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赏析——炼字_第1页
古诗赏析——炼字_第2页
古诗赏析——炼字_第3页
古诗赏析——炼字_第4页
古诗赏析——炼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诗歌语言炼字类新解及试题 解释概念: 何为炼字?所谓炼字, 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 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造性的 搭配, 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 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 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 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 “炼字”炼到精警之处,人称“诗眼” 。前人云:“诗之有眼,犹人之有目也。 ”人之目,乃 心灵之窗口;诗之眼,则是洞察诗词旨趣的窗口,是作品思想感情力量的蕴蓄之处。 “眉目 传神”。“诗眼” 是一首诗的灵气所在, 也是读者深入理解作品的突破口。 只有正确把握诗眼, 才能更好地理解全句乃至全篇的意蕴。 炼字经典: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绿杨烟外

2、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 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卢延让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 。与柳永齐名,号称“张三影” 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 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关于 推敲 的典故: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于“一字师”的典故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考查方向 : 1. 对关键词语的品味(含义及表达作

3、用) 2. 对关键诗句的理解(含义、色彩、情味、效果等) 看其在 3、当题干要求品评某一个字眼的艺术效果时,就是考析诗眼或析炼字。 诗眼, 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 析诗眼就是抓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动词或形容词品味, 拓深诗的意境、传达诗人情感上起的作用。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 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 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析炼字, 就是 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 4. 对语言风格的概括(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 解题格式 : 品味关键词句:含义 +手法 +表达作用 (句意 +文意 +主旨情感 ) 技巧点拨: 炼字题如何设问

4、(命题角度)? 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直接 鉴赏关键词) 2、诗中的“诗眼” “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找出关键词并鉴赏) 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比较鉴赏) 答题要领: 1、首先表明自己的看法,你认为哪个字(词)好;若问哪一个更好,则先肯定哪一个更好。 一般地,都可以讲得通的; 2、用一二句话准确解释该字(词)在诗句中的准确含义; 3、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这个字所描述的景象或所表达的意义; 4、适当展开联想、想像,说说这个字(词)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 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点出表现手法 )等 。

5、第一种类型 木兰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王国维 中对“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有这样一个评价,“著一闹字 境界全出”,你认为这个“闹”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参考答案: “闹”有热闹、喧闹的意思(释字义) 。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 甚至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描景象) 。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气蓬勃的景 色表现得淋漓尽致(点作用) 。 第二种类型: 过香积寺 王 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

6、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诗眼”分别是“咽” 、“冷”。 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 发生低吟, 仿佛呜咽之声。 照在青松上的日色, 由于山林幽暗, 似乎显得阴冷。 (释字义、描景象) “咽”、“冷”两字运用拟人、通感的修辞手法,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 的景象。 (点作用) 第三种类型 饮酒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种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有人说“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是本诗的诗眼,用得最妙,如若把

7、它改成“看” “望” 等就大失其趣,为什么这样说? 参考答案: “见”是无意中看见,如熟友相见,把人和物融为一体。 “看”或“望”好像是有意地远观, 使人和物拉开了一段距离。 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归隐生活的闲适自在。 巩固练习: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空”在文中是“白白地、孤独、形单影只”的意思。 抒情主人公伫立在玉阶,痴痴地、徒劳望着暮色中归飞的宿鸟。鸟归人不归,触景生情,引 起无限愁思。 “空”字表达了抒情主人公苦苦等待而

8、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的感情,增添了全词的“愁” 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练习及答案答案示例: 练习 12】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问:前人认为, “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 答:同意。 (步骤一:表明看法 ) “看”,在诗中指“回望” (步骤二: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 每一次回望, 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 (步骤三: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只一“看” 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步骤四:联

9、想想象,点出意境,或表达的感情) 练习 13】(2005 年辽宁卷)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宋?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 宋?方维深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问:两首诗的末句,一用“应有” 一用“犹有” ,哪个更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答案一:我以为“应有”比“犹有” 更好。 (步骤一 表明看法 ) “应有”是“应该有”而 未必“有”。写出诗人渴望寻找旧影的心绪。 (步骤二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 “应有”, 主观上有必然判断, 表明诗人寻觅旧迹旧影时既有希望与自信, 也有失意与怅惘,

10、更可能有 寻而未果的不甘,二字蕴含丰富,可谓传神之笔。 “犹有”二字则无此意趣。 (步骤三 步骤 四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意境,或表达的感情 ) 答案二:我以为“犹有”比“应有”更好。(步骤一 表明看法 ) “犹有”意思是还有,眼 前实实在在的存在。 (步骤二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 “犹有”自然道出,却出人意料, 去年系舟的痕迹竟还保存到现在, 说明此地人客罕至, 偏僻与荒寂。 进一步传达出了诗人那 种孤寂怅惘的心绪。 (步骤三 步骤四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意境,或表达的感 情)而“应有”二字却不能道出此意。 【练习 14】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唐)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

11、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问: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 要分析。 答:这两个字确实用得传神。 (步骤一 表明看法 ) “系”是挽住,牵着。 (步骤二 解释该 字在句中的含义 )用“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 的动作,表现它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般 般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步骤三 步骤四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点出意境,或表达的感情 ) 【练习 15】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12、,官应老病休。飘飘何 所似?天地一沙鸥。 问:前人谢榛评此诗说: “涌字尤奇。 ”其实前一“垂”字亦“奇” ,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垂”“涌”二字的精妙。 答:“垂”“涌”二字确是用得精妙。 (步骤一:表明看法 ) “垂”,低,低垂,星星紧贴地平 线。“涌”,翻滚,涌动。月照大江, 月光随影涌动。 (步骤二: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 “垂” “涌” 二字描写星星低垂于广阔原野,月光下江流涌动着的景象, 这种阔大的景象恰与 “危 樯独夜舟”之“独” 、“天地一沙鸥”之“一”情景交融。(步骤三: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 景象 )阔大的景象之下是一个极其渺小的自我,居无定所,浪迹天涯,突出了被广阔时空所

13、 挤压的诗人飘泊无依孤苦忧惧的形象。(步骤四:联想想象,点出意境,或表达的感情) 答题提示:诗学是人学,诗词最终要抒写的也是人的形象、人的情怀。我们读诗,就是要读 出诗后的“人”来。 【练习 16】 溪居即事 崔道融(唐)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问: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 “疑”“急”二字用得传神,为什么? 答:“疑”“急”二字用得确是传神。 (步骤一:表明看法 )“疑”,怀疑,大人本不疑,小孩 才疑。“急”,急忙,扣住小童的思维特点来写,很有情趣。( 步骤二: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 义)乡村春日,人们都在田间劳作,村里很是清静的,除了孩子们在宅前屋后

14、嬉戏之外,少 有闲人。有一位小童正玩得痛快,突然发现有船进湾来了,以为是客人来了,撒腿就跑了回 去,急急忙忙地解脱柴门的扣子,打开柴门迎客。(步骤三: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作 者用“疑”“急”二字,把儿童那种好奇、兴奋、粗疏、急切的心理状态描绘得十分传神。 诗人成功地描写了一个热情、天真、可爱的农村儿童的形象。(步骤四:联想想象,点出意 境,或表达的感情 ) 【练习 17】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问:这首诗第三、四句中的“旷” “低”“清”“近”几个字用得精妙,请作简要赏析。 答:“旷”“低”“清”“近”几个字确用得精妙。 (步骤一:表明看

15、法 ) “旷”,空旷,空阔。 “低”,比低。“清”,澄澈。“近”,紧挨着,相隔距离短。(步骤二:解释该字在句中的 含义 )日暮时刻,旷野苍茫,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 江水中,和舟中的人是那么的近。(步骤三: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诗人满怀愁绪, 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宇宙之中, 经过一番上下求索, 终于发现了还有一轮孤月和他是那么亲近, 寂寞的愁心似乎寻得了慰藉。(步骤四:联想想象,点出意境,或表达的感情) 【练习 18】 早梅 齐己(唐)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 应律,先发望春台。 问:齐己是唐代诗僧。

16、曾携诗卷谒郑谷,有早梅诗曰: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郑 谷曰:“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 ”齐己不觉投拜曰: “我一字师也。 ”这就是著名 的“一字师”的故事,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郑谷将“数”改为“一”之精妙所在。 答:改“数”为“一”确实精妙。 (步骤一: 表明看法 ) 梅花开于百花之前,而这“一枝” 报春,先于众梅,更突出早开之梅之不寻常。 “一枝”与题目更切合。所以,这改动的“一” 字看似平淡无奇却很耐咀嚼。(步骤二、步骤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把该字放入原 句中描述景象 )这不是数量的多寡,而是意境的高下。改诗更能突出观察之细腻和对春天的 渴望。 (步骤四:联想想象,点出意境,

17、或表达的感情) 【练习 1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6 分)(2006年福建卷) 端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端居:闲居。素秋:秋天的代称。 问: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3 分) 【答案】不同意。 (步骤一:表明看法 ) “敌”字在诗中的意思是“承受” 。 (步骤二:解释该 字在句中的含义 )家书远来、回归家园都是杳邈难期的梦。梦醒时分,只有空荡的床榻陪着 自己面对寂寥凄寒的秋夜。 (步骤三: 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敌” 字不仅突出 “空床” 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

18、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 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步骤四:联想想象,点出意境, 或表达的感情 )“对”字不能体现出这种无法承受的凄怆。 【练习 20】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以下问题(6 分)(广东卷)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红,远帆片片点归艭。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 注:艭:小船。海幢,即海幢寺。 问: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 (3 分) 【答案】“带”,带来。 (步骤二: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横空向南飞去的老鹤带来的钟声, 直传到海幢寺来。 (步骤三: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采用了拟人手法,赋予“老鹤”人 的动作,使画面具有动感。(步骤四:联想想象,点出意境 ) 【练习 21】阅读下面的小令,回答问题。 (8分)(上海卷 ) 黄钟 人月圆张可久山中书事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 老村家。山中何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