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2015 2016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要点及参考答案1_第1页
完整word版2015 2016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要点及参考答案1_第2页
完整word版2015 2016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要点及参考答案1_第3页
完整word版2015 2016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要点及参考答案1_第4页
完整word版2015 2016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要点及参考答案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复习思考题:1、如何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及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答:(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从不同的角度,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做出不同的回答第一,从它的创立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看,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后由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第二,从它的阶级属性看,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 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第三,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看,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

2、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完整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 是马克思主义理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从狭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是指由马克思和思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 体系。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和思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 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运用和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产生是历史的必然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首先,资本主义经

3、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直接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开拓了人们的视野,使总结和概括规律成为可能,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社会历史条件。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要。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制度的完善,使社会矛盾尤其是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尖锐的阶级矛盾和阶级冲突,导致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风起云涌;以三大工人起义为标志的一系列工人运动风靡欧洲,表明了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无产阶级已经从一个自在的阶级逐渐转变为一个自为的阶级,无产阶级革命急需革命理论的指导, 为

4、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坚实的阶级基础,使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成为历史的必然。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首先,马克思恩格斯个人条件: 注重实践,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力求解决现实的社会 问题,从不空谈理论;同时他们又十分重视革命理论的作用,潜心研究、刻苦钻研、严谨治 学,从不迷信前人或圣人, 而是对人类文化遗产和文明成果进行批判的继承;在批判一切错误思潮中建立起革命的理论体系。其次,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前提: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其中,主要是批判的继承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和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

5、学的理论来源;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等一系列社会科学的成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料。再次,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科学基础:以三大科学发现为代表的一系列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揭示了自然界的辩证性质和发展的规律性,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的直接的科学依据。马克思恩格斯积极参加和指导工人运动,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争取工人阶级解放的斗争。他们始终处在国际无产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最前沿。他们在斗争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是他们开创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条件。他们批判性地继承和吸收了当时的各种优秀学说,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了马克 思主义理论。所以,马克

6、思主义及其哲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2、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革命。答:唯物史观的创立宣告了唯心主义的彻底破产。 唯物史观的创立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唯物史观的创立使研究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理论成为科学。唯物史观的创立对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具有重大的意义。(1)唯物史观创立的伟大意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唯物史观的创立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的基础上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有机的结合起 来,克服了以往旧哲学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相分裂的历史局限性;在唯物和辩证的基础上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是唯物主义第一次成为贯穿始终的科学的哲学理论, 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

7、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革命。(2)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的伟大意义第一,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 展规律。第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 必然代替的历史命运。第三,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为认识历史运行机制和发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为全面揭示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奠定了基础,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结论提供了理论依据,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革命。3、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 观)。答;(1)哲学的内涵: 哲学不是宗教,而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不是科学,而是对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不是艺

8、术,而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不是政治,而是以最一般的范畴和逻辑体系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形态。(2)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因为:这是由哲学对象、内容、性质、宗 旨决定的,也是哲学发展史证明了的。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第一,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即从思想根源上说, 世界的本原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精神和物质谁在先、谁在后、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 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第二,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两者是否有联系、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意识能否反映物质的问题。在哲学基本问题这个意义上,存在、物质是同

9、一含义,思维、精神和意识是同一含义。在其他情况下,存在与物质、思维、精神和意识是有区别的。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认为物质和意识有同一性或有联系为可知论,反之为不可知论。 除庸俗唯物主义以外的一切唯物主义和彻底的唯心主义都认为世界是可知的,即是可知论。(3)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在历史观领域的具体表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而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后才 开始。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是坚持群众史观还是坚持英雄史观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史观

10、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4、如何理解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答:(1)列宁的物质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 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2)列宁的物质定义的含义: 物质是一种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根本“特性”; 物质是不依赖人的主观感觉而独立存在的,存在于人们的感觉意识之外; 物质是可以被人们的感觉所认识的,世界是可知的。(3)列宁物质定义的意义从而就从根本上坚持了唯物主 列宁的物质定义强调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义的一元论原则,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肯定、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可知论,同唯心主

11、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从具体物质的个性中概括了物质共性,克服了形而上学的缺陷; 体现了以对立统一的辩证观点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重大的方法论意义。 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5、如何把握物质、运动、静止,时间和空间的含义、特点(或特性)及其 相互关系?答:(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根本属性 运动是指一切事物的一切变化及其过程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因为:第一,相互联系的物质之间必然产生相互作用,而事物的相互作用一定会引起物质的变化,变化即是运动。所以,运动是物质自身所固有的根本属性。第二,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

12、是 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 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或承担者;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 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 它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它有二种基本情形: 其一是指相对于一定的参考系,事物没有发生相对位置的移动。其二是指事物没有发生质变承认静止的意义在于: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必要前提,是测量和计算运动的尺度。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

13、统一。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不能创造、消灭和改变。人们只能创造、消灭和改变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运动方式等等,却不能做违背规律之事,否则将影响、阻碍社会的发展或个人的发展。 物质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基本形式有五种: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各种运动形式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存在方式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空间是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顺序性、久暂性或持续性。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和结构性。特点是三维性。 时间空间特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因为物质世界是客观的,物质的运动第一,时间和空间特性的绝对性是指它的客观性。是客观的,所以

14、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一一时间和空间也是客观的;第二,时间和空间特性的相对性是指它的具体性和可变性。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会随物质形态的不同而不同,随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第三,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可变性是相对的。 时间和空间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第一,具体物质的时空是有限的,但它包含着无限的发展趋势;宇宙时空是无限的,但 是它包含着无限多的具体有限的事物。第二,无数具体物质及其时空构成无限的宇宙时空;第三,宇宙世界是无限和有限的统一;第四,任何割裂宇宙时空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观点都是形而上学的。(3)时间和空间与物质及其运动是不可分割的6意识的涵义、本质及其

15、作用?答:(1) 意识是自然界或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起源);是社会及社会劳动的产物 (起源);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说明只有人脑才是意识的物质器官(生物学本质);意识的(社会)本质是客观对象的主观印象,即意识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2)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发挥途径意识的能动作用,也称为意识的能动性或意识的反作用。它是指意识能动地对认识和实践的指导作用。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有以下途径: 坚持物质决定意识的基本观点,是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 前提。所以,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了解揭示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性,不做也不能做违背规律之事,是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

16、用的关键。 实践是实现意识能动作用的根本 途径,要求我们理论联系实际,把主观意图、构想和 设计等付诸实践。 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和技术条件。否则就会发生“巧妇难 为无米之炊”的后果。 正确把握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按照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趋势,勇于探索、开拓创新、自主选择、抓住机遇、振兴中华。7、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答:意识的能动作用,也称为意识的能动性或意识的反作用。它是指意识能动地对认识和实践的指导作用。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1) 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

17、规律的 基础上,才能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认识和改造自然界,要尊重自然界的规律;认识和改造社会,要尊重社会规律。 人们能够创造历史,但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正如 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不能自由选择这一种或那一种社会形态。 只有遵循历 史的规律和进程,把握时代的脉搏和契机,才能真正成为历史的主人。(2) 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承认规律的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通过自觉的活动能够认识规律的利用规律。人的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对自然和社会的改造、人的需要、利益是历史活动的重要动因。具有主观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 人们为了

18、满足自身的需要,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去改造世界。 所以,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唯心主义历史观把人们的思想动机看做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显然是错误的。但是,不承认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不承认思想、理论的巨大力量,也是不科学的。重要的问题在于如何使思想、理论同实际相一致。8、如何全面理解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和发展观及其意义? 答:(1)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及其意义联系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要素之间相互依赖,影响,制约,作用的关系。 联系是普遍的。 联系存在于一切事物及其过程的始终,世界上没有不联系的事物,所以联系具有

19、普遍性的特点。不论人们是否认识 联系是客观的。物质世界的联系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识而存在的, 到它。物质是客观的,所以联系也是客观的,联系具有客观性的特点。也不是单线的,且是 联系是复杂多样的。 这是因为客观事物的客观联系不是单向的, 不平衡的。所以联系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改变条件必须具备改变 联系是具体的,所以是有条件的。条件一般是不可以改变的,条件的条件。条件就是制约某个联系的更高层次的联系。联系又具有具体性和条件性的特点。 联系构成系统,事物作为系统而存在。所以联系具有系统性的特点。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方法论意义: 既然联系是普遍的, 事物的质就是通过联系表现出来的,所以要求我们认识、 分析问

20、题应从联系入手。 既然联系是客观的,所以我们必须从事物的客观联系出发,即从实际出发,分析和认识问题,避免主观任意性或先入为主。 既然联系是复杂多样的,所以我们只有从各种不同的联系中找出并把握那些主要的、 直接的、内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既然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所以要求我们在认识、分析和处理问题时必须一切以时 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即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既然联系构成系统,事物作为系统而存在。所以要求我们应系统的、 全面的认识、分析问题,防止主观片面性,把事物放在其产生和变化的特定环境系统中去考察。(2)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及其

21、方法论意义唯物辩证法关于发展的基本观点 联系构成发展,即发展是由联系引起的。因为相互联系的事物之间必然产生相互作用,其结果就一定会引起事物发生变化,变化就是运动,其中发展一种特殊运动变化。所以说发展是由联系引起的。 发展是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质变(质的飞跃)运动。 发展是一个曲折的递进过程。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和总方向是前进上升的,但是具体道路是迂回曲折的,发展是事物不断克服内在矛盾和外在障碍的复杂过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 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 发展的实质是新陈代谢,即旧事物不断灭亡,新事物不断产生的过程。

22、科学的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 促进全面发展, 保持协调发展,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实行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方法论意义 既然发展是由联系引起的,所以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只有认真地处理好各种关系(联 系),才能理顺关系、创造条件,为发展开辟道路。 既然发展是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质变(质的飞跃)运动,所以我们应当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和现实状况,制定符合、顺应事物发展趋势的理想、目标体系,从现在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面前的每一项工作,通过阶段性的目标任务体系的实现向更高的目标发展。 既然发展是一个曲折的递进过程, 所以我们应该认准社会发展目

23、标, 坚持不懈,努力 奋斗;同时科学地预见可能产生的各种困难, 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过程的长期性与复杂性, 做 好克服困难和应付各种突发事件的物质、精神和心理准备。 既然发展的实质是新陈代谢,所以我们要不断创新、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正确认识和区分事物的新与旧。新事物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促进发展生产力的事物,反之则是旧事物。创新的关键是善于打破陈规、纠正错误与偏差,解决问题。 既然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我们就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 促进全面发展、保持协调发展、实行统筹发展,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实现可持续发展。9、如何理解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内涵及其辩证关系和意

24、义?答:(1)矛盾就是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一一又称统一性、一致性,都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之间内在的、有 机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它体现着对立面之间的互相吸引、互相转化的趋势。首先,矛盾着的对立双方互为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彼此相消;矛盾的矛盾双方必须是共处于同一个统一体之中;其次,矛盾双方具有某种共同点。 矛盾双方之所以能够相互联结在一起构成一个同一体, 就是因为矛盾双方具有某种共同点。没有共同点就构不成矛盾,也就不可能相互依存。再次,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渗透,具有相互转化的趋势;即矛

25、盾双方的相互转化具有内在根据和基础。反对、限制、否定、 克服等属矛盾的斗争性一一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互相排斥、 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互相分离的性质和趋势。(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既互相联结又互相区别第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同一性不能离开斗争性而存在,斗争性也不能离开同一性而独立存在。第二,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又有显著区别。同一性是相对的,即它的存在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即它的存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4)意义:一方面,说明并揭示事物变化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以此与形而上学划清界限;启示我们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要从矛盾的内部去寻找原因 和解决办法

26、;另方面,发展是对立面的同一和斗争,即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相结合的矛盾运动使事物得以变化、 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和谐中看到对立与统一;在对立统一中谋求和谐。10、唯物辩证法的“重点论”和“两点论”的关系是怎样的?答:唯物辩证法中的“重点论”,是指在处理问题时,要在事物的矛盾体系中抓 住主要矛盾;在每一矛盾统一体中抓住矛盾主要方面。 坚持重点论才能解决好主 导全局的关键问题,并由此带动全面工作的开展。形而上学的一点论与此不同,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只看到一种矛盾情况或 一个矛盾方面,而忽视甚至抹煞另一种矛盾情况或另一个矛盾方面。 这种观点从 根本上否认了矛盾的存在。所谓“两点论”,就是既要抓住主要

27、矛盾,又要注意次要矛盾,既要抓住矛 盾主要方面,又要注意矛盾次要方面。这里的“两”不是机械的数字,可以是“两”, 也可以是多。唯物辩证法中“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紧密相联的。(1 )一个系统的矛盾的展开与逐步解决都要经历一定的过程和阶段。该过程和阶段无论长短,都有其特殊矛盾。而在这些矛盾组成的矛盾群中又存在着根 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根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始终,规定 着事物的性质;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非根本矛盾和次要矛盾处于 从属地位。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2) 在处理问题时,要把

28、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起来,看问题、办事情既要 全面,讲“两点论”,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体现重点论要求。解决问题时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照顾全局,防止以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 以偏概全,也要 注意,不能不分轻重缓急,平均使用力量,这是唯物辩证法科学理解、正确运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基本要求。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3)“两点论”和“重点论”是辩证统一的, 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前提,两点论内在地包含着重点论。 点是两点中的重点。在研究主要矛盾和非主要 特别要坚持唯物辩证法 坚持重点论。这是唯物辩证(4)坚持实际工作中的重点论与两点论相统一。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之间

29、的辩证关系时, 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在坚持两点论的前提下,法必须牢固坚守的一个基本的理论阵地。 在实践中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 一,既要反对离开重点谈两点的均衡论,又要反对离开两点谈重点的一点论。解决问题时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照顾全局,防止以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形而上学的“一点论”以点代面,抓了重点丢了全面;“均衡论”不分轻重缓急,平均使用力量。两种方法都会导致工作的失误。1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方法论意义是什么?答:(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髓。即共性与个性、一 般与个别、绝对与相对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它们是相互区别、相互联结的区别:矛盾的普遍性是

30、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普遍存在于宇宙世界,是事物 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而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事物、每一过程的矛盾及其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是事物的个性,它的存在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联结:一方面,共性不能离开个性而单独存在,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 出来,无个性即无共性;另一方面,个性也必须与共性相联系而存在,个性中也包含着共性,只有个性而没有共性的事物也是不存的。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和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区别是相对的,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掌握这一原理的意义 这一原理,为人们提供了科学的认识方法。是指导人们认识事物从个别到一般、又 从一

31、般到个别不断深化的科学思路。、“解剖麻雀” “一般号 这一原理,为人们提供了科学的工作方法。它是“典型实验” 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等科学工作方法的理论根据。 这一原理是帮助我们理解整个矛盾学说乃至辩证法理论的关键环节。 这一原理,是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必须和各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根据。总之,这个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于:我们不论做什么事,都应把普遍真理(原理)与 具体实践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2、“度”的含义及其方法论意义?答:(1)“度”一一是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等具体界 限,是质与量的有机统一,度与关节点和临

32、界点有关但不相同。(2)正确认识“度”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掌握度,才能正确把握事物质与量的统一,才能做到“胸中有数”。 在政治实践中,只有把握住度,即掌握住“适度”的原则,注意分寸,掌握火候,严 防“过”与“不及”,才能避免犯“左”或右的错误。 在建设实践中, 要求我们既要反对那种只顾数量,不顾质量的观点; 也要克服只讲质量而不求数量的片面性。应当坚持质量第一、质中求量、质量统一。 不能把度绝对化。当事物在其质的范围内还有发展余地时,要善于保持事物原有的度,不要主观任意地去超越它;但当事物发展受到它的质的严重阻碍时,就要敢于冲破旧的度,促进事物的发展。 实质上这是一个“最佳适度”问题。所谓“

33、最佳适度”,就是在事物的质所能容纳的量的活动范围内,能够最好地满足人们实践需要的量。合适才是最好的。总之,我们应当注意:凡事均有度,失度必失误,不能置之度外.1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是什么?答:量变和质变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1)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种性质不同的变化形式或状态,二者存在着本 质的区别。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性的、不显著的变化,是在事物的度的范围内的延续和渐进。质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质变表现为根本性的、 显著性的突变,是对原有事物的度的突破, 是事物的连续和渐进的中断。 所以二者是不同的、有区别的对立的。(2)量变

34、和质变又是统一的量变和质变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任何事物的变化总是在一定质的基础上先从量变开始的,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量变向质变转化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体 质变向量变转化:质变必然引起新的量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一方面,现并巩固着量变的结果;另一方面,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防止割裂量变和质量关系的形而上学错误。一是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的“激变论”左倾冒险主义、无政府主义等;二是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用量变代替质变的“庸俗进化论”、右倾机会主义、改良主义等。以至无穷,体现着量变可以转化为质变,质变又可以转化为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事

35、物的永恒的变化和发展的规律性。质变和量变的相互包含、相互渗透 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的部分质变。其中包括阶段性部分质变和局部性部分质变。 质变过程中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质变和量变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质、量、度的哲学范畴转化为方法论这一规律是我们认识和分析事物的重要的方法。 就是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以及最佳适度分析。即坚持适度原则,控制量这一规律要求我们把握度的实践意义,掌握最佳适度原则, 变的限度。理论意义(1)量变一定要引起事物的质变,这是普遍必然的。因此,应当认识质变的必然性,为质变做好准备,即要重视量的积累,为质变创造条件。在事物质变的条件已经成熟时,应该当机立断促使其质

36、变。反对右倾保守。(2)质变依靠量的积累,在质变条件还不具备的情况下,为了使事物发生合乎规律的 质变,应创造条件使事物保持质的稳定性。反对左倾冒进。质量互变规律对于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都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1 )把崇高的理想和求实精神结合起来。(2)既然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那么工作和学习上都应该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正 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我们就应该有远大的战略目光和勇于开拓的精神。 总之,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对待有益的事情要重视量的积累,促成飞跃,而对于 某些事情则必须坚持适度原则,防止盲目蛮干的思想和行为14、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是什么?答:1

37、、辩证的否定观(或什么是辩证的否定?)(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因为,任何事物都是肯定因素与否定因素的矛盾统一体。肯定与否定的矛盾运动总是由肯定因素占主导地位向否定因素占主导地位转化,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由于自身的因素而被否定。所以辩证的否定不是外力作用的结果,而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任何事物产生时,就孕育着否定自身的因素, 否定不是外力强加的, 任何事物都必然在一定条件下被否定。 例如,麦粒的辩证否定,是萌芽、生长;如果磨面,食用就不是辩证的否定。(2)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 否定是事物发展中具有决定作用的环节。因为发展是新陈代谢,是通过否定实现的。所以只有经过否定才能实现质变,

38、使新质取代旧质,事物才能由旧变新, 使事物得以继续发展,世界才呈现出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新事物总是在旧事物的母胎中孕育成长起来的,是由于对旧事物的否定才成为新事物的。所以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联系起来,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必经环节。(3)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扬弃就是表示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时,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既批判又继承、 既有抛弃又有吸收和发扬的关系。说明辩证的否定不是新旧事物的一刀两断,而是要继承和保留旧事物中的积极合理的因素。它体现了事物发展中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形而上学否定观则认为, 否定是外在的否定、 主观任意的否定;否定是绝对的否定,是

39、 不包含肯定的否定,这就既割断了事物的联系,又使发展中断;其信条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2、辩证否定观的方法论意义(1)对一切事物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而应根据客观事物自身的肯定因素或否定因素谁占主导地位,对事物进行基本肯定或基本否定。它启示我们要对一切事物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和方法,在考察事物时,必须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不 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2) 对一切古今中外的文化遗产和文明成果,都应坚持扬弃的原则和态度,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批判的继承。15、 和区别。答:(1)(2)(3)防止和反对和批判一切形而上学的错误

40、。一要反对崇洋媚外与闭关自守;二要批 判历史虚无主义和复古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或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联系和区别。都认为一是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区别主要在于旧唯、消极被动的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认识的本质是什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联系联系在于它们都是反映论, 物主义的认识论 直观的、机械的 础的,能动的反映论;旧唯物主义因为:旧唯物主义离开社会实践和人的历史发展来考察人及人的认识问题; 不了解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旧唯物主义脱离辩证法来观察认识问题。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

41、能动的反映论由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 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缺陷,突出了认识的能动性,从而从根本上驳斥了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和不可知论,把旧唯物主义的消极的、被动的、直观的反映论改造成为能动的、 革命的反映论。既坚持了 认识的唯物论,又坚持了认识的辩证法, 科学地解释了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问题, 实现了 认识论上的伟大变革。16、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是怎样的?答:认识和实践的相互作用表明了二者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一切科学知识都任何一种认识都来源 学习书本知识,而不是“源”。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的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

42、为解决实践提出的问题和任务而产生的。是人们实践经验的总结,实践出真知。从认识的总体上和根源上来讲, 于实践,都离不开直接经验;但是,这并不否认接受间接经验、书本知识; 接受间接经验,既是必要的,又是非常重要的。然而间接经验只是“流”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可能(1)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规定认识发展的方向,只有当实践向人们提 出新的要求和新的问题时,才能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从而获得新的认识。(2)实践给回答新问题提供了必要的经验材料,使发展新的科学知识成为可能。(3)实践的发展给人们不断地提供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4)社会实践推动着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

43、一标准从实践中获得的认识,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以及正确的程度如何,只能靠实践 来检验。一般来说,凡是在实践中被证实了的,达到预期成果的认识则是正确的;否则,就 证明认识同客观外界的规律性不相符合或不完全符合。一句话,认识正确与否,要靠实践来检验。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也是认识的归宿。 认识世界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求正确的理论, 指导 我们的实践,进一步改造世界。 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一切科学理论,都是为社会实践这个目的服务的。 离开了为实践服务这个根本目的, 认识也就没有意 义了。即认识只有回到实践才能实现其目的; 认识只有回到实践才能受到检验、

44、 完善和发展; 所以,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17、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答:(1)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规律通过实践而发现的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 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 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揭示了人类认识不断深化的客观规律即: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规律。(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对立的:这主要表现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两个不同的阶段;它们之间不仅有量的区别,

45、而且有质的不同。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直接接受信息,认识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信息作加工处理, 认识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二者是统一认识过程中不同质的认识阶段。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统一的: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18、如何理解真理的属性: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客观性(1)真理的内容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任何人、任何阶级都不能改变真理的 客观内容。(2)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实践也是客观的。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是不是符合客观, 不是由谁说了算,只能通过实践

46、来检验。(3)承认真理的客观性,也就是在真理问题上坚持了唯物主义。 真理的客观性表明真理对客观事物的依赖关系,但是决不能把客观真理同客观事物的存在混同起来。 真理的客观性表明真理的一元性。在同样条件下,对同一事物的同一本质关系只能有一种认识是正确的,因而只能有一个真理。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价值性。它既离不开主体的需要,“价值”这个概念反映的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一种效益关系。 也离不开客体的特征,两者缺一不可。也可以称第一,真理的价值是指真理能够满足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需要的属性, 作真理的有用性。第二,真理的价值是对社会主体而言,不是对某些个人或集团的主观欲望而言。第三,真理的价值要

47、通过实践才能实现。(4)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1)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所具有的如实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属性。只有正确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才能被称为真理。就真理的正确性和真理发展的无限性而言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第一,任何真理都有不依赖于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都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这就是说,我们是在承认真理客观性的意义上,承认真理 的绝对性。第二,每一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进一步的接近或逼近,真理的发展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刻地反映世界,因而,就整个人类的无限的思维本性来说,能够完全地表现和揭示客观真理,这也是无条件

48、地,绝对的。这就是说,我们在承认世界可知性的意义上,承认真理的绝对性。(2)真理的相对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时代的人们对无限的物质世界的真理性认识是有条 件的、具体的、相对的。即真理的有限性和未穷尽性。第一,任何真理都只是对无限世界某些方面、领域的正确反映,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 因而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在这种意义上,只要承认了真理性的认识还有待于扩展,也就承 认了真理的相对性。第二,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只是对特定事物本质和规律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正确反映,并未对事物做出彻底无遗的认识,因而也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只要承认了真理性的认识还有待于深化,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相对性。

49、(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是同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至上性和 非至上性(即无限性与有限性)辩证统一的。19、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答: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真理和谬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1)真理与谬误在性质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对立)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谬误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或歪曲、颠倒的认识。真理与谬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符合。符合的就是真理,不符合的就是谬误。就一定范围、一定客观对象来说,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 二者有本质区别,不能混淆。(2)真理和谬误是

50、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统一) 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 真理是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的,没有谬误也就无所谓真理。任何真理它就会变 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真理的每一个进步都意味着谬误被批 驳、被放弃、被真理所取代。 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真理与谬误的区别和对立不是绝对的,都是在一定范围、一定条件下才能够成立,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失去了特定条件, 成谬误。(3)在真理的发展中,谬误是不可避免的 人类主体在认识中的表面性、片面性和绝对化倾向,是产生谬误的认识根源。 人们受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地位的制约,也会产生某些谬误。 谬误对真理的阻碍。 错误的理论总是束缚人们对真

51、理的追求;谬误总是借助其社会势力,压制人们对真理的追求。特别是在阶级社会,有些真理所揭示的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同某些阶级的利益相对立,就会遭到残酷的扼杀。(4)真理和谬误辩证关系的意义: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原理告诉我们,要想做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就必须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树立终生为真理而奋斗的理想信念,准备随时为真理而献身。在任何情况 下,我们都要坚信,真理最终总要战胜谬误!!!20、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答:主观同客观相符合, 即具有能动性的特点。也不能用自己去证明自己是否正确,客观事物从而也不能判明认识与自身是否符合。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性决

52、定的。(1)真理的本性就是主观正确的反映客观, 认识不能在自身范围之内随意规定客观现实, 本身没有把认识同自身联系起来加以对照的特性, 以真理不是也不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2)实践的特性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一种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它不是 意识的东西,但又能见之于客观,具有能动性,具有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的功能。通过实 践,实施主观认识,达到预期结果,则证明认识正确,反之则错误。2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1)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

53、程 及其条件主观反映(2)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互动 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社会意识指导、影响社会存在的变化和发展,即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或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社会向前 发展;落后或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延缓社会的发展进程。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必须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才能实 现。(4)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意义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革命性变革的基础。唯物史观对历史基本问题的科学回答,宣告了唯心史观的彻

54、底 破产。依据这一原理,马克思把它当作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关系,进而将一切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由生产力决定并反作用于 生产力的高度,从而将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 破天荒地破解了 “历 史之谜”,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把握这两个“划分”、两个“归结” 的思想,对于认识社会历史具有重要意义。22、社会结构的构成及应得出的基本结论。答:社会基本结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社会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和社会意识结构。(1)分析社会经济结构应得出的基本结论: 劳动者是生产力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物质标志; 科学技术

55、是第一生产力,对社会发展起领引、导向和推动作用。决定了生产关系的其他两个方面。 它们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具体体现 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生产 资料的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了生产关系的性质, 生产关系的其他两个方面对生产资料所有制也有反作用, 和保证。(2)分析社会政治结构应得出的基本结论:观念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一般来说 政治上层建筑中的制度和设施是在一定的思想、是以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识为指导建立起来的,因而是统治阶级的。 一定的思想体系、观念、社会意识形成后,总是要求建立与其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的上 层建筑,并凭借它们广泛传播和贯彻。 政治法律的上层建筑是上层建筑中最有力的部分,其中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政党是其领导力量。(3)分析社会意识结构应得出的基本结论: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人们对一切社会生活的过程和条件的主观反 映。它包括社会的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它是人类全部社会精神生活及 其过程的总概括。社会意识具有派生依赖性、社会历史性和相对独立性等特点。23、社会的基本规律及其意义。答:上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