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哲学认识论角度评“翻译即改写”_第1页
从哲学认识论角度评“翻译即改写”_第2页
从哲学认识论角度评“翻译即改写”_第3页
从哲学认识论角度评“翻译即改写”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哲学认识论角度评“翻译即改写”0 引言改写( rewriting )一词最早是由勒菲维尔引入翻译研究的 一个重要概念, 并由此而产生了翻译中的改写理论。 毫不夸张地 说,改写理论应该是翻译文化派的理论基石正是改写理论中 关于改写和决定翻译成为改写的社会文化因素 (如主流诗学, 意 识形态)的讨论开启了近二十年来浩浩荡荡的文化翻译研究大 潮。文化派翻译研究一方面在翻译研究的广度上确实发挥了积极 的作用,但是同时也让翻译作为一门独立学科面临着被边缘化, 从而丧失其本体的危险。 因此, 这样的危险不得不引起大家的警 觉,让人去检视文化派翻译理论的根基改写理论的对与错, 真与假。1 勒菲维尔的改写论

2、勒菲维尔本人出身于比较文学领域, 因此他在翻译上的研究 深受比较文学影响,同时也从佐哈尔( Even-Zohar )的多元系统 论( Polysystem Theory )和操控派( Manipulation School )中 吸取了大量养分。他认为语言派的研究虽然“从词句走向了篇 章,但根本就没有超越语言层面本身(have moved from wordto text as a unit , but not bey on d)。” (Bass nett & Lefevere , 1990, 4) , 所以要求自己的研究“要超越语言层面” ,重点 研究在更宏阔的语境、 历史、传统范围下翻译和

3、文化的相互作用,以及文化对翻译的影响和制约。 改写论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应 运而生。根据勒菲维尔的观点,翻译,文学批评,电影改编等通常都 或多或少地被改写以迎合当时的主体意识形态或主流诗学(1992a, 8 )。在大量描述性实例研究的基础上,勒菲维尔认为:改写是操控,是服务于或受制于权力关系的 ( 1992a. vii ) 。而对于权力关系,勒菲维尔则认为,它是指意识形态( ideology )和/ 或主流诗学( dominant poetics )( 1992a.7 )。 简单地说,翻译就是为了某种权力关系而进行的改写 / 操控,后 来Munday在介绍勒菲维尔的改写理论时,就直接把它具化为

4、“翻译即 / 作为改写(translation as rewriting )。2 认识论角度评“翻译即改写” 根据勒菲维尔的改写理论, 翻译是改写的一种典型形式, 是 权力关系的改写或操控,是为权力关系服务和 /或受制于它,那 么一位仇视共产党的美国译者就可以把这样一个汉语句子:( 1 ) 我热爱中国共产党!翻译为英语:( 1a) I hat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我仇恨中国共 产党!)根据改写理论,这个例子中(1a)应该是译者(某种权力关 系)为了自身意识形态而对( 1)的改写,也就是( 1)的翻译。 显然,这是一个有些荒唐的结论。如上显示,改写或操控完全可能

5、会为了某种意识形态目的而 任意为之,对于这一点,人们大可不必费劲找例证,勒菲维尔本 人使用的实例就能加以佐证,仅摘其一例关于安妮日记的描 述为证:1.As a result , the plight of the Jews in the Netherlands is , correspondingly , made to appear less harsh than it actually was. “Jodenwet volgde op Jodenwet” one Jewish law followed the other ( Paape 203) is turned into “ein d

6、iktatorisches Gesetz folgtedem anderen”onedictatorial law followed another(Sch?黷 z 11 ) , as ifthese laws had little or nothing to do with the Jews.(1990, 67)从勒菲维尔给出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 与原文相比,在所 谓的“译本”中有大量内容上或意义上的改写、 增添、删减等来 迎合不同目标文化特定意识形态, 显然,严肃的译者是不可能接 受这样的观点。按照勒菲维尔的改写理论,翻译是权力关系意识形态下的对 原文的改写 / 操控。但是我们知道不同的

7、目的语社会有不同的意 识形态,同时意识形态本身亦是变动不拘的, 所以意识形态下的 改写/操控也同样是变动的,任意的。这样一来, “服务于或受 制于”意识形态和 /或诗学的翻译也就是变动的,任意的,译者 即可以这样译,也可以那样译,一切都可以叫做翻译,翻译最终 变成了无所不包。 这种“无所不包”反倒掏空了翻译的内容, 使 其变得空洞无物, 失却意义, 失却自身,翻译的标准也随之消失。 相信清醒的读者现在已经意识到勒菲维尔的改写理论是值得商 榷的。为何在理性和逻辑指导下考察勒菲维尔的改写理论会发现 它对于翻译本体居然有如此灾难性的后果?究其缘由, 作者认为 该理论犯了学科研究认识论上的错误。首先,

8、勒菲维尔对于翻译的研究, 其切入点是社会文化层面, 他研究的是特定目标社会文化因素对于翻译的影响, 这其实是无 可厚非的。 因为翻译和其他所有的独立学科一样, 都或多或少地 受到一定社会文化因素影响。但是,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社会文 化因素的影响只是寄生于翻译本体上的干扰元素, 当我们把翻译 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进行研究时, 是应该把这些影响和现象进行悬 置的,而勒菲维尔在改写论中将目的语社会文化因素的作用进行 了夸大, 把这些因素视作是成就翻译的决定性因素, 这显然是不 可取的,一个现象的东西并不能决定其本质的东西。同时,勒菲维尔所做的是翻译寄生现象的描述性研究, 这没 有错,但他却从现象研究出发

9、, 给翻译一个本体性的结论: 翻译, 理所当然,是一种对原文的改写( translation is , of course , a rewriting of a original text);而改写是操控,是服务于或受制于权力关系的。 这正如赵彦春在他的著作 翻译学归结论 中所评价的:勒菲维尔原本考察的是翻译研究上的一种寄生现象,却由此得出一个“翻译即改写”的本体性结论, 这是违背理 性和逻辑的。 正如苹果皮上的斑点只能代表苹果有了斑点影响 了其外观, 但不能说苹果即斑点, 勒菲维尔把是其所是的翻译本 体概念认为是寄生于其身上的改写现象的一种( the most obviously recognizable type of rewriting),这是不妥的,有违同一律原则,因此在翻译认识论上存在问题。3 结语从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 由于勒菲维尔等人在翻译的认 识论上的失当, 导致其提出的改写理论在翻译的本体研究上是存 在不妥的。 翻译学科的建设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 它是几千年来 难以数计的译者、 译家和翻译研究者一砖一瓦构建起来的。 翻译 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有它自己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从本 体论的角度来看, 改写是绝不可能成为翻译的, 更不用说权力关 系操控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