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论文:小学足球比赛中实行“绿牌制度”对学生德育培养的研究_第1页
体育论文:小学足球比赛中实行“绿牌制度”对学生德育培养的研究_第2页
体育论文:小学足球比赛中实行“绿牌制度”对学生德育培养的研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足球比赛中实行“绿牌制度”对学生德育培养的研究摘要:体育不仅能增强学生体质,而且能够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必须贯穿于体育教育的全过程中,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体育教育具有较强的德育功能。“绿牌制度”是个根据目前比赛的功利性和偏重于胜负,而无视球员体育道德约束,更缺乏对良好道德品质鼓励而制定的。目前,我国在中小学足球比赛中实行的“绿牌制度”尚属试行阶段,本文对“绿牌制度”在小学足球比赛中培养学生德育的进行了跟踪研究和分析。关键词:绿牌 德育 集体绿牌 个人绿牌 1 前言体育和德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很重要的两个环节,其中德育贯穿素质教育的整个过程。体育不仅能增强学生体质,而且能够对学生进行德育

2、教育。在体育教育中加强德育的渗透,促进体育与德育的良性互动,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品德,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针对我国中小学足球比赛偏重于胜负,而忽略了对球员体育道德培养的现状,中国足协在亚足联秘书长维拉潘的倡导下,决定在“阿迪达斯绿荫成长计划”所有比赛中实行“绿牌制度”。2 研究对象与方法2.1 研究对象本文选取东莞市塘厦第一小学学生为研究对象。2.2 研究方法2.2.1 文献资料法根据本文需要,阅读与研究有关于体育教育与德育德文献资料,因为“绿牌制度”属于实验试行阶段,主要通过internet搜索相关文章。2.2.2 访谈法与所调查的东莞市部分小学的一线体育教师

3、进行座谈,听取“绿牌制度”具体实施过程中队学生德育培养的体会与看法。2.2.3 问卷调查法 根据社会学问卷设计的原理,遵循有关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编制了“绿牌制度对学生德育培养”问卷对东莞市部分中学一线体育教师(30名)和学生(20名)家长进行调查。其中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5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要求现场填写,独立完成。2.2.4 数理统计法运用数理统计法,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处理,对处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3 结果与分析 3.1“绿牌制度”概述绿牌制度最早起源于日本,它是受日本的“绿牌教育模式”启发。在日本一些学校和家庭,当孩子有优异表现时就给一张绿牌,当绿牌累积到一定数量,就兑现成

4、礼物。亚足联曾依靠日本足协进行尝试,可是日本确定出的标准,绿牌却变成了“警告”的意思,让亚足联大失所望。在亚足联秘书长维拉潘建议下,2006年在上海崇明举办的“瀛通杯”亚足联u-14少年足球赛中,有了第一次尝试了绿牌制的良机。绿牌制度是为了培养小球员形成良好的比赛习惯和体育道德的一种表彰和鼓励的制度。绿牌分集体绿牌和个人绿牌两种。3.1.1 集体绿牌:球队有下例表现,可获得集体绿牌一块。(1)球队在比赛中遵守赛场纪律。(2)球队在比赛结束后有礼貌地离开赛场。(3)球队在比赛有着较好地技战术的发挥,真正做到“胜不骄、败不馁”。(4)将对方中止比赛处理出界的球交还对方,或在对方队员受伤倒地的情况下

5、将球踢出界外。(5)有其他应被表彰的良好的道德品质。3.1.2 个人绿牌:队员有下例表现,可获得个人绿牌一块。(1)队员在比赛中模范地遵守赛场纪律,并有突出表现者。(2)队员在比赛中有较好地技术的发挥和拼搏精神,并有突出表现者。(3)在比赛中真正做到“宁失一球,不伤对手”。(4)主动帮助和搀扶摔倒的对手。(5)有其他应被表彰的良好的道德品质。3.2 “集体绿牌”对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集体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它是调整个人和社会关系时所应遵循的重要原则。根据比赛场上的实际情况“集体绿牌”可以让学生真正的意识到比赛不是一个人的,而是一个集体的。通过“集体绿牌”对整个球队

6、的鼓励,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帮助学生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使学生个体的行为与集体荣誉相联系,使他们认识到荣誉来自集体奋斗和团结协作、来自个人对集体的奉献。比如“将对方中止比赛处理出界的球交还对方,或在对方队员受伤倒地的情况下将球踢出界外”就是一个球队良好的体育道德的表现,这个时候可能是一个队员做出了上述的行动,但是受到“集体绿牌”表彰,那么场上的每一名队员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都增强了,队员的从中认识到自己与集体的关系。由表1可以看出,通过对一线体育教师和学生家长的问卷调查,在下列出示“集体绿牌”情况中,绝大部分认为较好的培养了学生体育道德,达到了较好的德育目的

7、。其中“比赛结束后球队列队向本方、对方教练员致谢”所占比率最高(86%),同时也说明这个方面做得还不够。但是,在“不论比赛胜负都能保持良好的心态”这一方面,只有54%的人为可以培养学生的体育道德。在同体育教师的座谈中,部分体育教师也对这一情况提出了异议,认为难以界定,对学生德育的培养意义不大。“集体绿牌”对培养学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也得到了体育教师和家长的认可。项目 人数 %表1 体育教师和家长对“集体绿牌”对学生德育培养调查表在比赛开始前后,球队列队向裁判员、观众致意 36 72比赛前后列队与裁判员和对方队员握手 35 70比赛结束后,球队列队向本、对方教练员致谢 43 86将对方中止比赛处理

8、出界的球交还对方 40 80在对方队员受伤倒地的情况下将球踢出界外 42 84球员有拼搏精神,不论比赛胜负都能保持良好的心态 27 543.3 “个人绿牌”对学生个人体育道德和思想品德的培养.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的主旋律,不但要增强学生的体质,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思想品德。我国“绿牌制度”推广人全国“五人制足球比赛”总裁判长高晓亮说:“引入绿牌制度让孩子们知道足球比赛,不仅仅只有胜负,良好的体育精神也是不容忽视的。”表2 体育教师和家长对“个人绿牌”对学生德育培养调查表 项目 人数 %队员在比赛中能带头遵守纪律 31 62队员在比赛中能制止其他队员的不遵守纪律的行为 39 7

9、8在比赛中较好地发挥水平,有精彩的表现者 13 26队员有拼搏精神者 24 48在比赛中真正做到“宁失一球,不伤对手” 42 84为保护对手,失去得分机会 23 46比赛中无粗野动作者 34 68搀扶摔倒的对手,包括是由于该队员的犯规造成的 42 84主动帮助受伤或摔倒的对手 45 90通过表2可以看出,体育教师和家长对于“个人绿牌”出示的各种情况的意见是具有较大差异性的。对于“搀扶和帮助受伤的对手”这种情况出示绿牌,绝大多数认为能够很好的起到对学生德育教育的作用,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品德。对于“制止其他队员的不遵守纪律的行为”这种情况,也有较高的评价(78%),这种情况发生的偶然性、短暂性较高,在这种情况下,对可以制止其他队员违反纪律的行为的学生出示绿牌,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处理问题冷静的优秀心理品质。而对于有“拼搏精神”的学生出示绿牌,只有24%的认为对品德培养有作用;只有23%认为“为保护对手,失去得分机会”这种行为应该得到绿牌;这可能与教师和家长出于鼓励进攻的思考角度有关。4 结论(1)小学生正处于德育教育的最佳年龄段,足球比赛中“绿牌制度”对于小学生的德育培养有很好的作用,应予以更全面纵向推广。(2)“绿牌制度”尚处在试验阶段,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