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教学设计_第1页
《密度》教学设计_第2页
《密度》教学设计_第3页
《密度》教学设计_第4页
《密度》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第二节密度第一课时(重 建课)新时间备课人授学习目标1. 知道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会描述密度的意义。2. 通过探究,能理解并说出建立密度概念的方法,比值定义法。3. 会表达密度的含义。目标制定依 据教材分析:(缺少前挂后连的分析,前力,后各类压强、浮力)教材编写的逻辑有点不清,它忽视了密度教学中一个关键问题 -为什么要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来定义密度,只回答了是什么,而没 有回答为什么。教材对密度概念的引入是生硬的,同时教材通过描点、画图,为得出密度的概 念服务,也显得力不从心,我认为已经偏离了密度概念得出的逻辑路线。教材没有处理好变与 不变的关系,导致学生无法理解质量、体积、密度三个物

2、理量之间的关系,因此学生只会记住 密度公式,而对密度概念没有深刻理解,所以在研读教材时,我们从生活现象入手,油比水轻, 铁比石头重,作为起始问题放下去,暴漏学生的前概念。弓1领学生得出比较的前提:取相同的 标准比较,及体积相冋。提出第一个大问题放下去:质量不冋,体积不冋的铁块和石块如何比 轻重?第一收:比值定义法。第二放:当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变化时候,比值变吗?第二收:同 种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相冋;不冋种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不冋。第三放:比值跟质量和体 积有关吗?第三收:比值跟质量和体积无关,是由物质本身决定,引出密度概念,密度用比值 来表达。通过三放三收的策略,完成对密度概念建立逻辑关系的梳

3、理,有序深入,环环相扣。 学情分析:密度作为抽象度比较高的概念,一直以来就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对密度的认识 夹杂着很多错误的观念,很难上升到是物质本身决定的一种性质,而且跟质量和体积还没有关 系。所以降低重心,从比轻重开始,这也和学生的日常经验和认知倾向相一致。弓1领学生从上 位概念的角度去认识比较的方法“单位内的量”,再设计实验,让学生去发现同种物质比值相同,跟质量和体积无关,引领学生追根溯源,原来是物质本身不冋造成的,因此建立密度的概念就 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用比值的方法来定义密度也是在探索中发现的,而不是给予的方法。让学 生在经历的过程中,主动发现,建构新知。学生明晰了来龙去脉,对

4、密度概念的理解也就有表 面走向了深入。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常规积累提出问题:1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是怎样的?用到了什么方 法?2. 质量单位如何换算?t kg g mg3. 体积单位是如何换算的?m3 dm 3 cm 3复习准备温故而知新,为新知的学 习做支撑。暴露学生的真实起点,并为下边的认知冲突埋下伏笔。引入新课提出问题:生活中常听到这样的说法“铁比石头重”,谈谈你的看法?核心推进过程环节一:如何比较铁块和石块的轻重学生回答:铁的质量比石头大 演示:一个小铁钉和一块大石头,石头质量大, 和刚才的结论是矛盾的?应该怎样表述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得到达成共识:体积相同的前提 下

5、比较质量。出示第一组数据:学生根据经验和 已有知识,独立 思考,并说出自 己的看法学生思考:如何 将矛盾的说法合理化呢?通过认真冲突引起学生 思考,寻找比较的前提。研究对象质量/g悴积/cm3铁块39.55仃块8130学生独立思考,并把想法说给同桌听并提出问题,如何比较铁块和石块的轻重?学生思考后回答,得到两种方法:一是铁块的体积和质量都扩大6倍,体积和石块相等,进行比 较。二是石块的体积和质量都除以6,体积和铁块相等再进行比较。出示第二组数据:研究对象质旱/g体积饮块39.55II石块286.432如何比较铁块和石块的轻重?学生展示方法:将质量和体积相比。老师进一步 追问:比值的含义是什么?

6、并板书相比的过程, 生表达比值的含义:单位体积所含物质的质量。点拨提升:跟速度的建立进行沟通,跟比较的普 遍方法,“单位内的量”及上位概念进行沟通。环节二:探究同种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的关系学生独立思考,说出思路学生说出比值的 学含义。建SE相同的标准单色内的量3比值法比较fl1 .物体运动的快慢-时间相同-单位时间内的路程学生回忆、理解乙物质的轻重一-体积相同单位体积内的质星提出问题:当铁块或者石块的质量和体积发生变 化时,比值会变吗?这种比较的方法可行吗? 实验探究: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会变吗?操究;同种物质质与体积的出值会变吗?提供器材:一组进一步体会控制体积相 等。同时打开学生思维

7、, 多方法获得体积相等。此时的两组数据跟第一组对照,没有了明显的倍 数关系,促使学生深入思 考:让体积相等,还有更 好的方法吗?跟速度进行沟通,跟上位 概念进行沟通,让学生进 一步理解比值方法的普 遍性,为下一步密度用比 值表达,做好充分的准备塑料块,一组铁块,一组铝块,刻度尺和天平, 小组合作探究。数据展示:硏究对象质/g体积 /cms咦量跟博积的比值 g/cma塑料166611翠料20 701 1塑料3111Q11铝块116.262.7叱21 682,7铝块327102.7铁块146 0670诜加62.487.6铁块378107.8学生展示交流: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不 变的,当物质变

8、了,比值也就变了,因此用比值 的方法可以比较物质的轻重。点拨: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相同,不同种 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不同提出问题:根据数据你还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不仅对数据进行横向比较,还要纵向 分析,面对同种物质,质量变大了,体积变大了, 比值却不变,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升华认识:比值跟质量和体积没有关系, 而是由物质本身决定,物质不变,比值不变,物 质变了,比值也就变了。拓展:1.分子排列的疏密度也会影响比值的大小水冰点拨:水结冰,体积膨胀,分子排列稀疏,比值 变小。及状态不同,分子排列疏密度不同2 一般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影响分子排 列的疏密度,因此比值还受温度的影响。(用

9、m/v去分析)同桌合作、探究完成数据的测量、记录分析通过实验验发现规律根据数据思考:你发现了什么规律?鼓励学生打开思在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维:你还发现了分析时候,抓住关键点,什么?谁变?谁不变?体会比值是有谁决定的。领悟分析数据的方法学生倾听领悟,采用渗透的原则,不追求打开思维,进一学生理解的透彻,让学生步深化理解对密度有一个整体的认知。用m/v这个公式去领会比值的变化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用证据说话,因此用m/v分析问题。通过聆听老师的总结:物质本身决定了物体有轻重之分,受状态 和温度的影响,物质的这种性质,我们定义为密 度。环节二:建立密度概念点拨提升:物质本身决定决定了物质有轻重之分,

10、这种性质,用密度概念来描述,通过探索,物质 的轻重之分可以通过比值的方法来区分,因此密 度的大小也可以通过比值来表达,所以我们就用 比值定义法来定义密度出示提纲: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阅删本口4岚学习唯鱼转化提升,进一 步领会密度概念 的建立根据知识框架自主学习密度知识 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检验自己 学习的效果观察密度表,并思考问题打得开思维创畅所欲言学生的总结提升能力还 是有限的,通过老师的介 入,梳理其中的逻辑关 系,让学生明晰密度概念 建立的逻辑关系,深化理 解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 种性质。和速度的知识建立联系, 进一步明晰概念学习的 知识结构。巩固基础知识渗透有序分析数据的方 法,通过数

11、据事实来回扣 密度的建立过程,进一步 体会密度是物质本身的 一种性质,跟质量和体积 无关。通过题目进一步巩固对密度概念的理解速廈=1. 建立概念目的:2. 走义:3. 公式:4. 国际单位:5. 物理章义:(含义)ff宰庐比昵転让学生把学习速度的基本步骤迁移过来,自主学 习密度的定义、公式、单位、物理意义。学生回答自主学习的内容:目的、公式、单位、 物理意义。点拨:1.密度符号的书写格式。 环节四:巩固与拓展1. 要求认真观察密度表,并思考问题:通过观察 密度表,你会怎样向他人描述密度呢?小组内首先互相说一说,然后小组代表发言。 点拨:(1) 观察数据,相同的有哪些?说明了什么? 不同的数据有

12、哪些?说明了什么?特殊的数据有哪些?说明了什么?(2)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由物质本身决 定,跟质量和体积无关。(受状态、温度影响)2. 巩固训练:(1)对于公式P=m 的理解,卜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成正比,质量越大,密度越大B. 物质的密度与其体积成反比,体积越小,密度越小C. 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是确定的,与其质量多少或体积大小无关D.以上说法都不对(2) 一杯水喝掉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与原来的相 比()A.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B .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C.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D .质量减小,密度减小小结1:密度概念是怎样一步步建立起来的? (我学习的过程

13、是怎样的)2我学到了什么知识?3我用到了什么方法?独立思考从知识、方法、过程三个角度去反思板书设计检质本身1t(状态温度)1刃丿山f 141d比作i/I密度*决定比值的大小弁反映密度的不同教学反思:本节课是一节比较抽象的概念课,在设计的时候,我遵循的原则就是概念课要讲清楚为什么建立概念?怎样建立?概念表达了什么?鉴于课本对为什么建立概念并没有表述清楚,因此我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了一定的补充。我首先从如何比较物质的轻重这个问题入手,来设计这节课,解决为什么建立概念的问题。 通过提出问题 铁比石头重”,和出示的例子:小铁钉比大石头轻,造成认知冲突,从而引领学生意识到,比较不同的量,首 先

14、要建立相同的标准,得到控制体积相等。然后通过出示两组有递进性的数据,第一组数据铁块和石头有 倍数关系,学生容易找到体积相等的办法,扩大或者缩小倍数使体积相等,当体积倍数关系不好找的时候, 该如何优化方法呢?因为有了速度概念建立的方法,学生能够想到用比值的方法,而且学生也能说出比值 的含义。如何将问题的探究推向实质,老师及时介入,提出有转折性的问题:当物质的质量和体积都发生 变化的时候,比值会变吗?用比值比较轻重的方法还行的通吗?问题就转化为探究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 比值是否相同?面对探究结果,发现同种物质,质量跟体积比值不变,物质变了比值就变了。用比值的方法比较轻重 是可行的,解决了怎样建立概念的问题。但是学生的认知很难上升到比值跟质量和体积无关的高度,这时。 老师引领学生及时纵向分析数据,质量变化,体积做相应的变化,而比值不变,也就是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