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教学细节 成就完美课堂_第1页
关注教学细节 成就完美课堂_第2页
关注教学细节 成就完美课堂_第3页
关注教学细节 成就完美课堂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注教学细节 成就完美课堂 【摘 要】:在课堂教学的动态进程中,教师应准确洞察学生心灵的秘密,敏捷地捕捉学生在课堂稍纵即逝的细节;不断捕捉、判断、重组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见机而作,对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应及时纳入课堂临场设计的范畴之中,适时调控,充分利用,激活课堂教学,促进课堂有效生成。 【关键词】:课堂教学 细节 关键 “微”就是教学细节,指的是教学中的细小环节以及其中的教学活动。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汪中求在细节决定成败中说:“细节就是全局的基础和细胞,细节成就成功,细节成就完美。”对于品德学科教学来说,细节显得尤为重要,因为道德就渗透在这些许多细节之中

2、。 一、案例片断(品德与生活第三册我也棒) 师:下面我们一起玩一个“击鼓传花话优点”的游戏。在游戏中,鼓声停的时候花落在谁手中,就请你勇敢地站起来大声地向同学们介绍一下或者展示一下自己的优点。而其他同学呢?请你们都当一回小评委,你们要认真地听,仔细地看。如果你认为这个同学介绍得优点真是很出色,就请你们用热烈的掌声告诉他,真棒!准备好了吗?游戏现在开始。(鼓声停止,花传到刘江手上) 师:好,我们现在请刘江来展示一下自己的优点吧! 生:(停了好久,小脸儿涨得通红)老 师,我我没有优点 师:(顿了一下,然后转向大家)你们觉得刘江同学的身上没有优点吗? 生:不是的。我觉得他的作业每天都是按时完成的。

3、生:我觉得他做值日也很好的,因为我和他是一个小组的。 师:哦,那么我们一起再来帮刘江找找优点。我还要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来画五角星,每说一个优点,我们就给刘江画上一颗星。 生:我觉得他虽然不爱讲话,但心中还是很喜欢大家的。 生:我知道他经常帮奶奶做事情的。 二、简要分析 在这个案例中,最让人感动的是教师对那些弱势学生的特别关注,让同学们帮他一起找优点,使他们也同样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刘江是班级中的一个单亲孩子,父亲早逝,母亲也去了另外一个城市工作,很少回家,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这个孩子平时比较孤单,大家在一起玩时,他总是站在一边看,自己却很少主动去参与,但是从内心来说他是希望与大家一起的。

4、“我我没有优点”,这是孩子自卑心理的具体体现,也是课堂中出现的一个细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也经常碰到。老师在这里没有轻易地放弃,没有以“请你再想一想”、“我想你有很多优点的,只是自己没有发现而已”这类语言来搪塞,而是紧紧抓住了这一细节,通过全班的努力,硬是从刘江的身上找到十一处优点。尽管这是一个细节,但他关注学生的生活、知识、情感、体验和生命发展的过程,就是舒展智慧、落实理念、改变行为、提升教育品质的过程。关注细节的教学,必定是成功的教学;关注细节的教师,也必定是成功的教师。 三、解决策略:关注完美的“细节” 细节,体现的是课堂的真实,我们关注细节,实际上就是关注课堂,关注学生。对于品德学科来

5、说,这种细节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一个人的道德往往在这些细小的地方得以体现,因此,发现细节就是发现隐藏在学生心灵深处的灵魂,把握细节就是把握心灵与心灵的对话。 1关注细节、人性课堂 “教学细节”,形成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中,是构成教学行为的外显的最小单位。“外显”表明细节是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东西,它可能是学生困难时的帮助、迷茫时的指点、失败时的鼓励、成功时的共享、出错时的包容,也可能是不闻不问、视而不见、漠然处之关注教学细节,教师要永远对课堂中的“人”充满真切关注和终极关怀,要让教学细节回归“生命关怀”的教育本质,有效触动学生心灵,让灵动的智慧和人文的光辉盈溢课堂。这样,我们就能在细节处见精神

6、、显功夫,就能在打造细节的同时成就人生,成就完美。 上面这个案例中的老师就是很好的一例,他对细节的处理充分展示了他对弱势学生的关爱,在课堂上,既见课,又见人,表达了教师对学生的无限关爱。 2关注细节、抓住关键抓住“关键性细节”去突破、生成。课堂中的教学细节很多,我们不必也不可能什么都去生成,什么都去解决,那样的话,课堂就不再是一个整体,而成为细节的堆砌,但是要避免出现“东一榔头西一槌子”、“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就到哪儿”的自流式生成。 那些关键性的细节对于学生的道德发展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可以抓住它,并运用我们的教育智慧去充分地发挥它,那么,细节必定会影响整体,影响教育,影响孩子漫长的

7、一生。上面这个案例中的孩子,他做梦也想不到自己居然会有如此多的优点,在他人,特别是伙伴的眼中,他是如此地受人欢迎。我想,一个细节可能会让这个孩子从此走出孤独的阴影,走向灿烂的明天! 3关注细节、寻求无痕记得一位中国教育家说过:“不露痕迹的教育是最有效的教育。”关于不露痕迹的教育,特别是品德课如何来体现无痕迹教育,我想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的“四块糖”的故事,可以给我们做出最好的诠释。其实,真正的教育不是反复“叫育”,而是点到为止,润物细无声的无痕教育。 对于细节的处理,我想要追求的就是无痕的处理,就是那种 “天上不留痕迹,鸟儿却已飞过”的境界,老师用一种有意识的教育行为,学生却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得以感悟。学生习惯的养成,品德的提升,往往不在于别人的说教,而在于自身的感悟与体验。 叶澜教授对理想的生成性课堂曾做过这样的论述:“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案,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在课堂教学的动态进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