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专题练习及答案_第1页
高考文言文专题练习及答案_第2页
高考文言文专题练习及答案_第3页
高考文言文专题练习及答案_第4页
高考文言文专题练习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考文言文专题练习及答案【阅读训练一】曾鲁,字得之,新淦人。年七岁,能暗诵五经,一字不遗。稍长,博通古今。凡数千年国体、人才、制度沿革,无不能言者。以文学闻于时。元至正中,鲁帅里中豪,集少壮保乡曲。数具牛酒,为开陈顺逆。众皆遵约束,无敢为非议者。人号其里曰君子乡。洪武初,修元史,召鲁为总裁官。史成,赐金帛,以鲁居首。乞还山,会编类礼书,复留之。时议礼者蜂起。鲁众中扬言曰:“某礼宜据某说则是,从某说则非。”有辨诘者必历举传记以告寻授礼部主事开平王常遇春薨高丽遣使来祭鲁索其文视之外袭金龙黄帕文不署洪武年号。鲁让曰:“袭帕误耳,纳贡称籓而不奉正朔,于义何居?”使者谢过,即令易去。安南陈叔明篡立,惧讨

2、,遣使入贡以觇朝廷意。主客曹已受其表,鲁取副封视之,白尚书诘使者曰:“前王日熞,今何骤更名?”使者不敢讳,具言其实。帝曰:“岛夷乃狡狯如此耶!”却其贡。由是器重鲁。五年二月,帝问丞相:“鲁何官?”对曰:“主事耳。”即日超六阶,拜中顺大夫、礼部侍郎。鲁以“顺”字犯其父讳辞,就朝请下阶。吏部持典制,不之许。戍将捕获倭人,帝命归之。儒臣草诏,上阅鲁稿大悦曰:“顷陶凯文已起人意,鲁复如此,文运其昌乎!”未几,命主京畿乡试。甘露降钟山,群臣以诗赋献,帝独褒鲁。是年十二月,引疾归,道卒。淳安徐尊生尝曰:“南京有博学士二人,以笔为舌者宋景濂,以舌为笔者曾得之也。”鲁属文不留稿,其徒间有所辑录,亦未成书云。

3、(选自明史列传第二十四)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有辨诘者/必历举传记以告/寻授礼部主事/开平王常遇春薨/高丽遣使来祭/鲁索其文视之/外袭金龙黄帕/文不署洪武年号。B. 有辨诘者必历/举传记以告/寻授礼部/主事开平/王常遇春薨/高丽遣使来祭/鲁索其文视之外/袭金龙黄帕/文不署洪武年号。C有辨诘者/必历举传记/以告寻授礼部主事/开平王常遇春薨/高丽遣使来祭鲁/索其文视之/外袭金龙黄帕文/不署洪武年号。D有辨诘者必历/举传记以告/寻授礼部/主事开平王常/遇春薨高丽遣使来祭/鲁索其文视之/外袭金龙黄帕/文不署洪武年号。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

4、确的一项是( )(3分)A.五经:儒家典籍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的合称。汉武帝设五经博士教授弟子,儒教国家化由此开始。B.礼:含义丰富,主要有三,一指礼制,指全社会的等级制度和伦理秩序;二指礼仪,指具体的礼节仪式;三指礼貌,指个人在待人接物时所表现出来的道德修养。C.洪武:明朝第一个年号,当时在位皇帝为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在击破各路起义军后,于应天府称帝定都北京,国号大明,年号洪武。D.京畿:本意即“位于国之中央的都城”,后来指京城及其周边地区。从周代开始,把王城周围千里的地域称为“王畿”。中国唐时有京畿道,宋时有京畿路。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曾鲁记忆

5、超群,博古通今。他少时就能一字不漏的背诵五经,并通晓漫长历史中国家体制、人才、制度沿革等知识,其文章才学颇为闻名。B.曾鲁文采出众,常得褒奖。他草拟的诏书以及赋写的诗歌,也深得皇上赞赏,皇上认为他的文章可以反映出文运的昌盛,为此破格提升了他的官职。C.曾鲁谙熟礼法,深得器重。当时议礼者与之有辩诘,他一一列举传记告知对方;高丽的文书、安南陈叔明的上表,均被曾鲁看出礼法细节上的错误,因此,他受到皇帝的器重。D.曾鲁编撰有功,赐赏丰厚。他担任总裁官负责元史的编撰,书成之后,以他为首功,给予金帛赏赐;他打算辞官归隐,却未得允许,朝廷又留下他负责编类礼书。1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6、)(1)鲁以“顺”字犯其父讳辞,就朝请下阶。吏部持典制,不之许。(5分)译: (2)鲁属文不留稿,其徒间有所辑录,亦未成书云。(5分)译: 【答案】10.A(断句的关键,还是文意的理解,应主要根据大意来推断)11.C(定都南京应天府)12.B(破格提升官职是后来的事)13(1)曾鲁因“顺”字冒犯自己父亲的名讳而推辞,上朝奏请降一个品级。吏部坚持典章制度,不同意他的请求。(得分点:“犯”、“持”、“不之许”宾语前置与句意各1分)(2)曾鲁写文章不留稿子,他的门徒里偶有辑录,也没有成书。(得分点:“属”、“徒”各1分,句意3分)【译文】曾鲁,字得之,新淦人。七岁时,能默诵五经,一个字不漏。年岁稍长

7、,博通古今。凡几千年国家体制、人才,制度沿革,没有不能够道出的。依凭文章才学闻名于当时。元朝至正年间,曾鲁率乡里豪杰,召集少壮男子保卫家乡。他多次准备好酒肉,给乡里人讲述顺逆的道理。大家都遵守他的规约,没有人敢做不义的事情。人们称他们乡为君子乡。洪武初年,撰修元史,召曾鲁为总裁官。元史修成,赏赐金银玉帛,以曾鲁居首功。曾鲁请求归乡,适逢编修归类礼书,又留用了他。当时议论礼的人蜂起。曾鲁在众人中扬言道:“某礼应依据某说则对,依从某说则不对。”有与他争辩诘问的,他一定一一举传记来告知。不久曾鲁被授予礼部主事。开平王常遇春去世,高丽派遣使者来拜祭。曾鲁索取高丽文书一看,文书外边裹袭金龙黄帕,文书不署

8、洪武年号。曾鲁责备道:“用袭帕是错误的,纳贡称藩却不奉正朔,有何居心?”使者为过错道了歉,马上命令换去。安南陈述明篡位自立,害怕被讨伐,派使者入朝进贡以观测朝廷的意图。主客曹已经接受了安南的进表,曾鲁取其副本审视,告诉尚书,尚书诘问使者道:“安南以前的王名日熞,如今为什么突然改名?”安南使者不敢隐讳,完全道出了其中的事实。皇帝道:“岛夷竟狡狯到如此程度啊!”退回了安南的进贡。从此器重曾鲁。洪武五年二月,皇帝问丞相:“曾鲁是什么官?”丞相答道:“主事罢了。”皇帝当日便破格提升六个品级,拜曾鲁为中顺大夫、礼部侍郎。曾鲁因“顺”字冒犯自己父亲的名讳,上朝奏请降一个品级。吏部坚持典章制度,不同意他的请

9、求。戍边将领捕获倭人,皇帝命令放归他们。儒臣草拟诏书,皇上看了曾鲁的稿子后大喜道:“不久前陶凯为文已能引起人的感叹,曾鲁又能如此,文运大概昌盛了吧!”不久,被命令主持京畿乡试。甘露降临钟山,群臣用诗赋敬献给皇帝,皇帝只褒奖了曾鲁。这年十二月,曾鲁称病告归,于路途中去世。淳安徐尊生曾说:“南京有博学之士二人,用笔为舌的是宋景濂,用舌为笔的是曾得之。”曾鲁作文不留稿子,他的门徒里偶有辑录,也没有成书。【阅读训练二】秦金,字国声,无锡人。弘治六年进士。守开封,破赵鐩于陈桥。历山东左、右布政使。承寇躏后,与巡抚赵璜共拊循,疮痍始起。九年擢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诸王府所据山场湖荡,皆奏还之官。降盗贺璋复

10、叛,讨平之。录功,增俸一级,荫锦衣世百户,力辞得请。入为户部右侍郎。世宗即位,改吏部。言官论金无人伦鉴,复改户部,转左,署部事。外戚邵喜乞庄田,金述祖制,请按治。帝宥喜,命都察院禁如制。中旨各宫仍置皇庄遣官校分督金言乞勘正德间额外侵占者悉归其主而尽撤管庄之人帝称善即从其议。寻就改兵部。孙交去,召为户部尚书。帝欲考兴献帝,金偕廷臣伏阙争,又与何孟春等条张璁建议之非。及上圣母册,金及赵璜等复不至,帝频诘让。金为人乐易。及居官,一以廉正自持。在户部,尤孜孜为国。永福长公主乞宝坻、武清地,以金言颇减。抚宁、山海庄地赐魏国公徐达者,达卒仍归之官,定国公光祚请之,金执不可。给事中黄重、御史张珩等先后争,金

11、等复以为言,始报许。内府诸监局军匠至数千人,中官梁谏请下部采金玉珠石,金皆执奏。不听。奸人逯俊等乞两淮盐引三十万,帝许之。金力争不可,积失帝旨。六年春以考察自陈致仕,驰驿给夫廪如制。归五年,荐者不已,乃起南京户部,疏陈利民六事。寻召为工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帝与张孚敬、李时评诸大臣,以金为贤,颇嫌其老。居数月,加太子太保,改南京兵部。逾岁致仕归。二十三年卒,年七十八。赠少保,谥端敏。(选自明史秦金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旨各宫/仍置皇庄遣官校分督/金言/乞勘正德间/额外侵占者/悉归其主而尽撤管庄之人/帝称善即/从其议B中旨各宫仍置皇庄/遣官校分督/金言/乞勘

12、正德间/额外侵占者/悉归其主而尽撤管庄之人/帝称善/即从其议C中旨各宫仍置皇庄/遣官校分督/金言/乞勘正德间额外侵占者/悉归其主/而尽撤管庄之人/帝称善/即从其议D中旨各宫/仍置皇庄遣官校分督/金言/乞勘正德间额外侵占者/悉归其主/而尽撤管庄之人/帝称善即/从其议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巡抚,明代的职责是代替天子安抚受灾难后的百姓,清朝时作为省级地方政府的长官。B人伦,封建社会中礼教所规定的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及各种尊卑长幼关系。C盐引,明清时官府在商人缴纳盐价和税款后,由户部印发的能够在异地获取盐的凭证。D驰驿,旧时官员入朝觐见皇帝或奉差出京,

13、由沿途地方官按驿供给其役夫与马匹廪给。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秦金战功显著,拒绝奖励。投降后的盗贼贺璋再次反叛,秦金率领军队平定了他;依照功劳应该给秦金增加一级俸禄,封荫锦衣世代百户,但他极力推辞不接受。B秦金不畏权贵,坚守祖制。外戚邵喜请求庄田,秦金追述祖宗制度,请求审查治罪;皇帝虽然最终宽恕了邵喜,但命令都察院按照制度禁止此类事情的再次发生。C秦金恪尽职守,为国尽力。永福长公主向皇帝请求宝坻、武清的土地,秦金上书要求减少赏赐给公主的土地;定国公光祚请求抚宁、山海庄的土地,秦金执意不允许。D秦金年老体迈,遭到嫌弃。皇帝与张孚敬、李时等评论朝中大臣时认为秦金

14、贤达,但有点儿嫌弃他岁数大,过了几个月就把他调任到南京兵部,一年后让他退休。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帝欲考兴献帝,金偕廷臣伏阙争,又与何孟春等条张璁建议之非。译文: (2)内府诸监局军匠至数千人,中官梁谏请下部采金玉珠石,金皆执奏。译文: 【答案】10C(回答问题,注意把握四个选项中不同停顿点的正误。比如“中旨各宫/仍置皇庄遣官校分督”“中旨各宫仍置皇庄/遣官校分督”, “置”和“遣”是两个并列的动词,从句式结构的角度分析, “置皇庄” “遣官校分督”是并列的,由此判断“皇庄”后应停顿,排除 A、D 两项;再如“乞勘正德间/额外侵占者/悉归其主而尽撤管庄之人” “

15、乞勘正德间额外侵占者/悉归其主/而尽撤管庄之人”,从动词“勘正”分析,宾语应该是“额外侵占者” ,“者”后要停顿,排除 B 项。)11A(巡抚,明代始设,职责为代天子巡视天下。至清朝则以巡抚为省级地方政府的长官,总揽一省的军事、吏治、刑狱、民政等。)12D(D 项, “过了几个月就把他调任到南京兵部,一年后让他退休”错误,原文有“逾岁致仕归”,即过了一年的时间,秦金请求辞官,不是朝廷让他退休。)13.(1) 皇帝欲称兴献帝为皇考(父),秦金偕同朝大臣拜伏在宫阙前谏诤,又与何孟春等分条呈上张璁建议的错误的奏疏。(“考”“条”“非”各1分,句意2分)(2)内府各监局军匠达数千人,宦官梁谏请求下令户

16、部采集金玉珠宝,秦金都坚决反对。(“中官”“下部”“执奏”各1分,句意2分)解析:翻译文言语句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把握关键字词,比如(1)题中的“考”本义反映父亲,此处指已死的父亲;“条”指分条;“非”指错误。第(2)题中的“中官”指宦官;“下部”是两个词,指下令户部;“执奏”指持章表上奏皇上。【译文】秦金,字国声,无锡人。考中弘治六年进士。镇守开封,在陈桥攻破赵鐩。历任山东左、右布政使。在贼寇摧残百姓后,与巡抚赵璜共同抚慰,战乱后的破坏开始恢复。九年,提升为右副都御史,巡查安抚湖广。众王府所占据的山场湖荡,都奏请归还官府。投降的盗贼贺璋又反叛,秦金讨伐平定了叛乱。按功行赏,增加一级俸禄

17、,封荫锦衣世代百户,极力推辞得以批准所请求。入京担任户部右侍郎。世宗即位后,改任为吏部。谏官弹劾秦金没有人伦知识,又改任为户部,转任左侍郎,代理部中的事情。外戚邵喜请求庄田,秦金追述祖宗制度,请就按察治罪。皇帝宽恕了邵喜,命令都察院按照制度禁止。从内宫传旨命令各宫仍然设置皇庄,派遣官校分别监督。秦金进言说: “请求勘察正德年间额外侵占的土地,全部归还给主人,并全部撤去管理庄田的人。”皇帝称赞,立刻听从了他的建议。不久改任兵部。孙交离职,召任秦金户部尚书。皇帝欲称兴献帝为皇考(父),秦金偕同朝大臣拜伏在宫阙前谏诤,又与何孟春等分条呈上张璁建议的错误的奏疏。到尊上圣母册封,秦金以及赵璜都没有到现场

18、,皇帝频繁诘责。秦金为人平易近人。到做官时,完全以廉洁正直自持。在户部,尤其孜孜不倦为国效力。永福长公主乞宝坻、武清的土地,因为秦金的进言多所裁减。抚宁、山海庄的土地赏赐给魏国公徐达的,徐达最终仍然归还官府,定国公光祚请求赐予这些庄地,秦金执意不允许。给事中黄重、御史张珩等先后争论,秦金等又为此进言,才批复许可。内府各监局军匠达数千人,宦官梁谏请求下令户部采集金玉珠宝,秦金都坚决反对。皇上不听从。奸人逯俊等请求两淮食盐运销权三十万,皇帝答应了。秦金极力谏诤不可,多次违背皇帝的旨意。六年春天,秦金因考察而自己请求退休,按照制度乘坐驿车、供给役夫粮饷。回家五年,不停地有人举荐他,就起用担任南京户部

19、,上书陈述有利于百姓的六件事。不久召任为工部尚书,加官太子少保。皇帝与张孚敬、李时等评论众大臣,认为秦金贤明,但颇嫌弃他岁数大。过了几个月,加官太子太保,改任南京兵部。过了一年辞官还乡。二十三年去世,享年七十八岁。追赠少保,谥号端敏。【阅读训练三】刘荣,宿迁人。初冒父名江。从魏国公徐达战灰山、黑松林。为总旗,给事燕邸。雄伟多智略,成祖深器之,授密云卫百户。从起兵为前锋,屡立战功。徇山东,与朱荣帅精骑三千,夜袭南军于滑口,斩数千人,获马三千,擒都指挥唐礼等。战滹沱河,夺浮桥,掠馆陶、曹州,大获。还军救北平,败平安军于平村。杨文以辽东兵围永平,江往援,文引却。江声言还北平,行二十余里,卷甲夜入永平

20、。文闻江去,复来攻。江突出掩击,大败之。时南军驻宿州,积粮为持久计。成祖患之,议绝其饷道。命江将三千人往,趑趄不行。成祖大怒,欲斩之。诸将叩首请,乃免。渡江策功,以前罪不封。永乐八年从北征,以游击将军督前哨。败阿鲁台于靖虏镇。师还为殿,即军中进左都督,遣镇辽东。敌阑入杀官军。帝怒,命斩江,既而宥之。倭数寇海上,北抵辽,南讫浙、闽,濒海郡邑多被害。江度形势,请于金线岛西北望海埚筑城堡,设烽堠,严兵以待。十七年六月,瞭者言东南海岛中举火。江急引兵赴埚上。倭三十余舟至泊马雄岛登岸奔望海埚江依山设伏别遣将断其归路以步卒迎战佯却。贼入伏中,炮举伏起,自辰至酉,大破贼。贼走樱桃园空堡中。江开西壁纵之走,复

21、分两路夹击,尽覆之,斩首千余级,生擒百三十人。自是倭大创,不敢复入辽东。诏封广宁伯,禄千二百石,予世券,始更名荣。寻遣还镇。明年四月卒。赠侯,谥忠武。(节选自明史刘荣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倭三十余舟/至泊马雄岛登岸/奔望海埚/江依山设伏/别遣将断其归路/以步卒迎战/佯却B倭三十余舟至/泊马雄岛/登岸奔望海埚/江依山设伏/别遣将断其归路/以步卒迎战/佯却C倭三十余舟至/泊马雄岛/登岸奔望海埚/江依山设伏/别遣将/断其归路以步卒/迎战佯却D倭三十余舟/至泊马雄岛登岸/奔望海埚/江依山设伏/别遣将/断其归路以步卒/迎战佯却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

22、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将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由皇帝封赐。B倭,指矮小,是中国古代对日本人的称呼;倭寇指侵犯我国沿海边境的日本海盗。C辰和酉,都属于地支。中国古代将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段,分别以天干地支表示。D石,量词,文中表重量单位,一百二十斤为一石;也可表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刘荣深于谋略,用兵诡诈。他夜袭南军,出其不意;与杨文作战时,他扬言回北平,诱使杨文上当,然后半路折回,杀得杨文措手不及。B刘荣疏漏酿祸,差点被斩。他大败阿鲁台,升职后镇守辽东,被敌人混入,杀死了不少官军,皇上大

23、怒,下令斩他,过后又宽恕了他。C刘荣重创倭寇,保境安宁。倭寇屡次进犯中国沿海地区,他依据地形,设下埋伏,全歼倭寇。倭寇经此一役,元气大伤,不敢再犯。D刘荣战功赫赫,享尽尊荣。他最初因身材高大且有谋略,受成祖器重,后来随成祖南征,屡立战功,生前被赐伯爵,死后追封侯爵。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成祖大怒,欲斩之。诸将叩首请,乃免。渡江策功,以前罪不封。译文:_(2)江度形势,请于金线岛西北望海埚筑城堡,设烽堠,严兵以待。译文:_【答案】10B原文标点:倭三十余舟至,泊马雄岛,登岸奔望海埚。江依山设伏,别遣将断其归路,以步卒迎战,佯却。11C分别以十二地支表示,没有用“天

24、干”表示。12A选项说杨文上当后,刘荣半路折回,与原文不符。刘荣扬言回北平,走了二十几里后就折回,以逸待劳。13(1)成祖大怒,要斩了他。众将帅都叩头求情,才免了他的罪。渡过长江后登记功劳,因前面的罪而不给他加封。(得分点:“请”“乃”“策”各1分,句意2分)【译文】刘荣,宿迁人。起初冒用父亲的名叫江。跟随魏国公徐达在灰山、黑松林作战。后来任总旗,在燕王的宅邸做事。他身材高大而多有智谋,成祖很器重他,授予他密云卫百户之职。他跟随燕王起兵做前锋,多次立下战功。攻取山东时,与朱荣一起率领精锐骑兵三千名,夜晚在滑口袭击南方军队,斩杀数千人,获得三千匹马,擒获都指挥唐礼等人。战滹沱河时,他夺取浮桥,占

25、领馆陶、曹州,缴获很多。撤回军队救援北平时,在平村击败平安的军队。杨文率辽东军包围永平,刘江前往救援,杨文领兵退走。刘江扬言要回北平,走了二十余里后,收起铠甲连夜潜入永平城。杨文听说刘江走了,又来攻打永平。刘江突然冲出发动袭击,大败杨文的部队。当时南军驻扎在宿州,积蓄粮食作持久打算。成祖很担心,商议决定断绝敌人的运粮通道,命刘江率三千人前往,但刘江拖拖拉拉地不出发。成祖大怒,要斩了他。众将帅都叩头求情,才免了他的罪。渡过长江后登记功劳,因前面的罪而不给他加封。永乐八年随从皇上北征,以游击将军身份督率前哨军。在靖虏镇击败阿鲁台。回师时他殿后,就在军中晋升为左都督,派去镇守辽东。敌人混进来杀死官军

26、。皇上大怒,下令斩了刘江,过后又宽恕了他。倭寇多次在海上劫掠,向北抵达辽东,向南到达浙江、福建,沿海各州县多遭到侵害。刘江审度地形要势,请求在金线岛西北的望海埚构筑城堡,设立烽火台,以整齐严明的军队等待倭寇。十七年六月,瞭望的人说东南海岛上举起了火。刘江急忙领兵赶赴望海埚上。倭寇的三十余艘船抵达,停泊在马雄岛,登岸奔向望海埚。刘江依山埋设伏兵,另遣将领断其归路,以步兵迎战,假装退却。贼人进入埋伏地区,大炮轰击伏兵跃起,从辰时战到酉时,大败贼寇。贼寇逃到樱桃园的空堡中,刘江放开西边的包围让他们逃走,然后分两路夹击,将他们全部歼灭,斩杀一千余首,生擒一百三十人。从此倭寇受到严重打击,不敢再进入辽东

27、。诏令封他为广宁伯,食禄一千二百石,给予世袭诰券,这时开始改名为荣。不久派他回到镇守之地。第二年四月他去世。赠侯爵,谥号“忠武”。【阅读训练四】垣护之,字彦宗。少倜傥,不拘小节,形状短陋,而气干强果。随到彦之北伐,彦之将回师,护之为书谏曰:“外闻欲回师反旆,窃所不同。何者?残虏畏威,望风奔迸,八载侵地,不战克复。方当长驱朔漠,穷扫遗丑,况乃自送,无假远劳。宜使竺灵秀速进滑台助朱修之固守,节下大军进拟河北,则牢、洛游魂,自然奔退。且昔人有连年攻战,失众乏粮者,犹张胆争前,莫肯轻退。况今青州丰穰济漕流通士马饱逸威力无损若空弃滑台坐丧成业岂是朝廷受任之旨”彦之不纳,散败而归。太祖闻而善之。随王玄谟入

28、河,玄谟攻滑台,护之百舸为,进据石济。及虏救至,又驰书劝玄谟急攻,曰:“昔武皇攻广固,死没者亦众。况事殊曩日,岂得计士众伤疲,愿以屠城为急。”不从。玄谟败退,不暇报护之。护之闻知,而虏悉已牵玄谟水军大艚,连以铁锁三重断河,欲以绝护之还路。河水迅急,护之中流而下,每至铁锁,以长柯斧断之,虏不能禁。唯失一舸,余舸并全。留戍靡沟城。率二千人复随张永攻碻磝,先据委栗津。虏杜道俊与尚书伏连来援碻磝,护之拒之,贼因引军东去。二年,护之坐论功挟私,免官。复为游击将军。世祖以历下要害,欲移青州并镇历城。议者多异。护之曰:“青州北有河、济,又多陂泽,非虏所向。每来寇掠,必由历城,二州并镇,此经远之略也。北又近河

29、,归顺者易,近息民患,远申王威,安边之上计也。”由是遂定。大明八年卒,时年七十,曰壮侯。(选自宋书列传第十)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况今青州丰穰/济漕流/通士马饱逸/威力无损/若空弃/滑台坐丧成业/岂是朝廷受任之旨/B况今青州丰穰/济漕流通/士马饱逸/威力无损/若空弃滑台/坐丧成业/岂是朝廷受任之旨/C况今/青州丰穰/济漕流/通士马饱/逸威力无损/若空弃/滑台坐丧成业/岂是朝廷受任之旨/D况今/青州丰穰/济漕流通/士马饱逸/威力无损/若空弃滑台坐丧成业/岂是朝廷受任之旨/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节下,即麾下。古时对

30、将帅的尊称。节,即符节,古代授予使臣作为凭证的信物。B前锋,指前头部队,起侦察,探路,有机会抢占关键地形,掩护大部队,做引诱敌人的饵等作用。C伪,有意做掩盖本来面貌的或虚假(跟“真”相对)的意思。也表示不合法的,窃取政权,不为人民拥护的。D谥,即谥号,古代帝王、后妃、诸侯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内务府根据其事迹与品德,在其生前就拟定好的中肯称号。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垣护之虽然形貌短小丑陋,但是气概过人,果敢能干。到彦之没有采纳他的意见,果然失败了。B垣护之在写给到彦之的信里认为他们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应该乘胜追击,绝对不能丢弃滑台这个地方。C王玄谟遭遇兵败

31、,并没有及时通知垣护之,垣护之却也能够凭借英勇巧妙斩断铁锁,顺利逃脱。D垣护之不仅有军事谋略,还有战略眼光。世祖想要把青州合并到历城,垣护之赞成世祖的看法,并条陈了利害关系。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方当长驱朔漠,穷扫遗丑,况乃自送,无假远劳。译文: (2)北又近河,归顺者易,近息民患,远申王威,安边之上计也。译文: 【答案】10B11D谥号必须是在死后才给予的称号。12DD项错在对文中“欲移青州并镇历城”一句的理解,句子的意思是想迁移青州治所共同镇守历城,并非把青州合并到历城去。13(1)(我们)现在应该长驱漠北,穷追残余的胡虏。况且他们是自动送死,不需我们远远地

32、攻击。(“方当”“乃”“不假”,各1分,句意2分)(2)北边又邻近黄河,归顺投诚的人比较容易。近则消除人民的祸患,远则扬国家的威风,这是安定边防的妙计。(“河”“息”“申”,各1分,句意2分)【译文】垣护之,字彦宗。垣护之少时潇洒不俗、不拘小节,身材矮小,相貌丑陋,但气概过人,果敢能干。随同到彦之北伐,彦之将要退兵,护之写信劝谏说:“外面传说足下想回军返国,我有不同的看法。为什么呢?残余的敌人怕我们,望风而逃,八年来侵占我们的地盘,不经战斗便收复了。我们现在应该长驱漠北,穷追残余的胡虏。况且他们自动送死,不需我们远远地攻击。应该叫竺灵秀快速前进到滑台帮助朱修之固守,足下的大军前抵黄河以北,那虎

33、牢、洛阳一带的敌人,自然退逃。当年有人连年作战,损兵折将,粮食缺乏,仍然放胆前行,不肯轻易退却。况且今年青州丰收,济河漕运流通,士兵吃得饱,战马养得好,威力没有受到损伤。如果丢弃滑台,白白地丧失已成功业,怎能符合朝廷给你的旨意呢?”到彦之没有采纳这个意见,败逃而归。太祖听说垣护之进谏之事,很是称赞。垣护之随同王玄谟进入黄河,王玄谟进攻滑台,垣护之的一百多只军舰作先锋,进据石济戍垒。到魏国援兵快到时,垣护之又派人带信给王玄谟,叫他马上进攻,说:“当年武帝进攻广固,死伤也很多。况且目前情势与当年不同,怎么能过多地考虑士兵的伤亡。我希望尽快攻下该城。”王玄谟没听从。玄谟败北,没时间报知垣护之。垣护之

34、听说,魏兵已把王玄谟的水兵大船全部用铁链连住,布成三道,截断黄河,想堵住垣护之的退路。此时,黄河水流很急,垣护之从河流中飞速东下,每遇铁链,便用长柄巨斧砍断,敌人挡不住。垣护之只丢下一只小船,其余战船都完好无损。他留下戍守靡沟城。他率二千人再随张永进攻碻磝。先占据委粟津。敌人杜道俊和尚书伏连来援助,垣护之拒击敌人,敌人于是退兵向东。二年,垣护之因为仗着有功而报私仇,被免去官职。后又再当游击将军。世祖认为历下是要害之地,想迁移青州治所共同镇守历城,朝廷建议不一。垣护之说:“青州北有黄河济水,又有很多草陂沼泽,不是敌人想进攻的地方。他们每次来侵略,必经历城。两州同时镇守于此,这是长远的计策。北边又

35、邻近黄河,归顺投诚的人比较容易。近则消除人民的祸患,远则扬国家的威风,这是安定边防的妙计。”于是这个决定才被确定下来。大明八年去世,享年七十岁,谥号为壮侯。【阅读训练五】张鹏,字腾霄,涞水人。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上疏言:“怀利事君,人臣所戒。比每遇圣节或进羊马锦绮交错殿廷自非贪贿安有余财充进奉且陛下富有四海岂借是足国哉宜一切停罢,塞谄谀奔竞之途。”疏凡四事,帝颇采用。出按大同、宣府,奏:“两镇军士敝衣菲食,病无药,死无棺。乞官给医药、棺槥,设义冢,俾飨历祭。死者蒙恩,则生者劝。”帝立报可,且命诸边概行之。奏停淮、扬征赋,给牛种。天顺元年,同官杨瑄劾石亨、曹吉祥。鹏亦偕刘泰、魏瀚、康骥论劾。俱

36、得罪,下诏狱。诸御史多谪官,而鹏、瑄戍辽东。顷之赦免,复戍南丹。宪宗立,廷臣交荐,召复原官。寻超擢福建按察使。成化四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广西,剿蛮寇有功。其冬罢巡抚官,改督漕运,兼抚淮、扬四府。寻解漕务,复还南院,进副都御史,巡抚宁夏。召还,历兵部左、右侍郎。十八年代陈钺为兵部尚书。守珠池宦官韦助乞往来高、肇、琼、廉,会守巡官捕寇。鹏执不可,帝竟许之。是年,帝复欲遣内侍,鹏等执不可。帝勉从之,命俟后仍如故事。镇守大同中官汪直言小王子将大举,请发京兵援。鹏等言:“大同士马四万已足用,所请宜勿许。且京军困营造,精力销沮,猝有急,何以作威厉气,请悉停其役。”诏可。寻加太子少保。鹏初为御史,刚直尚气节

37、,有盛名。后扬历中外,惟事安静。群小窃柄,阁臣万安、刘吉辈专营私,鹏循职而已,不能有所匡救。二十一年,鹏偕僚属言:“传奉武职至八百余人,乞悉令闲住,非军功毋滥授。”廷臣亦交以请,下兵部复核。鹏畏中官,不敢坚其议,帝遂尽留之。时论皆咎鹏。奸民章瑾献珍宝,得为锦衣镇抚。理刑缺,鹏所上不允。知帝意属瑾,即推用焉。台谏劾大臣不职者多及鹏,鹏力求去,遂赐敕给驿以归。弘治四年卒。谥懿简。(节选自明史张鹏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比每遇圣节/或进羊马/锦绮交错/殿廷自非贪贿/安有余财充进奉/且陛下富有四海/岂借是足国哉/B.比每遇圣/节或进羊马/锦绮交错殿廷/自非贪

38、贿/安有余财/充进奉/且陛下富有/四海岂借是足国哉/C.比每遇圣节/或进羊马锦绮/交错殿廷/自非贪贿/安有余财充进奉/且陛下富有四海/岂借是足国哉/D.比每遇圣/节或进羊马/锦绮交错殿廷/自非贪贿/安有余财充进奉/且陛下富有/四海岂借是足国哉/11.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天顺元年,年号纪年法。就是用皇帝继位后所颁布的年号来纪年。年号是由汉武帝始创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年号是“建元”。B.漕运是我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运输措施,为古代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主要是利用河道、海道调运粮食的一种专业运输方式。C.兵部,中国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其长官为兵部尚书。

39、其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明代兵部尚书号为“本兵”。D.明史,是二十四部断代史中的最后一部。明史卷数在二十四史中仅次于宋史。明史得到后世史家广泛的好评。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鹏年轻时恪尽职守。刚担任御史之职时,他先后提出反贪污、禁送礼、恤边民、减赋税、给牛种等建议,均得到皇上采纳。B.张鹏工作中正直敢言。天顺元年,御史杨瑄弹劾石亨、曹吉祥,张鹏也偕同刘泰、魏瀚、康骥等御史附议,结果反而和杨瑄一起被外放辽东。C.张鹏官职上时有变迁。他能力很强,屡建功勋,先后担任御史,福建按察使,右佥都御史,副都御史,兵部左、右侍郎,加封太子少保。D.张鹏

40、晚年间明哲保身。他看穿官场,得过且过,见风使舵,虽然偶有建议,也是瞻前顾后,意志不坚定,最终辞职归家。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且京军困营造,精力销沮,猝有急,何以作威厉气,请悉停其役。(5分)译文: (2)群小窃柄,阁臣万安、刘吉辈专营私,鹏循职而已,不能有所匡救。(5分)译文: 【答案】10.C解析:本句中的关键词“圣节”“羊马锦绮”(并列短语)“自非”、“安有”、“四海”是断句的重要依据。由“圣节”排除B、D;名词“羊马”“锦绮”共同做“进”(进献)的宾语,排除A、B、D;“四海”做“富有”的宾语,再次排除B、D。11.D解析:以偏概全。二十四史中除史记外均

41、属断代史。而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记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12.A解析:无中生有,A对应原文信息在第一段,原文说“奏两镇军士敝衣菲食,病无药,死无棺。乞官给医药、棺槥,设义冢,俾飨历祭”,并没说“恤边民”;说他“奏停淮、扬赋税”,也不是“减赋税”。系无中生有。“均得到皇上采纳”也言过其实。13.(1)并且京军被土木营造所困扰,精力消损,突然有紧急情况,拿什么展示威权、提振士气?请取消京军所承担的所有劳役。(关键词“营造”土木建造,“销沮”消损,“猝”突然,“作威厉气”展示威权、提振士气,各1分,句意1分)(2)小人们窃取国家要职,内阁大臣万安、刘吉之辈专营私利,张鹏只是做好本职工

42、作而已,对此不能有所匡正和补救。(关键词“窃柄”窃取国家要职,“循职”做好本职工作,“匡救”匡正和补救,各1分,句意2分)【译文】张鹏,字腾霄,涞水人。景泰二年(1451年)中进士,被授予御史。他上书说:“为了私利去侍奉君王,是做臣子应警戒的。近来每逢圣上生日,有人进献羊马锦绮,交错于殿廷之上。如果不是贪污受贿,怎么会有余财来进奉?况且陛下富有四海,怎么会靠这些东西来富国呢?应禁止这一切行为,堵住阿谀奉承和奔走请托之途。”他的奏疏共提了四项建议,皇上大都加以采用。出京巡察大同、宣府时,他上奏说:“两镇的士兵穿破衣吃粗劣的食物,病了无药可治,死了无棺可葬。乞请国家拨给医药和棺材,设立义冢,使他们

43、享受供祭。这样,死者蒙恩,生者也会受到鼓舞。”皇上立即回复批准,并且命各边镇一律贯彻实行。他还要求停止征收淮安、扬州的赋税,拨给耕牛和种子。天顺元年(1457年),同官杨瑄弹劾石亨、曹吉祥。张鹏也和刘泰、魏瀚、康骥一起弹劾。他们都因此获罪,被皇上投进诏狱。御史们多被贬官,而张鹏、杨瑄被遣去戍守辽东。不久被赦免,又戍守南丹。宪宗即位后,廷臣纷纷推荐他。皇上把他召回复官,不久越级提升他为福建按察使。成化四年(1468年),他以右佥都御史的身份巡视广西,剿蛮寇有功。这年冬天撤销巡抚官,改为漕运总督,兼任淮安、扬州等四府的巡抚。不久他解去漕运职务,又回南都察院,升为副都御史,担任宁夏巡抚。被召回后,历

44、任兵部左、右侍郎。十八年(1482年),他取代陈钺任兵部尚书。守卫珠池的宦官韦助请求往来高州、肇庆、琼州、廉州,会同守巡官员捕寇。张鹏反对,皇上竟答应了韦助的请求。这一年,皇上又想派宦官去,张鹏等人坚决反对,皇上勉强听从了,命令以后仍然按照旧例处理。镇守大同的宦官汪直说小王子将大举入侵,请调发京兵增援。张鹏等人说:“大同战士马匹四万,已足够用,他的请求不宜批准。并且京军被土木工程所困,精力消损,突然有紧急情况,拿什么展示威权、提振士气?请取消京军所承担的所有劳役。”皇上下诏同意。不久加封他为太子少保。张鹏初任御史时,刚正而有气节,大有名气。后来历任朝廷内外官职,只追求政治安静(明哲保身)。小人

45、们窃取国家要职,内阁大臣万安、刘吉之辈专营私利,张鹏只是做好本职工作而已,对此不能有所匡正和补救。二十一年(1485年),张鹏偕同他的属官上书说:“朝廷任命的武职宦官到了八百多人,请下令让他们全部免职居家,不是立有军功不要滥授官衔。”廷臣也纷纷请求,(皇上)交兵部重新考察。张鹏害怕宦官,不敢坚持自己的意见,皇上于是把那些宦官全部留下了。当时舆论都指责张鹏。奸民章瑾献上珍宝,得任锦衣卫镇抚官。理刑官出缺,张鹏所推荐的皇上不批准。他知道皇上看中章瑾,就推荐他。台谏官员弹劾不称职的大臣时大多提到张鹏,张鹏极力请求离去。皇上于是赐给敕书,发给驿车让他回去。弘治四年 (1491年),张鹏去世,赠谥懿简。

46、【阅读训练六】李大性,字伯和,端州四会人。少力学,尤习本朝典故。以父任入官,进艺祖庙谟百篇。又言:“元丰制,六察许言事,章惇为相始禁之,乞复旧制,以广言路。”从臣力荐之,迁一秩,为湖北提刑司干官。未几,入为主管吏部架阁文字。丁母艰,服阕,进典故辨疑百篇,皆本朝故实,盖网罗百氏野史,订以日历,核其正舛,率有据依,孝宗读而褒嘉之。擢大理司直,迁敕令所删定官,通判楚州。郡守吴曦与都统刘超合议,欲撤城移他所,大性谓:“楚城实晋所筑,最坚,奈何以脆薄易坚厚乎?”持不可。台臣将劾其沮挠,不果。会从官送北客,朝命因俾廉访,具以实闻,遂罢戎帅,召大性除太府寺丞。陈傅良以言事去国,彭龟年、黄度等继皆去。大性抗疏

47、言:“朝廷清明乃使言者无故而去臣所甚惜也数人之心皆本爱君知其爱君任其去而不顾恐端人正士之去者将不止此。” 为户部侍郎,升尚书。朝论将用兵,大性条陈利害,主不宜轻举之说,忤韩侂胄意,出知平江,充荆湖制置使。江陵当用兵后,残毁饥馑,继以疾疫,大性首议振贷,凡三十八万缗有奇。前官虚羡,凡十有四万五千缗,率蠲放不督,民流移新复业者,皆奏免征榷。边郡武爵,本以励士,冒滥滋众,大性劾两路戎司冒受逃亡付身,凡三千四百九十有七道,率缴上毁抹。江陵旧使铜镪,钱重楮轻,民持赀入市,有终日不得一钱者。大性奏乞依襄、郢例通用铁钱,于是泉货流通,民始复业。除刑部尚书兼详定敕令。卒于家,年七十七,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文惠。

48、(选自宋史李大性传)注羡:盈余。钱重楮轻:指纸币不能兑换成铜钱,贬值。楮:纸币。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朝廷清明/乃使言者无故而去/臣所甚惜也/数人之心/皆本爱君/知其爱君/任其去/而不顾恐端人正士之去者/将不止此B朝廷清明/乃使言者无故而去/臣所甚惜也/数人之心/皆本爱君/知其爱君/任其去而不顾/恐端人正士之去者将不止此C朝廷清明乃使言者/无故而去臣/所甚惜也/数人之心/皆本爱君/知其爱君/任其去而/不顾恐端人正士之去者/将不止此D朝廷清明乃使言者/无故而去臣/所甚惜也/数人之心/皆本爱君知/其爱君任其去/而不顾/恐端人正士之去者将不止此11下列对文中加点

49、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丁母艰,遭逢母亲丧事。古代在职的官员,如父母去世,一般要辞官回家,为父母守孝。B敕,可以指皇帝的命令或诏书。皇帝下达制令的形式一般有谕、旨、策、制、诏等。C榷,文中指税。榷,也指专卖。古代很早就有专卖制度,主要产品有盐、茶、酒等。D刑部,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掌管刑法、诉讼、军令、考课等事务,长官是刑部尚书。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大性积极进言,主张广开言路。他因父亲的恩荫步入仕途,积极进献文章;他反对章惇禁言的做法,认为应该恢复以前的进言制度。B李大性关注边防,为政务实。楚州郡守和都统想弃城而去,李大

50、性表示反对,差一点被台臣弹劾;李大性把察访情况如实报告朝廷,有官员被惩处。C李大性不惧权贵,力除弊政。他反对出兵打仗,得罪人而被调出京城;前任官员不追讨欠税,他予以纠正;有人利用边防政策进行舞弊,他予以处理。D李大性关注民生,体恤百姓。江陵地区使用铜钱,纸币贬值,有人做买卖一天换不到一枚铜钱,李大性建议使用铁钱,解决了民生问题。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盖网罗百氏野史,订以日历,核其正舛,率有据依。译文: (2)江陵当用兵后,残毁饥馑,继以疾疫,大性首议振贷。译文: 【答案】10B原文标点:朝廷清明,乃使言者无故而去,臣所甚惜也。数人之心,皆本爱君,知其爱君,任其去

51、而不顾,恐端人正士之去者将不止此。11D“军令”一般由兵部掌管,“考课”一般由吏部掌管。12C“前任官员不追讨欠税,他予以纠正”错,应是前任官员虚报盈余,他予以免除。13(1)大概是收集百家野史,用日历订正,核对它的正误,全都有根有据。(网罗、率、“订以日历”状语后置句式,各1分,句意2分)(2)江陵正是战争之后,残破毁坏闹饥荒,接着又流行瘟疫,李大性首先倡议救济。(当、用兵、振贷,各1分,句意2分)【译文】李大性,字伯和,端州四会人。李大性年轻时刻苦学习,尤其熟习本朝的典章旧事。因父亲的恩荫而做官,进献艺祖庙谟一百篇。又说:“元丰时的制度,六察司允许向上评论政事,章惇担任宰相才禁止,请恢复以

52、前的制度,来拓宽进言之路。”侍从大臣极力推荐李大性,升官一级,担任湖北提刑司干官。不久,入朝担任主管吏部架阁文字。遭遇母亲丧事,服丧期满,进献典故辨疑一百篇,都是本朝旧事,大概是收集百家野史,用日历订正,核对它的正误,全都有根有据,孝宗读后赞扬了他。提拔为大理司直,升任敕令所删定官,任楚州通判。郡守吴曦和都统刘超一同商议,想要撤出城池转移到别的地方,李大性认为:“楚城实际是晋朝时修建的,最为坚固,为什么要用脆弱的调换坚固的呢?”李大性坚持认为不行。台臣打算弹劾李大性阻挠成议,没有实现。恰好担任送北方使臣的从官,朝廷于是命令李大性察访,李大性把实情全都告知朝廷,朝廷于是罢免军队统帅,召李大性入朝

53、授任太府寺丞。陈傅良因进言国事离开京城,彭龟年、黄度等人相继离去。李大性上疏直言:“朝廷清明,却让进言的人无缘无故离开朝廷,我为之很惋惜。这几个人的内心,本来都是爱护君主,明知他们是爱护君主的,听任他们离去而不管,恐怕离去的正人君子将会不止这些。”担任户部侍郎,升任尚书。朝廷讨论将要出兵,李大性逐条陈述利害关系,主张不应该轻举妄动,违背韩侂胄的意思,出朝廷担任平江知府,充任荆湖制置使。江陵正是战争之后,残破毁坏闹饥荒,接着又流行瘟疫,李大性首先倡议救济,一共三十八万缗多。前任官员虚报赋税的盈余,一共十四万五千缗,李大性全都予以免除不再催促,流亡迁徙重新恢复生产的民众,都上奏免去征收赋税。边郡的

54、武功爵位,本来是用来鼓励将士的,冒名滥施的很多,李大性弹劾两路戎司违规接受已逃亡的士兵的身份凭证,一共三千四百九十七件,全都上缴涂毁。江陵以前通行铜钱,铜钱价值高,纸币贬值,百姓拿货物到市场交易,有一整天得不到一个铜钱的。李大性上奏请求按照襄、郢成例通用铁钱,于是钱货流通,百姓才恢复生产事业。授官刑部尚书兼任详定敕令。在家去世,享年七十七岁,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号文惠。【阅读训练七】萧近高,字抑之,庐陵人。万历二十三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擢礼科给事中。甫拜官,即上疏言罢矿税、释系囚、起废弃三事,明诏已颁,不可中止。帝怒,夺俸一年。顷之,论江西税使潘相擅刑宗人罪,不报。既而停矿分税之诏下,相失利,

55、擅移驻景德镇,请专理窑务。帝即可之,近高复力争。后江西抚按并劾相,相以为近高主之,疏诋甚力。近高疏辨,复劾相。疏不行,相不久自引去。屡迁刑科都给事中。知县满朝荐、诸生王大义等皆忤中使,系狱三年。近高请释之,不报。辽东税使高淮激民变,近高劾其罪,请撤还,帝不纳。又以淮诬奏逮同知王邦才、参将李获阳,近高复论救。会廷臣多劾淮者,帝不得已征还,而邦才等系如故。无何,极陈言路不通、耳目壅蔽之患。未几,又言王锡爵密揭行私,宜止勿召;朱赓被弹六十余疏,不当更留。皆不报。故事,六科都给事中内外递转。人情轻外,率规避,近高自请外补。吏部侍郎杨时乔请亟许以成其美。乃用为浙江右参政,进按察使。以病归。起浙江左布政使。所至以清操闻。泰昌元年召为太仆卿。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