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宁高级中学届高三物理模拟试题_第1页
江苏省江宁高级中学届高三物理模拟试题_第2页
江苏省江宁高级中学届高三物理模拟试题_第3页
江苏省江宁高级中学届高三物理模拟试题_第4页
江苏省江宁高级中学届高三物理模拟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江苏省江宁高级中学 2009届高三物理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若以固定点为起点画出若干矢量,分另M弋表质点在不同时刻的速度则这些矢量的末 端所形成的轨迹被定义为速矢端迹”.则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A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矢端迹是射线B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矢端迹是射线 C .匀速圆周运动的速矢端迹是圆D 、平抛运动的速矢端迹是竖直方向的射线 2 .节日燃放礼花弹时,要先将礼花弹放入一个竖直的炮筒中,然后点燃礼花弹的发射部 分,通过火药剧烈燃烧产生的高压燃气,将礼花弹由炮筒底部射向空中,若

2、礼花弹在由 炮筒底部击发至炮筒口的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Wi,克服炮筒阻力及空气阻力做功W2, 高压燃气对礼花弹做功为 W3 ,则礼花弹在炮筒内运动的过程中(设礼花弹发射过程中质 量不变)B A .礼花弹的动能变化量为 Wi+ W2+ W3 B .礼花弹的动能变化量为 W3 - W2- Wi C. 礼花弹的机械能变化量为W3 Wi D .礼花弹的机械能变化量为 W3 W2 W1 3. 自动充电式电动车的前轮装有发电机,发电机与蓄电池连接.骑车者用力蹬车或电动 车自动滑行时,发电机向蓄电池充电,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储存起来.现使车 以500J的初动能在粗糙的水平路面上自由滑行,第一次关闭自充电

3、装置, 其动能随位 移变化关系如图线所示;第二次启动自充电装置,其动能随位移变化关系如图线 所示,则第二次向蓄电池所充的电能是(A ) A. 200J B. 250JC. 300JD. 500J 4. 如图所示,小车上有一个固定支架.芰架上用长为L的细线拴 住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小车与球一直以速度”。水平向左 做匀速运动,已知2gL v Vo V 5gL,g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当小车突然碰到与其等高的矮墙后,小车立即停止运动,则在 线未被拉断的情况下,小球升高的最大高度为(A ) 222 A .小于纪B .大于红C .等于乞D .等于2L 2g2g2g 5 .右图是一个将电流表改装成欧姆表

4、的示意图,此欧姆表已经调零,用此欧姆表测一阻 值为R的电阻时,指针偏转至满刻度4/5处,现用该表测一未知电阻,指针偏转到满刻度 的1/5处,则该电阻的阻值为 D A. 4R B . 5RC. 10R D . 16R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 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6如图所示,在水平的光滑平板上的0点固定一根原长为lo的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 在弹簧的自由端连接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若弹 簧始终处在弹性范围内,将平板以0为转轴在竖直面内逆时针 缓慢转动,直至

5、平板变为竖直状态,则在此过程中BC 球的高度不断增大 若弹簧的长度10 一定,则球的质量 m足够大时,总能使球的高度先增大后减小 若球的质量 m定,则弹簧的长度1 o足够小时,总能使球的高度先增大后减小 球的高度变化情况仅与球的质量 Ok m JH/ywwwwC A. B. C. D. 7小灯泡通电后其电流I随所加电压 的切线,PQ为U轴的垂线, ( (A) m有关,而与弹簧的原长 U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 PM为I轴的垂线。 ABD ) 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小灯泡的电阻增大 (B) 对应 P点, 小灯泡的电阻为 R=学 I2 (C) 对应 P点, 对应 P点, l 0无关 P为图线上一点,PN

6、为图线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小灯泡的电阻为 R=牛 |2 Il 小灯泡功率为图中矩形 PQOM所围的面积 其周围磁感线呈均匀辐 (D) 6 (3) F= 2 X 10 X (N) 平方的倒数(2分)、的大小(2分)。 12. (选修3-4) (1)有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声波与无线电波都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 B、对于同一障碍物,波长越大的光波,越容易绕过去 C、白光通过三棱镜在屏上出现彩色条纹是光的一种干涉现象 D、用光导纤维传播信号是光的干涉的应用 E、用透明的标准样板和单色光检查平面的平整度是利用了光的干涉 F、 某同学观察实验室内两个单摆甲和乙的振动,发现单摆甲每完成4次全振

7、动,单摆乙 就完成9次全振动,则单摆甲和乙的摆长 I甲与I乙之比I甲与I乙为81: 16 G、相对论认为:无论参照物的运动速度多大,光相对于它的速度都不变 (2)一列简谐横波如图所示,波长入=8m。实线表示t1=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表示t2=0.005s 时刻第一次出现的波形图求这列波的波速。-心 如图所示,矩形 ABC为长方体水池横截面,宽度 d =6m高h =(2-、3 7) m,水池 里装有高度为 h2 3 m折射率为n = . 2的某种液体,在水池底部水平放置宽度 d 5 m的平面镜,水池左壁高 b3 m处有一点光源 S,在其正上方放有一长等于水 池宽度的标尺 AB S上方有小挡板,使

8、光源发出的光f1 不能直接射到液面,不考虑光在水池面上的反射,求 在此横截面上标尺上被照亮的长度和液面上能射出 光线部分的长度。 12、( 1) BEFG (2) 400 (m/s) 方向向右;1200 ( m/s) 方向向左 (3) .解:S发出的临界光线光路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有 sin 2 根据折射定律有江 二n sin a 由解得一:二450 此横截面上标尺上被照亮的长度 Xi =d _(b h)tan30 _(h -h)tan :代入数据得 设此液体的临界角为0,则 sin v n 所示=45 则液面上能射出光线部分的长度 X = PO2 -POi =(b h)(tan450 -ta

9、n30) 代入数据得xi 二 3f. 3 -1)m=2.2m 13. (选修3-5) (1)核能是一种高效的能源。 在核电站中,为了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核反应堆有三道防护屏障:燃料包壳,压力壳 和安全壳(见图甲) 。结合图乙可知,安全壳应当选用的材料是 第13C (1 )题(甲)图 第13C (1)题(乙)图 O 底 01/01.*2005 囲片忸“铝戶g酊 2蛰片 第13C (1)题(丙)图 图丙是用来监测工作人员受到辐射情况的胸章,通过照相底片被射线感光的区域,可以 判断工作人员受到何种辐射。当胸章上1 mm铝片和3 mm铝片下的照相底片被感光,而 铅片下的照相底片未被感光时,结合图2分析

10、工作人员受到了 射线的辐射;当所有 照相底片被感光时,工作人员受到了 射线的辐射。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卢瑟福的a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 B .受普朗克量子论的启发,爱因斯坦在对光电效应的研究中,提出了光子说 238234, 4 C.核反应方程92 U 90 Th 2 He属于裂变 D .宏观物体的物质波波长非常小,极易观察到它的波动性 E. 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物体具有的能量和它的质量之间存在着正比关系 F. B衰变中产生的 3射线实际上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形成的 G. 中子与质子结合成氘核的过程中需要吸收能量 H .升高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可缩短其半衰期

11、 I .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 ,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的电势能增大,核外电子的运动加 速度增大 丄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最大波长”,入射光的波长必须小于这个波长,才能产 生光电效应 (3) 如图所示,质量为 M=2kg的足够长的小平板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车的一端静止 着质量为MA=2kg的物体A(可视为质点)。一个质量为 m=20g的子弹以500m/s的水平速度 迅即射穿A后,速度变为100m/s,最后物体A静止在车上。若物体 A与小车间的动摩擦 因数卩=0.5。(g 取 10m / s ) 平板车最后的速度是多大?m 全过程损失的机械能为多少?丨o 二 第13C (3)题图 A在平

12、板车上滑行的距离为多少? 13、( 1)混凝土3 丫或“ 3和Y(2) BEJ (3)解:研究子弹、物体打击过程,动量守恒有:mv0=mv 代入数据得v =色 =4m/s Ma 同理分析M和Ma系统自子弹穿出后直至相对静止有: Ma v = ( M+M a) v 车 代入数据得平板车最后速度为:v车=2m/s 车 M Wa 注意:也可全过程研究三者组成的系统,根据动量守恒求平板车最后的速度。 根据能量转化和守恒得:系统损失的动能即为全程损失的机械能 所以 E 损=Ekm ( E km+EKM+EKMA)= 2392J 同理,经分析可知,物体和平板车损失的机械能全转化为系统发热,假设A在平板 车

13、上滑行距离为s 则有 Q= 1 Ma gs= 1 M Av2 -* (M - M A)v车 所以代入数据得 s=0.8m 四、计算题或推导证明题:本题共 3小题,共计45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 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 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旋转(设为匀速圆周运动)时,既具有动能又具有引力势能(引 力势能实际上是卫星与地球共有的,简略地说此势能是人造卫星所具有的)。设地球 的质量为M,以卫星离地还需无限远处时的引力势能为零,则质量为m的人造卫星在 距离地心为r处时的引力势能为卩=_凹巴(G为万有引力常量)。

14、 r (1) 试证明:在大气层外任一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所具有的机械 能的绝对值恰好等于其动能。 (2) 当物体在地球表面的速度等于或大于某一速度时,物体就可以挣脱地球引力的束 缚,成为绕太阳运动的人造行星,这个速度叫做第二宇宙速度,用V2表示。用R 表示地球的半径,M表示地球的质量,G表示万有引力常量试写出第二宇宙速度 的表达式。 (3)设第一宇宙速度为 V1,证明:V2二、2V1。 14. 解:(1)设卫星在半径为r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为v,地球的质量为 M , 卫星的质量为 m。有万有引力提供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2 Mm mv Gr r 所以,人造卫星的动能

15、: 1 2 k mv 2 1 GMm 卫星在轨道上具有的引力势能为: 所以卫星具有的机械能为: 1 GMm GMm E = E k p 2 rr 1 GMm |1 GMm 所以:| E |=|卜 2 r 2 (2)设物体在地于表面的速度为 V2, 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1 2 GMm - mv20 2 R 1 GMm r 当它脱离地球引力时 一,此时速度为零,由 得:v2 = 2GM (3)第一宇宙速度即为绕地球表面运行的速度,故有: G警=m R2R 得viR 所以有:v2 2GM R =、2vi 15. 磁悬浮列车是一种高速低耗的新型交通工具。它的驱动系统简化为如下模型,固 定在列车下端的动

16、力绕组可视为一个矩形纯电阻金属框,电阻为R,金属框置于xOy平面内, 长边MF长为I,平行于y轴,宽为d的NP边平行于x轴,如图1所示。列车轨道沿 Ox方向,轨 道区域内存在垂直于金属框平面的磁场,磁感应强度B沿 Ox方向按正弦规律分布,其空间 周期为入,最大值为Bo,如图2所示,金属框同一长边上各处的磁感应强度相同,整个磁场 以速度vo沿O)方向匀速平移。设在短暂时间内,MN PQ (2) 粒子穿过界面PS时的速度大小与方向; (3) 粒子再一次到达x轴时的位置; 粒子从O点到再次到达x轴上的总时间。 16松r运动的就述如图所示. 4 x =ycot 37 = )2 x cm = 16 cm

17、 J (1分) (1)yi=fl?/2= = io二警心磐 m=0.03m = 7/12/ni-52XIO20 x4xl012 3 cm (2分) y-yx =( +牛):牛=4: 1=4升=12 cm (2分) 粒子再经过X轴时的位代与0点的距离 力=妇+ +厶+兀/=48 cm(1分) (4)粒子在磁场外运动的时间 m/s = 1. 5 x 106 m/s, 2xl06 qEL = 10 w x3 750 x0.08 JwT= 10-20 x2xl0 (2分) (1分) 粒子的运动速度为v=2.5x IO6 mA (2分) = t*0 = 2 x 106 m/s 粒子的速度偏向谢的正切为tan0 = S/vo=O. 75.X37。, (1分) (3)设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由 quB = m +得: 102.5 xlO mQ j m - io cm qB 1OJx25x0 由几何关系知,粒子进入磁场的点和射出磁场的点到轴的距 离相等,都为12 on,射出磁场的速度方向与轴方向的夹角也 为37。,则(2分) 粒子出磁场后沿水平方向的位移 (1分)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圆心角a =2 x37。=74(1分) 在磁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