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滑桩施工方案要点_第1页
抗滑桩施工方案要点_第2页
抗滑桩施工方案要点_第3页
抗滑桩施工方案要点_第4页
抗滑桩施工方案要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兴泸居泰望江苑限价商品房项目土建施工工程抗 滑 桩 专 项 施 工施工单位:成都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二0一三年八月目录一、编制依据二、工程概况及施工条件三、工程治理形式:四、抗滑桩施工工艺五、施工注意事项六、安全生产保证措施1、 编制依据1、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2、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5、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6、施工组织设计及审查合格的施工图2、 工程概况及施工条件

2、本工程为兴泸居泰望江苑限价商品房项目土建施工工程,拟建项目位于浅丘斜坡地段, 根据场地设计平面图, 在场地南侧将回填形成长约650m,最大坡高达14m的填方高陡坡,回填土力学性质较差,故该处按设计要求进行治理。 边坡防治工程等级为一级, 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0.05g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本边坡工程永久性构筑物,设计基准期 50 年。三、工程治理形式:由于平场将回填形成高陡人工填方边坡,边坡土质结构主要为人工填土、粉质粘土,砂质泥岩,在雨水、地震及地应力作用下可能产生崩塌、滑塌变形。为使之保持稳定,控制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主导因素, 削弱间接影响因素, 需对边坡进行工

3、程治理。 从总体上考虑,边坡治理应与小区建设、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相结合,在技术经济、安全、施工方便的前提下,结合场地特点,因地制宜、讲求实效。针对边坡的破坏形式及稳定性的影响因素,采取桩+挡土板、挡土墙、排水、坡顶安全防护等综合治理措施。桩 : 由于该场地填方较大, 且在临近小区周边地段有一小区道路,填方高度较大,基本没有放坡条件,另房屋在小区内布置较密,采用锚索基本没有施工空间,为了达到安全有效的治理,对填方段大于6m的地段均采用抗滑桩支挡。挡土墙:对周边填方边坡高度小于6m的地段,采用挡土墙进行支挡。排水:做好排水系统,坡顶由于有公路等设施,坡顶仅考虑封闭处理, 排水由总图单位一并考虑,

4、对挡土墙或桩板墙内侧采用砂砾石回填并设置反滤层,坡脚设置排水沟,做到有组织地排水。四、抗滑桩施工工艺施工程序为抗滑桩、桩间挡土板、桩顶连系梁、毛石砼挡土墙、 排水系统。施工方法是先进行人工挖孔、护壁、钢筋制安、浇注混凝土等工序。a施工条件:、最大短边为1.8m,最大长边为2.5m,其护壁受力同椭园孔桩一样效果较差;、为保证总工期要求,不能考虑跳挖成孔作业;其孔间土体净距离则只有1.3m,对相邻孔的施工影响较大;、由于孔间距离较小,浇筑桩芯硅产生的侧压力有可能导致穿孔。b、施工措施:、基本方法按人工挖孔桩一般要求施工;、相邻抗滑桩进孔速度要基本一致,高差不得相差一节护壁;、长边护壁硅厚度增加5c

5、m,配筋提高一个规格;、为确保浇筑硅不穿孔,要求护壁硅施工至孔底;c桩钢筋笼制作与安放:、钢筋笼在现场加工制作,为防止人工挖孔桩钢筋笼在安装和硅浇筑过程中变形,在笼筋制作时,定型箍与桩纵筋必须焊牢,螺旋筋间隔与桩纵筋点焊,同时在笼内用。14钢筋与桩纵筋成45度焊牢,且不少于3 处相互反向设置。、抗滑桩钢筋分三段制作,地面以下为第一段必须在孔边绑扎;地面以上分二段按柱筋绑扎方式操作,抗滑桩迎土面钢筋接头在同一断面内不得超过25%,接头错开距离不得小于规范要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第一段钢筋接头位置应尽量高离孔口位置。、抗滑桩迎土面钢筋按图纸要求两根拼在一起均匀布置,全部纵筋与箍筋每三道满焊接一道

6、;孔口处各纵向主筋全部与箍筋焊牢且不少于两道箍筋;为防止笼筋起吊变形,四面纵筋内侧用。25钢筋与桩纵筋成45 度全部焊牢,孔内每侧连续相互反向通长设置;定型笼筋材料采用63x63x5角钢焊成“口 ”间距200股置 一道,对角用。25钢筋拉接焊牢;露出地面的抗滑桩钢筋在绑扎箍 筋前首先必须对纵筋进行校正并斜拉钢筋点焊固定后方可绑扎箍筋,否则笼筋歪斜将无法校正导致模板不能到位。、吊放钢筋笼入孔采用 50t吊车完成,并根据钢筋笼的重量、位置和长度增大吊车型号;钢筋笼入孔前用钢筋做成与笼筋断面形状一致的箍检查成尺寸和垂直度,防止钢筋笼入孔时碰撞孔壁;钢筋笼入孔后必须在孔口校正和固定钢筋笼位置,并标出砼

7、浇筑标高位置。、钢筋笼采取二绳三点不平衡起吊方法施工,抗滑桩第一段钢筋笼起吊应配5t 和 2t 手链葫芦一起完成, 吊点位置处应用钢筋加强,不得出现因吊绳挤压使钢筋笼变形。抗滑桩钢筋笼安装要注意迎土面方向。、 为确保笼筋吊装就位顺利, 纵筋绑扎就位前必须将纵筋底部 50cm 长事先弯510左右,钢筋弯起方向全部向孔中心固定。、钢筋笼主筋硅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70mm保护层厚度采用钢筋绑焊在钢筋笼外侧固定。、钢筋笼过长需分段接驳者,。16以上钢筋采用机械连接,。16以下采用焊接,需要接桩的工程桩其钢筋接头数量在同一断面内不超过50%,错开位置应符合国标规范要求。、挡墙钢筋从抗滑桩中预留,待抗滑桩硅

8、完成后按一般钢筋硅剪力墙操作方法施工。、钢筋笼制作的允许偏差,参照挖孔桩施工允许偏差表。d、 桩芯砼浇筑、工程桩芯硅尽量从桩底到设计桩顶标高一次性浇筑完成;对局部土石方未回填到位的工程桩芯砼和抗滑桩砼考虑先浇筑到孔口后留施工缝;地面以上抗滑桩考虑分二至三段浇筑,每段高度不大于4m留施工缝,并在硅施工缝面周围加插适量的短钢筋,同时在灌注新的砼前,缝面必须清理干净,不得有积水和隔离物质。地面以下抗滑桩相邻桩孔砼浇筑要同时进行,浇筑速度要基本一致,高差不得大于1.5m; 端部未浇筑砼的桩孔, 在长边方向从孔底至孔顶采取临时支撑加固措施,避免相邻孔桩浇筑砼时穿孔造成事故。、灌注桩身硅,必须将泵管伸到离

9、硅面2m以内,不准在井口下料,以免砼离析,影响砼整体强度。、在灌注硅过程中,注意防止地下水进入,不得有超过50m嫄的积水层,否则,应设法把砼表面积水层用导管吸干,才能灌注砼。如渗水量过大(1m3/h时,应按水下硅规程施工。、硅边浇边插实,采用插入式振动器和人工插实相结合的方法,以保证砼的密实度。、由于抗滑桩钢筋较密,工人与振动器不能进入孔内操作,根据设计抗滑桩深度要求,须购置加长振动棒5 根,一根棒作为预备;振动棒长度要求12m;每根桩孔用4根棒同时捣固,每次捣固高度不 得超过1m,每个箍筋网格内均要用棒插捣一遍,设专人记录,不得 漏振。、在灌注桩身硅时,相邻范围内的挖孔作业应停止,并不得在孔

10、底留人。、灌注桩身硅时,应留置试块,每根桩每次硅浇筑不得少于1组(3件);抗滑桩不得少于 2 组,并及时提出试验报告。、出地面的抗滑桩混凝土养护:模板拆除后及时用塑料薄膜包裹,用塑料胶带粘牢,并在七天之内必须保持砼表面处于湿润状态。、由于抗滑桩硅体积大,须在硅内埋管降温,埋管位置按附图一 四选用,降温管材选用dn50钢管,管壁厚度a 3.2mm,降温管在钢筋笼绑扎时用钢筋箍焊接固定在笼筋上,在孔底每两根立管连通,管与管之间采用丝口连接,连接部位要密封好,进、出水口用木契契紧,确保浇筑砼时不被堵塞;降温时将水管从一端立管接入,打开有压水源阀门让水从另一端立管排出,并保持水流均匀不断,使砼内部温度

11、与自然环境温度基本一致,以达到降温目的;同时随着抗滑桩的升高,降温立管也要随着升高,直至桩顶。管川种映制仙舞096gn内咬斯蒯定然g令签zh映m蒯宜苦9任e、灌注桩声波检测管安装、声波检测数量和部位由设计和建设、监理单位确定,声波管埋设 总体要求:接头牢靠不脱开,密封不漏浆;管壁平整不打折,平顺无 变形;管体竖直不歪斜;管内畅通无异物。运输与储存声测管在装卸搬运过程中,应采用机械或人工将声测管抬起运送至指 定地点,严禁抛掷和滚动,以防声测管弯曲变形,在工地存放时,应 放在加工棚内,不能露天堆放,以防雨淋生锈,在搬运或安装时,不 能一头着地,以防泥土阻塞声测管。声测管安装声测管按要求长度进行安装

12、,声测管 0 57mm 8米一节,连接采取外套 钢管焊接,钢管0 70mm长度8cm1声测管接头及底部应密封好,顶部 用木塞封闭,底部采取1公分钢板焊接封端。声测管安装前,需查看 每根声测管是否通畅;安装见布置图,声测管安装时,底部距离桩底 1m,顶部埋出原地面,1800x 2400 (2500)抗滑桩每根桩在钢筋笼内 侧周边按正方形预埋4根。声测管用c 8钢筋箍焊接在主筋上;1800 x 2400以下抗滑桩及工程桩每根桩在钢筋笼内侧预埋2根。声测管用c 8钢筋箍焊接在主筋上固定;上口用木塞封闭,用16献丝绑紧,保证检测管密封,防止泥浆、灰浆进入。、声测管布置要求:声测管平面布置示意图f、边坡

13、治理、道路工程:、由于道路外侧挡墙桩与相邻建筑较近,最近距离不到1.2m,在施工挡墙基础土石方前要采用编织袋装土在红线内码砌临时挡墙宽度90cm,高度高于施工地面100cm以上,以防止土方滚落出红线 损伤相邻建筑物与居民产生纠纷。、严格控制大型机械在相邻建筑物傍走动。、挖相邻建筑物傍的基础土方和平场时现场施工员必须亲自指挥,对土石方施工要求机械配以人工完成。、与相邻建筑较近部位的孔桩必须采用人工作业,不得采用机械成孔施工方法。、尽可能先施工道路挡墙桩,后施工抗滑桩。、相邻建筑道路的路基回填厚度必须分层填筑,分层厚度不大于15cm, 20t 压路机静压至路基密实度到达设计要求为止,严禁振动。g接

14、桩模板施工:、工程桩芯硅浇筑到自然地面标高后用 m10水泥砂浆砌240石专墙 护壁至地梁或桩承台下口;砖墙护壁每两线砖设一道。8箍筋,砖护壁 施工完成后选用细粒土(最大粒径不大于15cm)配合小挖机和人工回填夯实;待回填土至砖护壁顶后补浇桩芯砼。、地面以上抗滑桩及联系梁支模采用木模板钢管脚手架及梢钢抱箍螺杆对拉支撑系统;抗滑桩分段支模高度控制在4.5m 内,模板采用1.2厚木工板,内肋采用5x 10cm木桥瞒布,外肋抱箍采用14#梢钢 35cmft一道;。14对拉螺杆按35(w置,对拉螺杆上必须戴双螺帽,同时在砼浇筑过程中加强护模,防止砼下料冲击螺杆使螺帽回转导致爆模。抗滑桩模板计算复核:抗滑

15、桩截面尺寸1800m麻2500mm高度:4500mm计算取值:r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kn/m3t : 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按200/(t+15)计算, t: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 20;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6m/h;h :混凝土浇筑高度取4.5m;(3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 ;(3 2 :混凝土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2 ;1、新浇混凝土侧压力:f1 =0.22rt b i b 2v1/2 = 0.22 x24x 200/ (20+15) x 1.2 x 1.2 x 61/22=106.418kn/m2 f2=24xh 24x 4.5 = 108 kn/m2取 106.418 kn

16、/m 2取倾到砼对模板产生的荷载标准值2kn/m2 振捣砼对模板侧压力4kn/m22、柱侧模板面板验算模板采用1.2厚木工板,长1830mm宽930mm内肋采用5x10cm木桥瞒布(计算间距10cm),外肋抱箍采用14#曹钢35cmi一道;。14 对拉螺杆按350布置,验算板面最不利抗弯强度和挠度。计算宽度取1m,模板面抵抗矩 w = 1/6 x 1000x 12 2=24000 mm 3模板截面贯性矩 i x= 1/12 x 1000x 12 3= 144000mm4弹性模量为e=4.5 x 103 n/mm 2均布线荷载设计值为:q=0.9 x (1.2 x 106.418+1.4 x2)

17、 x 1 = 117.45kn/mq=0.9 x (1.35 x106.418 +1.4 x0.7 x2) x 1 = 131.06kn/ma、强度验算m=0.125 x 131.06 x 0.1 2 = 0.164kn - m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 = 12.5n/mm2(t = muw= 0.164 x 106/24000 =6.83 n/mm2f = 12.5n/mn2面板强度满足要求。b、面板最大容许挠度值取0.4mm4v= 5 x 106.418 x 100 /384 x 4500x 144000= 0.22mm 0.4mm满足要求。3、内肋验算内肋采用木桥,宽度 50mm高度100m

18、m间距100mm内肋抵抗矩 w= 1/6 x100x 100x 50=83333 mm 3截面贯性矩 i x= 1/12 x 50x 100 3 = 4166667mm4弹性模量为e= 9x103 n/mm计算跨取柱箍间距l=0.35m均布线荷载设计值为:q=0.9 x (1.2 x 106.418+1.4 x2) x 0.1 = 11.745kn/mq=0.9 x (1.35 x106.418 +1.4 x0.7 x2) x 0.1 = 13.106kn/ma、强度验算mmax =0.1 x 13.106x0.35 x0.35 =0.161kn- m最大支座力:1.1 x 13.106 x

19、0.35 x = 5.046kn内肋抗弯强度设计值f=13n/mrrn(t = muw= 0.161 x 106/83333 = 1.932n/mn2 f = 13n/mrrn满足要求。b、抗剪强度验算内肋最大剪力 v =0.6 x 13.106 x 0.35 =2.752kn木材抗剪设计值fv=1.4n/mm内肋抗剪强度= 3x 2752/2 x 50x 100= 0.8256 n/mm2 fv=21.4n/mm内肋抗剪强度满足要求。c挠度验算验算挠度时不考虑可变荷载值,其线荷载为:q= 106.418 x0.1 =10.6418kn/m内肋最大容许挠度值取=350/250 = 1.4mm4

20、v= 0.677 x 10.6418x350/100 x9000x 4166667= 0.0288mn 1.4mm满足要求。4、柱箍验算验算按双钢管计算 48x3.0,间距350mm截面抵抗矩 w= 8980 mm3截面贯性矩ix=215600mm4截面积=848 mm 2a柱箍受到的侧压力2f1=106.418kn/mq= 106.418 x 0.35 = 37.2463kn/m强度验算mmax =0.1 x 37.2463 x 0.35 x0.35 = 0.456kn m柱箍抗弯强度设计值f= 205n/mrm(t = mu/w= 0.456 x 106/8980 = 50.78n/mn2 f = 205n/mrm满足要求。b、挠度验算验算挠度时不考虑可变荷载值,其线荷载为:q= 106.418 x 0.35 = 37.25kn/m柱箍最大容许挠度值取=700/500 = 1.4mmv= 37.25 x 3504/150 x 206000x 215600= 0.084mm 1.4mm满足要求。c对拉螺栓验算本工程采用m14对拉螺栓,面积a= 105mm对拉螺栓可承受的最大轴向拉力设计值ns = 17.85kn对拉螺栓轴力设计值 n= 106.418 x 0.35 x 0.35 = 13.04kn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