛋白尿症 初期糖尿病肾病早期 临床糖尿病肾病 晚期糖尿病肾病 末期肾病 5. D二聚体 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 MAt高,30-200mg/L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 (半年内测试3次至少有2次T )或半有高滤过率,血压T MAE次测试屮,有2次200mg/L或尿常规蛋白阳性,或 高血压。 进行性蛋白尿,高血压,肾小求滤过率减退。 M200mg/L 尿毒症,肾病综合征需要透析或肾移植 意义 测定纤溶系统主要因子,对于诊断与治疗纤溶系统疾病(如DIC,各种血栓)及与纤溶系统有关疾病(如帧 妊娠综 合症),以及溶栓治疗监测,有着

10、重要的意义。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的水平升高,表明体内存在着频繁的纤维蛋白降解过程。因此,纤维D二聚体是深静脉血栓 (DVT)肺栓塞(PE),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关键指标。 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应用 肺栓塞(PE和动脉血栓塞的诊断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 纤溶作用机制的早期测验一血栓前危险评价 妊娠高危症与先兆子痫 血栓形成过程及溶栓治疗的监测 肿瘤辅助诊断 可作为溶栓效果的定量监测指标,是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检测项目。是目前鉴别原发性或继发性纤溶以及监 测溶栓治疗等方面颇有价值的指标。 参考值:300ng/ml ( 100mg/L为细菌感染; 病毒感染则W 50mg/L ;

11、 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可高达500 mg/L. 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1)鉴别细菌或病毒感染; 2)监测病情(动态监测C-反应蛋白)CRP1050nig/L表示轻度炎症(如膀胱炎、支气管炎、脓肿)、手 术、创伤、心肌梗死、深静脉血栓、非活动性风湿病、恶性肿瘤、病毒感染;CRP100mg/L提示为 较 严重的细菌感染,治疗需静脉注射抗生素;治疗过程中CRP仍持续高水平提示治疗无效; 3)监控术后感染; 4)抗生素疗效观察; 5)预测心血管病危险; 6)器质性疾病筛查:细菌感染的急、慢性炎症;器自身疾病或免疫复合物病;组织坏死和恶性肿瘤 7)官移植排异反应的监测:排异反应时血清CRP水平持续升高

12、。 相关疾病及其 浓度变化 1) 2)脑膜炎 3)肺炎:CRP 60mg/L提示为细菌性肺炎。 C-反应蛋口显著升高(100mg/L ); 100mg/L则细菌性脑膜炎可能性大。 word文档可H由复制编辑 4)尿路感染CRP在区分一般的下尿道感染(膀胱炎)及较为严重的上尿道感染(肾盂肾炎)时,是CRP大 严重细菌感染 于100140mg/L提示肾盂肾炎。 如败血症、心内膜炎、骨髓炎, 个可靠的实验室指标。 5)盆腔炎症:CRP80mg/L,并可根据其CRP浓度的变化判定炎症的轻重程度。 6)心肌梗死:急性心梗时CRP升高,在无溶栓治疗时与梗死范围呈正相关。在与梗塞有关的冠状动脉完 全阻塞时C

13、RP更 咼。 2糖化血红蛋口(HbAlc) 反映血糖的指标有多种,如直接反映血糖水平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口,间接反映血糖水平的 尿糖等。虽然这些指标都能反映血糖水平,但临床意义还是有所不同的。 通过检测空腹血糖,我们能了解患者血糖控制的一般状况。空腹血糖高,意味着患者基础胰岛素分泌能力差。餐后血糖高, 则往往提示分泌胰岛素的储备能力差或存在胰岛素抵抗。除了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以外,餐后血糖控制满意,患者的空腹 血糖大多是满意的。而空腹血糖控制满意的患者,餐后血糖却未必满意。 糖化血红蛋白实际上指的是被葡萄糖糖化了的血红蛋白(即血色素),通过测定血液中糖化血红蛋口 (H

14、bAlc)的含量,可以反映一名糖尿病患者在以往几个月的时间内糖尿病控制状况的好坏。人体血液中红 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容易与血糖结合,结合的产物就是糖化血红蛋白。这种结合基本上是一个不可逆的过 程,一旦结合就难以解离。红细胞的生命周期为120天,只有等到红细胞衰亡,这种结合才会终止。当 然,红细胞不断生存,也不断死亡。所以,临床上检测到的糖化血红蛋白值反映了患者最近23个月的 血糖平均水平,并不受一时一刻血糖波动的影响,更客观,更具有较长的时间性,也更少受到饮食、运动等因素的干扰。 现在,国际上一些有关糖尿病的大型临床研究,都以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作为控制血糖好坏的金标准,其原因就在于此。病程 长的糖尿

15、病患者都明白,血糖值受检测前饮食的影响甚大。有些患者,平时不注意 控制饮食且不坚持药物治疗,去医院复诊前少吃或不进食,这样测得的血糖值可能是正常或接近正常的,但糖化血红蛋白值 却很高。 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值还可以帮我们鉴别高血糖属于一过迫江应邀性高血糖)还是长期的(糖园d人在应激状态,如发生心肌梗 死、脑卒中或严重感染时,血糖会升高。这种高血糖不一定意味着患者有糖尿病,而是体内一些激素升高、能量应激动员的 表现。这种高血糖会随着应激因素的消除而恢复正常。 临床上,我们一般不急于诊断这种高血糖为糖尿病,但是会按照高血糖来紧急处理。待病情稳定后,再复查血糖或做葡萄糖 耐量试验,同时检查糖化血红蛋口,

16、来确定患者高血糖的性质。倘若发现糖化血红蛋口和血糖都高,则考虑患者有隐匿的糖 尿病的可能。 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会因人群和实验室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为4. 4%- 6. 1%。针对糖尿病患者,中国 糖尿病指南明确指出,HbAlc小于6.5%以下为血糖控制达标。如果HbAlc达标,糖尿病并发症的发 生将会大大地降低。 糖化血红蛋口 (HbAlc)测定结果是如何帮助患者管理自己的糖尿病呢?假如,您每天仅在早餐前测定血糖水平即空腹血糖水 平,发现这个值为130mg/dl,此在正常安全范围内,但是当您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测 定时却发现为11%,这意味着您在过去的2-3个月的时间内,您的平均血糖水平己经接近2

17、70mg/dl,这 暗示您将来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性非常高。(临床经验一般将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正常比例参数约定 为22 : 1)糖尿病患者如果能将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降低至8.0%以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将会大 大地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检查结果提示:尽管早餐前血糖结果尚满意,但是一天其它时间的血糖水平却严重超标,因此需要 对您的饮食、运动以及药物治疗做出重新评估,并做出相应调整,此外您还需要较现在更为频繁地测定血糖水平。 糖化血红蛋口 (HbAlc)检测的参考值 参考值:健康成年人HbAlc (%) 4.0-6. 5%;均值60% 糖化血红蛋口 (HbAlc)检测的临床价值 判定有无

18、隐匿性糖尿病 -天间的葡萄糖控制, 判定糖尿病人区间内的治疗控制效果观察。此试验不能用于诊断或判断糖尿病人天 亦不能替代常规的血糖和尿糖检测! 判定糖尿病人并发症的发生机率。 任何使红细胞寿命降低的因素(溶血性贫血、镰状红细胞血症、奸娠、失血、溶血)均可以使糖化血红蛋口 (HbAlc)结果降 低,应该引起注意。 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标准:V 6%,控制偏低,患者容易出现低血糖;6. 5%7%,控制理想;7% 8%,可以接受;8%9%,控制不好; 9%,控制很差,是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3.心肌损伤标志物 (1 )肌红蛋口 (2) 心肌肌钙蛋白1 6 cTnl )或肌钙蛋白T (c

19、TnT) (3) 肌酸激酶同工酶(CKTIB ) 急性心肌梗塞(AMI)在西方社会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在发展中国家也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着。对患 二十年前,世界卫生组织(WHO) 者进行成功的治疗、尽量减少心肌细胞损伤的前提是早期的精确诊断,尤其是溶栓治疗广泛开展以后。 -直以来,患者的心肌损伤的诊断和评价都依赖于实验室的检验结果。 制定了 AMI的诊断标准,下列三组情况必须同时存在两组才能诊断为AMI : 1.有剧烈而持久的胸痛史: 2. 明确的心电图改变,包括ST段抬高和异常的Q波出现: 3. 系列酶的水平的改变,早期浓度升高,随后恢复正常浓度。 作为心肌梗死的标志 LDH1 o实际上,这

20、 起初选用肌酸激酶(CK)、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 物,后来则选用特异性更高的标志物如CK的同工酶CK-MB和LDH的同工酶 些标志物不仅用于AMI的诊断,还用于评价有急性缺血性综合症病史的患者的心肌坏死情况。但 这些传统标志物在其它非心肌疾病中也会有所升高。另外,在缺血性综合症的发病初期以及微小心肌损伤过 程中,这些指标的临床敏感性并不理想。 因为以前那些心肌损伤标志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不太高,所以目前临床普遍采用一些新的心肌标志物。 (1)肌红蛋白 (2)心肌肌钙蛋白I ( cTnl )或肌钙蛋白T (cTnT) (3) CK-MB浓度的新方法的应用,可以极大

21、地提高急性冠心病综合症临床评价的水平。从临床 角度出发,检测心肌损伤理想的生化标志物应具有一定的性质。此标志物应该具有: a在心肌细胞中的浓度很高;而在其它组织中的浓度很低,这样则特异性较高一在心肌损伤后能很快释放入血,这样 )在损伤早期就能有较高的敏感性: b在多日内保持异常(持续性); ) 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进行检测(应激性)。 目前还没有单一的标志物能够满足上述所有条件。 现己证明肌红蛋口在心肌损伤的早期就被释放进入血液循环。为早期标志物但是肌红蛋白并非心肌特异 性的。最主要的假阳性源于肾功能衰竭和骨骼肌的疾病。肌红蛋口的升高比任何其它传统的项目都要早 1个小时,并可有效地排除AMI。

22、 近来分析技术的发展提高了 CK-MB的诊断价值,它可更早更敏感地反应心肌损伤。可以检测出AMI 早期CK-MB出现的微小变化,在梗塞后3小时和6小时内分别有50%和超过80%的患者出现阳 性。但是,CK-MB在AMI 诊断参考方面仍存在两个限制因素。首先,此标志物在并非高度心肌特异 性,在肌肉与骨髓严重损伤时也会有所升高。实际上,骨骼肌也含有少量(1 - 3%)的CK-MB。这 样手术和外伤也会影响CK-MB的水平。其次,更为重要的是,CK-MB的早期释放时相也限制了它在 心肌梗塞疾病中的应用。因为时间区段比较狭窄(持续性),但是CK-MB用于再次梗塞的诊断还是很 明确的。 CK-MB检测的

23、临床意义 血清中CK-MB的升高时公认的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和确定有无心肌坏死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对于心电图 无Q波的急性心肌梗 死和再发性心肌梗死,血清中CK-MB升高具有重要的诊断作用。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36 h CK-MB即开始升高,1224 h达峰值,如无并发症3天后回复至正常水平。若有并发症,如 梗死延展,则酶活性不下降。若梗死再次发生,己趋下降的CK-MB会再次升高,酶活 性曲线呈马鞍型”。 心肌肌钙蛋白被认为是当前心肌损伤特异性最高的生化标志物。而且,在各种新的心肌损伤标志物中, 肌钙蛋白有最宽的时间范围(持续性):心脏肌钙蛋口(cTnT、cTnl),虽常在发病后69小时升高,但对心肌

24、损伤有很 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发病后持续升高几天乃至2周cTnT为5-10天,cTnl为4-10天。 在此阶段,肌钙蛋白升高的程度比CK-MB的参考标准还要高5-10倍。因为它们的心肌特异性高以及 在正常人体之中血清浓度很低,心肌肌钙蛋白对微小心肌损伤有更高的敏感性。它有望取代传统的酶和同工酶用于对胸痛综 合症的诊断,并导致了一个新的诊断术语出现微小心肌损伤”。此标志物的升高也 与一些短期的对心肌有害的病变有关。 心肌生化标志物的临床应用己曰趋广泛,但该实验目前还没有一个在方法学、试剂使用、正常参考值的统一标准。 检测标准 肌红蛋白、CK-MB和肌钙蛋白都有多种不同的免疫检测方法,利用抗体与各

25、抗原的不同表位直接结合进行检测。加之各生产 厂家在仪器结构、试剂组成也不尽相同。这样,不同的检测系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从而无法解释汇报的结果数据,影响了 不同实验室间的可比性。 肌红蛋白、肌钙蛋白、CK-MB正常值 肌红蛋白:男1676n g/ml 女 7 64n g/ml 肌钙蛋白: 0. 1 ng/ml CKMB : 0 24U/L 实行准则、临界值、预后应用 根据急性冠状血管症状的病理生理知识可知:即使心肌损伤标志物很小的升高,都可被认为是严重损伤 的标志。微小 心肌损伤的患者应监视其心肌肌钙蛋口,并给予及时的处理。然而,考虑到一些社会的、心理的、和经济的问题,可 以不将这些病人划分为A

26、MIo因此,应对肌钙蛋白标定出两个临界参考值, 一个用于心肌微小损伤的诊断,另一个用于AMI的诊断(如图所示): 心肌肌钙蛋白临界值 健康-微小心肌损伤 AMI CTnT0. 10 0.20 CTnl 1.50 (WHO :世界卫生组织:AMI二:急性心肌梗塞:蛋a I)该图傢站世帀期融辆!踰的解伽I二:心肌肌钙 己经证实肌钙蛋口可以用于诊断和预后,但现在的任务是降低急性冠心病患者在肌钙蛋白升高时的缺血性病变倾向。因此, 心肌标志物可以作为预后指标,并指导临床进行最有效的治疗。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cTnT的升高可以指导一部分不稳定型 心绞痛患者延长用小分子量的肝素进行的抗凝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预

27、后。但是,还需要研究以确定抗血栓因子或导管灌注 治疗能否真的改善肌钙蛋白阳性病人的预后。 4尿微量蛋白(MA ) 尿微量蛋白的检测是一项筛选肾病的高危人群的诊断工具,糖尿病(I型和n型)与高血压病是两个主要被检人群。 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有微量白蛋口尿症的病人,其心血管意外的发生率和早死率则大大增加。微量白 蛋白尿症是预报肾病和心血管疾病危险的指标,测定尿微量蛋白可以观察疗效。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微量白蛋口尿症的出现是并发肾病的第一个信号。如果糖尿病人持续存在微量白蛋白尿症则提示病人初发肾病。在观察糖尿 病肾病的进程中,第一个可测试的肾功能改变是高滤过率,随之岀现微量白蛋白尿。 I型和n型糖尿病人的尿白蛋口排泄率持续超过20ug/min,发展到临床肾病的危险性增高20倍。I型糖 尿病人的尿口蛋白排泄率增高,是糖尿病肾病、临床肾病进展、肾病末期的高预报指标。有一半的I型糖尿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