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法的基本原则与环境保护(一)_第1页
论民法的基本原则与环境保护(一)_第2页
论民法的基本原则与环境保护(一)_第3页
论民法的基本原则与环境保护(一)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民法的基本原则与环境保护 (一 )论文关键词 :民法基本原则环境保护 论文摘要 :环境问题的产生与人类的环境观是分不开的 ,现代环境观要求民法在环境问题面前 采取积极应对的态度。民法的私法属性反映出民法应对环境问题的局限性,而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可以弥补这一局限。无论是民事立法还是民事司法 ,都应当体现出作为民法基本原则 的政策性原则与公理性原则的要求,使可持续发展观和环境道德作为民法基本原则的新内涵,保障在立法始终不够完善的情况下,私法规范能够承受环境问题的冲击,私法秩序能够得以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也能有助于实现。当法律没有对民事主体的行为赋予保护环境的相应规 定时 ,法官不能因为没有规定而

2、做出不利于环境保护的裁判。借助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民法可以发挥环境保护的规制作用。近年来 ,学界出于对环境问题的关切 ,在学术上展开了反思传统理念、进行制度变革以应对环 境问题的讨论。在民法上 ,关于如何将环境问题纳入到奉行私法自治理念的民法中进行规制,学者们进行了积极的探讨 ,但民法基本原则的制度价值还鲜有人认真地发掘,笔者不揣浅陋 ,在此略陈管见。一、现代环境观对民法的新要求 通常认为 ,环境问题是指 “因自然变化或人类活动而引起的环境破坏和环境质量变化,以及由此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1(P2。) 环境问题的产生与人类的环境观是分不开的人类的环境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看法、观点、

3、观念的总和。它对人类的环境意识、 社会发展 和环境法治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学界认为,迄今为止 ,人类的环境观大致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和三种观念形态 :第一阶段是人类畏惧自然、崇拜自然的阶段;第二阶段是人类无视自然、主宰自然的阶段;第三阶段是重视自然,与自然和睦相处、协调发展的阶段。1(P911)人类环 境观的历史发展表明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肯定自然(或崇拜自然 )到否定自然 (即无视自然 ),再到新的肯定自然 (即重视自然 )的否定之否定过程 ,这也是人类环境观由不科学到 科学的发展过程。由此体现出现代环境观与传统环境观的不同。 传统环境观是一种功利主义的环境观 ,它以人类中心主义为

4、价值取向,以人统治自然为指导思想。在传统的环境观下 ,人们认为自然资源是无限的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因而可以不受限制地、 无偿地使用 ;自然界消化废物的能力也是无限的,可以随意地把废弃物排向环境,造成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也认为无关紧要。在这种功利主义的环境观下 ,自然资源只要是对人们有用的 ,人 们便可以无限制地作用于自然和改变自然 ,拼命地向自然索取 ,由此便不断加剧人与自然的冲 突和对立 ,直至出现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可以说,环境问题的出现是人类长期奉行传统的价值观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在这样的价值观下 ,环境问题不可能获得解决而只会加剧发展。现代环 境观建立在对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全新认识之

5、上 ,它认为地球资源和环境容量都是有限的,必须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其价值取向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种尊重自然和自然规律的思想要求人类转变环境观念,转换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由“人类中心主义”转向“生态人类中心主义 ”由,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转换到人与自然和 谐相处 ,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 ,我们应当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 ,行使利用环境的权 利,承担保护环境的义务 ,应当从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同一性上来认识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以 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民法的角度看,这种“同一性 ”

6、的认识超越了传统私法对个体利益的关注与保护 ,它要求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不能有害于环境利益和其他社会公共利益,即把环境问题作为 “社会公共利益 ”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进行考量和规制。 可持续的发展观还要求人们不仅关注当代人的利益 ,还要关注后代人的利益 ;不仅要关注人类 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也要关注动物、植物乃至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不仅要关注环境的经济价值,更要关注其生态价值 ,甚至后者比前者更重要。由此产生出“代际公平 ”、 “生态正义 ”、“环境道德 ”等新思想、新理念 ,它们超越了传统民法公平正义、公序良俗等原则 对现实社会人类自身利益指引的局限 ,是对社会公共利益内容的新要求 ,人

7、类社会不可能无视 环境保护这个日益重要的社会公共利益而获得可持续发展。 社会公共利益对整个私法秩序所 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以致于 “现在和未来的法律秩序的 理想图景 是强调社会利益和社会调 和 ,而不再是 17 至 19 世纪那种以竞争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为基础的对个人利益的强 调” 2(P1。这种新的社会公共利益的出现需要民法采取积极应对的态度。 建立在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之上的传统民法奉行所有权绝对、契约自由、过失责任等理念,在日益加剧的环境问题面前 ,暴露出很多缺陷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成了环境问题加剧的一个法 律制度因素。在这种情况下 ,就需要对传统民法的相关制度加以改造,使之有利于保护

8、环境。许多人也从不同角度反思民法 ,提出了变革民法的物权制度、侵权行为制度甚至人格权制度 等方案 ,对民法进行全方位的 “生态化 ”的拓展 ,使民法适应当前环境保护的需要。笔者认为,这种积极的探索是十分必要的 ,但同时认为 ,在民法中纳入诸多的环境保护的强制性条款是不合 理的 ,因为这从根本上违反了民法的私法属性。民法的私法属性在于把政治国家对市民社会 生活的干预限制在维护市民社会的秩序、安全、公平、正义之必要范围内,防止政治国家对市民社会的侵扰 ,以此维护市场经济及市民社会的活力。由此也就决定了民法的权利法性质,即在规范方法上 ,民法必然以私权神圣为原则 ,以权利为中心来展开它的规范体系,在

9、规范形式上多采用授权性规范与任意性规范。“民法的私权神圣、意思自治、平等、公平、诚实信用和禁止权利滥用等原则是规范市场活 动的基本法律准则,民法作为市场经济基本法的性质也就由此而表现出来” 3(P46 1)。可以说,在环境问题面前过多地反省民法、批判民法是不恰当的,环境保护的根本出路在于国家行政权力、 经济权力的行使 ,在于环境资源法律作用的充分发挥 ,当然 ,更离不开国家经济增长方 式和社会发展模式的更新与改良。在这种情况下 ,民法应对环境问题仍然要以私法自治、私 权保护为基础 ,在充分尊重私权、保护私权的基础上兼顾社会公共利益,就像有学者论述的那样: “我们强调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 ,自始

10、至终也没有抛开私权这一前提 ,反而总是从权利限 制这一角度来论及这一问题的。 所以,权利本位始终是私法的根本价值取向。” 4(P13当环境 问题引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一人类社会的重大问题时,私法正在经历由 “权利本位 ”之单一价值取向转至 “以权利为前提、 兼顾社会公共利益 ”之双重本位的价值取向。 在此情况 下,面对环境问题的冲击 ,除了对民法的具体规范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变革之外 (如限制所有 权的行使 ,在环境侵害中适用特殊的侵权行为规则等),民法作用的发挥也离不开民法基本原则这一重要的价值尺度和裁判准则 ,对其进行生态化的解释与适用同样显得必要。二、民法基本原则的特性适应了环境

11、保护的需要在不同的部门法中 ,以及在同一部门法的立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不同环节中,都离不开对法的原则的探索与运用。民法基本原则属于民法学理论研究的基本范畴,它集中体现了民法的根本价值和基本原理。 按照学界通说 ,民法基本原则是 “其效力贯穿于整个民事法律制 度和规范之中的民法根本规则 ,是指导民事立法、民事司法和进行民事活动的带有普遍指导 意义的基本行为准则。它是民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 5(P32。)从其特征来看 ,民法基本原则是非规范性规定 ,是不确定 (模糊 )性规定 ,是衡平性规定 ,是强行 性规定,同时还是强制补充性规定。6(P19 41)在民事领域,立法者既要

12、鼓励民事活动当事人的自主性与能动性 ,又要对民事活动保持一定的控制 ,使之在一定的秩序内进行。为达到此目 的,在诸多的民法规定中 ,既设置任意性规定 ,又设置强行性规定。 这里的强行性规定 ,是不能由 当事人自由选择 ,而必须无条件地一体遵循的规定 ,民法基本原则即为强行性规定 ,强行性规 定体现了社会的根本价值 ,对这些价值的不尊重或破坏 ,将危害该社会赖以存在的社会根基。因此 ,强行性规定的强行性来自于其负载价值的根本性。民法基本原则还是强制补充性规定,不论当事人有无特别约定 ,其有关部分都当然地成为每一法律关系的补充内容,每一民事法律关系都必须遵循民法基本原则,否则无效。6(P40)因此

13、,每一民事法律关系都必须以有关的民法基本原则作为自己的当然内容。作为民法指导思想的民法基本原则包含了政策性原则和公理性原则。政策性原则体现出国家特定时期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如近年来得到广泛认同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公理性原则体现 出社会生活的一般要求 ,如民事主体必须遵循诚实信用、公序良俗等民事生活规则,必须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在民事活动中 ,公理性原则还要求民事主体在享有自身权利的同时不能有害 于环境。无论是政策性原则还是公理性原则都是民法的基本原则,都要发挥立法准则和司法解释准则的作用。在环境危机日益加剧的今天,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伦理思想已经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并被规定到法律法规

14、和社会发展的政策中 ,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 谐相处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 ,民法典的制定和民事单行法的修订、颁布与实施应当反映这一 思想 ,以此指导民事立法和民事司法活动。同时,由于法律的不周延性和法典的巨大惯性,法律在快速变化的社会生活面前表现出它的滞后性。一方面,要根据现行法律对社会进行治理、调整 ;另一方面 ,法律必须与前进的社会生活相适应,不断把新的社会要求补充到法律中去。在这种背景下 ,为克服由于环境问题的冲击所导致的私法不周延问题,当立法者需要制定新的私法规范以弥补因社会进步而产生的私法调整的空白时,民法基本原则就是立法者进行取舍所必须遵循的标准。无论是一般的民事立法还是作为法律渊源的

15、立法解释与司法解释,制定者都要遵循民法的基本原则 ,体现出政策性原则与公理性原则的要求,司法机关也应当按照这一原则的要求司法 ,否则就是逆社会发展的潮流而动。 民法基本原则的思想渊源于自然法的善意与公平的理念 ,是道德的法律化 ,或者说是法律的道 德化。4(P19)正是因为民法基本原则是道德观念的法律化,其具体内容是民事行为的善意和利益衡平的观念 ,而且,这种观念是变化的 ,不同时代的规范要求其内容和作用也不同。所以,无论环境问题如何发展 ,私法都要调整市民社会中私人利益之间的衡平以及私人利益与社会 公共利益之间的衡平 ,私法必需对环境问题做出反应,以适应调整新的利益关系的需要,而民法基本原则

16、正是私法作此反应、调整的准则 ,是对私法具体制度的价值取向的约束和引导。 换言之,私法创新总是围绕着善意与公平的理念而展开的。在环境问题冲击下, “环境友好 ”、“生态正义 ”、“代际公平 ”不但是环境资源法的核心价值,而且也是民法善意与公平理念中不可回避的内容。在法律不周延的情况下,体现在民法基本原则中的新理念就成了民事立法乃至法官裁判案件的依据。民法基本原则的这些特征体现出它的独特价值,在环境保护问题上有着发挥作用的广阔空间 ,我们需要通过法律解释学的运用,使现行私法规范承受环境问题的冲击,发挥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 ,保障在立法始终不够完善、 法律不能详尽无遗的情况下 ,私法秩 序也能得到维

17、护 ,良好的生态环境也能有助于实现,自由、和谐和正义的私法价值也能得以张扬。三、民法基本原则对环境保护的作用按照民法原理 ,民法规范是从民法基本原则中推导出来的具有具体性和可操作性的规范,因此,民事活动的当事人首先应以民法规范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当民法规范对有关问题缺乏规定 时,当事人即应自觉地以作为民法规范本源的民法基本原则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在此种情 况下 ,民法基本原则具有行为准则的功能。为了实现法律的强制性,行为规范只有同时作为审判规范时才具有法律上的意义,因此,法律上的行为规范与审判规范具有同一性。在民法基本原则作为行为准则被遵守时 ,它同时是司法机关就民法规范未作具体规定的社会关

18、系所发生 的争讼进行裁判的审判规则。6(P1718)如果我们通过环境保护的视角来理解民法的基本原 则,并将之作为民事主体的行为准则和法官的审判准则来看待的话,同样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和制度价值。按照通说 ,民法的基本原则有平等原则、公平原则、自愿原则、诚实信用原则、 公序良俗原则以及权利不得滥用原则等。在这些原则中,平等原则、自愿原则是其他原则的前提 ,它们充分体现出民法的私法属性,是私法自治的基本要求 ;权利不得滥用原则是社会公共利益优先的当然要求 ,任何私权的行使均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包括破坏和污染环境 ,否则,不但会因此承担私法责任 ,还可能承担公法责任。 上述几项原则不需赘述 ,笔者在此仅对诚 实信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稍加展开。学界认为 ,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