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多角度描写景物》赛课导学案_10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多角度描写景物》赛课导学案_10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多角度描写景物》赛课导学案_10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短文三篇复习(多角度景物描写)【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根据注释翻译课文,掌握文言词语的用法。2了解文章中的优美意境,严密结构和凝练的语言。3、理解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会用旷达的心态对待生活。一、文学常识检测1、答谢中书书作者是_,字_,号_,他是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医学家。这篇文章是_写给_的一封谈_的信。2、记乘天寺夜游作者是_时期著名文学家_,父亲_和弟弟_都是著名的政论家,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为“三苏”。3、湖心亭看雪作者是_朝的_,字_,号_,他是一位爱国的史学家。二、分析三篇短文写景抒情的特色(一)欣赏答谢中书书1. 写出本文中写景的句子并分析它好在哪里?高峰入云(仰视)清流

2、见底(俯视)两岸石壁,五色交辉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平视)晓雾将歇,夕日欲颓(静景)猿鸟乱鸣,沉鳞竞跃(动静)2.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能够和古今山水知音比肩的得意之感。(二)读记乘天寺夜游1.写出本文中写景的句子并分析它好在哪里?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用了两个奇特的比喻,写出了月光澄澈透明,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2.作者抒发的感慨是什么?包含了作者什么感情?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情有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壮志难酬的苦闷以及面对挫折的豁达等复杂的思想感(三)读湖心亭看雪1.文中具体描写雪景的句

3、子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3.湖心夜景给作者总的印象是什么? 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全景-广漠)4.写湖心亭夜景时作者特写的景物是什么?堤亭舟人,痕点芥粒(特景-渺小)白描是一种描写方法。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像的画法。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特征,以简练朴质、不加渲染的文字,寥寥几笔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4、如何理解“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这句话?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表现了作者钟情山水、

4、淡泊孤独、超凡脱俗的独特个性。二、阅读题阅读下列文段,完成文后问题。(一)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5、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 6、把全文划为三层,并写出各层大意。 7、古人爱把竹柏比作君子,比作好友。苏轼写竹柏的用意是什么? 8、找出文中的议论句。结合苏轼被贬的情况,说说这些句子表现了苏轼怎样的心境? (二)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9、本文第一句话“山川之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