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统一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实施细则_第1页
太原市统一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实施细则_第2页
太原市统一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实施细则_第3页
太原市统一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实施细则_第4页
太原市统一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实施细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太原市统一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实施细则(1999年 1月 28日)并劳险发 199910 号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太原市人民政府并政发【1 9 9 8】104号太原市统一城 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 (以下简 称实施办法),做好全市建立统一的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工作,特制定本实施细则。一、实施办法的适用范围太原市行政区域内六区的城镇各类企业、四县(市)所在地的城 镇各类企业及其职工。 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 企业、联营企业、私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 份有限公司、其它 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及企业化 管理 的事业单位。

2、职工包括原固定职工、劳动合同制工人、外商投 资企业中方职工,私营企业及 个体经济组织从业人员,以及企业使 用的农民合同制工、农民轮换工、临时工等。二、企业、职工缴费基数和比例、从1999年1月1日起, 企业按上年职工工资总额作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基 数。企业职工工资总额低于本企业全部职工 缴费工资之和的,以全部职工缴费工资之和作为 缴费基数。企业缴 费比例为2 3%。2、职工缴费基数为上年度职工本人月平均工资收入。新参加工作人员、军队复员转业 人员、调入本企业人员当年缴费工资以本人 进入本企业第一个月的工资收入为基数。职工本 人工资收入超过全 市上年职工月平均工资3 0 0 %以上的, 按全

3、市上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 0 %作为缴费工资基数;低于全市上年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按全市上年职工月平均 工资的6 0%作为缴费工资基数。最终达到目前职工个人缴费比例为5%,每两年提高一个百分点,8%。3、个体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可根据本人实际收入,在全市上0%、3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 、100%、150%、200 0%五个档次范围内,自选一档作为本人缴费工资 基数,按20% 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其中,个体经济组织雇员按全市统一的 职工个 人缴费比例缴纳,其余部分由雇主缴纳。4、企业和职工的缴费工资基数每年核定一次。 缴费工资总额的 核定以国家统计局关 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的统计口

4、径为准。三、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个人帐户的建立从1 9 9 7年7月1日起,按职工个人缴费工资11%的数额建立统一的个人帐户。1 997年6月30日以前的职工个人帐户储存额,与建立统一帐户后职工个人帐户储存额合 并计算;以后新参 加 2、个人帐户的 记帐内容(1) 职工个人缴费的全部。(2) 从企业缴费中按个人缴费工资一定比例划入的部分。目前企业划入部分为职工个人缴费工资的6%。 随着个人缴费比 例的逐步提高,企业划 入部分相应降低,最终降至3%。(3) 上述两部分储存额的利息。个人帐户储存额的利息, 按省公布的个人帐户记帐利率和计息方 法计算。3、个人帐户的管理企业和个人不能按时足额缴

5、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时, 欠缴月份的养 老保险费无论全额欠缴 还是部分欠缴,均暂不记入个人帐户,待企 业或个人按规定补齐欠缴金额后方可记入。出现 欠缴情况后,个人 帐户采用滚动分配记帐法: 即企业或职工个人欠费后缴纳的养老保险 费依 次抵补以前欠费。企业和职工补缴历年所欠养老保险费时,按 实际缴纳的日期记入个人帐户 ,利息按补缴时的记帐利率计算。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职工个人帐户的储存额每年年底结算一次, 并为每个参加保险的职 工发送一次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通知 单,或者采用其它形式供职工查询本人的个人帐 户。4、个人帐户的转移职工在其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社会保险机构管理范围内流动时, 只办理职工养

6、老保险关 系的转移,养老保险基金不转移。从1 999年1月1日起,本市职工跨社会保险机构管理范围流动时,应填写太原市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员转移通知单 ,办理职 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储存额和职工养老保 险关系的转移手续。1 9 9 8年12月3 1日之前已按有关规定办理了基本养老保险转移的,不再重新办理。未办理的,可按本转移办法办理。5、个人帐户的支付按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办法计发养老金的人员, 其基本养老金中 的基础养老金、过渡性 养老金和调节金由社会统筹基金支付,个人帐户养老金由个人帐户中支付。个人帐户储存额支付完毕后,个人 帐户养老金继续从社会统筹基金中支付,直至其失去领取条件为 止。?职

7、工退休时,一次性核定个人帐户养老金占基本养老金的比例。以后按正常调整机制增 加的养老金,分别从个人帐户和统筹基金中 按比例支付。职工退休后,个人不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其个人帐户缴费情 况停止记录。个人帐户 在按月支付养老金后,余额部分继续计息。6、个人帐户的继承建立个人帐户以来,职工在职期间死亡或退休人员死亡的, 其个人帐户储存额余额中的 个人缴费本息,一次性支付给死者生前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个人帐户四、缴费年限的计算1、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企业的原固定职工,19 9 1年12月3 1日前按国家和省、市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视同缴纳养老保险费年限,可与以后的个人缴费年限合并计算。

8、劳动合同 制工人、农民合同制工、农民轮换工、临时工从缴纳养老保险费开始 计算缴费年限。职工退休时,缴费年限不足半年的,按半年计算;半年(含半年)以上不满一年的,按 一年计算。2、职工失业期间,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也不计算缴费年限,其养老保险个人帐户 由原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予以保留,个人帐户储 存额照常计息。再就业后个人继续缴纳养老保 险费的,前后缴费年 限可合并计算,达到规定的退休条件时,可以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3、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以及职工在职期间未缴纳或间断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可按 规定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职工按规定补缴 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年限,可计算为个人缴费年限五、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

9、基本养老金999年1月1日后参加工作的职工, 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退休后按月发 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 个人帐户养老金组成。个人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 5年的,退休后不享受基础养老金待遇, 其个人帐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同时终止养 老保险关系。1 9 9 8年12月3 1日前参加工作,1999年1月1日后退休,且个人缴费年限和 视同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职工,基本养 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过渡性养 老金和调节金四部 分组成。 实行本计发办法与老办法对比过渡期间, 个人缴费年限和视 同缴 费年限累计满10年不满15年的原固定职工和劳动合同制工 人,可按老办法

10、按月计发基本 养老金。(1) 基础养老金:按职工退休时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计发。基础养老金=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X20%(2) 个人帐户养老金:按职工个人帐户储存额除以12 0计发。个人帐户养老金=个人帐户储存额宁120(3) 过渡性养老金:以职工缴费期间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1998年6 月30日前本人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每 满一年发给职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1 4%。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X1998年6月3 0日前缴费年限和视同 缴费年限X1.4%(4) 调节金:暂定为每人每月80元。2、职工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计算(1)计算方法:用职工

11、个计算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年限,从一九九二年我市执行职工个人缴费制度开始逐年计算。(2)计算公式:S =112(X 1+ C 1C 2XX 2+C 1 C nXXnNN)=C 112N(X 1C 1 + X2C2 +X nC n)式中:S为职工的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X 1,X 2,X3Xn,为职工退休前一年,二年,三年 N年的本人缴费工资C 1,C 2,C 3C n,为职工退休前一年,二年,三年 N年的全市全部职工年平均工资。N 为一九九二年以来职工应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年限。基本养老金的确定在计发职工基本养老金时,新老办法对比,新办法低的,可按老 办法补齐;新办法高的 ,增长部分暂不超过老办法的10。职工 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一经确定不再变更,只能享受 正常的基本养老金调整机制。4、实施办法中的老办法,是指国发 1 9 7 8 1 1 0 4 号以及相关文件规定的原 退休待遇计发办法。老办法中原退休待遇基数的认定办法,仍按照并劳险发【1 9 9 5 11 5号文件规定执行。按老办法计发养老金的档案工资封定在19 9 8 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