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的类型与方法_第1页
诗歌鉴赏的类型与方法_第2页
诗歌鉴赏的类型与方法_第3页
诗歌鉴赏的类型与方法_第4页
诗歌鉴赏的类型与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复习诗歌鉴赏这个专题时我将常见的诗歌鉴赏出题类型归纳为五种,即 巧赏情景境。巧即表现技巧。赏包括赏字与赏句两个方面。情即分析作者感情。景包括写景角度和写景作用两个方面。境是意境。一巧小重山端午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注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汨罗江。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阙和下阙作简要分析。(4 分 )手法:对比。简析:上阕中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的独自惆怅形成对比;下阕中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感伤形

2、成对比。 (答“反衬” ,且简析合理也可)1 提问方式:这首诗(这一句)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技巧?2 解题思路: ( 1 )考虑修辞( 2)表现技巧( 3)表达方式回到原诗中说明方法3 注意问题:题干中强调的是一句?一联?4 举例证明:小重山端午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注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汨罗江。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阙和下阙作简要分析。(4 分 ) 09 年安徽手法:对比。简析:上阕中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

3、的独自惆怅形成对比;下阕中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感伤形成对比。 (答“反衬” ,且简析合理也可)二赏(一) 赏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 ( 2 分)“入”字表现出河的生气, “摩”字突出了山的高峻。表现了祖国山河的壮美,表现作者的热爱之情。1 提问方式:这首诗(这一句)哪个字(词)是诗眼?表达效果独特?为什末2 解题思路: ( 1 )明确词性( 2)还原到诗句中说明写出了什末内容,表现了什末感情( 3)效果3 举例证明: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4、) 陆 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 ( 2 分)“入”字表现出河的生气, “摩”字突出了山的高峻。表现了祖国山河的壮美,表现作者的热爱之情。(二)赏句严郑公宅同咏竹唐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猝(tu 6)笋壳。帙,包书的布套。1)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暗了下来。 “侵”写出了竹影移动扩大的渐进过程。 “晚”字则写出了竹影给人带来的时间错觉。1 提问方式:赏

5、析某一句,偶尔有限制2 解题思路: ( 1 )分析本句的表现手法特点如某个词语特别传神( 2)内容感情( 3)效果结构上的作用3 举例证明:严郑公宅同咏竹唐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09 年天津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猝(tu 6)笋壳。帙,包书的布套1)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暗了下来。 “侵”写出了竹影移动扩大的渐进过程。 “晚”字则写出了竹影给人带来的时间错觉。 (写出了竹子的茂盛,表达了诗人对竹的喜爱。 )三情(一)(2008 年浙江卷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 ( 6 分)日暮倚杖水边 (金)王寂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注】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4分)内容:漂泊的旅思;谪官的愁思;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年华易逝的伤感;宦海浮沉的厌倦。特点:触景生情,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诗人的纷乱愁思;以“羁绪”领起全篇。1 提问方式: 抒发了什末感情2 解题思路:概括感情但要注意层次变化3 举例证明:(2008 年浙江卷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 6 分)日暮

7、倚杖水边 (金)王寂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注】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4分)内容:漂泊的旅思;谪官的愁思;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年华易逝的伤感;宦海浮沉的厌倦。特点:触景生情,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诗人的纷乱愁思;以“羁绪”领起全篇。(二)画堂春秦观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撼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热(ni:持取,捻弄。(1) 上阙的景物描写

8、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 ?请作简要分析。 (4 分)(2) “凭栏手掷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41) 上阕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表现伤春( 惜春 ) 的无奈之情。2) ) 这两句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答“动作描写”也可。用“捻花” 、 “放花”两个细节 (动作 )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 ) 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如果逐句分析,只要能答出由爱春、伤春( 惜春 ) 到无奈的感情变化也可1 提问方式:怎样抒发感情2 解题思路: a 直接抒情b 间接抒情a 描写 记叙 (动作 细节

9、 神态)b 表现手法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象征 借景抒情3 举例证明:画堂春秦 观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撼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注热(ni:持取,捻弄。(1) 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 ?请作简要分析。 (4 分)(2) “凭栏手掷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1) 上阕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表现伤春( 惜春 ) 的无奈之情。2) ) 这两句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答“动作描写”也可。用“捻花” 、 “放花”两个细节 (动作

10、 )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 ) 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如果逐句分析,只要能答出由爱春、伤春( 惜春 ) 到无奈的感情变化也可四景(一)如何写景 正宫 塞鸿秋 浔阳即景周德清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注】淀:即蓝靛,蓝色染料。(1) 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所运用的三种修辞手法。(2) 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构成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答案】(1)比喻,如将长江比作白练,将江帆比作疾箭,下泻的山泉比作闪电等。 比拟,如新月初“学”扇。排比,如前四句(2

11、) 从写景的顺序看:一、二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三、四句写江帆迅疾,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五、六句从前四句写白天转到晚上,由地面转到天空。从动静的角度看,一、二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三、四句写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飞流,是动态。1 提问方式: 如何写景2 解题思路: a 写景视角 顺序 俯仰 远近 高低 点面结合特写b颜色:色彩对比鲜明,色彩绚丽,绘形绘色等c 感官:视觉触觉 嗅觉d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以静衬动等e虚实相生f白描浓墨重彩等3 举例证明: 正宫 塞鸿秋 浔阳即景周德清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

12、塞鸿一字来如线。【注】淀:即蓝靛,蓝色染料。(1) 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所运用的三种修辞手法。(2) 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构成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答案】(1)比喻,如将长江比作白练,将江帆比作疾箭,下泻的山泉比作闪电等。比拟,如新月初“学”扇。排比,如前四句。(2) 从写景的顺序看:一、二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三、四句写江帆迅疾,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五、六句从前四句写白天转到晚上,由地面转到天空。从动静的角度看,一、二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三、四句写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飞流,是动态。(二)写景作用

13、江天暮雪元陈孚长空卷玉花,汀洲白浩浩。 雁影不复见,千崖暮如晓。 渔翁寒欲归,不记巴陵道。 坐睡船自流云深一小。13 、 “千崖暮如绕“一句最值得后人称道,它描绘出什么意境?在诗中起什么作用?写出了暮天雪景所特有的那种朦朦胧胧,半幽半明的色调与风韵。在诗中既点明了题目中的暮字,又为后面写人的活动提供背景。1 提问方式:写景的作用是什末2 解题思路: a 照应题目b 位置开篇 为下文人物活动提供背景 奠定感情基调c 中间 渲染气氛 烘托氛围d 结尾 收束全诗 余韵悠长言有尽而意无穷e虚景衬托实景f最终为了抒情3 举例证明:江天暮雪元陈孚长空卷玉花,汀洲白浩浩。 雁影不复见,千崖暮如晓。 渔翁寒欲

14、归,不记巴陵道。 坐睡船自流云深一蓑小。13 、 “千崖暮如绕“一句最值得后人称道,它描绘出什么意境?在诗中起什么作用?写出了暮天雪景所特有的那种朦朦胧胧,半幽半明的色调与风韵。在诗中既点明了题目中的暮字,又为后面写人的活动提供背景。五境虞美人( 台湾 )琦君锦书万里凭谁寄 ?过尽飞鸿矣。柔肠已断泪难收,总为相思不上最高楼。梦中应识归来路,梦也了无据。十年往事已模糊,转悔今朝兮薄不如无。【琦君】 (1918 2006) ,台湾女作家。浙江永嘉人。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 1949年赴台湾,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曾有泪珠与珍珠一文入选高中教材。(1) 这首词的上阕表现了怎样的情景?(4 分 )、 ( 1)借助“锦书” “飞鸿”等意象描写了一幅游子思乡图:两岸渺渺相隔,音信难递,词人柔肠寸断,泪水难受,不敢登上高楼远眺家乡。 ( 2 分)表达了词人思乡之情。 ( 21 提问方式: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情境情景2 解题思路: a 概括画面内容可以罗列意象可以组织成画b 概括特点c 总结感情3 举例证明虞美人( 台湾 ) 琦君锦书万里凭谁寄 ?过尽飞鸿矣。柔肠已断泪难收,总为相思不上最高楼。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